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

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

ID:16219147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8

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_第1页
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_第2页
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_第3页
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_第4页
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摘要:行人辞令是《左传》中的一个大亮点,它体现了各“行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聪明才智。他们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技巧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试浅谈行人运用语言的技巧。关键词:行人辞令使用技巧《左传》一书不仅在记载历史方面具有很大的贡献,其文学价值也很高。在文学价值中它那精彩的辞令历来受人赞叹。唐代刘知几说:“寻《左氏》载诸大夫辞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1](p419)对《左传》语言方面的成就作出了一定的评价。另外钱钟书

2、先生对《左传》记言评价:“吾国史籍工于记言者,莫先乎《左传》,公言私言,善无不有”[2](p164),将《左传》人物语言描写的特点高度概括为工于记言。关于《左传》辞令研究的文章还有很多,本文将浅谈《左传》行人辞令的运用技巧。一、行人辞令的简述“行人”一词最初出现在《诗经·齐风·载驱》中:“汶水滔滔,行人彭彭”[3](p285),这里的“行人”是指外出的人和出征的人。后来“行人”的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周礼·秋官》中记载道:“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唐贾公彦疏:“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则朝聘往来是也。”[4](p890)又云:“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

3、。”唐贾公彦疏:“释曰大行人待诸侯身,小行人待诸侯之使者,其邦之礼籍,则诸侯及臣皆在焉。云:礼籍,名为尊卑之书者,名为尊卑以解礼也之书,以解籍也。”[4](p893)可见,在《左传》以前,行人就已经充当了使者的角色。到了春秋时代,由于中国处于大动荡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的威信不如以前,诸侯征伐,以强凌弱,霸王代出,在此时,“行人”以一种特殊的身份行使各国完成使命。在《春秋》中有六处关于行人的记载,分别是:“楚人执郑行人良霄”(襄公十一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襄公十八年),“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昭公八年),“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蜡”(昭公二十三年),“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定

4、公六年),“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定公七年)。从上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人”分别属郑、卫、陈、鲁、宋五国,证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设有“行人”之官。此时,“行人”的职责就是充当国家使者。这在《左传》中有更多的记载,如《左传·文公十二年》有一段记载:“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愁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即秦晋河曲之战中,秦国派出“行人”在当天夜里向晋国军队说:“我们明天再相见。”这实际上是秦军想连夜逃遁的缓兵之计,晋大夫臾骈一眼看破秦人的阴谋,认为秦国“行人”心里不安,说话声音失常是因为他们想连夜逃遁。当臾骈提到秦“

5、行人”时,直接用“使者”替代,这说明春秋时代“行人”、“使者”已经出现通用的现象。《春秋·襄公十一年》经文记载:“楚人执郑行人良霄”,《左传》传中曰:“书曰‘行人’,言使人也。”这就明确指出“行人”就是“使人”。“行人”在《左传》中有时还称为“行李”或“行理”,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杜预注曰:“行李。使人。”[4](p1831)孔颖达疏曰:“襄八年传云‘一介行李’,杜云‘行李,行人也’。昭公十三年传云‘行理之命’,杜云‘行理,使人’。李、理字异,为注则同,都不解‘理’字。[4](p1831)”杨伯峻注曰:“行李,古代专用司外交之官,行

6、人之官也。”[5](p480)《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注曰:“行理,使人,通聘问者。”[4](p2073)杨伯峻注曰:“行理亦作行旅,谓使人。”[5](p1359)可见,“行人”经常奉命出使,处理外事。《文心雕龙·书记篇》说:“辞者,舌端之文,通己与人;子产有辞,诸侯所赖,不可已也。”[7](p460)提出辞是一种语言。“辞令”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公孙挥这人善于用语言进行辩论;《文心雕龙·才略篇》也说:“及乎春秋大夫,则修辞聘会,磊落如琅玕之圃,焜耀似缛棉之肆。薳敖

7、择楚国之令典,随会讲晋国之礼法,赵衰以文胜从飨,国侨以修辞扞政,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于辞令,皆文名之标者也。”[7](p698)《史记·刺客列传》:“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羣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8](p2515)《隋书·经籍志三》:“从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表明辞令是用来传达人的志向的工具。唐徐彦伯《书机论》说:“言者,德之柄也,行之至,志之端,身之文也。君子之枢机,动则物应,得失之见也。可以济身,亦可以覆身,否泰荣辱一系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