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

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

ID:10109819

大小:2.45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5-26

上传者:U-4187
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1页
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2页
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3页
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4页
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目录前言2第一章矿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4第一节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4第二节地形地貌及气象6第三节矿区水源、电源及通讯情况7第四节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9第五节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3第六节煤类、煤质与煤的用途……………………………………………………………14第七节井田勘探程度及资源储量15第八节矿井开采4第九节矿井通风17第十节矿井安全综述22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方法、机构和人员24第一节运输系统24第二节采掘系统24第三节机电24第四节通风系统25第五节排水系统26第六节测试机构的人员组成26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27第四章联合试运转期间的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28第一节11021回采工作面28第二节劳动组织28第五章应急预案与安全措施29第一节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9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33第三节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47第四节事故报告程序………………………………………………………………………48第五节事故报告应采取的行动和措施49第六节事故报告及联系方式50第七节保障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执行和措施50第八节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51第九节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51附件: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7月颁发的六枝特区中柱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证号为5200000830684;六枝特区中柱煤业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2、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规字[2007]475号)——关于对六枝特区中柱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及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文件——六枝特区中柱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专家组评估综合意见。3、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文件,黔煤安监水字【2008】200号文件《关于六枝特区中柱煤业有限公司安全专篇的审查意见》(含专家评审意见);4、主要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相关证件(复印件)。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前言六枝特区中柱煤矿为一整合矿井,由原来的大煤洞煤矿(3万t/a)与洒米陇煤矿(3万T/a)整合而成,整合后为现在的中柱煤矿(15万T/a),该矿法人为原大煤洞煤矿法人(胡中柱)。该矿井2007年8月已委托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六枝特区中柱(整合)开采方案》和《六枝特区中柱(整合)安全专篇》,于2008年通过审查并取得开采方案和安全专篇批复文件。矿井整合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斜井开拓。矿井开工以后,发现原设计时提供的原洒米陇煤矿开采现状与实际不符,导致设计对矿井的首采区划分不合理,投产时间较长,影响了矿井的建设周期及投资效益。因此,六枝特区中柱煤矿于2009年6月又委托贵州硕翊矿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六枝特区中柱煤矿开采方案(变更)》设计。并于2008年7月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2008年7月获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我矿于2007年8月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六枝特区中柱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并报六盘水市局组织专家审批通过,见(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关于对六枝特区中柱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黔煤规字[2007]475号)。于2007年8月委托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安全专篇》的设计(2010年5月又由贵州硕翊矿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安全专篇》进行了变更设计)。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于2007年9月开始动工建设,经过全矿上下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按《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组织施工,严格工程质量关。根据矿井建设项目的工程大小按计划定时间、定人员分项落实和施工。2010年12月矿井施工建设工程和安全设施、设备安装工作已基本结束,矿井五大生产系统齐备,机构管理制度健全,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等工作就绪,已基本具备矿井联合试运转生产条件。根据我矿各项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由煤矿组织各生产部门负责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一章矿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均由贵州省煤矿研究设计院设计。六枝特区中柱煤矿从2007年9月开始按《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矿井的施工建设工作,矿建工程现已竣工,准备进行对煤矿五大生产系统申请联合试运转工作。试运转期间主要对全矿井的生产系统(采掘、通风、排水、运输、机电等的几大煤矿生产系统)进行联合运转生产情况的试验,来测定煤矿在正式投产后是否能满足设计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案计划进行实施,联合试运转期限为三至六个月(3~8月)。第一节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1、地理概况中柱煤矿隶属六枝特区郎岱镇管辖。矿区位于六枝特区城区南西240°,距离23.2公里,矿区经郎岱至水(城)黄(果树)高等级公路12公里,交通较方便,详见图2-1-1。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7月颁发了六枝特区中柱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830648]划定的矿界,有效期为10年(自2008年7月~2018年7月),其地理坐标:东经105°15′57″~105°16′48″,北纬26°06′18″~26°07′03″。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矿界东西长约1424m,南北宽约1361m,矿区面积0.7602km2,开采深度为1607m—1300m标高。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六枝特区中柱煤矿图2-1-1矿井交通位置图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二节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1)地形地貌矿区属构造剥蚀山地地貌,呈单面山。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夜郎组地层分布地段地形较陡,煤系地层分布地段地形较缓,村寨居民主要分布于这一带。海拔最高为1812m,最低为1545m,相对高差约267m。近北东——南西向的冲沟发育,山脊与沟谷呈带状展布,植被发育。矿区内的最低海拔1545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区内除了洒米陇有较集中的民房外,其余均为零星住户,本矿与洒米陇居民已有搬迁协议。(2)气候条件矿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温凉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湿度大,年相对湿度为78%,日照少,东南风多,并有冰雹、暴雨等灾害天气。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区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482.3mm,每年降水分布不均,6~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在150mm以上,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7%:11月~次年3月为枯水季节,月平均降水量小于40mm,枯水季节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0%。年平均降大雨至暴雨12~15天,日最大降水量达194.0mm。最高气温34.1℃,最低气温-5.5℃,冰冻期为每年12月、元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083.6mm。(3)水系及主要河流矿区属于珠江水系,溪沟均为山区雨源型,流量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流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4)人文状况①人口、土地六枝特区辖15个乡、9个少数民族乡、5个镇,25个居民委员会、220个村民委员会,截至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64.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59万人,住有汉、苗、彝、布依、仫佬、回族等。全区耕地面积6.78万公顷,以旱地为主,林地2.65万公顷,草地面积5.59万公顷。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②物产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茶叶、甘蔗等;畜牧养殖业有牛、羊、马、鸡、猪等;水产养殖业有鲤鱼、草鱼等。(5)环境状况区内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小煤矿较多。