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

ID:70678832

大小:850.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U-140648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1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2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3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4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5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6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7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8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9页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最新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 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子宫内膜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颈癌2003年40100新病例;死亡6800/USA 单纯性增生 (simplehyperplasia)复杂性增生(complexhyperplasia)功能性子宫出血时子宫内膜可呈以上两种变化。 二、显微镜检(1)腺癌(adenocarcinoma):约占80%~90%。镜下见内膜腺体增多,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呈明显背靠背现象。上皮有时呈乳头状,向宫腔内突出形成继发腺体,呈腺套腺现象。癌细胞较大、不规则,核大呈多形性改变、深染,细胞浆少,分裂相多,间质少伴炎性细胞浸润。分化差的腺癌则见腺体少,结构消失,成为实性癌块。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1970)提出内膜癌组织学3级分类法:Ⅰ级(高度分化癌):常局限于子宫内膜,偶见单层或复层乳头状上皮,排列不整齐,间质少;Ⅱ级(中度分化癌):分化稍差,腺体轮廓欠清晰,部分为实性癌块,细胞失去极性,常见核分裂相;Ⅲ级(低度分化或未分化癌):分化极差,腺体结构消失,实性癌块为主。(2)腺角化癌(adenoacanthoma):又称腺棘皮癌。镜下特点是腺癌中含成团成熟分化好的良性鳞状上皮,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形象或形成角化珠。(3)鳞腺癌(adeno-squamouscarcinoma):或称混合癌(mixedcarcinoma),癌组织中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4)透明细胞癌(clearcellcarcinoma):肿瘤呈管状结构,镜下见多量大小不等的背靠背排列的小管,内衬透明的鞋钉状细胞,表现为胞浆稀少,核大并突入腔内,间质中有胶原纤维。 局限型弥漫型 Thisadenocarcinomaoftheendometriumismoreobvious.Irregularmassesofwhitetumorareseenoverthesurfaceofthisuterusthathasbeenopenedanteriorly.Thecervixisatthebottomofthepicture.Thisenlargeduteruswasnodoubtpalpableonphysicalexamination.Suchaneoplasmoftenpresentwithabnormalbleeding.Theendometrialadenocarcinomaispresentonthelumenalsurfaceofthiscrosssectionofuterus.Notethattheneoplasmissuperficiallyinvasive.Thecervixisattheright.子宫内膜癌III期侵肌全层、宫颈、附件侵肌 子宫内膜癌侵肌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息肉样) 子宫内膜浆乳癌子宫内膜腺棘癌 SerouscarcinomaAdenocanthoma adenocarcinoma 子宫内膜腺鳞癌 Adenosquamousadenocarcinoma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粘液腺癌ClearcellcarcinomaMucinouscarcinoma 分期Ⅰ期 Ⅰa期: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Ⅰb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Ⅰc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Ⅱ期Ⅱa期:仅宫颈黏膜腺体受累。Ⅱb期:宫颈间质受累。Ⅲ期Ⅲa期:肿瘤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阳性。Ⅲb期:阴道转移。Ⅲc期: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Ⅳ期Ⅳa期:肿瘤侵及膀胱或直肠黏膜。Ⅳb期: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症状与体征(1)75%均为早期患者,极早期可无症状。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出血不正常的子宫出血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症状,特别在绝经前期和绝经期。