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ID:14188904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6

上传者:U-4626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_第1页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_第2页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_第3页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_第4页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巧家县地震局一、我们的地球 从太空望去,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形象地讲,地球的内部像一个煮熟了的鸡蛋:地壳好比是外面一层薄薄的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最里边的蛋黄。地球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处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盘山公路边陡峻山崖上显示的地层弯曲与变形……无不书写着亿万年来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然而,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骤然爆发,常常给我们的星球带来灾难,其中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             二、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那些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变动,从而发生地震。11 地震发生时,在震源处岩层发生快速破裂产生弹性波,并向四处传播,这种弹性波就称为地震波,地震波可在地球内部和表面传播。在地震时,我们感觉到地面上下震动或者是左右晃动,这都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传播的结果,就像在水中投入石子,水波会向四周扩散一样。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称为震中;地面上其他地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就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在一般情况下,距离震中越远,震动就越弱,但地面破坏最强烈的地方,往往并不是震中所在地,而是在稍微离开震中的一些地方,这里常称为宏观震中。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都是用来说明地震强弱程度的,他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震震级是用来说明地震本身大小,它是根据地震仪器记录计算出来的,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弱震是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是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是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是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11 地震烈度是指一次地震在地表造成的破坏程度(影响程度)。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烈度与震级不同。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打个比方,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世界上三个主要地震带: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11 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有六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板块,如菲律宾板块等。把世界地震分布与全球板块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非常吻合。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这就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我国)的地震多属此类。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三、我国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的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在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4¾11 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其中,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8级以上地震9次。地震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大地震的数目少,小地震的数目多。它们之间遵从一定的指数关系。目前,用地震仪可以测出的地震,估计每年约500万次,其中5万次为有感地震,成灾的约1000次。大地震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一个8.5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发电厂10年间发电量的总和。如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8.7级地震,相当于3000颗核弹力量。四、云南地震活动特点云南有记载以来的最大地震是1833年的嵩明8级地震。5级以上地震记录较为完整的是20世纪以来。1900年以来云南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04次,其中6级以上83次,7级以上大震17次。5级以上地震每年平均发生3次,6级以上地震平均两年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10年发生1次。五、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发生的瞬间,也就是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十几秒钟的求生时间,在这生与死的瞬间,要冷静应震,千万不要慌乱,来不及到室外的人,可以因地制宜,就地避震。地震时,房屋摇晃,会造成人们情绪紧张和恐惧。11 近距离的大震,我们感到地面是剧烈地上下振动及左右晃动,人们不能走动,甚至不能站稳;近距离的小震,地面振动及左右晃动的程度较轻;远距离的大震时,先感觉地面上下振动,过了几秒才感到左右晃动;远距离的小震,只感到地面轻微地左右晃动。地震发生时,如果只感觉到房屋摇动几下,表明是远震或小震,不必惊慌失措;而感觉房屋晃动剧烈,摇摇欲坠,则表明是大地震,应迅速到就近坚实的家具下,或跨度较小的地方暂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的地方。避震要点有五点:1、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2、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3、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4、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5、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在家里如何避震:  11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它包括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在野外如何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等其它地方如何避震: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在行驶的汽车内如何避震: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注意防止行李从行李架上掉下伤人;11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正在行驶的火车、汽车要紧急减速停车,如果车正在桥上,应尽快离开;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室内避震要注意: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千万不要跳楼!在学校怎样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六、地震前兆微观前兆是指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宏观前兆是人们的感觉能直接观察到一些自然现象在震前短暂时间内出现的变化情况,如地下水变化、动物行为反常及气象、地光、地声、地气味、地气雾、地温异常等。地震宏观前兆主要内容有:井水发浑、冒泡、翻花、变色、变味、突涨、陡落、升温等;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惊恐不安、狂叫乱跑、不饮不食、突然改变原来生活习惯;11 天气骤冷骤热、出现怪风、暴雨或大雪等急剧变化;地下发出奇异的响声;天空出现特别的亮光等。一旦发现宏观异常现象,请及时向地震局报告。七、如何正确识别地震谣言判断和识别地震谣言对于防止地震谣言和平息地震谣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震谣言指无来源根据,无中生有,并通过非地震部门的途径进行社会传播以至迅速蔓延扩散的“将要发生地震啦”的消息。由于地震预报尚未过关,人们也无能力阻止地震的发生,所以人们一般都有恐震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特别在农村,地震谣言夹杂着迷信思想传播,影响更甚。于是就发生停工停产、商家停业、人员外流、运输紧张、社会犯罪增加,引发意外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唐山地震后,群众恐震心理剧增,谣传四起。导致地震棚失火、失盗、流氓犯罪、仓皇躲震跳楼伤亡等事件屡见不鲜,由此造成极大的损失。只有省级政府才能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预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凡是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都说得非常精确,那绝对是谣言。因为现在的预报水平达不到如此精度。当听到地震发生的消息时,可向政府和地震局核实,宏观联络员应及时与上级地震部门取得联系,了解震情情况,及时向群众解释或辟谣。八、地震应急救护11 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惨烈后果是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尤其强烈破坏性地震发生时,除了造成建筑物、设施的破坏和倒塌,以及引发火灾、毒气和煤气等爆炸和污染外,特别是给人民生命造成的威胁和伤害尤为严重和无法弥补。震后救人的原则是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先救青壮年。这样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有一个农村妇女,她为了使更多的人获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马上去救别人;结果她一人在很短时间内救出了好几十人。地震后抢救人的生命是紧迫的,时间就是生命。据统计,唐山地震时,市区约有80%的人多被埋压在废墟中,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自救互救而脱险的;1983年山东荷泽地震,20000多人被埋压,通过自救和互救,结果不到两小时将94%以上被埋压人员抢救出来,经过及时治疗生存率达99.2%。震后20分钟内可以救出37.55%的压埋人员,救活率可达98.3%以上;一小时内可救出85.8%的人员,但救活率下降到63.7%以下;若两小时内还救不出被埋压人员,许多人可能因窒息等原因而死亡。九、房屋的抗震设防管理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对11 重大建设工程或者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老师们、同学们,防震减灾知识就为大家讲到到这里,谢谢大家!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