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萍劳保法精品课程教学大纲2222222

吴丽萍劳保法精品课程教学大纲2222222

ID:15371569

大小:251.11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8-02

吴丽萍劳保法精品课程教学大纲2222222_第1页
吴丽萍劳保法精品课程教学大纲2222222_第2页
吴丽萍劳保法精品课程教学大纲2222222_第3页
吴丽萍劳保法精品课程教学大纲2222222_第4页
吴丽萍劳保法精品课程教学大纲2222222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丽萍劳保法精品课程教学大纲22222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大纲18上编18第一章劳动法概述〔教学目的及要求〕目的:本章是劳动法学的基础理论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劳动关系、劳动力、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地位等基本法律概念和范畴,为理解劳动法律制度奠定理论基础。要求:1.讲课应有条理;2.将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结构及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劳动法调整对象的特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为基本的教学理论铺垫;3.注意劳动法与民法、劳动法与行政法、劳动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学科界限。〔主要内容〕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2.劳动法的地位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4.劳动法的体系〔重点与难点〕本章内容均为授

2、课重点。难点上,注意劳动法律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劳动法的地位以及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发展趋势。注意法律概念的解释。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要从以下三方面理解:(一)劳动法的狭义概念,即指我国1994年颁布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是劳动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概念;(二)劳动法的广义概念,即指劳动法的学理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具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是劳动法的实质意义上的概念;(三)学科意义上的劳动法。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劳动法学科就是以研究劳动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制度体系的专门学科。二、劳动法的

3、调整对象(一)劳动法调整狭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关系是按劳动力的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劳动法调整的是狭义劳动关系的一部分。这种狭义劳动关系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2.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中。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属性。4.劳动关系具有平等关系与隶属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狭义劳动关系中还包括公法中的劳动关系如公务长劳动关系以及私法中的劳动关系和个人雇佣劳动关系,与这些劳动关系相比,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还呈现出以下特

4、征:1.职业性;2.集体性;3.有偿性;4.从属性。劳动关系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关系可进行多种分类。特别应注意以工作时间划分的全日制劳动关系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以劳动组织过程划分的典型劳动关系与非典型劳动关系;以传统与非传统劳动关系划分的正规劳动关系与非正规劳动关系(借调、试用、中止、劳动派遣)之区分意义。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具体范围: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关系;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的劳动关系;3.18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的劳动关系;4.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劳动关系。(二)劳动法调整与劳动关系具有密切联系的其他

5、社会关系1.劳动力管理方面的关系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3.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4.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5.监督劳动法律执行方面的关系6.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是否将其他社会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关键在于认定其与劳动关系之间具有密切性。第二节劳动法的理论基础人本理论是现代劳动法产生的基础。人权的核心是生存权,生存权的基础是劳动权。一、人权理论和人权保障运动是影响劳动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二、保护劳动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劳动立法的目的。三、市场经济发展使劳动法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第三节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一、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的地位有二重含义:一重是指劳动法在我国

6、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的地位;二重是指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的相互关系。劳动法是我国宪法下位的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处在同一地位的独立的部门法。构成其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依据是:(一)劳动法有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不仅仅是广泛存在和需要调整的,而且,这种社会关系还必须具有存在的独特性,需要以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其进行专门调整。(二)劳动法有自己特有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原则统领了劳动法部门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了劳动法的显著党性,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别。(三)劳动法有自己完整的独立体系由于劳动关系的质的独特性,从而使得劳动法的制度体系与其他法律

7、部门形成区别。(四)司法实践中劳动法早已被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二、劳动法的作用(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二)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四)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18第四节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劳动法律制度的灵魂,体现着劳动法存在的价值和本质,是劳动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所应遵循的共同准则。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首先是宪法;其次应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劳动关系的基本国情;最后,应体现对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