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

ID:14161618

大小:4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6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_第1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_第2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_第3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_第4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九卷)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三页,从第三行看起:  「复有无量须夜摩天王。所谓善时分天王。可爱乐光明天王。无尽慧功德幢天王。善变化端严天王」。  【总持大光明天王。】  昨天介绍到此地。菩萨名号里面含的意思很多,我们愈是能够深入,对自己修学利益愈大。『总持大光明天王』,昨天跟诸位说过,这个意思是让我们在修学当中掌握到总纲领、总原则。「总持」,在梵语里面称

2、为「陀罗尼」,翻成华语叫总持,意思就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前面跟大家说过,实际上法法都是总持法门,要紧的就是一门深入,你才能够做到总持;如果你修学的法门太多太杂,你就掌握不到纲领,修学成就就比较困难;所以无论是世间法,无论是佛法,没有一样不讲求掌握纲领的。我们看看现代这个世界的科学家,他们也是在一切法当中抓住一点,专精深入的研究,他才有成果,才拿到国际诺贝尔奖金,这是很大的荣誉。你问问他,在一切法里他只懂得那一点,专精这一点,所以他有特殊的成就;如果他要学得很多很杂,他一样也不能成就。世出世间法都不能违背这个道理,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的,你要想真正

3、有成就,只有这个办法。  今天我刚刚到此地来,你们同学们拟出佛学院一些办法,在前几天我也说过,佛学院跟世间教育不一样,世间教育它的目的是叫你得到技术能力,我们佛学院的目的在哪里?是叫你得一心不乱,大开圆解,禅宗里面叫明心见性,我们是以这个为目的。用世法的方法,就没有办法达到我们这个目的,所以在课程的编排,我们要跟主管教育部门沟通,一定要让他了解,我们没有办法跟世间这种方式、这个模式来做,那是达不到我们目标的。我们的课程决定不能跟世间这些课程相类似,决定不能跟其他佛学院课程一样的编排方法,为什么?那是失败的教育,不能成功。我们佛法里面,自古以来祖师大德

4、垂训给我们,就是「一门深入、长期熏修」。譬如你学《无量寿经》,我们的目的在哪里?是希望你成无量寿佛;你学观世音菩萨经,你的目标就是你要作观世音菩萨,你真的成观世音菩萨,你的学位才拿到,你修学的功德才圆满。所以不是学技术,不是学能力,是学作佛,是学作菩萨,那当然跟世间教学就不一样。  大家拟定我们的学程是七年,七年学什么?一门深入。我要选择《弥陀经》,我《弥陀经》就得学七年,年年学这部经,年年讲这部经,这个经的意思愈讲愈深、愈讲愈广,愈讲愈契合我们日常的生活,你就真的作佛、真的作菩萨了;而不是说七年学七部经,一部都不管用,这是实实在在的。七年学一部经,

5、你就在全世界变成第一,专家;你学《地藏经》,七年之后你就是地藏菩萨;你学《仁王经》,你就是仁王菩萨;你学哪一部经论,你都变成这部经论世界级的专家;这是你抓到「总持大光明」,大光明是大智慧。所以,一门深入。其实七年是一个阶段,我们看古来大德一生几十年,对于一部经锲而不舍,他成功了。  在近代,我们看看几位大德,佛门里面圆瑛老法师,跟居士林也很有缘,我们二楼有一副对联就是他老人家写的。我们读圆瑛法师的《传记》,老法师二十五岁发心学《楞严》,学了一辈子,《楞严经讲义》完成他七十四岁,二十五岁到七十四岁,所以才有这个成就,一生没有能够舍离,天天在想《楞严经》

6、,天天在学微密观照,他才有这个成就。在家居士也不例外,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专研究《金刚经》古来的注疏,我们所看到的,他用了三、四十年的功夫,完成一部《金刚经讲义》,而成为现代对于《金刚经》研究,《讲义》是权威的注解。周止庵居士一生用在《般若心经》,也是几十年的时间,成就一部《心经诠注》。这些著作永垂不朽,这叫做成就,我们佛学院希望达到这个目标,每一位学员将来就是一尊活菩萨在这个世间弘化,我们的佛学院成功了。如果是一般世间佛学院,排上几十门课程、十几门课程这样来修,这是杂修乱修,不如我们办培训班有效果。培训班的时间虽然短,一门深入,你们能够得

7、到一点效果,道理在此地。所以我们的课程标准、课程拟定,我们教学的方法,必须跟教育主管我们要来研究讨论,希望他们了解,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教学的方法,与世间教学完全不相同,这一点很重要。  这是总持大光明,谁懂得、谁能掌握,他这一生必定成就。佛法的修学最忌讳夹杂,最忌讳散乱,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一杂一乱,充其量变成佛学,某人佛学很渊博,那是佛学常识,你看得多、听得多,你没有入门,你没有开悟,换句话说,你烦恼没有断,你依旧有分别执着妄想,你还是凡夫,你没有能转境界,你还是被境界所转,那有什么用处?这样我们把佛法当作世间学问来学习,这错了,我们不干这个事情,

8、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每位同学来参与,不仅是将来你要参与佛学院,你到念佛堂来念佛,你每天到此地来念经,目的是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