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

ID:10638418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_第1页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_第2页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_第3页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_第4页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姚元章,张连阳,程晓斌,沈岳,何勇【摘要】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难救援中,军事医学救援的作用和地位。方法收集了四川省德阳市某医院在5月12日~5月31日收治的1420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伤情特点、早期军事医学救援的方法、内容及效果。结果1420例中,共有1821处损伤,单个部位伤1089例(76.69%),多部位伤331例(23.31%)。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1);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多于其它部位损伤(P<0.01);伤员流在震后前2天最多(

2、68.80%),明显多于其它时间(P<0.01);对968例伤员进行了分类分检;伤后12小时以上才得到救治的伤员最多(P<0.01)。结论军事医学救援应在地震后24小时内快速展开,对规范救治秩序、保证批量伤员救治有效进行将起到重要作用,“德阳模式”探索了一种军事医学救援的重要方法,军事医学救援是今后灾难救援的新趋势。【关键词】地震伤救援军事医学模式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andpositionofthemilitarymedicalaid

3、ondisasterrescueinethodsThedataof1420victimssufferedinearthquakefromahospitalinDeyangduringMay12toMay31ethodsandeffectofthemilitarymedicalaidintheearlyperiod.ResultsOfthepatients,76.69%caseshadtraumainasinglepart(1089outof1420cases),and23.31%caseshadmultip

4、artinjury(331outof1420cases).Theincidencerateoftraumainasinglepartultipartinjury(P<0.01).Theincidencerateofextremitiesandbodysurfacetraumaandsofttissueinjuryainuchmorethanthatinothertime(P<0.01).Theclassificationandinspectionof968patientsilitarymedic

5、alaidportantroleinstandardizingremedyorderandeffectivelyguaranteeingtreatmentofalargenumberofvictims."DeyangMode"isconsideredasoneoftheimportantmethodsinmilitarymedicalaid,ilitarymedicine;mode  “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灾难。截至2008年7月6日12时止,地震已造成6919

6、6人遇难,失踪18379人,374176人受伤,因伤住院人数96419人,仍有6456人住院[1]。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救援中,参加了第三军医大学首批抗震救灾医疗队,于2008年5月13日凌晨6时起开始参与救治工作,亲临了大批量伤员救治的惨烈场面,在29天的救治工作中,感受颇深。本文通过对“5.12”地震灾区某医院收治的1420例伤员伤情特点、伤员流、军事医学救援过程分析,探讨大型灾难早期一线救治中,军事医学救援的作用和地位,以期为今后的灾难医学救援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08年5月1

7、2日~31日,德阳市某医院共收治地震伤员1420例,男性652例,女性768例;年龄0.2~102岁,平均年龄43.7岁。受伤机制:房屋垮塌后砸伤1350例,地震逃生时摔伤55例,其他15例。职业分布:农民539例,居民525例,学生183例,工人79例,儿童42例,干部39例,教师7例,医务人员5例,军人1例。  2伤部记录方法  按AIS2005版将人体分为9个解剖区域,即头颅、面颈部、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四肢(上肢、下肢)、体表。分析比较各部位伤的发生率。  3伤员流及伤情特点分析  根据某医院近

8、20天的收治情况,画出伤员流曲线图;分析各时间段内伤情特点。受伤种类分为多发伤、挤压伤、刃伤、钝器伤、烧伤、复合伤;按受伤类型分为皮肤软组织伤(挫伤、擦伤、撕裂伤)、四肢骨折、多部位伤和混合性损伤。  4军事医学救援方法(依托地方医院进行)    4.1规范救治区域根据某医院的环境进行分区,各区域大小和人员安排根据伤员流的情况决定,具体分为:(1)分诊区:接诊、分类、分检,快速伤情评估,紧急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