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新模拟高考语文试卷

2014年最新模拟高考语文试卷

ID:12333948

大小:6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6

上传者:U-4187
2014年最新模拟高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14年最新模拟高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14年最新模拟高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14年最新模拟高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14年最新模拟高考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最新模拟高考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江苏省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嗫嚅/蹑手蹑脚散步/烟消云散挚爱/栉风沐雨B.煲汤/褒善贬恶轴心/压轴大戏媲美/僻处一隅C.缜密/转嗔为喜窥伺/伺机行事矫治/侥幸之举D.拮据/居功自傲叨念/屡屡叨扰纾缓/瓮牖绳枢1.A(Aniè,sàn,zhì;Bbāo,zhóu/zhòu,pì;Czhěn/chēn,sì,jiǎo;Djū,dāo/tāo,shū。)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去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行政体改革,中央一级200多个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下放,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B.今天,人们痛感于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滑坡、底线失守,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呼唤公平的社会环境、诚信的市场氛围。C.我国研发的“海马号”是迄今为止下潜最深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六年来,针对试验中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重点攻关,作了多次技术改进。D.2014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的美。2.C(A成分残缺,“为小微企业”句缺少主语;B搭配不当,“呼唤”与“环境”“氛围”不能搭配;D句式混乱,可以去掉“的基本内容”,不合逻辑,“天然石”包含“玉石”。)3.阅读下面的小诗,在横线上补写符合语境的句子。要求:第(1)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第(2)处和画波浪线的内容句式大致相同。(4分)灯亮着—— 在晦重的夜色里,它像一点漂流的渔火。你可以设想我的小屋,(1)________________。但我并没有沉沦,因为灯还亮着。灯亮着——(2)__________________回答四面八方的问候。灯亮着——它以这样轩昂的傲气,睥睨明里暗里的压迫。呵,灯何时有了鲜明的性格?3.示例:像被狂风推送的一叶小舟;(比喻1分,修饰语1分)它用这样火红的热情。(句式1分,内容1分)4.下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5分)(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3分)(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两点启发?(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总体不断提高,也会有起伏,增幅渐小(增速渐慢或前快后慢)(每点1分)(2)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缓慢时要设法寻求突破。(每点1分,答对2点即可)。(每点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洧南居士传归有光清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切子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蹭讟者鲜矣。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户部乃次居四次:次序 B.却礼币之赠却:拒绝C.丁内艰,服阕阕:终了D.收恤姻党,字孤寡字:抚养5.A(排定次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C.洧南届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重信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兄孟诗的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6.B(到巩昌任职的是洧南居士而不是他的孙子)7.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超凡脱俗勤谨敬业志行高远高情逸兴(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他谋划的诸多事宜都与时事相吻合,太守对他赞叹称奇。(2)居士向县令极力建言,建议疏浚洧水使它与大河相连,扶沟人得到了好处。(3)等到他做了小官,似乎这不是他看得上的,但他必定想要有所作为来展现自己的才能。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张仲素阴積①茫茫塞草用,桔槔烽上暮烟飞。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边上闻笳杜牧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②十九年。【注】①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寒冷,故称②争禁:怎么经受得起。