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

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

ID:46475672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_第1页
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_第2页
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_第3页
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课记^组录高一数学备课组备注时间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活动主题《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材解读主讲人:赵曙到会人员周浙柳、林庆槊、赵曙、黄振、王文锋,邱春利、萤玲克、马玉斌活动形式中心发言集体讨论活动情况活动内容简记:1、《温中作业本》中期检查(周三Z而)2、加快进度,在高考前完成必修2的教学3、出周练,内容:必修2部分(邱春利负责)4、必修2第二章教材解读(赵曙负责)附:教材解读检查人员《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材解读立体几何是硏究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一门数学学科,而三维空间是人们牛存发展的现实空间。所以,学习立体几何对我们更

2、好地认识、理解现实世界,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百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是探索和认识空间图形及性质的主要方法。一、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牛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直观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并会用数学语言衣述空间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能运用这些结论对有关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行论证。了解一些简单儿何体的表而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牛的空间想彖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儿何直观能力。1.了解公理1、公理2、公理3、公理4及其推论1、推论2、推论3。了解定理:空间中

3、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判立立理:(1)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2)—•个平而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而平行,则这两个平而平行。(3)-条直线与一个平血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4)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3.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归纳并证明出以下性质定理:(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2)两个平而平行,则任意一个平而与这两个平而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3)垂直于同一个平血

4、的两条直线平行。(4)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垂直。4.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5.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岀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努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及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二、本章设计意图本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为图形”课程的延续耳提高,重点是帮助学牛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牛对几何本质的理解,在内容的编选及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与以往的处理有较人的变化。木章内容的设计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强调借助实物模型,通过整体观察,直观感知,操作确认

5、,思辩论证,度量计算,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空间图形的本质。重视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的结合,注意适度形式化。倡导学牛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完善思维结构,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教材借助于长方体模型,并以氏方体为主线,使学牛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点、线、而Z间的位置关系。与以往不同的是,教材通过人量的观察、实验和思辩论证,使学生逐步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其判定定理的证明将在选修系列2中用向量方法加以论证)。重视展现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如从观察长方体的棱、对角线与面的各种位置关系中,抽象出氏线与平面的三种

6、位置关系。接着,教材乂从两条平行的棱中选取一条,观察它通过平移形成平而的过程,直观感受直线与平而平行的判尬方法。通过对直线与平而平行运义的深入分析和探索,发现并论证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这样既达到了学习日的要求,乂降低了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难度。教材中给出了有关“角”与“距离”的概念,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空间点、线、面关系的理解,而关于它的度量问题,本章要求不髙,在选修系列2中还将作深入的研究。本章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涉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有:(1)数形结合思想;(2)符号化与形式化的思想;(3)化归思想等。涉及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归

7、纳、类比、分析、综合、抽象等。三、本章教学建议1.山于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來认识林、锥、台、球的几何特点,因此教学时要通过大量的柱、锥、台、球实物模型进行演示,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计算机演示柱、锥、台、球的生成过程,以帮助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2.由于木章内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设计的,因而有些概念在教学时只需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认识即可,不必给出它们的严格定义。如关于棱台中涉及的“两个平面平行”与正投影中涉及的“正对着(直线与平面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