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doc

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doc

ID:59252696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8

上传者:U-5649
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doc_第1页
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doc_第2页
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doc_第3页
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doc_第4页
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SATWE取值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混凝土结构主要计算参数的取值影响因素结构材料信息:钢砼结构混凝土容重(kN/m3):Gc=26.00~28.50与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建筑装修要求相关:●宜用于墙、柱、梁的自重计算;板自重宜按面荷载输入,程序计算值偏大。●装修面层一般按砂浆粉刷层折算混凝土容重,砂浆厚度习惯取20mm(每一侧)。●对于大量构件表面贴面砖的情况,应按实折算混凝土容重,或局部按静荷载输入。水平力的夹角(Degree):ARF=0.00~90.00(-90.00)度●地震作用:应为结构布置的某一主轴方向。主轴方向非最大地震力方向,与建筑体形、结构布置、重力荷载分布有关。●风荷载:一般应为结构布置的某一主轴方向。当无抗震设计时,还应计算最大风荷载作用方向的影响;其主要与建筑平面体形布置有关,如“L”形、“T”形、“Y”形平面等。两者最大作用方向或角度可能不同,宜以控制工况的方向角为优先选择;应结合地震作用最大方向和附加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输入灵和控制。地下室层数:MBASE=1竖向荷载计算信息:一般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竖向荷载●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一般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叠合楼板、预制墙板、预制梁柱等。●模拟施工加荷的计算对于加荷层数调整:转换层、大跨连层刚架、连层桁架、连层悬挑等。●模拟施工1在层数不多或楼面预制板后安装的情况下,计算精度也可满足工程要求;●模拟施工2一般工程可不选择,或者谨慎使用。原本是为了框剪结构或框筒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更符合过去手算的经验而设置,其考虑了不均匀地基沉降对墙柱竖向轴向变形差异的弱化和施工过程的平层效应。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抗规3.1.2条允许6度时的一般工程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不是不准进行计算,对有具体要求的工程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工程设计应选择楼层剪力差方法。其以振型组合的竖向构件剪力相加得到层剪力,再以相邻层剪力差为各层的地震水平荷载,计算水平位移,得到各层位移比。●这样得到的位移与振型组合法直接计算得到的位移数值不同。结构类别:框架-剪力墙结构:PKPM结构类别共15个选项。但混凝土排架结构不在其中。裙房层数:MANNEX=0 转换层所在层号:MCHANGE=0嵌固端所在层号:MQIANGU=3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DMAX≤1.00建议值:可保证精度,但运算时间会长。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DMAX_S≤1.00建议值:可保证精度,但运算时间会长。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是:现浇结构的梁板、现浇叠合层板与现浇梁;否:预制板楼面、预制板+现浇层楼面、压型钢板楼面。墙元网格:侧向出口结点:侧向出口结点自由度在总控制方程中,计算精度略高,但耗时较多。侧向内部结点:可将剪力墙侧自由度预先消去;当采用细分模型时选择此项可提高分析效率。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整体计算结果:周期比、位移比应选;对于层刚度、层强度、变形、剪质比、稳定、倾覆力矩、层弯矩、层剪力等应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判断。否:有弹性楼板假定时,计算结构指标及构件配筋;因考虑了楼板的变形影响,内力更接近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工程情况有:较大板洞、局部通高、错层、弹性板等。地下室是否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一般情况均宜选择。否:可用于计算内力配筋,但宜少选择!因大多情况符合刚性楼板假定,当不符合刚性楼板假定(如:开大洞、板柱结构、错层结构等)及进行抗震设计时方宜选择。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的从节点:是墙梁——按照开洞剪力墙输入形成的梁,实为连梁。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否:结构水平刚度计算值相对“是”可能会增大;地震作用的层变形是否减小与周期有关,主要是地震力的变化大小影响。是:一般情况下宜选择。避免人为的将结构刚度计算增大(注意墙肢平面外刚度一般不考虑)。相关规范要求:●«抗规»6.2.13-3条:抗震墙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作用。●«抗规»2010版中并未给出端部翼墙(有效翼缘)的取值要求。在2001版中规定:每侧由墙面算起可取相邻抗震墙净间距的一半、至门窗洞口的墙长及抗震墙总高度的15%三者的最小值。