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ID:46722712

大小:7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_第3页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_第4页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本院于2011年1月1H-2013年11月30日收治的38例(38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外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94.74%,视

2、力提高率89.47%,裂孔封闭率94.74%;对照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78.95%,视力提高率68.42%,裂孔封闭率73.68%。观察组无裂孔出血1例(5.26%),角膜上皮剥落1例(5.26%),放液口出血1例(5.26%),无缝线进针过深患者;对照组无裂孔出血2例(10.53%),如膜上皮剥落2例(10.53%),放液口出血3例(15.79%),缝线进针过深1例(5.26%)。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

3、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显著恢复患者的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我国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发展具有重耍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显微镜;外路手术;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复位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4-0046-03视网膜脱离是临床眼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冇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滞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导致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随着近几年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4、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逐渐成为了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1]。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文对本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0日收治的38例(38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通过对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次研究的对象为木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0日收治的38例(38眼)视网膜脱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应用传统

5、外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男10例,女9例,年龄18〜65岁,平均(47.0±4・6)岁,其屮所冇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视网膜脱离。对照组男11例,女8例,年龄20〜67岁,平均(46.0±4.1)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视网膜脱离。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外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6、情况,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1.2.1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术前应用三面镜与间接检眼镜确定病变情况,手术操作均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2]。采取球后麻醉,使用开睑器进行开睑,沿着眼角膜边缘剪开球结膜,使巩膜充分暴露。0T针头进行针刺放液。找到视网膜裂孔,确定裂孔位置,用冷凝器头伸入视网膜裂孔区,顶起巩膜,进行冷凝,放置硅胶块,然后进行结扎与缝线[3]。如果发现视网膜裂孔偏移,可以调整巩膜缝线与硅胶块位置。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索,局部使用滴眼液、眼膏进行防护[4-5]o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用典必殊滴眼液、眼膏,球内注气患者

7、采用特殊体位[6]。观察视力、眼压、葡萄膜反应以及视网膜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情况。1.2.2传统外路手术手术操作均在间接眼底镜下操作,其余操作与观察组一样[7]。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疗效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选用Z统计量,构成比的比较釆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通过对本院收治的3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

8、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表1两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视力提高率、裂孔封闭率比较例(%)组别视网膜复位成功视力提高裂孔封闭观察组(n=19)18(94.74)17(89.47)18(94.74)对照组(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