煤矿井下水、工业污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已使区内河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6)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第三节矿区水源、电源及通讯情况1、交通运输条件中柱煤矿距六枝特区人民政府23.2公里,矿区经郎岱至水(城)黄(果树)高等级公路12公里,交通较方便。2、电源条件中柱煤矿位于六枝特区南部郎岱乡,煤矿附近有郎岱35kV变电所,一回35kV电源引自平寨110kV变。目前供电电源引自附近10kV农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均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根据贵州电力设计院2006年4月编制的《贵州电网公司“十一五”煤矿供电规划》,为解决六枝特区南部煤矿生产安全,原计划于2007年在郎岱建郎岱110kV变(2×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50MVA),2008年建成投运,作为中寨片区、郎岱片区及黑拉嘎等煤矿生产电源,两回110kV线路引自六枝220kV变,并规划由郎岱110kV变出一回35kV电源作为郎岱35kV变的第二回电源。矿井将形成双回路供电电源,能满足矿井供电需求。本矿的开发建设在供电上是有可靠保证的。根据中柱煤矿的地理位置,郎岱35kV变电所可作为本矿的供电电源,由郎岱35kV变电所的两段10kV母线分别引10kV供电线路至本矿,矿井开发在电力上是有保障的。3、水源条件经现场调查了解,该矿井范围内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水源有:(1)泉水位于该矿井工业场地主斜井井口西北面水平直线距离约210m处(出水标高1615.00),可至工业场地内生活水源净化站(地面标高1582.00)。经现场了解和监测,该泉水流量约10L/S,应及时做好该泉水雨季水质和枯季流量监测资料,为下步工作提供可靠得设计依据。泉水经净化、消毒后,可做矿井生活、消防用水水源。(2)井下水根据相关专业资料,该矿井井下正常排水量为80m3/h,最大排水量为240m3/h,经混凝沉淀处理消毒后,主要作该矿井井下生产用水水源,不足部分井下生产用水由该矿井生活用水水源(泉水)补给。4、其他建设条件(1)建材供应条件矿井建设木材需从区外调入外,钢材、水泥可从六枝特区调入,其他建材如砖瓦、砂石等可就地解决。(2)环境条件区内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小煤矿较多。煤矿井下水、工业污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已使区内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山区农村,矿井工业场地相对开阔,就近无环境特殊敏感点,矿井开采后地表不会产生连续变形。另外,工程投产后的主要废水为井下污水;废气主要为燃煤锅炉烟气及生产性粉尘;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矿井矸石;噪声主要为矿井及选煤厂的设备噪声,这些污染属一般性污染,在设计中均考虑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加以防治,所以,本工程建设及今后的生产不会给环境带来大的污染。第四节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1、地质构造及煤层1)地层及地质构造(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和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现由新到老分述于下:A、第四系(Q)矿区内大部分地为风化残积、坡积物覆盖,低洼处和沟谷中有洪积和冲积物堆积。厚度0~15米,一般厚5米左右。B、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蠕虫状泥灰岩,灰色石灰岩,中厚层状,缝合线发育,黄绿色、灰色钙质泥岩,薄层状,中夹薄至厚层状石灰岩及泥灰岩,浅灰色石灰岩,中厚层状底部夹泥灰岩及钙质泥岩。厚543.57米左右。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泥灰岩及钙质泥岩互层,厚层状鲕状石灰岩,紫色钙质粉砂岩,灰至浅灰色鲕状石灰岩,中部夹灰色粉砂岩、紫色钙质泥岩、浅灰绿灰粉砂岩夹数层薄石灰岩。厚521.70米左右。D、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本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以灰至深灰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粘土泥岩、薄层石灰岩及泥灰岩,含煤32层,矿区内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8层。厚412.70米左右。E、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灰绿褐色块状,细晶结构,具气孔及杏仁状构造,顶部为黄紫色凝灰岩。厚度40.90米左右。F、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矿区内出露不全,主要为浅灰色细晶质厚层状石灰岩,盛产蜒蝌化石。厚度不详。(2)地质构造矿区位于普郎煤田归宗井田中部,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56°~61°,属倾斜~急倾斜构造。矿区内断层较发育,在矿界北部见F10斜交逆断层、矿界中南部见F9斜交逆断层,矿界中部还有一断隐伏断层。F9:斜交逆断层,走向北东55°,倾向东,倾角80°,相对错动方向为北东盘向南西推移,切割地层为玄武岩组至夜郎组一段,地表最大水平位移60米,距16、17-1号煤层16米。F10:斜交逆断层,走向北东20°,倾向南西,倾角80°,相对错动方向北盘向北推移,切割地层为龙潭组至夜郎组一段,地表最大位移45米。F*:隐伏正断层,仅03号钻孔7号煤层断缺。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2)煤层矿区龙潭组厚约412.70米左右,主要以灰至深灰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粘土泥岩、薄层石灰岩及泥灰岩,含煤32层,矿区内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8层,其余均不可采。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4-1-1。2、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属于珠江水系,溪沟均为山区雨源型,流量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流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1)地表水矿区所处地形起伏大,为构造侵蚀、溶蚀、剥蚀中低山地貌。矿区水系不发育,季节性小沟发育,属季节性溪沟,流量受大气控制明显。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矿区内最低点,海拔高程为1545m,而开采煤层最低标高为1300m,低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2)含(隔)水层特征A、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下段的灰岩和茅口组灰岩中。由于抗风化力较强,地表地势较陡,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表4-1-1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煤层号煤层厚度煤层间距煤层平均倾角(度)煤层结构煤层稳定性顶板底板21.75-2.702.2259单一较稳定泥岩、泥灰岩粘土质泥灰岩30.68-9.935.302559单一不稳定粉砂岩炭质泥岩70-2.621.313559单一较稳定泥灰岩粘土质泥灰岩160.59-1.140.8612059单一不稳定粉砂岩粉砂岩17-10.77-1.140.961059单一不稳定粉砂岩泥岩181.86-2.602.231659单一较稳定灰岩、泥岩粘土质泥岩191.06-7.744.401559单一较稳定粉砂岩粘土质泥岩200.64-0.960.80759单一不稳定粉砂岩粉砂岩不利于大气降雨的补给,排泄条件也较差,大气降水通过垂直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并通过岩溶裂隙、溶洞汇集、径流和排泄,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强。B、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碎屑岩和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的煤系地层中。其中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含风化裂隙水,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区域上起隔水层作用;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由细砂岩、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为矿区直接充水岩层,含裂隙水,为弱含水层。C、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主要赋存于第四系(Q)残坡积层孔隙内,矿区内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山麓处及地形较缓地带。厚度变化0~15米,一般厚5m左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枯季一般不含水,局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含少量孔隙水。D、断层破碎带裂隙水含水岩组:鉴于矿界内地层泥质岩石较多,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原岩结构虽遭破坏,但裂隙皆紧闭,又在地下水作用下,断层带往往造成隔水墙。(3)构造裂隙水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矿区内断层较发育,断层浅部因风化可能透水性稍好些外,深部含水性和透水性都很弱,因此在现有水文地质条件下各含水层通过断层带相互补给的可能性不大。(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由于矿区内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大气降水通过基岩裂隙补给地下水,然后经短途径流后,通过井泉向低处泄流的方式向南面排出。(5)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较弱。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可能发生联系,易引起矿床充水。在掘进过程中,要注意发生突水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靠近采空区时及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基岩裂隙水,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必要时修筑防水墙,特别是矿区在今后的采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做好防水和排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6)水文地质类型评述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7)矿井涌水量设计根据生产实测涌水量情况,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80m3/h,最大涌水量240m3/h。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煤系地层本身含水弱。煤层开采时有滴水、淋水现象,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但在今后开采生产中应加强对采空区积水的监测,确保生产安全。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五节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条件煤层顶底板特征详见煤层特征表(表2-3-1)。煤层顶板多为泥岩及粉砂岩,粉砂岩顶板较稳定。底板多为粘土质泥灰岩、炭质泥岩、泥岩及粉砂岩,底板大多不稳定。