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

ID:14453663

大小:4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8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_第1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_第2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_第3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_第4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三卷)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一面,第五行:  【复有无量日天子。所谓日天子。光焰眼天子。须弥光可畏敬幢天子。离垢宝庄严天子。勇猛不退转天子。妙华璎光明天子。最胜幢光明天子。宝髻普光明天子。光明眼天子。持胜德天子。普光明天子。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习利益众生增其善根。】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一段是讲日天子,这也是属于欲界天,在这个地方是代表第十回向,第十回向是「入法界无量回向」。《华严经》上虽然菩萨的品位有高低层次的排列,但是这里面我们一

2、定要晓得,确确实实是圆融,任何一位都具足一切位,这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日跟月常常并称,月表有欠缺,我们夜晚看到的月光有圆有缺,缺的时候多,圆的时候少。而太阳我们所见到是有圆而没有缺,表菩萨真实智慧,普照世间。前面讲过,月天子表清凉、表权智,利益一切众生;自利利他都需要权智,权是善巧方便。而日天子代表实智,真实智慧,这种智慧能破无明。《般若经》上,佛告诉我们「般若无知」,无知之知就是真实的智慧。  般若智慧开了,我们常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些话都是说根本智开了。这种智慧开了之后,就有能力破无明,证

3、得法身。既然能破无明,我们一定能够联想到他把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都转变成菩提了。转烦恼成菩提,能够转变,给诸位说,不是定,是慧。定只能够伏烦恼,让你的烦恼不起现行,不能转。转烦恼成智慧,一定需要根本智,在此地用日天子来表法,表这个意思。有根本智之后才有后得智,后得智是表现在你生活上善巧方便,就是《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华严的境界是无障碍的法界。特别到末后一品要跟诸位详细报告,末后一品是「入法界品」。入法界品是什么意思?用我们浅显的话来说,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是一真法界的生活,我们

4、能不能享受?能,只要你开悟就行,你就过诸佛如来的生活,大自在的生活,真正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然后你就明了,原来一真法界就在我们这现实生活之中,问题就看你的念头能不能转得过来?转迷成悟,转凡成圣,转众生成佛,都在这一念之间。平常持戒、修定,目的就在此地。  有些人很短的时间就证得,有的人要很长的时间,这是什么原因?各个人的烦恼习气不相同。有的人烦恼习气浅一点,他觉悟得快,他也断得快,转变得快。有些人烦恼习气很重,妄想分别执着很多,虽然听了佛法,读了大乘经典,自己也想转,转不过来,总是被外面境界所转

5、,这就苦了,这就叫凡夫。所以要紧的是念头转得过来,这是我们修行人成功、失败关键的所在;这个念头,归根结柢就是佛法讲的我法二执。西方人所讲的,控制别人的欲望,这是我执。控制别人的欲望,外国心理学家他们说,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为什么?小孩小的时候被父母控制,这个意识他就种下去,将来长大他处处都想控制别人,这说法好象也有点道理。在佛法比这个说得还要深,佛法讲无始劫来的习气,不是这一生培养成。一生养成这个毛病,这是在缘上讲的,没有在真正因上去说,真正的因只有佛知道,无量劫来养成的习气。  所以我们首先要觉

6、悟,真正觉悟要从哪里做起?把控制别人这个意念连根拔除,培养成佛菩萨的习气。佛菩萨服务众生,为众生工作、为众生服务,决定没有控制别人这个意念。我们要想超凡入圣,要想破迷开悟,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转捩点,这才重要。如果不在这地方做一个转变,别说修行一辈子,生生世世的修行都收不到效果。我们在座每一位同修,决定不是这一生当中才发心学佛,为什么?这个经是一乘圆教,你在一生当中遇到这部经典,就可以证明你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承事诸佛如来,你才有这福分、有这机会遇到这部经典。世间学佛的人很多,你去问问几个人知道《华严经》

7、?几个人见到《华严经》?能够听讲《华严经》更稀有,然后才知道这个机缘不可思议,机缘无比的稀有。你能够将这个经从头到尾真正听过一遍,你的福报太大了。偶然能够听一座、两座,就听个一次、两次,那个福报已经不可思议。由此可知,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数诸佛如来,现在还落成这个地步,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在开头这里没有转过来,所以怎么样修法,生生世世修,累劫修行都收不到效果,道理在这里,原因在这里。  诸位果然能从这个地方转过来,念头转过来,我这一生当中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众生,决定没有一念要控制别人的念头

8、;不但别人不能控制,一切万物都没有控制它的念头。你就相应,听经会开悟,念佛会得念佛三昧,这是个关口。你要不明白这关口,不能在这关口上彻底做个转变,你所有一切功行不能说是你白费,确实你没有办法转境界,你所修的都是人天有漏福报。世尊在经里面常常教导我们积功累德,你的功德不能成就,你可以修一点福德,不能成就功德。但是要知道,福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坛经》里面说得很好,这桩事是生死大事,福不能救。纵然有大梵天王那么大的福报,也不能了生死、脱轮回。佛在经典这些教训,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