约80%为良性病变。所有不正常的子宫出血的妇女均应做子宫内膜活检。常用活检方法所取得的标本组织病理学具有及好的相关性。 诊断中的几个关注问题-辅助诊断(1)子宫内膜活检:分段诊断性刮宫;(2)B超检查:常见子宫内膜明显增厚,绝经后≥5mm,阴性预测值达96%。(3)MRI、CT诊断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相同;MRI检查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肌层受侵深度。(4)宫腔镜检查:可直视下观察病变情况,取活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注意膨宫剂压力<80mmHg。(5)血清标记物检查CA125。 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按上述步骤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有时也可与其他疾病混淆,以至延误诊断。应与以下情况鉴别:绝经后出血首先应警惕是否为恶性肿瘤,尽管随年代的进展,绝经后出血中恶性肿瘤的比例已大大下降。如Knitis等报道,40年代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疾病占60~80%,70年代隆至25~40%,80年代又降至6~7%。国内苏应宽等报道,60年代恶性疾病占76.2%,内膜癌占恶性病12.9%.80年代末,黄荷凤等报道,恶性病症占22.7%,而内膜癌占恶性病例的45.5%,宫颈癌占43.6%。郑英等报道,恶性疾病占24.9%(良性占73.3%),居绝经后出血的第2位。从绝经年限看,绝经5年占14%,绝经5~15年者占68.3%。可见,在恶性肿瘤中随年代的进展,子宫内膜癌有上升的趋势。黄荷凤的报道甚至超过了宫颈癌。绝经后出血情况与癌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出血量可能很少,出血次数也不多而癌病变可能已经比较明显。所以应仔细做妇科检查,查清阴道、宫颈、子宫体、附件有无异常情况存在。由于可能有两种以上病变同时存在,如存在老年性阴道炎同时有子宫内膜癌,所以决不能因已发现一种病变而忽视进一步检查。除细胞学检查外,分段诊刮是不可缺少的诊查步骤,因为诊断性刮宫术的子宫内膜癌确诊率高达95%。国内程维雅报道,10年44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刮子宫内膜,其中内膜癌占11.4%(51例),罗启东等报道为8.7%。文献报道为1.7~46.6%不等,一般均在15%以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常发生月经紊乱,尤其子宫出血较频发者,不论子宫大小是否正常,必须首先做诊刮,明确性质后再进行治疗。子宫内膜癌可发生在生育期甚至生育早期妇女。山东省立医院曾有一子宫内膜癌患者,年仅26岁,月经过多3年,按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无效,最后诊刮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所以年轻妇女子宫不规则流血治疗2~3个月无效者,也应进行诊刮辨明情况。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重度在组织形态上,有时很难与分化良好的腺癌鉴别。通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理上可表现为灶性,有压扁的正常上皮,细胞分化较好,或可见鳞状上皮化生,肥浆染荷花色,无坏死浸润等表现。而子宫内膜腺癌的癌细胞核大,染色质增多,深染,细胞分化不好,核分裂多,胞浆少,常常发生坏死及浸润现象。而与分化良好的早期内膜腺癌鉴别:①不典型增生者常常有完整的表面上皮,而腺癌则没有,故如见到较完整的或压扁的表面上皮可排除内膜腺癌。此外,内膜腺癌常有坏死出血现象;②药物治疗反应不同,不典型增生者,用药剂量偏小即奏效较慢,持续性长,一旦停药可能很快复发;③年龄:年轻者多考虑不典型增生 子宫粘膜下骨瘤或内膜息肉多表现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或出血同时可伴有阴道排液或血性分泌物,临床表现与内膜癌十分相似。但通过探宫腔,分段刮宫,子宫碘油造影,或宫腔镜检查可做出鉴别诊断。 子宫颈管癌与内膜癌一样,同样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如病理检查为鳞癌则考虑来源于宫颈。如为腺癌则鉴定其来源会有困难,如能找到粘液腺体,则原发于颈管的可能性较大。日本Okudaira等指出,在浸润性宫颈腺癌组织中,癌胚抗原(CEA)的阳性表达率很高,因此,作CEA免疫组织染色,有助于宫颈腺癌与宫内膜的鉴别。 原发性输卵管癌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和下腹痛,阴道涂片可能找到癌细胞而和内膜癌相似。而输卵管癌宫内膜活检阴性,宫旁可扪及肿物,有别于内膜癌。如包块小而触诊不表者,可通过腹腔镜检查确诊。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常表现为阴道排出脓液、血性或脓血性排液,子宫多增大变软。通过B起检查而只见炎性浸润组织。子宫积脓常与子宫颈管癌或子宫内膜癌并存,鉴别时必须注意。 病史、症状(绝经后或围绝经期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全面体检(细胞学检查)阴道腹部B超检查宫腔内明显病变ECC+宫腔活检宫腔内无明显病变内膜厚度>5mm(绝经后)内膜厚度<5mm观察抗炎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活检诊断与辅助诊断的选择出血(彭芝兰.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2006,南宁)27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术AdjuvantTherapy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可以了解病变的范围,确定手术病理分期,了解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决定术后采取的治疗方案。 