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

《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

ID:13407318

大小:496.00 KB

页数:153页

时间:2018-07-22

上传者:U-4624
《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_第1页
《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_第2页
《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_第3页
《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_第4页
《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目录先秦文学绪论(2课时)第一章上古文学(3课时)第二章古代诗歌总集——《诗经》(6课时)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6课时)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6课时)第五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7课时)秦汉文学绪论(2课时)第一章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7课时)第二章伟大的历史家散文家司马迁(6课时)第三章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辞赋(6课时)第四章汉代乐府民歌(4课时)第五章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3课时)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2课时)第一章建安文学(5课时)第二章正始西晋文学(5课时)第三章陶渊明(5课时)第四章南北朝诗文(7课时)第五章南北朝乐府民歌(2课时)第六章魏晋南北朝的小说(2课时)第七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4课时)说明:所有教案主要参考了一下三种教材:袁行霈等主编本《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郭预衡主编本《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游国恩等主编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大纲教案•先秦文学部分编写者:朱洪玉绪论(2课时)一、先秦的社会概况二、先秦的文学概况第一章上古文学(3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 认知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理解上古神话借助幻想以征服自然力的本质特点,掌握并领会《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的基本内容及其体现的奋斗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上古神话故事是重点,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基本原理是难点。学习篇目:《弹歌》《蜡辞》《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训练题1、简述文学艺术的起源2、试以中国上古神话为例,说明神话的性质、意义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3、试举例说明神话与迷信的区别。参考书目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钟敬文《中国神话故事论集》(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王钟陵《论神话思维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讲授内容:第一节文学起源与原始歌谣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促进了人脑、思维、语言的发展,为文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最初的一切文学艺术的萌芽,都直接起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实践,是根据劳动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出来的。“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普列汉诺夫《一封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功用结合,美与善的统一,是我国原始人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观点的重要特征。我国最早的文学是原始歌谣。它是直接从人类的劳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关于这一问题,《淮南子•道应训》中有“邪许”是“举重劝力”之歌的论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也对劳动起源问题作了通俗生动的说明(即关于“杭育杭育派”的论述)。这些为协调组织劳动、减轻疲劳而产生的有节奏、声律的呼声,是后来有韵律、有节奏的诗歌赖以产生的基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歌谣有东汉赵晔《吴越春秋》所载的“弹歌”和《礼记•郊特牲》所载的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前者描写了狩猎过程,反映了渔猎时代的劳动生活;后者是一首带有宗教咒语性质的短歌,表示了原始人征服自然的良好愿望。在上古,诗、舞与音乐是融合无间、密不可分的。《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的“昔葛天氏之乐”,描写的就是原始人们为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第二节古代神话一、神话的性质及其特征关于神话,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一些精辟的见解。他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是“用想象相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据此,可以这样说,神话就是原始人对于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和解释。这种认识和解释不是科学的反映,而是通过幻想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但是,它决不是纯意识和心理的活动,而是有现实生活作基础的,它表现了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神话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特征。它产生在人类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发达,产生神话的时代就过去了,神话也就随之消失了。 神话与原始宗教都产生于原始时代,同样是对世界幼稚而天真的认识和充满了对自然力的信仰,但二者却有很大的差别。神话表现了对自然的斗争和探索精神,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宗教却表现了对自然力的屈从与驯服,是消极的;在阶级社会中,宗教被统治者利用,成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而神话中的英雄则继续鼓舞人民向恶势力英勇斗争。我国古代人民创作了丰富的神话,但是流传下来的不很多,只是散见于一些诗歌、子书及历史著作之中,有些已被历史化,有的则经后人增删改篡,已非原貌,故研究时必须加以注意,在先秦两汉典籍中,以《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保存神话较多。二、几则著名的远古神话简介1.开天辟地与人类起源的神话:《女娲补天》与造人的神话,表现人类重整乾坤的伟大的英雄气概以及对人类起源的勇敢探索;其故事原型大约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另外,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也属这一类。2.反映原始人与自然界的斗争:《后羿射日》赞美了弓箭的发明,歌颂了为民除害的英雄,大约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鲧禹治水》反映了原始人战胜洪水灾害,赞颂了他们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这类故事还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表现出原始人决心征服自然的雄伟气魄。3.反映原始部落间的斗争:这类神话以《黄帝战蚩尤》最著名。三、神话在文学史的地位与影响古代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它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神话中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后世作家进步的世界观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神话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那种神奇奔放的幻想,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启发了后世作家的艺术想象力。神话为后世诗歌、小说和戏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艺术形象。第二章古代诗歌总集——《诗经》(6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识记《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掌握《诗经》“风、雅、颂”的传统分类以及“赋、比、兴”的诗歌艺术手法,了解各类题材的代表篇目及其大致内容、基本风格。教学重点与难点:国风中反映爱情婚姻和征役生活的诗作是重点,雅颂篇章涉及的社会背景是难点。学习篇目:《关雎》《柏舟》《静女》《氓》《君子于役》《溱洧》《蒹葭》《七月》《东山》《采薇》《生民》。训练题1、什么叫做“风、雅、颂”?它们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2、简述《诗经》中作品的年代、作者情况、成书的经过及传布情况。3、大雅中有哪几篇史诗性作品?4、简述《诗经》中民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并各举几篇代表作品。5、试举例说明诗经民歌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6、《诗经》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参考书目(南宋)朱熹《诗集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第一至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至第七辑《诗经研究丛刊》(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等)。讲授内容:第一节有关《诗经》的几个问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或《诗三百篇》,汉代始称为《诗经》。一、《诗经》的分类 《诗经》所录作品皆曾入乐。按音乐性质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地方音乐,按不同的地域收集了十五国风共160篇作品,大多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乐”。“雅”又分“大、小雅”,大约与其产生的时代先后及音乐有关。大雅3l篇,小雅74篇,共105篇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包括“周颂”3l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二、《诗经》的编订与传布国风及小雅中的民歌,是经过古代官府采集然后选录编次的;小雅的大部及大雅诗则大约是公卿列士敬献的作品,或歌颂祖先业绩,或讽谕时政;“颂”大概是巫、史奉命而作根据神话、祭歌改编而成的祭祖颂神之曲。《诗经》成书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孔子删诗”说不可信。经秦火后,汉代传《诗经》者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诗经,毛诗为古文诗经。现在所存的只有《毛诗》,另有《韩诗外传》。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一、雅、颂: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前期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反映周民族发祥与创业的史诗性作品——《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大雅中的小部分及小雅诗的大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其中有些社会内容较深刻的讽谕诗,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重重矛盾,反映了其统治的危机,如《大雅•桑柔》、《小雅•十月之交》、《小雅•北山》等;有些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统治者的役使下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同时也表达了他们极大的愤慨,如《小雅•何章不黄》、《小雅•采薇》等。周颂是西周前期宗教性颂诗,有些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面貌,如《载芟》、《噫嘻》。鲁颂、商颂大约产生在公元前七、八世纪,性质与周颂相同。二、国风: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1.反抗剥削、压迫的诗篇:这类诗诉说了劳动人民所受的沉重的压迫与剥削,表现了他们的愤慨与反抗,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豳风•七月》等。2.反映战争和徭役的诗篇:这类诗反映了兵役、徭役带给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他们怨愤的心情。其中描写妇女对役夫、征人怀恋之情及征人思家的作品,真切动人,如《唐风•鸨羽》、《王风•君子于役》、《王风•伯兮》等。也有表现人民团结御侮的崇高的爱国精神的诗篇,如《秦风•无衣》。3.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的诗篇:这类诗数量多,题材广。有的描写了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殷切的思恋、相爱的欢乐、失恋的痛苦,表达了一种真挚、坦诚、淳朴、热切、健康的情感,如《周南•关雎》、《卫风•木瓜》、《邶风•静女》、《郑风•溱洧》,《秦风•蒹葭》等;有的则描写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带给妇女的痛苦,同时也表现了她们的强烈的反抗精神,反映了她们渴望获得自由的真正的爱情的愿望,如《卫风•氓》、《邶风•谷风》、《鄘风•柏舟》等。4.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诗篇:这类诗大胆揭露了统治者的可耻行径,无情地鞭挞了他们丑恶的灵魂,如《鄘风•相鼠》、《邶风•新台》、《陈风•株林》、《秦风•黄鸟》等。5.其它:歌唱劳动生活的欢乐愉快,如《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祝贺新婚的诗篇如《周南•桃夭》;表现爱国精神的《鄘风•载驰》;描写美人的如《卫风.硕人》等等。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一、艺术成就:最能代表《诗经》艺术成就的是国风及小雅中的那些民歌。1.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作者善于运用质朴、纯真的语言具体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如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真切、自然地流露出他们内心的各种情感,表达了他们朴实的愿望,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开端。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前人把《诗经》常用的表现于法归纳为“赋、比、兴”。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陈述铺叙;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和比拟;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触景生情、托物兴感,以启发联想和想象。比兴是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运用它可以使诗歌意境深远,余韵无穷,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形式上的特点《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杂用三、五、七、八言;多采用隔句押韵的方法,也有句句韵及其它押韵法。在结构上,大都采用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形式,造成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诗经》语言凝练、生动,词汇丰富多采。迭字、双声、迭韵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音乐美。二、对后世的影响:1.《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民歌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文学,陈子昂倡导的诗歌革新,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的主张,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理论,都是对《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启发和推动后世作家重视民歌,向民间文学学习。3.其纯真的艺术风格,赋、比、兴的手法以及运用语言的技巧,也都给后世文学以巨大的影响。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6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认知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史相兼的性质,了解编年体、国别体的不同形式,掌握《左传》记事为主、擅长叙述战争、《国语》记言为主、《战国策》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左传》《战国策》是重点,《周易》《尚书》等早期文献是难点。学习篇目:《左传》:《重耳出亡》《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郑子产相国》;《国语》:《召公谏弭谤》;《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冯谖客孟尝君》《触詟说赵太后》。训练题1、简述《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的性质,体例,记事年代和作者情况。2、《左传》一书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举例说明《左传》在记叙战争和描写人物方面的思想、艺术特色。3、举例说明《国语》一书的艺术成就。4、试以《苏秦以连横说秦》为例,说明《战国策》一书在描写人物上的艺术特色。参考书目谭家健《试论国语的文学价值》(《江淮论坛》1983年第6期);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讲授内容:第一节《尚书》《春秋》《尚书》意即上古之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原名《书》,后称《尚书》或《书经》。《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由部分,记载着自尧起直至春秋时代的政治历史,材料则是历代帝王誓词,官方文告及贵族的劝戒文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虞书》、《夏书》系后人伪托或追叙而成;《商书》中的“盘庚”是商代遗留文献;《周书》包括西周至春秋前期的文献。文辞皆佶屈赘牙,古奥难读。《尚书》有真伪问题及今古文之争。《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纲要,由孔子根据鲁史修订而成,按鲁君世系,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十二君二百四十二年的各国军政大事。文辞简约,用语谨严,含有鲜明的倾向性。对后世史学家、文学家皆有影响。《尚书》与《春秋》都是儒家经典。第二节《左传》《国语》 一、《左传》:《左传》本名《左氏春秋》,汉人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是我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依《春秋》体例,用鲁君世系编年,记述了自公无前722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年(鲁哀公27年)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其作者旧说是左丘明。汉儒把此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现在一般认为此书系战国初年人汇集各国史料编辑而成。《左传》全书近二十万字、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由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制社会这一阶段的历史风貌,为我们汇集和保存了大量的有关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史料,对于研究春秋时的社会状况很有价值。《左传》所表现的思想观点有某些进步因素。首先,它比较重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体现出某种程度的民本思想,如曹刿论取信于民;其次,表现了爱国思想,如商人弦高救郑,申包胥哭秦庭等;再次,它歌颂了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如子产,晏婴等;另外,它还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酷烈的败行,如晋灵公不君,秦穆公以三良殉葬等等。但是作者的基本立场是维护旧礼制,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书中有许多地方宣扬了天道、鬼神、灾祥等迷信思想。《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精于叙事,善于通过一系列具体情节的描写,将历史事件叙述得非常生动,有较强的故事性。《左传》尤其擅长描写战争。全书记载了大小军事行动有三、四百处之多。它写战争并不单纯地描写战场情况,而是非常注意写出战争的性质,起因,双方政治情况,力量对比的变化,人心的向背,战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对各国产生的影响。《左传》还非常善于描摹人物,它往往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写出了人物性格成长的过程。《左传》的语言简洁、精练、婉曲、畅达,而尤善于记叙行人辞令之美。《左传》对我国历史学和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它的倾向鲜明、直书无隐的精神,一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散文的典范。二、《国语》:《国语》是一部分国记载的国别体史书。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七国的历史片断。所记年代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约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440年),早于《左传》而起,迟于《左传》而至。《国语》作者,旧说以为即撰写《左传》的左丘明,故有人将二书并称,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实则各自为书。现在通常认为它是战国初期人据各国史料整理而成。《国语》偏重记言,它所表现的进步思想不如《左传》鲜明,艺术性也较逊色。此书文辞质朴简练,接近当时的口语,其中不乏生动的比喻与精辟的警句。有的篇章也写得比较出色,如召公谏弭谤、叔向贺贫、勾践灭吴等。这些文章情节曲折,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故事性。第三节《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己无主名可考,大约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汇集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全书三十三篇,体例同于《国语》,分别记载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共十二国的史实。所记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约二百四十余年。本书原有多种名称,经汉刘向重加编校,遂定此名。《战国策》非一人一时之作,其内容非常庞杂。它广泛地记录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状况,以及他们之间纵横捭阖的斗争,保存了不少极有参考价值的史料。本书主要体现了纵横家思想。书中对策土们朝秦暮楚、猎取个人功名富贵的行为及阴谋权诈表示了赞赏的态度,并过分夸大了“士” 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反映了作者的唯心史观。当然,书中也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民本思想,如赵威后问齐使,它反映了一些有眼光的统治者对人民的力量与地位的重视。同时,书中也记载和歌颂了一些有远见,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进步人物及其生动的事迹,如鲁仲连义不帝秦。邹忌讽齐王纳谏等。书中有不少地方还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暴虐与无耻的丑行,如郑袖谗魏美人、秦宣太后欲以丑夫殉葬等。有些篇章至今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触詟劝说赵太后不要溺爱幼子等。《战国策》与《左传》一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首先,它长于记事。叙事状物,铺张扬厉,夸张渲染,极尽形容,如苏秦夸说临溜的富庶等。文笔灵活自如,词采绚烂,流利酣畅,表现了先秦记叙文的新发展。其次,描写人物也极其形象生动。如苏秦说秦王不行后的沮丧狼狈及相赵的煊赫得意的情状,冯谖为孟尝君经营三窟的机智及其奇士风采,荆轲刺秦王的慷慨悲壮,无不刻划得声色必肖,淋漓尽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再则,作者还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譬喻,机智而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来进行论辩说理,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战国策》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从汉代贾谊、晁错论策的辅张扬历,司马迁《史记》笔调的明白酣畅,汉赋的铺陈状物,宋代三苏散文的雄辩有力,都可看出《战国策》的遗风。同时它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6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识记先秦诸子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领会诸子散文运用寓言和譬喻来说理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孔孟庄荀的优美散文是重点,老庄抽象而深邃的哲理论辩是难点。学习篇目:《论语》:《侍坐章》;《墨子》:《公输》;《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庄子》:《逍遥游》《养生主•庖丁解牛》;《荀子》:《劝学》;《韩非子》:《五蠹》。训练题1、简述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所处的时代及生平、思想。2、举例说明《论语》一书的语言特色。3、举例说明《孟子》散文的艺术风格。4、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5、以《劝学》为例分析《荀子》散文的主要特色。6、韩非子散文大致可以分哪几类?各有什么特色?参考书目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1935年);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修订本);李泽厚《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文物出版社1981年);胡念贻《孟子的文学价值》(《先秦文学论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大出版社1995年)。讲授内容:第一节《论语》《墨子》一、孔丘和《论语》孔丘的生平。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他主张“仁者爱人”,主张“德治”,反对暴政。他告诫统治阶级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以奴隶殉葬,要求对当时的奴隶制政治作某些改良,思想比较开明,也包含有一定的人道主义因素。但是,他把“仁”归结到“扎”上(“克己复扎曰仁”),并具体化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上,目的在于维护旧有的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这就表明他的思想是属于贵族奴隶主阶级的,后世的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利用它来作为统治和压迫人民的思想工具,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大教育家,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之先。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上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如“学而不厌”、“见贤思齐”、“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等等,至今仍对我们大有启发。孔子认真研究,整理过不少文献典籍,如他曾经正乐,作《春秋》,传讲《诗》、《书》,对于保存和传播古代学术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文论方面,孔子谈诗,论乐,重视文学的政治与教化作用。比如他认为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也可以“多识鸟兽草木鱼虫之名”,作词典用;他主张文章要通畅,“辞达而己”;主张文质相副。他的这些主张对后世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论语》主要是孔子的言行录,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哲学、文艺、教育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孔于思想和学说的重要文献,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此书由孔子弟子及孔门后学辑录而成,成书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汉代流传有三种本子,现在留存和通行的是《鲁论语》。全书二十篇,是语录体的散文集,记事简略,用语精炼,言辞浅近,用意深远,非常凤趣幽默,并带有感情色彩。有不少包含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富有哲理的语句,成为后世的成语、格言。其风格是温文和顺,含蓄从容。二、墨翟和《墨子》墨翟,战国初期鲁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其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另外还主张尚贤、尚同、节用等,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但又主张天志、明鬼,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墨子》一书,是墨家学说的一部丛书,内容包括墨子讲学记录,“墨子及弟子的言行以及墨家后学的一些专论。由于墨子主张“非乐”,所以《墨子》一书,质朴无华,但逻辑推理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开我国论辩散文的先河。第二节孟轲和《孟子》孟轲的生平。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影响最大的儒学大师,后世以“孔孟”并称,其书也与《论语》同列为“经”。政治上,孟子主张“王天下”、“行仁政”,并且提出了“仁政”的具体纲领:制民以产、薄税敛,治礼义,省刑罚,重教化。他反对“霸天下”,反对诸侯的兼并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他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了“民贵君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他对统治阶级的暴政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主张诛杀残贼人民的独夫暴君、上述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他的“性善论”是仁政学说的理论根据。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目的是维护旧有的统治秩序。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为统治阶级剥削、压榨人民提供了口实。《孟子》一书是孟子晚年与弟子一起共同编撰的,现存七篇(每篇都分上下),全三万五千余字,基本上是长篇的对话语录集,某些片断可以视为完整的说理文。《孟子》文章颇具特色: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思想绵密,辩才无碍,语言酣畅有力,富有鼓动性,颇具纵横家风格。②明敏机智,善设机巧,引人入彀,然后层层追逼,锋芒毕现,令人无没迴避。③极善用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进行论辩说理,如“揠苗助长、”“齐人乞番”等,富有形象形与幽默感,文章的说服力很强。《孟子》一书影响后世较《论语》更为深远,成为唐宋古文家学习的典范。第三节《老子》《庄子》一、老聃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先驱者,据传姓李名耳字聃,生活时代略前于孔子。其书称《老子》或《道德经》、五千言,用韵文写成。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他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矛盾的对立面,而且可以互相转化,具有朴素的辨证法观点。但他的世界观总的说来是唯心主义的。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幻想人类社会回复到原始状态,违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消极倒退的。《老子》一书有许多名言,对后世颇有效益。二、庄周和《庄子》庄周的生平。庄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是道家学派的继承者和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但他的“齐物之论”则滑向了相对主义。他的世界观则是悲观厌世、虚无主义的。他主张“弃知去己”、“ 舍是与非”,摈弃一切智慧与社会文明,幻想超越客观现实而追求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很显然,他的这种思想是当时的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思想意识的反映,对后世不免产生消极影响。不过,庄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进行了无情深刻的的批判和辛辣尖锐的嘲讽,表现出一种愤世嫉俗,蔑视礼法与权贵、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精神,这给后世进步作家如陶渊明、李白等人以一定的积极影响。今本《庄子》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为系庄子自著,《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则出自门人和后学之手。所以《庄子》一书也可以说成是庄子学派的总集。《庄子》散文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独特风格:①构思精巧,想象奇幻,汪洋恣肆,气势奔放,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②善于借助神话、寓言故事及各种譬喻来阐明哲理,如“庖丁解牛”、“佝偻承蜩”等等,形象生动,简炼传神。③语言丰富多采,文笔挥洒自如,措词恢诡奇警,声调铿锵响亮,表现了庄子运用艺术技巧来表情达意的高超本领。庄子散文具有极强烈的艺术魅力,深为后世文学家喜爱并尽心追摹。第四节《荀子》《韩非子》一、荀况和《荀子》荀况的生平。荀况是战国后期儒学大师,是先秦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他不迷信天命鬼神,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界自有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并不因人事的变化而改变。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的光辉命题;表现了他思想的进步性,这在先秦诸子中是少有的。政治上,他推崇礼治;兼重法治;尊尚王道而兼称霸力;反对暴君苛政。哲学上,他反对孟子“性善论”而提倡“性恶论”,其目的是以此作为“礼治”的哲学基础,当然这也是唯心主义的,不过他强调加强后天的教育来改造人的本性。《荀子》一书,大部分为荀况自著,小部分出自荀子学生之手。其中多为长篇的专题论文,体系完整,涉及面广。经汉代学者刘向整理编订成三十二篇,定名《荀卿新书》,唐人杨倞为之作注,改称《荀卿子》,后世称为《荀子》。《荀子》散文,论点明确,分析透辟;结构清晰,句式整炼而间有变化;语汇丰富,善用比喻,长于论证又颇有文采。它标志着说理文的成熟与发展。荀子《赋篇》,对汉赋发展影响很大。《成相》则是采用民间俚俗歌谣的格调、韵律而创作成的新形式,说明荀子重视学习民间文学,有独创精神。二、韩非和《韩非子》韩非的生平。韩非是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他根据当时社会急剧变革的特点,研究了七国纷争过程中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在总结前期法家如商鞅、申不害等人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政治思想体系,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他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强调严刑峻法和使用暴力。他的“法治”主义在当时虽曾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随后便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劳动人民反抗的工具。《韩非子》五十五篇,大多为韩非自撰。从文章体裁看,大致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政论文,如《五蠹》、《说难》、《孤愤》等。其特点是说理深切,分析透辟,文辞犀利,言语专断,锋芒毕露,表现出严刻、峻峭的风格。另一类,则是类似寓言故事集性质的散文,如《说林》、《内外储说》等,其中保存了很多民间文学资料。著名的像“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等,至今仍为人们所熟悉。韩非运用这些寓言故事作论据进行说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五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7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 认知屈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的文学史地位,了解楚辞作为地方诗歌的新特点,掌握《离骚》《九歌》的大致内容,知晓《九章》《招魂》《天问》的主旨。教学重点与难点:《离骚》《九歌》是重点,《天问》深邃蕴义是难点。学习篇目:屈原:《离骚》《湘夫人》《山鬼》;宋玉:《九辩》(节选)。训练题1、什么叫楚辞?试述楚辞诗体的来源及其形式上的特点。2、简述屈原的生平和思想。3、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4。《九歌》包括哪几篇作品?其名称是怎样来的?5、《九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哪几类?6、试以《湘夫人》为例论述《九歌》的艺术特色。7、《九章》包括哪几篇作品?其名称是怎样来的?8、简述《天问》及《招魂》基本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9、试论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0、试述宋玉《九辩》的艺术成就。参考书目郭沫若《屈原考》(《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游国恩楚辞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潘啸龙《屈原与楚文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讲授内容:第一节楚辞的名称及来源“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作家创造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所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黄伯思《校定楚辞序》)“楚辞”这一名词不知起于何时。西汉初年已有“楚辞”名称,但其确切含义究竞是指楚地方言,或者是指一种新诗体,尚有争议。西汉后期,刘向辑录屈原、宋玉及汉人作品编成《楚辞》一书,这样楚辞作品不仅有了专集,而且”楚辞”这个名称也就一直流传下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楚辞类》说:“屈宋诸赋,定名楚辞,自刘向始”。这大致是一种可行的说法。刘向所编《楚辞》现已不存,目前我们所见的最早本子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的渊源大约有三:①其基础是南方楚地的民间文学——即所清“楚声”、“楚歌”。②对“楚辞”体影响最大的是楚地民间“巫耿”。楚国盛行巫凤,民间祭祀时,人们以歌舞娱神,充满了原始宗教气氛,富于浪漫情调。这对屈原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③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如屈原的《桔颂》、《天问》,其形式明显受《诗经》的影响。从楚辞作品讲究铺陈辞采,也可看出战国纵横家散文风格的影响。可以说,楚辞的出现,是以楚文化为基础的南北文化合流。而伟大诗人屈原对楚辞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7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楚人,出生于衰落的贵族之家。早年曾为怀王所信任,任官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传》)屈原有伟大的抱负。他对内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他曾为怀王起草“宪令”,目的是使楚国“国富强而法立”,进而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后遭受楚国上层贵族中保守势力的谗害与排挤,被怀王疏远,流放汉北。以后虽被召返,但顷襄王时再次遭受谗陷,被长期放逐到江南沅、湘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被秦将白起攻破。屈原眼见国破家亡,理想破灭,悲愤至极,遂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在他所作的《离骚》、《九章》等许多篇章中,都反复申述了他的举贤选能、革新政治的“美政”理想,揭露了楚国社会的黑暗,斥责楚王昏聩;抨击贵族阶级的没落、腐朽及排斥贤能的罪行。诗中洋溢着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强烈情感,表现了向恶势力顽强作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为实现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第三节《离骚》和屈原的其它作品屈原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二十五篇,王逸《楚辞章句》所列具体篇目,有些尚有争议,现代一般认定为屈原作品的有:《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和《招魂》。一、《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干四百余字,是我国古代最宏伟的一首抒情长诗。(一)题解及创作年代:“离骚”,既可解为“离忧”、(司马迁)、“别愁”(王逸)又可释为“遭忧”(班固)。另据近人考证,“离骚”同“劳商”,本是古代楚地一种歌曲名,此说可供参考。关于《离骚》的他作年代亦有二说:①认为作于楚怀王时代。②认为是作于顷襄王时被再次放逐到江南的年代。以第二说为好。(二)《离骚》的思想内容:《离骚》可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母诗人对自己大半生斗争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则描写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全诗以诗人自身经历为线索,通过历叙家世、生辰、理想与抱负以及不幸的遭遇,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后苦闷与矛盾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炽烈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对楚国深沉真挚的感情。诗人满怀愤激之情,对君主昏庸、群小误国的黑暗政治进行了深刻尖锐的批判。诗中反复表达了自己坚持高尚峻洁的操守,决不向邪恶势力妥协退让的坚定的斗争意志,充溢着一股坚持真理、勇于献身的浩然正气和祟高精神。(三)离骚的艺术特色:1.《离骚》是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是形成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流派的直接源头。①《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祟高理想、峻洁人格和充满着爱国热情的、“可与日月争光”的伟大诗人的典型。②思想内容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特点,表现手法上具有显著的浪漫主义特征。《离骚》反映了当时楚国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而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不是完全写实,它已升华为一种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尤其在诗的后半部,诗人大胆地驰骋着想象和幻想,运用虚构和夸张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自然现象揉合成一体,编织成虚幻的境界,抒写了主人公内心的深沉、复杂的情感,更具有浪漫主义的特征。2.《离骚》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离骚》中的比兴手法,已从《诗经》的单纯、片断而发展到比较系统和完整、具体象征的性质。如用鲜花香草比喻人的高洁品质,以恶禽臭物来比喻谗佞小人,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描写,使现实斗争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开辟了后世“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的先河。3.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创造。《离骚》采用楚民歌形式,汲取散文笔法,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定格,创造出参差错落的“楚辞体”;扩大了篇章结构,增加了内容容量,更适宜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和细腻微妙的情感。《离骚》的语言精炼,词采华美。方言的采用,使诗歌富有南国情调;灵活运用虚字,增强了诗歌咏叹的抒情气氛以及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二、《九歌》《九歌》是届原根据楚地民间祀神的乐歌经过艺术加工再创造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九歌》原是古乐曲名,“九”非确数。屈原的《九歌》包括十一首诗,依次为:《东皇太一》(天之尊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配偶神)、《河伯》(黄河之神)、《东 君》(太阳神)、《大司命》(主命运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山鬼》(山神)、《国疡》(为国战死的英烈)、《礼魂》(送神曲)。内容大致有三:其一是对自然神的热烈礼赞,如《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等,其中也倾注了诗人追求光明、歌颂正义的强烈情感。其二是描写神与神、神与人相爱的恋歌。《湘君》与《湘夫人》就通过对湘水男女神之间思恋、等待、相约水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那种爱与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感情。《山鬼》描写了山中女神热烈追求爱情而不得时那种相思、幽怨、愁苦的情态,形象逼肖,真切动人。其三是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诗篇。如《国疡》就是深切悼念为国献身的楚军将士,赞美了他们“生当人杰,死为鬼雄”的英雄气概。情感深沉而激越,风格刚健悲壮,读来动人心魄。《九歌》所描写的诸神形象,美妙姣好;心理刻画,细腻微妙;语言精美,情味深长。作者善于融情于景,创造出优美动人的意境,富有浪漫色彩。三、《九章》屈原《九章》包括九篇作品:《借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颂枯》、《悲回风》。这些作品原是单行散篇,非一时一地之作,后人因其内容、形式大体相近,遂汇成组诗,冠以“九章”之名。《桔颂》系诗人早期之作。全诗以托物咏志的手法,借赞美桔树来表现诗人高尚纯洁的品质。其余八篇都是屈原见疏、被放以后的作品。其中《哀郢》作于公元前278年秦破郢都都之后。诗人在诗中哀悼国都沦陷,痛惜人民遭难,斥责奸佞误国,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之情。《涉江》叙写了诗人晚年被放江南后艰难跋涉的情状,表现了他顽强坚韧、毫不动摇的精神。《怀沙》则是绝笔之词,表现了诗人以身殉国的决心。这组诗内容与格调和《离骚》相近似,但浪漫情调较少,主要是纪实之辞。表现手法上少用比兴而多直抒胸臆,近于白描。结构散而不乱,跌宕有致,语言富有感情色彩。四、《天问》《天问》是古今罕有的奇文杰作。所谓“天问”,意即“问天”。全篇以一百七十二个问题组成,对天体自然、地理历史、神话传说、人生道德都大胆地提出了疑问,“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表现了诗人反传统的观念和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天问》不仅内容奇特,而且.构思精巧。通篇以四言句式为主,或二句一问,或四句一问,甚至有句句设问,形式灵活多变,错落有致,毫不板滞。五、《招魂》《招魂》也是一篇奇文。关于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屈原,王逸认为是宋玉。以司马迁的说法为可信。关于这首诗的主目,除旧说宋玉招屈原魂外,还有屈原招怀王魂和屈原自招两说。以屈原自招说为好。《招魂》诗除开头有序言和结尾有“乱”辞外,中间全是招魂词。诗人以夸张铺陈的手法,“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表现了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全诗借用民间招魂词的形式创作而成,每隔一句用一个楚方言“些”字作结尾,使诗歌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诗中采用了很多神话传说,充满着浪漫主义情调;其夸饰铺叙的写法也直接影响到汉赋的创作。第四节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了我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首先是作为一个爱国者,一位爱国诗人的典范为店世所景仰和追慕。他那对祖国无限挚爱的火热的感情,那纯洁高尚的人格,那坚持理想、忠贞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都深知地激励着后人。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屈原精神的威召力更是非常巨大的。屈原那些用人格和心血熔铸成的动人诗篇,滋育了后世进步作家,从贾谊、司马迁到李白、杜甫、乃至郭沫若,无不深受其影响。 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首先,他奠定了我国文学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道路的基石,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表现力。从此以后,《诗》、《骚》并立于世,形成我国诗歌创作的两大优秀传统,共同拓展了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道路。其次,屈原创造的楚辞体,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是诗歌体裁的一次解放。它不仅是汉赋的直接渊源之一,而且给后世诗歌形式的变化创新带来重要影响。在表现手法上,屈原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对形成我国诗歌的民族特点作出了贡献。第五节宋玉宋玉是继屈原之后重要的楚辞作家。现署名为宋玉的作品约十四篇,多为后人伪托,只有《九辩》一篇可确认。《九辩》原系古乐曲名,宋玉袭用古乐之题以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郁闷和愤慨之情。它是一首著名的长篇抒情诗。作者并不直抒胸臆,而是着意地去刻写秋景的肃杀凄凉,借以衬托出自己的幽怨哀愁之感,创造出了一种以“悲秋”为主题的、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提高了诗歌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最为后世文人所称道。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大纲教案•秦汉文学部分编写者:朱洪玉第一章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7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了解秦朝及西汉时期产生的政论文、哲理文、故事文、骚体赋、汉大赋等不同文体的基本写作特点,识记它们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李斯、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是重点,《吕氏春秋》及汉大赋的文本阅读是难点。学习篇目:李斯:《谏逐客书》;贾谊:《吊屈原赋》、《过秦论》(节选);晁错:《论贵粟疏》;枚乘:《七发》(节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节选)。训练题1、《谏逐客书》的正反论点是什么?该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鲁迅先生对贾谊、晁错文章的风格有何评论?3、《吊屈原赋》属骚体赋,《子虚赋》属散体大赋,试比较它们有何不同特点?4、何谓“七发”?如何评价汉大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参考书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朱碧松《试论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光明日报》1962年11月25日);郭预衡《秦汉文章之变迁》(《历代散文丛谈》,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陶秋英《汉赋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毕万忱《试论枚乘的七发》(《文史哲》1990年第5期);龚克昌《汉赋的奠基者司马相如》(《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讲授内容:第一节秦代文学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大帝国。“车同轨,书同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秦王朝的极端专制和愚民政策,也使思想文化受到极大的摧残。短促的秦王朝,文学上没有多大成就。刘勰说:“秦世不文”(《文心雕龙•诠赋》),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李斯(?—前208),秦代政治家、文学家,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曾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度楚王不足事” ,遂西入秦。先为吕不韦门客,后官至丞相。李斯议论风发、文采丰富的散文是在秦统一以前创作的,代表作品为《谏逐客书》。此文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是谏劝秦王取消错误的逐客令而要有气量容纳人才的一封奏章。文章分析了客卿对秦国发展所起的作用,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说明对于声色器物都是惟好是取,而独于用人乃非秦者一概排斥的错误。全文议论驰聘,气势奔放,比物连类,辞采斐然;既富有战图文章宏放雄辨的姿态,又开启汉代辞赋铺叙藻饰的特色,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散文,被后人誉为“骈体初祖”。秦二世时,李斯为保自身富贵而阿二世所好,写了一篇《论督责书》,思想反动,言辞刻薄,留下恶名。秦有一些刻石文,大都也出于李斯之手。内容歌颂秦始皇功德,思想价值不高,形式则模仿雅颂。二句或三句为一韵(如《琅邪台刻石文》、《会稽山刻石文》等)。其用语“质而能壮”,对汉魏以后的碑铭文体有一定影响。《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杂家”著作,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严格说来属于先秦范畴,但为了文学史叙述衔接的便利,把它同李斯的《谏逐客书》一道放在“秦代文学”中予以介绍。该书二十余万字,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后人简称为《吕览》。它取材广泛,博采各派学说之长,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这是战国末年的统一形势在文化上的要求和反映。它和先秦其他子书一样,有不少地方借寓言故事说理,富有文学意味,如“集腋成裘”、“荆人袭宋”、“刻舟求创”、“引婴儿投江”、“穿井得人”、“鲁鱼亥豕”等等。《吕氏春秋》中的思想比较开通,并不迂腐,主张变法革新,强调居安思危,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譬如《慎大览•慎大》:“一曰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第二节贾谊的骚体赋与政论文汉初文学主要是政论散文和辞赋。贾谊为其代表作家。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贾谊不仅是文学家,更重要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中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对秦王朝的失败教训以及汉初所存在的尖锐的社会问题,都认识得极为明晰,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汉初政权的政治措施。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总结秦王朝的灭亡教训,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为巩固汉王朝的封建统治而提供借鉴。文章不仅以逻辑的力量服人,而且以感情的气势动人,是汉代有名的大文章。与贾谊同时并齐名的政论家是晁错(前200—前154)。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掌管朝政大权,对法令多所更改。晁错的政治主张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他的文章质朴无华,说理透辟,善于从历史事买、当前情况的具体分析入手。《论贵粟疏》分析了西汉初期社会经济上所存在的严重问题,论证了务农贵栗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文章立沦精辟,措施切实可行。贾谊和晁错是西汉初期的文章大家,鲁迅称他们的文章为“西汉鸿文”,说他们“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的《吊屈原赋》属于典型的骚体抒情赋;作者以屈原自况,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了政治上的不平。作品感情真实,比喻新颖,句式整齐,近《诗》类《骚》。而《鵩鸟赋》则采用人禽问答体,叙写作者对人生祸福无常的深沉的哲理思考:“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德人无累,知命不忧。细故蒂芥,何足以疑!”第三节枚乘《七发》与《谏吴王书》枚乘(?—前140),西汉前期重要辞赋家、散文家,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文学侍从),时吴王酝酿叛乱,枚乘上《谏吴王书》,运用譬喻,论说祸福,欲以劝阻;吴王不听,枚乘遂与邹阳等人离开吴国,投奔梁孝王门下。景帝时,吴楚等七国以“清君侧” 为名,率兵西向,矛头直指汉中央政府,景帝被迫斩了晁错;此时枚乘再次上书给吴王,即《重谏吴王书》,劝其就此休兵;吴王执迷不悟,仍然不听,最后终于被灭。由于枚乘两次上书,积极维护汉中央统一政权,其声名因此大著,并受到景帝的信任。这两篇散文推心置腹,言辞恳切,娓娓细道人生哲理,发人深思,被《文选》双双收入。枚乘辞赋代表作《七发》,则是一篇虚构的讽谏性作品。李善说:“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作品通过假设楚太子患病,而吴客前往探问,并陈说七件事以启发太子的描写,暴露了封建贵族腐化享乐的糜烂生活,揭示了腐朽生活戕害人身,是致病的根源,表达了作者对它的不满和批判,提出了应进用文学方术之士以助其改变生活方式的主张。在构思上,作品颇有独到之处。它把上层统治阶级腐化享乐、安逸懒惰的生活比喻做侵蚀身心的毒剂,或摧残性命的利斧,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并由此引出七段所谓针砭、启发的文字,借以咏物写景,铺叙场面,巧用譬喻,绘形状色,最后以“要言妙道”作结。这样,既表达了作品“所以戒膏粱之子”的讽谕思想,又体现了作者“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的文学才华。《七发》在辞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它是汉代大赋形成的标志。并对后世影响甚大,许多人刻意模仿,以至形成一种“七体”。枚乘还有先后谏吴王二书,文中多用譬喻和偶句,语言富于形象性,有辞赋特点。第四节司马相如与汉大赋武帝时期是汉赋最发达的阶段,司马相如则是其中首屈一指的大赋家。司马相如的生平。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虽非一时所作,但内容前后衔接,意思一脉连贯,故可视为一篇。作品虚设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人,借他们的对话,对诸侯、天子迷恋游猎而不务政事,予以规讽。《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在这几句话里,很概括地说明了《子虚》《上林》的主题和形式。在主观上,司马相如作赋,是有讽谏意义的,不过作用不大,因作品的主要部分在于“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即夸张帝王的物质享受,渲染贵族的宫廷、畋猎生活及其骄奢淫佚的风气,迎合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心理,故客观上成为扬雄所批评的那样:“劝百风一”、“曲终而奏雅”了。《子虚》《上林》表现了汉代帝王的独特生活方式,有推尊天子、贬抑诸侯的倾向,这与汉武帝时的国力强盛,中央集权巩固,天子凛然独尊的经济、政治形势是一致的,具有时代的规定性。当然,我们也应承认:司马相如是一个富有文采和想象力的作家。其赋的艺术特点:(1)规模宏大,描写场面雄伟壮观,富有气魄;(2)多视角,多中心,从不同角度进行铺陈描绘;(3)语汇丰富,用字新奇,文采华茂,表现了作者具有较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但终以过于夸奇炫博,堆砌生词僻字,反转成文章病累。