(1)张诗一二两句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反映了边塞什么样的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游人一听头堪白”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首诗都运用了苏武这一典故,但作用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通过视觉,一静一动写茫茫的沙漠、枯黄的衰草以及飘动的暮烟。(2分)反映了边塞的苍茫、荒凉。(1分)(2)夸张。(1分)突出了笳声的凄怆,写出戍边之人生活的悲苦。(2分)(3)张诗流露了对苏武忠义的敬佩之情,赞扬(激发)戍边将士忠贞爱国;杜诗通过感叹苏武当年的艰辛不易,映衬边地生活的艰苦。(每点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2)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3)人有不为也,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离娄下》(4)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5)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6)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7)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范仲淹《逄家傲》)(8)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10.(1)不思其反;(2)见贤思齐焉;(3)而后可以有为;(4)声非加疾也;(5)萧关逢候骑;(6)银瓶乍破水浆迸;(7)燕然未勒归无计;(8)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淡红深碧挂长竿车前子什么地方没有缸?石门的缸让我有印象。以致我觉得石门就是一只缸,石门的丰子恺故居也是一只缸。丰子恺故居这一只缸里,我第一次去,装满黄酒,“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 ,这两句诗如果没记错,是王安石写给妹妹的绝妙好词;第二次去,相隔不到五六年,故居对面音山绿更多,我却觉得这只缸里装满掺了水的黄酒,味道不对了。笫—次去,那天黄昏,我从丰子恺故居出来,黑漆漆的门发出摇橹一般声响,在我身后摇上。石门像码头的话,码头上没几个人,形体黯淡且痩。抽烟的;咳嗽的;一边抽烟一边咳嗽的;帽子下警觉的神色;老头;老头。我在石门镇上瞎转,走进供销社,瓶子里装着红红绿绿的硬块,我知道这是糖。肥皂。套鞋。柜台里还有连坏画,是营业员自己的读物。第一次去丰子恺故居,许多房间都没开放。我觉得好,有想象。想象丰子恺在这间房里喝酒,在那间房里读书,或者干一点不可以给我们看见的事。这多好。后来再去,修葺一新,房间全都打开了,成了展览馆:到处挂着复制品。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是丰子恺代孙子或者孙女“捉刀”,画了一个红小兵在听半导体收音机,图画老师在上面打了个分:“良”。想象丰子恺的孙子孙女回家,缠着爷爷不放,说画画作弊,让你代笔了,结果还是没得到“优”。早知道自己画了,也不用老忐忑不安的,怕被图画老师发现。于是他们上前,啪,啪,啪,揪下丰子恺三根胡须——为什么是三根?他们要去玩三毛流浪记。一个丰子恺,一个画《三毛流浪记》的张乐平,中国这两个艺术家,对孩子是真有体会的。丰子恺故居外有一块空地,临河地方萧散,连野草也懒得从泥地爬出。这是一块泥地,颜色较深,一直潮湿没干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它的尺寸大概有我读过的小学的操场那么大小。在这个“操场”上,却只有三只缸。一只缸独自站立,在那里练习立正;两只缸套在一起,在那里练习叠罗汉。这三只缸是何用途,打听颇费周折。问了几个经过我身边的当地人,他们瞧瞧我,咕哝一句,立定两脚,陪我一起看。有个人还走上前去,敲敲一只缸,回过身来瞧瞧我,再敲敲另一只缸,最后回到我身边,继续陪我看。其实我在打听这三只缸用途的时候,已经认定它们是染缸。即使它们本来是米缸、酒缸、水缸,或者是从陕北长途跋涉而来的酸菜缸,我还是认定它们是染缸。从书本上看来,丰子恺家是开染坊店的。放在民国二三流小说里,他就是一个怀着理想去日本求学的染坊店小开:梳着分头,抹着发油,戴着金丝边眼挽,一身输永西装,皮鞋却怎么也穿不惯,常常穿的还是黑布鞋。我头脑里真想象不出当初丰子恺东渡日本之际的形象,丰子恺在我的生活里,是没有少年,也没有青年的。他是从中年开始的,渐渐须发皆白。范成大有句诗“淡红深碧挂长竿” ,说的是染布的小贩沿街叫卖的情景。这句诗用来说染坊店也是传神的:染过的布有淡红的有深碧的,都挂在长竿上晒着,在太阳里闪着特别的光。这句诗用来说丰子恺的绘画也是贴切的,丰子恺画中的色彩极其鲜艳,他是在染坊店玩大长大的,淡红深碧,耳濡目染。夕阳独红,大家普蓝。淡红深碧挂长竿,底下坐着个丰子恺。三只缸,排成队,在石门镇上跑起来,咕咙咚,掉下水,呼噜呼噜沉没了。(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好花好天》,有删改)11.作者两次去丰子恺故居,第一次感觉故居“缸”里“装满黄酒”,第二次却感觉“缸”里“装满掺了水的黄酒”,作者为何有这样不同的感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四段(“有一件事……是真有体会的”)写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先后两次引用宋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章开头说“石门的丰子恺故居也是一只缸”,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这句话的探刻意蕴。(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一次去,故居本真模样,原汁原味,给人丰富的想象。第二次去,故居修葺一新,未能保持原有风貌。(每层2分)12.虚写和实写结合,实写事件本身和画面内容,虚写想象中孙子孙女回家后的情形;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小孩子的语言、动作,侧面表现丰子恺的慈祥仁厚;叙议结合,以记叙和形象的描写为主,铺以简洁的感慨议论。(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3.引用王诗突出丰子恺故居普通寻常,让人感到亲切,并巧妙暗示了参观的时间;引用范诗,点出了染坊店的特色,增加了生活气息,交代了丰子恺绘画色鲜艳的渊源;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加浓了诗意氛围。