可以理解为:软件“有效翼缘”的取值●«混凝土规范»9.4.3条:…在承载力计算中,剪力墙的翼缘计算宽度可取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宽度、剪力墙厚度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剪力墙墙肢总高度的1/10四者中的最小值。说明刚度计算的截面与强度计算的截面尺寸可能不同。结构所在地区:全国风荷载信息..........................................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WO=0.35一般可输入基本风压,用于计算水平位移。●对于有周围地形或高层建筑等影响时,应进行基本风压的修正。●基本风压的修正与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概念不同,前者用于变形计算,后者用于承载力。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kN/m2):WOC=0.25应符合«高规»3.7.6条要求: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限值。●风压为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 ●一般非超高层建筑可不计算。地面粗糙程度:C类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Tx=2.31计算周期宜反填写,且应乘以折减系数。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Ty=2.55计算周期宜反填写。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是:建筑高度大于60米时应考虑。否:多层建筑一般不考虑顺风向风振影响。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WDAMP=5.00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WDAMPC=2.00可采用结构的计算阻尼比或较小值。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否:横风向风振计算可用于复杂体形或超高层结构。一般工程不计算。是否计算扭转风振:是:风振扭转振动明显的、体形或结构特别不规则的。否:一般工程不计算。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WENL=1.10«高规»4.2.2条规定(强条):一般情况下房屋高度大于60米时应考虑,小于60米时设计人员根据工程情况判断确定。多层建筑一般不考虑放大系数。结构底层底部距离自然地面高度(米):DBOT=10.65???体形变化分段数:MPART=1各段最高层号:NSTI=32各段体形系数(X):USIX=1.30各段体形系数(Y):USIY=1.30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USB=0.50考虑多塔时风压在相互遮挡面的降低。遮挡面应在计算中定义,遮挡面的风荷载取值在常用迎风面的风压数值中以此系数进行扣减。地震信息............................................结构规则性信息:规则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SRSS非耦联:柔性楼盖结构、平面简化计算方法、不考虑扭转影响以及研究分析等。CQC耦联:一般有抗震设计的工程宜选择。否则不能考虑:●扭转振动(是存在的);●5%的偶然偏心(«高规»4.3.3条是必须计算的);●扭转振动周期、位移(比)及内力影响;●风荷载作用下考虑扭转影响的最大层位移。计算振型数:NMODE=24●SRSS法:振型数≤层数(质点);●CQC法:振型数≤3倍的层数;●保证有效质量系数≥90%。地震烈度:NAF=8.00hy场地类别:KD=II设计地震分组:一组特征周期:TG=0.35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1=0.16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2=0.90一般用于大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抗规»5.5.2条及«高规»3.7.4条框架的抗震等级:NF=1特别情况下抗震等级不同时进行专门指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NW=1特别情况下抗震等级不同时进行专门指定。钢框架的抗震等级:NS=1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GZDJ=不改变特别情况下抗震等级不同时进行专门指定。按抗规(6.1.3-3)降低嵌固端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是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RMC=0.50周期折减系数:TC=0.80«高规»4.3.17条:主要以实心砌体为基本条件的参考数据。对于空心砌块、轻质砌块、轻质墙板、柔性连接填充墙等,相对实心砌体其刚度明显降低,对主体结构的周期影响也会降低,因此也应将周期折减系数进行调整;其主要特点为低强度、低刚度(易变形)、轻质、变形缝。●框架:0.6~0.7→0.65~0.85●框-剪力墙:0.7~0.8→0.75~0.9●框-核心筒:0.8~0.9→0.80~0.95●剪力墙:0.8~1.0→0.85~1.0结构的阻尼比(%):DAMP=5.00中震(或大震)设计:MID=不考虑是否考虑偶然偏心:是●偶然偏心是«高规»4.3.3条规定必须计算的。●但«抗规»无明确要求;«抗规»5.1.1-3条“…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否:●对于一般的多层建筑,开始不好判断扭转的影响大小时,可采用CQC法,计算扭转耦联影响;不一定考虑偶然偏心计算。X向相对偶然偏心:ECCEN_X=0.05Y向相对偶然偏心:ECCEN_Y=0.05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否:大部分工程是不需要考虑。是:需要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的情况:«抗规»5.1.1条●“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为扭转不规侧;●包括水平和竖向的质量和刚度不对称。