对司马相如的赋前人有不同评价。司马迁、班固认为它有“风谏”作用,扬雄则以为“劝百风一”,即客观上起到的是欲讽反劝,鼓励帝王奢侈淫乐的相反效果。第五节刘向的故事散文汉代的故事散文,主要有刘向纂辑的《新序》、《说苑》和《古列女传》。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后改名向,汉王室后裔,西汉著名学者,今文学家,目录学家。汉成帝时,曾受命校订皇室所藏五经秘书,写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是文化史上很有贡献的人物。《新序》、《说苑》收集了大量的先秦以来的历史传说,以符合其封建伦理说教的要求。其形式从《韩非子》的内外《储说》发展而来,书中有些故事耐人寻味;如“叶公好龙”、“晏子治东阿”等。《列女传》(一名《古列女传》)凡七卷,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嬖孽”等七门,列记古代妇女事迹一百零五则,每则均有赞语,旨在宣扬封建礼教。其散文风格以流利自然、舒缓平易、说理畅达见长。第六节扬雄《法言》及其文学批评 扬雄的生平事历。扬雄是西汉末年的大赋家。《羽猎》《甘泉》《长扬》《河东》四赋作于成帝末年,不外逢迎之意。扬雄作赋虽尽力模仿司马相如,然气势辞采终不免有逊色。哀帝时,雄无心仕进,作风为之一变,作《解嘲》,表述了他默然自守的处世态度。扬雄晚年后悔作赋,以为那是“雕虫小技”,无补讽谏,“于是辍不复为”。此外,曾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后者某些章节反映了扬雄的文学批评主张,主要贡献在于创建了“明道”、“征圣”、“宗经”的文论思想。第二章伟大的历史家散文家司马迁(6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了解司马迁生平中与《史记》写作有重大关系的相关经历,识记《史记》的五种体例,理解司马迁史笔与文笔交融的创作方法,知晓后人“不虚美,不隐恶”的相关评论,熟悉《报任安书》《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代表作品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文笔在《史记》中的运用是重点,司马迁深刻思想的体悟是难点。学习篇目:《项羽本纪》(节录)《李将军列传》(节录)《管晏列传》《屈原贾生列传》《陈涉世家》《魏其武安侯列传》《报任安书》。训练题1、在司马迁的生平中,主要有哪几件事与他《史记》的写作有密切关系?2、《史记》一书的体例是怎样的?从史学上看它有何发展创造?3、从《史记》的褒贬尺度看,它表现了哪些进步倾向?4、试述鸿门宴在楚汉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项羽和刘邦各有什么性格特征。5、怎样理解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参考书目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再版);可永雪《史记文学成就论稿》(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张新科《史记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安平秋等主编《史记教程》、《史记论丛》(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讲授内容: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和著述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一四五年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有三点与他写作《史记》有重要关系。一、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司马迁的先代“世典周史”,都是周代的史官。其父司马谈为汉武帝时太史令,学识渊博。曾写有《论六家要旨》,对阴阳、儒、墨、名、法五家分别作了分析和批判,而对道家则作了充分的肯定。这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大胆的离经叛道的言论。司马谈的学术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司马迁的思想和治学态度是有影响的。此外,司马谈曾欲修著史书,因病未能如愿,临终前嘱托司马迁:“无忘吾所论著矣!”司马迁泣泪发誓完成父亲的遗志。三年后,司马迁继父职为太史令,并开始做《史记》著述的准备。二、青、中年时代的漫游。司马迁在青、中年时代,曾有过三次较大的出游。第一次在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司马迁二十岁,出游到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许多地方。第二次在入仕做了郎中之后,“奉使西征”,巡视四川南部和云南边境一带。第三次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这年武帝到泰山举行“封禅” 典礼,司马迁作为皇帝扈从,一路随从。总之,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司马迁的足迹几遍江河南北、长城内外。这些游历活动使他扩大了视野,增益了知识,较多地感受到了人民的实际生活。这一切对他政治见解的形成和丰富《史记》一书的内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三、遭李陵之祸。司马迁在太初元年(前104)主持改历工作后,着手《史记》的著述。天汉二年(前99),他因李陵事件替皇帝宽解而获罪,次年下狱受腐刑。这种蒙受人间奇耻大辱的痛苦经历,加深了他对上层社会炎凉世态的认识和酷吏政治的愤慨,也更加坚定了他忍辱著书的决心和毅力。后二年遇大赦出狱,迁为中书令,但无心仕进,更积极著述。《史记》一书大约成于征和二年(前91),此后作者事迹不可考,约卒于武帝末年。司马迁不朽巨著《史记》的写作,是与他的家庭教养、漫游经历、以及他的不幸遭遇有密切关系的。当然,也有时代的条件和要求(见“概说”)。《史记》的规模体例(见《作品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三千年的历史发展,并奠定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基础。司马迁的其他作品有《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安书》。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不朽巨著《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巨大的历史著作,而且也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三千年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且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给人以美的享受。《史记》的文学成就:一、塑造了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史记》作为历史著作,是忠实于历史真实的。但作者在“实录”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的具体描绘,再现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富有性格特征的历史人物形象,如项羽、李广、刘邦、陈涉、张良、韩信、廉颇、蔺相如等。《史记》塑造人物的功夫首先表现在对于材料进行精心选择、高度概括和适当安排。作者选择的是那些重要的、有代表意义的、足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和事件(如《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留侯世家》等)。其次,为了突出某一中心思想、体现某一创作意图而采用“互见法”.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可保持各篇自身的统一完整,倾向鲜明,又可使篇与篇之间相得益彰(如《魏公子列传》、《范睢列传》等)。再次,司马迁通过许多戏剧性的情节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使其性格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如《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魏其武安侯列传》“使酒骂座”和“东朝辩辨”等)。此外,作者还常常通过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使之更为生动、逼真,并增强其传记的故事性。如张汤劾鼠,石建误书,李广射石,陈涉辍耕等都是。二、谋篇布局,匠心独运。全书一百三十篇是一整体,互相补充,互相照应。但每一篇传记无疑又是各自独立的文学作品。在文章组织上,它一方面首尾呼应,针线严密,结构紧凑;同时又穿插灵活,变化多端,用文章波澜起伏而又摇曳多姿。三、悲慨激扬,富有强烈的抒情性。鲁迅称它是“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的文学成就和抒情色彩的高度概括评价。《史记》在描写历史人物时,不仅禀承着“实录”精神对人物的生平活动加以从实记录,而且“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寄寓着作者的褒贬和鲜明的爱憎感情。《史记》的内容有爱有恨,有歌颂,有鞭挞,可以说是一首爱的颂歌,恨的咒曲,是一部饱含血泪的悲愤诗。全书既闪现着作者的理想之光,同时他那满腔愤世嫉俗之情也时而流露笔端,火花四射。在表现形式上,有的通篇以抒情议论为主,有的夹叙夹议,有的引入一些诗赋歌谣,淋漓慷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气氛(如《屈原贾生列传》、《伯夷叔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 四、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语言上《史记》也有很多创造。首先是善于运用符合人物地位身分的有特征性的口语来传达人物的神情态度(如《张承相列传》写周昌口吃,《陈涉世家》写伙伴的惊讶,以及刘邦、项羽观秦始皇出游的不同感慨等);而作者的叙述、描写语言也是感情充沛和富有表现力的,能极其巧妙地写意传神。其次,《史记》大量引用民谣、谚语、俗语,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加强了读者对于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再次,司马迁引用古籍时还常把十些古奥难懂、含义不明的词句,改成当时通俗易懂的词汇和句式,以便于一般人所理解;在古代语言规范化上有积极作用(如《五帝本纪》、《宋微子世家》征引《尚书•尧典》和《尚书•洪范》等)。总的说来,《史记》的语言精练、生动、雄浑、晓畅,有感情,有气势。韩愈说它“雄深雅健”,苏辙说它“其文疏荡,颇有奇气”。第三节《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有崇高的地位。从史学上讲,“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赵翼《廿二史札记》),创立了纪传体通史的体例,成为历代“正史”的不祧之祖,从而“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郑樵《通志•总序》)。其史学观点,修史态度,尤其是那种“不虚美、不隐恶”敢于批判现实的“实录”精神,都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并受到后代进步历史家的崇敬,如刘知几,章学诚等。从文学上讲。司马迁把中国的历史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史记》无论是写人物、记场面都十分集中,完整;故事性强,结构严谨,匠心独具。其方法技巧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足供后人取资。《史记》的散文成为后世古文运动的旗帜,为唐宋以下历代散文家所效法,如韩愈、欧阳修、归有光、方苞、姚鼐等。《史记》中的人物、故事被后世的小说、戏曲所借用(如“窃符求赵”、“霸王别姬”等),成为小说戏曲家们创作取材的昆山邓林第三章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辞赋(6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了解该时期的散文类别及辞赋演变的特点,识记政论、史传、哲学散文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知晓《汉书》性质及成书过程,识记“汉赋四大家”及东汉抒情小赋的具体作家与篇名。教学重点与难点:《汉书•苏武传》及张衡、赵壹的抒情小赋是重点,《盐铁论》的犀利辩锋与《论衡》的哲理思维是难点。学习篇目:桓宽:《盐铁论•本议》;刘向:《说苑•政理》(晏子治东阿);扬雄:《法言•吾子》(节录);班固:《苏武传》(节录)、《杨王孙传》;王充:《论衡•自纪》(节录);张衡:《归田赋》、《四愁诗》;赵壹:《刺世疾邪赋》。训练题1、《盐铁论•本议》记述了论辩双方哪些主要不同观点?体现了怎样的文章风格?2、扬雄对辞赋有些什么评论?3、《汉书•苏武传》哪些地方表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今天有何教育意义?4、王充有哪些文学批评主张?5、汉赋发展可分哪几个时期?各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每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参考书目朱东润《汉书考索》(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5年再版);周勋初《扬雄与王充文学思想的对立》(《文史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刘周堂《论张衡二京赋》(《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李维武《王充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讲授内容:第一节桓宽、刘向、扬雄 西汉后期的政论文仍然保持平实质朴的特点,富于论辩精神,这可以桓宽的《盐铁论》为代表。桓宽的生平,思想。《盐铁论》的写作。《盐铁论》的基本内容:以当时经济名臣桑弘羊、田千秋为一方,以各地应诏前来的贤良文学为另一方,对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以及与此连带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政策的得失,展开广泛深入的论辩。全书共六十篇,各篇都用问答体,彼此诘难,层层深入,是我国论辩散文的重要作品。第二节班固及其《汉书》班固的生平及其家学渊源。《汉书》的成书过程。《汉书》大体承袭《史记》,但小有改变,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叙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二十九年的断代历史。班固有史才而缺乏司马迁那样的史识。由于他崇奉儒家思想,受天人感应、神学迷信的影响较深,再加又是奉旨修书,故他基本上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因之表现在《汉书》里就明显地有一种正统气、迂腐气,而缺乏《史记》所具有的那种卓绝的见解、批判的锋芒与强烈的人民性。作者还是比较重视客观史实的,在一些传记中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如《外戚传》、《霍光传》等。从文学角度讲,《汉书》有些篇章的人物形象也很鲜明,读后给人的印象很深,如苏武、赵充国、霍光、杨王孙等。《苏武传》划画了一位大义凛然、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表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品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书》的文章温厚典雅,语言简净整饬,不象《史记》那样生动活泼,浅近易懂。班固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其代表作为《两都赋》。描写西都长安宫阙的壮而和东都洛阳规模的宏大,铺张扬厉,力追司马相如,然其笔力气势仍较之为下。第三节王充的文学批评王充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曾历时三十余年,著《论衡》八十五篇。其中《自纪》、《佚文》、《艺增》、《对作》等篇表现了他的文学主张:(一)重视文章的实用价值,主张文章要有“劝善惩恶”、“匡济薄俗”的教育作用;(二)要求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二者“外内表里,自相副称”;(三)主张书面语言与口语—致;做到文词浅显、通俗易懂;(四)提倡文章要有创新,反对模仿和因袭。王充这些文学观点与当时文坛上模拟因袭的不良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值得重视的文学理论批评的遗产。第四节张衡和东汉的抒情小赋张衡的生平。张衡《二京赋》作于早年,形式上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规模宏大,务求“出于其上”;然在夸叙铺张中夹有议论说理,其讽意比较突出,并写了一些新的东西,如对市井生活的描绘。张衡的《归田赋》表现了作者不满当时的政治,不肯同流合污,而宁愿归隐田园的思想志趣。作品篇制短小,写景写情皆清新可喜。它在赋的发展史上有创新意义,标志着旧的赋颂传统开始被突破,而抒情小赋开始出现。他的《四愁诗》是一篇著名的深有寄托的七言诗。东汉后期,社会极端黑暗,政治斗争也更为激烈。随着经济政治的衰落,以夸张铺陈为能事的大赋也相应地衰落了。这时一些敢于反抗现实的文人开始创作一些富有社会意义的小赋。如蔡邕作《述行赋》,揭露统治者的淫侈,同情人民的疾苦。赵壹作《刺世疾邪赋》,强烈抨击社会黑暗,充满愤世疾俗的反抗精神。祢衡作《鹦鹉赋》,托物言志,表现出才志之士生于末世的悲惨遭遇。这些抒情小赋由长篇巨制的形式变为短篇,由描写宫殿游猎只供帝王贵族为赏玩的作品,变为描写社会现实,表现个入胸怀情趣的作品,这是十分可喜而重要的转机,并对六朝抒情赋的发展很有影响。第四章汉代乐府民歌(4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认知汉乐府作为音乐机构的职能和作为诗体的入乐性质,掌握汉乐府民歌的代表性作品,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广泛社会内容及其以叙事为主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相和歌辞”及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重点,“郊庙歌辞”是难点。学习篇目:《战城南》《陌桑上》《东门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有所思》《上邪》《妇病行》《枯鱼过河泣》《江南》《孔雀东南飞》。 训练题1、“乐府诗”的名称是怎样来的?简述汉乐府的成立及其采集民歌的情况。2、乐府民歌按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各类有哪些代表作品?3、乐府民歌与《诗经》作品相比较,在艺术上有何发展?4、《陌上桑》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何独到之处?5、试述《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思想意义,分析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形象。参考书目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讲授内容:第一节关于乐府“乐府”的涵义有所演变,原指音乐机关,后转变为诗体名称。武帝时乐府机关规模扩大,其职能是:采集民歌,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封建统治者创建乐府、搜集民歌的目的是为了娱乐,但也有“观风俗,知薄厚”作为政治借鉴的意图。在客观上则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罗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它把唐以前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加以著录,汉代乐府民歌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等三类中。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汉乐府民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它们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两汉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是汉代政治面貌和社会面貌的一面境子。具体表现在:(一)反映劳动人民的穷困生活和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体现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如《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陌上桑》等。(二)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悲歌》、《饮马长城窟行》等。(三)反映男女爱情和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如《有所思》、《上邪》、《上山采蘼芜》、《白头吟》等。此外,还有少数讽刺政治黑暗、揭露权贵荒淫的作品。汉代乐府民歌保存到今天的约四十余篇,数量虽不甚多,但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听到当时人民自己的声音,可以看到当时人民的生活图画。它们是《诗经》十五国风的继续。第三节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汉乐府民歌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特色。首先,它们继承了《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大多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作品;直接表达着人民的爱憎。第二,从诗歌体裁上说,乐府民歌大部分是叙事诗。出现了人物对话和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有比较完整和发展中的故事情节。如《陌上桑》、《妇病行》、《东门行》等。第三,汉乐府民歌的形式自由多样,它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格式,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五言。丰富多采的形式有助于复杂思想内容的表达。第四,语言朴实生动,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明人胡应麟评论说:“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今古。”汉代乐府民歌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三个高峰,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五言体的叙事形式,对后代诗歌创作影响极大,使后人学习仿效不已。第四节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长篇叙事诗。全诗共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被前人誉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德潜《古诗源》)。它最早见于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自产生以来,一直以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广泛地受到人同群众的喜爱。《孔雀东南飞》深刻的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热烈地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并表达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作品的艺术成就:(一)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兰芝是整个悲剧故事的中心人物,她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结大方,作品特别突出了她那当机立断、永不向压迫者示弱的倔强性格。她是古典文学中最光辉的艺术形象之一。仲卿性格比较软弱,但是非分明,忠于爱情,随着事变的发展,终于走上以死殉情的彻底反抗的道路。焦母、刘兄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虽寥寥几笔,其狰狞可恶,已跃然纸上。(二)个性化的对话。全诗共有三十次对话,对表现人物性格有重要作用。(三)人物行动的刻划和环境、景物描写的衬托,如兰芝严妆和太守迎亲等。(四)突出了民歌风韵,运用了比兴、排比、夸张、反复吟咏等表现手法。(五)结尾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增强了悲剧的感染力。第五章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3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体认五言诗起源于民间的观点,识记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识记《古诗十九首》是产生于东汉后期的一组无名氏抒情诗,了解其基本内容和“短语长情”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古诗十九首》是重点,文人五言诗向民歌学习的演进过程是难点。学习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迢迢牵牛星》《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今日良宴会》;宋子侯:《董娇饶》;辛延年:《羽林郎》。训练题1、简述文人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2、《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它的作者和产生的时代如何?3、《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如何?这组诗有何社会现实性?有何局限性?参考书目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1955年);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讲授内容: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起源于民间。五言诗的萌芽可上溯到《诗经》中的一些五言句式,如《召南•行露》、《小雅•北山》等。但完整的五言诗则首先是在汉代民歌中出现的。如武帝时民谣“何以孝弟为”、成帝时民谣“邪径败良田”、乐府民歌《江南》、《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等。在民谣俗谚和乐府民歌的巨大影响下,文人开始模仿和学习写作五言诗。五言诗一经出现和形成,便很快代替了四言诗的地位。其原因是:五言诗既可容纳双音词、单音词;还可容纳三音词;其二、三结构奇偶相配,富于变化;因而比四言诗更丰富,更灵活,伸缩性理大。如南北朝诗论家钟嵘在他所著的《诗品•总论》中所说:“(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第二节东汉文人的五言诗 一般认为文人五言诗是在东汉才有的。西汉时期文人诗歌基本是四言和楚歌体,如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韦孟《讽谏诗》,武帝《秋风辞》等。到了东汉,文人从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创作了一些为数不多的五言诗。最早的是班固,作有《咏史》,写缇萦救父之事,钟嵘说它“质木无文”,说明其艺术水平还很低,缺乏诗歌所应有的形象性。其后有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疾邪诗》,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饶》等。表现了文人向乐府民歌学习而技巧日趋成熟的过程。其中《羽林郎》比较突出,与《陌上桑》堪称双璧。第三节《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和艺术《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昭明文选》,是梁萧统收集、选编的一组无名氏的五言诗。其产生年代大约在顺桓以后、建安以前。《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概括地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写游子思妇的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英蓉》《庭中有奇树》《明月何皎皎》等;另一类是写求官不遂、伤时失志的苦闷和感伤,如《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等。前者虽未涉及什么重大社会问题,但它们写男女情思,比较真挚,思想感情基本上也是健康的,又加风格朴素自然,是一些优美的抒情之作。后者虽也曲折地反映出东汉末年黑暗现实的某种面影,有一定历史认识意义,但它们散发出来的那种消极以至颓废情绪,正是《十九首》的槽粕,必须加以批判。《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性很高,最突出的是:(一)长于抒情。作者运用比兴、衬映、烘托等手法,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二)语言浅近洗练,质朴自然,不假雕琢,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往往表达出十分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所谓“深衷浅貌,短语长情”(陆时雍《古诗境》)。这组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对后代的影响很大,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放刘勰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另外,《文选》还载有苏武、李陵五言诗共七首,这些诗据前人考证不是苏、李二人所作,其内容、风格与《古诗十九首》接近,故大致肯定它们亦产生于东汉后期。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大纲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编写者:朱洪玉第一章建安文学(5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了解建安文学的年代断限及其社会背景,掌握“三曹”、“七子”和蔡琰的代表性作品,领会“建安风骨”的基本内涵。教学重点与难点:建安诗歌是重点,建安辞赋如曹植《洛神赋》等是难点。学习篇目:曹操:《短歌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王粲;《七哀诗》;陈琳:《饮马长域窟行》;刘帧:《赠从弟》其二;蔡琰:《悲愤诗》;诸葛亮:《出师表》。训练题1、为什么说建安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时代?什么叫做“建安风骨”?它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2、“三曹”诗歌在风格上有何不同?3、曹植的诗歌在前后期有何不同?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有何贡献?4、蔡琰的《悲愤诗》怎样运用场面描写和心理刻划来加强艺术感染力量?参考书目《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余冠英《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建安文学研究文集》(黄山书社1984年);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讲授内容: 第一节建安文学总说建安(196——220),是东汉献帝的年号。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里。因此,文学史上向来把建安文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点。建安文学包括汉魏初阶段(190——232)的文学。建安文学获得了繁荣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五言腾涌,俊才云蒸,作家和作品大量涌现,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安文学的特色是:在内容上反映了动乱的社会面貌和人民丧乱的痛苦,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在艺术上具有一种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文风,风格多慷慨激昂。前人用“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来赞扬建安文学,就是指建安文学的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和慷慨激昂的风格。建安文学的繁荣及其特色形成的原因:汉末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思想从儒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曹氏父子带头创作,并对文学大力鼓励、提倡;汉代乐府民歌对建安诗人的示范作用。建安文学以诗歌为主体。主要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刘帧、阮瑀、徐干、陈琳、应瑒)和黎琰。第二节曹操曹丕一、曹操的出身。抑制豪强和统一中国是曹操一些中的主要活动。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曹操诗的思想内容:(一)、反映汉末的乱离现实和民生疾苦,如《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二)、表现他的雄心壮志和政治理想,如《步出夏门行》、《短歌行》、《对酒》。此外,曹操诗歌中也有一些以歌咏神仙为内容的游仙诗,如《精列》、《秋胡行》。曹操诗都是运用乐府旧题来反映现实、抒发怀抱,形式有四言、五言、杂言,语言质朴,气韵沉雄。曹操的文章直抒胸臆,直言事理,大胆直率,毫无顾忌,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标志着汉代散文向魏晋散文过渡的重要倾向。二、曹丕的诗歌曹丕是曹操次子,公元二二O年度汉献帝自立为帝。曹丕的诗歌题材狭窄,多是描写男女爱情和离愁别恨之作,缠绵柔媚,风格纤弱。其代表作《燕歌行》二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其《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著。第三节曹植曹植,字子建,曹丕之弟。他的一生以公元二二O年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他以才华出众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恃才傲物;后期备受曹丕父子的猜忌和迫害,“名为王候,实则囚徒”,怀恨早逝。曹植前期的诗歌多数是热情地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白马篇》、《鰕鲐篇》为代表。后期的诗歌主要表现他政治上受迫害的痛苦,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的现实,以《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七哀》为代表。曹植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独创性。他灵活运用乐府形式来抒写自己的感情,从乐府的以叙事为主转向以抒情为主,注入了诗人鲜明的个性。他改变了汉乐府古朴的语言风格,达到“骨气奇高”与“词采华茂”的统一。曹植的散文与辞赋也有不少佳作。前期散文以《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为代表,后期散文以《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为代表。辞赋以《洛神赋》为最有名。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者,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他大力写作五言诗是为我国的五言诗奠定基础的人。第四节建安七子与蔡琰一、“七子”的诗歌“七子” 的作品具有建安文学的共同特征,其中以王粲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诗歌,有的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如王粲的《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域窟行》、阮璃的《驾出北郭门行》;有的抒发了个人的抱负与遭遇,如刘桢的《赠从弟》三首。二、蔡琰的《悲愤诗》女诗人蔡琰的《剿愤诗》,叙写自身的痛苦经历,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所造成的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被压迫的命运,是我国古代叙事诗中的一篇杰出作品。第二章正始西晋文学(5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识记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西晋中期文学代表作家是“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了解其代表作品的大致内容,了解西晋末期“永嘉文学”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阮籍、嵇康、左思的是重点,陆机、郭璞的作品是难点。学习篇目: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驾言发魏都”);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陆机:《赴洛道中作》(“携辔登长路”);潘岳:《悼亡诗》(“荏苒冬春谢”);左思:《咏史》(“弱冠弄柔翰”、“郁郁涧底松”、“荆轲饮燕市”);刘琨:《重赠卢谌》。训练题1、正始、太康、永嘉的诗风有何不同?2、阮籍的《咏怀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他对五言诗的发展有何贡献?3、为什么说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传统?参考书目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韩格平注译《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讲授内容:第一节正始文学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8)。当时政治大权掌握在司马懿父子手中,司马氏为了篡权,大肆屠杀拥护曹魏的士族和知识分子。政治黑暗,社会恐怖。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上,产生了正始文学。正始作家用道家的眼光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基本精神仍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但在表现方法上多使用象征、隐蔽的手法。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向来认为是“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向秀、阮咸、刘伶、王戎、山涛)。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一、阮籍:阮籍饮酒狂放,崇尚老庄,不拘礼节,但又“口不臧否人物”,“喜怒不形于色”他对司马氏尽量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阮籍有《咏怀诗》八十二首,表现了他孤寂、苦闷和愤强的复杂心情,揭露了当时改治的黑暗和礼法之士的虚伪,多用比兴手法,形成隐约曲折的艺术风格。他熟练地运用五言诗的形式写作政治抒情诗,为古典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陶渊明的《钦酒》,庚信的《拟咏怀》,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这些组诗都受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表现了愤世嫉俗、反抗礼教的思想,是一篇有价值的散文。二、嵇康:嵇康愤世疾俗,刚肠嫉恶,蔑弃传统礼法,“非汤武而薄周孔”,不满司马氏的黑暗、残暴的统治,结果遭到杀害。《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散文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公开宣告与以司马氏为首的上流社会彻底决裂的文章,嘻笑怒骂,锋利深刻。嵇康的诗歌有《送秀才入军》、《幽愤诗》等六十六首,风格清峻。第二节西晋文学一、西晋初期文学 西晋初期的张华、傅玄,作品已带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好铺张模拟,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其诗风表现了由魏到晋的过渡。他们只有少数乐府诗写得好,如傅玄的《秦女休行》、《豫章行•苦相篇》,张华的《轻薄篇》、《游猎篇》,尚具有汉乐府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精神。二、西晋中期文学西晋中期文学,又叫太康文学。大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司马炎于265年篡魏之后,280年灭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告一结束,出现了短暂的统一和较为安定的局面。这个时期,作家较多,有所谓三张〔张协、张载、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之称。太康诗坛表面上繁荣兴盛,实际上是形式主义开始泛滥。太康诗的一般倾向是:社会政治内容稀薄,追求辞藻华美和对偶工整。陆机和潘岳的作品,最能代表这种文风。陆机诗名最高,极受时人推崇,但他的诗内容贫乏,竭力追求辞藻和对偶,机械地模拟前人。他的诗只有少数作品略为可取,如《赴洛道中作》、《拟明月何皎皎》。他有一篇《文赋》,是论文的名作。潘岳与陆机齐名,诗文亦讲究绮丽工整。所作《悼亡诗》,感情比较真切,描写比较细腻。太康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要推左思。左思是建安风骨的继承者,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他有抱负,积极用世,由于出身寒微,仕途很不得意。其代表作是《三都赋》和《咏史》八首。《咏史》八首,借古人古事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批评当时的社会,反映了士族地主和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揭露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笔力充沛,讽谕深刻。三、西晋末期文学西晋末期文学,即一般文学史上所谓永嘉文学。永嘉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307——313)。永嘉是西晋即将灭亡的大乱时期,伴随玄学思想的兴起,诗坛上刮起了一般玄言诗风。《诗品》云:“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这股玄言诗风,一直刮到东晋。当时能摆脱玄言诗影响的有刘琨和郭璞。刘琨参加了抵抗侵略的战斗,具有强烈的民族思想。《扶风歌》、《重赠卢谌》等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使晋代诗风为之一振。郭璞以写游仙诗闻名。他借游仙以咏怀,否定朱门,蔑弃荣华富贵,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其诗形象鲜明,和当时一般的游仙诗、玄言诗不同。第三章陶渊明(5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体认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具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精神和辞官归田、躬耕稼穑的生活经历,掌握《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并诗》等代表作的基本内容,领会陶诗平淡自然、意味隽永的艺术风格。教学重点与难点:陶渊明田园诗作是重点,其仕途经历的曲折、家境转变的影响及其思想心态的复杂性是难点。学习篇目《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移居》(“昔欲居南村”);《饮酒》(“结庐在人境”);《怨诗楚调示厌主簿邓治中》;《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咏荆轲》;《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训练题1、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他隐居后躬耕田园对诗歌创作有何影响?2、陶渊明诗歌可分几类?主要内容是什么?辞赋和散文有哪些名篇?3、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试举例说明。4、为什么说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对后代有何影响?参考书目《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浅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李华《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年);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讲授内容: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陶渊明(365—427),一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生活在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出身于一个没落官僚的家庭。从廿九岁开始出仕,担任过祭酒、参军之类小官。他一会儿出仕,一会儿归田。最后,在四十一岁时,他坚决辞掉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今,从此终生不再出仕,一直隐居耕种在农村,直到六十三岁逝世。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青少年时代颇有雄心壮志。他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热爱自然,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隐逸是他厌恶官场黑暗、追求自由生活、不肯同流合污的表现。归隐后,他接近农民,参加劳动,思想感情有了变化,作品的某些方面反映了农民的思想和愿望。他的明哲保身、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也有明显的表露。第二节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陶渊明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大致可以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大类。一、田园诗。有的表现农村的美好景色和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和郭主簿》其一、《归园田居》其一、《移居》其一、《读山海经》其一、《饮酒》其五,他用田园的美好来对比官场的丑恶。有的歌咏农业劳动,表现他亲自参加劳动的体会以及和农民的友好交往,如《归园田居》其二、其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突破了儒家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观念。有的反映农村的凋蔽和自己穷困的生活,如《归园田居》其四、《怨诗楚调厌主簿邓治中》。晚年所作《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表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愿望。但这个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二、咏怀诗。陶渊明的咏怀诗(如《拟古》、《咏贫土》以及《读山海经》、《饮酒》中的大部分),或者宣抒胸襟,或去借古喻今,或者用象征、寓言的手法,抒发他对国事的关心,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蔑视,对趋炎附势求名逐利者的讽刺。有些诗中也表现了他的人生如梦、乐天知命、及时行乐的消极的处世哲学。除了诗歌之外,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也写得很有特色,其中有不少是历代传诵的名篇。《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五柳先生传》记叙了一个性惰爽快、不慕荣利的理想人物,《感士不遇赋》抨击了反动统治阶级摧残、压抑人才的罪行,《归去来兮辞》表现了他辞官归田时愉快、自由的心情,《闲情赋》抒发了他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这些作品都广泛流传,受人喜爱。第三节陶照明作品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的作品,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他的作品,内容平淡自然而含意深远,语言平淡自然而精炼简洁,达到了“富有尽而意无穷”,在平凡之中见出不平凡,在平淡之中蕴含着深厚的热情。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陶渊明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形象地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凡的日常生活,抒发他“胸中自然流出”的真情实感,传神地创造出一种很高的思想意境。他把自已的感情渗透到描写的景物之中,又常常在抒情、写景之中说明一些生活的哲理,既富有情趣,又富有理趣,达到情、景、理的统一。第四节陶渊明的影响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创作打破了玄言诗的统治,并在诗歌史上开辟了田园诗的新天地。他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对后代诗人有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蔑视权贵,不同流合污,为后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他的乐天知命、及时行乐的思想和明哲保身、逃避观实的态度;对后世亦有消极影响。第四章南北朝诗文(7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了解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山水诗、七言诗、新体诗、宫体诗的不同创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体认骈文的艺术特点,领会谢灵运、鲍照、庾信的创作对文学史的不同贡献。教学重点与难点:“二谢”、鲍照、庾信是重点,该时期骈赋作品中的典故是难点。学习篇目:谢灵运:《登池上楼》;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代出自蓟北门行》《拟古》(“束薪幽篁里”);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庾信:《拟咏怀》(“榆关断音信”、“日晚荒城上”、“萧条亭障远”)《重别周尚书》;孔稚圭:《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郦道元:《三峡》。训练题1、谢灵运和谢朓的山水诗在艺术表观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对七言诗形式的发展有何贡献?3、庾信后期诗风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参考书目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讲授内容:第一节谢灵运和山水诗宋齐之际的山水诗代替了东晋以来的玄言传,是南朝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山水诗兴起的原因:东晋以来官僚贵族居于山水秀丽的江南之地,美丽的环境吸引文人去描写;魏晋以来崇尚隐逸,隐逸者多标榜山林,佛道寺观亦多建于名山胜境,此风促使文人士大夫与山水接近;魏晋人尚清谈,尚品评,由评人物到评山水,有助于山水文学发展;玄言诗的沉闷寡味,物极必反,需要改革更新。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做永嘉太守以后写的,诗里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有些诗句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表现了自然美,比起玄言诗来是一个进步。他的诗不乏名句,但绝少佳篇。他的诗往往是前半写景,后半谈玄,留着一条玄言的尾巴。他注意精雕细琢,刻划逼真,讲究对偶,重视辞采,但不免流于繁冗堆砌。其代表作有《登池上楼》、《石门岩上宿》等。第二节鲍照和七言诗鲍照是南朝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反映了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对门阀制度表现了不满与反抗。他的诗直接继承了建安的传统,与曹植颇多相似之处。风格俊逸豪爽、华丽雄壮。其代表作有《拟行路难》十八首和《代出自蓟北门行》、《拟古》等。鲍照是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的人,他现存的二百首诗中有八十多首是乐府诗。他在学习乐府的过程中发展了七言诗的形式,不仅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这种形式,而且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为七言诗开拓了道路。第三节谢朓和新体诗 在诗歌史上,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新体诗是我国诗歌从比较自由的汉魏古体诗走向严格讲究声律和对偶的近体诗的重要过渡阶段。这种初步讲究格律的新体诗,是齐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等人开创的,所以又称“永明体”。谢朓是齐代最著名的诗人。因为与谢灵运同族,人称“小谢”。他的优秀诗篇大部分是山水诗。其山水诗在谢灵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摆脱了玄言的尾巴,形成了清新流丽的风格,被人传诵的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他还有《王孙游》、《玉阶怨》等小诗,精巧清新,颇有南朝民歌气息。第四节梁陈诗人和宫体诗梁陈时代,诗歌的内容愈来愈空虚堕落。由于梁武帝、陈后主等荒淫君主的提倡,宫廷御用文人的附和,描摹色情的宫体诗盛行。简文帝萧纲热衷于这种诗歌创作,曾称之为“性情卓绝,新致英奇”,并提出“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的命题。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唐初。第五节庾信和北朝诗人北朝的文人诗坛,一直比较荒凉。庾信由南入北,才给北朝诗坛带来了转机。庾信早年是梁朝有名的宫体诗人,四十二岁出使西魏,恰逢西魏南侵,梁元帝投降,庾信便留在北方,屈节做了西魏、北周的官。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他到北朝以后,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变化,诗风也为之一新。庾信后期诗歌的主要内容,便是表现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身仕异朝的苦闷和怀念故国的感情。《拟咏怀》二十七首是其代表作。他是集南朝诗歌成就之大成的一个诗人,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为唐诗的繁荣作了必要的准备。继庾信之后由南入北的王褒,在北朝文坛上也颇有声名。第六节南北朝骈文和散文骈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它讲究对偶,讲究平仄,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词藻,又多用四六句式,因此也称为“四六文”。骈文起源于汉赋。魏晋时初步形成了骈文,南北朝时骈文成熟而盛行。南北朝的骈文,多数是形式主义的作品,但其中也有一些内容比较充实、深刻的作品,如宋鲍照的《芜城赋》、齐孔稚圭的《北山移文》;梁江淹的《恨赋》《别赋》、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北朝庾信的《哀江南赋》是被人广泛传诵的名篇。南北朝的散文不发达,只在历史、地理等著作中有些优秀作品,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骈文的影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第五章南北朝乐府民歌(2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识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数量、所属类别及其各自相异的题材,了解《西洲曲》《子夜歌》《木兰辞》等代表作的内容与风格。教学重点与难点:现有乐府文本是重点,北朝乐府的流传与保存等文学史问题是难点。学习篇目:南朝民歌:《西洲曲》《子夜四时歌》《读曲歌》《那呵滩》;北朝民歌:《木兰诗》《敕勒歌》《陇头歌辞》《折杨柳歌辞》。训练题1、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2、试述《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参考书目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葛晓音《八代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讲授内容:第一节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和汉代一样设有乐府机关,负责采集民歌配乐演唱。南朝乐府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案•清商曲辞》里。南朝乐府民歌主要分为二类:一类为江南的吴歌,产生于晋宋时期,以当时的首都建业为中心,共326首;一类为西曲,产生于宋、齐、梁时期,以长江中游的江陵为中心,共142首。此外,还见于杂曲歌辞、杂歌谣辞,共约五百首。由于采集地点在都市,统治者又是为了娱乐而采集加工,因此内容很狭窄,几乎都是情歌,其他题材的极少。吴歌大都以妇女的口吻写爱情的欢乐和痛苦,情调缠绵、哀怨(如《子夜歌》、《读曲歌》、《子夜四时歌》);西曲多写水边旅人思妇的别情,表现船户、贾客生活为主,风格比吴歌直率、开阔(如《那呵滩》、《石城乐》)。南朝乐府民歌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感情哀怨缠绵,常用双关隐语,活泼而委婉。属于杂曲歌辞的《西洲曲》,写一个少女对情人的四季相思,情意缠绵,真挚细腻,共有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艺术上最成熟的一首抒情长诗。第二节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现存六十多首,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里,有少数保存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这些民歌多产生在北魏以后,陆续传到南方,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北朝乐府民歌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反映战争和军中生活的,如《企喻歌》、《隔谷歌》,有反映人民疾苦的,如《陇头歌辞》、《紫骝马歌》;有反映北方各民族尚武精神的,如《折杨柳歌辞》、《琅琊王歌辞》,有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草原风光的,如《敕勒歌》;有反映爱情和婚姻问题的,如《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歌》。这些民歌相当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二百年间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特征。北朝乐府民歌除五言四句外,还有七言四句,语言质朴,感情直率,风格豪迈刚健,即使是情歌也表现得大胆泼辣,与南朝民歌的委婉缠绵、感情细腻形成鲜明对比。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北歌中最杰出的作品。它歌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机智、勇敢、坚强、纯朴的优秀品德,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和优美和谐的民歌风韵。第六章魏晋南北朝的小说(2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认知古代小说起源于上古神话和寓言,了解志怪小说代表作《搜神记》、志人小说代表作《世说新语》的大致内容和主要艺术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搜神记》、《世说新语》是重点,对该时期其他小说的阅读把握是难点。学习篇目:《搜神记》:《干将莫邪》《李寄斩蛇》;《世说新语》:《过江诸人》《周处改过》《石崇王恺争豪》。训练题1、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分几类?各有什么代表作?2、试以《搜神记》或《世说新语》中一二篇作品为例,说明这些作品初步具有小说的特征。参考书目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讲授内容:第一节古代小说溯源中国小说起源于上古的神话、传说。上古的神话传说和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故事,就是我国小说的萌芽。中国占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的概念不同,它是指神怪的记述与残丛小语的杂录。《庄子•外物篇》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的创作才开始兴盛,小说开始有较完整的结构,并注意到对人物形象的刻划。这时期的小说,按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二是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志人小说。第二节《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的大量产生,和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密切相关。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这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志怪上说的内容十分复杂,有很多是谈神谈鬼,谈佛教的灵异,宣扬宗教迷信。但其中的优秀作品,有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残暴虐,表现了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如《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韩凭夫妇》;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善良、勤劳、勇敢、聪明的优秀品质,如《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董永葬父》;有的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批判了封建礼教,如《搜神记》中的《吴王小女》、《列异传》中的《谈生》;有的表现了处在战乱年代的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如《搜神后记》中的《穴中仙馆》;还有破除迷信和不怕鬼的故事,如《列异传》中的《宋定伯捉鬼》、《搜神记》中的《张助砍树》。这时期的志怪小说,大多数是短小故事,艺术上是幼稚粗糙的,但有些作品已初步注意通过细节来描绘人物性格,情节比较曲折,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写作技巧比较成熟。这时期的志怪小说为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作了难备。第三节《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大量产生,跟当时的土大夫崇尚清谈和品评人物的风气密切相关。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这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大部分篇幅是记载名土们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谈,表现土大夫空虚无聊的生活和愤世嫉俗的苦闷,如《刘伶病酒》、《王子猷居山阴》;有些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残忍凶恶和荒淫无耻,如《石崇宴客》、《石崇与王恺争豪》;有些作品赞美了一些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如《荀巨伯》、《郗超》、《周处》。但书中标榜儒家名教,崇尚老庄,对士大夫的一些腐朽生活和消极思想抱赞赏态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它能通过片言只语或一二行为,生动地表现人物的神态举止、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语言简练、含蓄,隽永传神。这时期志人小说以《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它是后世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并为后世戏曲小说提供了不少素材。第七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4课时)教学目标与考核要求:领会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批评的自觉时代,了解曹丕、陆机、钟嵘、刘勰的文学批评论著及其著名范畴和命题。