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复习》PPT课件

《认识论复习》PPT课件

ID:39709448

大小:551.1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09

《认识论复习》PPT课件_第1页
《认识论复习》PPT课件_第2页
《认识论复习》PPT课件_第3页
《认识论复习》PPT课件_第4页
《认识论复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论复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复习课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唯物论4、5课辩证法7-10课认识论第6课哲学全书基本框架辩证唯物论=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知识体系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外补充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实践的含义实践的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

2、有社会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一、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世界或自然界)人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实践其实就是人们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的活动认识世界认识世界1、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这两个方面正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根本

3、区别)。思考:Δ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判断)。一、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①蜜蜂酿蜜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③神七飞天④鹦鹉学舌⑤《物权法》颁布实施⑥教师教书⑦修身养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③⑤⑥⑦B二、实践的特点①客观物质性②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特点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过程、结果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社会性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历史性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实践没有止境,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

4、有A.历史性B.社会性C.物质性D.能动性A我国通过制定“十一五”规划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D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经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C.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D某地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看到有的地方培植高档鲜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也号召农户培植高档鲜花,但是由于水土不宜和技术原因,致使农民损失惨重。上述材料

5、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A1、基本形式(了解):P43(1)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①生产实践,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变革社会的实践①表现为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②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一、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

6、的基础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回事吗?1、实践提供认识工具2、实践提高认识能力3、实践提出新问题,新要求认识实践客观世界实践结果指导改造不符合符合错误正确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获得认识的途径:1、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2、学习书本知识获取间接经验。为什么书本知识不是认识的源泉呢?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的认识的来源唯一的,即实践第一,书本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第二,间接经验是相对直接经验而言,最终来源于实践。第三,从知识总体而言,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主观认识无法判别本身正确与否;(2)客观事物不能自明其言;(3)

7、人们通过实践所产生的结果与认识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提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