阅读与写作》(3上编

阅读与写作》(3上编

ID:39419616

大小:2.21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7-02

阅读与写作》(3上编_第1页
阅读与写作》(3上编_第2页
阅读与写作》(3上编_第3页
阅读与写作》(3上编_第4页
阅读与写作》(3上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与写作》(3上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鉴赏一、诗歌概说二、诗歌鉴赏三、词鉴赏四、艺术精神五、时代色彩诗词鉴赏一、诗歌概说诗歌是以精炼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感情,高度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特点: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有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一般分行排列;语言凝炼、形象、含蓄;采用赋、比、兴等手法。中国诗歌分为古诗和新诗。古诗主要指古体诗和古代格律诗。古体诗也叫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五、六、七、杂言、杂体。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比较自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

2、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黑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呼鸣!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古代格律诗,又称近体诗,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均有一定的规则,又分绝句和律诗,绝句包括五绝和七绝,前者四句20字,后者四句28字。律诗包括五律和七律,前者八句40字,后者八句56字。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新诗指“五四”以来主要用白话创作的新体诗歌。自由诗是现代诗的主要形式,是自由抒写、没有固定韵律的诗歌。它形式自由,音节、句数、段落等没有固定规格。诗句、诗节的长度随诗意而变化,韵律灵活,靠短语、句子、段落的参差变化来形成旋律和节奏

4、,适宜表现热烈奔放、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二、诗歌鉴赏(一)体验强烈的抒情性和浓缩的社会生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

5、龙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志向高洁,独立不迁,一生壮游天下,纵情山水,通过描绘峥嵘崔嵬的蜀道,势拔五岳的天姥,秀丽挺拔的庐山,浩瀚东去的大江,表现磊落的情怀和高尚的人格,寄托追求光明的理想,显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诗人巧妙地把自己的一腔激情倾注在形态壮大而雄伟的自然景物中,着重表现山的高峻和水的浩远,显示人的伟大而崇高的精神,给人开阔胸怀的壮美感。他那些激情澎湃、大气盘旋的山水诗,反映了我们民族刚健笃实的思想性格和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奏响了声震寰宇的盛唐之音。李白志向高洁,独立不迁,一生壮游天下,纵情山水,通过描绘峥嵘崔嵬的蜀道

6、,势拔五岳的天姥,秀丽挺拔的庐山,浩瀚东去的大江,表现磊落的情怀和高尚的人格,寄托追求光明的理想,显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诗人巧妙地把自己的一腔激情倾注在形态壮大而雄伟的自然景物中,着重表现山的高峻和水的浩远,显示人的伟大而崇高的精神,给人开阔胸怀的壮美感。他那些激情澎湃、大气盘旋的山水诗,反映了我们民族刚健笃实的思想性格和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奏响了声震寰宇的盛唐之音。李白志向高洁,独立不迁,一生壮游天下,纵情山水,通过描绘峥嵘崔嵬的蜀道,势拔五岳的天姥,秀丽挺拔的庐山,浩瀚东去的大江,表现磊落的情怀和高尚的人格,寄托追求光明的理想,显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诗人巧妙地把自

7、己的一腔激情倾注在形态壮大而雄伟的自然景物中,着重表现山的高峻和水的浩远,显示人的伟大而崇高的精神,给人开阔胸怀的壮美感。他那些激情澎湃、大气盘旋的山水诗,反映了我们民族刚健笃实的思想性格和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奏响了声震寰宇的盛唐之音。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哭泣于《红楼》。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李白)何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