教学重点与难点:著名批评命题、基本文论范畴是重点,《文赋》《文心雕龙》的文本理解是难点。学习篇目: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节选);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情采》。训练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2、谈谈你对下列批评命题的理解:“文以气为主”;“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文变染乎世情”;“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参考书目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张少康编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讲授内容:第一节《典论•论文》和《文赋》 先秦的文学批评零星散见于经、史诸书。汉代的扬雄、王充都有一些文学见解,但非专论。从建安时代开始,由于文学同史学、哲学分开而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又由于当时品评人物的清议风气的影响,才开始出现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专论、专著。曹丕的《典沦•论文》是我国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论,对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它肯定了文学的地位,强调作家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风格,文学作品分成四类并指出各类的特点,还指出批评别人的作品要有客观的态度。陆机的《文赋》是文学批评史上另一篇重要的作品。它论述了文学创作的过程,探讨了写作技巧(主要是修辞的技巧),将文体分成十类并指出各类的特点,对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继承与革新等问题都发表了不少好的见解。第二节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重要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全书共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部分。《原道》、《宗经》、《征圣》是全书的指导思想,表现了他的儒家观点。《文心雕龙》对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一)、在论述文学发展的历史时,既注意了社会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影响,又注意文学本身的继承关系;(二)、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三)、从文学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提出了应该防止的失败教训;(四)、阐述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态度和方法。但是,《文心雕龙》中也存在一些迂腐的儒生之谈,文体论部分过于琐碎。第三节《诗品》和《文选》锺嵘的《诗品》是在《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他专门评论五言诗,共品评了汉代至梁代一百二十二个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他评论诗人时注意他们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之间的继承关系。他反对用典,主张“直寻”;反对声病,主张诗歌要有自然和谐的音律;他认识到社会生活是诗歌的源泉;提倡既有风骨又有词采的作品。对于齐、粱以来流行的形式主义诗风,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但是,他把诗人分成上中下三品,评判有不当之处;在说明诗人作品的源流时,也往往简单化。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共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七百多篇,是一部能代表当时文学观点的优秀文学选本。他在《文选序》中也发表了自已的文学见解,所谓“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把它作为选录作品的原则。另外他对陶渊明有独到的发现,称之为“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堪称陶潜的知音。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大纲教案•隋唐文学部分编写者:朱洪玉第一章隋与初唐诗歌(3)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的“初唐”概念沿用传统用语,指的是唐立国至中宗时期。本章主要突出此时期作为唐代文学准备期的主线。包括南北文学交融、宫廷文学的轴心地位、近体诗的定型、唐诗内质的确立等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三、四节为教学重点。第一、二节略讲。作品部分以讲解《春江花月夜》为主。第一节隋至初唐与南北文学的交融第二节初唐宫廷文学与沈宋太宗朝、中宗朝的宫廷文学家。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与近体诗的定型。第三节初唐四杰与张若虚初唐四杰与唐代文学革故鼎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与初唐歌行。第四节陈子昂复兴汉魏诗风的意义。陈子昂诗与唐人精神。 重点作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在狱咏蝉》、杨炯《从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宋之问《过大庾岭》授课过程第一章隋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至初唐与南北文学的交融隋唐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动乱,终于实现了南北的统一。国家的统一,在统一基础上的广泛国际交往,对文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过去由于南北对立,文化发展殊途。“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但自隋代统一,双方就开始互相吸收。唐初文人更明确地提出南北文学应“各去所短,合其所长”(《隋书?文学传叙》)的要求。这种愿望终于在统一局面下实现了。隋朝至初唐文学,主要是以南朝文风作为基础和底色,开始融入北朝文学新风。一方面,来自南朝的诗人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带着很深的积习,并且北朝文人之趋慕南朝文风,也是长期形成的风气。另一方面,南北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两种气质、性格和文化,也在互相吸引、并悄悄地走向融合与统一。北朝的诗人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写了一些较好的边塞诗,但其风格开始出现“词气宏拔,风韵秀上”的特色。第二节初唐宫廷文学与沈宋初唐文学是以宫廷文学为轴心,这实际上南朝文学格局的延续,虽然所反映的时代气息不同。从开国时期的秦府十八学士,到武后朝的珠英学士、中宗朝的景龙学士,前后承续,成为这个时期的核心文学力量。宫廷享乐、颂美成为这类诗千篇一律的主题(当然,太宗朝出现过一些箴规性诗作)。宫廷诗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上官仪(608?-644),他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旧唐书》本传说: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武后、中宗朝,宫廷文学开始发生分化,其中在文学史上值得重视的是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合称“沈宋”,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沈、宋、杜都曾经是依附于武后的宫廷文学家,后来远贬南徼,他们的诗有了更深刻的情感内容。另外,他们在诗律上精心锤炼,在互相酬唱中,逐渐使诗律规则规范化、定型化。因此,后人有“沈宋律诗”之目,又推杜审言为“律诗正宗”。这时期远离宫廷的诗人很少,唐初的王绩,其清新自然的文风(王绩是盛唐田园诗的先驱,他上承陶渊明,下启王孟),与宫廷文学大异其趣,但是,由于远离主流文学圈,其影响要到后世才表现出来。第三节初唐四杰与张若虚王勃(650-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4?-689)、骆宾王(619-684?)合称“初唐四杰”,他们或者曾进入过宫廷和王府,或者与宫廷文人游处,但他们位卑而才大、名高,代表的实际是富有活力和进取精神的社会下层文人。一、初唐四杰与唐代文学革故鼎新。四杰是盛唐文学的先驱,他们敏锐地意识到龙朔初载以来,由于上官体的流行而出现的“骨气都尽,刚健不闻”之弊。他们带着下层文人对新时代的无限憧憬,对功名、事业的强烈渴求和幻想,在创作中喷薄出一股雄杰伟特之气。唐代新文学内质在他们手里得以树立。1.传统文学形式的改造。杨炯《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但却以简朴的形式、律诗的格局表达出一种盛唐边塞诗的气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却把送别的主题赋予了少年气,显得爽朗明快;骆宾王《在狱咏蝉》是咏物诗,但却全然变成了抒怀明志之作,脱尽了传统题材的摹写物态之气。2. 传统文学素养。四杰都是在新时代生长的文人,但由于初唐时期南朝文风盛行,他们得到的实际是南朝文学的滋养,在他们的创作中,无论是声调、还是构词炼意,都表现出明显的齐梁陈隋之风。尤其是歌行,他们发挥陈隋铺张扬丽的习气而变本加厉。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三联书店)说:“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认为这是对“宫体诗的自赎”。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与初唐歌行歌行发源于汉乐府,齐梁时,七言与骈赋相互渗透、融合,又在南朝乐府和永明新体诗的影响下,歌行体得以迅猛发展。至陈隋,出现了长篇巨制,内容多为边塞闺怨,辞藻华靡铺陈,声色描写细腻,多用虚词连接转折,声调流畅,一气呵成。到卢、骆、王,则极尽铺叙藻饰之能事,而又藉以抒情,夹以议论,情之所至,笔亦随之,篇幅或长或短,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练中显出流宕和气势。如骆宾王《帝京篇》、卢照邻《长安古意》,堆金砌玉雕梁画栋的华丽宫室,宝马香车珠围翠绕的车骑服饰,寻欢作乐放荡不羁的夜生活,构成这些诗作的歌行本色。但诗中对自我命运的悲叹和不平,才是它们的主旨所在,也是它们感人的所在。在四杰之后,歌行体的藻饰有所淡化,其声情、韵致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突出。这其中,刘希夷和张若虚是成就最高的。两人存诗甚少,但刘希夷以《代悲白头翁》、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举成名。前者以落花起兴,咏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主旨,诗中的意境后来被曹雪芹化入林黛玉《葬花词》,林姑娘“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的感慨中就流动着刘希夷的情韵。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更有“孤篇压倒全唐”的盛誉,如今,它已成为唐诗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范本。那浩淼的春江、春潮,那无边的月色、广阔的宇宙,连同那舒展自如、引人暇思、使人净化的旋律,处处都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柔情期待。思妇的忧伤,因而显得那样明净,那样充满情韵。第四节陈子昂在四杰之后,奠定唐诗风骨的诗人是陈子昂(661-702)。一、复兴汉魏诗风的意义同是倡导“刚健”的骨力,四杰由于过多南朝文化重负,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是很圆满,充满着种种矛盾;陈子昂则脱去了南朝文化的因袭,向上直接从建安和正始诗找到了学习的样板。理论上,他在《与东方虬修竹篇序》中,明确提出恢复“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的主张,以与“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抗衡,实质是要恢复以诗歌抒发慷慨之气的传统,抛弃只顾吟风弄月、专事词华的病态习气,对于唐诗高扬理想主义精神,具有启示意义。在创作上,陈子昂也在深刻学习建安诸子和阮籍诗的基础上,以《咏怀》的模式,高扬“兴寄”大旗,“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创造了时代新风。但是,陈子昂的局限时明显的。1.他以阮籍《咏怀》为模式,以“意”为诗,在形象的鲜明性、抒情的自觉性上都有所削弱;2.他的诗语古雅而朴拙,缺少感性色彩,没有鲜活的气息。故王世贞《艺苑卮言》指出:陈子昂“托寄达阮”,但“天韵不足”;叶燮《原诗》也说:“竟有全似阮籍《咏怀》之作者,失自家体段。”二、陈子昂诗与唐人精神重意气、倡性情,陈子昂比四杰要更彻底,影响更深刻。这成为唐诗的基本内核。盛唐诗的“神来、气来、情来”诗学观,可以溯源到陈子昂。故给陈子昂编集的卢藏用评价说:“道丧五百岁而得陈君。”(《陈子昂集序》)韩愈也极口称道:“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这些话虽未免夸张,却代表了唐人的意见。参考书目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3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骆祥发《初唐四杰研究》,东方出版社1993韩理洲《陈子昂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2.解释名词:上官体、沈宋、文章四友、初唐四杰3.初唐诗在哪些方面为盛唐诗作好了准备?4.四杰、陈子昂诗的局限性是什么?你认为这里包含了哪些历史的经验教训?5.评析《春江花月夜》第二章盛唐诗歌(8)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两大创作群体,了解盛唐诗之盛;对两大群体各自的特点,有较透彻的理解。要求在品读重点作品中,理解设定的问题。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节之二,第二节之一、三既为教学重点,亦为难点所在。第一节王孟与山水田园诗一、盛唐诗题材与王孟创作概况二、“诗中有画”与“诗中有禅”第二节高岑与边塞诗一、盛唐时代精神与边塞诗主题二、王昌龄、王之涣与七绝(略)三、高适、岑参与七言歌行重点作品: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王维《渭川田家》《终南别业》《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从军行》《出塞》《闺怨》、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逢入京使》授课内容第二章盛唐诗歌从玄宗开元年间到代宗初年,唐诗进入了它的最辉煌时期,史称盛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典范的形态。王世贞:“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以平,其色丽以雅,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无迹。”第一节王孟与山水田园诗一、盛唐诗题材与王孟创作概况唐代是一个健康、开放、富有活力的时代,林庚先生在《中国文学简史》中说:“当唐代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展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开放的社会下,人们的思想和言行更少拘束、更不伪饰,它更接近人性的自由本态。换言之,在唐代,充满着一种青春、浪漫的气息,一种显得粗野、狂放的精神。盛唐便最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精神,只要看看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列为“逸品”的那些画家的逸事,读读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那些稍带夸张的漫画式的酒仙形象,将能得到最生动的材料。盛唐文人最典型的人生选择是:走边塞、入山林。前者最直接地体现了昂扬奋发的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成为当时文人最深刻的情感。他们或者弃笔从戎,远赴绝塞,把自己的功业幻想变为直接的行动,或者通过送人从军,间接地表达对立功扬名的艳羡、神往。后者与少年气、英雄胆无涉,可是他们的这种选择绝没有其他时代的枯寂、苦涩,因此,他们的隐逸山林,回归田园,更具盛世风采,表现在王维、孟浩然的静谧、空灵的山水田园诗中,就是人天圆融契合的境界。 以上两个方面就构成了盛唐诗的两大主要题材: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当时的诗人也以此划分为两个群体:边塞诗人群体和山水田园诗人群体。王维和孟浩然是后一个群体的代表,但他们都有过功业抱负、政治热情。孟浩然(689-740)就歌唱过“男儿一片气”,曾“怀鸿鹄志”;王维(701-761)早年则写有《少年行》《从军行》《陇西行》《老将行》等一批富有边塞气概的作品,开元末还奉王命实地到了边塞,写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图景。属于同一个群体的诗人还有: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常建等。二、“诗中有画”与“诗中有禅”王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等十分出色的边塞吟,又有“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气颂。孟浩然也一样向往有开阔的胸怀,《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苦恼,说明他的隐退也有“藏拙”的因素。但不管怎样,走向自然,静听荷风竹露,闲看山花开落,成为他们的基本生活。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王、孟诗风各有特点。这里我们以王维为例先看他们共同性的特征:1.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共同特征自然、平淡、亲切而悠然神远。画面简净。气氛安闲。意境冲淡、超逸。2.画境及对画境的超越王维是画家,并且是中国写意山水画的创始人,在画史中留下了许多佳话,如《雪里芭蕉图》,成为关于中国文人画最经久的话题。他的“诗中有画”的特点,表现了姊妹艺术对诗歌艺术的影响和促进。(1)色彩艺术对青绿的偏好。色彩对比的运用。光色的综合效果。变幻的光影效果。(2)线条与构图艺术《使至塞上》中简洁的几何线条与图形。《终南山》的移步换形。(3)对画境的超越王维音乐造诣很高,“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是他自我的写照。音乐家的耳朵使他对自然声响的感受非常敏锐,诗中的声响效果的陪衬,往往使宁静、悠远的画面更富神韵:“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3.禅意的追求王维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受家庭的影响,他很早就信佛,晚年过着亦官亦禅的生活。他的诗中表现出浓厚的禅意。表现为:(1)他写的是此岸世界,但总是指向彼岸的世界;(2)他写的是有限的、偶然的自然现象,但总是在其中蕴含无限和永恒。(3)他写的是有分别的物与我,但表现的却是泯灭物我的境界。《终南别业》。4.淡泊的意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王维诗总体风格是:淡泊。心态淡泊,意境淡泊,口吻淡泊,色调也淡泊。在此种淡泊的韵味和境界中,他个人的全幅生命进入人天圆融契合的世界,化入无言而又自足、素朴而又逍遥的纯粹境界。闻一多《论唐诗》评云:王维的诗“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他的长处短处都在这里。”孟浩然的诗大抵也是如此。 然而王维、孟浩然并不追求远离人间的世外境界,他们在郭外的田家,在渡头、墟里,听着竹喧、看着莲舟,欣赏着“穷巷牛羊归”的农家生活画。这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其他时代的山水隐逸境界是迥然有别的,而正表现了盛唐情调。第二节高适与岑参一、盛唐时代精神与边塞诗主题边塞诗是盛唐极为重要的方面(其实也是整个唐代重要题材,中唐的李益、卢纶,甚至是中晚唐之际的李贺、杜牧、许浑,都有过一定量的边塞之作),甚至为不少文学史标为盛唐边塞诗派。当时许多诗人,或入节镇幕府,有过边塞军旅的实际体验(高适、岑参、崔颢及后来的李益),或曾漫游边塞(王昌龄、王之涣、李白),对边地自然风物有真切的感受。显然,这种生活体验为唐诗带来了新的气象:气质沉雄、境界壮阔,或慷慨悲歌,或昂扬豪迈。盛唐边塞诗人有:王翰、王昌龄、崔颢、李颀、王之涣、陶翰和高适、岑参。这些人基本可归为“豪侠型才士”。他们热衷功名富贵与享乐生活,性格狂放自负,是典型的盛唐意气:王维: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王维: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李白: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岑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盛唐边塞诗并不着眼边塞的战斗生活,程千帆先生指出: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常是虚括,诗中涉及的战事大多不是对某场战争的反映,而有较大的概括性。实际上,边塞诗中写战斗时突出的也只是军威,注重在蓄势。就整体创作精神看,它们最深层的意义在于表现诗人的主体精神,即对功业的强烈欲求和自信。二、王昌龄、王之涣与七绝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浓缩,它形式短小,写事抒情不可能委曲尽致,这是它的短处,但王世懋《艺圃撷馀》却认为,它“语半于近体,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性,而咏叹悠永倍之。”在简短的篇制中,它只能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点,但只要这个点取得准,包含的信息丰富,就可以达“语近情遥”之致。绝句中五绝,发源虽早,但历来作者不多,七绝虽晚于五绝,但在盛唐却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成为此体式的丰收期。当时,七绝是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而广受欢迎的,它有很强的乐歌性质,故而在声情上形成了婉转和谐、摇曳生姿的传统,即如沈德潜所谓“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卷上)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李白、王维和王昌龄。王昌龄(约698—757),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结局很悲惨。王昌龄以七绝最擅,《出塞》以极富概括性的语词,表达深沉的思想情感,《从军行》五首把深刻的情思寓于深厚的情韵,可谓四两拨千斤。他的闺怨、宫词类七绝也都各具神韵,成为七绝史上的一种典范。王昌龄之外,王之涣(688—742)、王翰(生卒年不详)等年辈较老的边塞诗人,存诗不多,也以七绝见长。年辈较晚的高适、岑参,也都有一些七绝佳作,“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三、高适、岑参与七言歌行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史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但其实他二十岁到长安,求仕不遇。天宝八载,他已经将近五十岁,才举有道科,任封丘尉,却又弃官而去。直到安史乱后,他被拜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后连续升迁,官至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终于散骑常侍。岑参(715— 770),南阳人。三十岁举进士,授右内率兵曹参军。天宝八载,为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封常清的判官,再度赴西北边陲,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高适、岑参最出色的诗体为七言歌行,与四杰、张若虚等人的歌行相比,盛唐的歌行进入了新的阶段。如果说,初唐诗人发现并心醉于歌行的外在形体美,并努力借助这种形体表达自己的幽怨、纯情、天真、期待,在铺排辞采、表现帝国气象与诗人深刻苦闷,或清丽、婉转、悠扬的声情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歌行史上的第一个典范;那么,盛唐诗人,从这一外形中超脱出来,让自己的精神自然流露,于是有了不注重外形,却又张扬主体意气,表现劲健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势,成为七言歌行的第二个范型。高适、岑参外,李颀也是出色的代表。高适《燕歌行》。李颀《古从军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参考书目陈贻焮《唐诗论丛》,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王从仁《王维和孟浩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王达津《王维孟浩然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马兰州《唐代边塞诗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李炳海、于雪棠《唐代边塞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陈铁民《高适岑参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渭川田家》《终南别业》《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出塞》《闺怨》、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逢入京使》2.列出盛唐两大创作阵营的成员表3.以高、岑为例说明盛唐边塞诗的思想主题4.试述山水田园诗的价值5.论述王维“诗中有画”和“诗中有禅”第三章李白与杜甫(8)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李杜是唐诗最优秀的代表,本章自然成为本学期课程的要点。旨在通过对李杜的重点解读,透彻地理解主体与时代的交互影响。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第二节之一、三和第三节之一、三。难点在第三节之三。第一节李白与杜甫的人生一、李杜的文学史地位二、李杜与时代三、李杜的人生经历第二节李白诗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风格一、李白的思想性格与其诗的精神内涵二、李白诗的体式选择三、李白诗的浪漫风格第三节杜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一、杜诗深广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二、杜诗的艺术成就 重点作品:《西岳莲花山》《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塞下曲》《子夜吴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兵车行》《丽人行》《羌村其一》《新婚别》《闻官军收问南河北》《秋兴其一》《登高》《登岳阳楼》授课内容第三章李白与杜甫第一节李白与杜甫的人生一、李杜的文学史地位盛唐诗坛最灿烂的花朵是李白与杜甫,他们是公认的中国古典诗歌最优秀的诗人,是唐诗史上最辉煌璀璨的两颗巨星,合称“李杜”。对这两大诗人的接受和理解,虽然各人因气质的差异,处境、遭际的特点,而有不同的接纳方式,但是,人们几乎都把他们看作是并世二雄,给与崇高的评价。二人一为诗仙,一为诗圣,都永远是诗的典范,永远让人顶礼膜拜。当然,事实上,李杜比较、李杜优劣的争论,也一直是文学史上聚讼纷纭的老话题。这种比较或争论,折射的是不同的性情、不同的诗学观。今天的人们大可不必去理会这种较量。二、李杜与时代李白与杜甫生逢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遭遇了巨大的历史变故。一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毁灭了百余年间经过几代人造就的安定、富足和繁荣的局面。如果说,开元盛世激发了士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气度,造就了盛唐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诗歌,那么,安史之乱就把这一切都给粉碎了,理想与自信的盛唐精神一变而为拯时济世的渴望和直面苦难的勇气。唐代社会的这一巨变,是李杜诗歌发展的最重要背景,这正是所谓“苍生不幸诗家幸!”社会的动乱加给人民的是痛苦、是灾难,但沉重的代价换来了诗歌境界的提升。可以说,认识时代巨变与诗人的关系,是深入理解李杜的关键。1.繁华、太平背后潜伏着的腐朽和危机与李杜清醒的社会批判意识。2.社会苦难中的民胞物与之心。3.老景凄凉与不甘寂寞三、李杜的人生经历李白(701~762),字太白。据考证,李白很可能出生于中亚碎叶镇,五岁时,迁居蜀中,在绵州度过了读书和任侠的青少年时期。开元十二年(724),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又两入长安,最终在天宝元年(742)应召入京,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谗被逐,在“赐金放还”的名义下离开长安。从此,他漫游各地,东至齐鲁,南下吴越,北上蓟门。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携家逃难,隐居庐山屏风叠。永王李璘受命为江陵大都督,出兵东南,经九江,三次征召李白,李白以为报国时机已到,遂慷慨从军。但此时肃宗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蒙冤入狱,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放回。上元二年(761)李光弼出征东南,李白又毅然从军,无奈半途病还。次年病逝于当涂,终年62岁。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京兆杜陵。年轻时,适逢开元全盛时期,他有过三次、历时十年的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经历。“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让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不第后,又于天宝五载(746)来到长安,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屈辱、辛酸的求仕之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因献《三大礼赋》而为玄宗所奇,待制集贤院,但直到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位置。旋即爆发安史之乱,杜甫陷落长安。第二年春潜出长安,奔赴行在,被授予左拾遗。又因疏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弃官,辗转秦州、同谷,抵达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的晚年生活。中间,有过避乱梓州、阆中的一个阶段,也曾一度在严武幕下做过幕职,后迁居夔州,再出峡,漂泊江湘,大历五年冬,病逝于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小舟中,终年59岁。第二节李白诗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风格 一、李白的思想性格与其诗的精神内涵李白大半生都是在安史乱前生活的,盛世的繁荣,和唐前期培养、积蓄的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感染着李白,因此,在他的性格中,浪漫、疏狂、自信,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当李白表达“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儒家用世之志时,他设计的方案是颇具战国策士的气息:把自己摆在“帝王师”的位置上,在他的想象中,他仿佛就是姜尚、傅说、郦食其。(这种浪漫传奇的经历,在唐代有它的土壤,因为马周、姚崇就是显例,但唐代并不是战国的延续,姚崇就很善于保护自己,被人认为是善于玩弄权术。)李白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只能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不过,还好,他还算幸运,他的经历在我们看来也具有传奇色彩,天宝元年他奉诏入京,供奉翰林,风流一时,虽然这种得意为时不久,但却与司马承祯、贺知章的称许一起,成为李白一生自负、独立不羁个性的基础。李白的悲愤、痛苦主要来自于:一生自负的李白,却处处受到排挤,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蜀道难》的寓意。二、李白诗的体式选择《李太白集》各体兼备,但他还是有其体式偏好的。对于格律束缚厉害的七律,他是不擅长的,因此他很少写。他最爱使用的诗体是七古和五七言绝句,前者便于他驰骋笔力、展开想象,表达激越的情绪;后者最适合他表现兴到神会、自然天成的神韵。此外,他的五律,自然高华,最是此体本色;五古,质朴浑厚,颇有汉魏气骨。《塞下曲》。《古风》(西岳莲花山)。三、李白诗的浪漫风格《将进酒》《行路难》《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诗境宏大、气势强劲。2.突出矛盾,结构跳宕。3.高大、雄强、壮伟的主体精神。4.奔放、飘逸的风格。第三节杜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一、杜诗深广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杜诗被称为“诗史”,实际上是指杜诗具有史书一般的认识价值。1.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写了大量缘重大“时事”而发的,直接反映重大社会政治内容的大篇,读这类诗篇,我们仿佛在观看盛唐巨变的历史画卷,我们进入了历史的隧道,为之而惊愕、而长吁。(1)概括地叙写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画面,他不是一般性地抒写自己个人在战乱中的遭遇、感想、忧虑,而是把笔触伸向整个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下层,表现底层人民所承受到的社会苦难,三吏、三别、二悲的价值与意义正在这儿。与此同时,诗人描写底层人民承受的苦难,不是简单的出于同情,而是把它放在宏阔的社会灾难的大背景中来处理,“二哀”是哀皇家、皇族,但同属社会困难的承受者,都是诗人同情之所在。诗人不仅仅是同情,他更在热切地呼唤早日结束战乱,为此,他鼓励全国上下积极参加平叛战争。(2)杜诗对社会苦难的描写不是停留在概括的事件,粗略的轮廓上,而是具体展示广阔而又细微的形象生动的场景画面。《悲陈陶》。(3)细节的真实。在回忆逃难经过时,他忘不了与自己同时承受痛苦的妻子儿女,《北征》《彭衙行》等篇中,都有很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读之令人鼻酸。2.没有直接写及重大时事,但是因为触及社会心理,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故间接反映了时代巨变。这类作品的数量很多,最典型、成就最高的允推《羌村》三首。晚期的杜诗,往往不是直接写的重大社会内容,而是直接写自己的处境、经历,但是把两方面融通起来,写外境就是写心象。如《秋兴》八首。 3.杜诗既注重客观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生活的原态,同时又往往以议论入诗,夹叙夹议,或者直接议论国事,表达对国事的态度立场,指画朝政的感预性很直接;或者上下古今,纵横议论,但总是以现实政治为指归。如《剑门》等。二、杜诗的艺术成就1.乐府诗的写实倾向。《新婚别》《垂老别》。2.律诗的沉郁顿挫(1)沉郁指情感质地之深沉、深厚,和情感郁积之久、之深、之厚。“悲愤慷慨、郁结于中”就是对它存在状态的描述。(2)顿挫指语意和表现上的间歇停顿和转折变化,有顿,则不是一气而下;转折,则不是直泻。古人所说的“盘旋纡徐”就是顿挫的状态。杜律的拗体当如是观。(3)沉郁和顿挫是相关的。情感深、而且郁结着,是不想让它滚滚而下,要在内心深处,盘旋几转后,再慢慢发出来。古人把这种表现称为“潜气内转”,这是很直观的说法。参考书目李长之《李白传》(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陈贻焮《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苏仲翔《李杜诗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郁贤皓《李白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聂石樵、邓魁英《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塞下曲》《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兵车行》《羌村其一》《秋兴其一》《登高》《登岳阳楼》2.李白和杜甫在思想个性上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因素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个性?3.李白和杜甫的乐府诗有什么不同?试述之。4.如何理解杜诗的沉郁顿挫?第四章中晚唐诗歌(11)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要了解中唐诗多向度的演变走向,晚唐诗的蜕变轨迹。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第二、三、四节,难点是第三、四节。第一节大历诗与刘长卿、韦应物大历十才子。韦柳。第二节元白诗派与新乐府新乐府与讽喻诗。张王。元白。感伤诗。第三节韩孟诗派意象生新。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韩孟。李贺。第四节李商隐无题诗与咏史诗。婉曲细密的诗风。第五节杜牧、许浑咏史怀古题材。第六节晚唐诗重点作品:白居易《轻肥》《长恨歌》、韩愈《山石》、柳宗元《渔翁》、孟郊《秋怀》、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杜牧《泊秦淮》《山行》、李商隐《贾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马嵬》授课内容 第四章中晚唐诗歌盛唐之后,唐诗并没有迅速跌入低谷,而是在经历了大历短暂的低迷与调整后,又进入了它的第二个繁荣期,这就是中唐的前中期,成就最高是在元和时期。它的特征是:在对盛唐典范的变革(史称“元和诗变”)中,诗歌的发展呈现出多向度的演化,政教化、世俗化、传奇化、心灵化是主要的几个倾向。在这样一个多向度的发展演变中,最突出的当推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和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元白诗派。另外,游离于各派之外的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文宗开成至宣宗大中年间,唐诗又有个活跃期。在这期间,李商隐、杜牧等人作为是唐代文学的新生力量,产生了很强的吸附力,给当时已显出衰象的诗坛带来了一线生机。这个时期,一般文学史把它作为晚唐的开始,郭预衡主编本《中国古代文学史》则把它列入中唐后期。宣宗以后,唐诗真正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第一节大历诗与刘长卿、韦应物一、大历十才子与刘长卿在杜甫去世后的一段时期,诗坛显得较为岑寂。诗史上出现了“大历诗风”。袁行霈主编本文学史具体阐述说:“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这些诗人的大多数,青少年时期是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的,受过盛唐文化的熏陶;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使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痛定思痛,蓦然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和衰老,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气势,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尽管有少量作品存留盛唐馀韵,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大历诗风的代表是“十才子”和刘长卿。“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姚合所编《极玄集》,名单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唱和而为知名。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其中,钱起各体皆工,可为十才子之冠,与刘长卿并称“钱刘”。除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刘长卿在安史乱前登进士第,生当乱世,而又仕途蹭蹬,他的诗多显得黯淡和凄苦。另外,他敏于感受,拙于叙述,长篇五古往往头绪不清,而且十首以上即语意重复,但他有些五言短章,省净而有意味,为后人所称道。二、韦应物与柳宗元中唐山水诗的代表是韦应物和柳宗元(合称“韦柳”),他们与王维、孟浩然合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四位主要代表。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山水自然意识渗入了日常生活,这时期的诗人往往能在身边发现自然的意趣,山水描写的泛化成为一个突出特点。另一方面,经济的凋敝,时局的动荡,也使诗人们难以忘怀自我,完全融入自然山水之中,因此在他们的山水描写中,自然的意趣往往表现得冷清孤寂、甚至索寞幽怨。读读韦应物的《东郊》、柳宗元的《溪居》等等诗作,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是带着很重的心思到自然中寻求排解的,他们走入自然的时候,涤烦消虑之目的太明确了,因而无法把自己化入自然,相反倒常常让山水自然染上了诗人自己的失意、难堪、无奈。所以,如果说王孟在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的是一种绘画美,以及经自然塑造的人性美,那么韦柳笔下的山水自然则表现的是一种情感的深入,那是自然的人化(情绪化):二者是文学中山水自然的两个阶段、两种面貌,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第二节元白诗派和新乐府中唐时期,思想倾向上关注民生,审美意趣上追求世俗化,这是元白诗派的特征。这个诗派的核心是元稹和白居易,属于同一趋向的还有张籍、王建、李绅,更早的元结、顾况可视为这个诗派的先驱。一、新乐府与讽谕诗汉以后,乐府诗成为文人诗的重要源头,唐代,汉乐府的音乐早已失传,唐人借用乐府体写作,表现的是诗人的主体的精神(如李白,深得乐府艺术精髓,故作有大量乐府体诗,但他的乐府诗浸润着他的主观精神,以他为代表的唐代乐府诗属于乐府的变体);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却逐渐淡化了。到杜甫,才重新回到了汉乐府的本源,直接反映重大的社会时事,可算作是唐人新乐府。不过,通过唱和形式,使这种“即事名篇”的唐人新乐府蔚然成风、发扬光大,要到元和年间。李绅发端首唱以“新题乐府”作诗20首,元和四年,白居易和元稹等读这些诗后,加以唱和,元稹择和12首,白居易则扩充为50首,于是新乐府一时成为写作热点。“新乐府”之外,当时还有《古题乐府》之目,张籍、元稹等各有所作,这些诗已不再“沿袭古题,唱和重复”,变而为或“虽用古题,全无古意”,或“颇同古意,全创新词”,因此实为“寓意古题,刺美见事”,与“新乐府”精神没有二致。另外,他们还有不少独立篇题,虽无乐府之名,实与之同趣。这几类诗,说到底都以反映时事、讽谕时政为目的,是他们诗歌的基本组成。以白居易为例。他的讽谕诗代表性的是《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等。《杜陵叟》。《轻肥》。社会批判的锋芒非常锐利。缺点是:题旨挑得太明,即所谓“题无剩义”。二、白居易诗学观白居易的诗学观代表了元白诗派。主要观点集中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中。内容为:重视诗歌的社会、教化功能,尤其是讽谕作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这是创作宗旨。“补察时政,泄道人情”,这是诗歌的社会功用(《寄唐生》:“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此基础上,还明确指出了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这些就是白居易的创作讽谕诗的理论宣言,是政治家的文学理论,对于提升文学的社会地位是有益的,但它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的狭隘性。三、张王张籍、王建的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现。张籍、王建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乐府诗创作的诗人,时号“张王”。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人。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因韩愈推荐而为国子博士,后转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人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性格近于白居易,平易通脱。诗风“古淡”,乐府诗90首左右,在平易通俗的材料和表达背后,作了很深的挖掘。张籍乐府中写得最集中、最深刻的,是农民的生活和苦难,如《野老歌》。此外,如《牧童词》《促促词》《节妇吟》等都有很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王建(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诗风与张籍近似,所作古题乐府约30首,新题乐府175首,其中有不少描写农民日常生活,表现其喜怒哀乐,生活气息浓厚,如《田家行》“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用质朴自然的诗句将这极微薄的要求和希望表述出来,同时也将欢乐表层掩抑下的农民的悲哀和忍耐十分真切地表现出来。 王建和张籍的诗歌曾得到后世的广泛好评。明人高棅指出:“大历以还,古声愈下。独张籍、王建二家体制相似,稍复古意。或旧曲新声,或新题古意,词旨通畅,悲欢穷泰,慨然有古歌谣之遗风。”(《唐音癸签》卷七引)清人翁方纲也说:“张、王乐府,天然清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奇艳不及,而真切过之。”(《石洲诗话》卷二)四、元白诗派元稹(779-831)和白居易(772-846)都出身贫寒,又都当过谏官,当时齐名,交谊最深,文学唱和特多。二人有相近的文学主张,在新乐府诗、长篇唱和诗的创作上,声气相应,共同切磋,又与李绅、张籍、王建等遥相呼应,形成很大的声势,对后学产生示范作用,实际形成了元白诗派。与元白诗派相关的还有几个名称,即“元和体”或“长庆体”。李肇《国史补》有:“元和以后,诗章……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称元和体。”白居易《重寄微之》有“诗到元和体制新”之句,句下自注云:“众称元白为千言律,或号元和格。”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云:“……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唱,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元和体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讽谕》等篇,时人罕知者。”这些材料显示,时人所称“元和体”,指的是驱遣文字、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可能还包括杯酒光景间的小碎诗章。“长庆体”近于“元和体”,苏仲翔先生认为:“实兼指元白长篇叙事诗像《长恨歌》《连昌宫词》《琵琶行》等别开生面的新格调而言。”元、白尤其是白居易在中晚唐直至宋初,地位是相当高的。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酉阳杂俎》卷八记:有人“自颈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人称“白舍人行诗图”。又记:女子诵得《长恨歌》,“遂索值百万”(白居易《与元九书》也有类似的记述)。杜牧、司空图对因元白诗流行而形成的文学风气大为不满,杜牧说:“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司空图则称白居易为“都市豪估”。这些否定性的评价,其实都反映了他们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后世,对元白的评价是不一的,苏轼用“元轻白俗”一词来表示不满,而赵翼则充分肯定他们“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五、白居易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一篇《长恨》有风情。”1.有叙事的框架。但叙事笔墨极简,而重在心理描写与环境气氛的渲染。它还是七言歌行史上重要的一页。对吴梅村的影响。赵翼评云:“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2.《长恨歌》是历史题材,但超越了一般史实,吸收了传奇与变文的一些养料,注重发掘奇的内容,甚至还投射进一些个人的感情。全诗突出的是感伤情调。(可参读陈寅恪《元白笺诗证稿》、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3.《琵琶行》是现实题材,“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沦落天涯的命运恰好与诗人白居易的贬谪遭遇关河,故一洒伤心之泪。全篇自然描写,如“瑟瑟”的枫叶荻花,“江浸月”的画面,无不渲染出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这同情的内里乃是自伤。第三节韩孟诗派意象生新。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韩孟。李贺。一、韩孟诗派的名称和成员元白诗派外,中唐诗变的另一端是韩孟诗派的出现。 韩愈(768-824)和孟郊(751-814)相识于贞元八年(792),后来又长期游从、唱酬,并吸附了张籍、李翱、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等诗人参加,逐渐形成韩孟诗派,确立群体风格。这个诗派,开头以孟郊为首,后来,韩愈以较高的社会地位具有更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加上他独创的新体式和达到的成就得到同派诗人的公认和仿效,而成为诗派的首领。诗派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主要包括“不平则鸣”说和“笔补造化”说。二、诗派的共同特征1.多写古体诗。除贾岛偏爱五律外,其他成员都很少写律体,而更偏爱古体。孟郊以五古为主,韩愈以七古为优。古体较少束缚,可以容纳他们自由驰骋才情。2.话语和意象的生新。韩孟有明确的反熟滥、反陈腐的意识,他们在话语和意象上有意选用人所罕用的。或者僻字险韵,语词组合新巧,或者营造奇险、生冷、怪诞的意象。3.以文为诗。长短错落、跳宕变化的散体句。长篇排比的赋式句。虚词的大胆采入。音韵的一反常规。乍起陡转的章法新创。三、韩愈诗叶燮《原诗》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为之发其端。”韩愈诗学李杜而加以变化的,所形成的是震荡乾坤、陵暴万类的气魄和风格。读韩诗,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强劲的气势,以及它驰骋雄怪,镌劖造化的气魄与力量。韩愈的“力大思雄”,是为了表现躁动不平、怨愤无端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批判力量。韩愈诗散文化与议论化成分很突出。形成新的诗歌范型,并对宋诗具有奠基意义。四、孟郊与李贺孟郊用语刻琢而古拙,气象生冷和荒寒。《秋怀》其二、《寒地百姓吟》。李贺是个短命的天才诗人,他以27年的生命酿造出了凄艳瑰诡的诗境,在韩孟之外,别创“长吉体”。1.奇特陌生的造语、迷人而可怖的诗境。2.秾艳、阴郁、幽冷的色彩。3.与韩愈光怪陆离、令人震惊、令人瞠目的以人力营造者不同,李贺是凭着病态的天才的幻觉,以一种非常规思维从自然中捕捉到的奇异与荒诞,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马瘦如铜,敲一敲会发出金属声(《马诗》);太阳仿佛就是一个玻璃体,敲敲发出的就是玻璃声(《秦王饮酒》),铜人、铜驼虽然是铜铸,但离别时也会流泪,泪水肯定像铅汁般的重(《金铜仙人辞汉歌》)。第四节李商隐一、李商隐的地位及评价袁行霈主编本《中国文学史》有这样一段描述: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给在盛唐和中唐已经有过充分发展的唐诗,以重大的推进,使其再次出现高峰:一、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任何诗歌都这样那样地表现着心灵世界,李商隐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对心灵世界的丰富层次,它的变化的复杂奥妙,它的清晰的和不清晰的难以言说的领域,做了前所未有的细腻、传神的展示。围绕表现心灵世界,他在对于诗歌语言潜在能力的发掘,比兴象征手法和典故运用等方面,亦有许多独到的探索。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且亦留给读者以更大的联想空间。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三、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种类型诗歌的发展上做出重要贡献。他所创写的无题诗,在诗歌中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新体式。他的咏史诗,情韵深长,善于突破“史”的拘限,真正进入“诗”的领域,将咏史诗的创作,往更具典型性、抒情性的境界推进。他的咏物诗,托物寄怀,表现诗人独特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在物与我、形与神、情与理等类关系处理上做出了新贡献。四、在体裁方面,他的七律、七绝,深婉精丽,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诗体在抒写情感、表现心理方面的潜能。清代吴乔云:“ 唐人能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西昆发微序》)李商隐确实是继李白、杜甫、韩愈之后,再次为诗国开疆辟土的大家。二、李商隐的咏史诗1.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性格。参考吴调公《李商隐研究》、董乃斌《李商隐评传》自学。2.李商隐存诗600多首,其中政治诗约有百首,这些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篇章,是李商隐的人生中重要的内容。但从艺术个性看,他的咏史诗成就要更高。这些诗不是一般地发思古之幽情,它的指向乃在现实。3.《隋宫》、《马嵬》、《齐宫词》等都是从近代史实中选取几桩最普通、琐碎的加以拼接,但是诗人的反讽态度、冷峻的思致却在委婉含蓄的笔触中渗透出来。至于《贾生》则更是借题发挥,发尽了诗人满腹的牢骚。三、“无题诗”和婉曲细密的诗风1.“无题诗”名称及其范围。或自标“无题”之目,或取首二字为题,都可视为“无题诗”。马茂元先生解释是:“因为涉及爱情,不便明写。”纪昀也认为,这些诗都是有寓意的:或确有寄托,或戏为艳体,或实有本事。2.骈文与散文消长、兴替的结果。如前所说,骈文是唐代市场很大的文体,但自南北朝以来一直存在着反骈复古的力量,这种力量长期潜滋暗长,到了中唐,终于积蓄为巨大的破坏和建设的声势。3.结构。章培恒主编本《中国文学史》:“李商隐的诗在结构上比起盛、中唐诗人来要收敛细密。盛、中唐诗的结构常是平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境,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复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4.意象。李商隐以“无题”为代表的一批诗把盛唐大气包举、含蓄蕴藉的诗转变为西美幽约;把壮丽劲健转变为凄艳婉曲。在李诗中,我们看到的是:秾丽的色调。香艳的气息。幽细的形质。柔婉的风神。迷茫哀婉、如梦似幻的情调。这种诗境与诗的风神有了疏离,而与词境有了更多近似。故缪钺《论李义山诗》一文云:“义山虽未尝作词,然其诗实与词有意脉相通之处。”四、温庭筠中唐开始,爱情题材升温,这时,人们对女性生活、爱情题材大有兴趣,不仅传奇以爱情为最多,诗也成为写闺阁、写情爱的形式,不仅正面写女性和爱情,甚至连写景、咏物都注入了浓重的脂粉气、明显的性爱意识(即绮艳题材的泛化)。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李商隐、温庭筠以绮艳为特色,就是势所必然了。温庭筠(812?-866)与李商隐、段成式同年生,齐名,且都排行十六,故有“三十六体”之称。温诗与李诗都注重诗的色泽美、形体美,但温诗缺少李诗的迂曲缠绵的风致,而显得清浅、发越。温诗爱情题材的内容较多,颇有乐府风味。第五节杜牧与许浑一、杜牧的气质与诗歌创作杜牧(803-852)才气纵横,抱负远大,很想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在诗学倾向上,他不满当时诗坛的绮靡风气,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献诗启》)。追求格高韵远、笔力劲拔的诗风。但是,杜牧亦多绮情柔思,加上仕途迍邅,故而其诗能在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凄婉悲郁之调。二、杜牧与许浑咏史怀古诗长庆以后,唐王朝的危机加深,末世的景象、仕途的迷茫,使这时期的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出现了新的特色,反映在当时流行的咏史怀古题材中,“ 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情调也与往时不同。初盛唐在怀古中常带有前瞻的意味,中唐怀古咏史常寄托对国家中兴的希望,晚唐诗人则是用一切皆无法长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普遍表现出伤悼的情调。这种悼古伤今,从刘禹锡在长庆末期和宝历年间写的《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台城怀古》等篇开始,形成一股势头,随后,有杜牧、许浑、温庭筠、李商隐等人的大量创作。”(袁行霈主编本《中国文学史》)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泊秦淮》,伤悼、悲郁情调。《赤壁》,议论、感慨与伤悼。许浑《咸阳城东楼》。第六节晚唐诗咸通后期,唐王朝进入了动乱岁月。政局动乱、仕途险恶,唐诗也进入它的最后一个阶段——衰落时期。这时期,一部分诗人还继续关注社会,在诗中反映民瘼与世乱,较为有名的是:聂夷中、杜荀鹤、郑谷、韦庄、罗隐。另一些诗人,则以“江湖散人”自命,在避世中寻找一点闲散的意趣,他们有陆龟蒙、皮日休等。皮、陆二人晚年在苏州游从,诗酒唱和,合称“皮陆”,俨然唐末江湖隐逸派。此外,还有一些诗人如韩偓、吴融、唐彦谦,则是在温李诗风的浸染下,在女性、爱情的温床中寄托自己。韩偓(842-914?)以香奁诗闻名,还以香奁名集。杨海明《唐宋词史》辟专章述论韩偓为词道夫先路的意义。参考书目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苏仲翔《元白诗选注》,中州书画社1982周勋初、严杰《白居易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胡守仁《韩愈叙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胡守仁《韩孟诗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缪钺《杜牧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吴在庆《杜牧论稿》,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胡可先《杜牧研究丛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缪钺《杜牧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白居易《轻肥》、柳宗元《渔翁》、孟郊《秋怀》(秋月颜色冰)、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2.解释下列名词:大历十才子、韦柳、元白、元白诗派、韩孟、韩孟诗派、张王3.试述中唐诗变4.试述白居易诗歌的历史影响5.韩孟诗派有什么特征6.李贺歌诗的色彩运用有什么特色7.背诵以下作品:《贾生》《锦瑟》《马嵬》8.描述李商隐“无题”及相关诗的诗境9.比较李商隐七绝和盛唐诗人七绝写作上的差异 第五章唐代文风改革(6)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唐是中国散文史的重要阶段,本章主要突出韩柳与中唐文风改革的文学史意义。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均为韩柳的古文成就部分。第一节略讲。第一节唐代骈文与古文运动第二节韩柳古文古文理论。古文成就。重点作品: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祭十二郎文》、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三戒》《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授课内容第五章唐代文风改革唐文的大盛,比诗来得晚,要到中唐才出现盛极一时的景观,才产生足与诗中“李杜”比美的“韩柳”。本章将简要梳理唐文的发展脉络和中唐古文的成就。第一节唐代骈文与古文运动一、唐代骈文概况骈文盛行于南北朝,入唐,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冲击,并没有削弱它的声势,却使它在调整(律化和散化的调整)、完善和适应唐代新文化需要中,保持了持续的发展。一直到开元时期,它都是章、表、奏、启、书、记、论、说诸文种的必用文体。唐代骈文大家,自“初唐四杰”到盛唐的“燕许大手笔”(张说、苏颋),中唐的大儒陆贽,晚唐的“小李杜”,在骈文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不过,自南北朝开始,骈文就被视为浮艳靡丽文风的载体,而受到儒学批评家的声讨,自梁朝裴子野,西魏宇文泰、苏绰到隋的李谔都曾尖锐地抨击骈文文风,但是由于他们的批判的武器(复古的主张)太老旧、陈腐,未能动摇骈文的根基,骈体的生命力依然壮健。直到中唐,在政治革新的大背景下,以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革新才裹挟着儒学复兴的气势,抢回被骈文长期占领的地盘,古文的复兴大大抑制了骈文的势头。不过,在韩柳去世后,古文衰落,骈文又再一次得以振兴。二、古文运动的内涵以运动来指称文学现象,这是现代人的说法。但用以称呼中唐的古文革新却是合适的,因为这次文风改革有明确的批判对象,有正面的理论,有领袖和一批追随者,创作实绩可观,形成了声势。唐代古文运动是指发生在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大约二三十年间的一次文体革命。其指导思想是“文以载道”说,要求用散文阐明儒家之道的基本宗旨,摆脱骈偶体裁的束缚,使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领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参与者很多,有李观、欧阳詹、元稹、白居易、刘禹锡以及韩门弟子李翱、皇甫湜。这场古文运动,目标明确,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创作实绩,形成了很大的声势,对骈文有压倒的优势,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三、古文运动发生的背景1.政治革新的需要。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贪吏横行民贫政乱,社会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一批文化人开始在思想文化上寻找原因,韩愈柳宗元虽然在政治观点上不完全一致,但他们都认为儒学的衰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认为古道复兴才能天下大治。而“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题欧阳生哀辞后》),这才有了文体的革新。胡守仁先生说:“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实质是儒学复兴运动。”(《韩愈叙论》)2.骈文与散文消长、兴替的结果。如前所说,骈文是唐代市场很大的文体,但自南北朝以来一直存在着反骈复古的力量,这种力量长期潜滋暗长,到了中唐,终于积蓄为巨大的破坏和建设的声势。 3.南北朝以来的复古文学思想调整、纠偏后的成果。前代古文家倡导的改革只是纯粹的复古,如苏绰仿《尚书》作《大诰》,企图以此为文章准式,结果被后人讥为假古董。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们仍然站在儒家“教化”说,和“文关兴衰”的陈旧文学观念的基点上,把“道”和“文”对立起来,或者提出重道轻文的主张,或者要求回到《尚书》典谟训诰文体中。对上述正统文学家的纠偏,才能有古文的复兴。四、韩愈的古文理论:文以载道1.否定了乐正教化、文关兴衰的陈旧文艺观。他们认为国家兴盛的关键在选人任人,应该以道德、才学为用人的标准,建立以贤驭愚的社会体制。文的作用主要在于修身正心,学习古代经典目的是修养道德。这种文学思想,对于狭隘的传统儒学文学观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这个转变使“颂美升平”的理论基础从根本上得到了否定。2.肯定了穷苦怨刺之言在文学中的作用(在传统文学观中,这是被视为“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由于强调先道德后礼乐,以道德取士,因此,对文人的要求提出了达要行道,穷则鸣道。3.对文学和语言的重视。韩愈在《题欧阳生哀辞后》中说:“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揣摩一下,可知“学古道”是目的所在,但是在“学古道”的同时,韩愈对于“通其辞”的兴趣,却似乎超乎寻常。他多次说:“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陈商书》)所以朱熹就批评韩愈“未免裂道与文为两物,而于其轻重缓急本末宾主之分,又未免倒悬而逆置之也”(《读唐志》,引自《全唐文纪事》77),甚至认为其目的“只是要作好文章,令人欣赏而已”,“平生用力深处,终不离乎文字、语言之工”(《韩文考异》)。韩愈这个特点,虽然不能使他成为一个高明的哲学家,却使他成为散文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第二节韩柳的古文成就一、唐世文章,首称韩柳韩柳的古文合而观之,他们在创作上的贡献归纳如下:⒈说理文是散体的传统题材,韩愈表现为气势雄健、结构谨严(“大部队”),柳宗元表现为逻辑缜密,文笔犀利(“轻骑兵”),各臻佳境。韩愈又以“解”、“杂说”等名目的短论,尤见特色,它们篇幅短小,往往只有百十来字,但层迭纵宕,变化莫可端倪,“若崇山广壑,使观者莫能穷其际”(方苞)。柳宗元则学习先秦寓言,创造了许多独立的寓言小品。