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教学设计

《季风气候》教学设计

ID:15143507

大小:1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季风气候》教学设计_第1页
《季风气候》教学设计_第2页
《季风气候》教学设计_第3页
《季风气候》教学设计_第4页
《季风气候》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季风气候》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季风气候》教学设计任阳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3课时 《季风气候》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地理学段:必修一年级高一相关领域人文与科学教材书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年6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加以解释。季风气候对于北京的孩子非常熟悉,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本课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季风气候的成因对于学生来说研究尺度较大,造成了空间想象中的困难。学生只能说出季风的性质但对成因的理解非常模糊。因此本课在充分考虑到学

2、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课前搜集关于描写季风的相关诗句、模拟海陆热力差异小实验和根据北京气候数据资料绘制坐标图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知识,通过对地球仪上气压中心粘贴的过程,帮助学生感知大尺度空间地理事物,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 理论依据:爱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其中包括“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本课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1.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具体要求:在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基础上,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结合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说明北半球冬、夏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在理解气压带、风带性质的基础上,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2.课标解读(1)主题内容及涉及知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涉及的知识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性质、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等。(2)行为动词分析:绘制——通过绘图(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和1、7

4、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的方式,利用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和风向画法等知识,分析东亚季风的成因。说出——利用所学的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分析方法,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干湿性质,用类比学习方法分析得出季风环流对大陆东岸气候的影响。3.本部分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本部分属于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节。第二节的逻辑关系是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移动、性质及影响,而季风环流是考虑到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后,对气压带和风带起到了分割的作用而形成的另一种大气环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非常显著。从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中,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必修二季风水田农业和选修五自然

5、灾害气候因素的学习基础。 【学生情况】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海陆间的热力环流、根据等压线画出风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已有能力包括绘制简单示意图、初步形成逻辑关系推理能力。2.认知特点:优势表现为高中学生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自我意识高涨,为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做好了准备。不足表现为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原理和规律的归纳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较弱。所授班级为自主学习普通实验班,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形成。3.学习障碍:本节内容特点表现在以下三点,即(1)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2)对前面所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要求基础知识

6、十分扎实。(3)图表阅读能力要求高,本节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读图、绘图等方法习得,特别是对等压线图的使用要求较高。基于以上学习上的难点,往届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理解表面化,只是知道海洋和陆地二者的比热容不同,但是对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却不理解。(2)对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容易混淆,前面的知识容易对后面知识产生影响和干扰。(3)不理解季风的成因而是依赖于机械记忆季风的风向。(4)对区域地理知识模糊,不清楚东亚和南亚的具体位置。4.以往教学对策:对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的分割作用多采用课件演示的方法呈现过程,学生缺乏动手机会,特别是教材P36活动,

7、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从熟悉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图中较难转化到平面海陆分布简图,对图中出现的空气柱也感到陌生。对于从示意图到实际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的转换也对部分学生带来困难,由于他们世界地理区域知识薄弱,在此图中(图2.13)找不到东亚的位置。因此多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由老师替代了,最终导致学生缺乏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是依赖死记硬背。 【教学方式】1.教法——启发式讲授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搭建台阶,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建构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