(2)瓦斯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7]67号)《对六盘水市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原大煤洞煤矿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0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1.70m3/t。由于本矿未作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设计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矿井考虑。(3)煤尘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9月提交的洒米陇煤矿2号、3号和7号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本矿2号、3号和7号煤层具有煤尘爆炸性,但其他煤层未作煤尘爆炸性鉴定,本方案按有煤尘爆炸性设计,矿井在建设期间必须尽快补作其他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以便制定各种防范措施,指导矿井安全生产。(4)煤的自燃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9月提交的洒米陇煤矿2号、3号和7号煤层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本矿2号、3号煤层为自燃煤层,7号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但其他煤层未作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参照相邻矿区内的资料,本方案其它煤层按按自燃煤层设计,矿井在建设期间必须尽快补作其他煤层的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以便制定各种防范措施,指导矿井安全生产。(5)地温本矿区地温正常。(6)冲击地压地质报告未提供冲击地压的相关资料,矿区尚未有发生冲击地压的情况。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六节煤类、煤质与煤的用途1)煤类矿区内开采煤层属焦煤。2)煤质分析(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矿区内各主要煤层以条带状半暗型为主,主要由暗煤与镜煤组成,仅少数煤层个别煤分层呈暗淡型,光亮型煤分层极少。煤的粒度以粉煤和粒煤为主,其次为块状和鳞片状。(2)化学性质根据二OO七年九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的《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结合《普郎煤田归宗井田煤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进行分析,本矿煤质特征详见表6-1-1。(3)煤炭产品用途本矿原煤为低至高灰、低至中高硫煤,主要工业用途作炼焦用煤,火力发电等。表6-1-1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煤层灰份Ag(%)挥发份V(%)硫份St,d(%)牌号232.1025.932.49JM314.10-19.5816.8422.44-25.0223.730.70-0.890.80JM714.04-23.3718.7018.62-21.8620.241.03-2.081.56JM1622.24-29.5625.9019.23-23.7821.501.22-2.912.06JM17-13.50-27.4515.4820.80-24.7322.761.41-2.752.33JM187.56-28.3717.9619.40-24.8322.121.18-2.241.71JM1918.82-31.7425.2820.97-23.4822.221.15-2.882.02JM2015.43-19.5917.5123.35-25.1624.260.37-2.351.36JM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七节井田勘探程度及资源储量(1)勘探程度中柱煤矿属普郎煤田归宗井田,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四二队革命委员会于1971年9月提交了《普郎煤田归宗井田煤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精查),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煤炭工业局于1975年7月12日批准该精查报告(见六盘水革煤(1975)121号文),审查认为煤层构造和开采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查明,可作为今后矿井初设的依据。2004年9~10月,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为整合前各矿作了《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大煤洞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洒米陇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计算得出大煤洞煤矿资源/储量有98.05万t,采空量16.40万t;洒米陇煤矿资源/储量有75.32万t,采空量14.28万t。2007年8~9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作了《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上报告已查明了井田各主采煤层的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厚度及煤种分布情况,能满足设计要求。(2)资源/储量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501号)——关于《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附件《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646号),中柱煤矿(整合)保有煤炭资源储总量704.34万吨,均为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3)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矿区浅部老窑情况调查不够清楚,在开采时,必须注意预防老窑积水的透水事故。②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水文地质条件变得相对复杂,必须加强矿井水的探测工作,防患于未然。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八节矿井开采1、矿井开拓方式我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整合后的中柱煤矿利用原“洒米陇煤矿”的工业场地作为整合后的工业场地,利用“洒米陇煤矿”及“大煤洞煤矿”作为整合后的进风井。在洒米陇煤矿工业场地内重新布置一条主斜井及一条安全出口。主斜井井口坐标为X=2888887.16m,Y=35527323.42,Z=+1595;井筒以143°的方位20°的坡度,以斜穿层的形式布置一直掘到+1500.0m标高,主斜井全长278m,在+1560标高施工一中部车场,按40°方位角施工11运输石门,石门总长480m,依次揭开各煤层,揭开2#煤层后,向西翼布置11021首采工作面,首采工作面走向长460m,这样就完成一水平的生产系统的布置。主斜井掘进到+1500m处,即施工井底车场及运输大巷,并与大煤洞风井及进风斜井贯通;11运输石门施工到位后,沿2#煤层布置11021机巷,并采用回风上山、人行上山和材料上山分别与回风巷相通,这样即实现了分区通风,又保证了安全生产的正常接替。2、矿井开采根据矿区煤层的分布的情况,整个矿区范围的煤炭资源划分为三个水平进行开采,1500以上为第1水平,1400m标高至1500为第2水平,1300m标高至1400为第3水平。根据矿区范围、煤层赋存状况及我们采取的开拓方式为分水平逐层由上往下进行开采,即先采完第1水平,再采2水平,然后采第3水平。3、矿井生产现状根据《开采方案设计》和矿区范围内地形地貌和煤层赋存、出露地层等特点,我矿已布置了主斜井、安全出口和回风平硐,主斜井与安全出口、回风平硐之间分别采用车场和专用回风上山连接。井筒参数如下表:4—5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表4—5井筒特征表顺序名称单位主斜井安全出口西翼进风斜井回风平硐1井口坐标Xm2888887.16288885828893562888986Ym35527323.423552735535526796355275562井口标高m1595158915561629.43方位角度143.6231232244.54断面净m210.65.35.35.3掘进(岩巷段)m211.47.4665长度m2782631331256倾角(坡度)度203‰253‰7井筒装备 双轨   8备注  后期作进风平硐 后期作回风斜井 服务年限约8年 根据开采方案设计,11021首采工作面布置在井田东翼的2#煤层,走向长460m,计划在今年12月底元月初形成11021首采工作面。计划在明年2月份动工布置11022采面的机巷及回风巷,作为接替准备之用。第九节矿井通风1、我矿的通风方法为分区、抽出式通风;通风路线以主斜井、主平硐为主要进风(进风行人斜井为辅助进风),以风井进行回风。通风线路为:①采面:地面→主斜井→11运输石门→11021机巷→工作面→11021回风顺槽→风井→引风道→地面②掘进:地面→主斜井→11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11021回风上山→风井→引风道→地面2、回采、掘进工作面配风:①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矿井=4×N×K矿通m3/min式中: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52人;K矿通: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取K矿通=1.25。则:Q矿井=4×52×1.25=260m3/min,即4.3m3/s。②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矿井=(∑Q采+∑Q掘+∑硐+∑Q其它)×K矿通m3/s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3/s;∑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3/s;∑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Q其它:其他需风量之和,m3/s;K矿通:矿井通风系数,取1.25;即Q矿井=(4.3+8+1+1)×1.25=14.3m³/sA、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a、按工作面气象条件计算Q采i=V采i×S采i,m3/s式中:Q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V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风速,m/s;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极限风速4m/s,按1.5m/s取值。S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通风断面积,m2;矿井首采2号煤层,平均有效通风断面积6.0m2。则:Q采i=1.5×6.0=9m3/s矿井最大允许通过风量取9m3/s。b、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矿井首采面2号煤层,根据矿井工作面年生能力为15万t/a,矿井年工作日为330天,首采工作面绝对瓦斯预计为5.63m3/min,需进行瓦斯抽放后方可进行开采。对首采工作面,由于矿井开采深度较浅,设计考虑本煤层实施瓦斯抽放措施,经抽放后(瓦斯抽放率按30%考虑)瓦斯涌出量为3.95m3/min(即风排瓦斯量),则需风量为:Q采i=100×q瓦采i×K采通i=100×3.95×2=808m3/min=13.16m3/s≈14m3/s式中:q瓦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m3/min。K采通i: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取2.0。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矿井采用下行式开采,各煤层之间开采按从上到下顺序开采,开采2号煤层时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最大。不同标高2号煤层工作面,在经过长时间预抽瓦斯和在工作面回采时再采取其它措施抽放后,才能进行回采。