⒉继承史传文学传统,吸收唐传奇的特点,对传记文作了大胆创新。韩愈有《张中丞传后序》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则颇具小说意味。柳《种树郭驼橐传》《梓人传》《宋清传》《李赤传》都善于借人物形象生发议论。⒊扩大散文领地。韩愈对赠序(《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碑铭(《柳子厚墓志铭》《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祭文(《祭十二郎文》)等文体作了改造,使它们变为散体,巧于立意,精于选材,圣于铸语,或以抒情、或以议论,波澜壮阔,显示出大家风范。柳宗元则确立了山水游记这一散文新品,夺得了骈文写景阵地。他们的这些创新,使散文具有了原先由骈体实现的功能和优势,从而标志着古文对骈文的胜利。二、韩愈散文的两大特点苏轼评韩愈云:“道济天下之溺,文起八代之衰。”1.充满激情,富有气势。不管议论抒情还是写人记事,他都是以情纬文,以跌宕淋漓之笔,写波澜壮阔之文。2.奇诡、戏谑。韩愈以倔强刚直的个性和愤世嫉俗的情绪为文,写出了大量奇诡、戏谑的篇章,嬉笑怒骂,尽成天下奇文。《祭十二郎文》。苏轼:“读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非人也。”三、柳宗元的散文成就 论说文逻辑严密、文笔犀利。前人说韩文如海,柳文如山,准确的说,柳文如柳州的山,往往奇峰突起。寓言体是柳宗元的独创。这些小品文,类比贴切,寓意深刻。山水游记把失志的悲哀、愤闷和希企融入自然、达人天合一境界二者交融合一。柳宗元还是传记文的功臣,他用这种文体写了一批普通的平民形象,使传记的文体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参考书目胡守仁《韩愈叙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郭预衡《中国散文简史》,北师大出版社1994赵义山、李修生《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孙昌武《韩愈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高文《柳宗元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训练题1.解释下列名词:古文运动2.为什么南北朝以来、韩柳之前提倡古文的努力都收效不大?3.周作人、张中行等对韩愈文风都是不满的,他们的矛头指向一是“载道”,二是做作气,请从周、张文集中找到有关表述,并解释他们反韩的实质,并阐述你对韩愈文风的态度第六章唐五代与北宋前期词(5)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勾勒出词史第一个重要时期的面貌和成就。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三、四节为本章重点。第一节为难点,其内容应贯彻在以后宋词各章。第一节词体概说词体的产生。诗词分界。唐代敦煌词。第二节中晚唐与温韦花间词文人习词。花间集。温韦。第三节二主与南唐词南唐词。二主与冯延巳。第四节晏欧与北宋前期词小词观念。词境的提纯。重点作品:李白《菩萨蛮》、张志和《渔歌子》、温庭筠“小山重叠”、韦庄“人人尽说”、冯延巳《谒金门》、李璟《摊破浣溪沙》、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虞美人》、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授课内容第六章唐五代与北宋前期词第一节词体概说一、关于词的几个概念1.词的名称,主要有:(1)曲子、杂曲子、今曲子、曲子词、歌词。如《花间集?序》:“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孙光宪《北梦琐言》记和凝“好作曲子词”,人称其为“曲子相公。”这是依据与音乐关系的称谓。这类名称还有袭用原有名词的:“乐府”“乐章”。(2)“长短句”是根据句法特点称。(3)“诗馀”是从它与诗的关系来说,潜含的观念是:词由诗变化而来。 2.词的形态(1)小令。从酒令发展而来,人称之为“急曲子”。它的原本特征是:节拍急促、曲度简短。后人只能从篇幅甚至是字数的多寡来认识,有提出56字为界,少于56字者为小令之说。此说虽为行家所讥,但却可帮助我们理解。(2)慢词。原义为节拍缓、曲度较长。今人又把它理解与“中长调”混称,指篇幅长、字数多的词。二、词体的产生词大约产生于隋唐之际,大约是在隋唐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在燕乐的催生下,产生的一种音乐文学。唐以来诗中乐府是从前代的乐府诗发展而来,但同样作为音乐性文学的词,却不是从前代乐府诗中发展而出,它是与当时流行的音乐--燕乐配合的歌词。燕乐是中土音乐与域外音乐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流行音乐,故词实际就是隋唐以来的流行音乐的歌词。三、诗词分界词的形式、词的产生与诗有一定的关系,故词被称为诗馀,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诗词二者分界是明显的,前人说的“诗庄词媚”,并不是凭空乱道。1.词体的形式特点(1)词必有调,每首词均须依傍一种音谱。词调决定词的字句包括字声、用韵,这就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2)词多数分片(阕),一首常见的分上下阕的词,就是由两段音乐组合而成的完整曲子。(3)词的韵位依据曲度,各个词调有自己的规定,与诗规整的用韵是大不相同的。(4)词的字声不全同于近体诗,虽然多数句子为律句,但拗句也不在少数(拗而不以为拗),又不一定讲究粘对,而且有的位置甚至还分辨四声和阴阳,与近体诗比显得更细密。(5)词的句式以长短句为特点,这与近体诗有本质的不同,与古体诗虽自由却完全受朗诵的声情、口吻支配也不一样。词的长短句,实际是受制于词的音乐性。2.诗词在风格、情调上的分辨(1)前人论诗词分界者甚多,时有精见,近世王国维、缪钺所论则更有总结性,也更深刻。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2)缪钺《论词》评抄【《论词》云】词之所以别于诗者,不仅在外形之句调韵律,而尤在内质之情味意境。外形,其粗者也;内质,其精者也。自其浅者言之,外形易辨,而内质难察。自其深者言之,内质为因,而外形为果。先因内质之不同,而后有外形之殊异。故欲明词与诗之别,及词体何以能出于诗而离诗独立,自拓境域,均不可不于其内质求之,格调音律,抑其末矣。人有情思,发诸楮墨,是为文章。然情思之精者,其深曲要眇,文章之格调词句不足以达之也,于是有诗焉。文显而诗隐,文直而诗婉,文质言而诗多比兴,文敷畅而诗贵蕴藉,因所载内容之精粗不同,而体裁各异也。诗能言文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文之所能言,则又因体裁,运用之限度有广狭也。诗之所言,固人生情思之精者矣,然精之中复有更细美幽约者焉,诗体又不足以达,或勉强达之,而不能曲尽其妙,于是不得不别创新体,词遂肇兴。兹所谓别创新体者,非必一二人有意为之,乃出于自然试验演变之结果。词之起源,上已言之,不过由于中唐诗人,就乐谱之曲折,略变整齐之诗句,作为新词,以祈便于歌唱而已。故白居易、刘禹锡诸人之词,其风味与诗无大异之调,而每调中句法参差,音节抗坠,较诗体为轻灵变化而有弹性,要眇之情,凄迷之境,诗中或不能尽,而此新体反适于表达。一二天才,专就其长点利用之,于是词之功能益显,而其体亦遂确立。【评】此节文字从文体判别的角度,就内质区分了诗词文三种文体,体贴入微。“ 句法参差,音节抗坠”“轻灵变化而有弹性”可以说是词之别于诗的外形,“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则是词别于诗之内质。缪先生的这一入微之论,本之于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按,“诗之境阔,词之言长”非常精妙,许渊冲先生把这八个字英译为:"Regularverseisbroaderinscope,thelyricdeeperinexpression."得之。四、唐代敦煌词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使我们得以看见词的早期形态。据王重民所辑《敦煌曲子词集》,有160多首,而且有令词和中长调。其中多数可以推断出自民间,其风格真率、朴素,形式没有凝定,衬字较常见。推荐书目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中华书局1981吴丈蜀:词学概说,中华书局2000万云骏:诗词曲欣赏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二节中晚唐与温韦花间词一、文人习词文人习词大约始于唐中宗时期,沈佺期即有《回波乐》之作,玄宗李隆基亦有《好时光》,但彼时所作甚少,至盛中唐,才有较多的文人染指习词,其著者为张志和、戴叔伦、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但直到晚唐,文人习词才不是一时兴到之事,才逐渐成为一种专项训练的文体,词的专家和专集就是从这时才出现。所以,词的第一个兴盛期是晚唐。二、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选集,编者为赵崇祚,序者为欧阳炯,共收集温庭筠、韦庄以下共18位词人所作的500首词。所收词除温韦之外,大多或生于西蜀,或仕于彼地,所作在体式、内容、情调、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近似性。史称为花间派或西蜀词派。花间词人除温韦之外,成就较高的是:孙光宪、李珣、欧阳炯、和凝。1.形式:以令词为主,中长调词绝少。2.内容:多写享乐生活、都市风光、南国风情,偏好男女恋情,爱作感官体验性的刻划。3.审美情调:富贵气、脂粉气,绮思怨情是花间词的基本特色。三、温韦1.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词的代表,是早期文人词的代表,在他们的共同影响下,才形成了花间词派,产生了花间词风。2.“花间鼻祖”温庭筠其词收于《花间集》有66首,冠于花间集。外在形貌:富贵高雅、香艳密丽。情感内质:心绪化、幽怨感。表现方式:意象叠印,结构跳跃。(推荐阅读杨海明《唐宋词中的“富贵气”》,《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重点讲读“小山重叠金明灭”、“梳洗罢”。3.清秀疏淡的韦庄词《花间集》收韦庄词48首。况周颐《唐五代词人考略》:“韦庄词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胡适《白话中国文学史》:“庄词长于描写,技术朴素,多用白话,一扫温庭筠一派纤丽浮文习气,在词史上可谓一开山大师。”推荐书目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华钟彦《花间集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高峰《花间词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第三节二主与南唐词一、南唐词南唐词的兴起略晚于西蜀,代表是南唐君臣三人。由于南唐君臣文化修养稍高,艺术趣味稍雅,故南唐词风亦有别于花间。与花间词相比,南唐词文人化的色彩更浓,艺术性要更高,对宋词的影响更为深刻。二、冯延巳与二主1.冯延巳据宋人所辑《阳春集》,冯延巳词有119首,除去主名有争议的部分词作,也有90多首,仍为五代词人之冠。冯还是宋前期词的最直接鼻祖,刘熙载《艺概》以为:“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当代词家龙榆生亦称冯延巳“在五代为一大作家,与温韦分鼎三足,影响北宋诸家者尤巨。南唐歌词种子,向江西发展,辙迹可循,冯氏实其中心人物。”重点讲读《谒金门》,要求学生自读《蝶恋花》。2.二主中主李璟存词4首,但一首《摊破浣溪沙》便足以名家,正如张若虚以《春季花月夜》而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后主李煜则更是南唐词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有云: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人生愁恨何能免”、“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把自身所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王国维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十五)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推荐书目王兆鹏《李璟李煜冯延巳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第四节晏欧与北宋前期词一、宋仁宗时期词坛复兴的缘由宋初60年词坛沉寂,到宋仁宗时期,著名词人柳永、晏殊、欧阳修、宋祁、张先等登上词坛,宋词的创作才逐渐步入高度繁荣并迅速发展的轨道。仁宗朝,词坛复兴的两大缘由:1.宋朝立国重文轻武,最高统治者有意倡导士大夫歌舞享乐之风。到了仁宗时期,政治得到巩固,新一代的文人在新朝环境中成长,在这种歌舞享乐的文化环境中,最适合用词的形式进行创作。2.王易《词曲史•衍流第四》:“有宋词流之盛,多由君上之提倡。北宋则太宗为词曲第一作家,真、仁、神三宗俱晓声律;徽宗之词尤擅胜场。”如宋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总三百九十”(《宋史?乐志》)统治者的提倡,燕乐新声的大盛,是宋词复兴最直接的文化背景。二、小词观念在宋前期,一般人的词学观念还是承袭晚唐五代,还是把词看作是“小道”、“薄技”,是个人的玩意儿。因此,词技虽有发展,词境虽有提高,但还没有大的突破。三、渊源和成就冯煦《蒿庵词话》:“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 冯氏所指宋初诸家,实只是以晏欧为代表的一批词人,并没有兼包柳永和张先。如果说,晏欧主要源自南唐的话,那么张先就更多地接受了花间词风,柳永又在花间词之上远承早期民间词。但就其主流而言,宋词的第一渊源自是五代词。1.多数词家熟于小令,对慢词少有涉猎。2.歌者之词在五代词的基础上有发展,张先走得不远,柳永则把宋词引入了一条新路。此下章详论。3.宋前期词引人注目的贡献还在于,把传统的歌者之词逐渐发展为士大夫之词。他们的词,在绮席歌宴中,浓艳的脂粉气淡化了,清雅的文人意趣加重了。四、晏殊: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词集为《珠玉词》,集名正是其风格的表现。他贵为宰辅,并且对自己的富贵也很看重,他的诗词中,都爱炫耀富贵,不过,他并不以腰金挂玉为荣(他认为这是“乞儿相”),他写富贵,更注重表现出富贵的意态,这从他自诩的名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中可以明白。他的词因之也就有了一种高贵的气派,但是,从深处看,人们却又从他的这些词背后读出了人生的凄凉,这是一种永远的缺憾。重点讲读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五、欧阳修:缠绵悱恻与意境的提高欧阳修是晏殊的学生,出身贫寒的他,有最世俗的一面,有世俗时尚生活的趣味,他善于享受生活,所谓“尚好文华,嗜酒歌呼,知以为乐不知其非也”。他的代言体式的情词,都与此有莫大的关系。但是,对于离别的感伤,青春的虚度,他似乎有比常人更深切细微的体认。另外,他的词中,连章体《采桑子》十首和其他一些作品,有很浓郁的民歌风韵,是他主动学习民歌的表现。他也还有些词,开始把日常生活题材,把文人士大夫的人生际遇反映到词中,从而使词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开拓。参考书目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温庭筠“小山重叠”、韦庄“人人尽说”、冯延巳《谒金门》、李璟《摊破浣溪沙》、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虞美人》、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2.“浣溪沙”词与七律形式相近,请具体说明它们的不同。3.怎样理解温庭筠词中的艳情?4.李璟、冯延巳的词与晏欧词有怎样的联系?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第七章北宋中后期词(8)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宋词之盛在北宋中期,本章突出北宋中后期词的发展和重要名家。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第一、三节,难点在第三节。第一节柳永与苏轼柳永俗词对词发展的贡献。苏轼的以诗为词。第二节晏几道与秦观小晏的苦恋。少游的伤怀。第三节周邦彦一、关于“词中老杜” 二、富艳精工的词境重点作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临江仙•梦后楼台》、柳永《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定风波•莫听穿林》《水龙吟•似花还似》、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周邦彦《苏幕遮》《六丑》教学内容第七章北宋中后期词第一节柳永与苏轼一、柳苏合说1.柳苏的词史意义在正统、保守的文人看来,柳苏都属于异端。有人目其为“豪苏腻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豪”、“腻”是与温润、清秀。很显然,柳永和苏轼是传统词的挑战者,他们不同于晚唐五代,也不同于晏欧。如果以前者为标准,那么柳苏都是非本色或者说是异端的。但是,从客观的词史发展实际看来,正因为柳永和苏轼敢于挑战传统词,宋词才能逐渐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并走向最繁荣的极境。所以,可以说,柳苏是词体的解放者和革新者。2.柳苏的不同形态柳词从本质上说属于俗词,苏词则属于雅词。前者属于市井间歌词,后者则属于文士的创作。前者是市民文化的直接产物,后者则是文人主体精神的自觉创造。二、“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词有“柳耆卿体”之目(陈廷焯),宋人杨湜即有“屯田蹊径”之说,在当时确能震人耳目,喧传一时。柳永的历史贡献有三:一是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尤其是开辟了羁旅行役的内容,使词摆脱了樽前苑囿的狭小空间,步入了广阔的社会;二是大量俗化,尤其是市井化的情调、俚俗化的语言,为柳永赢得了下层民众和乐工的广泛喜爱,最终使柳永成为词坛真正的明星,不仅在中原,而且传入域外,西夏、高丽等都有柳永词的流传。柳永对词的第三个贡献是他精通音乐,他喜好制作中长调的词,大量的长篇词作,需要长篇的表现手法,他借鉴了赋体、散体文的方法,铺陈描写,大大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重点讲读柳永《八声甘州》,体会柳词能俗能雅、雅俗结合的特色。三、“以诗为词,大放厥词”1.苏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唐五代和宋初,词完成了初创走向了成熟,其重要标志是它的文体地位由边缘迈入了中心,由自发的散兵游勇,逐渐转变为自觉的大兵团作战。词的魅力、词体的艺术个性,都在这个时期得以奠定,可以说,晚唐五代和宋初是词学的黄金时代。但是,由于这个时代社会的特殊性,词的艺术个性中,又多少带有些病态的、畸形的特征,“香而弱而软”笼罩着整个词坛,“男子作闺音”成为这个时期一大景观,一时间,富贵气、脂粉气、伤感气、轻浮气弥漫,词的路子越走越窄。为此,必须有人出来,改变传统词的路数,范仲淹、王安石、张先和柳永对上述路径,都有自觉的偏离,对词有拓展之功,但为力尚小,苏轼适时而生,担当了改革词体的历史任务。2.对苏词的评价今人一般把苏轼推为宋词第一,然而,在历史上,苏词并没有如此地位。据说,他的弟子晁补之、张耒曾当作苏轼的面说:“少游诗似小词,先生词似诗。”没有直接非议,苏轼听后也不以为忤,反而为之绝倒(《苕溪渔隐丛话》卷四三)。但晁、张的微词是很明显的。而陈师道则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批评:“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来,女词人李清照则在《词论》中说:“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究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在他们看来,苏轼走的根本不是正道。 不过,另一面,宋代王灼却认为东坡“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碧鸡漫志》),胡寅亦以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临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酒边词序》)就主流而言,从南宋至清代,学词者多重南宋轻北宋,直到近代大词家朱孝臧出,才把苏轼列入宋词第一流大家中。自此之后,凡是词的内行,自己作词就达到很深造诣的行家,一般都并不排斥苏轼,甚至把苏词看作是词中最高境界之一极。3.苏词的解读《四库提要》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东坡寓意高远,运笔空虚,措语忠厚。其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寄慨无端,别有天地,异样出色,只是人不能学。”苏词的本质特征,可用陈师道的话来概括:“以诗为词”。具体表现为:(1)把词上升为情性文字。于是,词可以做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词的内容得到最大的开掘。于是,词的创作态度,就由“谑浪游戏”的轻薄态度变而为严肃、真诚的心灵之语。元好问说:“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读东坡词,如“缺月挂疏桐”,黄庭坚感受到的是“非烟火食人语”。同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是苏轼特有的人生态度的写照。(2)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这是王国维用来评价李煜的话,但是这于李煜为因生活的变化而产生的创作变化,因此他的词还没有直接的示范性。真正实现了这个变化的还是苏轼。在他的词中无论是“旋抹红妆看使君”、还是“夜饮东坡醒复醉”,都不再是出自歌儿舞女的娱乐场合中的了。(3)词的语言由纤巧、秾丽,发展而为伸缩自如、行云流水。这是苏轼在诗文中的语体,现在又见于他的词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4)词可以是豪放的。从前,词境幽曲狭小,苏轼把诗中波谲云诡、纵横驰骤的笔势带入词中。于是,苏词需要“关西大汉执铜牙板,唱大江东去”。推荐书目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大出版社1990第二节晏几道与秦观宋代中后期名家在柳苏之外,还有晏几道、秦观、贺铸。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淮海、小山,古之伤心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从得词之精髓的意义来说,两位词人的确当得起当行本色的一流词人。陈匪石《宋词举》:“至于北宋小令,近承五季,慢词蕃衍,其风始微,晏殊、欧阳修、张先,固雅负盛名,而砥柱中流,断非几道莫属。”又说:秦观“妍雅婉约,卓然正宗。”一、“神仙中人”的痴情词况周颐说:“小晏神仙中人,重以名父之贻,贤师友相与沆瀣,其独造处,岂凡夫所能见及。”他“神仙中人”,是仰慕性的说法,而在当时,包括他的朋友在内,都说他“痴” :黄庭坚《小山词序》就说:“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决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目,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是的,这样不沾染世俗气息的贵家公子,说他具有“神仙中人”的高贵气质,是并不拔高的。重点讲读《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要求自读《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可视为小令词的最后一位专业作家。自他之后,中长调词逐渐兴盛,一般词家都兼小令与中长调。二、“少游,词心也”――伤心人的艺术转移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予于少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俊,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刘熙载《艺概》亦称:“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东坡词雄姿逸气,高轶古人,且称少游为词手。山谷倾倒于少游千秋岁词‘落红万点愁如海’之句,至不敢和。要其他词之妙,似此者岂少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选其词22篇。冯、刘、龙三人都是喜爱秦观的,他们给的评价自是很高。历代也有些人对秦观有过非议,主要是针对其柔弱的性质。不过,无论称赞还是腹非的,人们对于冯氏的“词心”说,还是比较认可的。就是说,秦观的确是最具词家气质的人。这具体表现在:第一,词是一种美的文体,而秦观就是文采风流的俊男。第二,秦观是一个多情的人,他感情丰富、真挚,他看重情感,特别珍惜情感,这正与词的抒情内质吻合。第三,从性格气质上看,秦观感觉细腻、敏锐,性格文弱,这也与词的文体最为合拍。难怪周济说:“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下面的一首《浣溪纱》,是特别能代表他词风的作品:“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是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可参读沈祖棻《宋词赏析》。重点讲读《踏莎行》“雾失楼台”(这是秦观被贬郴州时作于旅馆的一篇名作,写的是一种天涯沦落的身世感叹。)学生自读《满庭芳》“山抹微云”推荐书目诸葛忆兵、陶尔夫著《北宋词史》,黑龙江教育2002年版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小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三节周邦彦一、“词中老杜”周邦彦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南宋就有方千里、杨泽民“和清真词”,陈允平还有“西麓继周集”,显然,他们都是把周邦彦作为最高典范来学习的。事实上,整个南宋,无论姜吴,辛刘,还是王沂孙、张炎,都受到周邦彦的影响。清代词学中兴,戈载《宋七家词选》标举宋词家七人,其中即以周邦彦为首,次列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和张炎。周济《宋四家词选》则提出“问涂碧山(王沂孙),历梦窗(吴文英)、稼轩(辛弃疾)已还清真(周邦彦)之浑化”的创作理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于是有“ 词至美成,乃有大家,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不过,清末先有刘熙载的不满,《艺概》称“周旨荡”,以为周词“当不得一个贞字。”显然是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衡量。早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娼妓之别。”然而,晚年的王国维却一改少年成说,作《清真先生逸事》,许周邦彦为“词中老杜”。是后,陈匪石《宋词举》亦称:“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二、周词博大精深的艺术面貌从发生学的观点看,前此之词为自然感发之词,是即兴式的,而周邦彦之词却是经过“思力安排”后的成品,是成熟的,是费心机,是经过了艰苦的艺术构思,运用了艺术匠心的。精:格律精严、技法精严;博大:善于典故,善于点化前人成词,文化内涵丰富;深:情感深、技巧与内容的浑化。1.格律精严。晚唐至宋初人作词律法多本于律诗,只像律诗那样“避声病”,分平仄;其中惟温庭筠,平仄字位甚严;晏殊,渐辨去声,严于结句;柳永,分上、去声,尤谨于入声;至周邦彦,则四声的应用始邃密精严。他善于利用字声的特点,善于利用字声的变化,表达一定的艺术效果。其名作《六丑》据宋季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载:宋徽宗“问《六丑》之义,莫能对。急召邦彦问之。对曰:‘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昔高阳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可见,本篇各音段取自六曲,所取皆极美听者,可是由于技巧高,难歌。这是从音乐律上说,乐谱亡佚,今人已无从知其详。可从字声看,许多句子字声都经过了精雕细琢,难以移易,其中用入声韵(全词或疏或密,共用17个入声韵字)以突出其幽咽之情,则尤其显者。细味此篇,于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下面一段评语会更确信:“读先生之词,于文字之外,须更味其音律。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但是,周邦彦不是专门只讲格律的形式主义词家,他严辨字声,主要限于警句、转戾句、结拍句等关键性部位。只有到了南宋的一些词人,才于周词亦步亦趋,严于律束于韵,南宋末,张枢、杨缵等人更提倡辨五音、分阴阳,这显然走过了头。2.善铺叙、章法细密。周邦彦在柳永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他们同为善慢词的词家,但他比柳永艺术技巧更高,因为,柳永的叙述往往只是按照时空的自然状态来展开,这是平铺直叙;而周邦彦也善于铺叙,可是,他更富有变化,往往更曲折。以《六丑》为例讲读。3.丰厚的古代文化信息。周邦彦的词是有难度的,读他的词,你学问越高,知道的历史掌故、名篇佳句越多,就怕你书读得少理解就会越深。他的词就像江西诗派作诗,历史掌故不是一般性的点缀,不是常规的正用,他往往侧用、反用、暗用。4.情感的沉郁周词或者低回抑郁,婉转层深,或者逐层烘染,引人遐想,但都一往而深。参考书目罗忼烈《清真集笺》,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柳永《八声甘州》《雨霖铃》、苏轼《卜算子》《定风波》、晏几道《鹧鸪天》、秦观《踏沙行》、周邦彦《六丑》《苏幕遮》 2.柳永在词史上有何地位?他的贡献是什么?3.怎样理解苏轼的“以诗为词”?4.试以《六丑》为例说明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第八章从李清照到辛弃疾(6)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南宋前期词成就最高者当推李清照和辛弃疾,本章具体讲读二人词,了解其词的时代内涵和词艺。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在第一节之三,第二节之一、二。第一节李清照与两宋之交的词一、李清照的词论二、李清照词的分期三、易安词的雅洁与俗语四、同时期其他词人第二节辛弃疾与辛派词人一、末路英雄的辛弃疾二、刚肠似火、色笑如花三、辛派词人及其评价重点作品:《如梦令•昨夜》《一剪梅》《醉花阴》《永遇乐•落日熔金》《声声慢》、《破阵子》《水龙吟•楚天千里》《摸鱼儿》教学内容第八章南宋前期词与李清照、辛弃疾第一节李清照与两宋之交的词李清照是为许多人最喜爱的宋词作家,这部分原因是爱词的人以女性为多,由于性别的原因而特别尊敬李清照,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李清照的词中,它的确充分展示了词的魅力,而且展示了今天读者最容易接受的那部分魅力。她的词,总是那么抒情,总能一下抓住青年读者的心;同时,它又是那么精美雅洁,篇无剩语,达到了所谓“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刘熙载)的境界。一、“别是一家”的词学观李清照是位很有见识的文人,她的诗中,有许多咏史抒怀诗,充分表现了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文人深刻犀利的眼光。对于词这种文体,她也有很清晰自觉的认识,著有也许是词史上第一篇词学论文,并在文中提出了“别是一家”的词学理论。二、前后期不同的李清照李清照在词史上占有的崇高地位,是从早期就显露出来的。她的早期词就表现出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奠定了她基本的艺术风格。但进入后期,她的词才达到这个时代高峰。三、词艺1.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表达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2.善用俗语、淡语和白描手法,刻划精美雅洁的形象和变化,表现自己深刻诚挚的情感。四、同时期的其他词人两宋之交,产生了许多词人,由于时代的巨变,他们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半生,他们一般是在绮罗丛中吟风弄月,虽然成就和特色因人而异,但从整体上难与前辈词人并肩。靖康之难后,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民众的苦难,还有他们自身的痛苦,使他们的词风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李清照是其出色的代表,此外,张元干和稍后的张孝祥,词风受到苏轼影响,表现出慷慨悲凉之气,是连接苏辛的纽带。朱敦儒属于另一种类型,靖康之变使他的词风由飘逸潇洒变得凄苦忧愤,终于在“寻云弄水,是事休问”中变得清疏晓畅了。【本节推荐书目】 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毕宝魁《李清照》,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邓红梅《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第二节辛弃疾和辛派词人一、末路英雄的辛弃疾1.词中之龙辛弃疾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就成就言,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辛稼轩,词中之龙也。”又说:“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2.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济南)人。辛弃疾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他20多岁时,曾组织了一支抗金义军。并受当时义军统帅耿京的派遣,与南宋朝廷联系,试图里应外合,协同作战。后南下,任江阴签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时间辗转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作为一个主战派,他有勇有谋,但生不逢时,郁郁而终。3.末路英雄二、刚肠似火,色笑如花1.辛词分类。a)用雄豪激荡之笔,表现报国的雄心和失意的悲愤。b)登临怀古,抒发忧愤。c)运用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手法,表现对时局的忧虑、对个人遭际的感愤。d)表现农村闲居生活情趣,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习俗。e)其他感事、抒怀、言情之作。2.豪放词的艺术特色:跳荡的笔势,奇幻的结构以及出奇的幻想、个性化的夸张和拟人化表现,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这成为辛词最突出的艺术特征,也是它作为豪放词的根本所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沁园春•叠嶂西驰》、《水龙吟•水天千里》。3.豪壮之情而以要眇显之。缪钺先生指出:“稼轩词如《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虽悲壮激烈之情,洋溢纸上,然细绎之,非徒豪壮而已也,于豪壮之中,又能沈咽酝藉,空灵缠绵,得此调剂,故豪壮之情,不失于粗犷,词体之美,仍可以保持。”袁本《中国文学史》云:“写豪气,而以深婉之笔出之;抒柔情,而渗透着英雄的豪气。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使稼轩词风的独特处,也是辛派后劲不可企及之处。”具体而言有三端:寓刚健于温柔之中;寓悲愤于闲适之中;寓庄严于诙谐之中三、辛派词人及其评价1.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革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辛词的影响下,同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文学史上称为辛派词人。他们以共同的爱国思想,借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多为恣肆粗犷的词风。这些作家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以及南宋末的刘辰翁等。另外,南宋前期学习苏轼词风的张孝祥,被看作是辛派词人的先驱,与辛弃疾同时而词风相近的陆游,也被视为辛词一派。 2.辛派词人几乎都是在辛弃疾的深深濡染下为词的,但他们由于缺乏稼轩之学识、才情,因而往往都达不到辛词的艺术高度,往往粗豪有余,甚而流于粗犷叫嚣,仅能在纸上奔腾而已。【本节推荐参考书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施议对《辛弃疾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如梦令•昨夜》《一剪梅》《醉花阴》《永遇乐•落日熔金》《声声慢》、《破阵子》《水龙吟•楚天千里》《摸鱼儿》2.李清照晚期词在情感上有何特色?试结合《永遇乐》《声声慢》二例,与前人词相比较加以阐述。3.同为豪放词,稼轩有别于东坡,也迥异于辛派后学,请通过稼轩词的例析加以论述第九章南宋中后期骚雅词(4)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南宋中后期词坛的基本面貌和几个重要作家。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第一节之一,第二节之二。第二节之一、三略。难点为第二节之二。第一节词艺的演进与骚雅词一、骚雅词概念二、骚雅词在艺术上的演进三、南宋中后期词人的人生第二节姜吴与张王一、清刚隽冷的白石词二、秾艳绵密的梦窗词三、张炎和王沂孙重点作品:姜夔《扬州慢》、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张炎《高阳台(接叶巢莺)》教学内容第九章南宋中后期骚雅词第一节词艺的演进与骚雅词南宋中后期,在辛弃疾之后的词,自王国维以来常是一笔加以抹煞,随着政治话语霸权的结束,人们在清理词史时却发现,这里有批广为清近词家所尊仰的作手。常州词派的戈载,选宋词七家以为极则,七家为: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张炎。随后周济又奉周、辛、王、吴为词中之冠,宣扬“问途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主张。晚清的陈廷焯则提出“词坛三杰”说,所谓:“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南宋中后期的词坛,文学史上或者称之为格律词派,或者称为骚雅词派,还有的因姜夔的影响特别深而径称为姜派。一、南宋中后期词人的人生南宋中后期词人,代表者为:中期是姜夔和吴文英,末期是张炎和王沂孙,此外还有史达祖、高观国、周密、蒋捷。1.姜吴的清客身份和“晋宋间人”的襟怀2.张王的末世心态与遗民情绪二、骚雅词概念骚雅的概念源自《离骚》的大小《雅》,后人用骚雅以称人品、文品时,包括两方面的意味:1.情感内蕴和情感的表现:忧愤之情。作者满腔幽怨和孤愤,而以芳草美人出之;但仍有一段忠厚之气。前者得之于骚,后者又发乎雅。2. 格调上的高雅、清正:反俚俗,则高雅;反浅薄,则深远;反软媚,则厚重;反直露,则幽约;反浮艳,则朴厚;反狂怪,则本色;反纤巧,则质朴自然;反豪放,则深情细腻。合而言之,骚雅词是:“意念切而辞愈微”、“感慨全在虚处”。三、骚雅词在艺术上的演进南宋中后期,偏安局面已定,一般文人对靖康之耻已无切肤之痛,又无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那样热情如火的刚肠,于是词坛再一次回到传统词的轨道上来。当时,许多词人在前代词家中发现了周邦彦,并在深入学习周词的基础上,广泛吸取晚唐五代和北宋各家的艺术经验,加以消化、加以提高,因此,一些学者把这个时期看作是“词艺的深化期”(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第二节姜吴与张王一、清刚隽冷的白石词姜夔有《白石道人歌曲》,存词80余首,是南宋中期词坛名家。他一生清贫,长期寄人篱下,但却从不附势媚俗,一贯保持高雅志趣、清纯节操。读白石词,我们感受到的有凄苦的人生况味,也有深情的家园、故旧之谊,还有对自然、对艺术高境界的一种执着之情,流动的是那个时代文人特有的意趣。宋末张炎等人标榜骚雅,就以白石为知音,至清代浙派词人,也都深得白石遗韵。宋人陈郁说:“白石道人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食客。图书翰墨之藏汗牛充栋。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藏一话腴》)这种人品,带来了清刚疏宕的词坛新风,别具隽冷婉妙之致。他善用逋峭笔锋,刻绘幽冷的意趣。“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语句间拂动着一股高人雅致,既无俗媚、亦不张扬。他的语句幽冷中饶逸气,疏宕中有丰神。“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的荷,“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的梅,就是姜词的写照。《扬州慢》、《点绛唇》。二、秾挚绵密的梦窗词晚于姜夔的吴文英,艺术个性非常独特,在白石词之外,又开秾挚绵密之风,亦称为宋后期词的一大典范。梦窗词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秾艳凝涩的字面,奇丽凄迷的意境,缠绵沉挚的情思,纤细而怪异的感觉以及绵密曲折、近于意象化的结构。这种词风与清刚疏宕的白石词,正好形成迥异的两极。清代常州词派,即奉吴文英为圭臬。讲读《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要求学生自读《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梦窗词的缺点。张炎不满于梦窗,他在《词源》中比较姜吴,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错采镂金,繁复凝涩,是梦窗词的基本面貌。三、王沂孙和张炎1.取径于周邦彦和姜(或吴)。2.长于咏物词。3.凄凉幽怨,但怨而不怒。讲读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参考书目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缪钺、叶嘉莹《灵溪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夏承焘、吴无闻《白石词校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1 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姜夔《扬州慢》、吴文英《风入松》2.骚雅词派的特点是什么3.你对梦窗词的评价如何第十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8)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北宋诗文革新的背景及其意义,并具体掌握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等代表作家的成就。通过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读解体认宋代诗文的特色。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二节之一、三,第三节之一、二为重点,北宋诗文革新的内涵尤其是宋诗特色的体认为难点。第一节,第二节之二,第三节之三为略讲内容。第一节宋初三体与古文倡导者一、白体、晚唐体与西崑体二、晚唐五代文风颓势与宋初古文倡导者第二节梅尧臣、欧阳修与诗文革新一、北宋诗文革新的内涵二、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苏舜钦及其在诗文革新中的贡献三、欧阳修的诗文成就及其变革意义第三节王安石与曾巩一、王安石精拔而闲婉的诗二、简峭犀利的王安石古文三、平稳雅洁的曾巩古文重点作品:林逋《山园小梅》、欧阳修《秋声赋》《戏答元珍》、王安石《明妃曲》《北陂杏花》教学内容第十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读惯了唐诗,乍读宋诗,我们也许会觉得不适应,因为这简直是不同的两种诗。唐诗当然是无可置疑的典范,而对宋诗的评价就很有争议了。自宋人开始,就一直存在着崇宋和抑宋之争。宋末的严羽是反宋诗的,他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欠焉。”而在宋诗派看来,看法就相反了,如清末宋诗派魁杰陈衍就说:与唐诗相比,宋诗“清而有味,寒而有神,瘦而有力。”两派观点立场迥异,但都深刻比较了唐宋诗的特点,如果我们跳出优劣比较的窠臼,如果我们不把唐诗为标准要求宋诗,或者相反,那么,我们的认识会更有价值。故此,当代学者王水照提醒读者:“不要用读唐诗的态度去读宋诗,也就是说,应该持有不同的‘阅读期待’。”唐宋诗的比较,可参阅的著作有: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缪钺《诗词散论•说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陈衍《石遗室诗话》(《陈衍诗论合辑》本,福建人民出版社)。第一节宋初三体与古文倡导者本节主要揭示出北宋诗文革新的背景:宋初诗、文都在沿袭晚唐五代风习,不仅没有形成一代文学新风,反而呈现出文学颓势。一、白体、晚唐体与西崑体1.白体v学白居易等人之浅切、平易,流易有馀而深警不足。v两阶段:徐铉、李昉;王禹偁v王禹偁突破白体格局:“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2.晚唐体 v师法贾姚,以小巧细碎的笔法写清苦幽僻的性情v喜作五律,多用白描,少用典故v代表诗人:寇准、潘阆、魏野、林逋、九僧(惠崇等),最出色的为林逋。3.西崑体v学李商隐多用典故,用笔细密,精于七律v两阶段:杨亿、刘筠;钱惟演、晏殊、宋祁、宋庠二、晚唐五代文风颓势与宋初古文倡导者宋初沿袭残唐五代文风,柳开首起,以韩柳文为号召,提出文学复古理论(所谓“古其理,高其意”),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柳开能言之,却不能行之,其创作水平不高,故影响有限,当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在柳开之后,对宋代文风有更大影响的是王禹偁。禹偁在文学主张上,重点提倡了“易道易晓”的文风,力戒“语艰而义奥”的陈习。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在散文创作上,有杰出的成就,其文如《黄州小竹楼记》《待漏院记》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这些作品思想内容丰富深刻,文风流畅自然、简雅古淡,对欧阳修等人的散文有明显的影响。不久,散文创作领域也出现了西崑和反西崑的潮流。西崑文人都是骈文家,创作道路过于狭窄,为此,以穆修、范仲淹、尹洙、石介等代表,对西崑文风进行了批判。把散文重新引回韩愈、柳宗元开创的古文传统中来。不过,穆、尹、石三人创作参差不齐,难以彻底肃清西崑文风。宋代古文革新的历史责任落到了下一代文人欧阳修等人肩上。第二节梅尧臣、欧阳修与诗文革新一、北宋诗文革新的内涵1.唐宋的文学革新都是与社会改革相伴随的,北宋的诗文革新则是统一在巩固封建秩序、加强思想统治,改造世俗人心的历史课题中,是与政治革新、儒学复兴相互配合的。2.以欧阳修为领袖的北宋诗文革新,主要针对的是宋初诗文颓风,目标是:倡导有宋一代新文学。3.这场诗文革新是中唐诗文革新,尤其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延续。也以复古为旗帜,以“明道”“传道”相号召,并与政治革新相配合。但是,北宋诗文革新不是中唐诗文革新的简单重复,而有较大的发展。宋诗的风调,是在这期间逐渐明晰;古文的地位,更是在这次革新大潮中得以确立的。4.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终成功作出了贡献,他们是欧阳修志同道合的朋友。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引荐而知名文坛,他们团结在欧阳修周围,形成了强大的文学阵容,最终推动诗文革新的大潮。5.北宋诗文革新的三个阶段:(1)宋初仁宗以前,是复古革新思潮的开始。确立了以复兴儒学、树立文学新风的历史任务。(2)仁宗天圣至嘉祐间,是诗文革新取得实质进展并获成功的时期,奠定了宋代诗文的基本发展方向。(3)嘉祐以后,是诗文革新的延伸和全面发展时期,诗文革新逐渐回到相对独立的文学领域,宋代各体文学风格建设在此时得以基本完成。二、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苏舜钦及其在诗文革新中的贡献梅尧臣(1002-1060)、苏舜钦(1008-1048)都是欧阳修(1007-1072)最亲密的诗友。梅大欧5歲,苏小欧1歲,但都深得欧称赏。苏诗豪纵,是韩孟诗劲健诗风的发扬。梅诗平淡,则更直接开创了有宋一代新风。龚啸评云:“去浮靡之习,超然于崑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四部丛刊本梅诗序)叶燮亦谓“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原诗) 其中,梅尧臣诗名更早更大,影响尤其深远。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云:“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馀,益老以劲。”朱东润有《梅尧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和《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是治宋诗者所必读。三、欧阳修的诗文成就及其变革意义1.欧阳修与散文革新欧阳修是庆历新政集团中的成员,他领导的古文革新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散文革新而言,宋初古文倡导者柳开等人重道轻文,石介又以怪癖生涩反对崑体骈文,理论上有明显的偏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柳虽既重道又重文,但高自期许的人格走向,奇险怪僻的写作好尚,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文的大众化。欧阳修则站在古文革新的先驱者肩膀上,看准了平易自然一路,同时又深入研究了骈体文,善于汲取骈偶文体的优长。终于在尹洙(1001-1041)等长辈古文家,曾巩、王安石、苏轼等后辈的共同推动下,掀起了古文创作的高潮,以他们的创作带动了整个文坛。2.欧阳修的散文成就(1)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国散文整体风格转变的关键人物。他的散文创作成就卓著,所谓“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充分展示了散文的文学魅力,直接奠定了宋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时代风格,同时确立了古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正宗地位。(2)欧阳修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多种多样。(3)欧阳修“文备众体”。欧阳修是宋代文赋的确立者。(4)欧阳修散文独特风格,茅坤以“风神”称之,后人又把它归纳为“六一风神”。这一典型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从韩文到欧文的审美旨趣的变化,即从崇尚骨力到倾心风韵姿态的转变”。参考论文:洪本健《略论“六一风神”》,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与高司谏书》通说。《秋声赋》讲读。3.欧阳修诗歌成就及其革新意义宋诗主体的人格精神、话语形式的特色,在梅、欧诗中得以确立,并成功地展示出它的独特风姿。苏轼指出:欧阳公“论大道似韩愈,诗赋似李白。”事实上,这正是宋兴50年之后,韩愈思想与文学价值的重新发现的结果,是宋初一批有作为的文人用以振兴宋代文学的基本方式。但是,苏轼原话实际是互文见义的表达,因为欧阳修与韩愈的联系,还有一个因素,张戒《岁寒堂诗话》云:“欧阳公诗学退之。”韩欧都长于古文,都是馀事做诗人。叶燮《原诗》中下面一段阐述,实在是通达之论:“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韩愈对唐诗的变革,主要是以文为诗。欧阳修效法韩愈的最明显的就是以文为诗的方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内容:句式、章法的散文化;内容的现实化、政论化;生活内容的全面入诗。欧诗还有明显的学李白的特征。李白的豪壮、飘逸,是欧阳修性格中的重要方面。故诗中表现的豪情,不是韩愈式的劲健和骨力,而是李白式的流丽、潇洒。《戏答元珍》讲读。参考书目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朱东润《梅尧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洪本健《醉翁的世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刘德清《欧阳修论稿》,北师大出版社1991曾子鲁《韩欧文探胜》,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黄一权《欧阳修散文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第三节王安石与曾巩欧阳修阵营的晚辈诗文家,取得了突出成就的是:王安石、曾巩和三苏。他们都得到了欧阳修的奖掖和高度评价,在诗文革新中都起了重要作用。一、王安石精拔而闲婉的诗胡应麟《诗薮》外编五亦云:“六一洗削西昆,然体尚平正,特不甚当行耳……王介甫创撰新奇,唐人格调始一大变,苏黄继起,古法荡然。”胡氏对王安石地位的认定是符合事实的。王安石(1021-1086)存诗1500多首,中间经历了几次变化。青年时期,随父宦游大江南北,对社会问题有了较多、较深的了解,读书甚勤,作诗尚意气,少含蓄。中期任群牧判官和三司判官,对唐诗下了很深的功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雄直、奇崛、峭拔、精工的风格,题材内容也有了更大的拓展。其名作《桃源行》《明妃曲》和一些咏史怀古绝句即产生于这个时期。到他退居江宁的后期,他流连山水,读书学佛,写景诗、禅理诗代替了前此的政治诗。其“半山七绝”,突过前人,在艺术上进入了更高的艺术境界,包括:一是“深婉不迫”、“舒闲容与”;二是“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精工瘦硬)。《明妃曲》《贾生》《北陂杏花》讲读。二、简峭犀利的王安石古文作为北宋最卓越的改革家,王安石有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信念;作为古文家,王安石也有“理足气盛,劲悍廉厉”的气度。立意深刻。笔锋犀利。用语简峭。最突出的是《答司马谏议书》和《读孟尝君传》。三、平稳雅洁的曾巩古文曾巩是欧阳修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在理学家看来,曾巩可谓“醇儒”,“说理精于其师”。曾巩的古文以平稳雅洁为主要特色。论事说理从容委婉,颇近欧阳修,但没有欧阳修的疏宕俊逸、情长韵远,而多了几分温厚、稳妥、精密。他不追求构思的新巧和章法的变法,语言平缓,藏锋不露。每篇文章确定观点后,便稳稳当当地逐层发挥,直讲得十分完备透彻为止,周密详尽但又干净利落,不罗嗦。推荐自读《墨池记》和《赠黎安二生序》。参考书目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高克勤《王安石散文精选》,东方出版中心1998王琦珍《曾巩评传》,江西高校出版社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山园小梅》、《戏答元珍》、《明妃曲》《北陂杏花》2.解释名词:唐宋八大家、北宋诗文革新、韩欧、梅欧、梅苏、半山体(半山绝句)3.北宋散文革新为什么能取得比中唐古文革新更大的成功?4.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是什么?第十一章苏轼诗文(5)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走近苏轼,感受苏轼人生的魅力,了解苏轼诗文的成就,并而通过苏轼大致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外化形态。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节为本章难点与重点,第三节略讲。第一节苏轼人生与思想性格 一、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二、儒释道兼容并包的思想三、认真执着的性格和旷达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第二节苏轼诗歌一、多样态的士大夫精神生活二、痛快淋漓、着手生春的艺术境界第三节苏轼散文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奇正相生、变化无端。重点作品:《前赤壁赋》《留侯论》《有美堂暴雨》《游金山寺》《和子由渑池怀旧》教学内容第十一章苏轼诗文(5)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最卓越的代表,也是最有人格魅力中国文人之一。研究他的人生、走近他的文学殿堂,对于今天的读者有着非常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节苏轼人生与思想性格苏轼的人生就是一宗丰厚的画,一卷多彩的诗。一、大起大落、极荣极辱的人生经历苏轼(1037-1101)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仁宗、英宗朝,他逐渐为整个社会所认识,这期间虽然有母亲、妻子、父亲的先后去世给他的打击,但这些都是人力不能抗拒的自然力所致,他在这期间,由于得到欧阳修的识拔,他的才华为社会、为朝廷认可,一个蜀中青年成为了洛中名流、社会名流。神宗朝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在中央朝廷任职,但因政见不同,出任地方官,先通判杭州,继转密、徐、湖知州。知湖州正好三月,被罗织罪名,捕押汴京受审,系狱百日,经多方营救,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1080)二月抵黄州,七年改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随即知登州。哲宗朝高太后听政时,旧党上台,苏轼内任,位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但又不满司马光之尽废新法,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哲宗亲政本欲重用苏轼,但他不善世故,失去受信任机会,结果在新党的排挤下,又于绍圣元年(1094)贬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绍圣四年(1097)又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三年多之后,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六月二十日苏轼渡海北归,廉州安置。不久又复朝奉郎,到次年七月卒于赴京途中—常州。二、儒释道兼容并包的思想苏轼是在宋代学术趋于繁荣、逐渐定型的时期从蜀中走出的,勇于思考、有独立精神的学人。他的思想并不像二程、邵雍等理学家那样,只注重理性思考、试图构筑理论体系,他是以诗人之心、哲人的理性,对以往的思想资源进行消化、抉择和改造,形成自己的思想特色的。他的思想、学术,学术史上称为“蜀学”,与并世“荆公新学”、“洛学”等并存。苏轼的思想中,鲜明地表现出儒释道兼容并包的倾向。一方面,他坚持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态度、尚志求善的人格、正直刚毅的品节,反对通过贬抑主体外向性追求的方式获得精神的圆满、道德的完善。另一方面,忽起忽落、时荣时辱的人生颠簸、折磨,又促使他更深地体味和思索宇宙、社会、人生的真相,而儒释道三家尤其是释道二家充满智慧的思想系统,给了他许多温馨的抚慰和会心的启迪,但他对释道思想的吸收,也止于超验的宇宙人生真相的层面,对佛道二家学说的愚妄、虚无、寂灭、苦行却是扬弃的。苏轼是在圆融兼摄中表现出思想的实践性品格。三、认真执着的性格和旷达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苏轼是个具有独立人格真性情的知识分子。他虽然一生从未脱离仕途,但却并不依附权力集团。新旧党争中,新党得势时,他对新法提出许多意见,结果为新党忌恨、排挤,旧党上台后,他又不满他们的以意气代替理性,对新党人物、对新法毫无原则的全盘否定,因而他仍然被排挤。直至高太后想利用他,哲宗新政前夕想试探他,他都没有放弃心中的原则而投合他们,结果只能是受到一次次地远贬。王水照先生在《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一文(载《文学遗产》1989第五期)揭出苏轼性格中狂、旷、谐、适四个方面,还原出苏轼“有血有肉的性格整体”。王水照先生指出:“千百年来,他的性格魅力倾倒过无数的中国文人,人们不仅歆羡他在事业世界中的刚直不屈的风节,民胞物与的灼热同情心,更景仰其心灵世界中洒脱飘逸的气度、睿智的理性风范,笑对人间厄运的超旷。中国文人的内心里大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绿洲,正是苏轼的后一方面,使他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建立了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第二节苏轼诗歌在宋代诗人中,苏轼和陆游是拥有读者最多的两位。苏轼博学多能,能在广泛学习和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遗产基础上,把自己的怀抱、才情丰富多彩地展现出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多样态的士大夫精神生活叶燮《原诗》以为:到苏轼,“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之所出。”宋诗反映生活的面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广,而在苏轼诗中,尤其突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宋代文人更全面、更完整的生活状貌。他对社会政治、民生疮痍乃至历史、人生、艺术、宇宙、自然,有着广泛的了解和兴趣,并且在诗中作了多方面的反映,让人仿佛进入历史的深处,触摸到了诗人的一颗热情、有时牢骚、有时放旷的心。社会政事诗。抒怀诗。景物诗。酬唱、次韵、题画诗。二、痛快淋漓、着手生春的艺术境界东坡诗是学问和才情的统一,是真挚的情感和理性思考的统一,是在熟练地掌握各种艺术法则之后对技法、规则的超越,是在展现丰富、多样化的风格基础上对自由恣肆艺术境界和萧散、闲淡、空灵艺术风格的把握和追求。赵翼《瓯北诗话》卷五评云:“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篇章运思。动态捕捉。对仗。比喻。《游金山寺》《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汲江煎茶》。第三节苏轼散文“欧如澜,苏如潮。”苏文与欧文一道是宋代古文最卓杰的代表,其中苏文在南宋和辽金泽被甚广,南宋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俗谚。阅读如潮的东坡文,人们得到的是很高的审美享受,有时分明是从《战国策》那儿来的纵横激切之气,是他父亲苏洵的血脉;更多的时候是从《庄子》那儿得到的恣肆汪洋之风,那种超凡入化的情韵、超妙敏明的识见、变化自如的笔墨,发自心源,姿态百出。一、淡化道的色彩,重视文的价值:苏轼的文学观古文家一般都认可“文以载道”的功利主义文艺观,苏轼也属于这个圈子,也明确提出过“文与道俱”的观点。但苏轼最特殊的在于:他对文的兴趣远远超过它对道的兴趣。他没有专门论道的篇章,但却有大量论文谈艺的文字。他虽称赞韩愈“道济天下之溺”、欧阳修“学……合于大道”,但在他的情感天平上,文的位置显然更高,他说:“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矣。”二、自然畅达、情深韵长:苏文特色之一苏文有论史论政、抒情记事以及量更大的各体杂文诸体。 他为文贵自然畅达,而得情深韵长之妙。在布局、构架、气势、用笔等方面,没有欧、曾、王那么着意,但却辞达理畅、舒卷自如;不似欧阳修的委婉、舒徐,却有超凡入化的情韵。三、气势雄放、错综变化:苏文特色之二苏文并不追求气势,尤其是不靠滔滔的雄辩、排宕的笔力造成气势,但是苏文却自有挥洒自如、怪变百生的雄放气势和错综变化的美感。有的如同王安石文,善于翻新出奇,有的得欧阳修文的情生文、文生情、情理兼得的妙谛。苏文最能引起今人共鸣的是:叙事记人之文、笔记小品之文。《前赤壁赋》《方山子传》。参考书目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陈衍《宋诗精华录》,江西人民出版社19林语堂《苏轼传》,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萧庆伟《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前赤壁赋》《和自由渑池怀旧》《望湖楼醉书》2.叙述苏轼的人生历程3.贬谪对于苏轼生命体验的意义4.苏轼诗文有哪些共同性特征第十二章江西诗派与黄陈(5)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宋诗中影响最久远的诗派为江西诗派,本章通过对黄陈的解读明了宋诗发展的基本路径。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节与第二节之一、二为本章重点,第二节之二为教学难点。第三、四节略讲。第一节江西诗派及其发展过程一、江西诗派的名称及其与江西的关系二、江西诗派的几个发展阶段第二节黄庭坚一、求新自立的诗歌理念与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诗法主张二、兀傲生新、瘦硬峭拔的艺术风格三、晚年返璞归真的艺术进境第三节陈师道一、寒士的品节与闭门觅句的创作方式二、朴拙简淡的诗风第四节吕本中与陈与义一、靖康之难与学杜的新路二、“活法”理论重点作品:黄庭坚《登快阁》《寄黄几复》、陈师道《示三子》、陈与义《伤春》教学内容第十二章江西诗派与黄陈宋诗,最典型的是江西诗派;北宋诗,影响最久远的是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绵延最长的黄庭坚和陈师道。第一节江西诗派及其发展发展过程宋代是江西人文鼎盛时期,江西籍文人在各领域都出现了一批绰有风采的雄杰。宋诗中以江西冠名的诗派成为宋诗中最重要的诗派。 一、江西诗派的名称北宋末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以为法嗣”,于是文坛上有了“江西诗派”这个名称,由于这一诗人群体在诗学观、写作好尚等方面相近,而且多数成员确实相互联系切磋,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它更有文学流派的特征。宋末元初的方回著《瀛奎律髓》,又提出“一祖三宗”之说,即把杜甫算作这一派的祖师,而把黄庭坚、陈师道和两宋之交的陈与义算作三大宗师,他还把吕本中、曾幾与三宗一起看作是江西诗派的代表。江西诗派以江西冠名,派中徐俯分宁人,黄庭坚之甥;善权,靖安人;谢逸兄弟、饶节为临川人;洪朋兄弟号称四洪,南昌人,黄庭坚之甥;惠洪为筠州人;李彭为南康军建昌人;夏倪,德安人;曾幾,赣县人。其他都不是江西人,称“江西诗派”主要是因了黄庭坚的领袖地位。杨万里《江西宗派诗序》:“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皆江西也。人非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二、江西诗派的几个发展阶段(1)产生与确立期,为黄、陈在世时期。黄、陈以鲜明的创作个性、一整套的诗学理论,拥有了一批热情的追随者,初步确立了江西诗派之实,但并无诗派之名。(2)得名和影响扩大期。在吕本中的倡导下,经曾幾、陈与义等的唱和,诗派得以正式推广开来,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活动。吕、曾、陈等人,都是黄、陈的崇拜者,他们论诗都讲究“格法”,注重锤炼,但又更讲一个“活”字,追求黄庭坚晚年所推崇的“不烦绳削而自合”之境界。(3)蜕变期。南宋中期,江西诗派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声势已经大减。以中兴四大诗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虽然早年都有过学习江西诗派的经历,但后来都纷纷从江西诗派的窠臼中挣脱出来。但在他们的诗中,江西诗学仍然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甚至成为一些诗人的创作的底色。(4)馀响期。宋末元初的方回可称为宋代江西诗派的殿军,他不满于江西末流之弊,力排晚唐之风,力倡一祖三宗,以期把诗歌重新引回到江西诗学的正轨。但毕竟时移事易,江西诗学的盛况难以复兴了。然而诗学全面复兴的清代,在反对明代肤唐滥调的背景下,宋诗学又有了复活的土壤;清中期的姚鼐,推尊黄庭坚,至晚近,江西诗学更在陈三立等人的揄扬中再次掀起创作高潮,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辉煌。