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民族小学》shuokega

1.《我们的民族小学》shuokega

ID:17948182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1

1.《我们的民族小学》shuokega_第1页
1.《我们的民族小学》shuokega_第2页
1.《我们的民族小学》shuokega_第3页
1.《我们的民族小学》shuokega_第4页
1.《我们的民族小学》shuokega_第5页
资源描述:

《1.《我们的民族小学》shuokeg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扎根言语,发展言语》——《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扎根言语,发展言语》,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五册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我准备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分析,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解读文本的原生价值:《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第二部分:寻找文本的教学价值:首先,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本一个情字贯穿到底,在教学中可以以作者所抒发的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为线索,并将这条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其次,课文层次清晰,先写学生上学的路

2、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的场面,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第三,课文语言写的很有特色,第一自然的句式三个“从”、三个“向”等词句,让上学情景充满了画面感。第三自然作者采用侧面描写,把学校生活写得有滋有味。在教学过中,我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此外,本课所在的单元是以“快乐生活”为主题,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对教材的理解,综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培养自主识字能力,认识本课中的5个生字,会写

3、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等19个词语。2、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3.学习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结合课文内容迁移运用。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下面我说说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二、说教学理念,有两条第一条:2011年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

4、目标。引导学生立足语言,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第二条:在这一核心目标的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三、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法是:1.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语言,感悟语言。2.读写结合,试着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此外,我还涉及到朗读感悟、整体把握、链接资料等方法。本课的学法主要是:采用自主合作交流法,让学生读读、划划、说说、写写的学习方法中自主参与阅读过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四、说教学流程为了让预设的目标落到实处,我安排了2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整体感知民族小学的特点,并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继续研

5、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学生快乐的生活,并发现侧面描写的作用,学习迁移运用。下面我想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预设,共分四大环节。环节一、复习导入,唤醒情感。1、我直接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所民族小学,这所学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畅谈初读感受)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近这所学校。【一开始上课,为什么我这样做这样简单的预设?因为简简单单教语文,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努力把把课堂最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环节二、品读词句,感受上课的安静和下课的热闹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是教学难点,怎样突破难点,让学生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表达效果?我准备采

6、用对比参读、迁移运用等方法,感受民族小学快乐的学习生活。我这样导入:“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现在请同学们读第3自然段,思考一下:这段话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得出这段话写了同学们上课读书和下课活动两个内容。)(板书:上课读书下课活动)并让学生说说哪几句写“上课读书”,哪几句写“下课活动”这里我想分成两大板块进行导学。第一版块:走进课堂,感受认真预计学生可能谈到以下几个句子:重点重点交流句子一: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

7、学们读课文。对这句话我做了如下预设:第一步: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第二步:朗读体会吗,引导学生抓住动词“不摇、不叫、停”等来感受安静,并读出安静的味道。第三步:对比参读,出示句子: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同学们,认真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发现有了这些小动物的加入窗外显得更安静了,更加凸显出民族学生的读书声是多么好听,句子也显得更有趣了。第四步:发现写法,这句话采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学生读书读得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