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肿瘤.ppt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

ID:49413832

大小:1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2-04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_第1页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_第2页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_第3页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_第4页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原发性纵隔肿瘤上纵隔肿瘤 最常见的是胸腺瘤和胸内甲状腺瘤。前纵隔肿瘤 生长在前纵隔的肿瘤以畸胎样瘤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病例症状出现在20~40岁之间。组织学上均是胚胎发生的异常或畸形。畸胎样瘤可分成二型:1.皮样囊肿 是含液体的囊肿,囊内有起源于外胚层的皮肤、毛发、牙齿等。常为单房,也有双房或多房。囊壁为纤维组织构成,内壁被覆多层鳞状上皮。2.畸胎瘤 为一种实质性混合瘤。由外、中、内三胚层组织构成,内有软骨、平滑肌、支气管、肠粘膜、神经血管等成分。畸胎瘤恶变倾向较皮样囊肿大,常可变为表皮样癌

2、或腺癌。文献报道386例畸胎瘤,其中14.2%呈恶变。中纵隔肿瘤 极大多数是淋巴系统肿瘤。常见的有何杰金病,网状细胞肉瘤,淋巴肉瘤等。多以中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但也可侵入肺组织形成浸润性病变。本病病程短,症状进展快.后纵隔肿瘤 几乎皆是神经源性肿瘤。可原发于脊髓神经、肋间神经、交感神经节和迷走神经,可为良性和恶性。【诊断】纵隔肿瘤在形态上与原发或继发的肺肿瘤、肿大淋巴结、血管瘤等有时颇难区别。常用检查方法如下。(一)X线检查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应用CT检查前纵隔瘤肿、淋巴结肿大、纵隔脂肪组织

3、的病变(如脂肪瘤)比其他任何X线检查法均可靠。CT诊断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准确性可达90%以上。(二)纤维支气管镜或纤维食管镜检查 有助于明确支气管受压情况、程度,肿瘤是否已侵入支气管或食管,从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三)纵隔镜检查 对明确气管旁、隆突下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并可钳取活组织明确病因诊断。(四)核磁共振成像(MRI)有下列优点:成像参数多;软组织分辨率高;切层方向灵活;图像无骨性伪影;安全可靠、无电离辐射损伤。诊断纵隔肿瘤有独特之处。(五)颈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支气管淋巴结核和淋巴瘤常伴有周围淋

4、巴结和颈淋巴结受累,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六)放射性核素检查 怀疑胸内甲状腺肿,可作放射核素131碘扫描,对异位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的诊断很有帮助。(七)诊断性放射治疗 怀疑恶性淋巴瘤,经其他检查未能证实时,可试用放射治疗。恶性淋巴瘤对放射较敏感,照射10~30Gy(2000~3000rad),肿瘤迅速缩小。(八)剖胸探查 经各种检查未能明确肿瘤性质,但已除外恶性淋巴瘤者,在全身情况许可下,可作剖胸探查。【治疗措施】病灶局限的恶性淋巴瘤,可作放射治疗。病灶广泛者,可进行化学疗法。其他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

5、为手术切除。有些纵隔如畸胎瘤、神经纤维瘤、胸腺瘤有恶变可能,术后应辅以放疗或化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