第二节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另三人为秦观、晁补之、张耒),但诗却并不走苏轼一路。如果说,苏轼才气横溢,挥洒自如,举重若轻,触处生春,乃非人力所致,那么黄庭坚就是倾才情、学力为诗,是更为典型的学人之诗,此即宋诗的核心内涵所在。一、求新自立的诗歌理念与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诗法主张1.强烈的新变意识“文章最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黄庭坚性格清高孤傲,为人为文最重骨力、最重品节,故他的新变观还表现为:(1)不弱(2)不俗他说:“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业。”具体到作诗,他也说:“宁律不谐,不使句弱;宁用字不工,不使语俗。”后来,陈师道亦云:“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诗文皆然。”这种矫枉过正的观点,张扬的是他们反俗媚、求骨力的强烈意识。2.求新自立的诗法: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他说:“ 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之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据说,夺胎、换骨稍有不同,“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黄庭坚的这套诗歌理论得到了元佑以来诗人的广泛认同,但是,金代王若虚《滹南诗话》却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味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这是后来攻击宋诗、丑诋江西派的人常引的观点。不学之人,惧怕别人胸罗万卷,最愿接受这等意见。二、兀傲生新、瘦硬峭拔的艺术风格黄庭坚自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文化影响,勤于学习,注重自我品德的修养,形成了孤高脱俗的性格。不过,正如他自己所说:“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表面上看,他爱开玩笑,和蔼可亲,但在严峻考验的关头,却显示出大无畏的气概。章惇、蔡卞以《神宗实录》勘问,他直言相对,毫不畏惧;初次省试落榜,饮酒自若;两次遭贬,均无迁谪之叹:据说贬黔州,投床便鼾声如雷。这样一位性格清高孤傲的诗人,力主新变的诗人,其诗自是戛戛独造,迥不犹人,而他最典型的诗风,可以归纳为:兀傲生新、瘦硬峭拔。兀傲就是孤高、自负的精神品格。生新则是与熟滥相对的艺术形象。黄庭坚在诗中,个人的主体形象是嶙峋瘦骨、芒角自生。一方面,他对于人间满含真情。官事鞅掌,他兢兢业业;亲故分离,他一往情深。另一方面,他也深知,个人的作为、个人的品格,与世事无补,个人注定要承担苦难。于是,渴求解脱、希望自由的内心要求,与现实的挤迫,不断地发生矛盾,在他的诗中,就把李白式的鄙夷尘俗、蔑视庸常,与阮籍、陶渊明式的孤傲之中稍带点幽情苦绪,结合为一体。这就是瘦硬峭拔的风格。黄庭坚兀傲生新、瘦硬峭拔的风格,当然是通过艰苦的艺术锤炼获得的,其中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七律中。胡守仁先生对黄庭坚骑驴的兀傲风格有五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比喻新奇、以物为人、立意奇特、句法特殊、对仗工巧,认为:“综合以上诸特点,形成山谷诗瘦硬生新的艺术风格,这是他所独有的,在中国诗歌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登快阁》《寄黄几复》。三、晚年返璞归真的艺术进境黄庭坚晚年论诗常说:“不烦绳削而自合”、“平淡而山高水深”。诗学观更接近了陶渊明。这期间的诗作,兀傲之气尚存,但瘦硬奇险的锋芒为平淡、清新、流畅所代替。典型的作品有《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绝句、短古《跋子瞻和陶诗》。上述诸诗,朴素、简淡和冷蔑的硬骨头精神,完全结合。其艺术境界,真可谓“山高水深”。第三节陈师道陈师道(1053—1102)是苏门弟子,又受知于曾巩,但是却主要学黄庭坚,吕本中把他列入黄庭坚之下江西诗派之首。一、寒士的品节与闭门觅句的创作方式陈师道家境贫寒,性格狷介,孤僻鲠直。因为苏轼的举荐,做过几任州学教授,因而牵连罢职。徽宗即位后,起用为秘书省正字,旋即得寒疾而卒。作为寒士,陈师道阅世较浅,诗的内容不够广,但他于诗苦心孤诣,黄庭坚曾把他与秦观作了比较,说:“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创作方式上不同,并不是成就不同的表征,因为黄庭坚还常对后辈学人说:“今之诗人无出陈师道”,甚至劝秦观弟秦觏说:“公有意学者,不可不往扫斯人之门。”冥心孤往的陈师道,其创作是学黄而不似黄的境地,他的诗精深处似黄,而朴拙简淡处,却是他独特的风姿。二、朴拙简淡的诗风纪昀评云:“刻意镵削,脱尽甜熟之气。” 卢文弨曰:“其境皆真境,其情皆真情,故能引人之情,相与流连往复,而不能自已。”如《示三子》,胡守仁先生评云:“诗写三子初到家时诗人之感触,表现其喜惧交并之心理状态,既细致,又真实,感人至深。”然而此种彻骨之情,陈师道却不事修饰,以极简朴的语言表达。《怀远》,思念远放琼儋的苏轼,感慨愤激之情,写来却似乎不动声色,此等笔力,非大手笔莫办。不过,陈师道的诗简淡,洗尽铅华,然而有时因过于求简求深,也带来了一些毛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曾有有趣的揶揄,值得深思。第四节吕本中与陈与义吕本中、曾幾、陈与义是江西诗派第二期的代表。他们对扩大江西诗派的影响,起了重要的作用。一、靖康之难与学杜的新路吕、曾、陈都处于两宋之交,亲身承受了靖康之难,生活的磨练使他们由书斋走向了社会,使他们在诗歌创作道路上,与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奉为典范的杜甫,又了更新的理解。他们开始从杜甫遭乱世、遇流离,而对国家、民族的灾难,人民的痛苦,有了更亲切的共鸣。这样,江西派的学杜,从形式、技巧的注重,转移到了思想的承接。二、“活法”理论吕本中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论家。他的理论核心是“活法”,与此相关的提法还有“悟入”。他说:“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工夫中来,非侥幸可得。”“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与语活法矣。”这些观点实际是黄庭坚诗学观的延伸,思路主要集中指向学古人的原则、方法上,简言之,是在诗法的层面上。诗学观由诗法层面,转变到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这还要到中兴四大诗人,尤其是杨万里,才完成。参考书目陈衍《宋诗精华录》,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胡守仁《江西诗派作品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陈永正《江西派诗选注》,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黄宝华《黄庭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北大出版社2003吴晟《黄庭坚诗歌创作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登快阁》《寄黄几复》、《示三子》2.解释名词:苏门四学士、“夺胎换骨”、“活法”、《江西诗社宗派图》、一祖三宗3.概述江西诗派的诗学观4.试结合要求背诵的三篇作品,具体阐述江西派诗的艺术特色第十三章中兴四大诗人与南宋诗(5)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南宋中后期诗的历史地位以及重要作家的成就。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三、四节为本章重点,其中第三节为难点。第二、五节略讲。第一节南宋中期诗人的创作道路中兴四大诗人。学江西而能跳出江西樊篱。宋诗向唐诗的回归第二节范成大的田园诗第三节杨万里与诚斋体 诚斋体的含义。诚斋体诗读解。第四节陆游一、陆游的人生抱负及其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二、“以杜甫为体、李白为用”第五节四灵与江湖派重点作品:范成大《催租行》、杨万里《初入淮河》《闲居初夏午睡起》《插秧歌》、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临安春雨初霁》教学内容第十三章中兴四大诗人与南宋诗第一节南宋中期诗人的创作道路一、中兴四大诗人出生于北宋灭亡前后、主要活动于南宋中期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萧德藻、姜夔,互有交游,互相推毂,成就甚大,影响甚深,时人有“中兴四大诗人”之称。但这四大诗人之目,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大约到元代,四大诗人慢慢固定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人。四人中,尤袤存诗很少,故后世文学史,实际只论及三大诗人。当时,一方面宋金对峙几成定局,另一方面,士大夫主战派的声音和统治集团苟于偏安的思想,仍继续产生矛盾。于是,此时的诗坛呈现出爱国主义热潮,慷慨激烈的恢复之志、不甘屈服与沉沦的信念,使当时诗歌充满着一片刚勇的男儿强音;同时,有志莫展、报国无门的悲郁,使他们奔走路途,甚至赋闲家居,唱着爱国强音的诗人们,常常不得不又唱起田园歌。这就是中兴四大诗人的创作环境和诗歌世界。中兴四大诗人的出现标志着爱国主义诗歌达到了顶峰,也标志着南宋诗达到了最高峰。二、学江西而能跳出江西樊篱四大诗人创作道路颇为相似:先在早年学习江西诗派,接受江西诗派的艺术养料,但是后来又逐渐从江西诗学的樊篱中挣脱出来,或者迈向抗战前线,或者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是在江西诗派势头正猛之时学习写诗,因而都必然深受江西诗学的濡染,陆游直接向曾幾学诗,所谓“忆在茶山听说诗,亲从夜半得玄机。”而这玄机就是“律令合时方贴妥,工夫深处却平夷”。这是经过曾氏消化改造后的江西诗学,既强调锤炼,强调有所本,从前人艺术营养中汲取,但同时又提出“切忌参死句”。这阶段的学习为他打下深厚的艺术根底。重要的是,后来在实践中,他逐渐明白:目光从古人中转移到活生生的自然当中,这样诗歌才有出路。陆游晚年回忆说他在“四十从戎驻南郑”时创作上发生了“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的巨大变化。所谓:“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在评价朋友诗时说:“君诗妙处吾能说,正在山程水驿中。”陆游之所以能自树立,成为宋诗最优秀的诗人,与此转变显然有密切关系。杨万里创作道路与陆游相似,他在《荆溪集序》明确列述了自己的创作轨迹:1.学江西诸君子(曾幾、徐俯等)2.学后山五字律3.学半山七字绝句4.学绝句于唐人5.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从学王安石与江西诗派,到进而回归唐诗,最后到师法自然,杨万里走出了一条宽广的诗歌创作道路。从时间分段看,36岁以前的模仿之作尽焚,开始变化;52岁以后则完全摆脱前人,自成一格,形成了独特的诗风,时人称之为“诚斋体” 。但是,杨万里构思之奇直至晚年诗仍是一大特色,这说明,江西诗学已经化入他的血脉,后来对江西诗学的超越是否定之中的肯定。范成大没有与江西诗派直接的师承关系,但也显然受时代风气的浸润与影响,表现为:好用拗格;古体多用奇字;喜用佛家典故,而且往往是僻典,他有些诗有明显的精工瘦硬的特色。三、宋诗向唐诗的回归综观宋诗的发展历程可知,宋诗始终以唐诗为参照,宋诗特色的确立过程就是从学唐到变唐的过程。这个过程到元祐和稍后即告完成,随后是它的衍展和蜕变。到南宋中期,宋诗学在极盛之后,开始出现分化,从四大诗人的创作道路可以看到,宋诗正悄悄地向唐诗回归。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的诗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晚唐诗、中唐乐府诗、李杜诗的风神又隐隐约约地闪现出来。而再往后,到四灵、江湖,唐诗的面貌更加清晰。于是,我们看到,从学唐开始的宋诗,经过一代代诗人的变革,发展到宋末,又重新回到了学唐的道路。第二节范成大的田园诗范成大(1126-1193)位望较高,文名藉盛,周必大曾形容说:“大篇短章,传播四方。”一直到清代,还有“家剑南而户石湖”之盛。范成大转益多师,风格多样。但他最有影响的是田园诗。一、田园诗的传统由陶渊明奠定,经王孟、储光羲等继承发扬,田园诗已经凝定为宁静、闲逸、古朴,它成为文人精神的最后归宿地。二、范成大田园诗对传统田园境界的扩大和发展1.四时纪实2.农家生活的全面体察3.士大夫优裕、悠闲、静逸的生活第三节杨万里与诚斋体四大诗人中,杨万里(1127-1206)是极富盛名的,陆游对朋友表示过:“我不如诚斋,此论天下同。”时人又称:“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的确,杨万里经过几十年的创作探索,到晚年,完全进入了自由的创作态势,他说:“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到了此时,独具杨万里个性的诗风形成了。一、诚斋体的含义自严羽《沧浪诗话》揭出“杨诚斋体”之名后,人们都习用这个词来指称杨万里晚年的诗风。这种诗风,有人比喻为:“解弄死蛇活泼泼。”(葛天民)其核心就是一个“活”字。这个活字关键来源于他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态度,观察自然和人生的眼光。杨万里是位理学家(《宋史》把他列入《儒林传》),理学有不死抱经典,注重“心识”,注重“涵养”、“玩味”,并且要求把儒学的那套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所谓“平常日用”之理。杨万里“胸襟透脱”,在器识、襟怀上,他通达超豁,不粘滞、不执着,不囿于世俗成见,心地通明。看杨万里自己的描述:“老子平生不解愁”、“自古诗人磨不倒。”可知,他具有老顽童般的年轻健康的心态。有这个心态,便能“别眼看天工”,能在平凡事物中敏锐地发现蕴含其中的哲理和趣味,于他人忽略或难见处发现妙趣、提炼诗意,这就是“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诚斋体的内涵包括:(1)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所谓“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而这笑的样态,又很丰富,或轻松,或辛酸,或在诙谐的形式后包含着深理妙趣。只如《嘲蜂》、《嘲蜻蜓》、《嘲稚子》、《戏嘲星月》这类诗题,在一般诗集里便绝少见。但他往往也寓感愤和讽刺于诙谐嘲笑之中,如《嘲淮风》:“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又如《观蚁》:“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 (2)丰富新颖的想象。他善于捕捉物象的特征和瞬间变态,并以人的思想、心理去揣摩、悬想物的细微曲折,使物的特征得以突出,显出妙趣。比如他用“一峰忽被云偷去”来写流云,用“拜杀芦花未肯休”来写狂风,用“两堤杨柳当防夫”来联想边疆的将士。(3)自然活泼的语言。他的诗继承了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传统,语言力求平易浅近,并大量汲取俚语谣谚入诗。诸如“拖泥带水”、“手忙脚乱”,甚至“连吃数刀”之类也在所不避。对于江西派从古人那儿寻求、锤炼语言,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甚至可以说是对诗的解放。不过,据钱钟书先生说:“杨万里对俗语常谈还是很势利的,并不平等看待、广泛吸收;他只肯挑选牌子老、来头大的口语,晋唐以来诗人文人用过的——至少是正史、小说、禅宗语录里载着的——口语。”二、诚斋体诗读解“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戏笔》)“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下横山滩望金华山》)“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沂流更着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头。‘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檄风伯》)第一首写眼前景物,第二首写日常生活,都不无寓意,却没有穷酸气、迂腐气。第三首更集中地表现了“诚斋体”的独特风格。他自言“老子平生不解愁”,又说“自古诗人磨不倒”,我们正应从这种诗风中领会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天溪前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宿灵鹫禅寺》)第四节陆游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后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因为陆游存世的近万首诗,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是典型的男儿之音。一、陆游的人生抱负及其与诗歌创作的关系陆游是个文学家,在诗、词、文诸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在后世人心目中,陆游最主要也是诗人的形象。然而,他自己是不满于诗人称号的。他曾作七绝《剑门道中遇微雨》,云:“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又在《长歌行》中说:“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显然,他的志向和抱负是在边疆、在战场,在恢复事业上,但是,只图苟安的统治集团,却让他有志莫伸,迁徙流转,远离前线。陆游诗是爱国主义诗歌,诗中表现的是:(1)“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2)报国无门的悲怆、苍凉的音调。梁启超说陆游“集中什九从军乐”,钱钟书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这些话都是文学的夸张,不能坐实看。事实上,陆游还有大量的闲适诗、一部分爱情诗。《瀛奎律髓》选陆游五七言律诗多达180多首,但具有爱国思想的仅2首。只要翻翻《放翁集》,就知他的诗中抒写闲情逸趣的为数远远超过爱国内容—当然,爱国精神依然是陆游诗的本质。这是因为:(1)陆游一生赋闲时间长;(2)从人类心理看,一个爱国志士,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固然可能在他心理深处以国事为怀,但他除了慷慨激昂的那面,也完全会有闲逸的时候,会有旖旎多情的时候。陆游诗中接近陶渊明、白居易之处,就应如是理解。二、“以杜甫为体、李白为用”宏伟的抱负、爱国忧时的炽烈感情、不拘小节的狂放性格,构成了陆游的形象。 在宋季,陆游有“小李白”、“前身少陵”之称,又有人概括他的诗学渊源时称其“以杜甫为体,以李白为用”。《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一诗以浪漫、乐观的想象结构,把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事情,借助梦实现了。陆游的浪漫豪情,大凡如此,陆游的“以李白为用”亦大略如是。《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也是借梦与酒为媒介,但表达的是悲愤之情,此为“以杜甫为体”,同类的名作很多,又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剑门道中遇微雨》。第五节四灵与江湖派南宋后期诗坛先有四灵、江湖诗人,到宋末民族危亡之际,才又产生了以文天祥和谢翱、汪元量等爱国诗人。四灵、江湖诗人,文学史上常把他们看作是反江西诗派的群体。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四灵里徐照和翁卷是布衣,徐玑和赵师秀作过小官。从政治倾向上看,他们似乎是逍遥派、清闲文人。在诗学道路上,他们走的是贾岛、姚合的道路。当时理学家叶适对他们有较高的评价。略晚于四灵,从士大夫中游离出来,流宕于江湖的一些“雅士高人”,时或啸游江湖,时或奔走公卿之门。当时杭州书商陈起,把这些人的诗作合刻成《江湖集》,于是,他们便因书成群,有了江湖诗派之名。这个诗派,实际是个松散的群体,大致说来,他们没有什么政治理想与个人功业上的希望,他们的生活不过是参禅访道,交友吟咏。他们追求清丽尖新的诗风,但常流于空洞、率意,艺术境界不很高。江湖派诗人成就较突出的是刘克庄和戴复古。参考书目游国恩等《陆游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周汝昌《杨万里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周汝昌《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训练题1.背诵以下作品:重点作品:范成大《催租行》、杨万里《初入淮河》《闲居初夏午睡起》、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临安春雨初霁》2.解释名词:“以杜甫为体,以李白为用”、中兴四大诗人、诚斋体、永嘉四灵、江湖诗派3.中兴四大诗人创作道路有什么共同特点4.你对梁启超七绝“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是如何理解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大纲教案•元明清及近代文学部分编写者:朱洪玉元代文学概说(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元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特点;(2)了解元代文学概貌。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元代文化特点。一、元代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与元代吏治腐败二、元代文化的特点二、元代文学面貌教学内容元代文学概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主建立的统一政权,元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因此具有其他时代所没有的特点。 一、元代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与元代吏治腐败元蒙统治初期,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地以为牧地”,并实行四等人制,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元史?刑法志》规定:“诸蒙古人因争及乘醉殴死汉人者,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而汉人打伤蒙古人,则杀头。“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二、元代文化的特点1元蒙统治者初期轻视汉族文化,废除科举考试,但后来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逐渐使蒙古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起来。但是,元蒙对汉族文化的接受具有蒙古族特色,忽必烈说:“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列圣”是蒙古统治者自己的部族统系,其规矩成法,他们继承;另一方面,却又把秦汉唐宋视为“前代”,尽可能采用中原王朝的仪文制度。于是,元代形成鲜明的文化杂糅特色。这是制度的层面。2物质文化层面,最典型的是元大都的宫阙建筑,包括城门、坊名一依汉制,但内廷的布置摆设又带有蒙古“斡耳朵”(宫帐)特色。3思想文化层面,南宋已较为强势的程朱理学在元代影响下降,佛教地位下降,相反,道教却兴盛起来,尤其是全真教,在元代声势最大。4文学艺术方面,在异质文化的席卷下,却出现了全新的面貌,这表现为:传统的文学样式(诗文)衰落,但为市民阶层所需要的俗文学(戏曲、散曲等)在这个时代变成主流,成为时代文学的轴心。绘画界,在宋画写意倾向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画家疏离于社会的倾向使元画形成重要的个性,在绘画史上有重要地位。三、元代文学面貌元代文学面貌与前代很不相同,前代非主流的俗文学,如戏剧、话本小说和散曲等,一跃而成为创作的主流。相反,前代主流的雅文学虽然正宗地位没有动摇,但已经退出了创作的主流地位,成就和在当时的影响都非常有限。元代诗文的确处于低谷,但并不未衰歇,仍有很多从事诗文写作的作家,尤其引入注目的是,出现了一批少数民族作家,最有名的是元初契丹诗人耶律楚材、元末回族诗人萨都剌。其他诗文作家,则向以元中期为诗文中兴,这以“元诗四大家”为标志。这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家中范梈为江西清江人、揭傒斯为丰城人,虞集侨居崇仁,均为江西作家),实际艺术创造不大,不足使衰微的元代诗文震动。显露出新气象的其实是元末诗坛,而最具艺术个性的是杨维桢,其人个性狂狷,其诗则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意象的新奇怪诡,人或诋为“牛鬼蛇神”,或以“铁崖体”称之。参考书目幺书仪《元代社会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训练题1.元代为什么会出现俗文学的繁荣第二章元代戏曲纲要(8)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中国戏剧的形成过程;(2)了解元代戏曲的概貌;(3)理解《西厢记》等元代名剧的思想与艺术风貌本章教学重点:《西厢记》本章教学难点:《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一节中国戏剧的形成过程第二节元代杂剧与南戏的形式一、杂剧形式二、南戏的形式 第三节《西厢记》和元杂剧一、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二、元杂剧的题材类型三、《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节《琵琶记》与元代南戏一、南戏在元代的发展二、《琵琶记》的成就与地位阅读作品: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纪君祥《赵氏孤儿》、高明《琵琶记》教学内容第一章元代戏曲纲要第一节中国戏剧的形成过程v角色表演的路程:“傩”→“角抵”→“参军戏”→“金院本”、“永嘉戏”→元杂剧与南戏v歌舞表演的路程:大面、踏歌等歌舞→金院本、永嘉戏→元杂剧和南戏v叙说故事的路程:大曲→诸宫调→元杂剧和南戏1.傩:先秦巫舞(有宗教色彩的驱鬼除疫的仪式演化而来的娱乐表演)。今天江西宜黄还保留有傩舞、傩戏。2.角抵:汉代流行的一种竞技性的文体娱乐活动,有表演性质,有一定的故事性。3.参军戏:六朝时期形成的有角色的滑稽戏(有两个角色:参军为丑角,苍鹘嘲弄他)4.金院本:北宋已出现的杂剧“院本”,传至金都燕京,继续发展。院:行院,歌舞行乐之地。院本:行院中演出的杂剧。5.永嘉戏(温州戏、永嘉杂剧):在温州一带盛行的杂剧,但因为它有鲜明的个性,故别称为永嘉戏。语言音调以南方音尤其是温州话为据,戏剧结构、演出程式比杂剧散漫、自由。元代发展为南戏,并进一步在后来发展为明清传奇,成为中国戏曲的最重要形式。第二节元代杂剧与南戏的形式一、杂剧形式1.杂剧结构“一本四折”是元杂剧结构通例,四折即是四个演出段落。这个名称或称“四折一楔子”,楔子即杂剧中过场戏,或列剧首,介绍人物与剧情,或位于折与折间,加强折与折之间的联系。这个结构通例,使杂剧结构紧凑、凝练。后来有些剧突破了,如《赵氏孤儿》(18世纪传入法国,成为中国最早传入国外的一个戏)为一本五折,《秋千记》一本六折,《西厢记》则五本二十一折。楔子的运用,使杂剧具有一定的伸缩性。2.杂剧角色分四大类:末、旦、净、杂。末为男角,包括正末、副末、外末等。旦为女角,有正旦、副旦、贴旦、外旦、小旦、老旦等。净分净、副净、二净、丑,所扮大抵为粗暴勇猛的人物,是反面角色。杂角有卜儿(老妇)、孛老(老头)、倈儿(小孩)、孤(官员)、洁郎(和尚)、祗候(高级衙役)、祗从(随从)。3.杂剧的表演方法唱念做结合,以唱为主。(1)念(或叫宾白、念白、说白),有独白、对白,独白又包括定场白(上场自我介绍)、背白(背着舞台其他角色表白心理活动)、带白(曲词中夹杂的说白)。念的主要功能是:叙述故事、交待背景。 (2)做(常称为科范),即表演,包括动作、表情,有时也指制造舞台效果。如:到科,入门科,惊科,悲科,战科(颤抖),把盏科、做饮酒科,内做风科。(3)杂剧中虽有念、有做,但以唱见长、以唱为主。杂剧中规定一本戏由一个角色主唱,根据唱的角色,故有“末本戏”、“旦本戏”之称。末本戏指末角主唱的戏,如《梧桐雨》;旦本戏指旦角主唱的戏,如《窦娥冤》。另外,还规定,每折戏必须限用一个宫调,用一个韵(即一韵到底)。二、南戏的形式1.结构分场次,一般均由几十上百场,通常有一个“副末开场”。2.杂剧角色以生、旦为中心,净、末、丑为辅,另又有外、贴。外为生外之生,年老而有气度的角色。贴为贴身丫头。3.杂剧的表演方法仍然唱念做结合,以唱为主。但与杂剧比有两点区别:一是起源于南曲音乐,轻柔婉转,后受北杂剧影响,音乐上有所谓“南北合套”。二是南戏演唱不限定一个角色,唱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既有独唱,还有对唱、接唱、合唱。4.南戏更重故事性,故事更长、更完整,场次多,各场以人物上下为界。第三节《西厢记》与元代杂剧一、元杂剧代表作家关、白、马、郑,人称元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则为五大家。此外,还有康进之(《李逵负荆》)、纪君祥(《赵氏孤儿》),也很有影响。1.关汉卿长于社会问题剧,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2.白朴代表作品:梧桐雨、墙头马上3.马致远代表作品:汉宫秋4.郑光祖:倩女离魂二、元杂剧的题材类型元杂剧最常见的题材有三类:社会问题剧、历史剧和爱情剧。1.社会问题剧:窦娥冤(关汉卿)、陈州粜米(无名氏)、秋胡戏妻(石君宝)、鲁斋郎(关汉卿)、望江亭(关汉卿)、救风尘(关汉卿)2.历史剧:汉宫秋(马致远)、单刀会(关汉卿)、赵氏孤儿(纪君祥)、梧桐雨(白朴)。另外,还形成了专门一种水浒戏,代表性的是康进之《李逵负荆》。3.爱情剧:《西厢记》(王实甫)、《倩女离魂》(郑光祖)、《拜月亭》(关汉卿)、《柳毅传书》(尚仲贤)、《墙头马上》(白朴)三、元代杂剧中的爱情剧元杂剧题材较广泛,但爱情剧对后世影响尤大,元杂剧爱情戏有三个共同特点:1.家长们的“间阻”这些戏中,家长们总是以“门当户对”的原则来横加阻拦,为此,他们有的背信弃义,有的残酷无情。《墙头马上》中的裴尚书,发现儿子私娶李千金后,并不对李千金为他生了孙儿有丝毫顾念、怜惜或宽容,无情则马李千金“伤风败俗”,硬是逼着儿子写了休书。可是,在他得知李千金就是当年指腹为婚的李总管的女儿后,他又立即转变态度,上门求李千金回去做媳妇。《倩女离魂》中张倩女与王文举也是家长指腹为婚的,但,王文举父亲去世后,他到张家却并不被张母接纳,张目让倩女拜王为哥哥,理由与崔老夫人同:“俺家三辈儿不招白衣秀士,想你学成满腹文章,未曾进取功名。你如今上京师,但得一官半职,回来成此亲事,有何不可?” 2.女儿们的“大胆”这些爱情戏共同的还有,女主人公被禁锢的青春在合适的时机触发下,如决定的河水,波涛汹涌。莺莺先见张生于偶然,等到再见于月下园中时,就隔墙酬韵,灵犀相通,已生爱慕。一个偶然的机缘,就唤醒了她的青春之梦,而觉醒了青春意识,是她最终冲破礼教大防,与张生私下幽合的心理基础。《墙头马上》的李千金则显得更大胆,她在墙头上看见一个“好秀才”裴少俊,毫不掩饰爱慕之心,先自顾盼,又以诗传达爱意,并主动约会:“莫负后园今夜约,月移初上柳梢头。”被嬷嬷撞见,则拿出“龙虎也招了儒士,神仙也聘秀才,何况咱是浊骨凡胎”的理论。最后,干脆就与裴少俊玩私奔。3.书生们的“窘境”与“痴情”这些男主角,全部都是:既有才,对自己的才华很自信;但都家道中落,湖海漂零。就是因为他们这个处境,他们未来的丈人丈母瞧不上他们。这是一面。另一面,这些书生几乎是清一色的“志诚种”,一旦陷入爱河,他们就傻乎乎的了,他们的痴情构成了元戏一大景观。三、《西厢记》的戏剧冲突v崔、张、红←→老夫人v崔←→红←→张←→崔1.两个戏剧冲突以第一个为主,这是两大阵营之间的冲突,是管束与反管束、外在规范与情感满足之间的冲突,通常被认作是礼教的叛逆与维护之间的冲突。崔张追求自由的爱情,具有对礼教、对门阀制度的叛逆性质,崔母维护的是封建门阀利益和封建礼教。这被看作是《西厢记》的思想意义所在。2.第二个冲突是派生的冲突,因这个冲突而使人物形象突出,如莺莺热烈的爱情、犹豫的心理、勇敢的反抗、深沉的忧伤表现得非常真实。因这个冲突而使第一个冲突亦得到强化,从本质上说,崔、红、张之间内部的冲突是两大阵营之间冲突的一种深层形式。崔莺莺与红娘之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红娘的角色位置很有意思,她不是主角,不是两大阵营冲突的直接承受者,而且在起初,她一方面是代表崔母的,对张生她并不很看得惯,莺莺对红娘的防备,实际的原因在这里,但另一面,她与莺莺情同姐妹。奇妙的是,作者设置的剧情,让红娘逐渐转到了崔张的阵营。这个关键的剧情是:寺警和赖婚。这个关目对剧情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因为首先使两大阵营的矛盾冲突正式展开,张生因为老夫人的阻拦,爱情道路陷入绝境;莺莺对母亲在心底产生了怨恨情绪;红娘对张生产生了敬意,对老夫人的赖婚有了反抗心,她准备背叛自己的职责,站到年轻人的一方,开始承担起剧作家给她安排的责任来了。红娘态度的转变,整个剧情才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但是,她的这种转变,张生得到了明确的信息,可是莺莺没有,她还是把红娘当作心理上的敌人。莺莺只能根据红娘有照顾自己的职责、又与自己感情较好的条件,利用红娘。于是,在她们之间产生冲突就势在必然了。莺莺在红娘面前作假,极力掩饰自己的感情,但她对张生的爱又不得不要利用红娘,于是,在红娘与莺莺之间真真假假、迷雾重重。为什么呢?第一,她所受的教育、她所接受的文化,让她不便如李千金那样大胆直率,她在爱情问题上要显得很矜持,要有大家小姐的风范;第二,她对爱的胜利,还没有信心,对张生还没有足够的把握。所以,在红娘面前的作假,实质上是她内心顾虑的曲折反映,是禁锢爱情的社会力量在她心底留下的阴影,因而从本质上说是第一个冲突的反映。第三节《琵琶记》与元代南戏一、南戏在元代的发展元代后期,杂剧趋于衰落,随着元代文化中心的逐渐南移,南戏却日趋繁荣。杂剧一本四折,结构紧凑、凝练,但同时亦有模式化倾向,有单调刻板的缺陷,此时,南戏的自由灵活,限制少,和铺展充分的优势日益显现。 宋代永嘉戏,保存完整的最早作品是《张协状元》,其艺术表现还相当粗糙。元代流传很广的南戏作品有“荆刘拜杀”(有四大传奇或四大戏文之称),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这些主名难考的戏文,思想和艺术成就不是很整齐。《琵琶记》的出现,才标志着南戏的最终成熟,宣告了南戏对杂剧的战胜,因此,它被人誉为“南戏之祖”。二、《琵琶记》的成就与地位1.《琵琶记》对蔡伯喈故事的严肃改造。正史中蔡邕的故事至少在宋代以来就在民间敷衍,说唱文学、永嘉戏(永嘉戏中有《赵贞女》剧目)中,都有这个题材,这些故事都背离了历史人物原型,有很浓的娱乐搞笑性质。据陆游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当时流传的故事显然背离了东汉作家蔡邕作为孝子的真实面目。据徐渭《南词叙录》说,这些民间故事中,“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元末,高明作《琵琶记》重要目的是:“惜伯喈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才使这个故事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2.《琵琶记》的思想意义。此剧以彰显民族美好道德为宗旨,塑造了一位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形象。但作者不是简单化地歌颂,而是通过悲惨的气氛,表现出这种道德精神之难能可贵。另外,也间接地表现出对人民在战乱年岁月饱受苦难的深刻同情,暗含了中国文人常有的忧国忧民的精神痛苦。3.《琵琶记》的成功主要在心理刻划。这种心理刻划是通过“三不从”关目的设置体现的。第一,欲在家养亲,父不从,他被迫上京赴考。第二,考中状元后,他想辞牛相招婚,但牛丞相不从,并以奉旨成婚的方式逼他“重婚”。第三,他时刻不能忘怀家人,欲辞官归里,可朝廷不从。每一个“不从”,都是他不敢违背的。于是,在这些荣光的情景之下,却出现了一个心理凄苦的蔡伯喈形象。这一方面反映了蔡伯喈性格的软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外在的规范、社会的准则与基本做人准则之间的冲突,因而,使全剧表现出元代后期文人在重建精神文化系统上的苦闷。4.《琵琶记》的戏剧冲突也很有特色。这就是剧中两条线索的交叉进行、对比衔接。一边是蔡伯喈赴京之后的诸般遭遇,一边是蔡妻赵五娘在家中的多种苦难。使全剧包含了很广的社会内容,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刻划,使蔡伯喈的郁闷情绪、赵五娘的吃大苦耐大劳的品德,都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训练题1.解释名词:参军戏、金院本、诸宫调、南戏、宾白、科范、末本戏、荆刘拜杀、《琵琶记》2.比较元代杂剧和南戏体制结构和表演方法的特点3.列出元杂剧的角色4.阅读关汉卿各类题材剧本一种,参阅教材内容,概括关剧的艺术成就5.简述《西厢记》故事的演变6.复述《西厢记》的故事,并阐述其戏剧冲突及其意义第二章散曲(3)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散曲的体制及文体特点。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散曲文体风格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及体制特点名称。产生。音乐形式。体制。文体特点第二节元散曲的发展阶段与代表作家作品重点作品: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姚燧《越调•凭阑人》、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养浩《潼关怀古》教学内容 第二章元代散曲概要人们常说的“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剧曲即戏曲中的唱词,散曲则是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体诗歌。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一、散曲的名称元人使用“乐府”或“今乐府”来指称我们今天所说的散曲,但明人朱有憞《诚斋乐府》才开始使用“散曲”一名,但专指散曲中的“小令”(详下)。后来,才逐渐有人用散曲来兼指小令和套数,20世纪吴梅、任讷(中敏、号半塘)等曲学家均使用散曲概念来指称,于是,文体概念意义的“散曲”才完全明确下来。二、散曲的产生一般认为,散曲产生于北方俗谣俚曲。徐渭《南词叙录》:“今之北曲,盖辽代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世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这个推测认为,明代的北曲来源于北方健儿之歌,由于宋词逐渐脱离歌唱性,这些从北方传入的北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歌唱音乐。他所说的北曲,即是散曲。三、散曲的音乐形式剧曲和散曲都是音乐歌词,因此,它记载下来之后还能看到乐曲的印记。一般来说,散曲小令完整的题名包括三个部分,表示方法是:宫调名•曲调名•曲题。如被称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名作,标示为:[越调•天净沙]《秋思》。这里显示出,这支曲子宫调为“越调”,曲名为“天净沙”,题目为“秋思”。宫调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相当于西洋音乐“调高”的概念,古人有“九宫十二调”之说,实际上,元剧和散曲中所用的宫调是:五宫四调。五宫为: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中吕宫。四调为: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四、散曲的体制散曲体式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带过曲。小令(又称叶儿),与宋词的小令一样来源于唐代的酒令,但是词中的小令指的是调短字少的曲子,包括单调(只有一片)的,与双调(分上下两阕)的,散曲中的小令则专指只曲(只有一支曲子),不论长短(短的是几个字,长的有百余字),只有一段。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的。特点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只曲子连缀而成;各曲同韵;以《尾》或《尾声》《煞尾》作最后一支曲子。带过曲:同一宫调的二或三支曲子组合,属于小型组曲,与套数相比,它没有尾声,在曲牌名称上有明确的标示,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齐天乐带红衫儿》、《楚天遥过清江引》,曲牌名中的“带”、“过”明确标明了带过曲的性质。五、散曲的文体特点散曲虽然属于诗歌,有传统诗、词的一些特征,但它的文体个性非常鲜明,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语句。诗中,除了杂言诗较为自由(一般没有音乐外壳)外,五、七言诗受到格律的严格限制,字句整齐。词虽为长短句,但仍然受词牌的约束,词牌选定之后,字句就限定死了。曲则不同,虽也有曲调的约束,但因为它可以自由地添加衬字,因而,使它变得几乎没有约束了。如[双调•水仙子]有人写来是43个字,有人却写至99个字。43个字的,其各句字数分别为:7,7,7,5,7,3,3,4,而99个字的各句为:14,14,14,13,14,10,10,10。因为可以使用衬字,散曲的语句往往显得格外多变。正如任讷《散曲概论》所说:“牌调谱式之限制,至是虽严而亦宽,拘束之中,旷然有伸缩回旋之馀地。而作者乃有意无不达,而出语无不安矣。” 2.直白、浅俗的表达方法。诗词都强调含蓄蕴藉,讲究文华辞藻,但曲不同,却全然以直白、浅俗为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主要是由接受对象决定的。如写离别,诗词中往往是从离别的场景上着笔,即便以俗见称的柳永,其《雨霖铃》也要有很富特征性的场景描写。然而,在元散曲中,却又许多不写场景的离别之作,如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别情》云:“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前程万里。”曲中完全在刻划离别的瞬间,离别的具体情形令人听来如在眼前,与戏曲唱词用笔极似。3.急切、豪辣、滑稽的风格特色。任讷《词曲通义》概括得最好:“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致为尚,不但不宽弛、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自待者;用意则全然暴露于辞面,用比兴者并所比兴亦说明无隐。此其态度为迫切、为坦率,恰与词处相反地位。”还是以离别内容的散曲为例,元后期曲家刘廷信(或写作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关》,休唱《三叠》。急煎煎抹泪柔眵,意迟迟揉腮撧耳,呆答孩闭口藏舌。情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的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曲中的女主人公快人快语,感情泼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表达中还引入调笑的成分。古人虽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说,但实际上并不真实行,或者实行时特别注意把握分寸,因为一落调笑,易成“打油”,这是低俗,故诗人词加一向力戒油滑粗俗。而曲中,插科打诨、滑稽调笑都是常事,不仅不以为病,反因其活泼机趣受人喜爱。第二节元散曲的概况元散曲作家,据统计约有200馀人,存世作品:小令3800馀,散套470馀套。大约以延祐年间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创作中心在大都一带,后期移到杭州为中心的一带,与杂剧情形类似。一、前期散曲创作前期散曲以豪旷、泼辣为主调,属于散曲的本色期。作家有三类:1.书会才人作家,以关汉卿、王和卿为代表。他们混迹勾栏,但精神没有沉沦,却在与底层市民的亲近中,养就了大胆的叛逆精神、追求自由的强烈意识。他们是最能代表元代文人的一群。2.贫民胥吏作家,以白朴、马致远为代表(其中,马致远有“曲状元”之誉)。他们仕途潦倒,处境与书会才人没有本质区别,但思想感情不一样了。他们有过理想和向往,他们不甘沉沦,但最终还是不免幻灭,于是叹世和隐逸就成为这批作家的主调。3.达官显宦作家,以卢挚、姚燧为代表。他们偏于典雅,俚俗的成分较少。二、后期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公认为:张可久、乔吉。此外,还有张养浩、睢景臣、刘时中,和合称为酸甜斋的贯云石(维吾尔族,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以及有“曲中元白”之称的刘庭信、兰楚芳。随着创作中心的南移,此期创作逐渐向艺术表现方面发展,出现向诗词回归的趋向,被人视为散曲的清丽派。参考书目黄天骥,康保成《元明清散曲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大出版社)羊春秋《散曲通论》(岳麓书社1992)王星琦《元明散曲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训练题1.解释名词:套数2.词有小令和慢词之分,散曲也有小令和套数之别,词中小令和散曲中小令各有何特点 3.以作品为例,阐述散曲的文体特点明代文学概说(2)第一节城市文化的形成与明代文学的发展1、市民阶层的壮大与新的读者群的形成2、审美趣味的转变与文学的商业化倾向第二节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与文学论争1、王学左派与文学2、俗文学的繁荣及雅文学与俗文学的交融3、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4、文学群体与文学论争教学内容明代文学概说第一节城市文化的形成与明代文学的发展一、市民阶层的壮大与新读者群的形成朱明王朝开国之初,重农抑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繁荣。但在复苏农业的同时,其实也为后来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统治者也实行了许多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到明中叶,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工商势力开始活跃,农业生产也逐渐地卷入了商品化的旋涡。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市民阶层人数众多,人员复杂,包括商人、作坊主、手工业工人、艺人、妓女、各类城市市民和一般的文人士子等。在这些市民中,商人们经济实力雄厚,生活奢靡,他们中一些人也附庸风雅,与文人士大夫交往。文人士子也一改以往不屑与商人交往的清高态度,越来越表现出世俗化,市民化的特征。尤其是到明代中后期文人与商人等市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相互影响,逐步产生了一批受到市民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的熏陶,并愿意为市民阶层服务的文人士子。这批世俗化的平民文人同时又与商人、手工业者、艺人等市民相结合,形成了一批新的读者群。二、审美趣味的转变与文学的商业化倾向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形成,自然地改变了文学作品的面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内容,二是作品所体现的艺术趣味。以内容而言,市民的生活,市民的情趣,市民的形像在明代文学作品中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尤其是在小说和戏曲中,更是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市井生活,塑造了众多商人和作坊主的形像。作者不时地流露出对他们的同情、理解和赞美,并透出了对于世俗物质利益的关注。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这在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使文学创作商品化。文人为谋生而写作,书肆为牟利而刊行,一些文艺作品难免沦为金钱的附庸。第二节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与文学论争一、左派王学与文学明中后期思想文化活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王阳明心学的兴趣。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理论,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王阳明的主张提出,目的还在于挽回明中叶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不是要否定乃至推翻封建政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秩序,其目的本无二致,所不同的是对“天理”的理解上的差异以及治学方法上的差异。陆学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尊重与弘扬,以及治学的不师经而师心,使它渐次地走向了理学的反面,走向了对人的价值的自我体认。发展到|“左派王学”,这种人格独立的精神越来越强烈,“心学”的内涵与陆学初始时期已经有相当大的差别了,它们终于从陆学的提倡“寡欲”、“去欲”,走向了在“人欲”与“天理”之间寻求调和乃至最终变成以情格理,变成公开肯定“人欲”的合理性。所谓“左派王学” ,其实是王阳明心学的一种世俗化的发展,它以追求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为特征,以倡言“存天理,灭人欲”而实则是欺世盗名的假道学作为主要抨击对像。而心学又禅宗的思维方式有许多相通之处。明代狂禅之风甚盛,禅宗呵佛骂祖的反叛精神和对个性的张扬,与“左派王学”极为相似这三者的融合,为明代掀起的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创造了一种气氛,提供了理论武器。受“左派王学”影响极深的文人,大多不墨守圣人之言、六经之学所规定的思想框框和人生信条,他们放言高论、狂悖怪诞、参禅纵欲,向往世俗的生活情趣,而文学则成了他们张扬个性、阐叙政见、描写世俗生活的手段。“左派王学”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明中后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的异端色彩和世俗化的倾向;2、文学理论的变化,为李贽“童心说”公安派的文论主张,唐顺之后期文论的转化,徐谓的戏曲“本色”理论等等。二、俗文学的繁荣及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融合在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中,以诗文为代表的雅文学一向是正宗,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被视为鄙野之言。明代开国之初,朱元璋制定了压抑通俗文学的政策。但以后承平日久,禁锢日渐松驰,为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及其繁荣创造了条件。明代许多极有影响的作家也从理论上比较明确地肯定俗文学的价值,他们的这些言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为小说、戏曲、民间歌谣等俗文学争文学地位的高潮。这和当时市民阶层的壮大,新的读者群和作家群的形成,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自然地促进了小说、戏曲和各类通俗文学创作的繁荣。俗文学的发展,推动、刺激了雅文学向着俗化的方向演变,而俗文学自身也在雅文学的规范、熏陶下趋向雅化。明代文学就在较之前代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俗与雅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留下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具体表现:1、诗文的通俗化倾向;2、文言小说的话本化倾向;3、文人对民歌、笑话的加工和整理;4、戏文转向“雅部”;5、通俗小说越来越趋于雅化;6、雅、俗兼顾的作者群的出现。三、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明代戏曲、小说及民歌等通俗文学的发展,明显地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2、清晰地认识文学“虚”与“实”的关系;3、开始关注人物性格的刻画;4、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四、文学群体与文学论争明代文学的另一特色是流派林立,争强不息,在诗文领域,明初即形成了吴、越、闽、江右、岭南五大地域文人集团,接着又有台闽体派、茶陵派;至弘治、正德年间又有“前七子”,后来又有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竞陵派”。在戏曲领域,有“临川派”与“吴江派”等等。这些文学流派或文学团体之间,往往在一些重大的文学观点上发生激励的论争。如对“台阁体”的批判,如茶陵派倡导的“格调说”,如“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主张,以及唐宋派、公安派对“前后七子”的批判,如“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等等。明代这些文人集团和不同流派之间的论争有其鲜明的特点:一、他们各有一套较为明确的文学主张,其结合不是停留在创作实践上的趣味相投,而是趋向理论观点上的人以群分,完成了文学实践的流派向文学理论的流派的过渡;二、他们不论高喊“复古”的口号,还是打着“反复古” 的旗帜,主观上都有比较强烈的革新意识,希望能革除前弊,使文学创作符合各自心目中的规范。这些都为明清对古代文学理论的总结奠定了基础,但这些论争常常纠缠在一些较为次要甚至枝节的问题上,同时,为标新而故意立异,矫枉过正,好走极端,不免陷入片面化的泥坑;分门立户,不容异己,霸气十足。这样,使得明代本来应该具有的一种学术自由争论的空气,被自以为是、相互攻击、抹煞一切的霸气所污染了。不过,明代的一些重要的作家在论争中,也常常表现出一种“迟着自悔”的特点,这就使明代的文学论争,在分门立户、交相否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暗暗也相互渗透、救弊补失,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变通和发展。这一点,也是毋容讳言的。推荐书目《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傅衣凌著 人民出版社 1956年《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左东岭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陈泊海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周群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人欲的解放》陈东有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思考题1、市民阶层的壮大与新的读者群的形成有什么关系?2、你如何看待明代审美趣味变化对文学观念变化的影响?第一章 三国演义(4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三国演义》中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本章教学重点:《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本章教学难点:小说中对“义”的表现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1、章回小说的形成及其特点;2、三国故事的流传与《三国演义》的成书;3、作者;4、版本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1、主旨;2、拥刘反曹的倾向性;3、仁政思想;4、对“义”的思考;5、悲剧意蕴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1、虚与实的结合;2、叙事的艺术;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4、塑造的艺术典型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影响1、历史演义的繁荣;2、列国系统的小说;3、隋唐系统的小说;4、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阅读书目:《三国志通俗演义》教学内容第一章 三国演义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一、章回小说的形成: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由宋之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不能将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一次或两次讲完,而要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每次讲说之前,又要用简明的题目揭示此次所讲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在民间流传和说书艺人创作基础上,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较讲史有很大发展。明中叶以后,章回小说更加成熟。特点:1、以分回标目的形式划分叙事段落;2、继承“说话”艺术的叙事方式;3、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叙事结构;4、通俗的语言和缓急有致的叙事节奏。二、三国故事的流传与《三国演义》的成书《三国演义》的创作明显地反映着史传、讲史与戏曲的影响。史传陈寿《三国志》为小说提供了基本的史料。此外,小说所受《后汉书》、《资治通鉴》及《通鉴纲目》的影响也很明显。讲史:三国故事在隋代就已广泛流传,到唐代更是众口喧腾。北宋已有“说三分”专家霍四究。宋代说三国已具很高艺术水平且表现出“尊刘抑曹” 倾向。元代出现了《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两种讲史话本。戏曲:从宋到元,三国故事在舞台上频繁演出。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元杂剧中大约有60种三国戏。罗贯中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据正史,宋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了《三国演义》。三、作者与版本作者:关于罗贯中的生平材料,目前所知甚少。据一些记载,知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山东东原(今东平),流寓杭州,生活于元末明初。版本: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刻本,24卷,240则,未分卷,保留了平话痕迹。以后的新刊本出于此。此外,有《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240则合为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至清代,有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演义》。经过毛氏父子修改,小说艺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而封建正统思想也大大加强。这一修改本成为了后来最流行的本子。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一、主旨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糅合大众心理,表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以及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二、拥刘反曹的倾向性:小说表现了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影响:1、正宗的史学著作中,从《通鉴纲目》开始,一般都奉蜀汉为正统,以吴、魏为僭国;2、民间故事中,一直都是拥刘贬曹,究其原因有三:1、刘备是“帝室胄裔”;2、刘备的蜀汉政权所体现的“仁政”思想,合符了人们企望清明政治的社会理想。3、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势下,吧“蜀汉:为正统的思想易得人心。三、仁政思想小说将蜀汉政权描绘为“仁政”的典范,将刘备描绘成一个“仁君”的形象,君明臣良,重才爱民,并以推行“霸道”的曹魏政权与二相对比,从而寄托了作者对儒家“民为邦本”、“仁政王道”思想的向往,也反映了人民大众对“仁政”的渴慕。四、对“义”的思考小说在人格建构上的价值取向,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这种“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他们的“义”包含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精神,小说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五、悲剧意蕴寄托人们政治理想的政权最后却失败了,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作为“智”的化身的诸葛亮却回天无力。作者将这一悲剧归结为“天意”、“天数”流露出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困惑和痛苦。第三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一、虚与实的结合《三国演义》“七实三虚”,它已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借三国史实的基干和框架,重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二、叙事的艺术小说将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五条线索此起彼伏,交互联络,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三、全景式的战争描写小说描写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的多样,规模的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全书共写了40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战役,写得各有个性,绝少雷同。(以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为例)四、塑造了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 其人物塑造的显著特点: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有“类型化”特征。手法有四:1、出场定型;2、反复皴染;3、多用传奇故事,注重细节描写;4、善用对比、烘托手法。第四节《三国演义》的影响一、历史演义的繁荣(略)二、列国系统的小说与隋唐系统的小说1、列国系统:邵免《列国志传》、冯梦龙《新列国志》;蔡元敏《东周列国志》。2、隋唐系统《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说唐演义全传》、《隋唐演义》。三、对后世小说的影响1、政治思想的影响;2、小说艺术的影响。推荐书目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毛伦、毛宗岗评点,刘世德、郑铭点校《三国志演义》中华书局1995年排印本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陈美林等《章回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训练题1、谈谈你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倾向的看法。2、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描写,谈谈这描写在小说艺术结构、人物形象刻划等方面有什么特色。第二章水浒传(4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价值本章教学重点:《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本章教学难点:宋江与忠义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忠义的复杂性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1、水浒故事的流传与成书;2、作者与版本系统第二节《水浒传》的主题思想1、宋江与忠义;2、忠义观的形成及其复杂性;3、对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第三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传奇性英雄群像的塑造;2、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3、连环勾锁的结构;4、极具表现力的白话语体第四节《水浒传》的影响1、社会影响;2、文学地位;3、其他英雄传奇作品;4、《水浒传》在国外的影响阅读书目:《水浒全传》;《贯华堂第一才子书水浒传》教学内容第二章水浒传(4课时)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一、水浒故事的流传与成书《水浒传》不像《三国演义》那样有着丰富的史料作为创作素材可供选择。它主要依靠民间文化的长期积累和作家个人的杰出创作。从史料上看,小说中所写的宋江起义在史书上只有零星记载,散见于《宋史》的《徽宗本纪》、《张叔夜传》和王偁的《东都事略•侯蒙传》等史传中。但很简略,而且结局也不一样。 宋江起义的事迹在正史中没有过多的记录,但宋江起义中的英雄名字却逐渐在民间被广泛传颂,但由于自南宋起,中国南北两方长期存在着对峙的政权,南北关系是阻隔的,因而南北双方都各自产生了并演绎着自己的水浒故事。元统一之后也依然如此。“北派”水浒故事主要在水浒戏中流传。明初以前北杂剧中的水浒戏共有四十本左右,留传焉的也有十三本。从这些杂剧中可以看出,水浒戏在金朝就已经有了。金朝及元早期的水浒戏中,没有宋江投降征讨方腊的内容。另外,这些北杂剧中的梁山英雄都是专为民除害的。义军的规模与《水浒传》中的描写已极为相似。“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来万人马”,至迟在元初以前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中已经有了“一百八个头领”之语。还有,在北杂剧中,晁盖是三打祝家庄身亡的,打曾头市的只是宋江。南方水浒故事最早的记载是周密《癸辛杂识续集》所记录的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的《三十六人画赞》。在《画赞》及其序中可知,在南方民间水浒故事的口头传说已非常流行并引起了士大夫的注意。与北方水浒故事不同的是,龚开笔下的水浒人物都是以盗贼流氓的面目出现的,明显地表现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观点。在南方的水浒故事中,宋江义军也一直是和受招安征方腊相联系的。来源于民间口头故事的《大宋宣和遗事》涉及的水浒故事部分,较全面地展示了宋末元初南方水浒故事发展的概貌。《遗事》写的三十六人大部分便成了后来小说《水浒传》中的天罡星。这三十六人是分批上梁山的。《遗事》最后还写到朝廷让张叔夜招安义军,并遣宋江征取方腊,立功后封为节度使。南方说话中的水浒故事在《遗事》的基础上又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越来越多的民间艺人与文人参加到水浒故事的创作中来,宋江、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物及“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故事也越讲越精采。施耐庵、罗贯中正是在综合南、北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加上作家的个人创造,成就了《水浒传》这部伟大的古典长篇小说。在作家的再创作过程中,水浒故事的思想和艺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二、作者与版本系统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据现有资料记载,最早提到《水浒传》作者的是明郎瑛(1487-1566年)。他在《七修类稿》中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此后学者有说作者是罗贯中,也有说是施耐庵,或说是二人合写的,但都缺乏足够的证据。