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

地区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

ID:12818646

大小:968.0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8-07-19

上传者:U-10243
地区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1页
地区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2页
地区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3页
地区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4页
地区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区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沈艳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非常感激导师平新乔教授在模型建设、推导和文章修改等方面给予我们的宝贵意见,令我们深受启发和鼓舞。所在经济中心03级博士郝朝艳、02级硕士毛亮和03级硕士李化松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给予了我们不少建议和帮助,在此一一致谢。当然,本文一切文责自负。——理论与实证分析胡向婷张璐**本文两位作者排名无第一、第二作者之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摘要:本文旨在考察地区政府保护对地区产业结构的作用,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提出理论模型,在一个厂商投资行为模型中,从改变地区间贸易成本和政府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引入地方政府行为变量,讨论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贸易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而政府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一定情况下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化。这些结论在随后进行的对中国近年地区和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趋势分析发现样本年间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全国平均水平在逐年增大。而以地区为着眼点的计量回归分析则发现,在控制了运输条件、地区资源差异和产业结构历史因素之后,政府变量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变化有显著影响。政府设置贸易壁垒增加地区间贸易成本,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政府的投资行为则在整体上促进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关键词:地区产业结构地方保护贸易成本政府直接投资1.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时期各地产业“小而全”的分布状况被打破,这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向着尊重比较优势,逐步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起点和希望。然而,在这些年的改革过程中,中国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了那些因素的影响?它们为地区产业结构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是发挥了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一般说来,地区产业结构受到了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在社会因素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地区产业调整的进程中,地方保护主义(LocalProtectionism)被认为是造成国内市场分割、地区经济封锁,进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因素。地方保护是指地方政府维护其辖区内经济主体利益(包括其自身利益)的各种保护行为,也成为地方行政垄断。这里的地方政府包括地方行政、司法和立法当局,在我国甚至地方党委。V 我们必须承认地方政府有动机和行为能力对本地区经济实行保护。首先,地方财政收入与本地经济直接相关。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税收。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按财政体制划分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本级收入,中央在财政上分享的范围扩大,从客观上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和税收权。地方政府的税收资源与其承担的公共职责之间不平衡,地方财政收支持续出现赤字,并成上升趋势。其次,现行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对地区发展进行评价主要是GDP增长速度、投资规模和税收情况,偏重反映经济数量和增长速度的指标。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易忽视本地经济资源的特点,非理性投资于资本集中型、高利税的产业。以上两点诱导了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的保护。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司法制度的不完善,缺乏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同时地方政府在地方政策的制定上又有相当大的自由。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很大,各地方自行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过多,同时还存在各种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的地方保护措施,这些都加剧了地方保护倾向。在政府直接干预方面,1980-1994年间进行的行政分权改革,其核心为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投融资权和企业管辖权;到1994年税改以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权和企业管辖权保留了下来,并且在不断扩大。地方政府拥有越来越大的投融资审批权限(如对生产性技术项目,国家计委的审批资金限额由1000万元以上提高到3000万元以上等)和扩大企业的投资决策权。中央政府还把对部分国有企业的管辖权下放到省一级。地方政府拥有实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实质上是拥有了所有权。然而,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特别是地区产业结构的实际影响(方向和程度)是什么?对地方经济实行保护这一行为怎样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其途径和机制是什么?在第2节,我们首先对前人在这一领域的贡献进行了一个简略的总结。在第3节,本文以讨论地区产业结构为着眼点,尝试着给出一个以厂商投资最优化模型为基础的理论模型并讨论了其中政府的影响。在这一节中,我们使用了一个两期模型来讨论产业分布的调整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同时通过一个无穷期的动态模型来讨论地方政府的保护对产业的最终稳态分布的影响。结论是:地方政府的保护能够影响产业布局,而且地方保护作用的方向与其采取的方式有关。地区政府如果以构造贸易壁垒、阻碍地区间商品流通的形式保护本地经济,将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而如果政府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来扶持本地经济,则在一定条件这里的条件是指地区政府投资行为是理性的,在这个条件下,各地区政府将从本地资源特点和优势出发引导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投资行为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下会促进地区间分工,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差异化发展。在理论分析之后是相应的实证研究。在第4节,我们首先对近年来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布趋势做了一定的分析,发现中国近年来各省之间产业结构正在差异化而并非趋同。在第5节中,文章对1996-2002年间26个省(直辖市)产业结构的面板数据应用DynamicModel下TransformedMLE和GLS的方法回归,对自然因素、历史因素与政府变量对地区产业结构的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与理论模型的结论是相符的。对照1980-1994年的行政和财政改革历史,本文的结果有一定的政策建议价值。2.文献综述迄今为止,已有很多中内外学者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和产业集中做了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第一个领域,研究者从价格、劳动生产率、省际贸易等不同角度来讨论中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市场分割的程度,在这一领域,主要有AlwynYoung、SandraPoncet,张军和BarryNaughton等人的贡献。在第二个领域,研究者直接通过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出发,考察产业分布和地区结构与这些因素的关系以及政府保护主义在其中的作用。在这一领域,主要有SukkooKim、Chong-EnBai等人的贡献。V 除此之外,针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除了讨论地方保护主义在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中国地方保护主义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做了一定的研究。在这个领域,蔡昉的研究是较为突出的。蔡昉在《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一文中,认为政府的就业保护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并指出户籍制度是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保护的制度基础。由于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讨论,在这一点上就暂且不做详细讨论。AlwynYoung(2000)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势和地区保护主义影响进行了研究。Young认为工业对于政府的财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使得政府倾向于保护利润高的行业,政府有很强的动力来保护自己的税基。这样导致了政府在贸易上设置壁垒,阻碍本地区重要原材料的流出以及其他地区商品的进入等一系列的寻租行为。Young从产量、价格等因素出发分析,认为改革以来,各省之间在产出或者经济结构上有趋同的趋势,价格在省际之间也不存在清晰的缩小趋势。另外,Young还认为,农业的发展正与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相背离。Young最后的结论是,地区保护主义使得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壁垒,地区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市场扭曲。与Young的结论相对应,法国经济学家SandraPoncet发现,1997年中国国内省际间贸易商品平均关税超过了同期欧盟成员之间的关税,并且,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他省产品21倍。Poncet也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处于严重的分割状态。与Young的结论相反,张军和BarryNaughton的结论是乐观的,他们从贸易的角度考虑,认为中国近年来的省际贸易不是下降而是大大增加了,省间贸易依存度正在增加。张军(2001)认为Young很有可能忽略了“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的差别。一般说来,“行业间”贸易是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一般涉及到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的贸易;而“行业内”贸易则指在同一个生产部门或行业,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交易,这种贸易不存在像“行业间”贸易那样的互补性,这些生产者更是同一个行业的竞争者。Young的着眼点在“行业间”贸易,而“行业间”贸易减少很有可能是原料和中间产品输出地工业化进程加快的结果。数字显示,中国近年来省间的贸易是增加的,而这种增加更多是“行业内”贸易的贡献。同时,BarryNaughton(1999)在《HowMuchCanRegionalIntegrationDotoUnifyChina’sMarket》一文中也对中国的省际贸易进行了研究,通过中国各省的贸易输入输出表,也揭示了改革以来中国的省际贸易,特别是“行业内”贸易的增长。从“行业间”与“行业内”贸易的观点类似,Naughton认为,一方面要能允许大块的原材料在合理的运输成本上进行运输,而另一方面则应当形成有利于比较优势发挥的竞争性市场。AlwynYoung、张军和BarryNaughton等人都是仅仅对中国产业结构是否存在趋同的现象做了相应的实证研究,而SukkooKim、Chong-EnBai则是直接从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和本质出发来讨论产业分布的成因。SukkooKim(1995)提出,地区自然资源差异、产业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外部性都可能是导致产业分布的因素,他使用美国的数据,对以上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是:规模经济和自然资源有着显著的解释力。Chong-EnBai(2003)则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对象,在上述理论假说中加入了历史的因素(前期的产业集中状况)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Chong-EnBai提出,政府总是倾向于保护边际利税率较高的行业和国企较多的行业,故而将边际利税率(Tax-plus-profitMargin)和国有企业占全行业的比重(ShareofSOEs)作为度量政府保护的解释变量,认为在边际利税率和国企比重较大的行业,政府保护的力度将会越大。同时,在实证中,Chong-EnBai将行业的Hoover系数(Hoovercoefficient)作为被解释变量,Hoover系数越大,说明行业的集中率越高。实证研究的结论也说明了规模经济和自然资源有着显著的解释力,并且,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对产业集中有着负的显著的边际效应。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首先提出地区产业结构差异(RegionalSpecialization)和产业地区分布集中(IndustryV Localization)的联系与区别。它们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区别是前者是从地区的角度出发,而后者则从产业分布的角度来说。但是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给定所有产业的分布状况,也就决定了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除了所有产业集中于一个地区的极端情况外,各个产业集中的程度越高,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越大;总体上产业集中度越低,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也越小。我们可以看到,尽管Kim和Bai等人在实证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结果,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直接讨论产业分布的理论模型。本文首先试着给出两个简化的模型,从分析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出发,提出地区间产业结构也同时受到了地区间物资的贸易成本的影响,并且,自然因素和政府因素同时会影响地区间贸易成本。本文把贸易成本纳入模型内,并首先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讨论。另外,Bai的实证是从行业分布集中的角度去进行的,本文的实证却旨在从地区的角度出发,直接度量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寻找并检验相应的解释变量。在对中国产业结构是否存在趋同上,本文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同样从地区角度出发,计算了相应的指标,结果发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就全国整体水平来说,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度在增大。这个结果支持了Naughton和张军的观点,同时为反驳Young等人的观点提出了一定的证据。3.理论模型与假说我们关心的问题是:第一,可以认为,地区产业结构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即自然因素、政府因素、历史因素的影响。