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子宫有生育要求高、中分化的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应用保守治疗使其生育。有迫切要求;早期、低危型有随访条件完成生育后应行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后给予内分泌治疗(大剂量孕激素),未见对提高生存有益。 特殊组织类型癌的手术方式(子宫内膜浆乳癌、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早期即有淋巴转移及盆腹腔转移,即使癌变局限于子宫内膜,30%~50%已有子宫外病变,且多向上腹转移。临床Ⅰ期,复发率31%-50%;5年存活率:Ⅰ期40%-50%,晚期<15%其手术应与卵巢癌相同,除进行分期探查、切除子宫+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外,切除大网膜及阑尾。术后化疗(TP、CP、CAP方案) 放疗单纯放疗:医疗或技术原因无法手术的病例晚期患者、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无法手术者、高龄者总剂量6000-8000cGy腔内放疗:45-50GyA点(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处)F点(宫底与宫颈正中交界处)体外照射 放射治疗术后放疗对手术病理发去后的高危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对腹水癌细胞阳性*细胞分化差*侵肌*淋巴转移者行术后放疗组织类型为透明细胞癌、腺鳞癌者术后放疗。放疗种类:体外照射有宫颈或阴道转移则加腔内照射 化疗指症:特殊病理类型、肿瘤分化差对晚期、复发者进行化疗;有严重内科合并症化疗。途径:静脉、全身、动脉化疗最常用化疗方案:CAP方案(CA、CP):顺铂(DDP)、阿霉素(ADM)、环磷酰胺(CTX)TP方案:紫杉醇(taxol)、卡铂(cabaplatin)疗程:4~6疗程。每3周一次。 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治疗局部复发:手术、放疗;手术+放疗非局部复发:*化疗(TP、AP);*激素治疗(大剂量孕激素;也有中量长期服用) 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化疗常用的化疗方案为PAC方案:DDP50mg/m2、ADM50mg/m2、C500-750mg/m2,每三周一次,同时给予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54%的患者有反应,其中15%完全反应,38%-45.0%部分反应,46%的患者疾病稳定主要毒性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呕吐、肾毒性和神经毒性。(Hall,2003) (四)药物孕激素治疗多用于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的病例,也用于腺癌分化好、早期、年轻、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孕激类药物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推荐。孕激素还可降低术后阴道复发率,故还可广泛地应用手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治疗。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目前认为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其从恶性向正常子宫内膜转化,抑制癌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减少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繁殖,最后肿瘤被增生或萎缩的内膜所代替。 常用药物有:醋酸甲孕酮、醋酸甲地孕酮、17-羟已酸孕酮、和18-甲基炔诺酮等。甲孕酮:又名安宫黄体酮。短效可供口服;长效用于注射,200~400mg,肌注,每周2次,用3~6个月,或用至12周后改维持量200mg/d。口服较少应用,通常为开始5~6周,每周至少口服3mg,以后400mg/d,长期服用。甲地孕酮:商品名妇宁片,40~160mg/d,口服12周后,改维持量500mg,每周2次。已酸孕酮:500mg/d,肌注,每日1次,12周后改500mg,1周2次,共6个月。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内膜癌的客观疗效在30~35%,持续缓解以至痊愈约90%。孕激素类药物为非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性高,而毒性很少。常见的副反应有轻度水钠潴留和消化道反应,其他可有高血压、痤疮、乳腺痛等,0.6%可有过敏反应,但无1例造成死亡。对心、肝、肾功能有损害者宜慎用。 抗雌激素药物治疗三苯氧胺(tamoxifen)为一种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本身有轻微雄激素作用。它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ER),占据受体而起抗雌激素的作用。服本药后,肿瘤内PR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疗。通常用晚期病例、术后复发或转移者。可单用(孕激素治疗无效)或怀孕激素,或与化疗药物合并应用。剂量20mg/d,口服,数周后效果不显,可加倍应用。有报道,首次应用的负荷量为80mg/d。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疹、潮热、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阴道流血、高血钙等。 再见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