直到现在,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及施耐庵、罗贯中的生平事迹仍知之甚少,尚难最后确定。《水浒传》的版本最为复杂。它的原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现在所能看到的是明代的刊本,主要的有一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两种,且都不是原本。现今所见的最早的百回本,是16世纪明嘉靖年间的郭勋本。最早的百二十回本,是17世纪中叶的杨定见本。在《水浒传》的流传过程中,它的内容不断得到增删扩改。征辽与平田虎、王庆的内容是原本所没有的,征辽故事大概是郭勋的百回本插进去的,而平田虎、王庆在百回本中也还没有,在百二十回本中就出现了。金圣叹删去《水浒传》中宋江受招安发后的全部内容,使故事发展到“梁山英雄排座次”为止,而出现了七十回本,金圣叹的这个“腰斩本”在清代最为流行。第二节《水浒传》的主题思想一、宋江与“忠义”《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作者抱着对“奸逼民反”的黑暗现实深感不平,而发愤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最能体现作者这一编写主旨的是宋江这一形象。宋江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就是忠义的化身。他的性格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忠和义的主导下曲折地发展。《水浒》作者以“忠义”为指导思想来塑造宋江,并描写民以宋江为首的一支“全仗忠义”、“替天行道”的武装队伍。又在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全仗忠义” 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把整个社会弄得暗无天日,民不聊生。于是,一批忠义之士不得不“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并揭示了“奸逼民反”的道理。作者强调了这样一个悲剧:“全忠仗义”的英雄不能“在朝廷”、“在君侧”、“在干城心腹”,而反倒“在水浒”;“替天行道”的好汉改变不了悖谬现实,而最后还是被这个“不忠不义”的社会所吞噬。作者在以“忠义”为武器来批判这个无道的天下时,对传统的道德无力扭转这个颠倒的乾坤感到极大的痛苦和悲哀,以至对“忠义”这一批判武器自身也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迷惘。二、“忠义”观的形成及其复杂性“忠”与“义”从来就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中的重要范畴,自宋元以来在社会上特别流行。“忠义”中有“为君”而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也包含着“保境安民”、“杀尽贪官”等爱国精神和民本思想;对“义”字的强调,更反映着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水浒传》讴歌“仗义疏财,济危扶困”,不仅仅在一般意义上反映了下层群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戮力相助”,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由于城市居民、江湖游民等队伍的不断扩大,社会道德规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总之,“忠义”的内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础,但也融合着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的愿望和意志。是使小说被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的基本精神。三、对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水浒传》是一部正面表现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伟大作品。它热情歌颂起义英雄,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反映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部过程。赞美和歌颂“大逆不道”的农民起义,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实质是“官逼民反”。作品通过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鬼蜮横行、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作品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具体刻画的高俅、蔡京、杨戬及童贯等官僚,都是贪赃枉法的奸臣,他们互相勾结,无恶不作。特别是开篇即写到的高俅的发迹史,更是对统治集团的暴露的鞭挞。揭示了“乱自上作”、“奸逼民反”的实质。第三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一、传奇性英雄群象的塑造《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并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得各各不同。这正如明代批评家叶昼所指出的那样:“《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手法:1、处理好英雄人物的超常性与平凡性的关系(以武松为例);2、处理好英雄人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李逵和鲁智深比较为例);3、处理好英雄性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以林冲为例);4、处理好人物语言的共同性与个性化的关系(仍以武松、鲁智深为例)。二、传奇性与现实生的结合《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与《三国》中的帝王将相一样,尚不脱“超人”的气息。作者在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把他们喧染、认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带有传奇的色彩。但与此同时,作者又把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在用重彩浓墨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魂的故事时,也注意在细节真实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这样就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以武松的形象为例)三、连环勾锁的结构《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在七十一回之前,小说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 将其上梁山前的业绩基本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而上一组人物则退居次要的地位。这样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七十一回之后,就以时间为顺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以报效朝廷为主干,将故事贯串始终。这样的艺术结构,前半部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下半部则如长江的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它形成一个整体,但各部分往往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前半部的连环列传的结构形式,固然留有组织改造原有民间故事的痕迹,但也有利于集中笔墨、淋漓酣畅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四、极具表现力的白话语体唐、宋以来的白话小说多数写得文白相杂、简陋不畅,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也仍显得半文不白,而《水浒传》则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用一种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练、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的英雄。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第四节《水浒传》的影响一、社会影响(略)二、文学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水浒传》也具有崇高的地位,生产了重大的影响。它刊行后不久,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许多著作作家的赞扬,而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它和《三国志演义》一起,奠定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广大人民大人所喜闻乐见,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但它比之《三国》,更贴近生活,作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市井社会、日常琐事和平凡的人物,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层次性、流动性,并纯熟地使用了白话,多方面地推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三、其他英雄传奇作品1、《杨家府演义》;2、《大宋中兴演义》;3、英烈传四、《水浒传》在国外的影响《水浒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得到很高的评价。1、《大英百科全书》的介绍;2、国外知名作家翻译的评价;3、《水浒传》的外文译本。推荐书目《水浒全传》郑振铎王利器吴晓铃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金人瑞评改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4年版《明代小说史》齐裕焜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章回小说史》陈美林等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水浒传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思考题一、谈谈你对《水浒传》梁山义军受招安这一结局的看法。二、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思想与艺术特征的异同。第三章明前期诗文(3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明前期诗文的发展情形本章教学重点:刘基的散文创作本章教学难点:台阁体第一节宋濂、刘基、高启1、宋濂、刘基的散文创作;2、高启与明初诗歌第二节台阁体和茶陵诗派1、明初时局与台阁体的特征;2、台阁体作家;3、李东阳与茶陵诗派阅读作品:宋濂《秦士录》刘基《郁离子》教学内容 第三章明前期诗文(3课时)第一节宋濂、刘基、高启一、宋濂、刘基的散文创作1、宋濂的散文明初散文,以“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为代表。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宋濂是位横跨元、明两代的作家。在元末,他著有《燕说》、《龙门子凝道记》,借用寓言的形式以表达复杂深奥的思想感情,如《观鱼微》一则,写在河边看渔人捕鱼,层层置网,使无一漏,“屡渔之后,鱼大者,长径指耳”。然后引出与渔人的对话,借渔人之口,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与搜刮,揭示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的气氛“干戈万里,掠人为粮,甚至载盐尸以行,生民之类,不绝为缕,而况于鱼乎!”文中还批评了士大夫倦缩于一角,消极避世的态度。入明之后,随着政治地位的变化,襟濂散文的内容与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内容上多颂圣,风格上也显得雍容典雅。甚至写下了如《琅琊游记》、《阅江楼记》这样一类赋颂功德,点缀升平的文章。宋濂散文写得最好的是赠序和一些山水游记及人物传记,如《送东阳马生序》、《秦士录》、《环翠亭记》、《五泄山水志》、《桃花涧修禊诗序》、《看松庵记》等。大致来说,他的人物传记与序论学欧阳修,论辩文章学曾巩,叙山水则学柳宗元的精确清丽,各有本源。二、刘基的散文刘基(133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曾仕宦于元王朝,在镇压方国珍的农民起义中屡建战功,因与统治者在镇压方国珍一事上政见不合,被撤去兵权,隐居青田山中。后追随朱元璋成为朱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四库提要》比较宋濂与刘基散文的不同风格说: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基文神锋四出,如千金骏足,飞腾飘瞥,蓦间驻坡,虽极天下之选,而以德以力,则略有间矣。刘基在元末的著作是寓言集《郁离子》,共18篇,195则。和宋濂的寓言不同,《郁离子》虽然是“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元王朝岌岌可危的统治,但就其创作意图来说,还是为统治者总结统治权术。以治理天下。如《狙公赋竽章》警告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必然会导致农民大起义,一旦有人启发和开导了那些尚未觉醒的农民,他们便会为这位“狙公”所养的猕猴一样,“破栅毁柙”而去。如《北郭氏之老卒僮仆争政章》写北郭氏不理家政,当房屋塌坏时,老卒僮仆争权,以求贿赂,终至民工四散,室郭圯尽,作者议论说:“北郭氏之先以信义得人力,致富甲天下。至其后世,一室不保,何其忽也?家政不修,权归下隶,贿赂公行,以失人心,非不章矣。”此外,如《民犹沙也章》、《天地之盗章》、《郁离子劝天下之作乱者章》、《治天下者犹医乎章》等,都表现出这种意图。刘基的散文《卖柑者言》与上述寓言也很相类似。入明之后,刘基的散文不多,且与宋濂一样,多为颂圣之作,写得较好的,还是一些记游文章。三、高启的诗歌明初诗人中影响最大的是高启。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朱明王朝开国,曾一度出仕,后辞官,赐官放还,与徐贲、张羽、杨基并称为“吴中四杰”,是吴中文人集团的核心人物,在明初诗歌崇儒复雅的道路上,高启的着眼点在于探索诗体气格,雅化创作风格。高启以“格、意、趣”为作诗的三大要素,首先是辨别古诗体制高下,其次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再次要求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而达到高雅完美的意境。“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他以为领会了以上三点,然后诗风可以变化不一,“随所宜而赋焉”。最后要作到“声不违节,言必止义”,便可谓诗道具备了。另外,高启深感到在创作中存在一个转益多师、融会贯通,进而自成一体的问题。提出“兼师众长,随事摹拟”以至“时至心融,浑然自成” 的师古方法,从兼师百家入手,进而融会贯通。故高启的诗歌不仅体制淳雅,而且音韵和谐完美,得以“嗣响盛唐”。高启格兼众体,包容万象的创作风格,对于元季纤秾之风,实有矫正之功力。他以拟古作为学诗门径,却不拘泥于复古,能够将个人才情、文化底蕴与诗歌格律高度融合,从而写出《青邱子》等洒脱不羁、抒发性灵的作品,在这一点上,确实得到了盛唐诗风的真谛。但高启毕竟殒年过早,他的创作尚未达到自成一体的境界。所以《四库提要》在评价他的成就时,一方面说他:“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同时又惋叹他摹拟在甚,以致“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启为何格”,这实在是一语中的的评论。第二节台阁体和茶陵诗派一、明初时局与台阁体的特征自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在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是“台阁体”。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则指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的流行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与作家的生活遭际有关。这些馆阁重臣身居要职,处境优裕,容易产生歌颂圣、美化生活的创作意向。同时,相对封闭与狭窄的上层官僚生活,限制了台阁体作家的生活视野,导致作品内容的单一与贫乏。其次,永乐以来,明王朝经过初期整体调治,政权相对稳定,国力渐趋强盛,所谓“海内晏安,民物康阜”(杨荣《杏园雅集图后序》),社会呈现出比较安定繁荣的局面,给台阁体营造了一种创作的氛围。另外,朱明王朝在建立的初期,就全面实行了整饬措施,其中包括对文人加强政治上的箝制。到了永乐年间,明初统治集团所实行的高压政策继续发挥着威力,明成祖朱棣上台之后,更加抓紧政治文化上的控制,限制士人思想自由。这些文化政策对文人起着震慑的作用,使他们不敢去正视和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抒发个人思想激情。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杨溥《东里诗集序》),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茅盾《夜读偶记》评论“台阁体”诗文说:说得“雅”一点,是雍容典雅;说得不客气,是“今天天气哈哈哈”。这种以阿谀粉饰为主题,以不痛不痒,平正肤廓为风格的文学,在那时,不但是文人们明哲保身的法宝,也不失为黄缘求进的阶梯。因此,从永乐到成化,虽然有少数卓特之士唾弃所谓的“台阁体”,然而当时滔滔者天下皆是,台阁体俨然成为“正宗”和“主流”。二、台阁体的代表作家杨士奇、杨荣、杨溥,史称“三杨”,三人中,又以杨士奇影响最大。杨士奇(1365—1444),名寓,以字行,号东里,历仕成祖、仁宗、寅宗、英宗四朝。其文章堪称“盛世之文”率皆关于世教。吐辞赋咏,冲淡和平,沨沨乎大雅之音“(《四库提要?东里集提要》)如《务勤堂记》、《退思斋记》、《东耕记》等。其诗亦然,如《从游西苑》:宫城西畔接蓬莱,金饰飞楼玉饰台。辇路前瞻双凤引,銮舆中驾六龙来。时康道泰韶音奏,雪净天瑞景开。何幸群臣皆侍从,山呼捧献万年杯。三、李东阳与茶陵派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成员为谢铎、张泰、陆、邵宝、鲁铎、石瑶等人。李东阳(1447—1516)以台阁重臣的身份“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明史?李梦阳传》),在当时文坛具有很高的声望。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至于学古的方法,李强调较多的是对法度声调的掌握。这种主张对后来“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李东阳的生活时代虽处于台阁体的没落期,但他“历官馆阁,四十年不出国门”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李少师东阳》),长时期的台阁体生活,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使他的有些作品还保留着台阁体的痕迹。风格雍容典雅,平正华丽。但也有些作品摆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如《白杨行》、《马船行》、《春至》、《茶陵竹枝歌》等。《茶陵竹枝歌》:杨柳深深桑叶新,田家儿女乐芳春。羊击豕禳瘟鬼,击鼓焚香赛土神(其二)春尽田家郎未归,小池凉雨试衣。园桑绿罢蚕初熟,野麦青时雉始飞。(其七)清新自然,意趣横生,充满浓烈的农村生活气息,这已经不是“台阁体”所能包举的了。[本章阅读作品]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秦士录》,刘基《卖柑者言》,高启《牧牛词》、《明皇秉烛夜游图》、《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均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思考题1、试比较宋濂散文与刘基散文的同异。2、台阁体诗人的特点有哪些?第四章明代戏曲(4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明代戏曲发展的历史情形本章教学重点:昆腔的发展与汤、沈之争本章教学难点:汤、沈之争的焦点第一节明初到中叶的戏曲1、明初到中叶的杂剧创作;2、明初到中叶的传奇创作第二节昆腔的兴起和明中叶三大传奇1、《宝剑记》;2、四大声腔与魏良辅对昆腔的改革;3、《浣纱记》;4、《鸣凤记》第三节沈璟和吴江派1、沈璟的戏剧创作及其与汤显祖之争;2、吴江派的戏剧创作第四节徐渭与《四声猿》、《歌代啸》阅读作品《浣纱记》、《四声猿》教学内容第四章明代戏曲(4课时)第一节明初到中叶的戏曲一、明初到中叶的杂剧创作1、明初杂剧明初的杂剧创作比较冷寂,主要的原因是朱明王朝对戏剧采取了极其严酷的限制政策。这样严酷的政策导致了明初杂剧题材的偏狭。宫廷派剧作家应运而生,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总体追求中几乎垄断了杂剧剧坛。这些精于音律、熟谙南声的剧作家们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中移步换形、与时俱进,使得明初杂剧在剧本体制的突破、唱词安排的均匀和南北曲合流的尝试等形式层面,都有了一些革新的演变。①朱权的杂剧与理论著作《太和正音谱》;②朱有的杂剧(略)2、明中叶杂剧明代中叶嘉靖前后的杂剧在内容和作法上都有了新的创获,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和战斗的精神。这与诗文领域内反复古主义思潮的兴起彼此呼应,形成了锐意革新的气候。①王九思单析短剧《中山狼》;②康海《中山狼》(4折);③徐复祚《一文钱》;④吕天成《齐东绝倒》;⑤冯惟敏《僧尼共狂》;⑥孟称舜《桃花人面》二、明初到中叶的传奇创作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明传奇的发展和繁荣,开创了戏曲艺术的新生面。 拥有较为庞大的体制、完整有序的结构、生动丰富的人物和瑰丽多彩的画面,明传奇以生气勃勃、席卷南北的气势,演出了一幕幕史诗般的人间悲喜剧。这就使这种发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样式,伴随着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的弦歌,迅速发展为明清两代的全国性大型戏曲。明初的传奇受朱明王朝思想文化政策的影响,显示出极为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代表作品是邱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璨的《香囊记》。除极力宣扬封建礼教之外,其中《香囊记》还开了明代传奇语言骈俪化、典雅化的八股化的先河,对后代戏曲产生极坏的影响,以至徐渭在《南词叙录》中将其称之为“南戏之厄”。明中叶传奇极为鼎盛,我们到下面列出专节介绍。第二节明昆腔的兴起和明中叶三大传奇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明代传奇在嘉靖时期更为盛行起来,成为剧坛上的主流艺术。作家的创作也更为自觉,更能直面现实,更加具备战斗精神。社会政治的腐败,边境敌寇的骚扰,这些内忧外患都促使作家们在剧作中发出沉重的呐喊。此外,明中叶传奇的兴起与昆腔的改革又有密切关系。一、李开先《宝剑记》李开先(1502—1568)于嘉靖二十六年写成《宝剑记》。《宝剑记》共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系李开先及其友人的集体创作。与小说中被动反抗的林冲不同,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一位主动出击型的英雄。他与高俅、童贯的斗争,都是清醒、自觉而坚毅的。极力体现出林冲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剧本将高、童权奸的陷害以及高衙内对林冲妻子的调戏,全都安排在林冲上本之后,不再像小说那样把调戏林妻作为矛盾冲突的起点和根源。这就强化了忠奸斗争的力度,突出了林冲嫉恶如仇、正直不苟的人格精神。二、四大声腔与魏良辅对昆腔的改革从明初到嘉靖约两个世纪内,在南方的众多地方声腔中,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脱颖而出,流播广远。嘉靖中叶时,豫章(今南昌市)人魏良辅旅居江苏太仓,他以十年多的时间与当地的一些戏曲家们成功地改革并推进了昆山腔的发展。融合了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乃至北曲音乐在内地的新昆腔,体制全备,“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徐渭《南词叙录》)所以使昆山腔在嘉靖之后愈来愈受到文人雅士和统治阶级的推重,成为四大声腔中声势最大的一种。嘉靖后的大多数传奇剧本都是为昆腔而作或者尽量向昆腔靠拢,昆腔传奇从此树立了权威和示范的地位。三、梁辰鱼《浣纱记》梁辰鱼,(1519—1591)的《浣纱记》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又号仇池外史,江苏昆山人。曾师从魏良辅,通晓音律,善于度曲。在写《浣纱记》之前,曾写有散曲集《江东白茔》和《续江东白茔》,已对昆曲唱腔作了改革的尝试。《浣纱记》四十五出,写越国败于吴国之后,越王勾践身为俘虏,与臣子们忍辱负重,得以重归越国;又用范蠡之计,向吴王夫差进献浣纱美女西施,使离间吴国君臣;后越国反攻获胜,夫差自杀;范蠡功成归隐,携西施泛舟五湖。作者借古喻今,剧本体现出作者对明中叶内忧外患及其根源的担忧,饱含着作者对于历史变幻在哲学上的深沉思考。剧本把男女的爱情和国事的兴衰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溶为一体,在明清戏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清代的《长生殿》、《桃花扇》等传奇,都明显地受到它的影响。《 浣纱记》又是第一部运用经过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进行写作的传奇剧本。它在采用悠扬柔美的昆腔的同时,又充分注意到曲辞的典雅工丽,二者的结合,正标志着明代传奇典雅化的进程。在《浣纱记》以后,明代文人创作的传奇,主要就是昆腔传奇,典雅工丽也成为传奇的基本语言风格。在这一意义上,《浣纱记》可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四、《鸣凤记》这期间另一部重要的昆腔传奇是《鸣凤记》。《鸣凤记》在吕天成《曲品》中列为无名氏作品,清代有人认为是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但无确切证据。此剧大约写成于万历初年。全剧四十一出,描写嘉靖年间权相严嵩及其子世藩独断专权,残害忠良,杀害力主收复河套的大学士夏言、曾铣。兵部主事杨继盛上奏皇帝,痛陈严嵩五奸十大罪,惨遭杀害,其妻张氏亦殉节。吴时中、张翀、董传策等,联名弹劾严嵩,亦遭迫害,发配充军。郭希颜以“不剪奸雄死不休”的决心,又向朝廷进谏,反遭毒手。最后,邹应龙、孙丕扬、林润等人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斗倒了严氏父子。作者称上述十位大臣为“双忠八义”,热情赞美他们前仆后继、成仁取义的精神,把他们喻为“朝阳丹凤一齐鸣”,故以“鸣凤”为剧名。《鸣凤记》是以当代重大政治斗争为题材的时事剧的开山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初李玉的《清忠谱》、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传奇作品,无疑都是从《鸣凤记》得到启发。第三节沈璟与吴江派明代后期,是传奇创作兴盛繁荣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大批的剧作家,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产生了伟大的戏曲作家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即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一、沈璟的戏曲创作及其与汤显祖之争沈璟(1553—1610),字伯英,号宁庵,晚年自署词隐生,江苏吴江人。沈璟的传奇作品有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今存七种。从总体上看,沈璟传奇作品的成就并不突出。他之所以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在传奇音乐体制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以鲜明的戏曲理论主张开创了吴江派。沈璟的戏曲理论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剧本创作必须在音乐上“合律依腔”;二是语言必须“本色”。这也是吴江派的共同主张。他们注重舞台演出的实际要求,对当时将戏剧作为“案头之曲”的倾向是一种纠正。但过于强调音律,也便导致了对剧本的文学价值的轻视。以沈璟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史称吴江派,主要作家有顾大典、卜世臣、吕天成、范文若、冯梦龙、叶宪祖、沈自晋、袁于令等。沈璟的戏曲理论引发了吴江派和临川派的论争。这场论争是由一些作家删改汤显祖的《牡丹亭》而引起的。(以对[绕地游])一曲的删改为例,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运熙等主编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册第368页)汤显祖对这种删改非常不满,批判这种删改为了“协音合律”,反而将原作的意趣删除已尽。对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寄托的意趣,删改后体会不到,他们抓住汤显祖一些唱段不谐音律的弱点,想以严格的音律来规范它,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的需要,这本无恶意,但由于不谙汤显祖的良苦用心,反而将原来的其精神删去或者说消弱了。于是有了这场论争。后来如循还指名道姓批评汤显祖说:“临川生不踏吴门,学未窥音律,艳继哲之声名,逞汗漫之词藻,局故乡之闻见,按亡节之弦歌,几何不为元人所笑乎!”(《玉茗室传奇引》),删改别人剧作还对人加以嘲笑指责,且措语失当,这就难免意气用事了。二、吴江派的戏剧创作吕天成(1580—1618),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曾用昆曲格律校正过包括“临川四梦”在内的28种南戏和传奇。他从20岁就开始写作杂剧和传奇,但留存下来的只有《盛明杂剧》所收的《齐东绝倒》一种。他的《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专书。叶宪祖国各地(1566—1641),字美度,号六桐、桐柏,别署槲园居士、紫金道人。这位居官多年的剧作家有《骂座记》、《易水寒》等12种杂剧流传至今。传奇剧本现尚有《鸾记》、《金锁记》留存。 冯梦龙(1574—1646),别号之一称顾曲散人,也是一位戏曲家。他曾编刊过《墨憨斋新谱》,晚年著有《墨憨斋词谱》未定稿。他还以《墨憨斋定本传奇》为总名,从曲目、排场两方面入手改编了包括《牡丹亭》在内的多本传奇,至今尚存《新灌园》等14种,还创作了《双雄记》和《万事足》两种传奇,一为时事新作,一为他人旧作改编,都有曲律严谨、易于上演,但戏情琐碎的特点。袁于令(1592—1674)不同于冯梦龙系反清而亡,他是降清功臣,曾升任荆州知府。今存传奇《裘》、《西楼记》。范文若(1588—1636),初名景文,字香令,号吴侬荀鸭。今存传奇有《鸳鸯棒》、《花筵赚》、《梦花酣》,合称为“博山堂三种”。卜世臣,字大荒,号蓝水,著有《乐府指南》等书,今存传奇只有《冬青记》残本。沈自晋(1583—1665)字长康,号鞠通生,系沈璟之侄。他将叔叔所编《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增补为《南词新谱》,另存传奇《望湖亭》、《翠屏山》二种。第四节徐渭和明中叶后戏曲一、徐渭与《四声猿》、《歌代啸》徐渭(1521—1593),是继王九思、康海之后,嘉靖、隆庆、万历间最有影响的杂剧作家,同时,又是著名的诗人、书画家。徐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别署天池生、田水月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有杂剧《四声猿》,即由《狂鼓右键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剧组成的合集。四剧之中,尤以《狂鼓史》成就最高。此剧仅一折,是典型的单折短剧。作品根据历史上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巧妙构思,让在阴间的祢衡应判官之请对着曹操的鬼魂再一次击鼓痛骂,淋漓尽致地对当时及历代权想奸佞痛斥与鞭笞。《玉禅师》共二折,取材于《西湖游览志》,糅和元杂剧《月明和尚度柳翠》和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而成。作品描述临安府尹柳富派妓女红莲勾引玉通和尚,致使和尚犯色戒而羞愤自尽。死后投生为柳宣之女柳翠,长大后沦为娼妓。后有玉通和尚生前同门月明和尚指出了柳翠的前世因缘,并引度她出家为尼,得成正果。单纯从剧情结构来看,作品显然在宣扬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但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揭露了封建官府官吏的丑恶;二是强调了娼妓也可以进入佛门;三是对禁欲主义的嘲弄。《雌木兰》取材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以一本两折的体例,敷演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立功的故事。《女状元》是一本五折的杂剧,写五代时黄崇嘏女扮男装,考中状元,授予成都司户参军。她才华出众,秉公断案,有所作为,受到周丞相的赏识,并欲招之为婿。于是她不得不说出实情,遂为周丞相招为儿媳。但从此只得弃官重入闺阁,她的文学才能与政治才干再也不能得到施展。这两个剧本都反映着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秩序的否定。杂剧《歌代啸》,相传亦为徐渭所作,又有论者以为系剧本《凡例》作者“虎林冲和居士”所作,均不能确定。此剧四折,每折故事可以独立,但四折又相连贯。此作取材市井琐事,意在讽刺世相,如僧侣禁欲主义的虚伪,官吏的丑恶专横,“州官放火,禁百姓点火”等,嬉笑怒骂,自成风格。其辛辣、尖锐甚于《四声猿》。四个独立而连贯的故事,以四折的形式穿插结构,颇为巧妙;但全剧较粗糙,形象较单薄,还有些庸俗趣味,有明显的缺陷。推荐书目《元明杂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盛明杂剧初集?二集》沈泰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中国戏曲选》王起生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明清传奇史》郭英德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思考题 一、简说“明中期三大传奇”的艺术特点和历史地位。二、试论徐渭杂剧的思想倾向三、“四大声腔”对明中叶传奇的繁荣有什么影响?四、简叙你对吴江派与临川派之争的看法。第五章汤显祖与玉茗堂派(4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汤显祖戏曲创作的文学意义本章教学重点:《牡丹亭》本章教学难点:杜丽娘这一文学形象的意义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1、生平与思想;2、人生的“至情”论第二节《牡丹亭》1、题材渊源;2、人物性格的冲突;3、浪漫主义的风格第三节汤显祖的其他剧作、1、《紫钗记》;2、《南柯记》;3、《邯郸记》第四节玉茗堂派及其他戏剧创作1、吴炳;2、阮大铖;3、孟称舜等阅读作品《牡丹亭》第五章汤显祖与玉茗堂派(4课时)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一、生平与思想: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清远道人等,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进士。但不被重用,先在南京做太常博士,后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因上《论辅臣科臣疏》,忤怒皇帝,被贬为广东雷州半岛徐闻县典史,三年后迁任浙江遂昌县知县。后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形势日益艰险,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于万历二十六年辞官归里。回到故乡之后,他自建玉茗堂,潜心戏曲创作,直到去世。汤显祖的思想,从哲学上看,属王阳明理学的左派。他自称“幼得于明德师,壮得于可上人”(《答邹宾川》),明德,即罗汝芳,江西南城人,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再传弟子。可上人,即达观和尚(紫柏和尚),他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激烈攻击,被迫害而死。此外,汤显祖也深受著名的思想家李贽的影响。他冲破了程朱理学的束缚,勇敢地提出了与“理”相对立的“情”,倡导“以情格理”对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进行了勇敢的挑战。二、人生的“至情”论汤显祖的“至情”论主要是源于泰州学派,同时也渗透着佛道的因缘。汤显祖的“至情”论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汤显祖所说的“情”,把人与人欲放到重要的地位,其实就是人道主义。他是用人道主义作标准来衡量善与恶,是与非。他对情的颂扬,反映了争取个性解放的要求。这是当时最具进步性的思想。当然,汤显祖还不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来看人道主义,在当时,他甚至还不能探索出“情”的真正根源,这是真实,也是历史的必然。第二节《牡丹亭》一、题材渊源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传杜太守 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为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关於冯孝将、李仲文、谈生的故事可见于《太平广记》卷276、卷319、卷316的辑录。这些笔记小说,对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显然都有影响。而《牡丹亭》的直接取材,则是何大伦《燕居笔记》卷九所收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又见余公仁《燕居笔记》卷八)。小说写宋光宗时太守杜宝之女丽娘,在一次游园之后,感梦而亡。她生前曾自绘小像,死后为柳太守之子梦梅所得。柳梦梅日夜思慕,遂得与丽娘的鬼魂幽会。最后开冢还魂,杜、柳结亲。汤显祖对这一题材加以改造、增饰,赋予新意,创作出《牡丹亭》传奇。二、人物性格冲突《牡丹亭》充分地表现了“情”与“理”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又是由具体的人物性格冲突来体现的。杜丽娘与春香、柳梦梅构成了全剧冲突的正方,而杜丽娘的父亲南安太守杜宝及私塾先生陈最良构成了冲突的反方。身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杜丽娘才貌端妍聪慧过人,但却生活在一个阴暗、冷酷的世界里,然而,这个环境又是那样和谐,它对人的压迫并不是血淋淋的,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切切实实地感觉到。它对人的压迫是无形的,主要不是政治压力,而是思想和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是那样逼人,要把人窒息而死。更可怕的是,这种逼人的压力,竟然是以好心好意的“爱”的形式出现的。这个环境体现在杜宝夫妇和陈最良等几个人物身上。杜宝主要代表顽固不化的封建统治阶级,陈最良则代表着陈腐迂阔的封建教化。他们都对杜丽娘惊世骇俗的举动不能理解,不肯承认。杜丽娘青春觉醒,希望一个女人的天然本性能得到自由发展。然而,环境却不允许她见到别的男人。这样,也就没有崔莺莺一见钟情,引人跳墙的机会。她的爱,她的情,只能在心灵深处活动,只能在梦中去实现。因为禁锢的身是不自由的,有情的心是自由的。于是,她在梦中见到了柳梦梅,产生了爱情。杜丽娘梦中与柳梦梅相遇,便一往情深,百般思念,竟然为情而死;但即使死了,她的魂魄也还在追求,到了阴曹地府也为“情”而斗争,并争取到了人鬼的结合。“情”的实现,“性”的满足,又使她死而复生,回到人间继续抗争,最后终于冲破了“理”的阻碍,争取成为了人间夫妻。三、浪漫主义的风格及其文化意义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浓郁的抒情场面,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都体现出《牡丹亭》铺排,都体现出《牡丹亭》较为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多重艺术魅力。《牡丹亭》中的天上地下、虚实正奇达到了一种从心所欲的境界。仅仅为了春情的驱驰,杜丽娘没有爱却可以得到爱,没有情人却可以生发出情人,虽然是春梦一场却又俨然如真,甚至为了追求梦中情人而一命归阴。正如汤显祖本人的《题词》所云:“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尽管汤显祖可以使人物故事虚到极点,但有时却又落脚到真切的实处。这种先虚后实、虚实结合乃至虚则虚之、实则实之的写法,正好将理想与现实融会贯通起来,提醒人们去做现实中的浪漫主义者和理想中的现实主义者。《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戏。这种悲喜交融、彼此映衬的戏曲风格,正是富有中国戏曲特色的浪漫精神的具体呈现。诞生于16世纪末的《牡丹亭》,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一是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三是在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节汤显祖的其它剧作一、《紫箫记》与《紫钗记》万历五年至七年(1577—1579)间,汤显祖以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为题材,创作了《紫箫记》传奇,《紫箫记》在《霍小玉传》的基础上,多所改益,与原著大不相同。但情节平铺直叙,缺乏精彩的戏剧冲突。《紫箫记》只写到三十四出,未能完成。万历十五年(1587),三十七岁的汤显祖在南京太常博士任上,将未完成的《紫箫记》改写成《紫钗记》,全剧五十三出。此剧多本《霍小玉传》,却另出机杼,重新构置了戏剧冲突。剧中增加了反而人物卢太尉,使原作小玉痴情、李益负心的矛盾转变为爱情与强权势力的矛盾。卢太尉在剧中的权力相当于宰相,“坐掌朝纲,出入近乘舆”。他为了胁迫李益入赘为婿,“恩威并施”,手段险毒,想方设法迫害李益和霍小玉。剧末,着重刻画了黄衫客形象,让他倚仗非凡的力量,把李益从劫持者手中夺回来,送还霍小玉。这一构思寄托了作家的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希望有超人铲除不公的情绪。二、《南柯记》《南柯记》共44出,取材出唐传奇《南柯太守传》。该剧叙淳于棼酒醉于古槐树旁,梦入蚂蚁族所建的大槐安国,成为当朝驸马。其妻瑶芳公主于父王面前为淳于棼求得官职,因此他由南柯太守又升为右丞相。只为檀萝国派兵欲抢瑶芳公主,淳于棼统兵解围,救出夫人,但夫人终因惊变病亡,还朝后的淳于棼,从此在京中淫逸腐化,为右相所嫉妒,为皇上所防范,最终以“非俺族类,其心必异”为由遣送回人世。此剧深刻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倾轧,表现出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与决绝。三、《邯郸记》《邯郸记》共30出,取材于唐传奇《枕中记》,即人所共知的“一枕黄粱”的故事,结构较《南柯记》要精巧。全剧展现了卢生由一介布衣而位及人臣,几度官海沉浮的梦中世界,枕里乾坤,寓含着汤显祖对文人的人生追求所能达到的最高境地及其虚幻和短暂性的清醒认识,包含了他对龌龊险恶官场的深切感受与凄凉惆怅心情。第四节玉茗堂派及其它戏剧创作“临川四梦”问世后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一大批剧作家从剧本的立意构思到曲词的风格融铸,都刻意模仿汤显祖的剧作。戏曲史上称之为“玉茗堂派”或者“临川派”。通常认为这批剧作家有吴炳、孟称舜、洪昇和张坚等人。吴炳的《粲花别墅五种》,被梁廷楠《曲话》定位为“置之《还魂记》中,几无复可辩”。孟称舜的情爱戏也写得深情婉转。张坚的《玉燕堂四种》受汤显祖启示尤多。他在《梦中缘》自叙中极力歌颂“梦之所结,情之所钟也”,从自己神游幻境的美梦发展到剧作中情缘深深的奇梦。邹升恒在该剧题词中说,“知音何在?玉茗堂前刚一派;色色空空,勘破尘缘一梦中”,将张坚的创作情结与汤显祖的创作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外,清代的洪昇与孔孔任也深受其影响。洪昇的《长生殿例言》说:“棠村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邮翻腾有逾越。”可见《长生殿》受汤显祖影响之深,不仅在词采,更在于全剧的情旨追求。就连孔尚任的《桃花扇》亦处处可见汤显祖渊源。宋荦《题桃花扇传奇》誉之为“新词不让《长生殿》,幽韵全分玉茗堂” 。《品花宝鉴》亦借人物华公子之口,称赞孔剧的《访翠》和《眠香》两出戏:“这曲文实在好,可以追步‘玉茗堂四梦’,真才子之笔。”[本章推荐书目]《牡丹亭》(校注)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出版社1980年《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明清传奇史》郭英德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思考题一、请谈谈《牡丹亭》中杜丽娘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二、《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性格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三、《牡丹亭》与《西厢记》的爱情描写有什么不同?教学大纲第六章《西游记》(4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西游记》的文学意义本章教学重点: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的意义本章教学难点:取经的寓意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1、取经故事的流变与孙悟空形象的演化;2、作者问题及版本;第二节《西游记》的主题1、修心与成佛;2、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的意义;3、整体性的寓意与局部性的象征第三节《西游记》的艺术成就1、幻与真的统一;2、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结合;3、非凡的幽默性第四节《西游记》影响下的神魔小说的创作1、《封神演义》;2、《西游补》与《西游记》的续书;3、《西游记》在国外的影响阅读作品:《西游记》教学内容第六章《西游记》(4课时)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一、取经故事的流变与孙悟空形象的演化《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是唐玄奘西域取经的史实。它由佛教故事向神魔小说转化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唐太宗贞观三年,僧人玄奘为了弄清佛经教义,只身跋涉五万多里,到达印度,于贞观十九年,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玄奘口述自己取经途中的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述了一些灵异故事与神奇的自然现象。至玄奘弟子慧立、彦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更用离奇的现象,精采的文辞对大师非凡的事迹加以夸张与神化。此后西天取经的故事,便经各种文艺样式广为流传,愈演愈奇。唐末即出现了《独异志》、《大唐新语》、《开天传信记》等敷衍玄奘取经故事的笔记小说。刊印于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则成为西游故事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书中故事简略,可能是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但其中出现了化身为白衣秀士,主动来护卫三藏西行的猴行者形象。这是取经故事的中心人物由玄奘变为猴王的开端。 至元代,取经故事基本定型。元磁州窑的唐僧取经瓷枕上已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形象。元的的西游戏也丰富多彩,有的串演取经故事的始末,有的搬演取经故事的片断。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元末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等,就是流传下来的重要剧本。元明之际出现了《西游记平话》(原书已佚)有“梦斩泾河龙”一段存于《永乐大典》13139卷“送”韵“梦”字条,内容和今本《西游记》第九回基本相同。另外朝鲜《朴通事谚解》中载有“车迟国斗圣”和八条注。从现存材料看来,《平话》的最大贡献是发展了西天取经的主体故事,成为今本《西游记》创作的主要依据。二、作者及版本在丰厚的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取经故事发展至成熟、完满的境界,出现了通行百回本《西游记》。它现存的最早刻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金陵世德堂刊《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署“华阳洞天主人校”。清代刻本较多,如汪象旭评《西游证道书》等。明刊本没有唐僧出世故事,清刊本则有。在百回本《西游记》问世的前后,还有两种《西游记》在坊间流行,一是杨致和编的四十一章本《西游记》,一是朱鼎臣编的十一卷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三种小说情节相近,但杨朱两种比百回本简略得多,艺术造诣亦远不如。关于它们间的关系尚有争论。明刊百回本《西游记》都不署作者姓名,清人一般认为它是元长春真人邱处机所作,后人根据《天启淮安府志》和书中大量淮阴方言推断吴承恩是此书作者。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屡试不第,四十馀岁时始补贡生,曾出任长兴县丞两年。晚年放浪诗酒,终老于家。有《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第二节《西游记》的主题一、修心与成佛《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既不是直接地抒写现实生活,又不类于史前的原始神话,在它神幻奇异的故事之中和诙谐滑稽的笔墨之外,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即想通过孙悟空的形象来宣扬与道家“修心炼性”、佛家“明心见性”相融合的心学。所以早期批评家都一致认同《西游记》隐喻着“魔以心生,亦以心摄”的思想主旨。二、孙悟空文学形象的意义1、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2、呼唤着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三、整体的寓意与局部的象征《西游记》的整体内涵十分丰富。它有总体性的寓意,也有局部性的象征。作者往往随机式将一些小故事象珍珠似地镶嵌在整个体系中,让他们各自独立地散发出折射现实的光芒。这类点缀,看似信笔写来,却能机锋四出,醒目警世。第三节《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一、幻与真的统一《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这种奇幻美,看来“极幻”,却以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那么入情入理。在极幻之文中,含有极真之情;在极奇之事中,寓有极真之理。二、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与小说在整体上“幻”与“真”相结合的精神一致,《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也自有特色,即能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所谓“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这些动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领,具有“神性”,从“真”转化为“幻”。然而,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有“人性”,将“幻”与人间的、更深层次的“真”相融合,从而完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之所以能给人以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取经队伍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是孙悟空。他具有“童真”的性格和追求自由解放的个性,闪射着明中叶进步思想的光芒。他总是反抗约束,不承认权威与秩序,见到玉帝只是唱个喏,对众神呼来喝去。仅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若道半个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玉帝只好无奈地答应他的要挟,“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他英勇顽强,西天路上不惧危难,上天入地,与各路妖魔打斗,坚忍不拔。他曾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昏,被金角、银角大王搬来的三座大山压住,却依然气象昂昂,更激发无穷斗争。他武艺超群,又善于斗智,常巧妙幻化,战无不胜。兄弟们称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有仁有义”;人们说他“专救人间灾害”;妖怪则说他“神通广大,沿路上专一寻人的不是”,听他的名头就吓得魂飞魄散。这是一个光辉的英雄形象,是机智、积极、乐观与进取奋斗精神的化身。悟空虽被高度理想化,但也有不少缺点,如好胜心强,爱戴高帽子,在战斗中有时因骄傲轻敌而吃亏。他又是个惹祸的都头,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又使性把果树推倒,闯下大祸。这些缺点使孙悟空更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更真实可爱。猪悟能是取经队伍中最滑稽的人物,他几乎一身都是缺点,集中反映了人类的许多生物本能。贪吃馋嘴的是他,遇见困难就想逃避的是他,闹着分行李的是他,偷偷攒下私房钱的也是他,向师父进馋言的还是他。取经路上他常因贪恋富贵而赖着不肯走,缺乏理想进取心与坚持到底的决心。书中通过对猪八戒这些缺点的嘲笑讽刺了人性的弱点。同时,八戒又很讨人喜爱。首先,他以取经途中有不少贡献。他对敌人不惜力气,举钯狠筑,即使被妖精抓住也骂不绝口,不肯屈服。一路上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等脏活、累活都由他干,过荆棘岭和稀柿更靠他开山劈路。其次他浑厚憨直,常干傻事,每次耍小聪明却总被行者识破。在他身上更多孩童的天真烂漫。《西游记》的这种艺术给了蒲松龄《聊斋志异》很大的影响。三、非凡的幽默《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以戏言寓诸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这种戏言,有时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无关乎作品主旨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只是为了调节气氛,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西游记》正如胡适、鲁迅所说,有游戏之书的特点。作品中作者的思想相当自由活泼,一本正经的教训甚少,戏谑嘲弄的成分却十分浓厚,令人读来“无所容心”,“但觉好玩”,“忘怀得失”(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获得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享受。第四节《西游记》影响下的神魔小说的创作一、《封神演义》《封神演义》100回,是明代天启年间,由许仲琳、李云翔据民间改编而成。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争斗,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 这部小说以想象的奇特擅胜。其人有奇形怪貌、异能绝技,极富神奇性。但总的来说,这部小说偏于叙事而略于写人;写人时注重其神奇性而忽略其人性,因而多数人物性格不鲜明。故事情节子也多有雷同之外,置阵破阵,斗法破法,往往给人一种程式化的感觉。这都影响了它的艺术感染力。二、《西游补》与《西游记》的续书《西游记》之后,明人(作者不详)就创作了一部规模相当的《续西游记》1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磨难,保护“真经”回长安,在模拟中也有创造,然与前书相比,毕竟相形见拙,故流传不广。另有《西游补》16回,别开生面,叙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后,被妖鲭鱼精所迷,渐入梦境,或见过去未来之事,或变各种不同形象,历经迷惑和挣扎,终得虚空主人一呼点醒,乃打杀鲭鱼,又现真我。作品构思奇特,变幻莫测,上下古今,熔于一炉,似真似假,如梦如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对历史的反思、人生的感叹、现实的批判之中,尽情地抒发了胸中的垒块,并表达了对于“情”的理性思考。在《西游记》的续书中,这是比较受人注目的一部。明代《西游记》的仿作则有方汝浩的《东游记》(全称《新编扫魅敦伦东度记》,一名《续证道书东游记》),100回。此外,还有系列丛书“回游记”,即吴元泰《东游记》,56回;余象斗《南游记》,18回;余象斗《北游记》,24回;杨志和(一作杨致和)《西游记》(即上面所提及的41章本《西游记》)。“四游记”艺术价值不高。三、《西游记》在国外的影响《西游记》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也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日本著名小说家西田维则及其后人前后经过三代人长达74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831年完成了日本版的《通俗西游记》。时至今日,日译本《西游记》已不下三十馀种,还有许多改编本。英译本最早见于1895年由不海华北捷报社出版的《金角龙王,皇帝游地府》,系通行本第十、第十一回的选译本,以后陆续出现了多种选译本。由安东尼(即俞国藩)翻译的全译本《西游记》四卷,在1977—1980年间分别于芝加哥和伦敦同时出版,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普遍好评。此外,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朝、越等文种都有不同的选译本或全译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大百科全书在介绍这部小说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本章推荐书目]《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西游补》董说著上海古籍出版影印本1994年《明代小说史》齐裕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神怪小说史》林辰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西游记研究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中州书画社1983年思考题1、《西游记》的艺术特色。2、怎样理解《西游记》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教学大纲第七章《金瓶梅》(3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中的文学价值本章教学重点:《金瓶梅》在小说表现方式上的革新本章教学难点:小说中的性描写第一节《金瓶梅》的成书时代与作者 1、书名与成书时代;2、作者与版本第二节《金瓶梅》的主题1、社会世情的深刻展示;2、西门庆一家的典型意义;3、剖析扭曲的人性;4、性描写第三节《金瓶梅》的艺术成就1、人物性格的立体化;2、客观性的叙事:由讲述到展现;3、网状结构;4、家常口语的运用艺术阅读作品:《金瓶梅》教学内容第七章《金瓶梅》(3课时)第一节《金瓶梅》的成书时代与作者一、书名与成书时代《金瓶梅》的书名,乃是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全书的背景安置在北宋末年,但它所描绘的世俗人情,所反映的则是明代的社会现实。《金瓶梅》成于何时?万历中后期开始传说它作于嘉靖年间,但从本世纪30年代起,人们陆续发现小说写到了万历年间的一些故实,故一般研究者认为它成于万历前中期,即在董其昌、袁宏道等人看到抄本前不久。最早提及《金瓶梅》的文献是万历二十四年(1596)袁宏道致董其昌的一封信。信中说:“《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可见万历中《金瓶梅》已在文人圈内以抄本的形式流传,袁宏道当时所见者并非全本,全不知其来历如何。十年之后,即万历三十四年(1606),袁宏道又在其所撰《觞政》(即酒令)中将《金瓶梅》与《水浒传》并列为“逸典”,称“不熟此典者,保面瓮肠,非饮徒也。”可见此时《金瓶梅》已流传渐广,熟知者不乏其人了。二、作者与版本1、《金瓶梅》的作者《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迄今仍无定论。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兰陵乃今山东峄县,但今江苏常州东晋初作为“侨置”,亦称兰陵,故兰陵实有南、北二地。学者们对于《金瓶梅》的作者也有北人、南人二说,尚难确指。笑笑生显系化名,究为何人,亦难确考。迄今为止,学者们所指出或考证过的《金瓶梅》作者已逾三十人之多。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有:世庙时一巨公、嘉靖间大名士、王世贞、赵南星、徐渭、李开先、贾三近、屠隆等等。这些人中,又以王世贞、李开先、贾三近和屠隆说影响较大,但都不能成为定论。2、《金瓶梅》的版本《金瓶梅》成书后最初以抄本流传。今见最早的刊本是万历丁巳(1617)年署刊的《新刻金瓶梅词话》,人称“词话本”或“万历本”。崇祯年间有《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问世,人称“崇祯本”。一般认为此本是词话本的评改本,即将词话本的回目、正文稍作删改、修饰后再回评点和图像刊行。清康熙年间,张竹坡以崇祯本为底本,将正文的个别文字修改后另作详细评点,以《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之名行世,人称“第一奇书本”或“张评本”。民国十五年(1926)又有存宝斋排印的《真本金瓶梅》(后改称《古本金瓶梅》出版。此书将张评本中的秽笔全部删改,第一次以“洁本”的面貌问世而畅销一时。根据以上情况,最接近原作的应是词话本。第二节《金瓶梅》的主题一、社会世情的深刻展示 《金瓶梅》的主题问题,涉及到对《金瓶梅》创作意图的认识,归纳明以来的论述,大致有3种说法:1、复仇说;2、政治寓意说;3、讽劝说。这在学术界未成定论。但不管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小说的描写,对当时的社会世情作了极为深刻的展示,这一点却是无疑的。它好似一幅时代的画卷,真实地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展现了被压迫阶级特别是众多妇女的悲惨和苦难,揭示了诸如科举、吏制、刑法、婚姻、妻妾、奴婢、娼妓等等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虚伪和丑恶。这对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本质特征及其必然衰亡的趋势,具有不可忽视的认识价值和启发意义。此外,明代又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这一阶段一个极为重要的重点,是中国封建官僚体制与资本主义萌芽相结合。《金瓶梅》所述西门庆的发家史,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这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真实地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品经济和社会状况。从而显示出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二、西门庆一家的典型意义《金瓶梅》看来是写西门一家的日常琐事,但正如张竹坡在《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所说的那样:“因西门庆一分人家,写好几分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虚一家,乔大户一家,陈洪一家,吴大舅一家,张大户一家,王招宣一家,周守备一家,何千户一家,夏提刑一家……凡这几家,大约清河县官员大户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写及全县。”不但如此,小说还通过苗青害主,贿赂蔡京,结交蔡状元,迎请宋巡按,庭参太尉,朝见皇上等一系列故事,从西门一家而写及了“天下国家”。在这里,上至朝廷,下及奴婢,雅如士林,俗若市井,无不使之众相毕露;其社会政治之黑暗,经济之腐败,人心之险恶,道德沦丧,一一使人洞若观火。《金瓶梅》写世情,真是达到了鲁迅所说的“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中国小说史略》)的境地。作者写出了这个罪恶之家奢靡无度、荒淫无耻、贪婪无厌、争斗无休的方方面面,揭示了聚敛财富和追逐肉欲乃是西门庆的人生哲学。西门庆是中国封建社会畸形发展中产生的畸形儿,他的思想、言行,集中反映了中国十六世纪那个特定时期现实社会的某些本质特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三、剖析扭曲的人性《金瓶梅》深刻地剖析了被扭曲的人性。“食、色、性也”,人对财、色的追求,本是一种自然的本性,在这一方面,小说的态度与晚明“好货好色”的人性思潮是合拍的。但与此同时,作者又以冷峻的笔触、客观的描写,表明了仅仅以一种原始的本能和欲望去向禁欲主义挑战,其结果只能是理性的淹没,人性的扭曲,乃至自身的毁灭。西门庆如小说中的诸多女性,扭曲了人性,使她们将肉欲变成了生命的原动力。她们以此去撞击吃人的确封建礼教,但在撞击中自己也步入了邪恶。这就使《金瓶梅》并不是停留在一般的道德劝惩层次上的戒贪、戒淫,而是在更深地层次上告诫人们:兽性毕竟不等于人性。四、关于《金瓶梅》的性描写《金瓶梅》中有不少露骨的病态的性描写,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淫书”。对此,应从两方面去认识,首先,在晚明肯定人欲的思想狂潮中,人们普遍不以谈床第之欢为可耻,赤裸裸的性生活描写大量地见之于诗文、小说、戏曲中,《金瓶梅》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同时它的一些性描写又与揭露这一病态社会有关,正如鲁迅所说,虽“间杂猥词,而其他佳处自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以,不能据此说它是“淫书”;但另一方面,这种自然主义的赤裸裸描写,有损于作品的审美价值,反映了作者迎合市民阶层庸俗低级的思想情趣。