历史因素是说,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将有一个缓慢调整的过程,从而使得当期的产业结构与前一期或前好几期的结构相关。自然因素包括了运输上的成本,以及两个地区的资源差异。而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第二,勿庸置疑,在中国的产业分布中,政府因素是举足轻重的。政府的保护主义对产业集中和地区产业结构分布有没有显著的影响?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政府因素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在这一节里,首先通过一个两期模型来说明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保护是如何作用于产业的分布的。然后再通过一个无穷期的动态模型,讨论了地方政府的保护是如何作用于产业的最终稳态分布的。最后,根据这些理论的结论,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假说,在第五节的计量模型中,我们将检验这些假说。3.1一个两期模型3.1.1模型假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考虑一种制造业。两个地区初始的资本存量分别为,。假设只有一个厂商,考虑两个时期,在第一期,厂商决定在两个地区各投资多少,厂商的目标是最大化第二期末时两期的总财富。假设每个时期之间的贴现率为,资本的折旧率为。对于其它因素,有以下假定:1)厂商的生产函数为,,,上标表示地区,下标表示时期。其中,表示两地生产力,包括了资源、技术等因素。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暂时忽略劳动。2)每个厂商第期在两个地区的投资成本为和。,。3)两个地区的产品可以交换,但是存在贸易成本。假设地区间产品的贸易成本为,表示地区2生产的流入地区1的产品数量。贸易成本表示厂商如果将厂房建在地区,将一单位产品运至地区销售所耗费的成本。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贸易成本主要V 为运输成本;在有政府保护时,还包括了人为的贸易壁垒所耗费的额外成本。贸易成本函数是一个偶函数。(当时,当时,。)4)两个地区的价格由需求反函数决定,足够大使得始终成立。表示市场上出售的产品的数量,若假设从地区2流入地区1的产量为,则,。其中,上标表示地区。3.1.2模型描述: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可以写出厂商问题:为了简化讨论,我们设,,。其中,,,,。不妨令。对这个问题求FOC,得到:代入参数值,进一步求解可得:从而可以解出和的表达式:V 3.1.3关于政府作用的讨论:当政府对本地区产业进行保护时,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效应:第一,政府设置贸易上的壁垒,这相当于使两个地区的产品的贸易成本增大,从而使得增大。由上面和的解有:则有:因此,首先,当时,,从而当增大时,中的分子项减小而分母项增大,所以,有。这一结论说明,的增大会使得资本向相对来说没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第二,政府对产业直接扶持性的投资。这时,厂商问题可以写成:类似前面未加入的问题,这里由FOC可以解出和,并且有下面的式子:V 也就是说,政府的直接投资会加速资本在本地的积累,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如果两个地区的政府都对产业进行直接投资,那么政府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是否趋同有怎样的影响是不定的,这取决于政府投资的相对大小。3.2一个动态模型:在讨论了过程中政府保护的影响后,我们再来讨论在一个无穷期的模型中,政府保护会对稳态时的资本的分布有什么影响。3.2.1模型假设:与两期模型类似,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考虑一种制造业。两个地区初始的资本存量分别为,。假设只有一个厂商,考虑两个时期,在每期,厂商决定在两个地区各投资多少,厂商的目标是最大化所有时期的总财富。假设每个时期之间的贴现率为,资本的折旧率为。对于其它因素,有以下假定:1)厂商的生产函数为,,,上标表示地区,下标表示时期。其中,表示两地生产力,包括了资源、技术等因素。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暂时忽略劳动。2)每个厂商第期在两个地区的投资成本为和。,。3)两个地区的产品可以流动,但是存在贸易成本。假设地区间产品的贸易成本为,表示地区2生产的流入地区1的产品数量。贸易成本表示厂商如果将厂房建在地区,将一单位产品运至地区销售所耗费的成本。在自然条件下贸易成本主要为运输成本;在有政府保护时,还包括了人为的贸易壁垒所耗费的成本。贸易成本函数是一个偶函数。(当时,当时,。)4)两个地区的价格由需求反函数决定,为常数且足够大使得始终成立。表示市场上出售的产品的数量,若假设第期从地区2流入地区1的产量为,则,。其中,上标表示地区。3.2.2模型描述: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可以写出厂商问题:根据动态经济学理论,这个问题是存在解的。在这里略去了这部分讨论。V 为了简化讨论,我们设,,,其中,,,,。可以求出这个问题的EulerEquation:假设稳态的条件是:稳态时有,,则有下式成立:代入参数值进一步求解可得:(1)(2)从而可以解出和的表达式如下:3.2.3关于政府作用的讨论:与两期模型类似,当政府对本地区产业进行保护时,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效应:V 第一,政府设置贸易上的壁垒,这相当于使两个地区的产品的贸易成本增大,从而使得增大。又由(1)(2)式有:则在时,在增大时,分子项减少而分母项增大,所以有。在的前提下,容易发现:1)当时,有;2)当时,相当于两个地区的稳态是独立决定的,这样,求解模型:的稳态,可以得到:,从而:由,由以上1)、2)两点且可以看到,当时,始终成立,所以的增大会造成稳态时的产业结构的趋同。第二,政府通过对产业的直接投资性来扶持产业。这时问题写成:V 同样可以求出这个问题的EulerEquation:假设稳态时,则可以求出和的稳态解:因为易知且不包含,所以易知。也就是说,政府的直接投资会使得稳态时的本地资本增加。但是,如果两个地区政府都有投资,则对稳态时产业结构的总体影响则是不确定的。3.3假说总体来说,地区产业结构受到自然因素、政府因素、历史因素的影响。首先,产业分布受到了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由经典的贸易理论,各个地区的自然禀赋不同,必然会使得地区分工不同,从而出现产业结构差异。历史因素是由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在瞬间调整到最佳状态,所以当期的产业结构肯定受到上一期以及前几期产业结构的影响。由此,直接可以提出以下两点假说:假说1两个地区自然资源差异越大,出现产业的趋同的可能性越小。假说2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将受到上一期的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虽然这两点在前面的模型中没有直接涉及,但是它的直观性是显而易见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在瞬间完成的,它必然有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事实上,由我们可以看到,下期的结构显然将受到本期结构的影响。V 而政府因素即以上讨论的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的两个影响——贸易壁垒增加和政府直接投资增加。在2.1.3和2.2.3节中,我们已经讨论了地区间产成品的贸易成本、政府投资对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影响,结论是贸易成本的增加会加剧产业结构的趋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政府保护时,地区间的贸易成本主要是指运输成本;而当政府设置贸易壁垒时,额外的贸易成本就产生了。这两部分任一部分增加都会导致贸易成本的增加,从而加剧两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由此有以下两点假说:假说3地区间商品运输成本的增加会加剧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假说4地区政府对地区间商品贸易设置的壁垒越大,地区间越容易出现产业趋同。在2.1.3和2.2.3节中,我们也讨论了政府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政府的直接投资会加速资本在本地的积累,在动态模型中还会减少外地的资本积累。就同一个行业来说,如果两个地区的政府都对该行业进行直接投资,那么政府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是否趋同有怎样的影响是不定的,这取决于政府投资的相对大小,可能会造成趋同。而如果不同地区的政府对不同的行业投资,加速本地资本在不同行业的积累,那么理论上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总之,政府直接投资会影响地区产业结构,因此有如下假说:假说5地区政府直接投资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化。接下来,本文将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4.数据及变量的度量本文以省(或直辖市)为单位把全国划分为31个地区。采用这种划分方法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省(包括直辖市)是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体和行政单位。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中央就是以省为单位进行产业布局。而且省一级的地方政府在现实中对地方经济有实质性的干预。中央政府下放行政分权是下放到省一级地方政府;从改革初期的江浙地区的丝绸原料争夺战到九十年代的上海、湖北和吉林三省汽车大战,诸多案例中,省级地方政府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全国31个省(市)中,河北、甘肃、西藏和宁夏四省由于统计口径上与全国其他地区存在差异,数据不可获得,而海南的产业结构呈明显的自然资源依赖性,因此没有纳入研究范围。本文以工业为研究对象。对于行业的划分,本文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行业细分的标准,把工业细分为3大类(采掘业、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及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37个子行业。其中,采掘业和电力蒸汽热水及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都是相当依赖资源和人口分布的行业,而制造业相对来说对资源的依赖性小,下文将以其为口径对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度进行分析。另外,在时间上,我们选取了1996-2002年的数据。相对来说,这部分数据比较齐全,而且大致可以度量近年来的相关状况。有很小的一部分数据出现缺省值,这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数据进行了一些近似处理。另外,1999年前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方统计年鉴陆续更改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口径——从“全部独立核算企业”到“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是指产品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4.1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度变化趋势(1996-2002)本文构造了一个度量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的指标,如下:V 其中,代表地区,代表行业,表示时间,表示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是年行业生产总值,是每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是年地区行业的产值。如果这个指标的均值接近于零,则表明各行业在全国按地区经济规模比例均匀分布,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表1历年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均值年地区产业结构差异(structuredifferenceaverage)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制造业口径(structuredifferenceaverageinmanufacture)19960.576682950.47179289719970.55980810.46714970519980.568633580.47342217619990.609221850.51726166520000.706476940.53706577720010.672923160.57346607420020.715363310.620640575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3),各地区统计年鉴(1997-2003)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在1996-2002样本年间,从整体水平来说,地区产业结构不但没有出现趋同,而且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稳中有升。特别是以制造业为口径的指标,平均每年以4.6762%的速度递增。也就是说,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就全国整体水平来说,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度在增大。4.2变量的度量4.2.1地区趋同程度的度量:我们用Krugman(1991)提出的指标来度量两个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指标如下:V 其中,、表示两个地区,表示时间,表示行业。表示的是:在期,地区、之间的产业趋同状况。绝对值符号内是两个地区某个行业产量占地区总产量的比率之差,然后再对个行业加总。如果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越大,那么这个指标的值应该越大,反之,如果两地产业结构趋同,这个指标将越小。这个指标是针对两个地区而言的,对于我们选取的26个省市自治区,这个指标的值一共有325个。所以,本文所选取的Panel将是一个325×7的Panel。我们将每年所有两地之间的Krugman指标取均值,可以看到以下趋势:表2历年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均值(Krugman’sindex)年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克鲁格曼指数(Krugman’sindex)0.5669710.5910460.5731410.6477910.6208310.6333250.68465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3),各地区统计年鉴(1997-2003)图2Krugman'sindex的平均趋势00.20.40.60.8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996-2002年总体来说,与图1的趋势类似,整体上说,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稳中有升,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就全国整体水平来说,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度在增大。4.2.2运输成本的度量:两个地区间的运输成本一般与两个因素相关:第一,地区间运输成本和地区内的交通运输状况相关一般来说,地区内的运输条件越发达,运输的成本越低。首先我们将每个地区每年的铁路、公路、内河航道里程加总再除以地区的国土面积,这样就得到了每年地区内运输网络的密度。这个密度越大,说明地区内的交通状况越发达,运输成本应该越小。第二,地区间运输成本和这两个地区的距离成正比。两个地区(省)相隔越远,相互之间运输的成本应该越大。由以上两点,用两个地区(省)的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除以两个地区内部运输网络的密度之和,并将这个量记为。这个值越高,说明运输成本越大,两地商品交流越困难。V 4.2.3政府保护效应的度量:政府保护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贸易壁垒和直接对产业进行投资扶持。不幸的是,地方政府设置的保护壁垒,不管是商品贸易还是在跨地区投资上,都是非常多样和隐蔽的,这使得壁垒无法被全面和直接度量。因此,在控制了自然因素运输成本之后,本文从政府设置壁垒的动机——保护税基——出发,以两个地区企业所得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之和(记为)间接度量地区间贸易壁垒的程度。这里暗含的假设是:这个比重越高,政府的保护动机越大,贸易壁垒越是严重。这个假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一方面,在现行的财政和税收体制下,地方企业对地方财政的主要贡献就是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不包括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部分)全部归地方财政,而增值税为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地方企业的营业税虽然为地方所有,但是对生产性企业来说,所得税更为主要的。;其次,对地方政绩的考核,税收是主要指标之一;最后,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财政赤字的压力也迫使地方政府保护税基。地方企业政府的保护行为会增加地区间投资的成本。跨地区投资的成本会大于在本地投资的成本,各地的厂商都选择就地投资,从而加剧产业结构的趋同。同样的,政府行为的多样性使得无法直接度量投资成本的改变程度,只能从动机出发,仍以变量来控制这方面的影响。4.2.4政府直接投资的度量对于政府直接投资,本文将政府基础建设投资,挖潜改造投资以及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三项相加,作为度量政府直接投资的变量(记为)。就可获得的数据来说,这三项与前文模型中的政府直接投资是最为接近的。4.2.5地区间资源差异的度量:一般来说,很难找到直接度量地区资源差异的变量。