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ID:10421337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上传者:U-3335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1页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2页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3页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4页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5例心血管介入时出现低血压相关因素,术前准备,术中观察、配合及护理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因出现血管夹层死亡外,其余的通过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患者转危为安,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配合大夫治疗、抢救,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关键词】心血管介入;低血压;相关因素;护理对策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是提示病情变化的危险信号,及早发现、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回顾性分析我科在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 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共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492例,男356例,女136例,年龄32~81岁,4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出现低血压,其中1例出现在血管穿刺时,3例出现在拔鞘管后压迫止血时。3例发生血管夹层出现心原性休克引起低血压,68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低血压。2结果经过积级对症处理,除1例出现血管夹层的患者死亡外,其余全部心率、血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及后遗症。3相关因素3.1血压降低与血管迷走反射有关。精神紧张,局部疼痛,导管刺激,饥饿等均可引起血管迷走反射[1]。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胸闷,恶心,呕吐,全身大汗[2]。本组发生4例。3.2血压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有关。右冠状动脉近端或前降支近端闭塞,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行干预手术时容易出现低血压。本组发生16例。3.3血压降低与再灌注。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可出现血压降低。本组发生19例。3.4血压降低与手术操作有关。我们注意到有一部分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在造影非相关血管时,可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另外在导管插入过深或冠脉开口有病变,也可引起一过性血压下降。本组发生29例。3.56 血压降低与药物。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引起血压下降。本组发生3例。3.6血压降低与血容量不足。术前禁食时间过长,术中失血及出汗过多等,未及时补充液体引起血容量不足而出现血压下降。本组出现4例。4护理对策4.1术前护理4.1.1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介绍手术医生,讲解手术简要过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何进行配合,强调一旦有不适症状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要尽量给与解答和满足,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精神压力。4.1.2饮食护理术前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进食,一般情况下术前禁食4h,如因故推迟手术时间,应让患者适当进食流质饮食,补充营养,保证能量的供给,保持患者的体力和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减少术中低血压发生的可能性。4.1.3物品准备备齐术中所需物品,将除颤仪、临时起搏器、起博电极、急救药品、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并使之处于紧急备用状态。4.2术中护理4.2.16 术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倾听患者的主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于解决及帮助,如发现患者精神过度紧张,除常规给予镇静剂、氧气吸入外,应派一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手术床旁,用交谈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给于情感支持。如本组有2例患者躺在手术台上紧握双拳,表情紧张,在行右冠造影时,突然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患者主诉胸闷,及时报告术者,停止手术操作,鼓励患者大声咳嗽,安慰患者,稳定其情绪,同时静脉给予阿托品、多巴胺,10min后心率、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手术顺利完成。4.2.2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的变化,迅速准确提供术者所需物品,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并做好抢救准备,如发现患者出汗较多,出血较多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提醒大夫,同时加快输液速度,补充液体,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防止出现低血压。4.2.3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压力波形的变化,特别是在导管到位、球囊扩张及梗死血管开通的瞬间,最容易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此时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并及时报告术者,出现异常及时配合大夫进行抢救。本组出现的血压下降大多在这些阶段发生,护士及时发现,提醒术者暂停手术操作,并根据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手术顺利进行。4.3拔管时的护理6 为防止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拔管前应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拔管的方法,解除其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护士要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如阿托品、多巴胺、除颤仪等。维持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拔管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心率、血压的变化,并与患者交谈,询问有无不适感,以分散其注意力,按压止血部位要准确,按压力度以触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准,局部完全止血后,用绷带加压8字包扎,在其上面放1kg沙袋,给穿刺点固定的压力,穿刺侧肢体制动24h。拔管后30min内应密切观察患者,以防出现低血压反应,如患者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胸闷等异常情况,立即配合大夫进行抢救。总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时,出现低血压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导管室护士必须提高认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针对患者出现的情况,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使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参考文献1于艳青,杨捷,柏颖.冠脉介入治疗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现代护理,2006,12:4.2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54.“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6 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