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

ID:14968938

大小:13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1

上传者:U-3141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_第1页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_第2页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_第3页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_第4页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海南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毛把答题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A.暴雨越多B.植被越稀疏C.谷越深坡越陡D.土质越疏松2.实地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A.流速降低B.水量减少C.泥水增多D.水污染加重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回答3~5题。3.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2007年3月1日19时B.2007年3月12日8时C.2007年2月28日21时D.2007年2月28日19时4.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8~9时B.14~15时C.15~16时D.20~21时5.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某海外分机构考察,到达时当地正值冬季。此海外分机构位于A.底特律B.利雅得C.东京D.悉尼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6~8题。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8.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全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9~10题。9.1951~2002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10.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B.西北、华北、西南C.西北、华北、华东D.西北、华北、华南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1~12题。 1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1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3中A.火成岩1为喷出岩B.火成岩2为喷出岩C.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下图表示2003年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回答13~14题。13.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A.第一、第二、第三B.第二、第三、第一C.第三、第二、第一D.第三、第一、第二14.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5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15~16题。 15.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降水B.温度C.地形D.光照16.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D.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能航。结合下表,回答17~18题。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420.75铁矿石21.81.317.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18.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B.铁矿石运输费用C.产品运输费用D.废弃物的排放量读下图,回答19~20题。19.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20.该国国土面积约为A.0.11万km2B.1.1万km2C.11万km2D.110万km2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4题~第27题为选考题,每个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必考题(共有3道小题,共30分)21.(10分)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2、表3)。完成下列要求。表2 农业用地构成(%)方案农耕地果园林地草地菜地A44.12.412.940.50.1B18.111.636.833.40.1C10.119.636.833.40.1表3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方案侵蚀量比较*(%)径流量比较*(%)土地利用总收(万元/年)3~8年内8年以后A1001005757B64525088C504048112*以方案A为比较的基准。(1)三种方案的排序:按环境效益由大到小为________;按8年以后土地利用总收入由高到低为________。(填写代表各方案的字母)(4分)(2)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并说明理由。(6分)22.(10分)图8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2分)(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水温度的分布规律。(6分)(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分)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非洲的比尔马(19°N,13°E)、印度的安拉阿巴德(25°N,81°E)和我国的广州(23°N,113°E)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图9为三地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图。(1)月降水量多于100mm的月份数,安拉阿巴德有____个月,广州有____个月。(2分)(2)交替控制比尔马的气压带和风带是________和________;湿润季节安拉阿巴德地区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4分)(3)分析广州较为湿润的原因。(4分)三、选考题(考生在第24、25、26、27四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24.(10分)(选修1宇宙与地球)图10示意离太阳最近的五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绘出金星作为“启明星”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并用文字标注“金星”和“地球”。(4分)(2)扼要说明你这样绘图的理由。(6分)25.(10分)(选修3旅游地理)某一旅游团乘汽车或火车由陕西经山西去北京,余中欲在山西境内旅游,图11示意山西省部分旅游景点和旅游区。回答下列问题。(1)山西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4分)(2)请设计一条既经济又便捷(不走重复路线)的旅游路线。要求由风陵渡或壶口进入山西并游览A、B、C、D四个旅游区,然后由出口1或出口2离开山西。(6分)26.(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12)。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4分)(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6分)27.(10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5年11月13日,某化工厂的苯胺车间因操作错误发生剧烈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导致大量有毒的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国家环境保护局根据相关法规条件,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处以法定的最高罚款,并处分相关责任人。(1)这次污染事故产生的危害有哪些?(4分)(2)如何防控可能发生的类似污染事故?(6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