我们用两个省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记为)来间接度量地区之间的差异,背后的思路是:两个省相隔的距离越远,地理条件,位置,资源都应该相差得越大。这个变量是不随时间改变的。5.回归分析5.1回归模型根据前文中的理论模型,有以下计量回归模型:我们采用一个动态模型来描述这个过程。当期两个地区的趋同状况收到上一期的趋同状况、运输成本、政府投资、政府设置的贸易壁垒、资源差异的影响。为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度,为两地区间的资源差异度,为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状况指标,为两地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为两地企业所得税占本地财政收入的比重之和;后两项为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在估计方法上,我们在两种假设下采用了两种估计方法。第一种是假设FixedEffect,在iid并且不存在异方差的假设下用TransformedMLE来对参数进行估计,相对GMM来说,在相同的假设下,TransformedMLE是更有效的估计;另一种假设RandomEffect,在V i.i.d和i.i.d并且不存在异方差的假设下用GLS进行估计,这一部分内容我们放在4.2节中。最后通过Hausman检验来检验这两种假设。以上回归的计算过程是通过matlab程序完成的。在控制了滞后项和地区资源差异的因素之后,我们有理由认为残差是i.i.d的。从理论上说,FixedEffect是较为robust和合理的设定,因为在randomeffect下,对time-invariant变量的specification是较难度量的,传统的设定不一定符合现实,这将影响模型的一致性。TransformedMLE估计的结果如下表:表2TransformedMLE回归结果解释变量系数方差t值P>|t|(滞后项)0.17330.0015118.55800.00(运输成本)-0.03170.0011-29.44490.00(政府投资)0.05275.0136e-004105.02750.00(政府保护程度)-0.05980.0027-22.42610.00从TransformedMLE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作用是和理论与假说基本上是一致的。上一期的产业结构对本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地区的运输条件越好,即运输成本越小,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越大,出现趋同的可能性越小;税收占政府收入的比例越大,政府保护企业的动机的越强,系数为负,说明政府保护会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有正的影响。政府投资的系数为正,说明政府的投资并没有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是促使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变大。直接的解释是不同的地方政府的投资没有集中在一个行业,而是多样的,这与前文理论部分的结论是相符的——如果不同的地方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不同的行业,那么政府投资的确会减少趋同的趋势。而根据中国现实,更深入的解释见后文扩展部分。这个结果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从1994年财政改革开始,中央政府回收了财政权,而下放了投融资权。一方面,中央政府回收财政权意味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这样,地方政府就有动机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税基,所以,当我们用作为解释变量回归时,出现了显著的负系数,即:政府的财政状况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有着明显的正效应。政府保护税基的主要表现为制造贸易壁垒,保护本地原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等等。另一方面,投融资权的下放使得政府可以自主地在各个行业进行投资,这个计量结果说明,不同地区政府的投资在整体上还是尊重了比较优势的原则,起了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的作用。5.2扩展对于GLS,有以下结果:表3GLS回归结果解释变量系数方差t值P>|t|(滞后项)0.26560.021812.19670.00(运输成本)-0.05410.0128-4.23540.00V (政府投资)0.05430.00707.72000.00(政府保护程度)-0.04700.0397-1.18420.12(资源差异)0.52300.14603.57990.00以上结果基本上都是显著的。但是,通过,,,构造Hausman检验,结果得到Hausman检验的值为负值。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怀疑模型初始的specification有误。由此,引出以下的扩展讨论。除了在残差假设方面进一步扩展以外,还可以在两个方面对模型的扩展做讨论:1)关于PeriodIndividual-InvariantVariables:在这个计量模型中,我们没有加入时间哑变量(PeriodIndividual-InvariantVariables),但从现实的角度看,假设PeriodIndividual-InvariantVariables存在是合理的。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宏观经济走势又会影响地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这两方面都作用于地区产业结构。忽视这一类变量存在,那么GLS模型的初始设定就很可能是错误的,GLS估计就是不一致的。这正是我们认为上述GLS结果有误的原因。2)关于RandomEffectCoefficientModel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有理由假设模型设定中是随机参数(randomcoefficients),这是由政府投资的动机决定的。政府投资的动机分为两种: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投资主要是为了抢占高利润行业市场,视本地企业成为该行业的领先者,因而投资方向集中于高利润和新兴行业;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提升本地产业结构,地方政府趋向于接收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淘汰和转移的产业,因此投资方向集中于这些产业。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政府竞争,政府投资会加剧趋同。而在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由于投资方向不一致,政府投资不会加剧趋同,而是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这样就有了下面的表达式。是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可获得的统计指标有地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在这种情形下,以上用GLS的方法同样会是有偏的。由于randomcoefficients的假设是更符合实际的,所以在计量上,可能会得出更有效和准确的估计量。6.结语本文关心的问题是地区政府对本地经济保护对地区产业结构的扭曲作用,具体的研究对象是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本文认为政府可能从改变地区间贸易成本和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对地区产业进行保护和扶持,并希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来验证这一直觉。首先,通过一个厂商投资行为模型讨论政府行为的影响。从厂商行为最优化出发,分析了政府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和直接投资对厂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由厂商行为的变化得出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用两期模型得到产业调整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作用,用动态模型得到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稳态的影响。模型分析的结果是,贸V 易成本的增加会使得地区产业结构有趋同的趋势,而政府投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一定条件下还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理论分析之后是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对1996-2002年间26个省(直辖市)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回归分析。在趋势分析方面,本文构造了衡量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度的指标。根据统计数据计算,该指标在样本年间的趋势显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全国平均水平在逐年增大。应用Krugman’sIndex得到的计算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势不是趋同而是向着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在计量方面,与前人不同,本文以两地产业结构差异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尝试从地区而非行业的角度进行回归分析。在控制了地区资源、运输条件和产业结构历史的因素之后,检验政府行为变量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回归结果同理论是一致的。根据模型分析提出的假说在实证中基本上都得到了验证。代表历史因素的滞后项对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是显著且是正的。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即贸易成本,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政府投资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说是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化的。这些结论对现实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在1980-1994年的行政分权改革和1994年的税收改革之后,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与改革之前相比,财政权、税收权向中央政府集中,而地方投融资权和企业管辖权则向地方政府下放。这一方面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则给予了地方政府更多地方经济决策上的自由。前者导致了长期的财政收支不平衡,使得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愿望巩固税基以保证财政收入。对地方税收有重要贡献的地方企业是地方保护的主要对象。地方保护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讨论的是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对地方经济实行保护。实证结果发现政府制造地区间壁垒的负面作用不可忽视,这说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地方政府行使地方经济决策权的效果,在政府直接投资方面与直觉上的结论有所不同。实证结果发现在整体上,政府直接投资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这说明,在财政改革之后,政府的投资行为从整体上说是理性的,下放投融资权的改革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比较优势的发挥。这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地方政府经济决策自主,有积极的作用,有可能推动地方经济向着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因此,为减少地方保护主义负面效应,应该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削弱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实行保护的动机。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经济决策自主性的积极作用。在整体上,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促进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但是也应该看到政府主导投资存在诸如盲目重复建设和重视短期效应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造成、并且极有可能在未来造成效率上的损失。所以,对政府的投资行为,需要有更好的引导机制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的作用。V 参考文献及数据来源:[1].Chong-EnBai,YingjuanDu,ZhigangTao,SarahY.Tong,“LocalProtectionismandRegionalSpecializationEvidencefromChina’sIndustries”,April2003[2].AlwynYoung,“TheRazor’sEdge:DistortionsandIncrementalReform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QJENov,2000[3].SukkooKim,“ExpansionofMarketsandtheGeographicDistributionofEconomicActivities:TheTrendsinU.SRegionalManufacturingStructure,1860-1987”,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Nov,1995[4].BarryNaughton,“HowMuchCanRegionalIntegrationDotoUnifyChina’sMarkets?”,PaperforConferenceonPolicyReforminChina,CenterforResearchonEconomicDevelopmentandPolicyResearch,StanfordUniversity,Nov,1999.[5].PaulKrugman,Geographyandtrade,Leuven,Belgium:Leuven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ss.:MITPress,c1991[6].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7].张军,“中国的省际贸易壁垒在不断提高吗?”,经济学随笔,2001年[8].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9].《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3);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1997-2003)[10].《中国交通年鉴》(1997-2003);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年鉴(1997-2003)V 英文摘要:LocalProtectionismandRegionalSpecialization:——AModelandEconometricEvidenceAbstract:Thispaperaimsatanalyzetheinfluencefromlocalgovernmenttothelocalindustrialstructure,payingparticularattentiontomanufacturingindustry.TwokindsofapproachesbywhichtheLocalgovernmentimplementsitsinfluenceareconsidered,oneistoblocktheinterregionaltradebyincreasingtheexchangecost,andanotheristodirectlyinvestinlocalindustries.Atwo-periodmodelispresentedtoshowthegovernment’sinfluenceintheprocessoflocal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Meanwhile,adynamicmodelrevealswhatgovernmentbehaviorscandoaboutthesteady-pointindustrialstructure.Theanalysisoutcomesareconsistent.Increaseinexchangecostcanreducethedegreeofregionalspecializationwithintheindustriesconsidered,whilethedirectinvestmentbylocalgovernmentshasambiguouseffect,anditwillenhanceregionalspecializationinpropercondition.Further,thedataanalysisdemonstratesthetheoreticalconclusion.ThetrendanalysisbycomputingSDandKrugman’sIndexshowsthatthenational-wideaveragedegreeofregionalspecializationincreasesduringthesampleperiod.Andbycontrollingthetransportationcost,thedifferenceoftheresourceendowmentsandthehistoryfactors,theresultsofeconometricanalysistheregressionsshowthatthegovernmentshavesignificanteffectsontheregionalspecialization.Thegovernmentsblocktheinterregionaltradebyincreasingtheexchangecost,thenleadtotheconvergenceoftheindustrystructurebetweenprovinces,whilethegovernmentinvestmentsincreasethedifferenceoftheindustrystructureasawhole.KeyWords:localindustrialstructure,regionalspecialization,localprotectionism,exchangecost,governmentinvestment作者联系方式:胡向婷huxiangting@pku.edu.cn010-51605529100089北京市海淀区万柳中路29号5区-305D张璐zlwxy@pku.edu.cn010-51605531100089北京市海淀区万柳中路29号5区-306CV V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南前言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搞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综合反映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的学术水平、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适应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统一规划和要求,教务处于2006年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对我校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起到了有效的规范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广大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促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教务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并吸收国内各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经验,编印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供广大师生参考和查阅。