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课件 课件

呼吸衰竭课件 课件

ID:19590989

大小:517.0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10-03

呼吸衰竭课件 课件_第1页
呼吸衰竭课件 课件_第2页
呼吸衰竭课件 课件_第3页
呼吸衰竭课件 课件_第4页
呼吸衰竭课件 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衰竭课件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吸衰竭概念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明确诊断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等致低氧因素。病因1.气道阻塞性病变2.肺组织病3.血管疾病4.胸壁及胸膜疾病5.神经肌肉系统疾病1、气道阻塞性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重症哮喘等呼吸衰竭2.肺组织病肺炎、尘肺、严重肺

2、结核、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3.血管疾病肺血管炎和复发性血栓栓塞,晚期可引起呼吸衰竭,栓塞往往使原有呼吸衰竭恶化。4.胸壁及胸膜疾病脊柱疾病可以引起呼吸衰竭,常伴有肺心病,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等亦可引起,外伤、骨折、气胸等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5.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肺部正常,原发疾病主要在脑、神经通路或呼吸肌,导致无力通气。分类血气分类发病急缓分类发病机制分类血气分类I型:仅有缺氧II型: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发病急缓分类急性呼吸衰竭:突发原因引起(如ARDS)慢性呼吸衰竭:在原有肺病基础上,病情逐渐进展,肺功逐渐减退而发生

3、发病机制分类通气性呼吸衰竭换气性呼吸衰竭泵衰竭(II型)肺衰竭(I型)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1、肺通气不足2、弥散障碍(diffusionabnormality):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ventilation-perfusionmismatch)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5、其他:氧耗量增加等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 发生机制1、肺通气不足图1当肺泡通气不足时,动脉血O2及CO2变化方向相反肺泡O2,CC2分压肺泡通气量(L/min)02CO22、弥散障碍(diffusionabnormality):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O2的弥散能力仅为CO2的1

4、/20。弥散障碍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ventilation-perfusionmismatch)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肺动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死腔样通气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5、其他:氧耗量增加等二、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对人体的影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发生一系列代偿适应反应,严重时出现代偿不全,出现多器官功能和代谢紊乱直至衰竭。具体表现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对肾功能的影响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6、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PaO2<60mmHg:注意

5、力不集中、智力和视力轻度减退;PaO240-50mmHg: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PaO2<30mmHg:神志丧失乃至昏迷PaO2<20mmHg:数分钟可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性损伤。轻度CO2潴留:间接引起皮层兴奋,也可以引起头痛、头晕、嗜睡、昏迷、呼吸抑制等。肺性脑病肺性脑病(pulmonaryencephalopathy):由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又称二氧化碳麻醉(carbondioxidenarcosis)。可能机制: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二氧化碳潴留:脑间质水肿、脑疝等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严重缺氧和CO2潴留抑制作用血

6、管扩张、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严重缺氧室颤、心脏骤停长期慢性缺氧心肌纤维化、心肌硬化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心肌受损肺心病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氧<60mmHg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使通气加强,氧<30mmHg呼吸抑制作用PaCO2>80mmHg呼吸中枢抑制、麻醉作用注意氧疗方法4、对肾功能的影响:功能性改变,甚至发生肾功不全。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缺氧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呼吸衰竭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胃肠粘膜糜烂、坏死、出血、溃疡。6、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氯血症急性呼吸衰竭病因呼吸系统疾病急性颅内感染、外伤、脑血管病变神经肌肉疾病临床表现呼

7、吸困难发绀神经精神症状循环系统表现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主要依靠血气分析)原发病和低氧血症的表现1、动脉血气分析2、肺功能检测3、胸部影像学检查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肺功能检测VCFVCFEV1有助于判断气道阻塞的程度PEF胸部影像学检查普通X线胸片胸部CT放射性核素通气/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