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儿科)课件

川崎病(儿科)课件

ID:18878850

大小:3.71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9-26

上传者:U-5097
川崎病(儿科)课件_第1页
川崎病(儿科)课件_第2页
川崎病(儿科)课件_第3页
川崎病(儿科)课件_第4页
川崎病(儿科)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崎病(儿科)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川崎病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心肌梗塞是主要的死因。1967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现世界各地均有报告。 我国在1976年首次报告,近年病例数有增多。 流行病学发病率:约为4/10万(80年代)我国尚未确切数据年龄:80%病例<5岁,年龄最小仅为20天发病高峰年龄:平均1.5岁性别:男女之比约1.5:1种族:亚裔尤其是日本裔多见,亚裔/美国混血儿是黑人的3倍,是白人的6倍 遗传:1.5~2%患者为双胞胎,其中50% 间隔7天之内发病。提示有遗传倾向或暴露于相同的致病因素。季节: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居多。 呈一定的区域暴发流行:日本1979, 1982,1986年先后有3次暴发流行, 韩国2次(1982,1983),由南向北死亡率:已从0.4%降至0.1% 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2.化学因素:在急性期存在免疫失调,CD4,CD8,CD4/CD8目前推测是:在感染和自身遗传易患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亚洲人群。病因(不清楚) 免疫失调:Ts(CDs)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IgG,A,M,E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IL-1,4,5,6)细胞因子释放干扰素(INF-)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正常人内皮细胞血清自身抗体 表达和产生新抗原吸引炎症细胞内皮细胞溶细胞毒性血管损害,动脉瘤、动脉狭窄不支持处:病变部位无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C3不低一般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免疫失调:Ts(CDs)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IgG,A,M,E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IL-1,4,5,6)细胞因子释放干扰素(INF-)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正常人内皮细胞血清自身抗体 表达和产生新抗原吸引炎症细胞内皮细胞溶细胞毒性血管损害,动脉瘤、动脉狭窄不支持处:病变部位无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C3不低一般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病理改变病初以小血管炎为主,以后是中大动脉病变,好发于冠状动脉及其分支。Ⅰ期:1~9天,主要是小血管炎。微血管以及中大动脉周围炎。Ⅱ期:10~26天,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中动脉全层血管炎为突出。Ⅲ期:27~60天,中动脉发生肉芽肿及血栓,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内膜增厚,冠状动脉分支可全部或部分阻塞。Ⅳ期:数月及更长的时间,急性血管炎基本消失,狭窄阻塞的血管可能修复,心肌可能遗留永久的疤痕。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A.发热持续5天或以上.临床表现 B皮肤改变:多形性皮疹,以躯干为主,无疱疹及结痂. B2.双侧结膜充血(无渗出物) B3.口腔粘膜改变:杨梅舌,口唇红、皲裂. 2岁半女孩患川崎病:见显著红唇,结膜炎和面颊猩红热样红疹 9岁男孩患川崎病:显著的舌炎;整个舌粘膜呈红色,舌乳头增大,该表现使人想到猩红热时的”草莓舌“ 9岁男孩患川崎病:注意典型的”红嘴唇“ 口唇皲裂、杨梅舌 B3、肢体末端:掌、足底潮红,指、趾硬肿,2~3周后脱皮,以指、趾与甲床交界处明显. 2岁半男孩患川崎病:显著的红掌 2岁半男孩患川崎病:起始不太引入注意的足底红疹 B5.颈部:常为单侧淋巴结肿大 (非化脓性)直径0.5~1.5cm 二.其他表现:1.心血管:50%心肌炎,25%心包炎+少量心包积液,心衰,心肌损害、心律失常 2.呼吸:咳嗽,偶有肺梗塞3.消化:腹痛,腹泻,肝功能损害,黄疸,胆囊积液 4.泌尿:蛋白尿,尿沉渣清,白细胞计数 5.神经:面神经瘫痪,肢体瘫痪(脑动脉闭塞),无菌性脑膜炎 6.关节:肿痛 川崎病病程中症状出现的时间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诊断手段)血液:WBC,中性粒细胞比例,BPC,尤其病程2~3周,ESR,CRP,血液粘滞度,2球蛋白,SGPT,SGOT,TNF。 尿液及脑脊液:WBC,但细菌培养(-) EKG:ST段及T波改变,Q-T间期延长,R波和T波下降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线索彩超心脏:冠状血管病变,RCA病变多见,近端多见 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瘤扩大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特殊检查所见 9岁男孩患川崎病:心导管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见右冠状动脉一长条形动脉瘤(黑色箭头)注意:管径突然改变(红色箭头) 临床表现一.主要表现A.发热持续5天或以上 B.1.皮肤改变:多形性皮疹,以躯干为主, 无疱疹及结痂. 2.双侧结膜充血(无渗出物)3.口腔粘膜改变:杨梅舌,口唇红、皲裂. 4.肢体末端:掌、足底潮红,指、趾硬肿, 2~3周后脱皮,以指、趾 与甲床交界处明显.5.颈部:常为单侧淋巴结肿大(非化脓性)直径0.5~1.5cm诊断:A+B中四项或A+B中三项+超声发现有冠 状动脉瘤 诊断标准1.不明原因发热5天以上2.双侧球结膜弥漫性充血3.口唇潮红,皲裂,口咽粘膜充血,杨梅舌4.病初手足趾肿胀,掌跖潮红。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屑或肛周脱屑5.躯干,四肢多形充血性红斑6.颈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达1.5cm或更大国际会议标准中还附加一条即应除外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主要:猩红热,小儿类风湿病,渗出性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金葡菌烫伤样综合征,败血症。 诊断评分 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 a.2g/kg,10~12h连续输入 b.每天400mg/kg5天 缩短病程,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冠状 动脉损害(从20%~25%2%~4%) 2.口服阿斯匹林 美国:每天80~100mg/kg,热退后2—3天减为每天3~5mg/kg 日本:每天30~50mg/kg,每天5mg/kg 一般服6~8周后停药,有冠状瘤者长期服用 3.其他:潘生丁,华法令,溶栓 1.病程10天出现开始检测到2.病程1~3月10~15%病例经造影证 实有冠状动脉瘤3.病程5~18月随访,其中约一半消退,其余部分消退,或遗留狭窄 约1~2%川崎病患者做搭桥手术死亡: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预后(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 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因素1.一岁以内男孩 2.血沉达100mm/hr以上 3.血浆白蛋白<3.5g/L 4.血小板计数<20109/L 5.HCT低于35% 6.TNF-明显升高近来发现:不典型川崎病并发冠状 动脉损害的机会更高 彩超心脏每2~3个月6个月1年必要时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随访 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