由于我校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文、理、工、农、经管、法学、艺术等不同学科在毕业论文(设计)上的要求和做法都不尽相同,《指南》中难免有某些规定不足以适合我校所有专业,各学院可根据其原则,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2004]14号)的要求以及我校有关实践教学管理的制度,制定出适合本院(部)各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在本《指南》执行过程中,广大师生如有好的建议和意见,敬请不吝赐教。V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11.2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1第二章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22.1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22.1.1课题的类型22.1.2课题的来源22.1.3选题的原则22.1.4课题的确定22.1.5课题的分配32.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下发32.2.1编写任务书的目的及意义32.2.2任务书的编写与下发32.3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调研42.3.1调研的目的42.3.2调研的要求42.3.3调研的方法42.4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制定52.4.1制定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目的52.4.2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内容52.4.3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要求52.5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62.5.1开题报告工作的目的及意义62.5.2开题报告工作的安排6V 第三章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73.1指导教师73.1.1指导教师的职责73.1.2对指导教师的要求83.2学生83.2.1学生的任务83.2.2对学生的要求9第四章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撰写104.1基本要求104.2内容要求104.2.1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104.2.2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114.3撰写步骤124.3.1拟写提纲124.3.2撰写初稿134.3.3修改定稿134.4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与打印要求134.4.1封面134.4.2目录144.4.3摘要和关键词144.4.4正文144.4.5页面设置154.4.6图表编号154.4.7计量单位164.4.8标点符号164.4.9数字与英文字符164.4.10名词、名称164.4.11注释164.4.12公式17V 4.4.13参考文献174.5装订要求19第五章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考核215.1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215.1.1指导教师评阅215.1.2评阅人评阅215.2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215.2.1答辩委员会的组成215.2.2答辩委员会的职能225.2.3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225.3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235.3.1评定方法235.3.2评定要求235.3.3评分标准23第六章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管理246.1组织领导246.1.1教务处职责246.1.2学院职责246.1.3系(教研室)职责256.2工作程序266.3文档管理266.4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组成26附录A学生用表28附表A.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28附表A.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面30附表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用纸31附表A.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32附录B指导教师用表33附表B.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报审核表33V 附表B.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35附录C过程记录、检查用表36附表C.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36附表C.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37附表C.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38附录D成绩评定用表39附表D.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自然科学类)(指导教师评分表)39附表D.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自然科学类)(评阅人员评分表)40附表D.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自然科学类)(答辩小组评分表)41附表D.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人文社科类)(指导教师评分表)42附表D.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人文社科类)(评阅人员评分表)43附表D.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人文社科类)(答辩小组评分表)44附表D.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语、成绩评定表45附录E学院用表46附表E.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统计表46附表E.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情况汇总表47附录F.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图48附录G.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表格资料(装订封面)49V 第一章总论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2.使学生获得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在制定研究(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绘图、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文件编辑、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工具书使用等方面的基本工作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使学生树立具有符合国情和生产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和观点;树立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具有创新意识、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工作作风。1.2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1.各专业都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艺术学院还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其他毕业实践教学。2.毕业论文(设计)应该在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3.毕业论文的框架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应符合学校规定。4、毕业论文(设计)的表述及图纸要符合学术规范和技术规范,总字数符合学校规定(特殊情况按学科领域惯例)。51 第二章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2.1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2.1.1课题的类型1.论文:包括新领域、新技术、新理论的综述和探索;已有理论或技术的拓展;已有理论、假说或技术的新颖论证;已有理论或技术在新领域中的综合运用;社会生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决等。2.设计:包括工程设计、产品设计、规划设计、软件设计等。2.1.2课题的来源1.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2.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委托课题和联系社会实际的其他课题(生产)。3.指导教师的非科研项目的学术理论探讨课题(导师选题)4.其他(学生自拟课题等)。2.1.3选题的原则1.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能使学生受到全面的科研和专业基本训炼。2.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联系科研、生产、实验室建设或社会实际,促进学、研、产的结合,增加课题的应用价值。3.体现多样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方面的科研实践训练。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5.深度、广度和难度要适当,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按时完成任务。2.1.4课题的确定1.课题一般先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但须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并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报审核表》(见附表B.1)。51 2.由系(教研室)负责人委派专家1~3人进行审题,经系(教研室)负责人对课题是否合格进行全面审核并签字。3.由系(教研室)汇总后统一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批准通过者方可列入课题计划。2.1.5课题的分配1.选题计划确定后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申报选题意向。2.课题分配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方法进行,对双向选择不能落实课题的学生,由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3.课题分配原则上一人一题,独立完成。如课题内容过多,需若干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要明确每个学生的具体任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经历该课题的全过程,但论文(设计)内容不能相同,并应附加切合内容的论文(设计)名称(副标题)反映学生承担的任务。4.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学院教务员按统一格式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统计表》(附表E.1),并用电子文档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2.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下发2.2.1编写任务书的目的及意义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学生完成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学生在着手进行论文(设计)的总体规划构思、方案确定、开题报告之前,必须认真阅读任务书。根据任务书所提要求,对自己所选题目的主要内容、工作量、预期目标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按照指导教师提供的参考进程、参考文献进行调研、查阅资料等工作。2.2.2任务书的编写与下发51 选题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根据课题要求,认真编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见附表B.2)并下发给学生,使学生明确研究(设计)任务和研究(设计)思想,保证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完成。2.3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调研2.3.1调研的目的1.了解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通过调研,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实际、生产全过程以及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丰富实践知识。2.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巩固所学知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学生应将在社会实际、生产现场、设计部门或科研单位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互联系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深化对课题的理解。3.培养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学生通过社会、生产、科研等第一线的调研,听取第一线人员的意见,有利于进行综合和比较,找出主要矛盾。2.3.2调研的要求1.要求学生尽可能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了解本课题所涉及的社会、科研、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收集有关的数据、图表和文献资料等。收集的资料要全面、准确、及时。2.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检索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研究,以指导课题方案的确定。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题调研任务。2.3.3调研的方法1.到与课题有关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研究部门、生产单位去了解、察看,弄清课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影响制约的因素,再将直观的感受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51 2.