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探究题.doc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doc

ID:58068530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0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doc_第1页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doc_第2页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doc_第3页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探究类试题一、考纲解读:《考试说明》提出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要求是:(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2

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中”。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三、命题解读:高考的探究题可以称为

3、“限制中的开放性阅读试题”,具有“多元思维、适度开放”的特点。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其答案允许有不同表述,只要扣住题干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但又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考生的解读必须和文本建立联系。题目的考查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思辨型。这种题型主要体现大纲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发掘的要求。换句话说,它主要着眼于作品本身,与一般的简答题的区别就是难度系数不同,要求学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难点展开分析。(1)、理解类——从不同层面发掘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意蕴。例如07年广东卷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

4、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2)、评析类——对文本内容中某个疑点、难点提出问题,要求考生进行评析。例如05年重庆卷第21题“根据全文,分析作者对旧式宅院和高楼大厦的态度,并就文末‘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所蕴含的作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3)、辨析类——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辨析判断的能力。(4)、质疑类——质疑作品在思想内容或写作方法上可能存在的不足。42、拓展型。这里所谓的拓展,就是题目把涉及的内

5、容扩大、延伸。要求学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这种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1)、社会拓展类——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现实回答问题。这类题主要特点是将对文本阅读后得到的收获拓展到社会,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2)、文学拓展类——根据文本涉及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分析文本以外的作品。(3)、假设拓展类——对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假设而作答。例如07年山东卷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

6、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四、“探究性”试题的答题要求1.有明确的观点。(1分)2.采用提纲挈领式,层次清晰,分点罗列;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3.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避免出现病句。4.注意安排好字数,答题不要太少,也不要太烦琐,不超出范围。(有些阅卷老师会按字数多少、书写是否美观给印象分!!!)五、“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答题技巧之一:答题的第一句话亮出自己的观点。(得1分)探究性试题观点从何而来?老师的回答是:从题干来。探究性试题的题干

7、会给我们暗示,一般说来,题干会暗示我们,观点有四种类型:其一,唯一型。所谓唯一,就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如:《一个“兵”的军营》第3题:“报道最后三段的内容主要是交代郭孔孙管理军营的范围和日常事务。这些内容如按通常的写法,是不会安排在文末的。依你看,本报道的这种结构安排好不好?理由是什么?”——此题只需选“好”来答即可。其二,选一型。所谓选一,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如: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

8、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其三,融合型。所谓融合,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如,(2008年广州一模20题):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