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

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

ID:1118009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_第1页
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_第2页
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_第3页
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_第4页
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术前做好术区准备及患者心理护理,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器械准备及药物准备,术后注意患者的饮食、体位、皮瓣血供及下肢血运观察。结果12例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均获成功,未出现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患者要注重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细致的术区护理及移植瓣血运、下肢血供的监测观察,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疗效。【关键词】腓骨瓣;重建;护理;下颌骨缺损5下颌骨肿瘤切除后常造成面部畸形和语言、吞咽、咀嚼等功

2、能障碍,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伤害。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重建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因为其独特优点已经成为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主要方法[1]。由于下颌骨重建术创伤大,操作复杂,手术难度高,风险高;术后患者面容畸形,发音和吞咽困难等功能障碍明显;术后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心理创伤较大,因而对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要求较高。我科从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12例下颌骨肿瘤及囊肿患者行下颌骨部分切除后,采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3、本组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12例因下颌骨良恶性病损行下颌骨区段切除后,应用游离腓骨瓣修复的病例。所有病损均累及下颌升支角部,未超过下颌中线。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24~44岁。尤文氏肉瘤1例,造釉细胞瘤5例,牙龈癌2例,角化囊肿4例。2结果12例患者所移植腓骨瓣均成活,成活率100%,无感染及血管危象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移植腓骨瓣全部成活,CT检查显示:移植腓骨瓣表现为正常骨折愈合影像。患者面型恢复良好,开口度达到二横指以上,无语言功能障碍,咀嚼功能基本正常。术后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踝关节不稳定现象;由于移植腓骨瓣按照缺损下颌骨形

4、态塑形固定且全部成活,患者面型恢复良好,开口度达到二横指;术后2周内,由于术区创伤及保护固定制动,患者出现进食困难、张口受限、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随着创口恢复及移植骨愈合,上述功能障碍逐渐得到改善。1周后可扶持架拐行走。3护理3.1心理护理5由于下颌骨切除腓骨瓣重建术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出现并发症多,术后即有功能障碍出现,护理难度大;患者对手术创伤、疼痛的恐惧;对手术失败、功能恢复不良、遗留残疾的担忧和焦虑;面容畸形产生,对术后无法融入社会的恐惧等;我们应适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采取下列护理措施:对待患者及亲属态度亲切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倾诉,对不合作患者及时争取亲属的

5、理解和配合,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了解患者焦虑、恐惧、烦躁的原因及程度;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病例及术后生存状态,使患者消除恐惧和焦虑;对患者和亲属提出有关手术方面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增加患者的信心及安全感,建立有利于治疗与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3.2术前准备包括术区准备和供骨区准备。术前要与手术医生详细沟通,了解其对术前准备的要求,包括手术器械的准备。核对术前各项常规检查,排查手术禁忌证。术前1d再次行口腔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有无龋齿、残根及其他牙源性感染,提醒主管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术前牙周洁治,保持正常刷牙习惯;替硝唑漱口液应用,术前术后口腔含漱,3次/d;术区

6、颌面部皮肤清洁,术侧口唇、面颊部皮肤及供骨瓣下肢皮肤备皮。术前半小时留置导尿管。3.3术后监护术后患者入住ICU,在麻醉恢复期常规心电监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直至患者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和吞咽反射完全建立后24~485h。观察患者术区皮肤颜色、意识状态、供瓣下肢末梢血运循环状态、引流管通畅状态及引流量、出入量,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术后平卧体位,头部固定制动,术区软垫保护。供瓣下肢抬高30°,观察足背末梢动脉搏动及末梢血运循环。3.4呼吸道护理全麻术后,患者常发生急性咽喉炎,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由于创伤刺激使口咽部软组织肿胀,舌、咽、口底组织失去下颌骨的支撑牵拉作

7、用后松弛后坠,产生呼吸道阻塞,口腔分泌物及痰液不易排出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发生[2]。为此配合医生采取的措施有:鼻腔插管暂缓拔出,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动态监测血氧饱和度,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听呼吸音,注意观察口唇甲床颜色;监护病房空气湿度监测,保持空气足够的湿度;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湿化痰液,拍背吸痰;床旁备吸引器,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5伤口局部护理颌下区及供骨下肢区切口置入带凹槽设计的软胶自控负压引流管保持持续负压引流。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及颜色,每日倾倒引流液并记录引流量。如果引流量过多且呈鲜红色,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