到与课题有关的展览会、展销会去考察,会上提供的往往是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从中可以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及发展水平,对课题的研究提供最新的启迪和帮助,使思路开阔,有利于引导和借鉴。3.到图书馆、资料室、专利所以及信息中心去查阅有关的学术杂志、简报、图纸、说明书等国内外文献资料,提倡和鼓励学生参阅外文文献,以了解前人的成果和正在进行中的研究,扩大知识面。4.利用信息传递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发函、发电、发电子邮件,以求帮助提供或有偿索取有关资料。2.4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制定2.4.1制定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目的1.学生自己对将要进行的工作任务有一个全面的设计、计划,对仪器、材料、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实验预期结果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2.供导师审查,让导师提出修改意见,以避免设计过程中丢掉一些必要的内容或采用一些不合理的实验(研究)方法。3.可作为学生在专题工作中检查工作内容和进度的标准,除一些任务因特殊困难难以完成外,一般应按计划完成任务,以达到研究目的。2.4.2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内容1.完成实验(研究)所用的全部材料、仪器、设备、试剂或资料等。2.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所需用的实验(研究)方法、路线、预期结果等。3.实验操作(研究)的具体步骤,要详细写明每一步实验(研究)应如何操作,需用材料、仪器、设备、试剂等。4.对于有些需要做对比研究的实验(研究),要列出数种方法,以便寻找最佳实验(研究)工艺方法。2.4.3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要求1.要在充分而全面地了解所选设计题目、较完整地写出文献综述后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方案。51 2.要考虑到本院(系、所)或生产单位、管理部门现有的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及所能达到的研究水平,考虑到经费的使用情况,在现有的研究条件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方案,使自己的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研究过程能够顺利进行。3.撰写实验设计方案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及连贯性。尽量避免丢三落四,自相矛盾。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毕业论文(设计)方案应尽量简单、明了、科学。其方法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先进性。2.5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2.5.1开题报告工作的目的及意义1.开题报告是整个毕业论文(设计)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在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行毕业论文(设计)。2.开题报告主要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工作进度等进行论证。2.5.2开题报告工作的安排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结束,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发的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方案制定等工作,并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见附表A.1)。2.开题报告会由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开题报告结束后,应对学生的选题、研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关建议。3.对开题报告不合格者必须在一周内重做。51 第三章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3.1指导教师3.1.1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提出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并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报审核表》(见附表B.1)。2.根据课题的性质和要求,编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见附表B.2),在学生进入课题前填写好任务书上有关栏目后下发给学生,并定期检查学生填写《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见附表C.1-1)。3.向学生介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为学生介绍、提供有关参考书目或文献资料,审查学生拟定的设计方案或写作提纲。4.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开题报告(见附表A.1)、调查研究、文献查阅、方案制定、实验研究、上机运算、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各项工作。5.在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上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如学生应完成的计算工作(包括上机)、各项实验数据、查阅中外文资料、硬件制作、绘制图纸数量、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等。6.提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外文文献,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篇或更多的外文文献翻译习作。7.按时完成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初稿的审阅,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8.必须在学生答辩前审查完毕业论文(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资料、实验报告、图纸或论文等),并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评语。9.实事求是地向答辩委员会写出对学生工作态度、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应用价值等评语、意见和建议。10.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51 11.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应按教学计划的规定保证对学生指导答疑的周学时数,定期对学生进行答疑。12.在校外单位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应代表学校与有关单位一起落实好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工作,妥善处理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有关问题。13.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整理,交学院归档。3.1.2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主导,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关键。1.要端正指导思想,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要善于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言行,对违纪学生要及时进行帮助教育。3.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作好准备工作。4.应安排充足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对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和答疑时间,每周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少于1学时。5.因公或因病请假,应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或委托他人代为指导。请假一周以上者,须经院长或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同意,并委派相当水平的教师代理指导;超过4周者,应向学院领导申请及时调整指导教师。3.2学生3.2.1学生的任务1.接受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制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并签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附表A.4)。2.认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习调查、实验研究等,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做好周进展情况记录(见附表C.1-1)。51 3.认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并按时交给指导教师评阅;按指导教师要求,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认真修改,以达到一定质量并定稿。4.要自觉提高阅读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翻译与论文(设计)内容相关的一篇或更多的外文文献交导师阅批。5.答辩前一周,将毕业论文(设计)定稿交答辩小组。6.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时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7.负责将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所有资料整理后交学院有关部门存档。3.2.2对学生的要求1.要高度重视设计(论文)工作,并明确其目的和意义。2.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要尊敬老师、团结互助、虚心学习;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3.严格遵守学校、院、系(所)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设计(论文)工作的要遵守所在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4.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实行考勤制度。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请病假要有医院证明,请事假要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累计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时间1/3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须重新补做。5.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严禁抄袭他人毕业论文(设计)和已发表的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违犯者按作弊论处。6.主动并定期(每周1~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7.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设计(论文)任务。8.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之后,应按有关规定将毕业论文(设计)整理好,交由指导教师评阅。9.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资料应交回学院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51 第四章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撰写4.1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成果。2.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正确。3.毕业论文(设计)篇幅要求:工学类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不少于1.5万字;农学类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不少于1.0万字;理学类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不少于0.8万字;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不少于0.6万字;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不少于0.5万字;艺术类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不少于0.4万字。设计类专业题目应附设计图纸、计算机程序、设计说明书等;研究类专题应附实验原始记录及报告、数据处理及相关模型、计算机程序或调研报告、读书笔记等支撑材料。阅读中外文献资料,理工农类不得少于10篇,其他专业不少于15篇,文献综述不少于0.3万字。4.毕业论文(设计)符合统一规定的格式。4.2内容要求4.2.1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同时要有中、英文对照摘要,中文摘要约300~500汉字;英文摘要相对应汉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51 5.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1)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2)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实验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3)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6.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按学科类别分别为10或15篇以上),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4.2.2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1.题目:要求简洁、确切、鲜明,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中文摘要约300汉字;英文摘要对应汉字。3.关键词:从说明书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5.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1)前言: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51 (2)本论:①设计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论证(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②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要列出各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给定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根据此计算应选用什么元、器件或零、部件;对采用计算机设计的还应包括各种软件设计。③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各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及功能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的硬件装置设计等,以及以上各种设计所绘制的图纸。④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⑤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验算(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3)结论: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6.参考文献:在毕业设计说明书末尾要列出在说明书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按学科类别分别为10或15篇以上),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设计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附录:将各种图纸、数据表格、计算机程序等材料附于说明书的致谢之后。4.3撰写步骤4.3.1拟写提纲拟定提纲要项目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要从全面着眼,权衡好各个部分。51 4.3.2撰写初稿1.初稿的内容尽量充分丰富,以方便修改定稿。但要防止一味地堆砌,写成材料仓库。2.要合乎文体范围。