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嘴杨巴 教学设计

好嘴杨巴 教学设计

ID:14331420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好嘴杨巴 教学设计_第1页
好嘴杨巴 教学设计_第2页
好嘴杨巴 教学设计_第3页
好嘴杨巴 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好嘴杨巴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好嘴杨巴》教学设计设计人:王晓惠教材分析本文包括两篇文章:《泥人张》、《好嘴杨巴》。《泥人张》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特技艺和性格的民间奇人的形象,人物都刻画得形神兼备。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极富表现力。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把握人物的形象,理解“俗世奇人”的大本领大智慧。《好嘴杨巴》向我们讲述了两位天津市井奇人杨七和杨巴的故事。由慢条斯理,发展到骤然紧张,最后是轻松诙谐——本文情节跌宕起伏,再加上“津”味十足的语言,深受读者喜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

2、法3、体会文中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语言能力目标1、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2、模仿说书人的语气、语调复述故事情节,熟悉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增进对中国传统手艺的认识和手艺人的了解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对无数座山的理解。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设计1】(板书:好嘴)凭你的理解,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最好能举个例子。(教师鼓励学生谈出不同的理解,比

3、如滔滔不绝的、左右逢源的、咄咄逼人的、拍马逢迎的、妙语连珠的、一语中的的……有意制造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利用张力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但是,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板书:杨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情境设计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杨巴、杨七、李鸿章。请选择一个人物的角度,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语言风格,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分头准备;   2.组内互讲,取长补短;   3.班内复述,鼓励模仿用天津话讲述;   4.师生共同点评。 用这种转换人称的创造性

4、复述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转化”中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三、再读课文探究“好”【问题设计1】1、说杨巴是“好嘴”,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一句话。研究这个“好”字,既可以从说话的难度看,从这句话本身看,也可以从说话的效果看,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看。请选择一个角度,分组深入探究: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1.从说话的难度看。一是李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乱飞”“泼了一地”,众官员都“吓懵了”,情势紧急,千钧一发,这需要“敢说”。二是左右为难:说是芝麻,这等于“骂中堂大人”;不说是芝麻,“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自

5、己要吃大亏,甚至会掉脑袋。这需要“巧说”。三是时间紧迫:必须赶在中堂说话之前说,需要“快说”。   2.从这句话本身看。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说“猜到”,这儿却说“不知道”;二是“不爱吃”,前文明明说中堂大人“不知道”,这儿却说“不爱吃”。这样说,有两大妙处:一是明确告诉李中堂这是“压碎的芝麻粒”,不是脏东西;二是给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没说是芝麻,也没说不是芝麻,一个“不知道”“不爱吃”,使紧张的情势顿时化解。   3.从说话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转危为安,而且使李中堂对杨巴“心生欢喜”“赏银百两”,从而使杨巴“威名大振”。   4

6、.从他人的角度看。这是文章的重点,力求使学生认识到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地看问题故事开端,并不写杨巴,而是从夸赞杨七的高超技艺开始;在第五段用“但是”一转,就让人明白了写杨七是为了衬托杨巴。杨巴说话之前,众官员“吓懵了”,“一个比一个糊涂”,而杨巴“立时猜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就来了”;杨巴说话之后,李中堂觉得他“机敏过人”,“心生欢喜”,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而杨巴“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教师小结:危难之间显身手。话不在多,而在敏捷、巧妙、适时。作者有意把杨巴放在千钧一发的风头浪尖上去表现,的确收到了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效果。 四、精读

7、课文,评价“好”【问题设计2】作者在文中说:“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   (说明: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物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在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压力,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但杨巴的回答又是多么无奈:明明是李中堂的错,却要抢着加在自

8、己身上;明明自己无错,却要抢着求恕罪。这种机灵是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之后的人格扭曲,是面对生存困境时的顺时应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