矿井开采+1560m标高2号煤层,经预抽后的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32m3/min,风量备用系数取2.0,工作面需风量为:Q采i=100×q瓦采i×K采通i=100×4.32×2=864m3/min=14.4m3/s≈15m3/sc、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采=25ACm3/min式中:AC:采煤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取20.0kg;则:Q采=25×20=500m3/min,即8.3m3/sd、按风速验算0.25×Sj≤Q采≤4×Sj,则0.25×Sj=0.25×6.0=1.5(m3/s)<Q采4×Sj=4×6.0=24(m3/s)>Q采故取Q采=14m3/s,满足要求,即∑Q采=14m3/s。B、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①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掘=100×q掘×kd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s;q采: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d: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Kd=1.8。故:Q掘=100×q掘×kd=100×1.23×2.0=4.1m3/s≈5m3/s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也会随之增大,结合我省瓦斯梯度的情况,预计本矿瓦斯含量每增加100m,煤层瓦斯含量增加2~4m3/t。矿井采用下行式开采,各煤层之间开采按从上到下顺序开采。矿井开采+1560m标高2号煤层,经预测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85m3/min,风量备用系数取2.0,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100×q掘×kd=100×1.85×2.0=6.2m3/s≈7m3/s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②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掘=Aj·b/(t·c)式中Aj: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取15kg;b:每公斤炸药爆破后生成的当量CO的量,取0.1m3/kg;t:通风时间,一般不少于20min即1200s,取1200s。c:爆破经通风后,允许工人进入工作面的CO浓度,一般取c=0.02%。故Q掘=15×0.1/(1200×0.0002)=6.25(m3/s)③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Q掘=Qf×I×kf式中Qf: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取Qf=300m3/min=5.0m3/s;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取1台;kf: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3。故Q掘=5.0×1×1.3=6.5(m3/s)④按工作面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采=4nj/60=0.067nj式中0.067:每人每秒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s;nj: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20人。故Q掘=0.067×20=1.34(m3/s)⑤按风速验算0.25×Sj≤Q掘≤4×Sj,则0.25×Sj=0.25×6.0=1.5(m3/s)<Q掘4×Sj=4×6.0=24(m3/s)>Q掘故Q掘=6.6m3/s满足要求,取Q掘=7.0m3/s。C、硐室及其它地点供风,浅部开采时,需单独通风的硐室有采区变电所,则∑Q硐=∑Q变电所=1m3/s,深部开采时,需单独通风的硐室有采区变电所和水仓,所以∑Q硐=∑Q变电所+∑Q水仓=2m3/s。D、矿井实际需风量矿井浅部开采考虑供风的地点有1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工作面、采区变电所等。矿井需风量为Q=(∑Q采+∑Q掘+∑Q硐)×K矿通=(14+14+1)×1.20=34.8(m3/s)矿井深部开采考虑供风的地点有1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采区变电所和井底水仓等。矿井需风量为Q=(∑Q采+∑Q掘+∑Q硐)×K矿通=(15+14+2)×1.15=36(m3/s)经上述方法计算后,考虑到本矿井,以分别计算法风量为准,即初期总配风量为Q=35m3/s,后期总配风量为Q=36m3/s。矿井通风负压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h=α·p·L.Q2/s3……Pa式中:h-矿井负压;α-通风阻力系数;p-巷道净周长,m;L-巷道长度,m;S-巷道净断面,m2;Q-通风巷道的风量,m3/s。经计算,矿井通风容易时期通风阻力为668Pa,通风困难时期通风阻力为950Pa。(2)等积孔计算及通风难易程度评价矿井等积孔采用下式计算:A=1.19Q/m2式中:A-矿井等积孔,m2;Q-矿井风量,m3/s;h-矿井负压,Pa。经计算,矿井等积孔如下:A易=1.61m2、A难=1.40m2。根据计算结果可知,本矿井属通风中等阻力矿井。(3)通风设备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地面建通风机房,采用集中抽出式通风方式。反风方式,采用风机反转反风。1)设计依据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容易时期:风量Q易=35m3/s,负压H易=668Pa;困难时期:风量Q困=36m3/s,负压H困=950Pa。2)选型计算结果(1)风机所需风量和负压:容易时期:风量Q易=35×1.05=36.75m3/s,负压H易=1056Pa;困难时期:风量Q困=36×1.05=37.80m3/s,负压H困=1488Pa;3)选用FBCDZ54-6-No15型(980rpm)高效节能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二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机工况点参数为,容易时期:风量Q易=36.75m3/s,负压H易=1099Pa,效率η易=0.73,叶片安装角度-3°;困难时期:风量Q困=37.8m3/s,负压H困=1550a,效率η困=0.83,叶片安装角度0°;叶片极限安装角度-9°~+6°。4)计算风机所需功率P=1.15×37.8×1550÷(1000×0.83×0.98)=82.6kW选用YBFe280S-6,45kW,~380V型矿用防爆电动机四台;两台工作两台备用。5)选用成套开关柜GCD11-60-24,两台;GCD11-60-83,四台;GCD11-60-72,两台;GCD11-60-18(改),一台,对风机进行控制。只有严格按照以上要求才能完全实现全矿井的安全通风。第十节矿井安全综述1、安全管理职能机构六枝特区中柱煤矿由法人代表和(矿长)全面管理;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工程技术人员协助管理;下设通风、安全、机电运输、调度、瓦斯监控等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的三级管理模式。2、安全制度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煤矿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指导煤矿安全生产。3、安全监控及瓦斯抽放(1)矿井装有一套KJ90NB型瓦斯监控系统,对井下各工作地点的安全现状进行全天24小时的监测监控。(2)矿井已经完成了瓦斯泵房及管路安设等所有建设工程,安装了两套抽放系统(即高负压及低负压瓦斯抽放系统)。高负压抽放系统安装两台2BEA-303水环式真空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转速为660r/min,最大抽气量115m3/min,极限真空绝压33hPa;配套电机功率132kw;低负压抽放系统安装两台2BE-253水环式真空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转速为660r/min,最大抽气量35m3/min,极限真空绝压33hPa;配套电机功率110kw。抽放管路为无缝钢管。主管管径为D325×8,支管管径为DN200×5。瓦斯泵吸入端安设了管道瓦斯浓度、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监测传感器,瓦斯抽放泵房内立了设瓦斯泵开停传感器、瓦斯浓度传感器等并与矿监控系统联网。4、机电(1)我矿主一回路,主二回路均来自郎岱电站不同母线端,两条回路接入矿区10kv变电所,电源方便。以保证矿井供电安全。(2)矿井电源直接由10KV线路进入工业场地,再通过变压器以660V电压供入井下和380V、220V供地面使用。井下供电按规定已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和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等装置保证了矿井安全的需要。(3)矿井监控、通讯、信号设备均选用矿用本质安全型。井下电话选用本质安全型电话,并使用矿用电话电缆。5、运输(1)本矿利用一条主斜井担负煤炭运输、材料运输及进风、排水,敷设管线任务。工作面采用溜槽运煤,石门采用电机车运输,主斜井采用2m绞车提升。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2)使用的运输设备均为正规厂家提供和生产,符合煤矿使用标准的防爆合格产品。(3)、电机车型号为DXT-90型蓄电池机车,其运输能力能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的需要。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方法、机构和人员第一节运输系统1、试运转期间对电机车的运行情况必须如实填写运行记录和检修情况,由机车司机认真填写每班的电机车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并认真记录好机车、轨道、矿车等运输设施质量、维护完好情况。2、进行试运转生产期间的原煤生产运输能力的测定,看是否满足矿井生产运输的需要。3、电机车选用DXT-90型蓄电池机车,测试蓄电池机车的运输能力是否满足设计生产能力。对每班的运输量作好详细记录。4、测试人员由各班机车司机、溜子司机、放煤工、电工、翻煤工等工种配合,机电由周海军、生产矿长范碧江、安全矿长杨宏负责检查和测定。第二节采掘系统1、检测采掘工作面运行情况是否正常,现场管理及隐患排查、支护质量等要求的落实情况。2、是否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规定,组织各工作面施工。3、采、掘工作面的电气、设备、线路运行是否正常,并符合规程要求。4、采、掘工作面的文明生产。5、由生产矿长范碧江、安全矿长杨宏负责,班组长配合完成测试工作。不定期由矿测试机构人员入井复测。第三节机电1、对每天的电气、设备、线路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煤矿几大生产系统的电气、设备能正常运转。2、认真检查和记录试运转期间的供电质量、设备运转等方面能否满足矿井生产需要。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3、对主扇、局扇、压风、监测监控和瓦斯抽放系统等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如实登记和记录。4、矿井的双回路供电,检查在试运转生产期间的供电线路的质量看是否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5、矿井井下供电按规定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并对井下的电气、设备完善了“三大保护装置”。在试运转生产期间随时进行测试,并按规定进行每天的检漏跳闸试验,由电工做好每天记录,看是否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6、机电由周海军负责,各班电工配合进行测定试运转期间的机电运行情况。第四节通风系统1、检查矿井的各种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风门、防爆门、风墙等)的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矿井联合试运转生产过程中矿井通风能力是否满足安全的需要。2、根据矿井的总风量(矿井实际总进风量为36.3m3/s,总回风量为37.6m3/s。)合理进行矿井风量分配和调整,看能否满足井下各用风地点供风需要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效的稀释和排放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由测风员按制度规定定期进行矿井各地点的风量测定,认真准确填写好测风记录和牌板。