文句力求精练简明,深入浅出,通顺易读,避免采用不合语法的口头语言或科技新闻报道式文体。3.要写得干净些、清楚些。初稿最好使用页面字数不太多的稿纸,四周有足够的空余之处,以便于进行增、删、改、换等。4.3.3修改定稿1.修改观点:一是观点的修正,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以及说明它的若干从属论点是否偏颇、片面或表述得不准确;二是观点的深化,有无深意或新意。2.修改材料:通过材料的增、删、改、换,使文章支持和说明观点的材料充分精练、准确和鲜明生动。3.修改结构: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作部分的调整。一般出现下面几种情况,都应修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有较大的变化;层次不够清楚,前后内容重复或内容未表达完整;段落不够规范,划分得过于零碎或过于粗糙,不能显示层次;结构环节不齐全,内容组织得松散。4.修改语言:包括用词、组句、语法、逻辑等。作为学术性的文章,语言应具有准确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根据这一基本要求,语言的修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不准确的改为准确的;把啰嗦、重复的改为精练、简洁的;把生涩的改为通俗的;把平庸的改为生动的;把粗俗俚语改为学术用语。4.4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与打印要求4.4.1封面学校统一模板,按要求填写并用A4幅面打印纸单面打印。(见附表A.2)51 4.4.2目录目录页中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中外文摘要和关键词、主要内容的章、节序号和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标题一般写到三级,不出现四级。目录中的内容字体、字号与正文保持一致格式。4.4.3摘要和关键词在摘要的上方写上论文题目;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外文关键词用逗号隔开。摘要包括:1.论文题目:黑体小二号字,居中,上空一行。2.“摘要”字样:黑体小三号,居中。3.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4.关键词:“关键词”居行首,黑体小三号;关键词的具体内容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5.外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字体为“TimesNewRoman”,字号、行间距等与中文相一致。4.4.4正文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宋体小四号字。具体格式及要求如下: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如“第一章”或“1”)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如“1.1”)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如“1.1.1”)正文:宋体小四号表题与图题:黑体五号参考文献:黑体小三号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致谢:黑体小三号51 致谢正文:宋体小四号附录:黑体小三号附录正文:宋体小四号注: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编号的末尾不加标点。4.4.5页面设置1.页眉:每版页眉为毕业论文(设计)第页;宋体五号(见附表A.3)。2.页边距:版面上页边距30mm,下页边距25mm,左页边距30mm,右页边距20mm;行间距为1.5倍行距。3.页码的书写要求:摘要和目录的页码采用大写罗马数字编写,如Ⅰ、Ⅱ、Ⅲ、Ⅳ、……。从正文开始至附录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写页码。封面和任务书不编页码。每一章均重新开始一页。章标题前空一行。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4.4.6图表编号文中图、表只用中文图题、表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黑体五号字。图的编号由“图”和阿拉伯数字组成,阿拉伯数字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号分开,前部分数字表示图所在章的序号,后部分数字表示图在该章的序号。例如“图2.3”、“图3.10”等;每个图号后面都必须有图题,图的编号和图题要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一般用黑体五号字,表的编号方法同图的编号方法相同,例如“表1.6”、“表2.3”等;表的编号和表题要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要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或跟“(续)”,如表1.2(续)。续表均要重复表的编排。对于函数曲线图,请注意检查横纵坐标的变量名、单位、刻度值是否完整(对于无量纲化或无单位的,请注明“无单位”51 ),不同线型或图符说明应完整,变量名和单位之间用“/”分开。表的宽度不得超过版面文字的宽度,表一律要求采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及单位用“/”分开。4.4.7计量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力求单位名称全文统一,不混淆使用中英文单位名称。4.4.8标点符号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4.4.9数字与英文字符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全文中的英文字符均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字号与所在的文字段对应。4.4.10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4.4.11注释51 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4.4.12公式公式应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对于公式中的变量含义需要说明的,请在公式后的段落中,采用“式中:A为某某,B为某某”的方式加以说明,A、B等字符必须与公式中的字体一致。如,公式中为斜体,则说明中也必须使用斜体。4.4.13参考文献1.要求与标识: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顺次引述(按在正文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正文中提及);一般只引正式出版过的文献;对于文献有多个作者的,只著录前3位作者,从第4位开始该用“,等”或者“etal.”代替;根据GB3469规定,按下表标识不同的参考文献类型(另,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标识用“A”,其他用“Z”)。表4.1参考文献标识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其文献他标识MCNJDRSPZ表4.2电子文献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网上)计算机程序(磁盘)光盘图书标识DB(DB/OL)CP(CP/DK)M/CD2.著录格式与示例:(1)专著(含教材)著录格式:[序号]编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如:[1]刘谋佶,吕志咏,丘成昊,等.边条翼与旋涡分离流[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8.24~27.51 [2]IsidoriA.Nonlinearcontrolsystems[M].2nd,NewYork:SpringerPress,1989.32~33.(2)期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期):页码.例如:[1]傅惠民.二项分布参数整体推断方法[J].航空学报,2000,21(2):155~158.[2]MoustafaGH.Interactionofaxisymmetricsupersonictwinjets[J].AIAAJ,1995,33(5):871~875.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3)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D].地点:单位,年.例如:[1]朱刚.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北京:清华大学,1996.[2]SunM.Astudyofhelicopterrotoraerodynamicsingroundeffect[D].Princeton:PrincetonUniv,1983.(4)论文集,会议录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1]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5)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A].见:主编.论文集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如:[1]陈永康,李素循,李玉林.高超声速流绕双椭球的实验研究[A].见: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编.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9~14.[2]PengJ,LuoXZ,JinCJ.Thestudyaboutthedynamicsoftheapproachglide-downpathcontrolofthecarrieraircraft[A].In:GONGYao-naned.Proceedings51 oftheSecondAsian-PacificConferenceonAerospaceTechnologyandScience[C].Beijing:ChineseSocie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1997:236~241.注:会议文集的出版者可能不是正式的出版社;出版地指出版者所在地,不一定是会议地点。(6)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1]孔祥福.FD-09风洞带地面板条件下的流场校测报告[R].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技术报告BG7-270,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89.(7)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1]MIL-E-5007D,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S].美国空军,1973.[2]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注:对于国标GB等,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可省略。(8)专利著录格式:[序号]设计人.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例如:[1]黎志华,黎志军.反馈声抵消器[P].中国专利:ZL85100748,1986-09-24.(9)其他未定义文献类型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4.5装订要求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1)封面(2)诚信责任书(3)目录(4)中文摘要(含关键词)(5)英文摘要(含关键词)51 (6)正文(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10)封底51 第五章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考核5.1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5.1.1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应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见附表D.1、附表D.4),结合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工作表现、设计(论文)工作量、外语水平及论文质量等,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进行全面、认真地评阅,并按百分制给出评阅成绩,同时写出评语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语、成绩评定表》(见附表D.7)相应栏目。5.1.2评阅人评阅1.在答辩前,各答辩小组组织评阅人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评定标准(见见附表D.2、附表D.5)评阅毕业论文(设计),并按百分制给出评阅成绩,同时写出评语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语、成绩评定表》(见附表D.7)相应栏目。2.评阅人必须具有指导教师资格。5.2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各学院须组织答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各学院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成立答辩委员会。5.2.1答辩委员会的组成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由各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由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与专家组成。51 2.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由5人以上组成(特殊情况可为3人),设组长1人,秘书1人。各答辩小组具体负责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3.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科技人员)的人员担任。5.2.2答辩委员会的职能1.审定学生毕业答辩资格。审定的具体内容如下:(1)是否有缺勤(包括病、事假)累计超过总设计(论文)时间的1/3以上者;(2)是否有无故旷课超过3天以上现象;(3)是否有重大违规、违纪事件发生;(4)是否有抄袭行为(毕业论文(设计)中有25%以上的内容抄自其他资料);(5)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是否规范;(6)设计(论文)中的图表、设计的图纸是否执行相关国家标准;(7)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是否按时、全部交齐。2.公布答辩时间、地点和答辩学生姓名一览表。3.组织并主持全院(系)答辩工作。4.审查各答辩小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定成绩。5.根据工作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5.2.3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本环节对每一个学生一般控制在40分钟以内1.答辩小组组长宣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开始,并宣布答辩小组成员名单。2.答辩人报告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10—15分钟)。3.答辩小组提问,答辩人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答辩小组秘书做好答辩记录,并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见附表C.3)。51 4.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情况等确定成绩(见附表D.3、见附表D.6)、写出评语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语、成绩评定表》(见附表D.7)相应栏目。5.3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5.3.1评定方法1.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要求优秀的比例一般控制在20%以内,良好的比例控制在40%以内,其余为中等、及格和不及格。2.采用结构分评定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的评分组成,三部分的比例分别为40%,20%,40%。5.3.2评定要求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进行成绩评定时,要求做到:1.实事求是,不要从印象出发,更不要以指导教师的声望作为评定该学生成绩的依据。2.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予以充分的注意。3.评分既要看学生上交的材料,也应考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过程中的表现。5.3.3评分标准见附表D.1——附表D.751 第六章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管理6.1组织领导全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学院、指导教师分级落实完成。6.1.1教务处职责教务处作为学校主管部门负责全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制定本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规定。2.负责组织全校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抽查、检查、评估和总结。3.加强与各学院间的联系,协调、解决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组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等。5.