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

ID:12742864

大小:6.41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18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1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2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3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4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5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6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7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8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9页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基尔霍夫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课朱大鹏祖国十月红似火,高教沸腾汇精英.科学发展聚力量,创新职教齐分享.说课基尔霍夫定律探究实验Kirchhoff,GustavRobertwww.1ppt.com说课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策略教材分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直流电路第六节基尔霍夫定律主编:陈雅萍复杂直流电路新知识体系任务导向教学法做一次探究实验简单直流电路旧知识体系1、课题解读教材分析系统讲解简单和复杂直流电路的区别,补充支路、节点、回路等新概念,建立新电路模型;在充分理解基氏定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应用。在建立复杂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一次探究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分布的实验,找出

2、规律,引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第1课时第23课时第4课时教学计划(4课时)完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第23课时的探究实验。理解并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职业岗位群应知应会目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专业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新知识的品质思想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2、教学目标重点: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特点,巩固节点、回路等概念,创设任务,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并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教学重难点难点: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和任务导向教学法各个环节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3、教学重难点1、学情分析有一定分析、测量、计算能力1喜欢动手但学习自信心较差2喜欢通过网络视频获取知识43认

3、知活动自觉性较差教学策略2、实验教学环境电工电子及自动化综合实验室多功能实验台局域网络教学视频投其所好增强信心[实验设备准备]:电工电子及自动化综合实验室亚龙100A型电子电工及自动化综合实验台稳压电源毫安表万用表电阻器导线稳压电源毫安表电阻器导线实验电路组成教学过程1.准备做什么(提出任务)生活决策2.确定方法和        实施步骤总结评估经验交流3.探索发现4.展示成果5.结果是否与任务目标相符6.本课题的收获3、教学过程设计实施教学策略教学预案:安排一名辅教老师督导课堂纪律,处理突发事件教学设备配件多预备2---3套第一步:实验任务导入:(8分钟)欧姆定律和电路串并联知识通过实验测量

4、分析探求其中的规律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分布情况?教学过程基尔霍夫简介德国物理学家,与化学家本生(RobertBunsen)一起,确立了光谱分析理论。曾用此法测定太阳的成分。1845年最早发表了基尔霍夫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他扩大欧姆的理论,概括出以三量纲描述电导体电流的方程式。在进一步研究中证实︰电流在导体中是以光速流过的。Kirchhoff,GustavRobert第二步:任务组的产生(2分钟)第三步:实验方案的确定(8分钟)第四步:实验任务分工(10分钟)教学过程第五步:课题实施过程(40分钟)教学过程CompanyLogo课题实施步骤(课题实施过程指导书)讨论画出实验电

5、路图1调整并连接设备2测量电流数据并记录3数据分析得出表达式对表达式进行文字归纳456测量电压数据并记录归纳引出基尔霍夫定律1、画出实验电路图,设好参数。2、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各实验设备。提示:※要求连接直流电源的线,正极用红色的线,负极用黑色的线,其他接线用黄色的线,以便区别。3、找出节点,以节点为研究对象,打开电源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并记录到表1中。各支路电流从左到右,依次记为I1、I2、I3.研究对象I1(mA)I2(mA)I3(mA)∑I=I1+I2+I3节点a节点b提示:※规定流进节点方向的电流方向为正,记录数据为正值,反之为负。※若读数时毫安表指针反偏,要及时交换接线方向。4、找出电路

6、中的所有回路,以各自回路为研究对象,打开电源用万用表测量各个电阻、电源的电压并记录到表2中。研究对象E1(V)E2(V)UR1(V)UR2(V)UR3(V)∑U回路1\回路2\\回路3\\提示:※记录数据时电压延回路顺时针方向为正值,逆时针方向为负值。※若读数时万用表指针反偏,要及时交换接线方向。5、以电流、电压各自的研究对象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观察、计算分析,结果填入表1和表2中,并写出数学表达式。提示:∑为代数和的书写方法。表2中“”表示所选回路中未经过的元件,不填。研究对象I1(mA)I2(mA)I3(mA)∑I=I1+I2+I3节点a节点b研究对象E1(V)E2(V)UR1(V)U

7、R2(V)UR3(V)∑U回路1\回路2\\回路3\\6、将表达式转化为语言文字表述,并导出基尔霍夫定律。整理实验结论:对节点有:∑I=0,表示“在任一时刻,任一节点流入和流出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回路有:∑U=0,表示“在任一时刻,任一回路中所有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课题实施步骤(课题实施过程指导书)讨论画出实验电路图1调整并连接设备2测量电流数据并记录3数据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