3、检查主扇风机运行是否正常,仪器、仪表、反风装置是否灵活。矿井主要通风机选择四台FBCDZ54-6-№15型防爆轴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功率2×45Kw,风压:1058~1441pa,风量35~38.5m3/s。4、井下局部通风机的运行、维护、检修情况。井下掘进采用FBD-№5.6/2×11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5、监测监控运行、维护、检修情况。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6、光学瓦斯检测仪、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瓦斯传感器等仪器的配备和校检情况,是否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由煤矿瓦斯检查员对井下各工作地点、密闭处等按规程规定进行瓦斯及有害气体的巡回检查,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及时填写在瓦斯检查牌板、手册上,并将每班的检查结果进行交接登记到瓦斯台帐上,报当班矿长签字技术负责人审阅。7、由毛建华(总工程师)负责,裴乐华(助理工程师)配合对各用风地点风速、风量进行测试,并如实做好记录。第五节排水系统1、对试运转期间的涌水量进行监测,检测+1500m水平水泵房能否满足矿井排水需求。2、对试运转期间的回采工作面及其各巷道涌水量,做好检测记录,考核矿井雨季最大用水量和枯水季节的最少用水量。第六节测试机构的人员组成1、成立煤矿联合试运转生产期间的测试领导小组,人员由煤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2、必须认真仔细开展好煤矿联合试运转生产期间,关于煤矿五大生产系统(采掘、机、运、通)工作的运转、运行、相互衔接等情况,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测试工作。组长:胡永和副组长:毛建华范碧江裴乐华杨宏成员:杨正权刘钦良王兴财周海军左国华刘大国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一、经过矿井各生产系统的联合试运转,对矿井主要几大生产系统进行检验,根据各系统的试运行情况,为以后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利的依据,以满足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时的需要。二、通过联合试运转,可以发现一些阻碍安全生产的因素和不足,以便煤矿能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以达到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有效地预防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三、通过联合试运转,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技能,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四、通过联合试运转,能更好的让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熟悉和了解关于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理论,以及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防范、抢险救灾的专业知识。增加煤炭工业环境保护与职业危害防治的相关知识;具备更强的煤矿安全管理、组织管理能力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能力,结合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安全生产形式,领先采掘科技进一步完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五、更好的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机制,合理分工不断完善矿井安全生产设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四章联合试运转期间的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第一节11021回采工作面1、目前在联合试运转期间有首采工作面一个(11021回采工作面)走向长460米,倾向长90米。工作面按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采用柔性掩护支架进行支护,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进行管理。2、工作面采用三班作业制,两采一准,每天循环进度为推进1.5m,煤层采高约1.8m。3、在试运转当月计划生产原煤10000吨/月。第二节劳动组织1、我矿生产采用一采两掘,根据正常生产循环,能够保证回采工作面的接替,不会造成采掘失调。目前在联合试运转期间煤矿生产系统属试运行过程,各项工作还有待完善和改进,暂时不追求达到矿井生产能力。2、根据全矿井的开拓方式、工作面的采煤方法及机械设备的配备配置情况,在试运转期间矿井全员工效暂定为2.25吨/工。3、劳动组织表人员类别各班出勤人数合计(人)一班二班三班生产人员555555165其中:井下494949147地面66618管理人员55515合计606060180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五章应急预案与安全措施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为预防试运转生产期间以及今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达到减少事故损失和应对发生事故紧急情况为目的,特制定本预案。第一节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一)煤矿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即“六枝特区中柱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其组织如下:总指挥:胡永和副总指挥:张燕毛建华范碧江杨宏成员:杨正权王兴财刘钦良裴乐华温跃辉左国华周海军刘大国刘美华刘大贤杨贵方各单位参加事故抢救人员名单:采掘组:刘美华刘大贤杨贵方后勤组:温跃辉刘泳鸿薛广平肖松刘勇机电组:周海军贺朝学邓杰贺国武调度室:彭定国刘国富抢修组:左国华周海军谢新明医疗组:许建华张燕安全组:杨正云江成友王石平杨正刚通风组:刘元刚肖玉虎杨正龙王德付供应组:刘泳鸿袁辉肖松刘勇工会:袁辉胡英姿运输组:王兴财刘钦良保安组:温跃辉刘泳鸿彭朝方潘华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抢险救援指挥部设于矿调度室,由彭定国兼办公室主任。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时,煤矿主要负责人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技术人员等必须立即赶赴救援指挥部组织抢救工作。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现场后,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或由上级部门领导担任,并授予全部权力。(二)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1、总指挥: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煤矿技术人员、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现场制定营救矿井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各副总指挥及各单位参加事故抢险人员根据总指挥的分工、积极安排和组织人员不讲任何条件,不折不扣地完成所分配的任务。3、各有关副矿长,根据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集中到现场待命,及调集救灾所必须的设备、器材,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4、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抢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实施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其他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就临时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部。由与煤矿签订矿山救护协议的救护队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进行抢险工作。5、煤管站监管人员,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监督。6、通风瓦检负责人,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矿井通风管理,保证抢险救灾所需风量,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他措施。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7、矿调度室:①当发生事故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山救护队、矿长、技术人员和行业主管部门,同时及时下达总指挥命令,通知所有调度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掌握出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②在抢救事故时,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总指挥及时调度人员、设备器材,以保证抢险需要,并负责详细地记录好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抢险情况。8、各有关采煤队、掘进队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人员有组织地带领沿避灾线路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并将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的汇报给矿调度室,并准备随时接受抢险任务,完成有关抢险和灾害处理工作。9、矿灯、自救器发放责任人,应根据下井人员的挂牌、矿灯号、自救器牌号,清查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迅速报告矿领导和调度室,对没有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放矿灯、自救器,禁止入井。10、材料供应组:及时准备好各种抢险救灾的材料,并根据抢险指挥部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11、运输组: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出地面,保证救灾物资、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12、机电组: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调节主要通风机和局扇的工作方式,并保证设备按抢险需要运行或停止,为及时安全抢险安装或拆除相关机电设备,以保证抢险工作顺利进行。13、技术员:负责准备好抢险所需要的井上下图纸和资料,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完成测量和指导打钻等工作。14、医疗组: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和治疗,组织护理药品的供应。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15、后勤组:负责保证对受灾人员的妥善安排和救灾人员的食宿及其他生活事宜。16、值班接线员:接到矿调度的事故通知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联系的一切电话,开放事故信号,并按照矿井所编制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及时按顺序通知所设及到的单位和个人抓紧到位,以便迅速投入到煤矿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中来。