编印《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集》。6.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教学研究和改革。6.1.2学院职责负责本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各学院成立由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和教务秘书组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和部署,根据本院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拟定本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2.向各专业老师、学生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动员。3.组织审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4.为学生选配合适的指导教师。51 5.定期检查各系(教研室)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抓好题目审查、初期检查、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等各个环节。6.负责对本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7.成立院答辩委员会和各专业答辩小组,组织全院答辩工作,审查答辩小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8.负责评选、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9.进行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填写有关统计数据和表格。10.汇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将电子版交教务处。11.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文件的归档工作。6.1.3系(教研室)职责负责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要成立由主任为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成员3~5人。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校、院两级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规定。2.根据选题原则组织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并报学院审核。3.按照指导教师的条件,确认指导教师名单并报学院审核。4.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统计表》(见附表E.1)、《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见附表C.2)和《毕业论文(设计)情况汇总表》(见附表E.2),并在规定时间报学院。5.召开指导教师会议,就指导要求、日程安排、评阅标准等,统一认识和要求。6.组织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检查任务书填写情况。7.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组织对学生的管理。8.组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组织毕业论文(设计)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9.进行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10.将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汇总并交学院归档。51 6.2工作程序见附表F.16.3文档管理1.统计报表: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落实之后,各专业须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统计表》(见附表E.1),并在向学生下达任务书之前报学院,由学院统一汇总后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2.成绩报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三天内,成绩录入。3.各专业负责人填写《毕业论文(设计)情况汇总表》(见附表E.2)并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到放假前报学院,由学院统一汇总后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4.总结报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进行自评与工作总结,并将自评结果和总结报告以书面形式于放假前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存档。5.优秀论文报送:各学院可按2-5%的比例选送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按规范格式整理、汇总,将电子文档于每年7月15日前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以便编印《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集》。具体详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6.毕业论文(设计)存档: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应将毕业论文(设计)收交学院资料室统一保存,保存期为5年。优秀论文必须按规定上交学校档案馆保存。7.其他资料:其他数据及资料由学院保存。6.4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组成1、学生的装订资料(1)封面(2)诚信责任书(3)目录(4)中文摘要(含关键词)51 (5)英文摘要(含关键词)(6)正文(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10)封底2、学生的其他资料(1)论文文献综述(2)译文及原文复印件(3)工程图纸(手绘或计算机打印)、程序及软盘(光盘)等;3、相关表格装订资料(1)课题申报审批表(2)任务书(3)开题报告(4)周进展记录(5)中期检查表(6)答辩记录(7)成绩评定表。附录A学生用表51 附表A.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论文(设计)来源论文(设计)类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51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51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附表A.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学院:________专业: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年月日附表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页51 附表A.45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特此声明。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附录B指导教师用表51 附表B.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报审核表(200届)学院(盖章):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课题名称课题类型课题来源*说明:论文设计科研真题生产或社会实际导师选题其它适用专业学生班级预计完成课题周数毕业实习地点毕业论文(设计)地点1.课题基本内容及要求51 2.题目特点(表现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上、表现在结合省情方面、表现在采用先进技术方面、表现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上)3.此题目往届是否做过?若已做过,写明做过几次,本届有何新的要求?4.题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论文字数或说明书字数、图纸数量),以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何要求等5.完成本题目的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如何解决?(含上机时数)51 6.系(教研室)审查意见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7.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组长(签字):      年月日*注:1、若题目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请在“说明”处填写科研项目名称;若来源于生产/社会实际,请写明题目来源单位;2、每人一份(各单位可根据情况确定一式几份)。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附表B.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信息学号学院班级姓名专业教师信息姓名职称学历任务书发出时间年月日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起止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共需周数主要内容:主要要求:预期目标:51 计划进程:主要参考文献:注: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附录C过程记录、检查用表附表C.1-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学院指导教师学号专业班级论文(设计)题目51 第周进展情况记录: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附表C.1-n进行填写。附表C.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所属学院:填表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学号教授副教授讲师其他(具体职称)51 专业及班级题目名称指导教师意见学生学习态度认真比较认真一般不够认真很不认真作业质量很好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工作进度超前完成完成计划基本完成落后计划没有进展签字:检查小组意见指导教师工作态度责任心强比较强一般比较差很差组长签字:学院意见分管院长签字(盖章):附表C.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51 答辩组成员姓名职称签名答辩组成员姓名职称签名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及班级指导教师论文(设计)题目记录:记录人:年月日附录D成绩评定用表附表D.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自然科学类)51 (指导教师评分表)类别项目比重%分值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低于60)评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平时成绩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10100学习态度认真,模范遵守纪律,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态度比较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论文达到规范性要求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学习不太认真,组织纪律较差,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学习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文献阅读与实际能力10100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并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准确、质量好。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能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尚可。实际动手能力尚可阅读了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未完成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及文献的阅读任务,外文翻译达不到要求。实际动手能力差水平成绩工作量10100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按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能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没有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技术水平30100方案新颖,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方案较好,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方案可行,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基本正确方案基本可行,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原则差错方案存在明显错误,设计不合理、评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研究成果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30100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地分析或有独到之处,成果突出,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或有新见解,成果比较突出,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对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研究能力较弱,对某些问题提不出个人见解,未取得什么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缺乏研究能力,未取得任何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很不扎实文字表达10100设计(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楚,语言准确,文字流畅,图纸美观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文字通顺,图纸整洁,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文理通顺,图纸质量较好,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有不合理部分,逻辑性不强,论述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图纸质量达到基本要求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图纸质量达不到基本要求备注附表D.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自然科学类)(评阅人员评分表)51 类别项目比重%分值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低于60)评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水平成绩工作量15100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按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能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没有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技术水平35100方案新颖,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方案较好,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方案可行,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基本正确方案基本可行,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原则差错方案存在明显错误,设计不合理、评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研究成果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35100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地分析或有独到之处,成果突出,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或有新见解,成果比较突出,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对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研究能力较弱,对某些问题提不出个人见解,未取得研究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缺乏研究能力,未取得任何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很不扎实文字表达15100设计(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楚,语言准确,文字流畅,图纸美观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文字通顺,图纸整洁,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文理通顺,图纸质量较好,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有不合理部分,逻辑性不强,论述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图纸质量达到基本要求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图纸质量达不到基本要求备注附表D.