(每点2分)14.丰子恺家是开染坊店的,染缸染出好布,故土故居”染“出丰子恺;故居如缸,淡红深碧,丰子恺耳濡目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缸”是丰子恺的成长环境,故居熏染了他的做人品格;丰子恺从故居走出,无论他到哪里,都会带着故乡的色彩和文化印痕。(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历史应该记住谁王兆贵(1)人们通常把那些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称为英雄。他们出类拔萃,是民族脊梁,大众楷模,人中精英。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有过失败的记录,有的结局还很悲凉,但这并不影响后世将他们视为英雄。滑铁卢战役的赢家是联军统帅威灵顿,但到滑铁卢镇参观的人,瞻仰的却是失败者拿破仑,没人去理会威灵顿。再如,人们提及麦城时,首先想到关羽,那个战胜关羽的吕蒙却被忽略了。(2)为何会出现“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非常规的历史观呢?历史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当它被还原为文化记忆时,往往会因见识不同而有所选择和补遗,甚至曲解和编造。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和积淀,思想潮流的碰撞和修正,民间流传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己不再是原初史料,而是集体无意识的公共作品。因此,提出“历史应该记住谁”,就不再是简单逻辑所能求证的“解”。人们之所以不用成败作为论定英雄的唯一标准、终极标准,不单是情感偏向问题,而是价值认同问题。(3)拿破仑一生指挥过60多场战役,比亚历山大、西泽、汉尼拔、苏沃洛夫这些名将所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滑铁卢一役一败涂地,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更为高大”。后来的事实,印证了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提到的这些话。 (4)称得上英雄豪杰的人,其业绩可以不昭彰,但人格一定是高尚的。他们通常以坚贞的气节、刚毅的血性、不屈的斗志、无私的奉献而著称。荆轲失败了,但他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就像他朗吟的《易水歌》那样,传为千古绝唱。李广出击匈奴,屡战败北,死后未获封侯,但在人们心目中,他仍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不仅霸业未成,而且输得很惨。一曲垓下之歌,回肠荡气,长使英雄泪满襟。项羽尽管偏执自大,蛮横暴戾,但因他光明磊落,率直坦荡,向来为世人推崇。当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为世人所敬仰时,即便其最后结局是失败的,也不会动摇他在历史上的地位。(5)在中国,正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解读。三国争雄,刘备尽管未能胜出,但因沾了汉室宗亲的光,身后享有“英雄之器”的盛誉。曹操尽管胜利了,但因有篡位之嫌,身后背有“乱世奸雄”的恶名。其实,曹操不论在军事、政治还是文学上都卓有建树,鲁迅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6)再高大的英雄人物,也不可能完美无瑕,英雄之过乃白璧微瑕,难掩其丰功伟绩。林则徐在中英商贸关系的处理上和对英军发动战争报复的判断上,均有不当之处,并导致清廷误判。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林则徐的历史功绩,说他不是民族英雄。再者,对英雄人物是非功过的论定,并不存在终极标准,时代背景不同,审视角度不同,答案也不相同。比如说,将相中的袁崇焕、曾国藩、李鸿章,帝王中的贏政、雍正,以及介于帝王将相之间的曹操,历来毁誉参半,说法不一。(选自2014年4月19曰《光明日报》,有删改)15.简要概括“文化记忆”具有怎样的特征。(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第(3)自然段在论述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结合全文,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持怎样的历史观。(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加进了主观因素;属于集体无意识的创作;与历史真相不完全一致。(每层2分)16.选用拿破仑虽然失败但形象却更高大的典型事例,和下文内容一起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价值认同是论定英雄的重要标准的观点,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选用典型事例2分,概括论点2分,多角度论证、逻辑严密2分) 17.不能仅仅以成败论英雄;要重视对历史人物人格的权衡;要正确看待历史人物的功绩与过错;要摆脱传统偏见的束缚和影响;对英雄人物的论定不能一成不变,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答对2点2分,3点4分,4点6分)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有一个村子里的人只见过麻雀,听到麻雀的叫声便觉动听。后来村里来了乌鸦,它一叫,村人便十分惊奇:乌鸦的叫声多特别啊!后来村里又飞来了百灵,百灵的叫声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渐渐地,人们无法容忍乌鸦的叫声了,他们驱赶了乌鸦。后来又赶走了麻雀。村人们就只听到百灵的声音了。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⑥不少于800字。语文II(附加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9—21题。(10分)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节选自李清照《词论》)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20.古代歌词的“五音”指哪五种音阶?(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李清照对晏元献等人词的评价。