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ID:11300154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上传者:U-4187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_第1页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_第2页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_第3页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与水环境的严重污染,不仅困扰着国计民生,更是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极大的制约。本文主要从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现状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并加之对我国水环境的控制现状进行了解,提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关键字:水环境污染现状控制现状防治正文: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本来就因为我国人口多,导致人均淡水资源量低,再加上现在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原本就水资源短缺的我们变得更加严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缺资源,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因此,应认清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的防治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现状我国水污染状况触目惊心。总体看,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从我国河流的水污染现状来看,中国七大水系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满足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的Ⅰ~Ⅲ类断面已经只有41%,而丧失了一切使用功能的劣Ⅴ类河流断面已经达到了27%。从我国湖泊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来看,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43%的湖库为丧失一切使用功能的劣V类水,并且湖(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从我国海洋水环境质量现状来看,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改善,局部水域污染严重,并且无论赤潮面积还是赤潮发生的次数,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值得引起重视。从地下水水质状况看,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仍然在增加,大部分地区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很多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已经由于地表水的污染而受到严重污染,对广大农民的饮用水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水环境污染的根源来自于工业排放的废水、污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化肥、农药流失等。据统计,从1998年起,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加剧了水污染。又由于农业化肥、农药的低效利用,使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流入水体,加重了水体污染。在农业污水中,农药、化肥含量比较高。由于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从而导致水质恶化。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中,多为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病菌多,也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工业排污废水中,有很多废水超标排放,致使许多河流遭到污染,河段鱼虾绝迹,城市水域也面临严重污染。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供饮用和使用的水正4 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二、我国水环境的控制现状我国曾经采取的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治理水污染的努力,其中包括:1)制定法律,1982年制定了海洋污染防治法,1984年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2)1990年“八五”计划开始,确定了淮河、海河、辽河“三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三湖”为重点治理的水域,并相继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治理水污染的零点行动,对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严格管理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3)对一些严重污染的水体,如淮河,还采取了专门行动。但根据我国当前的水污染状况,可以说曾经做过的这些努力收效甚微。那么,我们的工作收效甚微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1)基本的认识误区: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虽然我国早就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央也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但很多地方官员关注的首要问题仍是经济发展。而环保工作却是“讲的多,做的少”,环境保护做得不好。(2)污染泛滥的根本原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权威性极差,企业违法排污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企业还有一套对付执法检查的手段。(3)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抓重点、搞运动与抓全面、打持久战的关系。既要抓重点,“三河、三湖”污染严重,应该加强防治,同时绝对不能放松对目前污染较轻的水体进行污染防治,在抓重点、搞运动的同时,应该看到全面地、持久地执行环保法律、政策和标准是至为重要的。目前我国水污染控制的现状有以下几点:(1)城市废水处理率低,处理水平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我国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但是直到最近几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仍然不是很高。(2)工业污染源控制不力,排放大量污染。虽然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统计,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已达91.2%,但调查表明,上述数据极不可靠,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不够得力,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也不能保证完好的运行状态,工厂违法排污的现象还十分普遍。(3)对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非点源污染不可忽视,城市中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初期雨水或排入污水管网的雨水也未经处理便进入了环境水体,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近年来中国正逐渐认识非点源污染对于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但非点源污染排放仍然比较严重。三、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近年来在严重缺水和水污染双重压力下,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显得及为迫切和重要。水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推进才能奏效。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水环境恶化,逐步恢复江河湖库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 1、完善水环境治理的法规体系,加大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力度:要加强《水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学习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节水、环保意识;应加大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力度,确保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限制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的实施;严格做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的项目;严查不法排污现象,依法规范各类污染源的排污行为。2、以水域限制排污总量为依据,加大点源污染防治力度:开展水资源保护的首要工作是进行点源污染防治,消除点源污染。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工矿企业废污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进行防治。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以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为依据,加大对其进行防治的力度。应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应力行节约用水,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大力推广节水型器具。对严重缺水城镇,应适当考虑再生水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3、严格控制工农业、生活和航运污染源:关、停、并、转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轻的新型项目。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农业污染控制区,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建设中,要尽快实现雨污分流;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沼气池,并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措施,发展喷灌、微灌,减轻对河湖的面源污染。积极开展航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对沿线码头进行规范整顿,对落后的水泥船实施禁航,对运输船舶要求安装油水分离器。4、提高水环境监测能力:水环境监测是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信息支撑必不可少的工作手段。针对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能力与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应加快水环境监测设施、设备、仪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监测能力,使其能够对各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及每项污染物进行全面监测,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决策提供足够、可靠的信息。四、总结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它水问题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无论在提高供水能力,保护水源地,减少水旱灾害风险等方面取得多大成绩,都有可能被水污染的加剧及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所淹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参考文献:[1]张桂杰、郑念发、李鹤.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能源与环境,2010.07[2]薛玉宝、郗慧群.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0.034 [3]孙海涛、夏文兴.水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民营科技,2011.07[4]钱易.中国水污染控制对策之我见[J].环境科学,2007.07[5]孟伟.中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战略[J].中国环境科学,2007.0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