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自然科学类)(答辩小组评分表)51 类别项目比重%分值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低于60)评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水平成绩工作量5100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件量按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能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没有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技术水平20100方案新颖,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方案较好,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方案可行,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基本正确方案基本可行,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原则差错方案存在明显错误,设计不合理、评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研究成果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20100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地分析或有独到之处,成果突出,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知识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或有新见解,成果比较突出,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对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研究能力较弱,对某些问题提不出个人见解,未取得研究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缺乏研究能力,未取得任何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很不扎实文字表达5100设计(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楚,语言准确,文字流畅,图纸美观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文字通顺,图纸整洁,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文理通顺,图纸质量较好,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论文)结构有不合理部分,逻辑性不强,论述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图纸质量达到基本要求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图纸质量达不到基本要求答辩成绩答辩情况50100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能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较恰当地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基本能叙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对某些主要问题虽不能回答或有错误,但经提示后能作补充说明或进行纠正不能阐明自己的基础观点,主要问题答不出或有原则错误,经提示后仍不能回答有关问题备注附表D.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人文社科类)(指导教师评分表)51 类别项目比重%分值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低于60)评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平时成绩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15100学习态度认真,模范遵守纪律,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态度比较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达到规范要求学习不太认真,组织纪律较差,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学习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15100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并认真写出两万字以上有见解的读书笔记或三千字以上的文献综述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阅读一定的自选资料,并认真写出两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或三千字以上的文献综述阅读了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能较认真地写出两万以上的读书笔记或三千字以上的文献综述能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写出两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或三千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未完成阅读任务或读书笔记,文献综述不符合要求水平成绩外文翻译10100能出色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准确质量好能较好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能按时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质量尚可基本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无大错外文翻译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学术水平25100论文有独创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选题有一定的价值,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选题有一定的价值,但论文中自己的见解不多论题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论证能力25100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但独立研究体现得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但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和研究能力,照搬他人的观点,拼凑的痕迹较明显基本观点有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文字表达10100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语句通顺,语言准确、生动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准确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比较清楚,文理通顺论文结构中有不合理的部分,逻辑性不强。论述基本清楚,但不严密、不完整,或说服力不强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文题不符或文理不通,有抄袭现象备注附表D.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人文社科类)(评阅人员评分表)51 类别项目比重%分值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低于60)评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水平成绩外文翻译15100能出色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准确质量好能较好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能按时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质量尚可基本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无大错外文翻译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学术水平35100论文有独创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选题有一定的价值,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选题有一定的价值,但论文中自己的见解不多论题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论证能力35100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但独立研究体现得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但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和研究能力,照搬他人的观点,拼凑的痕迹较明显基本观点有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文字表达15100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语句通顺,语言准确、生动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准确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比较清楚,文理通顺论文结构中有不合理的部分,逻辑性不强。论述基本清楚,但不严密、不完整,或说服力不强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文题不符或文理不通,有抄袭现象备注附表D.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人文社科类)(答辩小组评分表)51 类别项目比重%分值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低于60)评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水平成绩外文翻译10100能出色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准确质量好能较好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能按时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质量尚可基本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无大错外文翻译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学术水平20100论文有独创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选题有一定的价值,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选题有一定的价值,但论文中自己的见解不多论题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论证能力20100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但独立研究体现得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但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和研究能力,照搬他人的观点,拼凑的痕迹较明显基本观点有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文字表达10100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语句通顺,语言准确、生动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准确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比较清楚,文理通顺论文结构中有不合理的部分,逻辑性不强。论述基本清楚,但不严密、不完整,或说服力不强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文题不符或文理不通,有抄袭现象答辩成绩答辩情况50100能简明扼要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能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较恰当地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能叙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对某些主要问题虽不能回答或有错误,但提示后能作补充说明或进行纠正不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主要问题答不出或错误较多,经提示后仍不能正确回答有关问题备注附表D.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语、成绩评定表51 学院(盖章):学号姓名专业论文(设计)题目班级指导教师意见评语:成绩:(满分100分)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阅教师意见评语:成绩:(满分100分)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论文(设计)答辩小组意见评语:成绩:(满分100分)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院答辩委员会审核意见三项累计总成绩(百分制):综合评定成绩(五级记分制):主席(签名):年月日注: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所给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并分别按40%、20%、40%记入总评成绩中(部分专业可根据学科特点适当调整比例);51 2、总评成绩一律采用五级记分制,具体换算规定如下: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51 附录E学院用表附表E.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统计表(200届)学院(盖章):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课题名称课题类型课题来源指导教师学生论文设计科研生产社会实际导师选题其他教师编码姓名职称学号姓名专业班级51 填表人(签字):51 附表E.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情况汇总表(200届)学院(盖章):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课题名称课题性质指导教师学生论文社会调查及评价设计其他教师编码姓名职称学号姓名专业班级成绩理论研究应用研究51 填表人(签字):51 附录F.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图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参考时间:选题申报工作开始前一周时间:由各学院按教学计划确定学院组织教师填写选题申报审核表,汇总题目张榜公布,实施双向选择参考时间:学院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落实学生选题,向学生下达任务书参考时间:张榜公布一周内向教务处报送《选题汇总表》及软盘参考时间:向学生下达任务书之前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参考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两周内学院、教务处组织中期检查参考时间:毕业论文(设计)实施中期时间:由各学院按教学计划确定学生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交叉评阅参考时间:各学院根据培养方案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参考时间:各学院根据培养方案确定向教务处报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向教务处报评选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参考时间:由教务处通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II 附录G.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表格资料(1)课题申报审批表(2)任务书(3)开题报告(4)周进展记录(5)中期检查表(6)答辩记录(7)成绩评定表论文(设计)题目:学院:________专业: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年月日II 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