对后代小说,发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三节《金瓶梅》的艺术成就一、人物性格的立体代 《金瓶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另一大进步是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以往长篇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一般是单色调、特征化的。所以,正如鲁迅所说,《三国演义》“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西游记》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色调塑造了猪八戒这一形象,是一个新的开端。而在《金瓶梅》中,更多的形象就像生活中的人物一样有恶有善,色彩斑驳。(以李瓶儿、宋惠莲为例)。二、客观性的叙事:由讲述到展现《金瓶梅》比之《三国》、《水浒》等从“说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迈进了新的一步。这首先表现在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小说中的故事从传奇趋向平凡;节奏放慢,在相对稳定的时空环境和叙事角度中精雕细刻地展现一些人物的心理和细节。(以26回“来旺儿递解徐州宋惠莲含羞自缢”,38回“西门庆夹打二捣鬼潘金莲雪夜弄琵琶”两回为例)三、网状结构《金瓶梅》取网状结构小说从复杂的生活出发,全书并不是以单线发展,每一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将时间顺序打破,作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这样,纵横交错,形成了一种网状的结构。从全书来看,总的是写西门庆一家的兴衰,其中以西门庆为中心,形成一条主线,与此相并行的如金莲、瓶儿、春梅等故事又都可以单独连成一线,它们在一个家庭内矛盾纠葛、联成一体。这个家庭又与市井、商场、官府等横向相连。于是使全书组成一个意脉相连、浑然一体的生活之网。再从局部来看,如第十四回至第十九回,主干情节是写李瓶儿与西门庆偷情至娶嫁,但在这个故事纵向推进的过程中,横向穿插进许多既与主干情节相关而又可独立于外的人物和事件,如李瓶儿为潘金莲拜寿,吴月娘为瓶儿做生日,西门庆梳笼李桂姐,杨戬被参,陈洪充军,陈经济带大姐来避祸,以及西门庆派来保去东京行贿等等,各色人物和故事相互交叉,相互制约,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多彩,十分自然,既千头万绪,又浑然一体。四、家常口语的运用艺术《金瓶梅》的语言,多用“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在口语化、俚语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金瓶梅》是文人创作的写俗人俗事的小说,与之相适应的是俚俗上下功夫,用的“只是家常口头语,说来偏妙”(张竹坡第十十八回批语)。小说又大量吸取了市民中流行的方言、行话、谚语、歇后语、俏皮话等等,熔铸成了“一篇市井的文字”(张竹坡《金瓶梅读法》)。[本章推荐书目]《金瓶梅词话》兰陵笑笑生撰香港太平书局影印本1982年《新刻金瓶梅词话》兰陵笑笑生撰戴鸣轰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金瓶梅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思考题1、与以前的小说相比《金瓶梅》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谈谈你对西门庆这一文学形象的看法。教学大纲第八章明代的文言小说与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4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明代文言小说与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本章教学重点:冯梦龙的“三言”及其艺术成就本章教学难点:文言小说的复兴与唐传奇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灯话”三种及其他1、瞿佑与《剪灯新话》;2、李昌祺与《剪灯馀话》;3、邵景詹与《觅灯因话》;4、《钟情丽集》等文言小说集与小说丛书第二节三言二拍1、冯梦龙与“三言”;2、凌蒙初与“二拍”;3、“三言”“二拍”的思想性;4、“三言”“二拍”的艺术性第三节话本小说的刊行、搜集与整理1、《清平山堂话本》;2、“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3、《型世言》等其他白话小说集阅读作品:《剪灯新话》、“三言” 教学内容第八章明代的文言小说与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4课时)第一节“灯话”三种及其他明代文言小说创作比较活跃,显示出复兴的气象。一、瞿佑《剪灯新话》:明初,瞿佑的一部《剪灯新话》轰动了文坛。瞿佑,字宗吉。钱塘人,《剪灯新话》是其在38岁前写的文言小说集,此书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这些小说,大都写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有幽冥怪奇的色彩。其中不少作品以荒诞的形式,记录了乱世士人的心态。(如《华亭逢故人记》)。书中多爱情婚姻故事,散发出一些市民的气息。世俗的平民、商人开始成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们蔑视礼教,大胆地追求婚恋的自主。(如《联芳楼记》、《渭塘奇遇记》、《绿衣人传》、《翠翠传》)。也有一些作品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对理想的憧憬(如《令狐生冥梦录》)《剪灯新话》有意仿效唐传奇的体制,同时又深受话本小说的影响,对人物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更为细致、深刻和生动。二、李昌祺《剪灯馀话》继《剪灯新话》之后,起而仿效者,有李昌祺的《剪灯馀话》。李昌祺,名祯,以字行,庐陵人,永乐二年进士。《剪灯馀话》从书名、篇数乃至题材性质,都很明显地是模仿《剪灯新话》,但写得最好的还是婚姻爱情故事(如《鸾鸾传》、《琼奴传》、《秋千会记》、《芙蓉屏记》)。在体制上,和《剪灯新话》一样,是有意模仿唐传奇,但在题材、主题等方面均有所开拓,表现手法上也受话本的影响。三、邵景詹《觅灯因话》《觅灯因话》出现于明万历二十年,较前两部作品要晚,作者邵景詹,生平事迹无考。全书共两卷,8篇,其自撰《小引》说,是受了《剪灯新话》的影响而作。其故事虽涉及因果报应和传统礼教,但“怪而不欺,正而不腐”,所写正面人物事迹生动真实,颇为感人;其所批判推斥的人和事,也能发人深省。尤其是对见利忘义之徒的鞭笞,更显示出一种时代的特征(如《桂迁梦感录》《丁县丞传》)。《觅灯因话》的语言朴素雅洁,自然无华,较《剪灯新话》、《剪灯馀话》更显示出雅俗共赏的特征。四、《钟情丽集》等文言小说集与小说丛书 《钟情丽集》成书于成化末年,署名玉峰主人,其实姓名不可考。小说写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故事曲折生动,且都以喜剧团圆作结。随着文言小说创作的兴盛和读者的爱好,收集、汇刊各类文言小说也蔚然成风。《幽怪诗谈》、《青泥莲花记》、《语林》、《古今谭概》等书,都带有汇辑的性质。比较著名的小说选集或丛书有《情史》、《艳异编》、《虞初志》、《古今说海》、《合刻三志》、《顾氏文房小说》、《广四十家小说》、《稗海》、《稗乘》、《五朝小说》、《说郛》(重编本)、《花阵绮言》等,另外一些通俗类书如《国色天香》、《燕居笔记》、《万锦情林》、《绣谷春容》等也选录了大量的小说。第二节“三言”“二拍”明代白话小说较文言小说更为繁荣。宋元话本流传到明代,不仅依然受到群众的喜爱,广泛刊印传布,而且引起文人的关注和兴趣。他们一面对宋元话本加工润色,编纂成集,使之成为案头读物;一面模拟宋元话本的形式,进行大量创作,这就是拟话本。一、冯梦龙与“三言”“三言”的编著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长洲(今苏州)人。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他曾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列国志》,鼓动书商购印《金瓶梅》;纂辑过文言小说及笔记《情史》、《古今谭概》、《智囊》和散曲选集《太霞新奏》;创作、改编了传奇剧本十馀种,合刊为《墨憨斋定本传奇》;收录、编印了民歌《挂枝儿》、《山歌》等等。而在通俗文学方面最大的就是“三言”的编著。“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二、凌蒙初与“二拍”在“三言”的影响下,凌蒙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刊于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1632年)各40卷,人物“二拍”。凌蒙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拍”所反映的思想特征与“三言”大致相同,艺术水平也在伯仲间,故在文学史上一般都将两书并称。三、“三言”“二拍”的思想性“三言”“二拍”描写的社会生活相当复杂。两书凡198篇作品,其中明代话本和拟话本约占五分之三,明人记明事的为60篇。这些作品多数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即便是取材于历史或宗教题材的作品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当今现实。1、揭露明代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喻世明言》之《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醒世恒言》的《卢太学诗酒傲五侯》及“二刻”的《青楼市探人踪》三篇为例。 2、描写当时市民的爱情婚姻观。以《卖油郎独占花魁》(《醒世恒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金玉奴捧打薄情郎》(《喻世明言》)为例。3、描写市民生活、商人经历及其思想观念与社会心理。以《施润泽滩阙遇友》(《醒世恒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喻世明言》)《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初刻》)为例。总的“三言”和“二拍”显示出了相同的思想倾向。但“二拍”较“三言”在下列两个方面又有较大的突破:①对商人的经商活动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颂扬;②对爱情婚恋的描写更大胆,对人的正当的情欲也明确地加以了肯定。四、“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1、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2、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如《沈小官一鸟害七命》《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喻世明言》)。3、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4、生动活泼的语言(略)第三节话本小说的刊行、搜集和整理一、《清平山堂话本》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每集又分上下两卷,每卷5种,共60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其中24篇为《宝文堂书目》所著录,一般学者认为它们基本上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二、“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继《清平山堂话本》之后,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也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今存仅四种,藏于日本内阁文库,1958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合在一起影印出版,定名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这四种小说俱见《宝文堂书目》著录,一般认为其中《张生彩鸾灯传》一篇是宋人话本,《苏长公章台柳传》是元人所写,《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和《孔淑芳双鱼扇坠传》出于明代。三、《型世言》和其它白话短篇小说集在“三言”、“二拍”的推动下,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如雨后春笋,繁盛一时。先后刊印的有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湖二集》、陆人龙的《型世言》、西湖渔隐主人的《欢喜冤家》、古吴金木散人的《鼓掌绝尘》、华阳散人的《鸳鸯针》、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等多种。这些作品随着明末政治形势的严峻,人文思潮的变化,大致从侧重于主情到倾向于重理,虽然更关心现实,但说教气味更加浓重。在艺术表现方面,虽然在一些具体形式上有所新变,如突破了一回一篇的模式,数回成一篇,有向中篇过渡的趋势;增加“头回“故事,以加强对正文的铺垫;以及回目之外另加标题等等,但总的艺术表现水准呈下降的态势。[本章推荐书目]《剪灯新话》瞿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4年《剪灯馀话》李祯著中华书局影印本1994年《古今小说》冯梦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警世通言》冯梦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醒世恒言》冯梦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拍案惊奇》凌蒙初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 《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清平山堂话本》洪楩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4年《熊龙峰四种小说》熊龙峰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4年《明代小说史》齐裕焜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话本小说史》萧欣桥等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中国文言小说史》吴志达著齐鲁书社1994年《“三言”“二拍”资料》谭正璧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三言二拍源流考》孙楷第《沧州集》中华书局1965年思考题1、什么是“拟话本”?2、谈谈“三言”“二拍”的思想倾向。3、试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江西师大新大纲教案•元明清及近代文学部分编写者:王琦珍教学大纲第九章明中晚期的诗文(4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明代中晚期诗文创作的发展本章教学重点:袁宏道与公安派本章教学难点:前后七子的形式复古第一节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1、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2、王世贞与后七子的文学复古;3、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及其影响第二节归有光等唐宋派1、复古宗尚的变化;2、文以明道的创作主张;3、归有光的散文创作成就第三节袁宏道与公安派1、李贽;2、袁宏道的“性灵”论;3、公安派文学创作的得失第四节公安派后的明末文坛1、钟惺与竟陵派;2、以复社与儿社为代表的明末文社;3、张岱的小品文教学内容第九章明中晚期的诗文(4课时)第一节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一、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发轫于前七子的文学活动。前七子的主要活动时间在弘治、正德年间,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是一个以李梦阳为核心代表的文学群体。他们不满台阁体的缓冗杳,也不满文学的理学倾向,面对文坛萎弱卑冗的格局,前七子以复古自命,在某种意义上具有重寻文学出路的意味,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他们在强调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文学观念与创作大胆提出怀疑,具有某种挑战性。而所谓“真诗在民间”之说,也反映了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文学观念由雅向俗转变的一种特征,散发出浓烈的庶民化气息。但“前七子”的复古主张又是有极大的局限性的,他们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但秦汉古文很不易学,最后只摹得其形迹,而学盛唐诗歌,也只是从形式上摹仿。更加上在取法方法上,李梦阳、何景明之间又存在严重分歧,李梦阳主张如临古帖,应尺尺寸寸于古人,何景明则主张如同佛教那样,“借筏(法)以登岸,登岸则舍筏(法)”,然后去“自筑一堂奥,自开一户牖”。何景明的取法主张本来是有道理的,但他去世太早,未能达此境界。所以,他们的创作其实只是“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之为古”(袁宏道《雪涛阁集序》),结果只是创造了一大批秦钟汉鼎式的赝品。如李梦阳《原史》:江西火,省焚。或曰:火驰欤?或曰:火僭。或曰:以侈。或曰:亢也,燥之。会他郡邑亦火。以问李子。这种语言明显地是模仿甲骨文和《易》经的文字的。又如《观风河洛序》:观风河洛者,为巡按谭子而作也。观风者何?其职也。河洛者,方也。谭子之我邦也,废而能负,肃而有明,潜洞臧否,旁烛冤幽,见之苟真,飙激山屹,利害网移也。这种句法,明显地是取法《公羊传》。《公羊传》的《春王正月•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至于何景明的散文,则从组合格式到行文方法都极象《韩非子》。“前七子”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从理论到创作都招致了社会的不满。后来,唐顺之在《答蔡可泉书》中对这一文学复古运动的结局作了很生动的描绘:兄试观世间糊窗棂、塞瓶瓮、尘灰朽腐满墙壁间,何处不是近时人文集?有谁闲眼情与之披阅?若此者可谓之不朽否?即本无精光,遂尔销歇,理固宜然。设其人早知份量,将几块木板留却柴烧了,岂不省事?可笑!二、王世贞与“后七子”的复古运动明代前七子于嘉靖(1522—1566)初逐渐偃旗息鼓,至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重新在文坛举起了复古的大旗,声势赫然,为众人所瞩目。其成员除李、王外,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后七子中以王世贞声望最显,影响最大。特别是隆庆四年(1570)李攀龙去世后,更是成为文坛宗主。从总体上看,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而比起前七子,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在这一方面,作为后七子复古理论集大成者的王世贞(1526—1590)显得更为突出。他提出:“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艺苑卮言》一)进一步结合才思来谈格调。他还主张诗与文的创作都要重视“法”的准则,而“法”落实到具体作品的辞采、句法、结构上都有具体的讲究。与前七子相类似的是,后七子创作的弊病也在于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于难脱蹈袭的窠臼。李攀龙的古乐府和古体诗大多有极明显的模仿痕迹。而一些七律、七绝则写得较好。他的古文则大多是模仿秦汉古文的形迹的,这的古文泳字属词,一是套用先秦文中的现成文句,如《赠王元美按察青州诸郡序》写青州民俗,即将《战国策•齐策》“苏秦始将合纵”中写临淄繁华一节文字全文抄入;《送汝南太守徐子与序》中“不同夺于猜忌”以下一段,则仿《韩非子?非难》;二是选用古书中的生僻字词或用常用字词的生僻字义;三是生造句式,力求其拗;四是对一些语气词好采用一些非常规用法。对此,王世贞颇有异议,说“李于麟如商彝周鼎,海外瑰宝。身非三代人与波斯胡,可重不可议”(《艺苑卮言》)。后七子中创作量最大的数王世贞,他的诗文集合起来接近四百卷。如此浩繁的卷帙,在古代文人著述中是非常罕见的。他的文学影响也远远高出后七子中其他人。就创作风格而言,拟古的习气在他的作品中仍然显得比较浓厚。不过与李攀龙等人相比,他的一些拟古之作更显得锻炼精纯、气味雄厚,或时寓变化,神情四溢,乐府及古体诗更是如此。如《战城南》、《袁江流铃山冈当庐江小吏行》等都是较好的作品。此外,其绝句体裁的短诗也有一些清新隽永之作。三、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及其影响 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在明中期文坛掀起了一场波澜,其中激进与保守交错,创新与蹈袭相杂,所体现出的功过是非相互错杂的特征,显示了这股文学思潮自身的复杂性。从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上看,首先它们在复古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如后七子提出重“辞”而轻“理”的主张,虽有过多地注重文学形式的一面,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以重形式的手段来摆脱文学受道德说教束缚的要求。而前七子则明确地将复古的目的与文学表现作家真情实感、刻画真实人生的追求联系起来。这些都多多少少体现了对文学自身价值的一种新的理解,以及敢于同传统文学观念发生离异的勇气,赋予了文学复古活动以深刻性的挑战性。尽管如此,前后七子复古活动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他们在复古过程中寻求消除文学旧误区的办法,却又陷入了文学新的误区——在拟古的圈子中徘徊,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便是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为数不少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模拟之作影响了创作的创作水准。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产生过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后世文坛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影响。明代中后期诗文成就不是很高,与这一复古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延及清代,沈德潜的“格调”论与深受这一复古思潮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前后七子一些文学变革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也开启了后世文学新精神。第二节归有光与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又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流派——唐宋派。该文学派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影响。一、复古宗尚的变化公正地说,唐宋派也不是革新者,他们只不过是主张以唐宋古文模式来替代秦汉古文模式。但他们对散文发展的认识与复古派不同,“拟古”入手的方法也不同,因而也引出不同的结果。在其初起,他们也是摹拟秦汉而学李梦阳的,他们正是在摹拟之中看到了其中的弊病,在一番彻悟之后,再转师唐宋的,不过,他们更多的还是从“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点的。唐顺之在《董中峰侍郎文集序》中对此说得极为透彻:汉以前之文,未尝无法,而未尝有法。法寓于无法之中,故为法也密不可窥,唐与近代之文,不能无法,而能毫厘不失乎法;以有法为法,故其为法也严而不可犯。密则疑于无所谓法,严则疑于有法而不可窥。然而文之必有法,出乎自然而不可易者,则不容异也。且夫不能有法,而何以议于无法?有人焉见夫汉以前文,疑于无法,而以如果无法也,于是率然而出之,决裂以为体,饾饤以为调尽去自古以来开阖首尾经纬错综之法,而别为一种臃肿侰涩(窘涩,亦作火宭)之文。其气离而不属,其声离而不节,其意卑,其话涩,以为秦与汉之文如是也,岂不犹蒿木湿鼓之音,而且诧曰,言之乐合乎神。呜呼!今之言秦与汉者纷纷是矣,知其秦乎?汉乎?否也。后来,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归有光在《项思尧文集序》中也发挥了这一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唐宋派复古宗尚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过,唐宋派作家学唐宋八家,各自的取法对象也有差异,大致来说,唐、王多取法欧、曾,尤其侧重于学曾巩。茅坤、归有光由相对地显得要宽泛一些。二、“文以明道”的创作主张唐代古文家倡导“文以明道”,宋代古文家倡导“文以贯道”,唐宋派继承了这一古文理论。王慎中在《答廖东雩提学》中曾明确提出“文与道非二也”,作文应“浸涵六经之言,以博其旨趣”,与明初文人宋濂等“以道为文” 的文道一元论思想脉络相通,即使文章贯穿根本六经、直趋“圣贤之道”的内核,明道色彩比较浓厚。与王慎中相比,唐顺之的论文主张稍显得复杂,唐顺之晚年杜门习静,文论也发生了变化,他的《答茅鹿门知县》论及文章的“本色”,认为“但直据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约好文字”,倡导表现一种“千古不可磨灭之见”。但从根本上说,“本色”论也包含着唐顺之文以明道的精神实质,“直据胸臆,信手写出”的前提是要“洗涤心源”。所谓“洗涤心源”,主要指正心弭欲,加强自身道德涵养,力求道德的自我完善。所以,在重视文以明道这一点上,王、唐二人持有相似的态度。三、归有光的散文创作成就唐宋派作家中创作成就较高的当推归有光。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人。长期以来,归有光的散文创作有一种误解,似乎他是一位专写家庭琐事一类题材的作家。确实,归有光散文中最为感人,流传也最广的是这一类文章。但并不是他散文的全部。以时间划分,归有光的创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5岁为第一切从严阶段,写亲旧亲情的文章多集中在这一时期;36至60岁为第二阶段,作品数量极多,《震川集》中收散文605篇,可确考的作于这一时期的就有108篇,还有不少可推断在这一时期,其内容广泛涉及于各个方面,有不少忧国忧时的作品;60岁之后为第三阶段,多以书信为主,有的甚至于接近于公安派尺牍的风格。归有光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项脊轩志》、《塞花葬志》、《先妣事略》这一类作品,追怀亲旧,情致缠绵,十分感人。这种风格如果上溯其源,可追溯到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商隐的《祭小侄女寄寄文》,曾巩的《女二圹志》,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前人但都是偶尔为之。归有光则是大量地写这类题材。这对清代散文也有很大影响,如蒋士铨的《鸣机夜课图记》、刘大槐的《章大家行略》、王拯《砧课诵图序》,到阳湖派作家就更大量地写这一类文章,近代林纾的文集中,这类作品竟有数十篇之多。第三节袁宏道与公安派明代诗文,到李贽及公安派的出现,才更为明显地表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作为激进的思想家,李贽接受了王阳明哲学理论的影响,其文学观念与创作带有离经叛道的色彩,对晚明文坛产生了极大影响。公安派在接受李贽学说的同时,提出了“性灵说”的文学主张,倡导文学真实地表现人的个性化情感与欲望,并力矫前后七子在文学复古活动中所暴露的某些拟古蹈袭的弊病。但矫枉过正以至从“独抒性灵”走向俚俗肤浅的极端,客观上淡化了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特性。继公安派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他们继承了公安派的某些文学趣味,又针对公安派的流弊,力图将文学引入“幽清单绪,孤行静寄”的境界,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晚明文学中激进活跃精神衰落的迹象。一、李贽的“童心说”李贽(1527—1602)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标新立异而对当时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家。李贽的文学观念也包含着离经叛道的因素。他在那篇著名的《童心说》中称:“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所谓“童心”即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绝假纯真”,即不受道学等外在“闻见道理”的蔽障和干扰;“最初一念”,反映人生固有的私欲,所谓“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李贽《德业儒臣后传》)因而,天下的“至文”,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这对“公安派”的理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二、袁宏道的“性灵论”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1568— 1610)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公安派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便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口号。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经这样评述其弟袁中道的诗歌作品: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他对既对程朱理学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也对复古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们的创作追求“真识”、“真情”、“真趣”。公安派诗文创作成就最高的是袁宏道。他的诗《逋赋谣》、《湖上别同方公子赋》、《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晚游六桥待月记》散文《徐文长传》、《满井游记》、《游五泄记》都是很好的作品。袁中道(小修)成就稍次于宏道,《李温陵传》、《游高梁桥记》也都是极有情趣的作品。三、公安派文学创作的得失随意轻巧的风格有时也让公安派走上另一端。一些作品因过于率直浅俗,加上作者不经意的创作态度,以至于“戏谑嘲笑,间杂俚语”,虽然没有刻意造作的腔调,但不恰当地插入大量俚语俗语,破坏了作品的艺术美感。这也因此而招致了许多的批评。第四节公安派以后的明末文坛一、钟惺与竟陵派继公安派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并产生较大的影响。钟、谭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在文学观念上,竟陵派受到过公安派的影响,提出重“真诗”,重“性灵”,但还是存在着差异。首先,公安派虽然并不反对文学复古,他们只是不满于仿古蹈袭的做法,但主要还是着眼于作家自己的创造,而竟陵派则看重向古人学习。其次,公安派在“信心而出,信口而谈”的口号下,不免存有浅俗率真的弊病,对此竟陵派提出以“幽情单绪”来予以纠正,即在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相对立。(以钟惺诗《宿乌龙潭》、文《浣花溪记》《夏梅说》为例)竟陵派提倡学古人的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客观上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拟古流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也较为敏锐地看到了公安派末流俚俗肤浅的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也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的胆识。但是,竟陵派并未真正找准文学发展的路子,他们偏执地将“幽情单绪”、“孤行静寄”这种超世绝俗的境界当作文学的全部内蕴,将创作引上奇僻险怪、孤峭幽寒之路,缩小了文学表现的视野,也减弱了在公安派作品中所能看到的那种直面人生与坦露自我的勇气,显示出晚明文学思潮中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二、以复社与几社为代表的明末文社继晚明江南士大夫政治团体东林党后,明末江南地区一些文人组织相继崛起。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与此同时,松江人陈子龙和同邑夏允彝、徐孚远等创建几社,与复社彼此呼应。这是两个在当时有较大影响的文人团体,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代表作家:1、陈子龙;2、夏完淳三、张岱的小品文在晚明文学发展进程中,小品文的创作占据着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其中,张岱(1597—1679)的作品尤显出色。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与《瑯嬛文集》等著作中保存了不少上乘之作。其代表作品有《西湖七月半》、《西湖香市》、《湖亭看雪》,文笔清越,描写生动,清丽活泼。 如《西湖香市》写西湖香市的热闹繁盛: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妇人乔画;芳兰芳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颌笙之聒帐,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写男女香客的推拥挤攘: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平,牵挽不住。《湖心亭看雪》写雪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西湖七月半》写月夜饮西湖的情趣: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本章阅读作品]李梦阳《石将军战场歌》王世贞《袁江流铃山冈庐江小吏行》陈子龙《易水歌》归有光《项脊轩志》袁宏道《徐文长传》钟惺《浣花溪记》张岱《西湖香市》《西游七月半》夏完淳《狱中上母书》。(均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思考题1、你如何看待“前后七子”所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2、李贽“童心说”与公安派“性灵论”之间有什么关系?3、试论晚明小品文的文学成就。清代文学概说一、清初文学概说二、清中叶文学概说三、清后期文学概说教学内容清代文学概说一、清初文学概论时间:顺治初年至康熙中叶特点:清初学术思潮有很大的转变。在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此期文人关心现实,反思历史,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作品也多表现明清易代引发的强烈的民族思想和家国之悲。二、清中叶文学概论时间:康熙中叶至乾隆晚年特点:清中叶承平日久,文网严密,学术领域以乾嘉汉学为主流。影响到文学上,台阁文风颇盛,古文义法大行,文学为经史学问所驱从。不过,以袁枚为代表的反传统思潮也在涌动,抒发性灵,表现真趣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戏曲花部戏曲逐渐取代雅部戏曲,而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辉耀着新的人文思想。三、清后期文学概论时间:乾隆晚年至道光二十年特点:清王朝走向封建末世,社会危机加深,经世致用思想重新勃发,此期诗文词出现了积极新变的人物,如龚自珍、魏源等。小说戏曲也进一步走向民间第一章清代诗文第一节、清初诗文一、遗民文人1、钱谦益2、吴伟业与梅村体 3、侯方域与清初三大家二、遗民学者1、黄宗羲2、顾炎武3、王夫之第二节清中叶诗文一、王士禛与神韵说二、沈德潜三、才人之诗文1、郑燮2、袁枚3、汪中四、桐城派1、方苞2、刘大櫆3、姚鼐五、阳湖派第三节清后期诗文一、龚自珍二、魏源教学内容第一章清代诗文第一节清初诗文一、遗民文人1、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明万历进士。曾名列东林党,明亡时迎降清军,事清五月,其后却又秘密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其一生颇招是非,然诗文却为清初开宗大师。钱谦益对前代诗文多有置评,尤其反对明代复古派之剽窃和反复古派之轻佻,主张诗应转益多师,“言其所欲者”,强调以“诗有本”的真情论为核心,达到性情、世运、学养三者并举。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列朝诗集》、《钱注杜诗》传世。其诗文感时伤世,极见情志。而诗歌成就较文要高,其诗沉雄悲怆,各体兼备,尤工近体,七言律诗颇得杜诗之神韵。2、吴伟业与梅村体字骏公,号梅村,崇祯进士,明亡后曾仕清三年,有《梅村集》传世。伟业以诗著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诗“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暮年萧瑟,论者以庾信方之。”基本概括了他一生不同阶段诗歌创作的特色。梅村体:歌行体叙事诗,多故国之怀和身世之叹,创作手法颇富艺术个性。“以人物命运沉浮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如《圆圆曲》、《萧门青诗曲》、《鸳湖曲》等。其中,多有关时事者,堪称“一代诗史”。重点讲读《楚两生行》(并序)。3、侯方域与清初三大家清初散文,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清初三大家” 。其中,魏禧善于议论析理,精当透彻,汪琬叙事生动流畅,文风纯正,而侯方域才华英发,文笔委曲老练,造诣最高,堪推第一。《清史列传》云:“禧,策士之文;琬,儒者之文,而方域,则才人之文。”可为至评。侯方域,现存《壮悔堂文集》。学生参读侯方域《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李姬传》。二、遗民学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都是博学宏通的学者,在哲学、是学、经学、文学等方面,对清代学风有启蒙的作用。文学主张上,三人均强调经世致用,一致反对明代复古模拟和轻疏佻薄的文风。1、黄宗羲:早年从事政治,晚年退居讲学。其文指摘时弊,沉着痛快,诗亦因事写情,表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2、顾炎武:早年入复社,明亡后奔走南北,躬行实践,志在恢复。其文多涉世道人心,激愤慷慨,诗则格调悲壮,质实沉雄,均可作金石之响。3、王夫之:早年曾举兵抗清,明亡后归隐船山,专心著述。其诗文怀抱孤愤,不与世协,极富个性。文擅纵论古今,深切肌理。诗咏怀兴叹,深沉蕴藉。学生参读黄宗羲《原君》推荐书目:《钱谦益诗歌研究》裴世俊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清代诗坛第一家》叶君远  中华书局2002年版《吴伟业评传》叶君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船山诗学研究》陶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顾亭林和王山史》赵俪生齐鲁书社1986年版《清初诗歌》赵永纪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节清中叶诗文一、王士禛与神韵说王士禛,字贻上,号渔洋山人,官至刑部尚书。有《带经堂录》、《渔洋诗话》等。其论诗,力主妙悟,创神韵一派,时天下翕然应之。神韵说,本之司空图、严羽,要求诗具有清远平淡,含蓄蕴藉的韵味和境界,孟浩然、王维之诗正是典范之作。王士禛作诗,凡有三变,少年“入吾宗室者,俱操唐音”,“中岁越三唐而事两宋”,既而“以大音希声,药淫哇錮习,唐贤三昧之选,所谓乃造平淡时也”,(《俞兆晟《渔洋诗话序》》)不论其变,宗唐诗神韵却是一以贯之,尤其“模山范水,批风抹月”之诗,确有古淡高远,清新蕴藉的韵致。然而诗歌内容不免狭窄贫乏,气势偏弱。讲读《真州绝句•晓上江楼最上层》二、沈德潜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官任内阁学士。有《沈归愚诗文全集》、《说诗粹语》,选编《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沈德潜诗论,主格调,倡“温柔敦厚”的诗教说,以古诗为源,尊唐抑宋,诗歌即使有所怨刺,也需含蓄委婉,不应泼露质直。他的作品,一般模拟汉唐,虽雍容和平,却易流于空疏肤廓。学生参读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三、才人之诗文1、郑燮:郑板桥,出身寒微,为人愤激,不苟俗流。居官清正,晚年罢官后,退居扬州。以书画诗名世,号称“三绝”。有《郑板桥集》。徐悲鸿先生说:“ 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郑板桥为诗,宅心仁厚,同情民生疾苦,为文则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板桥家书》,叙述家常,言近旨远,真率自然。2、袁枚:性灵派代表诗人,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为人才情放诞,通脱不羁,论诗宣扬性情至上,抒写自我个性,主张创新。其诗,以才运笔,清灵纵脱,“追求新奇,风趣,表现市民阶层的情趣”。诗歌语言,1、“大量运用口语,而且俗得有趣”。2、“极少用典,基本白描”。(刘世南《清诗源流史》)工骈散文,散文喜论议,长于布局气势,抒情则喜白描,至情动人。骈文词藻绮丽,用典切实。学生参读《黄生借书说》3、汪中:少孤贫好学,曾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一生坎坷,怀才不遇,以幕僚和卖文为生。喜标立新论,疾恶如仇,被当世视为狂人。他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工骈文,王念孙云:“当世最称颂者,《哀盐船文》、《广陵对》、《黄鹤楼铭》,而他篇亦皆称此。”其文词采斐然,情感真率,既有悲士不遇之沉痛,也有对社会不平的控诉。学生参读《哀盐船文》四、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古文流派,纵贯清代文坛,归者甚众,蔚然大观。其创始人方苞,继承者刘大櫆、姚鼐。三人同为桐城乡里,故号“桐城三祖”,桐城派以此得名。桐城派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1、方苞提出“义法”主张,成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论。“义”即言之有物,是指儒家学说,“法”即言之有序,指文章作法技巧,古文应义法结合,又法决定于义,义统率法。“义法说”,要求古文以“雅洁”为尚,醇正简约,条理分明,切忌繁芜和俚俗。2、刘大櫆发展了方苞的“义法”理论。他提出“因声求气”之说,从文章的“神”、“气”、“音节”对行文之法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论文偶记》)为方便古文学者提供了具体门径。3、姚鼐是桐城理论的集大成者。首先,他提出文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结合,是对“义法”说的发扬光大,也调和了当时学术界的汉宋之争。其次,他提炼出文章风格的“阳刚”和“阴柔”两类,再次,他还发展了“神气”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古文辞类纂序》)。三者古文亦在载道之外,同中有异。方苞凝练雅洁,具条理,刘大櫆雄奇纵肆,长于气,姚鼐婉转有序,以韵胜。代表作品有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讲读方苞《狱中杂记》,学生参读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五、阳湖派阳湖派是桐城古文派的一个别支,创始人阳湖恽敬、武进张惠言。因不满桐城派行文规矩之束缚,故取法经易史汉,兼收诸子杂家,六朝辞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较大突破。恽敬之文富有气势,纵恣“歧拔”(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张惠言之文则情文相生,词采斐然,可谓别开桐城生面。本节推荐书目:《王士禛传论》裴世俊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王渔洋与康熙诗坛》蒋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性灵派研究》王英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骈文史论》姜书阁人民文学版1986年版 《桐城派研究》周中明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桐城文学渊源考》刘声木黄山书社重印本1989年版《阳湖派研究》曹虹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三节清后期诗文随着清朝进入封建衰世时期,一些经世派文学家开始倡导诗文领域的新风气。其中,龚自珍、魏源是杰出代表。一、龚自珍1、生平:(1792-1841),字尔玉,号定庵。家学根底深厚,精通经学、史学和文字学,工诗文,善词,有《定庵文集》、续集。曾中进士,任职京官。后忤官南归,暴卒于丹阳。其受明中叶个性解放思潮之影响,反束缚压制,重情重个性,是具有叛逆思想的启蒙思想家。2、散文创作:内容上,提倡经世致用,关心国生民运,讥切时事,要求政治改革,挽救时政之危,如《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平均篇》等,有的文章倡导个性解放,如《病梅馆记》等,都具有积极的进步思想。特点:打破桐城义法规束,随笔直书,文风纵恣,笔力遒劲,想象奇伟瑰丽,思想深邃。3、诗歌创作: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的渴望和追求,特别对人才的咏叹和呼吁,是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也反映了作者求新求变的思想。艺术特点:诗歌多用象征隐喻的意象,如剑、箫、落花等,来寄寓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诗情浓烈,叙述流畅,融会唐宋诗的优点;文辞瑰伟,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讲读龚自珍《咏史》,学生参读龚自珍《病梅馆记》二、魏源生平:(1794-1857)字默深,湖南宝庆人。道光进士,授东台县令,后免官,卒于杭州。有《海国图志》、《圣武记》、《魏源集》等。思想开明进步,主张向外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诗文创作:由于有深刻的社会阅历,魏源文章往往切中时弊,颇有深度。而诗歌也多赋笔议论,言中时事,但虽然奇伟,却缺乏诗歌意象和韵味。学生参读魏源《寰海十章•谁奏中宵秘密章》本节推荐书目:《龚自珍评传》陈铭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龚自珍研究》管林、钟贤培、陈新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魏源诗文系年》李瑚中华书局1979年版《清诗别裁集》沈德潜等中华书局1975年版《清代诗学研究》张健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清诗流派史》刘世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清诗史》朱则杰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散文史》陈柱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骈文史论》姜书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思考题:1、结合吴伟业的诗歌谈谈“梅村体”的特点。2、王士禛的诗歌创作是否体现了他的“神韵说”,结合具体作品谈谈。3、说说桐城派古文理论体系的发展。教学大纲第二章清代词的发展第一节清初词的中兴 一、明遗民词人1、陈子龙2、王夫之3、澹归4、屈大均二、陈维崧与阳羡词派1、阳羡词派2、陈维崧三、朱彝尊与前期浙西词派1、朱彝尊2、浙西派四、纳兰性德与京华三绝1、京华三绝2、纳兰性德第二节清中叶词坛格局一、浙派词之嬗变1、浙派巨匠厉鹗2、浙派的嬗变二、常州派1、常州派的兴起2、张惠言与《词选》3、周济教学内容第二章清代词的发展第一节清初词的中兴一、明遗民词人1、陈子龙:其词标举南唐北宋词旨,追求自然高浑之境。前期词集有《幽兰集》,风格柔婉,内含寄托之意,后期词集《湘真集》,乃明亡所作,寄寓了黍离之悲和抗清之志。2、王夫之:有词集《薑斋集》。词旨多怀孤臣苦诣的沉痛,曲折幽隐,寄托颇深。词风近于辛弃疾。叶恭绰《广中词》评云:“船山词言皆有物,与并时批风抹露者迥殊,知此方可以言词旨。”3、澹归:僧人。词集《偏行堂词》三卷。严迪昌说“澹归之词除去少量酬应之作外,无不苍劲悲凉,极痛切凄厉。他好次稼轩、竹山韵,而比辛弃疾多苦涩味,较蒋捷为辛辣,这是遭际身世大悲苦心境的表现,所以,即使他常有勘破尘世的禅门话头,骨子里绝不是四大皆空。”(严迪昌《清词史》)4、屈大均:词集《道援堂词》。词风与陈子龙一脉相承,豪健悲慨,声情激楚,笔力飞扬,表达了深沉的故国情思。二、陈维崧与阳羡词派1、阳羡词派:主要在顺治七年至康熙二十七年约四十年的时间内活动。以陈维崧为首,集中了百余名词家,如蒋景祁、曹亮武、史惟圆、万树等。传世词集有二三十种,还编选了《今词苑》、《荆溪词初集》、《瑶华集》、《名媛词选》等。以大规模群体创作而言,在古代词史上实为罕见。此风总体表现为悲慨健举、萧骚凄愁。2、陈维崧:阳羡词宗,晚年弃诗不作,专意为词,有《湖海楼词》三十卷,加上补遗词作,共有一千八百余阕,为古今词人之首。其将词比经史,多抒发现实感慨,词风“精悍 ”“横霸”,笔力劲拔。陈匪石《旧时月色斋词谭》评曰:“《湖海楼》崛起清初,导源幼安,极纵横跌宕之妙,至无语不可入词,而自然浑脱。”陈维崧《贺新郎•赠苏昆生》三、朱彝尊与前期浙西词派1、朱彝尊:词学观:词旨“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鼓吹盛世元音。艺术上宗尚格律派词人姜夔、张炎,提出:“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词综•发凡》)。词风力主清空醇雅。他还选辑唐至元人词为《词综》,以推衍其主张。词作:有《江湖载酒集》、《静志居琴趣》、《茶烟阁体物》等词集,汇为《曝书亭词》。其中,怀古咏史幽愤苍凉,情词之作哀婉动人,咏物之作则多流于堆砌辞典。总的来说,其词讲求词律工严,用字致密清新,其佳者意境醇雅洁净,颇为精巧。讲读朱彝尊《桂殿秋》2、浙西派:朱彝尊词论适应康熙时期政治一统的盛世气象,天下翕从,“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家白石而户玉田”(《静惕堂词序》)。前期以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浙西六家”为代表人物。康熙十八年(1679年)龚翔麟选编《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其势力笼罩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的词坛。四、纳兰性德与京华三绝1、京华三绝:康熙十七年左右,词坛以北京为重镇。除纳兰性德外,还有顾贞观、曹贞吉等,此三人被称为“京华三绝”。曹氏有《珂雪词》二卷,雄浑豪宕,气清力厚,顾氏有《弹指词》二卷,舒写性灵,极情之至。纳兰与顾氏交情极厚,二人词风相近,属性灵一派。2、纳兰性德:字容若,出生华贵,才情灵慧,气质忧郁。有《饮水词》,后人汇辑其所有作品为《纳兰词》,约350阕左右。其词“得南唐二主之遗”,深情委曲,哀怨骚屑,抑郁不释。悼亡词,追思亡妻,伤心动魄,塞外行旅词,写羁旅良苦,苍凉清怨。其以小令最佳,有清词冠冕之誉。讲读《长相思•山一程》,参读《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本节推荐书目:《阳羡词派研究》严迪昌齐鲁书社1993年版《纳兰性德和他的词》黄天骥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纳兰性德研究》刘德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二节清中叶词坛格局一、浙派词之嬗变1、浙派巨匠厉鹗:继朱彝尊之后,浙派又一中坚人物。其论词,尊周邦彦、姜夔,排斥苏辛,追求清空淡幽的词境。他的词作以写景、记游和咏物居多,冷隽深秀,工于音律词采,但是词境单一,不免沉厚之味不足。2、浙派的嬗变:厉鹗之后,浙派词逐渐走向琐屑枯脊,凿虚镂空,被称为“饾饤派”。后期人物如吴锡麒、郭等,试图开放门户,融会众家之长,通变以救其弊,但是最终没有成功。浙派走向衰落。二、常州派1、常州派的兴起:康乾盛世之后,清统治王权衰败,矛盾层现。词坛上阳羡派、浙派均不能适应新的政治和学术气候,以此,济世实用的常州词派产生,它开创于嘉庆初年,繁盛于道光年间,是清中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个词派。 2、张惠言与《词选》:嘉庆二年,张惠言与其弟合编《词选》,选收唐宋词人44家166首词。自此,“茗柯(张惠言字)开山采铜,创常州一派”。《词选》集中体现了张惠言的词学观:1、词要有比兴,有寄托,“意内而言外为之词”,“非苟为雕琢曼辞而已”。2、推举温庭筠为唐宋词人之首,认为“其言深美闳约”。但是,所谓“意内”,是指“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而“言外”,则是采用比兴寄托手法,“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这从根本上说却是对儒家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诗教传统的回归。张惠言本人有《茗柯词》,抒情写物,细致生动,文字清新简练,并无艰涩隐晦之旨。讲读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3、周济:周济大力推衍常州派理论,使之真正蔚为大派。其论词,以为“词亦有史”,强调了词的时代社会功能。在比兴手法上,应“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周济作词,吴梅评曰:“止庵自作词,亦有寄旨,惟能入不能出耳。如《夜飞鹊》之海棠,《金明池》之荷花,虽各有寄意,而词涉隐晦,如索枯谜,亦是一蔽。”本节推荐书目:《常州词学研究》吴宏一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排印本1970年《清代词学的建构》张宏生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思考题:1、背诵陈维崧《贺新郎•赠苏昆生》、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2、谈谈张惠言的词学观。3、试勾勒浙派词的兴起与嬗变。本章推荐书目:《清名家词》陈乃乾上海书店1982年版《近二百年来名家词选》龙榆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清词史》严迪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清词论丛》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清词论说》艾治平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信阳职业技术学新大纲教案•清及近代文学部分编写者教学大纲第三章清初戏曲第一节清初戏曲概说一、文人的抒情写心剧二、苏州派剧作家三、李渔的风情趣味剧第二节李玉与《清忠谱》一、李玉生平二、李玉的戏曲创作三、《清忠谱》第三节李渔戏曲理论与创作一、李渔生平二、李渔的戏曲理论 三、李渔的戏曲创作教学内容第三章清初戏曲第一节清初戏曲概说清初戏曲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文人的抒情写心剧:代表作家作品有吴伟业杂剧《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尤侗杂剧《桃花源》、《读离骚》,传奇《均天乐》等,此类作品以抒发文人的亡国之痛和怀才不遇的悲慨为主,抒写自我内心,多为案头之作。二、苏州派剧作家:明末清初,在苏州涌现出以李玉为代表的一批市民剧作家,他们被称为“苏州派”。代表作家作品有:李玉《清忠谱》、朱素臣《十五贯》、朱佐朝《渔家乐》、叶雉斐《琥珀匙》、毕魏《三报恩》、丘园《党人碑》、张大复《倒精忠》等。作品多表现市民阶层的伦理道德和思想情感,注重舞台表演,多为场上之剧。三、李渔的风情趣味剧:李渔的主要剧作有《笠翁十种曲》,多为表现男女情爱的婚恋作品,结构新巧,语言风趣,反映了李渔风流道德的审美趣味。另外,《长生殿》和《桃花扇》以其深沉的内容和精美的艺术,成为清初戏曲的巅峰之作,被称作清代戏曲的“双璧”本节推荐书目:《清初杂剧研究》陈芳台湾学海出版社1991年版《苏州剧派研究》康保成花城出版社的1993年版《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研究》李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节李玉与《清忠谱》一、李玉生平:李玉(1600前后-1670前后),字玄玉,号苏门啸侣,江苏吴县人。出身微贱,早年为人所扼,科举不顺。明亡后,绝意仕进,专心戏曲创作。其作品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二、李玉戏曲创作:创作传奇四十余种,今存二十种左右。其作品以明清易代为界,可分为前后期。前期以“一人永占”为代表作,《一捧雪》、《人兽关》写忘恩负义的故事,《永团圆》演嫌贫爱富的故事,《占花魁》则取材卖油郎秦钟与妓女莘瑶琴的爱情故事。四剧多以下层人物为对象,反映了下层社会的世态人情,戏剧性很强。后期作品多描写历史事件和明末政治斗阵,寄寓了作者对亡国易代的无限伤痛和深沉反思,代表作有《清忠谱》、《千忠禄》、、《万民安》、《牛头山》、《连城璧》等。其中《千忠禄》演明朱篡夺帝位,建文帝被迫流亡的故事,寄托了作者沉重的兴亡感叹。《惨睹》出【倾倒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一曲,广为流唱,与洪昇《长生殿• 弹词》【南吕一枝花】“不提防余年遭离乱”并称,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之说。三、《清忠谱》:全剧25出,写明末在魏忠贤阉党的压迫下,东林党人与苏州市民奋起斗争的故事。突出之处在于:描写了波澜壮阔的市民群众斗争的场面;塑造出周顺昌刚直清正的形象,特别突出了市民颜佩韦等五人侠义耿烈的形象,更具意义;戏剧结构上,头绪虽多,却清晰有序,人物关系主次分明。本节推荐书目《李玉评传》颜长珂、周传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三节李渔戏曲理论与创作一、生平与创作: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早年乡试不中,家道中落,遂不应试。曾寓居杭州、金陵等地,以开书坊贩书画,组织家庭戏班演出为生,与许多达官贵人、名流士子都有交往,过着亦文亦商,亦士亦优的生活。其才情丰富、学识广泛,著有诗文集十卷,《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小说集《无声戏》、《十二楼》等,汇刊为《笠翁一家言》。二、李渔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中。由于李渔戏曲走的是商业化、娱乐化、舞台化的路子,因此,其曲论:建立起集编、导、演为一体的戏曲理论体系;强调观众对戏曲创作和表演的重要影响,指出戏曲娱乐性的一面;将结构置于音律、词采之上,纠正了传统曲论偏于曲而忽于戏的缺陷;重视戏剧情节,在结构上力求主脑分明,线索清晰,针线绵密;创作内容上须推陈出新;重视戏曲宾白,强调戏曲语言的通俗化、形象化。三、李渔戏曲创作:《笠翁十种曲》。主要演男女情事,以表现文人的风流道学为思想旨趣,总体格调不高。其剧作主要特点在于,充分运用误会、巧合、对比、弄巧成拙等各种喜剧手法,使剧情风趣横生,充满喜剧色彩。曲白语言通俗晓畅,滑稽生动,但同时亦杂有庸俗恶趣。代表作品《风筝误》,请学生参读。本节推荐书目:《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李笠翁曲话论释》徐寿凯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渔评传》肖荣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论李渔的戏剧美学》杜书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训练题:1、请分析《清忠谱》中颜佩韦的人物形象。2、李渔戏曲理论是否在其剧作中有充分展现,试以《风筝误》为例分析。本章推荐书目:《清代戏曲史》周妙中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古典剧论概要》蔡仲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教学大纲第四章洪昇与《长生殿》第一节洪昇的生平和创作一、洪昇生平二、创作第二节《长生殿》的成书一、李杨故事的流传二、三易其稿三、《长生殿》对李杨故事的继承与发展第三节《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一、歌颂了李杨的真挚爱情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第四节《长生殿》的艺术成就一、人物形象鲜明二、对比艺术三、线索分明四、曲辞声情丰美,韵律精严教学内容第四章洪昇与《长生殿》第一节洪昇的生平和创作一、洪昇生平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生于仕宦望族,少年能“鸣笔为诗”,23岁入京求学,做了二十余年太学生,未得一官半职,性格耿介,生活潦倒。1689年,因《长生殿》在国丧期间演出一事,去太学生籍,离京返乡。1704年,落水而亡。二、创作诗作有《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戏剧作品,传有四十余种,今存世者唯杂剧《四婵娟》和传奇《长生殿》。《四婵娟》写四个才女的故事,反映了作者重“情”的观念。第二节、《长生殿》的成书一、李杨故事的流传:李杨故事是文学史上一个传统题材。杜甫《哀江头》咏叹此事,白居易、陈鸿《长恨歌、传》,专门叙写了李杨爱情,抒发了盛世兴亡的感叹。笔记、小说、戏曲作品,如唐《明皇杂录》、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元白朴《梧桐雨》、明吴世美《惊鸿记》、屠隆《彩毫记》等,均丰富和发展了李杨故事。二、三易其稿《长生殿》的创作历经了十年,三易其稿,于1688年完成。具体过程,如《长生殿•例言》云:“ 忆与严十定隅坐皋园,谈及开元天宝间事,偶感李白之遇,作《沉香亭》传奇。寻客燕台,亡友毛玉斯谓排场近熟,因去李白,入李泌辅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优伶皆久习之。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之变,已违夙愿,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盒情缘,以《长生殿》题名。”三、《长生殿》对李杨故事的继承与发展焦循说:“洪昇撰《长生殿》杂剧,荟萃唐人诸说部中事,及李、杜、元、白、温、李数家词句,又取古今剧部中繁丽色段以润色之,遂为近代曲家第一。”它继承了白居易诗、白朴剧写李杨情事的主题内容,融入了天宝遗事的大量史传材料,删去杨妃秽乱之事,突出了爱情主题,变长恨之悲剧为长生之浪漫想象,是李杨故事的一部总结式作品。第三节《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一、歌颂了李杨的真挚爱情剧本上卷写出了李杨爱情的发展过程,下卷主要敷演彼此阴阳相隔的思念之情,最终二人“精诚不散”,得以仙界团圆。作者赞美了这种坚贞不渝的至真之情,突出了“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的主题。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李杨爱情不仅仅属于个人,实与政治紧密相连,李隆基身为君主,“占了清场,松了朝纲”,杨氏家族因贵妃得幸,权势熏天,。可以说,统治者的骄奢荒淫,直接导致了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兴亡。作者云:“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体现了《长生殿》深刻的创作寓意。第四节《长生殿》的艺术成就一、人物形象鲜明:剧中人物形象丰富,尤以李杨最为突出。二人对爱情真挚热烈,李隆基由泛到专,杨玉环爱中有妒,作者写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二、对比艺术:剧本上卷以李杨爱情和政治风波为主副双线,彼此交叉对比,情节之紧与慢,感情之悲与欢,场面之冷与热,都形成强烈的对比。下卷写仙境,富于浪漫气息,与上卷的现实主义手法,也形成真幻风格的对比。三、线索分明:以金钗钿盒的分合为线索,敷衍二人的“钗盒情缘”,结构十分清晰严整。四、曲辞声情丰美,韵律精严。曲文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抒发了不同环境不同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曲辞谨守韵律,也值得称道。讲读《长生殿》“絮阁”出。本章推荐书目:《洪昇及长生殿研究》孟繁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洪昇研究》刘荫柏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洪昇年谱》章培恒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五大名剧论》董每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思考题:1、《长生殿》如何发展和升华了传统的李杨故事。2、分析李、杨二人的人物形象。3、如何理解《长生殿》是一部热闹的《牡丹亭》? 教学大纲第五章孔尚任与《桃花扇》第一节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一、生平二、创作第二节《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一、一代兴亡的反思二、国家至上的思想三、对忠臣志士的赞颂第三节《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一、征实精神二、戏剧结构严整有序1、戏剧冲突2、中心物件三、戏曲语言教学内容第五章孔尚任与《桃花扇》第一节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一、生平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曲阜人。出身明遗民家庭,官至户部员外郎。曾游扬州、南京一带,寻访遗老,对南明故实耳熟能详,为《桃花扇》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后罢官返乡,年七十,卒于家。二、创作诗文今人辑有《孔尚任诗文集》;戏曲作品有传奇《桃花扇》、《小忽雷》。《小忽雷》写的是书生梁厚本与宫女郑盈盈的爱情故事。第二节《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一、一代兴亡的反思全剧以侯方域与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真实地描写出南明王朝覆灭的历史过程,对明代“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人?消于何年?歇于何地?”,进行了沉痛的历史反思,从中也抒发深沉的兴亡之感。二、国家至上的思想国家倾覆,君臣子民将无所依存,更毋论个人的命运、爱情。作者写出了明亡时君臣亡散,人民流离的凄惨场景,并让侯李二人在重逢之时,抛舍爱情,遁山入道,实际反映了以国为本的思想。三、对忠臣志士的赞颂:作者谴责了昏君荒淫享乐,权奸害国误民,赞颂了史可法、侯方域等爱国志士。尤其是对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曲师、倡优的歌颂,反映出作者突破封建等级贵贱观念,站在国家兴亡的角度来褒贬人物。 第三节《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一、征实精神:《桃花扇》的创作,不论“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子虚乌有”,可见作者创作态度十分严肃,力求在遵照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一代兴亡的历史。