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

ID:11067766

大小:931.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7-09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_第1页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_第2页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_第3页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_第4页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子课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报告承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小学课题负责人:孙娥立项时间:2002年4月15日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翠华路229号邮政编码:710061联系电话:(029)852258088522421464摘要:本文全面叙述了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小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课题研究的目标、过程、方法、途径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研究结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雁塔小学以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主阵地,探索出“创设情境,激趣生疑——网上探究,协作交流——释疑

2、思辩,意义建构——拓展创新,反馈评价”发展创新思维的课堂探究认识模式,和“情境体验→课题提出→协作探究→互动交流→总结反思→共同提高”课外研究学习模式;形成了两种具有可行性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生成了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和信息素养评价量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两全”发展;建设了一支重创新,勇实践,善探索的高素质科研型的现代教师队伍;学校网站的开通形成了教育合力,全方位创建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环境。关键词: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提纲: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2、研究内容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1、理论依据2、研究方法四有关概念界定

3、五研究过程1、前期准备阶段2、中期研究阶段3、全面总结阶段六研究成果及其分析(一)、形成了发展创新思维的课堂探究认识模式和课外研究学习模式。(二)、形成了二种具有可行性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三)、生成了学生创新思维评价量表。(三)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两全”发展。64(四)建设了一支重创新,勇实践,善探索的高素质科研型的现代教师队伍。七结论与思考(一)课堂探究认识模式和课外研究学习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用显而易见。(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师资队伍。(三)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

4、效途径。(四)学校网站的开通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学生创设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八后续研究问题附件:1、主要研究成果统计表2、《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教学流程4、《只有一个地球》网络教学流程5、研究性学习活动统计表6、“脸谱”研究性课题概述7、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评价量化表8、学生信息素养评价量表9、教师信息素养评价量表10、课题组成员11、参考文献目录6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报告我校承担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课题(原课题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是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

5、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专项子课题。本课题于2002年4月立项,研究时间近4年,课题批准号为教电馆研[2002]A号。一、问题的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面临竞争和挑战,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教育创新之路。创新就是创造,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

6、。这是因为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离开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创造性思维,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的“创新能力”也不过是事倍而功半的傻干,甚至是徒劳而无功的蛮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思维又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核心。既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教育技术学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与实

7、践。从AECT94定义中看出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传播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展示教学信息的方法。基于网络的超文本和超媒体,极大的增强和拓宽了人类获得信息、加工信息和交互信息的能力。运用超媒体、超链接来组织信息的方式更适合于人类的认知特点,它更多地采用直接切入核心问题、注重材料相互联系和非线性的综合思维方式。现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和语言来交流信息,还可以运用图表、曲线、素描、照片、动画和录音、录像多种信息通道改善交流的效果。学生借助这种教育技术,可以主动获取学习资源、体验学习过程、自主建构知识、探

8、索学习方法、参与协作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