是否考虑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是:●对于非矩形、圆形和正多边形平面应考虑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如平面为:“L”形、“T”形、“Y”形等。●当平面规整但长宽比较大(一般≥4)时,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与主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15度)应选择。●由于结构平面布置不对称或荷载布置不均匀的原因,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与主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15度)应选择。夹角的大小可由周期计算结果后的地震作用最大方向比较判定。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否:其影响大小还没有比较,需进一步分析。按振型组合法判断影响不大。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NADDDIR=0⑴、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个数;⑵、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程序自动计算时不再考虑。⑶、方向角为与整体坐标系X轴正方向的夹角,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活荷载信息..........................................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从第1到29层: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折减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折减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FACLD=1.00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应按荷载规范对不同的功能进行各层系数修改。11.002---30.854---50.706---80.659---200.60>200.55梁楼面活荷载折减设置:不折减:当选择折减时应慎重,防止不安全状态发生。调整信息........................................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的影响方式: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宜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和叠合现浇板。其他条件:预制板、装配整体式楼面等可不考虑。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BK_TQL=1.00托墙梁:指转换大梁●托墙梁上为剪力墙时可考虑放大,系数建议≤1.3。●托墙梁上为框架柱时不放大。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BT=0.85●7度以上取0.8~0.9●6度以下取0.9~1.0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BM=1.00应与活荷载不利布置结合考虑。连梁刚度折减系数:BLZ=0.60●一般情况下建议不宜小于0.7。●对于超限连梁可特别指定折减系数小于0.7,且≮0.50。梁扭矩折减系数:TB=0.40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RSF=1.000.2Vo调整方式:alpha*Vo和beta*Vmax两者取小0.2Vo调整中Vo的系数:alpha=0.20●对于框支柱的系数不同,及时修改。●对于框剪结构,当框架柱数较少时,可参照框支柱的原则进行计算。0.2Vo调整中Vmax的系数:beta=1.500.2Vo调整分段数:VSEG=2第1段起始和终止层号:KQ1=3,KQ2=7第2段起始和终止层号:KQ1=8,KQ2=320.2Vo调整上限:KQ_L=2.00没有比较公认的统一观点。比较好的情况是框架底部剪力接近或满足0.2Vo和1.5Vmax的较小值,调整幅度较小,这样布置的结构比较经济。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IREGU_KZZB=0框支柱调整上限:KZZ_L=5.00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柱实配钢筋超配系数:CPCOEF91=1.10应结合施工图设计的情况,掌握实际配筋与计算配筋量的差异比例确定。 墙实配钢筋超配系数:CPCOEF91_W=1.10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1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XI1=0.50与结构的计算周期(T)的相关:●对于加速度段(0~Tg):数值填0.0。●对于速度段(Tg~5Tg)数值填0.0~1.0,可近似按内插法计算或取0.5。●对于位移段(>5Tg)数值填1.0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XI2=0.50●强弱轴方向可以计算周期(T)的大小判断。薄弱层判断方式:按高规和抗规从严判断判断薄弱层所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地震剪力比地震层间位移算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NWEAK=0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WEAKCOEF=1.25强制指定的加强层个数:NSTREN=0程序计算结果:抗震等级提高一级、轴压比限制降低0.05、相邻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配筋信息........................................梁主筋强度(N/mm2):IB=360●梁、柱、墙主筋应采用高强钢筋:≥400Mpa;●箍筋强度宜用高强钢筋:≥400Mpa;但不可超出混凝土规范的要求范围。