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三)、通讯、联系方式(采用手机进行联系相关人员)序号单位负责人姓名电话号码住地电话通知时间备注手机1矿  长胡永和15085863683本矿2安全矿长杨宏15186293919本矿3生产矿长范碧江15117473223本矿4机电周海军15086454217本矿5总工毛建华13595879033本矿6技术员裴乐华18788682786本矿7通风瓦检杨宏15186293919本矿8供应袁辉13984615549本矿9工会袁辉13984615549本矿10运输王兴财13985933772本矿11医务许建华18748798177本矿12机电周海军15086454217本矿13调度彭定国13595862476本矿14后勤刘泳鸿本矿15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编制适用于矿井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如:瓦斯、煤尘、顶板、供电、提升、火灾、透水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一)、瓦斯、煤尘1、矿井瓦斯可能发生和可能造成的后果:①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②由于管理失误或疏漏,一旦发生事故会给矿井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2、矿井瓦斯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瓦斯爆炸:井下出现瓦斯超限,在具备了瓦斯爆炸的各种条件后发生瓦斯爆炸。(2)瓦斯煤尘爆炸:井下瓦斯爆炸后,其冲击波引起巷道煤尘飞扬,引发瓦斯煤尘爆炸。(3)煤与瓦斯突出。3、预防瓦斯、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根据各施工地点需要,及时调节风量,使通风系统稳定、有效、连续地将瓦斯稀释到规程规定的范围内。(2)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局扇通风,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设在距回风流10m以上的新鲜风流中,以防止局扇吸循环风,风筒吊挂要直、平、稳,风筒距迎头不允许大于5米,要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不准停风,否则必须撤出所有人员并切断电源,在进口处设置栅栏和警示,严禁人员进入。(3)瓦斯超限和积聚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排放瓦斯时要制定专项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瓦斯浓度在3%以上时,由救护队按措施进行排放,严禁无措施排放,对无计划停电、停风要做为事故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并追究责任。(4)井下爆破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5)井巷杜绝盲巷。两巷贯通预透前20米,地测部门就应下达贯通预报通知单,两巷贯通期间,必须保证两巷道的正常通风,以消除巷道内瓦斯积聚发生事故危险。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6)严格瓦斯检查制度,所有巷道及工作面不得有空班漏检现象,瓦斯检查员必须实行井下交接班和汇报制度,井下各作业点和机电硐室瓦斯要做到“三无”并按规定装设瓦斯传感器和瓦斯断电仪。(7)井下电器设备都必须使用防爆型,下井的设备必须经过防爆检查合格,方准入井,并经常保持防爆性能良好,严禁失爆。(8)井下严禁带电作业,严格遵守停、送电制度,恢复送电时,必须先检测瓦斯浓度、严格执行挂牌管理送电,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停、送电。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煤电钻实行综合保护,供电线路实行漏电、短路、接地三大保护。(9)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悬顶空间必须采取措施封堵严实进行隔离。其倾斜长要大于回风巷道宽度,一旦上隅角瓦斯超限,要有可靠的处理措施。(10)随着井下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用的机械电器设备以及供电网络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观察,定期检查和维修,防止机械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和瓦斯爆炸。(11)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12)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运输巷的各转载点、装车点都必须设有喷雾、洒水装置,并保证经常有水。(13)炮采工作面必须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全部推广使用湿式打眼,放炮前后、放炮地点前后20米范围内都必须洒水灭尘,定期进行井巷煤尘的清扫或清洗,防止粉尘积聚和飞扬。(14)所有采掘工作面,采、掘放炮必须分开,禁止采、掘同一时间内放炮。(15)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4、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1)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举办防突学习班,进行突出预兆、防突出基本知识和避灾路线的培训教育。(2)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瓦斯地质工作,研究煤层地质与突出的关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必须绘制出煤层地质构造、煤柱留设位置。(3)采掘突出煤层前,必须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4)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编制防突出设计。(二)、顶板1、在煤矿井下顶板凡出现离层、下沉等现象且危及人身安全时,即为事故预兆,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处理。2、顶板事故的评估:煤矿顶板事故根据情况可分为爆破、普通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独头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巷道维修工作面顶板事故;一般在用巷道、硐室顶板事故。3、预防顶板事故的技术措施:(1)每个采掘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或《作业规程》时,要有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好顶板管理责任制度。(2)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合理开拓布局,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积极主动对生产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合理改造,努力提高矿井综合能力,为采掘正规循环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供应部门要把好支护材料、设备、器材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及时向采掘工作面供给质量合格、数量足额的支护器材。(4)加强雨季、初采、收尾、开口、贯通、过断层构造带时等特殊作业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施工安全监管,提前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要求落实实施。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5)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搞好地质预测预报,及时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和支护形式,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起的顶板事故。(6)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7)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三)矿井水1、矿井水的评估:我矿现处于浅部开采,上部历史小煤窑极多,且采空区及不明老窑均有积水。大气降雨、地表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大气降雨、地表水多沿基岩裂隙面和断层面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明显加大。2、矿井水的监控措施:(1)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制定相应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其中就必须有防治水措施按规定留设足够的安全煤柱和防水煤柱,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以减少矿井水事故的发生。(2)根据地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矿井水影响的地点,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探、放、排、堵、疏,以防止出现透水伤亡事故的发生。(3)加强地质技术资料的管理,在每个工程开工前作好矿井水预测、标定矿井水影响区域,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4)加强职工防治水技能培训,提高职工面对突发透水事故时的应变能力。(5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每年在雨季来临之前矿井必须组织一次防水演习,在演习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必须分类记录,并按记录逐项进行整改。雨季来临之前必须组织人员将井下水沟清理干净,地表水治理采取在矿井工业场地范围修筑排水沟,将水导入小溪,构筑拦水墙及时堵塞塌陷、裂隙地带等措施,以预防雨季地表水进入井下,总之尽量减少地表水渗入井下,以降低矿井涌水量。3、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应急方案(1)当井下发生透水时,必须及时将工作面受水害威胁的人员迅速沿避灾路线撤离到地面。(2)当班班队长或跟班领导或其他发现事故的人员在迅速撤离人员的同时必须到安全地点用电话向矿调度汇报,透水情况、内容包括地点、水量、人员的安全状况等。(3)矿调度接到电话后,必须首先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往安全地点撤离,同通知有关单位作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4)事故救援各小组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准备相关救援物资、器材、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5)当透水事故的发生引起人员伤亡时,应急救援指挥一边组织自救;一边组织运输车辆、人员、资金,准备送往医院抢救,还要尽可能请就近医院来人进行现场抢救,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事故损失。(6)当现场出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a、死亡事故发生时间应立即向有关单位进行汇报;b、当场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清点人数,没有升井的人员名单要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c、知道有人员失踪,联系不上时,要积极进行搜救。(四)、矿井供电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1、根据供电影响的范围,在供电过程中如果出现电缆着火,开关跳闸,变电所大面积停电等现象,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可划分为供电事故。