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

ID:16668070

大小:36.1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23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_第1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_第2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_第3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_第4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四卷)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一面,第五行看起:  「复有无量日天子。所谓日天子。光焰眼天子。须弥光可畏敬幢天子。离垢宝庄严天子。勇猛不退转天子」,昨天讲到这个地方,今天我们接着看第六尊:  【妙华璎光明天子。】  我们看到『妙华』,学佛的同修立刻会联想到《妙法莲华经》,名号里面确确实实含着这个意思,这个意思是广义的「妙华」,「华」是表因行,菩萨六度万行,因是装饰品,庄严具。菩萨行都加上一个「妙」字,妙就是与光明相应,就妙了,『光明』是表智慧。凡夫心行与智

2、慧不相应,所以不能称之为妙。行这个字范围非常的广大,从起心动念都是行为,实在说一切众生的念头是众行之根,众行是讲万事万法,有情众生我们常说他有行动、有行为,无情的众生也有行动,它那种行动我们粗心大意的人看不出来。如果说是受过相当教育,在日常生活当中,纵然是极细微的看不出来,也能看出相当的深度。能够体会到今天物理学家所讲,分子的动态、原子的动态,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可以能够见到,这是一切万物的行为。一切物的行为,真的比我们凡夫心行妙多了,为什么?一切万事万物的行为它能够随顺自然,随顺自然就是随顺性德,

3、所以也能称为妙。现在科学家研究的确实是很妙,大讲到太空物理,小说到量子力学,确实非常奇妙,或者称之为非常微妙。但是科学家不知道这些东西与心性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那个妙跟佛经里面的妙有等级的差别,佛经这个等级就高,佛法里面讲非空非有,这才叫妙。  相有性空,这个说法诸位听得很多,而实际上是世尊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性跟相都不可得,那才是真的。可是这个说法我们很难体会,如果说相有性空还比较好懂一点,性相俱不可得很难理解,这才是真正的微妙。既然性相都不可得,佛还为什么要示现?为什么还要度众生?这道理

4、在哪里?这道理就更妙更深了。佛在经上常常用四个字来形容,「法尔如是」,这句话的意思很深。「法尔」就是自然的,这里头决定没有起心动念,用现代话说,纯粹是物理的现象;再深一层说,是自然心理的现象。凡夫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起心动念违背了心理的自然现象、物理的自然现象,这就招来许许多多的灾难。个人的灾难是生死轮回,万物的灾难就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要知道都是从念头上生的。诸佛如来、法身大士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他们不会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楞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净土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这就是《

5、金刚经》上所说的「云何应住」,心要住在哪里?住在一心不乱,住在常住真心,那就是随顺自然的心理,随顺自然的物理。而心理跟物理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两桩事情,又看错了,又打妄想,又起分别执着了。这一错,麻烦可就大了,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些事实真相,唯有佛陀能说得出来,为什么他能说得出来?他见到这个现象,我们现在科学家讲发现,他发现这个现象。现象本来就存在,从来没有人发现,他发现了。在佛法里面不叫发现,叫证得,叫证入,或者叫契入;用的名词不一样,就是现代人讲的发现。所以佛得受用

6、,我们迷在这个现实的里面,产生许许多多的错觉,我们不得受用,在这里面的感受很痛苦。如果是入这个境界,那你的感受就自在,得大自在。  这个名号我们将他落实,日常在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定要与智慧相应。说到慧,必定就连到戒定,诸位要知道,戒定慧三学,三即是一、一即是三,没有独立的。我们学佛,为什么学得这么辛苦,学得这么艰难,竟毕生勇猛精进都得不到结果?原因就是一开端就产生一个错误观念,这错误观念以为戒定慧是三桩事情,不知道它是一桩事情。这样子,不但是一生,累劫修行都不能证果,修得太苦了。如果知道它是

7、一桩事情,戒里面有定慧,定里面有戒慧,慧里面有戒定,一而三、三而一,你就容易,就不难了。为什么说容易、说不难?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如果你说这三个,三不是一,一不是三,这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打妄想,你就难了。佛法没有别的,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舍弃掉,真正舍弃掉之后,万法是一不是二,不但戒定慧是一,万法归一,诸位也曾经听过。万法怎么归一?你试试看,怎么归法,如何归到一?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万法就归一。一是什么?一心,一法界,一法界就是一真法界,《维摩经》里面说它做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一真,一真就

8、是不二。所以我们心里面起心动念还有二,这就很难契入。几时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对人、对事、对物入了不二法门,你就证果,你就契入,你就发现一真法界,你也彻底明白十法界,这要真正会用功才行。可是这桩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不肯舍弃分别执着,就难在这个地方。而分别执着是自己造成,不是别人给你,因此任何人都帮不上忙,这是实话。如果别人能帮忙,诸佛如来应当帮我们忙,他要不帮忙那就不慈悲,佛菩萨也帮不上忙。必须你自己真的明白、真的觉悟,把分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