(不超过12个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20.宫、商、角、徵、羽(每错1字或多或少1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21.以诗为词(不修饰句读),不合音律(不严格遵守音律/音律不协调)(每点1分,意对即可)附参考译文: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像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他们的词都是句读修饰得不够(句子长短不齐)的诗,而且又往往不谐音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徵羽),又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又分六律(黄中、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飞鸟集》是印度诗尔的代表作之一,收有三百多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短小的诗句展现了空灵的章境,道出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如“我是秋云,空空地不载着雨水,但在成熟的稻田中,可以看见我的充实”。B.《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的父亲因破产自杀,葛朗台请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帮忙,到巴黎处理兄弟遗产,他将部分债款还给债权人,余下的按预定计划长期拖延,又利用银行家大做公债买卖,赚了一大笔钱。C.《呐喊》塑造了狂人、阿Q、闰土、祥林嫂等“病态社会”的人物形象。其中阿Q是“沉默的国民的魂灵”,他一方面受压迫和剥削,另一方面身上也有可怕的劣根性——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已成为民族劣根性的综合写照。D.《老人与海》开头描写了圣地亚哥与曼诺林的深厚友谊。他们是忘年交,老头教会孩子捕鱼,因为孩子爱他。他俩曾有这样的经历:87天钓不到一条鱼,而之后三个礼拜,每天都逮住大鱼。曼诺林对老人能打到鱼充满信心。E.《茶馆》中,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是旗人,是裕泰茶馆的主顾。第一幕中,松二爷因说了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吴祥子听见,说他跟谭嗣同一党要把他抓起来。常四爷为松二爷打抱不平,结果,吴祥子把他们两人都抓走了。 22.C、E(C祥林嫂不是《呐喊》中的人物;E说大清国要完的人是常四爷。)23.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写“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和哪些人一起讨论了“改革”事宜?请列举出两人姓名。探春又具体进行了哪些改革?(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说《子夜》中,吴苏甫在公债市场失利,就用更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致使工人罢工。第一次工潮发生后,他起用了谁?此人是怎样平息工潮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宝钗、李纨、平儿(写出两个即可)(2分);节流:免去了姑娘们交给买办办理的头油脂粉钱。(2分)开源:把园子承包给老妈妈们,专人修理花木,收获园中果实,省了花匠和打扫人的费用,还对承包者有所贴补。(2分)(2)屠维岳(1分)。屠维岳暗中收买领头罢工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组织。(1分)另一被收买的女工薛宝珠向其他女工告了密,结果姚金凤被当成了资本家的走狗,身败名裂,工潮复起。(1分)于是屠维岳用反间计,重用薛宝珠开除姚金凤,工人们上当受骗,接受了屠维岳的条件复工。(1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敦煌壁画中的极其生动而具有神魔性的动物画,我们从一些奇禽异兽的泼辣的表现里透进了世界生命的原始境界,意味幽深而沉厚。现代西洋新派画家厌倦了自然表面的刻画,企求自由天真原始的心灵去把握自然生命的核心层。德国画家马尔克震惊世俗的《蓝马》,可以同这里的马精神相通。而这里《释尊本生故事图录》的画风,尤以“游观农务”一幅简直是近代画家盎利卢骚的特异的孩稚心灵的画境。不过这里的一切是出自古人的原始感觉和内心的迸发,浑朴而天真。而西洋新派画家是在追寻着失去的天国,是有意识的回到原始意味。敦煌艺术在中国整个艺术史上的特点与价值,是在它的对象以人物为中心,在这方面与希腊相似。但希腊的人体的境界和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分别。希腊的人像是着重在“体” ,一个由皮肤轮廓所包的体积。所以表现得静穆稳重。而敦煌人像,全是在飞腾的舞姿中(连立像、坐像的躯体也是在扭曲的舞姿中);人像的着重点不在体积而在那克服了地心吸力的飞动旋律。所以身体上的主要衣饰不是贴体的衫褐,而是飘荡飞举的缠绕着的带纹。佛背的火焰似的圆光,足下的波浪似的莲座,联合着这许多带纹组成一幅广大繁富的旋律,象征着宇宙节奏,以容包这躯体的节奏于其中。这是敦煌人像所启示给我们的中西人物画的主要区别。敦煌的艺境是音乐意味的,全以音乐舞蹈为基本情调。《西方净土变》的天空中还飞跃着各式乐器呢。(选自宗白华《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有删改)24.简要概括画线句中“神魔性”的含义。(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根据文中所述,请简要分析敦煌人像与西方人物画的主要区别。(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文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艺术观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透进了生命的原始境界,浑朴天真,画风泼辣。(每点2分)25.西方人物画着重刻画人体,静穆稳重。(2分)敦煌人像以音乐舞蹈为基调,着重画飞腾的舞姿,表现飞动的旋律。(3分)26.中西方艺术各有其境界和美。要充分认识到敦煌艺术的崇高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