2、监控措施(1)防触电:①人体不能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②设置保护接地。③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安装漏电保护装置。④维修电气设备设施时要使用保安工具和切断电源。(2)电网:①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②按规程操作维修电气设备,不将工具、材料遗留在电气设备中。③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松脱。④不在电气设备中增加其它部件,否则必须符合规定。⑤设置保护接地装置。⑥对电网实施接地保护。⑦设置漏电保护装置。(3)防电网过流:①把好设备质量关。②合理选择设备。③坚持维护保养,提高检修质量。④定期进行预防性电器试验。⑤设置保护装置。⑥严格按章操作。(4)防电气火灾:①完善电网漏电保护。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②强化电气元件检修,提高电气元件检修质量。③及时检查并更换非标准变压器油。④经常性清除所有机电设备设施、器具上的粉尘、油污、积水等。(2)电气失爆:①选用标准防爆设备。②选择合适的安装地点,按照规定安装设备。③对带电设备设施挂牌管理。3、应急与救援预案(1)发现或得知险情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警。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2)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待命,各司其职,火速赶赴现场。(3)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型、伤亡情况和《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4)报警通讯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②事故类型:火灾、停电、触电;③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五)、矿井运输1、运输电机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2、严禁有关人员“扒、蹬、跳”车,违者将进行严厉处罚或开除。3、加强机车运输巷道的行人管理,行人必须走人行道。4、对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要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5、必须完善拐弯地点的安全设施。在巷道的拐弯处设立警示牌,机车拐弯时要减速慢开,人员在拐弯处要看清前方,防止碰撞。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6、电机车的安全设施要完善,电机车警铃、闸、灯、连接器和撒沙装置要配置齐全,有任何一处不正常不得使用。(六)、矿井火灾1、矿井火灾是无情的。它能造成大量的资源和物资、财产损失,并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还可能引起“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的紊乱。2、矿井火灾事故的认定:凡发生在井下的火灾,以及发生在井口附近能危害到井下,都叫做矿井火灾。3、火灾事故的评估:煤矿火灾事故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引起的火灾;二是煤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引起的火灾。4、矿井火灾事故监测措施:(1)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火灾预防这一项目,并制订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健全和落实好各级火灾管理责任制。(2)合理开拓布局,理顺采掘关系,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对于具有自燃性的煤层,应采用后退式回采,严禁前进式回采。要选用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空区容易封闭的采煤方法。(3)预防巷道中自然发火,消灭木支护,一律采用工字钢支护,要保证巷道的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冒顶。有冒顶或煤与瓦斯突出的空洞,要清除浮煤,打好支架,充填黄泥或喷洒阻化剂,防止煤的氧化。(4)井下应采用绝缘阻燃电缆或不延燃橡胶电缆、阻燃皮带。(5)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柴油或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等必须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处理。(6)要预防明火。井口附近20米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烟草、引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做到井下不用火。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7)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方面的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七)、煤尘1、检测和评估(1)悬浮煤尘的检测:采用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尘。(2)煤尘积聚的检测:按照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检测,只要出现积尘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达5m的,必须及时清除。(3)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被破碎,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由于煤被破碎成细小的粉尘后,其表面积大大增加,系统的自由表面能也相应增大,从而提高了煤尘的化学活性,特别是氧化热的能力。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后发生氧化反应,并伴随温度和压力的急剧上升、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即煤尘爆炸。(4)煤尘爆炸的条件是煤尘自身具有爆炸性、着火源、空气中的氧含量浓度三个条件,井下任何场所空气中氧气均达到爆炸所需的下限,三个条件具备两个条件,也就是说如果生产场所的浮游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5)煤尘爆炸后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沉积粉尘重新飞扬起来,只要煤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就会被火源引爆造成联锁爆炸,其破坏性更大。2、防止煤尘爆炸措施(1)防止煤尘积聚①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运输转载点、装车点都必须设喷雾、洒水装置,并保证经常有水,经常喷洒。②健全防尘机构,配齐专职测尘工、洗(刷)尘工,严格测尘制度和喷雾洒水制度,做到定期测尘及时清洗粉尘。③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采用炮采、炮掘时必须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全部推广使用湿式钻眼。放炮前后,放炮地点前后20米范围内都必须洒水灭尘。炮采工作面未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没有洒水喷雾装置不准进行生产。④对采面进行煤体动力压注水,减少产尘量。⑤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石门和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进工作面等,必须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安设净化水幕,逐步推广自动水幕。⑥完善防尘管路系统,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回风石门、上下山必须安设有防尘水管管道,并按要求每隔50米设置三通闸阀、喷头,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安设好防尘水管并按工作范围落实到人,确保管路安装合理,完好齐全。⑦所有采、掘工作面,采、掘放炮必须分开,禁止采、掘同一时间放炮,并坚持爆破喷雾降尘。(2)杜绝火源①严格执行机电设备检修制度,杜绝电器设备失爆。②井下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所有雷管脚线、连接线及放炮母线必须使用绝缘胶布包好,杜绝爆燃现象。③加强瓦斯管理,杜绝瓦斯超限和瓦斯爆炸事故。④使用阻燃性风筒、电缆,搬运使用金属材料时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摩擦产生火花。(3)隔爆措施:在每个掘进头、每个采面、每条石门及每条运输通风大巷内按规定安设隔爆水槽并加足水,并定期添加和更换。3、监控措施(1)对综合防尘系统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对查出的问题采取强制措施督促整改,未整改达到要求不得生产。(2)采取奖惩机制,制定隐患责任追究制度、质量标准化检查办法及考核制度等,以此强制各单位一把手亲自过问,保证综合防尘措施得到落实。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3)定期检测各工作场所的粉尘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八)、火工品1、监控措施(1)加强报废火工品的管理,做到不乱扔乱放,要统一收存,按规定进行销毁,火药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火工品管理、支领、清退、运送、储存及销毁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严禁烟草、汽油、沾油棉纱、明火等进入火药库内。(2)有关领导要经常深入井下、现场检查,熟悉掌握现场情况,搞好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次上岗检查后,要在“入井检查记录本”上记录检查情况、处理意见等,并签名。(3)药库的警铃、电话要随时保持完好,随时保持与公安机关联络,遇到异常情况立即报警。对无关人员坚决不让进入库区。(4)按规定设置双岗,确保火药库每班都有两人同时上岗,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药库电缆吊挂、电气设备检修处理,杜绝失爆。(5)火药库的消防设备、装置必须备齐、完好,发现火灾隐患等问题要及时整改。(6)加强火工品的支领、清退工作,严格把关,所有药、管的帐、卡、物都必须做到“三对口”和有记录可查,无遗漏。一旦发现火工品丢失不在,必须立即报公安部门必须迅速展开追查工作,查到火工品有下落为止,防止火工品流失到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应急与救援预案(1)一旦出现火灾,若火势较小,工作人员必须亲自一人负责灭火,另一人负责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若火势较大,工作人员必须分别从药库的两边撤出,立即汇报有关部门。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2)矿调度接到药库着火汇报后,必须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和其他火工品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及成员,同时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相关负责人等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疏散药库周围环境的所有人员及物资。同时安部门负责警戒工作,防备坏人趁机偷盗火工品。(3)在由抢险救护队、公安组织人员的同时,由火工品事故应急与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组织熟悉掌握火工品性能、特点知识的救护抢险队员入库抢救库内火工品,以防止灾害范围扩大和减少损失。