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论快乐

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论快乐

ID:10976372

大小:3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9

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论快乐_第1页
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论快乐_第2页
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论快乐_第3页
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论快乐_第4页
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论快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论快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智者箴言2.论快乐钱锺书[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作者在这一片段主要提出了“一切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这一观点,主要从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经验和体会论证这个观点,强调人的精神是觉得快乐的最重要的根据。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理论事,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二、略。【作者简介】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我国著名的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江苏无锡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传统学术影响,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的熏陶,嗜读古典。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上海光华大学任教,后赴英国、法国留学、进修。1938年回国后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后来又

2、先后在其他大学任教。1938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了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宋诗选注》等。《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已被译为英、法、德、俄、日、西等多种文字。本文选自《写在人生边上》。【内容评析】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对快乐的不同理解,阐发了快乐是人类努力追求的一个人生目标和希望,通过对于快乐特点和本质的分析,阐明了作者的真知灼见——“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和“快乐由精神决定”的道理。作者首先用理性思辨的方式从语言学的角度辨析了“快乐”一词的含义,由词义进而探析人生观

3、,指出人生想要永远快乐是不可能的,快乐只是一时的事儿。永远快乐只是人们的一种希望和理想。人类就是在这种希望和理想的期盼中生活。“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所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10。接下来,他分析了“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的原因。他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也就是说,精神是一切快乐的内部根据,而物质是快乐的外部原因。真正的快乐需要内部根据(精神)和外部条件(物质)的结合,但最终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两种人,执其一端就感觉快乐:一种

4、人只以物质享受为快乐,他这样讽刺这种人:“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另外一种人则只重精神,抛开物质层面的刺激而空谈快乐,他这样分析这种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对于这种人,人生还有什么威胁?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这种苦中作

5、乐的人能使痛苦别有风味,从一面看是哲学家,从另一面看也许是自欺欺人的大傻子。最后作者在结尾部分提出了有关快乐的观点本身又包含着二律背反的矛盾“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文章从小处着笔,大处着意,作者从法语的一个词语联想到对快乐的理解,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将一个历久不衰的人生观问题阐发得妙趣横生。另外本文思路开阔、行文跳荡、征引繁富、贯通古今、妙思联翩、左右逢源、词采精妙、趣味横生、见解精湛。例如:作者讨论“快乐”之义时,思路开阔,想象活跃。其索引用或涉及的材料、例证不胜枚举,贯通中外,追索古今,升天入地,涉及多门学科,种种资料,作者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圆融流转,足见其

6、学识之渊博,思想之深邃,智慧之高卓、心力之活跃。另外,文章中比喻和警策语句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如作者描述人在快乐和悲伤时的不同心情和感受。“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他还把人生的快乐比作引诱小孩吃药的方糖和向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快乐是引诱人们上钩的诱饵,它迫使人们为了追求它而情愿忍受人生。但往往“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根本不会享到快乐”10。作者在论说快乐的本质时,也阐明他对于人存在的虚无本质的看法。他在驳斥穆

7、勒有关“快乐”的见解时,也引用了“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两个比喻,他反驳了穆勒把“痛苦的苏格拉底”视为精神的快乐,而把“快乐的猪”视为肉体的快乐这种荒谬的分析,指出一切快乐都是精神上的。为了阐述“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一观点,作者举例说明:“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文中这些比喻和警策语的使用使文章说理显得生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