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复习资料

ID:15451166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复习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简述萧友梅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贡献。答:1927年萧友梅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基础。他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为创立和发展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作出重要贡献。萧友梅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学方面也有显著成绩,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100多首声乐作品,音乐学著作主要有《和声学》、《普通乐学》、《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等。二十世纪中国的

2、音乐教育,萧友梅是最有贡献的人之一。2.学堂乐歌及其代表性作曲家及作品?答: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代表性音乐家及作品:沈心工,《竹马》、《春游》等。李叔同,《祖国歌》、《送别》、等。曾志忞,《练兵

3、》、《海战》等。3.新歌剧。答:新歌剧是我国近现代出现的一种融音乐、文学、舞蹈等不同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有别于传统戏曲,又不同于西洋歌剧。《白毛女》是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4.八音分类法答:八音分类法:中国古代乐器分类方法,又称八音或古代八音是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地方法。分为金、 石、土、木、丝、竹、匏、革。5.汉乐府答: 汉乐府:指秦汉时期宫廷音乐机构沿袭至隋代其所撑内容以俗乐为主,主要只能是搜集民歌、编创名曲、培养音乐人才。汉武帝时

4、期达到强盛时期。领导人有李延年、张仲春、司马相如等。6.简述近代西洋音乐的传入?答:西方音乐文化主要是通过基督教会的宗教歌咏、新式军乐队的建立、新式军歌的发展,以及新制学堂唱歌课(即学堂乐歌)的开设和发展这几个途径,不断深入到中国各阶层人民的音乐生活中,不断增强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7.简述李叔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贡献。答: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春柳社”的主要成员。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

5、蒙作用。在音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他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一是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二是抒情歌曲,如《春游》、《送别》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月》等。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调优

6、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简史(上册)1六代之乐指历代传下来的六部大型乐舞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大夏》,商时的《大濩》,周初的《大武》2.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乐器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弦乐器有琴,瑟,筝,筑之分,吹乐器有管,笛,竽,笙之别。3.八音分类,按制作材料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4.汉魏南北朝的乐府音乐,主要有相和歌,清商乐,鼓吹乐三大类5.乐府音乐来自各地民间,风格多样,有所谓平,清,瑟,楚,侧等不同的乐调;包括三种不

7、同的音阶:古音阶(雅乐音阶),新音阶(清乐音阶),侧商音阶(燕乐音阶)。6.唐代管理俗乐的机构称为“教坊”。7.唐代歌舞大曲是由一些带独立性的歌曲联缀而成,歌词属绝,律体,各段之间并无内容上的直接联系,也没有一定的故事情节。8.说唱音乐形式在唐代也已完全确立。9。隋唐的民歌已明显地分成山歌和小曲两种。10.鼓子词是一种说白和歌唱相结合的,以唱为主的艺术形式。11.元代特别著名的剧作家及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

8、等。中国近现代音乐简史(下册)1.清代华秋苹(文彬)于1818年编印的《琵琶谱》,是我国最早正式刊行的琵琶谱集。2.蒙族文人荣斋于1814年编订的《弦索备考》一书中载录了《线索十三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器乐合集曲谱。3.明清的民间歌舞也十分丰富,汉族的民间歌舞较为普遍的就有:秧歌、花鼓、采茶、花灯、打莲湘、跑旱船、竹马灯等。4.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在明代便已经流行;按分布状况来看,有南疆(喀什)木卡姆、东僵(哈密)木卡姆和北疆(多朗)木卡姆三类,各地木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