二、戏剧结构严整有序1、戏剧冲突:剧本以爱国和误国为主要矛盾,构设了复社与阉党、李香君与阮大铖、江北四镇等大大小小冲突,使得剧情波澜起伏,正合孔尚任所云“排场有起伏转折,俱独开境界,突如而来,然而去,令观者不能预拟其局面。”(《凡例》)2、,中心物件:“桃花扇”不但象征侯李的坚贞爱情,也寄托了二人爱国情怀,剧本以此为中心,穿合离合之情,兴亡之叹,可谓“龙睛龙爪,总不离珠”。另外,结构上针线绵密,人物主次分明也值得注意。三、戏曲语言:语言上,作者强调“词意明亮”,“宁不通俗,不能伤雅”,故《桃花扇》曲辞晓畅而清丽,多慷慨悲音,感伤动人。曲白也切合人物身口。讲读《却奁》出。本章推荐书目:《孔尚任与桃花扇》洪柏昭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孔尚任评传》徐振贵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孔尚任年谱》袁世硕齐鲁书社1987年《五大名剧论》董每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思考题:1、《桃花扇》一剧,孔尚任是如何结合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创作。2、“桃花扇”在剧本中有何含义和作用?3、分析李香君的人物形象。教学大纲第六章清代中期戏曲第一节宫廷大戏二、宫廷大戏剧目第二节文人的戏曲创作一、蒋士铨二、唐英三、杨潮观四、《雷锋塔传奇》第三节民间地方戏曲的繁荣一、花雅之争二、诸腔竟奏三、花部剧目教学内容 第六章清代中期戏曲第一节宫廷大戏一、宫廷演剧:清中叶政治稳定。乾隆帝极好戏曲,不但扩充南府(宫廷戏曲机构,始建于康熙年间),还令内廷词臣撰写新剧,宫中演剧活动十分频繁。按演出形式,可分为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和连台本戏。二、宫廷大戏剧目:宫廷大戏最引人注目,剧目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忠义璇图》、《鼎峙春秋》、《昭代箫韵》等,各剧均有二百多出,连台演出,规模宏大,场面热闹、形式富丽,但内容上宣扬封建道德、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或粉饰生活,为清统治者歌功颂德。第二节文人的戏曲创作文人戏曲创作主要以雅部昆曲为主,内容上力求笔关风化,维持忠孝节义,呈现道德化的思想倾向。艺术上,则以文为曲,语言雅正端丽,严于音律,舞台性不强。总的来看,清中叶文人戏剧缺乏生气,流于案头化。一、蒋士铨“雅部戏曲之殿军”(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戏曲作品有《藏园九种曲》等十六种曲。注重以曲为史,传人记事,表现人物的崇高气节。如《冬青树》写文天祥、谢枋得殉国大义,《临川梦》塑造汤显祖忠孝完人之形象,均感人至深。作品音律协和,词采华丽,情感充沛,但结构松散,戏剧性不强。二、唐英有戏曲集《古柏堂传奇》。作品多取材下层人民生活,情节生动,但宣扬了封建道德和因果报应思想。突出特点在于:1、无论传奇、杂剧长短灵活,有几折的短剧,也有几十出的长剧,没有一定限制。2、吸收地方花部戏曲之声腔音律和表演形式,活泼浅俗,通俗易懂,对改良昆曲创作有一定贡献。三、杨潮观有《吟风阁杂剧》,共32折短剧,每剧一折,体制短小,内容则比较广泛,多借用历史人物、事件和传说,寄寓讽谕劝惩的意识。由于一些作品结合自身感受,故写得较有人情味。如《寇莱公思亲罢宴》着重表现寇准的孝思,倡导了戒奢崇俭。《穷阮籍醉骂财神》在喜怒笑骂之间,完成对世态人情的讽刺。但作品多流于案头化。四、《雷锋塔传奇》乾隆初年,黄图珌写成《雷锋塔》传奇,成功塑造出多情善良的白娘子形象。乾隆中叶,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两种《雷锋塔》传奇剧本:一为艺人陈嘉言父女改编的四十出梨园本;一为徽州文士方成培的修定本。该剧二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唱和喜爱。另外,张坚传奇《玉燕堂四种曲》、桂馥杂剧《后四声猿》,夏纶《新曲六种》、均值得一提。第三节民间地方戏曲的繁荣一、花雅之争乾隆年间,戏曲曲坛出现了“花雅之争”。“雅部”是指昆曲正声,主要为文人士夫所推崇。“花部”则指各种地方戏曲,又称“乱弹”。由于昆曲曲词深奥,音乐雕琢,不易为人接受,而花部地方戏曲为民间所喜闻乐见,故其在与昆曲的分庭抗礼中,逐渐占取上风,形成遍地开花的繁荣局面。 二、诸腔竟奏乾隆时期,北京是当时戏曲活动的中心。各地戏班纷纷进京,南腔北调,竞相奏演,其中弋阳腔、秦腔相继成风。乾隆末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又带来徽剧的二簧调。二簧调吸收了秦腔、昆曲等声腔曲调,又与湖北艺人带来的西皮调结合,成为一种新的徽剧,即皮簧戏,以后改称“京剧”,并逐渐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清中叶以后,高腔、弦索腔、梆子腔、皮簧腔四大声腔系统正式形成。三、花部剧目“清代花部各腔及后来京剧所演出的剧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从民间故事传说中取材;二、改编原来用昆曲演唱的传奇、杂剧的剧目;三、改编《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等各种通俗小说中的故事。”(章培恒《古代文学史》下)情节通俗有趣,富于生活气息。钱德苍《缀白裘》存有数十种花部诸腔的剧本,可窥见花部戏曲的风貌。本章推荐书目:《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周贻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清代戏曲史》周妙中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昆剧发展史》胡忌、刘致中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明清传奇史》郭英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明清文人传奇研究》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蒋士铨剧作研究》熊澄宇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吟风阁杂剧研究》谢锦桂毓台湾华正出版社1984年版思考题: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清中叶文人戏曲创作的特征。2、何谓“花雅之争”?教学大纲第七章清代小说第一节清初小说一、文言小说二、白话小说1、历史演义小说2、英雄传奇小说3、世情小说4、才子佳人小说5、神魔小说6、讽刺小说7、话本小说第二节清中叶小说一、文言小说二、白话小说 1、历史演义小说2、英雄传奇小说3、才子佳人小说4、世情小说5、话本短篇小说6、神魔小说7、讽刺小说8、杂家小说教学内容第七章清代小说第一节清初小说一、文言小说文言小说,兴盛于魏晋六朝,演变于唐传奇,宋元时期则沦于式微。至明末,文言小说又兴起一时,而清初此风犹炙。鲁迅说:“盖传奇余韵,明末实弥漫天下,易代不改也。”清初文言小说多摹仿魏晋志怪之作,有张潮编《虞初新志》、陆圻《冥报录》、佟世《耳书》、王晫《今世说》等,而《聊斋志异》则是一部以传奇体志怪的独树一帜的文言小说。二、白话小说清初白话小说类型众多,创作基本由改编进入到个人独创的阶段。1、历史演义小说:继承了明代历史演义小说之传统。褚人获《隋唐演义》、江左樵子《樵史通俗演义》,成就比较突出。2、英雄传奇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支流。钱采、金丰《说岳全传》是岳飞故事集大成之作。陈忱《水浒后传》、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均是以《水浒传》的续书形式出现,后者模拟痕迹过重,缺乏创新。3、世情小说:总体来看并不繁荣。有丁耀亢《续金瓶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随缘下士《林兰香》等。前者为《金瓶梅》的续书,其中乱世场景的描写,实含作者易代之悲。《林兰香》,主要写家庭生活,女性形象丰满。4、才子佳人小说:明末世情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大抵以一见钟情始,中间穿插小人拨乱,离而复合的情节,最后以大团圆收场。以《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等成就较为突出。5、神魔小说:总体上呈现衰落,其中《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续书,缺少创新。另《济公全传》,也较有影响。6、讽刺小说:《女开科传》、《终须传》某些情节是对儒林丑态的讽刺,但并不完整。只有《斩鬼传》,对人情世态的冷嘲热讽,比较突出,是从崇祯年间的《西游补》到乾隆年间的《儒林外史》之间的桥梁。7、话本小说:继承了明末文人拟话本的创作高潮,产生了一批拟话本小说集,如李渔《十二楼》、《无声戏》,东鲁古狂生《醉醒石》、酌元亭主人《照世杯》等,其中李渔成就最高。其小说寓道德劝教于新颖的情节,丰富的趣味,幽默的笔调之中,引人入胜。第二节清中叶小说一、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出现后,受其影响,文言短篇小说层出不穷。比较著名的有袁枚《子不语》(一名《新齐谐》)、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沈起凤《谐铎》、和邦额《夜谭随录》、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等,但成就未能超越《聊斋志异》。其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尚质黜华",“雍容淡雅”,为学人之书。二、白话小说:本期白话长篇小说收获丰盈。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几乎是同时出现两座高峰,1、历史演义小说:吕抚《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是一部通史型的小说,在古代小说史上尚属第一次。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影响较大,另有《南史演义》、《北史演义》,均为断代史演义。2、英雄传奇小说:有《反唐演义全传》、《说唐全传》、《说唐三传》、《飞龙全传》、《说呼全传》、等,很多地方吸收了民间传说,有的还加入神怪情节,风格粗犷,为民间喜爱。又有,吕熊《女仙外史》,写唐赛儿起义故事,掺入大量神魔成分,体现了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合流的新发展,3、才子佳人小说:作品思想平庸,艺术陈旧,总体水平普遍下降,有的还加入了神怪内容,代表作有《驻春园小史》、《金石缘》、《水石缘》、《雪月梅》等4、世情小说:《红楼梦》代表古代小说思想和艺术的最高峰。《歧路灯》也是一部以家庭生活反映社会的重要小说,对其研究学术界起步不久,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5、话本短篇小说:偏重道德说教和劝善,总体成就不高,在走下坡路。一些小说总集是从明代或清初的作品,组合汇编而成,如《再团圆》、《人中画》、《四巧说》等。还有一些自撰专集,如《五色石》、《八洞天》、《二刻醒世恒言》、《娱目醒心编》等,较有影响。6、神魔小说:在神魔情节中加入对社会现实和世态人情的描绘,其总体思想艺术水平较前期均有提高。如《雷锋塔传奇》、《济颠禅师醉菩提合传》等。李百川《绿野仙踪》是其中优秀的作品。它受到《儒林外史》的影响,对社会人情有细致真实的描写和尖锐大胆的讽刺,很有特色。7、讽刺小说:一部《儒林外史》使得“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后,讽刺小说走下坡路,变为谴责小说或暴露小说。8、杂家小说:即鲁迅所谓“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有《镜花缘》、《野叟曝言》等。夏敬渠《野叟曝言》有一百五十四回,内容之广,如其凡例所云:"叙事说理,谈经论史,教孝劝忠,运筹决策,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乐,讲道学,辟邪说……",无所不包。作品有过分炫耀才学之不足。本章推荐书目《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侯忠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白话小说史》韩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中华书局1980年版《清代小说史》张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陈文新、鲁小俊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历史小说通论》齐裕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明清人情小说研究》方正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才子佳人小说史话》苗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思考题: 1、勾勒清前中期文言小说的发展概貌。2、李渔话本小说的创作特色。教学大纲第八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一、生平二、创作三、《聊斋志异》的成书第二节、《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一、歌颂花妖狐魅的美好世界二、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现实世界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一、“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二、描写委曲详尽:三、极具表现力的文言表达 教学内容第八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一、生平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幼习举业,十九岁连中县府道第一,文名甚著。之后蹭蹬科场,一生贫寒,以教书为业,七十一岁才补岁贡生。七十六岁卒于家。二、创作除《聊斋志异》之外,蒲松龄的诗文词集有《聊斋文集》,俗曲有《墙头记》、《妇姑草》、《禳妒记》等十多种,另外还有一些普及文化读物,如《日用俗字》、《婚嫁全书》等。三、《聊斋志异》的成书有491篇作品,非一时之作,乃蒲松龄广泛收集民间传说,“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康熙十八年结集成书,然此后年逾花甲,仍在补编,可谓大半生心血结晶。第二节、《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一、歌颂花妖狐魅的美好世界蒲松龄赋予鬼狐花妖纯美的人情人性,她们美丽善良、温情可亲、天真纯洁,能不受人间礼教道德的束缚,自由追求爱情婚姻。如《婴宁》、《阿绣》、《娇娜》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重点讲评《婴宁》,分析婴宁自然纯真的形象。)二、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现实世界1、无情揭露科场的黑暗,讥讽考官的昏庸,代表作品有《叶生》、《司文郎》等;2、深刻批判官府统治的黑暗,大胆鞭笞官吏乡绅的罪恶。作品有《席方平》、《窦氏》、《梦狼》等。 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一、“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传统志怪小说多粗陈梗概,简单记事,《聊》则取传奇作法,以铺叙故事情节取胜,一波三折,跌宕生姿。而“出入幻境,顿入人间”的笔法,充满温情的鬼狐世界,更使《聊》具有异样的传奇效果。二、描写委曲详尽:《聊斋》注重对人物环境、心理活动、行动状况等方面的描写,能够抓人物的细节与特点,使得故事委婉动人,人物神情毕肖。学生参读《青凤》。三、极具表现力的文言表达:叙事性文言简练浅近,平易流畅,而描叙性文言多用白描,含蓄蕴藉,具有诗化倾向。本章推荐书目:《蒲松龄评传》马瑞芳人民文学版1986年版《人鬼狐妖的艺术世界》李厚基、韩海明天津人民版1982年版《聊斋志异欣赏》吴组缃北京大学版1986年版《聊斋志异资料汇编》朱一玄编中州古籍版1985年版思考题:1、为什么说《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2、以《青凤》或《婴宁》为例,说说《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教学大纲第九章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第一节吴敬梓生平与创作一、生平经历二、创作第二节《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一、“机锋所在,尤在士林”二、正面形象中寄托理想第三节《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一、独特的结构艺术二、叙事艺术的新特点三、辛辣而蕴藉的讽刺艺术四、本色的语言艺术 教学内容第九章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第一节吴敬梓生平与创作一、生平经历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自号秦淮寓客,又号文木老人。他出身科举世家,少习举业。22岁父死,家道为族人所欺,吴敬梓认清世态炎凉,性格变为放诞,。33岁,移居南京,笃于交游,受颜李学说的影响,倡务实之学。一生于仕途无所进,以贫困终。二、创作:除著《儒林外史》外,另有《文木山房集》。第二节《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一、“机锋所在,尤在士林”:《儒林外史》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幅为追逐名利而无聊无行的文人百态图。如周进之迂腐,王玉辉之麻木,匡超人之蜕变,假名士之虚伪,诸多可叹可笑可耻之行径,乌烟瘴气之士风文风,无不深刻鞭笞了八股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极大扭曲和毒害。二、正面形象中寄托理想小说中杜少卿、王冕、庄绍光等真儒贤士,季遐年、王太等市井奇人,寄托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第三节、《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一、独特的结构艺术;虽为五十回的长篇小说,却没有贯穿全书的主角,正如鲁迅所云:“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中国小说史略》)可谓兼具短篇与长篇之双重特点。二、叙事艺术的新特点注重平常细节的白描,叙事笔调冷静客观;隐去第三人称的评论,采用写实方式,再现人物场景,让读者自己想象和评价人物事件。三、辛辣而蕴藉的讽刺艺术鲁迅说《儒》“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中国小说史略》)作者以委婉和锋利的笔调,精确如实地再现出腐儒及假名士们可笑可鄙的言行心理,情伪自现,谑而不苛,不堕暴露小说的恶趣之中,四、本色的语言艺术全书几乎为白话口语写成,朴素本色,简练纯净,人物刻画则精确形象,幽默机智。有时杂用成语、歇后语、谚语、文言语,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钱玄同说:“水浒是方言的文学,儒林外史却是国语的文学,可以列入现在中等学校的模范的国语读本之一。”本章推荐书目:《论儒林外史》何满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吴敬梓研究》陈美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儒林外史研究》李汉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儒林外史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南开大学版1998年版思考题:1、为什么鲁迅说《儒林外史》的结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2、分析杜少卿、王冕的人物形象。 教学大纲第一节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一、曹雪芹的生平二、《红楼梦》的创作与版本问题第二节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一、“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悲剧二、“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末世悲剧三、人生悲剧四、贾宝玉的另类形象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一、丰满立体的人物群像二、宏伟而细密的组织结构1、圆形结构2、网状结构3、双峰对峙三、丰富灵活的叙事艺术1、叙述人叙事的方式2、叙述人多角度复合叙四、高度的语言艺术第四节红楼梦的影响一、《红楼梦》续书二、红学 教学内容第十章曹雪芹与《红楼梦》第一节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一、曹雪芹的生平字霑,号雪芹。祖父曹寅,曾显贵一时。曹雪芹生于繁华,少年富贵,然而家道衰败后,沦落穷困一生。晚年移居北京西郊,专心撰写《红楼梦》,终因贫病,未完稿而去世。二、《红楼梦》的创作与版本问题创作:曹雪芹历经十年,撰写《红楼梦》,曾有言:“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版本:1、抄本:最初《红楼梦》是以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这类本子回目都为八十回。上面均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又称“脂本”。目前发现有十余种脂本系统的本子。2、印本: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高鹗刊行《红楼梦》,称为“程甲本”,之后又印行一次,称为“程乙本”。印本共有一百二十回,赠出的后四十回是否是曹雪芹原著,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目前,一般以为是高鹗的续补。后四十回不论在思想、艺术性上都比不上前八十回。但是,在《红楼梦》的种种续书中,它却是最好的一本,也成为《红楼梦》最流通的本子。 第二节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一、“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悲剧大观园是充满青春,美丽,纯洁的女儿世界,但它的最终结果却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作者深刻写出在封建道德压迫下,女儿命运的悲惨。而大观园的零落,也正象征着美好世界被无情地摧毁。二、“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末世悲剧小说描写了贾府从鲜花着锦走向抄家没财的整个衰败过程,深入揭示了衰败的原因,表现在:仗权倚势,强取豪夺;子孙纨绔,后继无人;礼法虚伪,等级严格;经济拮据,穷奢极欲等等。以贾府兴亡为主线,小说还贯穿了王、薛、史三大家族的没落。以此,广泛而深刻地寓示了封建末世的必然衰亡的命运。三、人生悲剧王国维说“《红楼梦》一书,彻头彻尾的悲剧也。”(《红楼梦评论》)1、人物的悲剧命运,往往是“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故人生悲剧来得更加深刻。2、小说以贾府衰败,黛死钗寡结束,写尽了人世的荣辱沧桑,而宝玉出世,是故事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其解脱体现了矛盾的情感世界和真实痛苦的人生体验。鲁迅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一人而已”。《中国小说史略》四、贾宝玉的另类形象1、以“似傻如狂”的行为来表现极强的叛逆性,如逼视功名富贵,不喜仕途经济,反对世俗礼仪,反对等级礼教,主张平等待人等。2、天生痴情:与林黛玉的性灵之爱,对纯真女性的强烈尊重、同情和爱护。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一、丰满立体的人物群像小说人物众多,却有血有肉,性格鲜明而丰富。具体表现手法:善于对比描写,如林黛玉与薛宝钗,王熙凤与探春等;反复皴染,加强人物的典型性特征,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将人物置于广泛的人物关系中加以刻画,写出人物的丰富性格,如王熙凤八面玲珑;以环境衬托人物性格,如林黛玉与潇湘馆、贾宝玉与怡红院等;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传神。二、宏伟而细密的组织结构1、圆形结构:小说以一僧一道携顽石入世开篇,以一僧一道携归顽石出世结束,构成了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圆形结构。2、网状结构:人物事件众多,采用多条线索,交叉并进的方式铺展。事件之间,互为因果,遥相呼应,而情节转换流动自如,构成浑融一体的网状结构。3、双峰对峙:小说起伏有致,以五十五回为分水岭,前半部分宝玉挨打为高潮,后半部分抄检大观园为高潮,彼此对称,很有节奏感。三、丰富灵活的叙事艺术1、叙述人叙事的方式:“红楼梦虽然还残留了说书人叙事的痕迹,但作者与叙述者的分离,作者退隐到幕后,由作者创造的虚拟化以至角色化的叙述人来叙事,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自觉采用了颇有现代意味的叙述人叙事方式。”(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 2、叙述人多角度复合叙述:根据不同的叙述人,自由转换叙述视点。举例:林黛玉进贾府,以黛玉之眼看贾府众人;刘姥姥进大观园,则以刘姥姥为叙述视点。四、高度的语言艺术以北方口语为基础,通俗生动,自然流畅,富于生活气息;融入书体语汇,抒情状景,优美空灵,深情动人;人物语言不但符合各自的身份性格,而且还能根据不同情境而丰富多变,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第四节红楼梦的影响一、《红楼梦》续书《红楼梦》续书约有三十多种,如逍遥子《后红楼梦》、秦子忱《续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归锄子《红楼梦补》等等。大多是将悲剧结局改为大团圆的戏剧情节,思想平庸,艺术也不高。二、红学“红学”之名始见于李放《八旗画录注》“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矜为红学云”,此时尚为把玩赏读《红楼梦》。清末,《红楼梦》逐渐从早期的题咏、评点,索隐,发展为考证、评论、研究的阶段,二十世纪红学成为显学。红学可分为“曹学(外学)”和“红学(内学)”。“曹学”研究曹雪芹的家世、生平、文物等;“红学”研究《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人物创造、艺术成就、成书与版本情况以及与清代社会、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等。另外,以《红楼梦》为题材改编的戏剧和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本章推荐书目:《红楼梦人物论》太愚上海书店1990年版《红楼梦艺术论》段启明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红学研究小史稿》郭豫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红学研究小史续稿》郭豫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红楼梦评论•红楼梦考证•红楼梦索隐•红楼梦辨》旧籍新刊岳麓书社1999年版《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刘梦溪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思考题:1、宝黛爱情的悲剧及其意义。2、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教学大纲第十一章清代其他长篇小说第一节《说岳全传》、《后水浒传》一、《说岳全传》二、《水浒后传》第二节《醒世姻缘传》、《歧路灯》一、《醒世姻缘传》二、《歧路灯》第三节《镜花缘》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清代其他长篇小说第一节《说岳全传》、《后水浒传》一、《说岳全传》1、思想内容:约成书康熙年间,作者钱采、金丰,生平不详。全书八十回,杂采前代诸书,加以虚构创新,以忠奸斗争为主线,成功塑造出“岳飞之忠,秦桧之奸,兀术之横”等一批人物形象。很多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2、艺术特色:《全传》“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虚实结合十分得当;情节丰富,场面描写较好;充分吸收了元明戏曲及说唱中有关故事的精华,语言流畅,充满生活气息和传奇色彩。  二、《水浒后传》1、作者:陈忱,浙江乌程人。明代遗民,曾与顾炎武等组织惊隐诗社,参与抗清活动。据《水浒后传》序诗“白发孤灯续旧篇”句看来,该书可能是他晚年写成。  2、思想内容:叙写梁山泊劫后幸存的李俊、燕青等三十二人重新聚义,反抗贪官污吏,奸臣恶霸,抗击金兵入侵,最后到海岛创基立业的故事。作者托名“古宋遗民”所作,藉此书一浇块垒,其中很多情节影射当时历史,实寓深沉亡国之痛。小说也歌颂了梁山英雄的侠义胸襟和爱国热情。不过,结局接受南宋王朝敕封,也体现了作者的忠君思想。3、艺术特色:小说情节完整,叙事中时时渗透作者“亡国孤臣”的沉痛情怀,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这一点比较独特。第二节《醒世姻缘传》、《歧路灯》一、《醒世姻缘传》1、思想内容:作者西周生,约成书于顺治年间。全书一百回整,写了两世的恶姻缘。前世晁源纵妾虐妻,迫妻自尽,又射杀狐仙,后世转生为狄希陈,备受妻妾的欺辱凌虐,最后投身佛门,消除孽缘。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全景式地描写了社会的黑暗,世风的浇薄,而且对妇女在封建家庭受制男权的地位和状况,也有所揭示。但是小说也充满因果报应的框架和封建道德的说教。2、艺术特色:刻画各色人物,情态毕肖;幽默的笔调,夸张的手法,加上山东方言俗语,使得小说颇具讽刺诙谐的情趣。二、《歧路灯》1、思想内容:约成书于乾隆年间,作者李海观(1707-1790)。全书一百零八回。写谭绍闻被浮浪子弟引诱堕落,最后幡然自新,重振举业的故事。该书描写生活面广泛,任访秋说,“作者社会阅历较深,而各方面的知识也比较丰富……所以作者对清代中叶的朝章国政,科场惯例,社会风俗…… 书中凡涉及到的,无不一丝不苟认真地给以详细的论述与描绘,从而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对于了解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是有着深刻的意义的。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应该给它以一定的地位的”(《漫谈〈歧路灯〉》)(《歧路灯论丛(一)》)但同时,小说思想陈腐,专于说教,道学气浓厚。2、艺术特色:人物众多,品流纷杂。蒋瑞藻云:“描写人情,千态毕露,亦绝世奇文也。”(《小说考证》卷八)情节结构,朱自清说,“全书滴水不漏,圆如转环,无臃肿和断续的毛病”而语言驾驭,郭绍虞云:“精锐的思路与隽爽的笔性,足以驾驭这沉闷的题材”。本节推荐书目:《醒世姻缘传作者和语言考论》徐复岭齐鲁书社1993年版《醒世姻缘传新考》张清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歧路灯研究资料》栾星中州书画社1982版《歧路灯论丛》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第三节《镜花缘》一、作者李汝珍(约1763-约1830),无意功名,学识广博。历经二十年写成《镜花缘》。二、思想内容《镜花缘》共一百回,前半部写唐敖出海游历诸国的见闻,后半部敷排百名才女各显才艺的欢乐场景。其思想价值主要体现在前部分。其中讽喻现实,寄寓理想,特别是对妇女社会地位、境遇的关注,对女性才情的赞美,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三、艺术特色小说具有新颖的构思,瑰丽的想象,奇幻的才情,幽默的游戏之笔,在中国小说史上可谓别树一帜。不足在于,作者好炫耀学问,影响了小说的文学魅力。本节推荐书目:《李汝珍及其镜花缘》李时人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思考题:1、《水浒后传》叙事的抒情性特征?2、《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的思想价值?3、《镜花缘》的艺术成就?教学大纲第十二章清代的说唱文学第一节鼓词与子弟书一、鼓词二、子弟书第二节弹词一、弹词体制二、弹词作品三、《再生缘》  教学内容第十二章清代的说唱文学第一节鼓词与子弟书一、鼓词1、鼓词:多流行于北方。是指以鼓板击节,三弦伴奏,说唱兼有,韵散兼行的叙述性文学。一般指说唱长套大书,而后发展的只唱不说的“小段”,则被称为“大鼓书”或“大鼓”,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山东大鼓”等,各具地方特色。2、贾凫西:号木皮散客,明末清初山东曲阜人。有《木皮散人鼓词》,只唱不说,不敷演故事,专门评述历代朝政,臧否历史人物,对统治阶级内部倾轧纷争有深刻揭示。语言诙谐犀利,属于文人化的新鼓词作品。鼓词作品:取材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有《呼家将》、《杨家将》、《大明兴隆传》等,取材爱情婚姻的有《蝴蝶杯》,取材公案故事的有《包公案》,取材文学名著的有《红楼梦》等。二、子弟书子弟书:鼓词支流,只唱不说,以八角鼓击节,佐以弦乐。“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训,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东调慷慨激昂,代表作家罗松窗,西调婉转缠绵,代表作家韩小窗。子弟书盛行于乾隆至光绪年间,作品约有四百余种,大多篇幅短小,写小故事或抒发情感。本节推荐书目:《鼓词选》赵景深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子弟书丛钞》关德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二节弹词一、弹词体制:弹词,主要流行于南方,一般说唱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它由“说、表、唱、弹”四个部分组成。说,即说书人用书中角色的口吻以第一人称对白;表,即说书人以第三人称叙述进行;唱,即唱句,七言韵文为主;弹,即用三弦、琵琶伴奏。若四者俱全,称为“唱词”,若无“说”而有其它三者,则称“文词”,宜供案头阅读。弹词语言有国音、土音之分,前者为普通话,后者为地方方言,有吴音弹词、福建评话、广东木鱼书、浙江南词等。二、弹词作品据统计,有二千多种,今流传多为清中叶以来作品,仅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著录有二百七十多种。著名的有《再生缘》、《笔生花》、《安邦志》、、《珍珠塔》、《榴花梦》等,多为长篇巨制。三、《再生缘》:成书于乾隆年间,作者陈端生,女性,浙江杭州人。写元代才女孟丽君与皇甫少华订婚,却为奸人作祟,被迫女扮男装潜逃,后得中状元,位及三台,与父兄翁婿同朝,却不相认,为帝王逼婚,拼死抗争,最终与夫婿团圆。作品成功塑造了孟丽君不畏强暴,不惧权势,以其聪慧和才干,顽强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妇女反抗男权,要求挣脱封建礼教重重束缚的思想行为。 本节推荐书目:《弹词宝卷书目》胡士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弹词叙录》谭正璧、谭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论再生缘》陈寅恪香港友联图书编译所1958年版《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本章推荐书目:《曲艺丛考》赵景深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版《曲艺论丛》傅惜华上海出版社1963年版《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思考题:1、鼓词和弹词有何异同?2、谈谈《再生缘》孟丽君的形象意义。教学大纲近代文学概说(1课时)一、西学东渐二、作家的分化三、文学观念和文学形态的变化 教学内容近代文学概说(1课时)一、西学东渐(一)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学习与吸收,如梁启超所言,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器物上的吸收,学习外国的船坚炮利;2、制度上的吸收,“变法维新”运动;3、文化上的吸收,要求人格素质的全面提高。(二)取得的成就:1、教育体制发生变革,新式学堂大量用下,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制,兴办学校;2、迈出国门的留学生增多,他们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礼,回国后有力促进了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3、翻译一批西方科技、文化、政治等书籍。4、报刊传媒的飞速发展。辛亥革命后,报刊杂志“当时统计全国达五百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二、作家的分化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可分为三代:1、第一代以龚自珍和魏源为代表:主张“通经致用”,追求个性自由,发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吁。但由于引进西方文化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学习力度不大。总体上,这批人未脱传统文化。2、第二代以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等为代表:主张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在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充分运用西方文化的新知。3、第三代以柳亚子、秋瑾等为代表:由于不少人出身洋务或者留学国外,因此知识结构现代化,而报刊业的发达,也促使一批翻译家、小说家成为半专业的作家。三、文学观念和文学形态的变化(一)文学观念的变化:1、重视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功用,提出改良小说和小说界革命:“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梁启超《论小说与新治之关系》)2、悲剧观念:王国维吸收西方剧观念,以此解读《红楼梦》、《窦娥冤》、《赵氏孤儿》。(二)文学作品形态的变化:1、文学类型:小说有侦探小说、政治小说、科幻小说等,戏剧有话剧等,这些都是新的文学类别。2、文学艺术手法:小说叙事出现第一人称叙事、倒叙结构等新手法,艺术描写则出现环境、心理、人物肖像等细致刻画。教学大纲第十三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的诗文词(4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近代前期诗文词的创作情况教学重点:龚自珍诗文创作的革新意义教学难点:宋诗派重点作品:《咏史》、《已亥杂诗》、《三元里行》、《卜算子》、《江边老叟诗》、《病梅馆记》、《观巴黎油画记》第一节、龚自珍(见前)第二节、反帝爱国诗潮一、反帝爱国诗潮的涌现二、林则徐、魏源与张维屏第三节、宋诗派、桐城派与词的创作一、郑珍与宋诗派二、桐城派三、报章体四、周济与常州词派(见前)五、蒋春霖重点作品:《咏史》、《已亥杂诗》、《三元里行》、《卜算子》、《江边老叟诗》、《病梅馆记》、《观巴黎油画记》教学内容第十三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的诗文词(4课时)第一节龚自珍(见清代文学第一章)第二节反帝爱国诗潮一、反帝爱国诗潮的涌现 鸦片战争之后,一批爱国诗人纷纷在诗歌中表达对帝国入侵的愤怒,对清政府腐败的无情抨击,对人民抗击入侵者的赞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重焦虑。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张维屏、贝青乔、金和等。二、林则徐、魏源与张维屏1、林则徐福建侯官人,有《林文忠公遗集》。开明政治家,著名民族英雄。鸦片战争前,其诗作多应酬和个人抒怀之作,鸦片战争后,忧时伤民的诗作增多,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句,投注了满腔爱国情怀。其诗“气体高壮,风格清华”,格律对仗也颇为工整。2、魏源:(见上)3、张维屏:广东番禺人,有《张南山全集》。早期诗歌多抒写个人生活感受,晚年归家,目睹英军侵略和三元里抗英事件,诗歌倾注了爱国激情,如《三元里行》、《三将军歌》等,激切悲愤,格调昂扬,歌颂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勇精神。学生阅读《三元里行》本节推荐书目:《魏源诗文系年》李瑚中华书局1979年版《魏源诗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林则徐传》(增订本)杨国祯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清诗三百首》钱仲联选、钱学增注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三节宋诗派、桐城派与词的创作一、郑珍与宋诗派1、宋诗派:此派由程恩泽和祁寯藻提倡在前,由曾国藩推波于后,使得崇宋诗风在当时风行。施山称“今曾相国酷嗜黄诗,诗亦类黄,风尚一变”(《望云诗话》),代表诗人还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宋诗派宗苏轼、黄庭坚,“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陈衍《石遗室诗话》),既戏希望在诗中表现矫然脱俗的自我,又重视道德品德的修养,总的来看,仍不脱传统道德思想的樊篱。2、郑珍:宋诗派艺术成就的代表诗人。一生穷愁潦倒,诗歌内容广泛,陈衍赞道“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景”。其中,写贫士生活细致真切,如《屋漏诗》等,反映民间疾苦之作,笔触尖锐,如《经死哀》等。郑诗“以苏韩为骨,元白为面目”(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虽自然平易,实有顿挫之调,刻炼之功。学生阅读郑珍《江边老叟诗》二、桐城派近代桐城派的发展主要倚靠门第传承,姚门子弟以梅曾亮、方东树为代表。其后则为曾国藩及其子弟的活动。曾氏从理论到实践对桐城派进行改造,他强调文章“经济”,扩大古文传统,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势的需要。曾门子弟以黎庶昌、吴汝纶、薛福成等为最著名,他们有的文章如海外游记等,虽包含了一些新思想、新事物,但总体拘守桐城派家法,不可能有开拓性成就。学生阅读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三、报章体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他们认为“ 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韬园文录外编自序》)故其文针砭时事,畅所欲言,自由抒发,无所拘牵。由于最初文章多发表于报刊之上,故称“报章体”。梁启超说:“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汪洋恣肆,畅所欲言,所谓宗派家法,无复问者。”(《中国各报存佚表》)四、周济与常州词派(见清代文学第二章)五、蒋春霖江苏江阴人,著有《水云楼词》、《水云楼诗賸稿》。著名清词人。一生落拓,早岁为诗,中年以后专力于词。其词抒写身世之感,多凄切之音,咏时事之作,艺术上宗张炎、姜夔,情至韵会,含蓄间自得风流。有“倚声家之老杜”的誉称。讲读《卜算子》词。本节推荐书目:《近代宋诗派诗论研究》吴淑钿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蒋春霖评传》黄嫣梨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本章推荐书目:《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部分钱仲联主编上海书店1991年版《近代诗钞》(全三册)钱仲联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近代词钞》严迪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清诗流派史》刘世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郭延礼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训练题:1、背诵《咏史》、《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江边老叟诗》、《卜算子》2、龚自珍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3、蒋春霖词的艺术特色。教学大纲第十四章、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的诗文词(4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近代后期诗文词创作的发展教学重点:黄遵宪与诗界革命教学难点:同光体诗人重点作品:《哀旅顺》、《少年中国说》、《苏武慢•寒夜闻角》第一节黄遵宪与“诗界革命”一诗界革命二、黄遵宪第二节梁启超与新文体一、生平思想二、新文体的特点第三节近代后期的诗歌创作一、南社二、同光体诗人 三、汉魏六朝诗派四、晚唐派第四节近代后期词的创作一、冯煦与谭献二、清季四大词人三、文廷式教学内容第十四章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的诗文词(4课时)重点作品:《哀旅顺》、《少年中国说》、《苏武慢•寒夜闻角》第一节黄遵宪与“诗界革命”一诗界革命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政治、文化等领域掀起了改良运动,其中诗歌改良,即为“诗界革命”,倡导者有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等。他们尝试作“新诗”,其中不少只是点缀一些新名词而已。梁启超后来批评这种诗风“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认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苟能尔尔,则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才是新诗发展的正确方向。诗界革命,作为近代一个进步诗歌潮流,实际反映了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化的追求。二、黄遵宪诗界革命的旗帜性人物。广东曾先后在国外十六七年,力主新政,提倡变法,是一个外交家和改良派活动家,也是一个爱国诗人。诗论体现了变古革新的精神,他主张诗要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反对传统诗坛的拟古主义;要求“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诗歌内容力求开拓创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诗歌创作上,黄遵宪努力实践传统的诗歌形式与新内容、新思想的谐和,创造“旧风格含新意境”。其一,题材广泛,多宏篇巨制,有的反映了时代大事,有的体现了新的文化思想,有的描写了新鲜事物,有“史诗”之称。其二、描写真切动人,形象细腻。其三、吸收以文为诗之法,骈散兼行,伸缩有致。其四、语言丰富,典雅而不乏生气。缺点用典过多,不免艰涩难懂。讲读《哀旅顺》。本节推荐书目:《黄遵宪研究》郑海麟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黄遵宪及其诗研究》张堂锜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版《晚清诗界革命》论张永芳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节梁启超与新文体一、生平思想广东新会人。戊戍变法之前,追随康有为,大力宣扬维新变法,创行新政。变法失败后,逃往海外,回国后仍继续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积极在文学领域倡导改良运动。“文界革命”正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新文体的特点新文体多议论国政时事,宣扬新民思想,大胆活泼,识见瑰伟。其特点,语言平达晓畅,词汇掺杂俚语、俗语、韵语、外国语,灵活丰富,文章条理清晰,思想新颖高伟,情感铺排恣意,“笔端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讲读《少年中国说》,学生参读《谭嗣同传》。本节推荐书目:《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夏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新民之梦——梁启超传》杨天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连燕堂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节近代后期的诗歌创作一、南社1909年,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发起成立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意为“操南音不忘本”,表示反清革命。辛亥革命后,南社发展到千人,成为一支革命文化大军。代表人物柳亚子,其诗始终表现出旺盛的革命热情和昂扬的斗争意志,七言律绝写得最朴实自然,流转自如,“翩翩亞子第一流,七律直與三唐儔”。(《天梅遺集•詩中八賢歌》)苏曼殊,曾两次为僧,性情放浪,是南社诗人中极富灵性和浪漫气质的另类。其诗抒情写景,缠绵动人,流露出浓厚的忧郁情调。二、同光体诗人即陈衍所说“同、光以来不墨守盛唐者”。(《沈乙庵诗序》)此派实为宋诗运动的流变,主要人物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陈三立,诗学韩愈、黄庭坚,作诗“避俗避熟,力求生涩”,反对“纱帽气”、“馆阁气”。梁启超赞评:“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其比。”沈曾植,“同光体之魁杰”,以学为诗,清雅险奥。陈衍,则诗味枯,成就不高。三、汉魏六朝诗派以王闿运为代表,其诗模仿汉魏六朝之诗法,出之新意,所作多与时事相关,艺术造诣颇高,为晚清拟古派所推崇。其著作为门人辑为《湘绮楼全书》,并编有《八代诗选》。四、晚唐派代表诗人樊增详、易顺鼎。诗歌学习晚唐香艳体,辞藻华美,善于用典,精工雕琢,有的流为文字技巧之游戏,被柳亚子斥为“淫哇”。不过,两人也有一些反映时事之作,表现了爱国情怀。本节推荐书目:《南社研究》孙之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南社丛谈》郑逸梅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南社纪略》柳亚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苏曼殊研究》柳亚子著,柳无忌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近代诗学》程亚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四节近代后期词的创作 一、冯煦与谭献冯煦,江苏金坛人,著有《蒿盦类稿》、《蒿盦随笔》等,并编有《宋六十家词选》。光绪进士,辛亥革命以遗老自居。其词多反映没落感伤之情绪。谭献,浙江仁和人,著有《复堂类稿》,又辑录清人词为《箧中词》。同治举人,晚年主讲湖北经心书院。其词也多抒发封建阶级的没落感情,词论基本依据常州词派的观点。二、清季四大词人指王鹏运、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四人。王鹏运著有《半塘定稿》,其词颇有关涉清末时事之作,透露了封建末世士大夫对时运衰落的伤感情调,格调上“气势宏阔,笼罩一切”。朱孝臧著有《彊村语业》,词风近姜夔、吴文英,用语刻炼,缠绵悱恻,枨触无端。郑文焯,著有《樵风乐府》,词多表现对清王朝的覆灭之痛,音律精严,意旨深约。况周颐,著有《蕙风词》,所作《蕙风词话》,发展了常州词派的观念,提倡“重、拙、大”。其词流露了眷恋故朝的情绪,“寄兴渊微,沉思独往,足称巨匠”。(叶恭绰《广箧中词》)学生参读况周颐《苏武慢•寒夜闻角》三、文廷式爱国词人。他的词强调思想内容,富于时代气息,时时迸发出感时伤己的深沉哀愤,感情激越,笔力纵恣,不拘一格。陈锐赞其词“有稼轩、龙川之遗风,惟其敛才就范,故无流弊”(袌碧斋词话)。本节推荐书目:《谭献词论的美学蕴涵》《词学》第11辑《况周颐与<蕙风词话>研究》孙维城、张传信黄山书社1995年版《王鹏运及其词》谭志峰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本章推荐书目:《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部分钱仲联主编上海书店1991年版《近代诗钞》(全三册)钱仲联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近代词钞》严迪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龙榆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清代词学的建构》张宏生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词学史》谢桃枋巴蜀书社2002年版《清词史》严迪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任访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近代文学史》陈则光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训练题:1、黄遵宪诗作如何体现了“旧风格含新意境”之特色。2、为什么会产生“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3、梁启超新文体的特色是什么?教学大纲第十五章近代小说创作(4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近代小说创作的发展 教学重点:谴责小说教学难点:《品花宝鉴》中的同性恋重点作品:《三侠五义》、《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第一节侠义公案小说一、出现与特点:二、代表作品《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第二节、世情小说一、出现与特点二、代表作品《品花宝鉴》、《花月痕》、《海上花列传》第三节、谴责小说一、出现与特点二、代表作品《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第四节林译小说一、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二、林纾以古文译小说三、林译小说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三章近代小说创作第一节侠义公案小说一、出现与特点清中叶之后,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逐渐合流,成为侠义公案小说。由于这类小说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消费心态,加上书商的推波助澜,所以大为盛行。其特点为:1、将侠义精神纳入封建纲常道德的范畴,作品具有浓厚的报效朝廷和忠君恋主思想。2、将英雄气概和儿女情长结合。二、代表作品1、《三侠五义》:原为石昆玉说唱评书《龙图公案》,后发展为长篇章回小说。该书塑造了包公铁面无私、明察秋毫的清官形象,以及展昭、白玉堂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的侠义英雄,反映出市井民生对贤明政治的渴望。由于是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小说具有民间评话的艺术特色。俞刖说:“事迹新奇,笔意酣恣,描写既细入毫芒,点染中又曲中筋节。”(重编《七侠五义序》)不足在于,具有浓重的封建等级意识和奴性思想。2、《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小说描写了侠女何玉凤途遇安骥,为救其性命,歼灭凶僧,赠金联姻,后亦归嫁安骥的故事,成功塑造出何玉凤豪爽侠义、坦荡磊落又心高气傲的鲜明个性。小说艺术手法老道圆熟,曲尽人情,地道的京味也使得人物鲜活俏皮。不过,二女嫁夫,夫荣妻贵的最终结局,和行文之间的封建道德说教,使得作品时时散发出陈腐庸俗的思想气息。第二节、世情小说一、出现与特点又称“狭邪小说”,它通过文人与梨园或青楼的爱情婚姻故事,反映了19世纪中国畸形繁荣的都市风情和扭曲变态的社会现实。这类小说上承才子佳人之传统,下启谴责与鸳鸯蝴蝶流派,其视野广阔,手法自然平实,文化品味雅俗兼呈,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代表作品1、《品花宝鉴》:作者陈森。小说写官绅文人梅子玉、田春航和梨园童伶杜琴言、苏惠芳的爱情故事,并以此为中心展现了北京社会品流纷杂的浮华众生。小说暴露社会之时,对同性恋采取了欣赏态度,故叙事中尤多温软缠绵之笔,这虽然包含了对伶人才艺和人格的尊重和赞赏,但毕竟属于畸形变态的性爱心理之反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此书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佣者。2、《花月痕》:作者魏秀仁。小说写韦痴珠与秋痕、韩荷生与采秋两对才子妓女的爱情故事,通过双线交错、彼此映衬的结构手法,表现两对恋人不同的身世遭遇,这其中既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向往,也寄寓了作者对自身沉浮潦倒的悲凉感叹,悲世愤世之情感溢于言表。谢章铤云:“《花月痕》者,乃子安花天月地沉酣醉梦中嬉笑怒骂而一泻其肮脏不平之气者。虽曰虞初之续,实为玩世之雄。”(《赌棋山庄集•课馀续录》卷一)3、《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胡适说该书“给中国文学开一个新局面”,鲁迅则推为“清之狭邪小说”的压卷之作。此书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的事迹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妓馆、官场、商界三大场景的描写,铺展了现实生活真实而广阔的社会画卷。此书叙述语言平淡自然,细琐如“闲话”,结构采用“穿插藏闪”之法,环环相扣,人物描写“无雷同”,“无矛盾”,“无挂漏”,对话则全用吴语,生活气息浓郁。但是由于作者缺乏新的人生理想,使得小说完全笼罩在灰暗的情调中,缺少社会批判的力度。第三节谴责小说一出现和特点清代社会进入末世时期,各种危机四伏,在小说革命的浪潮中,涌现出一批直指腐败政治和现实弊端的作品,。此类小说以无情揭露和尖锐批判为主,往往大快人心,但由于描写太过,流于浮露不切,深度不足,因此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而非“讽刺小说”。二代表作品:四大谴责小说1、《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小说揭露了种种官场黑暗,“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朦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吏,及官吏闺中之隐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极大渲染了官场的丑陋和人性的堕落。书中结构由独立短篇蝉联而成,人物以白描为主,运用夸张漫画之法,勾勒其神,入木三分。然而,由于极尽暴露之能事,小说缺乏亮色。2、《老残游记》:作者刘鄂。小说以郎中老残行医四方的所见所闻,深刻触及了社会生活之情状。作者对政治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一批名为“清官”实为酷吏、庸吏的官僚之上,并于此进行文化反思,批驳了理学禁欲的虚伪和矫情。小说用第三人称叙事,心理描写大胆而细致,特别是散文笔法进行叙事,体现了传统叙事型小说向描写型小说的转变。不足在于结构稍嫌松散。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沃尧。小说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见闻感触为线索,描写了封建社会的溃烂腐败,尤其是对封建家庭和伦理道德的无情揭露,更令人发指。书中也有一些理想人物,他们的奋斗和失败,体现了作者追求和幻灭的心灵史。小说笔触尖锐,但往往“伤于溢恶,言违真实”,“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作品以第一人称叙事,带有自传色彩,这是以前小说所未有。4、《孽海花》:作者曾朴。小说以状元金雯青与名妓傅彩云的故事为线索,串联其他人物的活动,展现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政治、外交及社会的各种情状。作品把矛头指向封建统治阶级最高层和纸醉金迷的士夫阶层,积极赞同资产阶级革命,宣扬“天赋人权、万物平等”,思想十分激进。全书结构如“珠花”蟠曲回旋,语言文采斐然,主人公形象鲜明而具有个性。 本节推荐书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研究》陈幸蕙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2年版《孽海花论稿》王祖献黄山书社1990年版《曾朴研究》时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节林译小说一、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正式兴起是在19世纪七十年代末,首先是诗歌的翻译,接着为小说。甲午战争之后,翻译文学风起云涌,尤以小说居多。据阿英《晚清小说史》介绍,当时翻译小说多于创作小说,约占小说总数量的2/3,有608本。著名的翻译家有严复、林纾、包天笑、陈冷血、梁启超等。总体来看,翻译作品从政治、思想、教育的价值上着眼,对于作品的文学性考虑得不够,但是它打开了国人的眼睛,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文学革命。二、林纾以古文译小说林纾是近代影响最大的文学翻译家,共有翻译作品184种,其中小说171种,有40多种是世界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是林纾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另如《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迦茵小传》等,均享誉文坛。林纾之特色在于以古文译小说,“行不通西文,然每听述者叙传中事,往往于伏线、接笋、过脉处,以为大类于古文家言”(林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颇见桐城文法。行文语言上,则明快洗练,流畅隽永,钱钟书评其所用文言:“是他心目中认为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它虽然保留若干古文成分,但比古文自由得多。”(《七缀集•林纾的翻译》)由于林纾不懂外文,依靠别人口译,因此翻译作品有不少地方漏译、增译、误译,与原著不符。三、林译小说的影响林译小说风行海内,它对近现文学影响巨大。其一、他的作品具有反民族压迫,反种族压迫,争取独立民主的爱国思想,具有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进步观念,这对小说现代意识的觉醒萌发具有启迪作用。其二、林译小说对现代作家如鲁迅兄弟、郭沫若、胡适、矛盾、冰心、朱自清等人,均有显著的影响。本节推荐书目:《林纾的翻译》马泰来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七缀集•林纾的翻译》钱钟书三联书店2001年版本章推荐书目:《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部分钱仲联主编上海书店1991年版《晚清小说史》阿英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清代小说史》张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清代小说论稿》林薇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版《晚清小说史》欧阳健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训练题:1、《海上花列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为什么谴责小说还算不上讽刺小说,二者有何差异?3、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林译小说的特色。教学大纲第十六章近代戏曲(2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近代戏曲创作的大致情形教学重点:传统戏曲的衰落与京剧的兴起教学难点:京剧改良重点作品:《帝女花》、《再来人》、《炎凉券》、《轩亭记》第一节传统戏曲创作的衰落一、嘉道重要作家作品:黄燮清、杨恩寿、刘青韵二吴梅第二节京剧与戏剧改良一、京剧二、戏剧改良 教学内容第四章近代戏曲(2课时)第一节传统戏曲创作的衰落一、嘉道重要作家作品嘉道之时,传奇杂剧作品逐渐成为案头清供,吴梅说:“余尝谓乾隆以上有戏无曲,嘉道之际,有曲无戏,咸同以后实无戏无曲矣。”这虽是从雅部戏曲的立场而言,却道出传统戏曲的衰落。此期剧作家多感时伤世之作。1、黄燮清:有《倚晴楼六种》,以《桃溪雪》、《帝女花》为最佳,前者彰扬女子节烈,后者赋长平公主事,自怀故国之感。其剧追步藏园(蒋士铨),标举风化,“其词秾丽,绚烂之极”,(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善于揣摩人情,委婉动人,但词才有余,而剧才不足。2、杨恩寿:《坦园六种曲》,其中《再来人》写穷儒酸态,科场不公,《桂枝香》演《品花宝鉴》事,此二剧为最佳。青木正儿说:“恩寿词采不及黄燮清,然其排场与宾白之技巧反过之。”(《中国近世戏曲史》)3、刘清韵:晚清一位有成就的女文学家。有《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曲,其中《炎凉券》写尽炎凉世相,淡薄人情,《千秋泪》写奖掖后进的故事,俞樾评曰:“余就此十种观之,虽传述旧事,而时出新意,关目节拍皆及灵动。”(《<小蓬莱仙馆传奇>序》)二吴梅一生致力戏曲及声律研究和教学,主要著作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又作有传奇、杂剧十二种,谐腔合律,本色当行。其中,早年所作《风洞山传奇》和《西台恸哭记》,借历史故事,抒发爱国情绪。《血花飞传奇》则有感于戊戌六君子的冤狱,《轩亭秋》杂剧为秋瑾遇害寄托哀愤。由于吴梅在近代曲学研究上的巨大成就,他被誉为近代“曲家泰斗”(夏敬观《忍古楼词话》)。 第二节京剧与戏剧改良一、京剧道光年间京剧形成,成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剧种。京剧特点是:以上下对句为基本结构,可长可短;以板式变化为主的板腔体唱腔,京剧表演腔调做工,知名演员如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均享誉剧场。京剧从传统剧目、讲唱文学、地方声腔中继承移植了很多剧目,形成了一批京剧传统剧目,如《四进士》、《玉堂春》、《打渔杀家》等,成为长演不衰的经典。二、戏剧改良1904年《二十世纪大舞台》作为中国第一本戏剧杂志问世,它宣告改良运动的开始,柳亚子在《发刊词》写道,“梨园革命军”目的,在于“建独立之阁,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其表现:1、用传统戏曲形式谱写新的时代内容。这些剧作多取材时事,或歌颂历史英雄人物,“皆激昂慷慨,血泪交流,为民族文学之伟著。”(郑振铎叙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2、京剧与其它地方戏曲的改良。京剧改良的代表人物为汪笑侬,他自编自演,将不少案头剧、报刊剧推向了舞台,还参与了时装京剧的演出活动。其舞台作品多借古讽今,流露了深切的忧愤之情。3、话剧的新生。1906年曾孝谷、李叔同等在日本成立春柳社,标志了中国话剧的诞生。后上海出现了春阳社、进化团、新社同志会等话剧团体,经过王钟声、任天知、欧阳予倩等人的表演与推广,话剧在中国了打下了良好基础。本章推荐书目:《清代戏曲史》周妙中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岳麓书社1998年版《中国近世戏曲史》青木正儿作家出版社1958年《元明清戏曲论集》严敦易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明清传奇史》郭英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晚清古典戏剧的历史意义》陈芳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训练题:1、吴梅戏剧的思想内容。2、戏剧改良的表现是什么?3、京剧唱腔表演的特色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