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

ID:44171004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_第1页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_第2页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_第3页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_第4页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摘要:目的观察以自拟轻宣润燥饮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轻宣润燥饮治疗,对照组予复方岩白菜素片合头抱拉定治疗。结果治疗组53例中,治愈35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52例中,治愈12例,好转27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5%O2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宣润燥饮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关键词:喉源性咳嗽;轻宣润燥饮;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志码:B

2、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35-02喉源性咳嗽[1]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名由著名中医专家干祖望教授于1985年首先提出,其主要表现为咽痒如蚁行,以干咳为主,痒则咳,咽喉干涩不适或有异物感而出现频繁清嗓动作,多为阵发性,甚至呈痉挛性咳嗽,少痰或痰粘稠难咳,咳出则爽,少数患者可有声音嘶哑,音色变粗。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多数学者认为与环境变化及空气污染相关。病程往往较长,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虽属平常多发,但治疗却实属不易。本病属于中医学“慢喉痹”“风热喉痹”等范畴。相当于

3、西医的“慢性咽炎、变应性喉炎”⑶或“慢性过敏性咽炎”[4]。多数患者既往多有慢性咽炎病史。咽部检查可见慢性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肺部X线检查多无异常,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常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炎治疗,仍以抗生素为主,疗效并不理想,且易产生耐药性。而用中医药治疗此病收效明显,且副反应少,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以轻宣润燥饮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53例,取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23-68(43

4、.16±7.32)岁;病程病程最长180d,最短20d,平均45do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21-69(41.26±6.53)岁;病程最长170d,最短25d,平均40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屮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屮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慢性喉痹的标准。1.3纳入标准(1)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经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唯见咳嗽不愈或较前加重;(2)其咳嗽特点是喉头作痒,旋即咳嗽,咳而无痰或少痰,有时人声讲话或异味刺激喉痒

5、咳嗽发作;(3)咽部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4)血常规及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偶见肺纹理增多或增粗。1.4排除标准血常规异常患者、X线检查提示肺炎或其他异常患者、活动性肺结核、咳嗽变异型哮喘、肺部占位性病变、药物性咳嗽等疾病。1・5治疗方法1.5.1治疗组以自拟轻宣润燥饮(桑叶10g,杏仁10g,薄荷6g,钩藤6g,僵蚕10g,桔梗6g,廿草6g,蝉蜕6g,芦苇根15g,川贝母10g,连翘10g)治疗。加减:流涕喷嚏者加荆芥、防风;咽痒甚者加五味子;痰多者加冬瓜仁、天竺黄、痰黄黏稠者加瓜篓皮、黄苓;咽干阴伤

6、者和麦冬、玄参。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min,武火煎煮5〜10min,再用文火煎10min,煎汁300mL,早晚各1次,每天服用1剂,少量多服,7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虾蟹。1.5.2对照组药物组成:复方岩白菜素片(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1片/次,3次/d。头抱拉定(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g/次,4次/d,7d为1疗程。1.5.3疗程2组均治疗1〜2个疗程,统计疗效。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疗效比较H

7、lRidit检验。1・7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慢喉痹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全部消失;好转: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减轻,咽部受刺激后咳嗽偶发,继续用原方治疗可获效;无效: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无明显改善。2治疗结果2组治疗结果及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2组病人于用药疗程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表12组治疗结果比较组别n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533513594.34*对照组521227137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喉源性咳嗽是干祖望教授首先提出的

8、病名,属中医“咳嗽”“风热喉痹”范畴,其主要证候为:咽喉干燥,发痒,痒则咳,时咳呛持续不断,干教授认为“干生燥,燥生风,火生痒,痒则酿成本病。”故致咳的病位主要在咽喉部,其病机乃风、火、燥等外邪侵袭,首及咽喉,损伤津液,咽喉为肺腑之要冲,气息出入之门,与肺生理、病理上都息息相关。咽喉病变会循经入肺,凝阻气道,气机不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