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ID:11151632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第1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第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第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本病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模式。因此,积极治疗CAG是预防其癌变,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不仅可以

2、逆转腺体的萎缩,甚至可使不完全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逆转。现就近几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病因    病机祖国医学并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而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胃脘痛”、“胃痞”、“呕吐”等范畴。凡外受寒邪、饮食不节(洁)、情志不畅或劳倦太过,均可伤及胃气使失和降而发病,病虽在胃,却与肝脾的关系至为密切。因为脾与胃相为表里,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两脏燥湿相济,方能完成饮食的传化;若脾虚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而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内经》云:“木郁之发……民病

3、胃脘当心而痛”。如因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亦可导致胃的功能失调。胃失和降,气机失调,出现腹胀疼痛,嗳气,恶心呕吐;气机阻滞,郁而化火又可伤津耗液,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久病致瘀而出现虚实夹杂,病情缠绵难愈。   2治疗方法   2.1辨证分型根据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一般可将慢性胃炎分为5个证型,即脾胃虚弱型(含虚寒)、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临床中各地医家根据实践对此又有不同的认识。鲁家法等[1]将本病分为三型:

4、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健脾,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方以沙参麦冬汤加减。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和胃,方以柴胡疏肝汤加减。蒋熙等[2]认为本病也分三型:气阴两虚、肝胃气滞型,治以益气养阴,疏肝和胃,用协定1号方:太子参、炒白术、北沙参、麦冬、生白芍、乌梅、决明子、鸡内金、凤凰衣、徐长卿、佛手片、炙甘草。脾胃气虚、瘀阻胃络型,治以益气健脾、化瘀和络,用协定2号方:生黄芪、莪术、三七粉、凤凰衣、鸡内金、徐长卿、炒白术。中阳不振、湿浊内阻型,治以温运中阳,补气化湿,用协定3号方:生黄芪、高良姜、鸡内金、制香附、炒白术、炙升麻、

5、徐长卿。潘汀[3]认为本病分为三型:胃阴虚型、胃阳虚型、胃阴阳两虚型。胃阴虚型:治以滋阴养胃、培土健脾,用三酸汤加味:党参、乌梅、麦芽、香附、天门冬、麦门冬、山楂、砂仁、白芍、石斛、鸡内金、玉竹、神曲、五味子、甘草;胃阳虚型:治以温阳健脾、燥湿理中,用香砂六君子汤合理中汤加减:党参、炮姜、白术、茯苓、法半夏、砂仁、白豆蔻、枳壳、木香、陈皮、甘草;胃阴阳两虚型:治以调理阴阳、和胃健脾,用益胃汤加减:党参、薏苡仁、杭白芍、白术、茯苓、白豆蔻、山药、莲子、石斛、天门冬、麦门冬、砂仁、甘草。王常松[4]将本病分为六型: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和胃,佐

6、以活血化瘀,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虚湿热型:治以益气健脾,清利湿热,佐以活血化瘀,方用参苓白术散合二妙散加减。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健脾,佐以活血化瘀,方选理中丸合丹参饮加减。胃阴不足型:治以滋阴养胃,佐以活血化瘀,方用麦门冬汤加减。气血两虚型:治以补气养血,佐以活血化瘀,方选八珍汤合丹参饮加减。胃络瘀血型:治以活血化瘀,佐以健脾益气,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2.2基本方采用汤剂加减治疗在《黄帝内经》的辨证思维方法和医圣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国内外学者继承发扬了中医药治疗CAG的重要思想,并结合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辨证论治的实

7、际,以传统方剂为基础,提出了不同分型治疗的方药。金萍[5]用自拟萎炎康治疗本病,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山楂、三七粉、丹参、白芍、炙甘草、莪术、乌梅。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结果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服胃复春,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储浩然、马骏等[6]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本病,药用:全当归、炙黄芪、桂枝、杭白芍、蒲公英、莪术、炙甘草、生姜、大枣。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结果治愈9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

8、效率90.6%,对照组服胃复春,治愈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毛水良[7]自拟建脾和胃养阴活血汤治疗,药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厚朴、沙参、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