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

ID:19532559

大小:105.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3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_第1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_第2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_第3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_第4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刘友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定义: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临床症状:以上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本病发病缓慢、病情顽固、病势缠绵、施治棘手。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腹胀”等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报道:CAG占胃镜检查数13.8%[1],胃癌高发区28.1%。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疾病[2],尤其与胃息肉同时存在,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可发生癌变。西医治疗---不理想,中医药治疗--

2、-有优势[1]危北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2]陈方芝。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陕西中医,1989,10(2)病因病机(1)外邪犯胃:初起:过食生冷嗜食辛辣肥甘酗酒饮食自倍[3]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寒积胃中湿热内生食滞中焦损伤胃气病因病机(1)外邪犯胃:久病:血瘀阻气湿热内生热伤胃津[3]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虚实夹杂现代医学也认为:刺激性饮食如浓茶、酒精、过热、过酸食物胃粘膜急性炎症病变慢性胃炎CAG病因病机(2)肝气郁结:精神抑郁恼怒伤肝[3]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

3、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肝胃不和肝胃气滞气郁化火现代医学:肝郁气滞植物N紊乱幽门功能失调胆汁返流、胆汁、胆盐反复刺激减弱胃粘膜屏障对离子的通透功能氢离子反弥散入胃粘膜加重炎症的发生和发展。病因病机(3)脾虚胃弱:病后劳倦饥饱失宜过于忧思先天禀赋虚弱[3]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中气虚损阳损及阴寒凝血滞血脉瘀滞中医脾虚与体质有关发病机理:自身免疫、变态反应病因病机[6]甘淳。消胃痞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4,2(1)李氏认为[5]:胃阳虚--浅表性胃炎--气分,胃阴虚--CAG--血分。甘氏[6]:气虚多瘀脾胃不足

4、,气阴不足为本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标。[5]李玉奇。以痈论治102例萎缩性胃炎临床总结。中国医学报,1981,2(2)病因病机周氏认为[7]: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粘膜的损伤有极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达90%左右,且在胃体,胃窦的任何病变部位均可检出。[7]周莹。慢性胃炎、溃疡病幽门弯曲菌检出阳性病例疗效分析。云南中医杂志,1991,12(2)2、辨证分型现行中医药高等学校所用的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将CAG归为“胃痞”的范畴,并提出5种辨证分型。属“实痞”的有“邪热内陷”、“饮食停滞”、“痰湿内阻”、“肝郁气滞”;属“虚痞”的有“脾胃虚弱”。2、辨

5、证分型由于各地气候、患者体质等的差异,以及临床收集的病历数、分型依据的不同,中医学对CAG的分型种类繁多。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大多数医家认为CAG以“脾胃气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胃阴不足”、“脾胃湿热”居多。这与过去的报道及教材辨证分型相类似[8]。[8]林小武。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北京中医,1999,(1)2、辨证分型陈伯咸教授[9]认为:胃为戊土,属腑,以通降为顺,然其受纳、腐熟,全靠肝的疏泄条达。从病理上来看,肝木过盛可乘脾伤胃,即“肝木乘土”,而肝木过弱也不能疏通脾胃,使受纳、腐熟受阻。因此陈老的治则为疏肝运脾。[9]李汉文、周继友。陈白咸教授从

6、肝论治萎缩性胃炎。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1)2、辨证分型河南老中医张明昌[10]认为:慢性胃炎以虚实夹杂为多,其用药根据胃腑“实而不满”之特点,常使“补而不滞”。他指出久病必伤气血,所以方中既用黄芪、党参,也用乌梅、木瓜、甘草、山楂等酸甘化阴之品,还会加少许理气如陈皮、砂仁、枳壳和活血药如三七、延胡索、丹参等。[10]林国裕、宋靖范、林淑瓦。张明昌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河南中医,1999,19(2)2、辨证分型路志正[11]认为:初期--肝郁气滞和脾胃虚寒多见自拟苏朴饮--疏肝和胃小建中汤加味--温脾和胃。中期--脾虚湿热内蕴和胃阴不足多见四逆散加味--补脾化湿自拟石斛梅花汤--补阴

7、和胃[11]杨丽芬。路治正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胃腺异型增生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9,14(2)2、辨证分型路志正[11]认为:末期--气阴两伤和津枯血瘀参荷二梅汤--益气养阴;失笑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通络化瘀。[11]杨丽芬。路治正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胃腺异型增生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9,14(2)2、辨证分型[12]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