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

ID:19229213

大小:17.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30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1页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2页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3页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4页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尤为严重。本文对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认为股权集中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法律体系不完善是产生利益输送行为的重要原因,而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是造成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直接动力。    关键词:大股东利益输送综述编辑。    从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andVishny.(1999)证明当前股权结构中普遍存在的是大股东持股而不是Berle

2、和Means(1932)所认为的分散持股以来,公司治理的焦点由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转向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即从关注股东与经理的利益冲突转向大股东与小股东的矛盾。  “利益输送”是Johnson、LaPorta、Lopcz-de-Silanes和ShlEIfer(JLLS)在XX年提出的一个概念。“Tunneling”直译为“隧道行为”,原意指通过地下通道转移资产行为,在这里理解为企业的控制者从企业转移资产和利润到自己手中的各种合法或非法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    利益输送的手段    JLLS

3、认为利益输送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可以轻易地通过自我交易从企业转移资源。这些自我交易不但包括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法律禁止的行为,如直接的偷窃和舞弊;也包括资产销售和签订各种合同。第二种形式是控制股东可以不必从企业转移任何资产而增加自身在企业的份额,如通过发行股票稀释其他股东权益、冻结少数股权、内部交易、渐进的收购行为以及其他旨在反对中小股东的各种财务交易行为。当控股股东通过金字塔结构和交叉持股方式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担任公司的高级管理者或者当法律对小股东的保护不到位时,这种利益输送行为更加严重。

4、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XX)把五粮液与集团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方式又细分为单向输出型、准单向输出型、潜在的互惠型。封思贤认为最常见的手段包括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和股利分配政策制定等等。    利益输送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股权高度集中引发利益输送行为  传统的企业治理理论一般认为,企业的所有权集中程度与其经营绩效成正比。相关的研究最旱甚至可以追溯到Berle和Means(1932),近来的一些研究,如同济大学、上海证券(联合)课题组(XX);刘芍佳等(XX)都认为大股东的直接控制会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  然而

5、,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往往并不是大股东直接控制的“终极目的”,而只是获得控制权最佳回报的“中间目的”。大股东集中控制在提高公司业绩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其控制权,将上市公司的利益通过各种方式向大股东输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Grossman和Hart(198)强调,公司中如果存在持股比例较高的大股东,那么就会产生控制权收益。这种收益只为大股东享有,而不能为其他股东分享。而且大股东常常将上市公司的资源从小股东手中转移到自己控制的企业中去。Shleifer等和Claessens等指出集中型所有权结构面临着突出的利益冲突问题—控

6、制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Faccio等(XX)更是鲜明地指出:股权集中类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解决大股东掠夺问题。中国编辑。  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对称下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  一般情况下,公司可分配现金流与控制权私人收益之和可以近似地被看作是一个常量。控股股东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越多,公司的可分配现金流就越少,小股东的应得利益遭受侵害程度就越严重。相关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Bebchuk等(1999)创立了企业所有权结构护租理论,该理论认为,在集中的所有权结构中,控制性股东更多地采取分离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做法来争夺控制权私人

7、收益,而这一分离现象在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中则较为少见;罗党论和唐清泉研究得出,当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拥有的收益权比例较高时,大股东获取转移利润从而侵占小股东的动机就越小,即高集中度的所有权会降低对中小股东的侵占;李增泉等(XX)对所有权结构与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控股股东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关系,但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则表现出严格的负相关关系。陈成等(XX)建立了企业控制链与不对称股权结构模型,得出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是造成利益输送问题的根本原因

8、。    影响利益输送行为程度的因素    控股股东的控制方式及产权性质  李增泉等(XX)认为控股股东的控制方式以及产权性质也对其资金占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控股公司控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低于通过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控制的公司的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高于非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相关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还有:D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