(九)、高压及高速运转设备1、监测评估(1)根据设备运转情况,在煤矿凡高压及高速运转设备设施出现控制开关及线路烧毁、部件损坏等现象且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均可划定为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2)煤矿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的危害及紧急程度可划分为一般事故,主要指绞车事故。重大事故,主要指瓦斯泵、主扇事故等。2、监控措施(1)每台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安装前,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使用前,必须有合理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建立和落实好各级管理责任制。(2)供应部门必须把住设备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及时向使用单位提供合格的、足够数量的设备材料。(3)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4)依靠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改善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的安全状况。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5)加强现场操作管理,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6)坚持巡视检查制度,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和检查工作,做到对隐患早发现早处理。(7)严格执行定期检修制度,对设备定期进行仔细的检查与维修,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应急预案(1)电缆火灾:扑救电缆火灾,应戴防毒的空气呼吸器及绝缘手套、穿绝缘鞋。①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②采用窒息法和冷切法把火扑灭。(2)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场所停电判断:高压设备及高速设备场所为双回路供电用户,进线开关有保护装置,应根据运行方式判断故障点位置。①应准确判断故障点所在位置,组织相关人员分别检查其电缆及设备有无异常。②在排除电缆故障原因后,应迅速组织抢救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查找故障原因,并进行处理。③若系电缆故障,应停用此开关,启动另一回路的电缆,尽快恢复送电,同时组织检修人员检查故障电缆,恢复运行。④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不正常判断:设备不正常运转是机械原因,还是供电原因。a、供电原因方案同上。b、机械原因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或更换。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三节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指挥部组成单位:六枝特区中柱煤矿电话:15008586778指挥部总指挥:胡永和电话:15085863683指挥部副总指挥:张燕电话:13765717758指挥部成员:毛建华电话:13595879033范碧江电话:15117473223杨宏电话:15186293919专业队组成:一旦事故发生,经组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在现场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按其任务可划分为:1、通信队:紧急情况下的通信联络应能够沟通救援组织内部、救援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联系,井下与地面的通讯联系必须畅通,地面各单位之间与指挥部之间的联系必须可靠。队长:周海军电话:15086454217成员:贺朝学邓杰刘应龙器材配备:手机2、治安队:维护矿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的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确保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畅通无阻。负责隔离灾区、保护现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工作。队长:温跃辉电话:15008586778成员:刘泳鸿彭朝方潘华器材配备:手机手电3、抢险抢修队:进行人员抢救,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要求队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健壮的体质、熟练的战斗技术、自我牺牲的精神。救护队要坚持“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队长:左国华电话:13885873907成员:张华谢新明贺国武器材配备:电话手机担架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4、医疗抢救、运输队:寻找、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先抢救后转移的原则:队长:张燕电话:13765717758成员:许建华王兴财刘钦良肖松刘勇器材配备:电话手机担架医疗物品车辆5、物资供应站:为救援行动提供物资保证,包括应急抢救器材、救援防护器材,在平时担任救援器材的选型、管理、储备和保养等工作。队长:袁辉电话:13984615549成员:刘泳鸿肖松刘勇器材配备:车辆、电话、手机第四节事故报告的程序矿井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向矿调度室进行汇报,报告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3、事故的类型,粗略说明事故危害情况,现场人员情况等。指挥部接到事故电话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伍,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援救,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迅速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公安、劳动等部门。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五节事故报告应采取的行动和措施1、现场抢险:(1)医疗队迅速进入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的医院。(2)安全、技术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2、紧急救援预案:(1)死亡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劳动、安全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汇报,如有必要,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2)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区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知道有人失踪,其他人联系不到时应及时组织进行搜救。(3)一旦事故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级别,只是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4)救援经费应由平时的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5)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对其人选做出具体安排。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险和救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6)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结合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定期检查救援工作情况。第六节事故报告及联系方式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矿井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必须及时向矿值班室进行详细汇报,说明事故的情况、时间、地点、人员的伤亡情况,由矿值班室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人员执行预案抢救救援措施。具体的通讯联系方式:采用有线通讯(矿内部电话、电信局电话)和无线通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两种方式,其电话为:矿值班室:电话:18768649539指挥部组成单位:六枝特区中柱煤矿电话:15008586778指挥部总指挥:胡永和电话:15085863683指挥部副总指挥:张燕电话:13765717758第七节、保障应急预案的贯彻执行和措施1、由矿供应单位负责进行进行安全生产事故所需救援器材的采购,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的保管、储存和保养由供应单位具体负责。2、救援经费应由平时的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3、应急指挥部成员、救援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人员有一定的权威并熟悉企业系统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组之间,本企业与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4、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实施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第八节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矿安全生产事故预案必须同相关危险源事故预案严格同时执行。严格按规定进行井下安全生产施工,以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及时进行矿安全救援预案和各种危险源事故预案的学习和贯彻,对操作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的教育。使职工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情况条件下的救援方法。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应急救援的培训通常应是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悉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入院前急救技术,还必须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第九节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急救中去,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至少每三年重新编制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53 六枝特区中柱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本安全生产事故预案的制定,尽量做到与地方政府保持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明确分工、相互协调。保证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的使用。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