●采用高强钢筋:≥400Mpa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目前已开始推广使用500Mpa高强钢。梁箍筋强度(N/mm2):JB=360●箍筋强度混凝土规范4.2.3条:剪扭强度取值≦360Mpa,强条。柱主筋强度(N/mm2):IC=360柱箍筋强度(N/mm2):JC=360墙主筋强度(N/mm2):IW=360墙水平分布筋强度(N/mm2):FYH=360墙竖向分布筋强度(N/mm2):FYW=360边缘构件箍筋强度(N/mm2):JWB=360梁箍筋最大间距(mm):SB=100.00柱箍筋最大间距(mm):SC=100.00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mm):SWH=200.00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RWV=0.25墙最小水平分布筋配筋率(%):RWHMIN=0.25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时,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RGX=1.00设计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RWO=1.00与结构安全等级相关,混规3.3.2条(强条)。钢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X向/Y向):有侧移/有侧移梁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作为刚域:当柱尺寸较大时可选择,以提高梁刚度,降低梁端弯矩和配筋。柱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作为刚域:建议一般情况下不采用。 是否考虑P-Delt效应:否多高层混凝土结构一般不考虑;超高层宜计算。柱配筋计算原则:按单偏压计算:应进行双偏验算。柱双偏压配筋时是否进行迭代优化:否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是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RN=0.85梁按压弯计算的最小轴压比:UcMinB=0.15梁保护层厚度(mm):BCB=20.00柱保护层厚度(mm):ACA=20.00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否●本条是对连体结构、错层结构和B级高度的建筑结构中剪力墙的要求,其他情况可不执行。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是:符合混凝土规范的要求,可降低抗拉配筋面积。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否:框剪、框筒结构。是:纯框架、少墙框架。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的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是是否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柱二阶效应:否混凝土规范B.0.4是对排架柱的设计要求。次梁设计是否执行高规5.2.3-4条:是:建议高烈度地区抗震设计时可以计算;否则可不考虑。柱剪跨比计算原则:通用方式:●短柱的判断条件:符合规范的计算方法;●在主体计算时不建议采用简化方式。支撑按柱设计临界角度(Deg):ABr2Col=20.00荷载组合信息........................................恒载分项系数:CDEAD=1.20●恒载控制时应为1.35(非抗震设计)活载分项系数:CLIVE=1.40●楼面活荷载大小和类型不同的取值变化。风荷载分项系数:CWIND=1.40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CEA_H=1.30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CEA_V=0.50对大悬挑、大跨度等结构应按抗规5.3节的规定执行。温度荷载分项系数:CTEMP=1.40●温度作用计算应按荷载规范和混凝土规范要求进行。吊车荷载分项系数:CCRAN=1.40特殊风荷载分项系数:CSPW=1.40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CD_L=0.70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CD_W=0.60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活荷组合值系数:CEA_L=0.50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CEA_C=0.50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CD_C=0.70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仅考虑恒载、活载参与组合:CD_TDL=0.60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CD_TW=0.00考虑地震作用参与组合:CD_TE=0.00砼构件温度效应折减系数:CC_T=0.30地下信息..........................................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MI=10.00●参照桩基规范:桩侧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值,详见桩基规范表5.7.5和附录C.0.2;一般情况可以灌注桩的参数 选取较大值。扣除地面以下几层的回填土约束:MMSOIL=0回填土容重(kN/m3):Gsol=18.00回填土侧压力系数:Rsol=0.50外墙分布筋保护厚度(mm):WCW=35.00室外地平标高(m):Hout=-0.10地下水位标高(m):Hwat=-10.50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Qgrd=10.00●不应小于5.0。●注意行车、堆载等特别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