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课件_2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课件_2

ID:19852919

大小:205.0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8-10-07

上传者:U-5097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课件_2_第1页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课件_2_第2页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课件_2_第3页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课件_2_第4页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课件_2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课件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中西医诊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高彦彬教授 总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系变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机体代谢障碍而累及神经系统的疾病,属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颅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脑部病变及糖尿病性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疾病。 发病机理血管障碍:与神经病变发生关系较密切的是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透明变性,糖蛋白沉积,管腔狭窄,从而导致神经缺血缺氧。 发病机理代谢紊乱:多元醇代谢通路活性增高,糖的多元醇通路中有两个关键酶,即醛糖还原酶和山梨醇脱氢酶,前者催化葡萄糖生成山梨醇,后者催化山梨醇向果糖转化。糖尿病时该酶活性大大提高,山梨醇在细胞内蓄积,神经组织对肌醇的摄取减少,最终使Na+—K+ATP酶活力大大下降; 蛋白非酶糖基化,使神经结构和功能改变. 发病机理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促进神经元存活、形态发展和生理功能分化的蛋白质,其中以神经生长因子(NGF)较为重要,NGF为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尤其是细纤维感觉神经元。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时,NGF在神经元中生成和轴浆逆向转运均降低。背根神经节中细纤维感觉神经元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最易受累,也提示NGF降低。 传统医学的认识《丹溪心法》:“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续名医类案》:“足膝痿弱,寸步艰难”《普济方》:“四肢痿弱无力”、“手足烦疼”《王旭高医案》:“手足麻木”《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是肾消病也”明赵献可《医贯》:“或心烦躁渴,小便频数,或白浊阴痿”。另外中国历代医书中对消渴病并发症还有“心悸”、“自汗盗汗”、“泄泻”、“大便秘结”、“小便淋漓”、“尿失禁”、“腹胀”、“强中”、“心腹胀满”等记载, 传统医学的认识综合古今文献,糖尿病神经病变复杂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消渴病兼有痿蹇、心悸、怔忡、眩晕、阳萎、癃闭、便秘、泄泻、痞满、呕吐、呃逆、汗证、郁证、健忘、痴呆等病证的范畴。 传统医学的认识阴虚为本,气血亏耗,阴阳俱虚兼有标实,湿热痰浊,气滞血瘀病位主在心脾肝肾 在心者,有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血瘀阻、痰浊阻滞心窍等病理现象,临床可见胸闷胸痛,心悸怔忡,心慌短气,头目昏蒙等。在脾者,有中气虚弱,脾阳不振,气血双亏,痰浊中阻等病理现象,临床可见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肌肉瘦削,呕恶腹胀,胃脘痞满不舒,泄泻便秘等。在肝者,有肝气郁结、气滞不畅,肝血亏虚,肝气乘脾,肝经湿热等病理现象,临床可见胸胁胀满,精神抑郁,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筋脉挛缩,肢麻胀痛、口苦纳呆等。在肾者,有肾气虚、肾阴虚亏、肾阳虚,肾精亏损、下焦湿热等病理现象,临床可见腰膝酸软,阳萎,小便不利,头目眩晕,神思不条理,痴呆,肌削肉萎等。 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病变肢体尤其是双下肢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或剧痛如截肢,或触痛过敏,不得盖被,痛每于晚间就寝后数小时加重,行走后可减轻,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分布如袜子与手套,感觉常减退,运动神经受累时,肌力有不同程度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萎缩。 体征:①跟反射、膝反射消失:②震动觉消失或减低,位置觉消失或减低,尤以深感觉减退较明显,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占全部周围神经病变的70%,以感觉障碍为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大纤维型: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异常、小纤维型:感觉异常(疼痛、麻木、发冷)混合型:大小纤维均受累,深浅感觉明显障碍,大多有较严重的“手套一袜子”样深浅感觉减退,有严重的关节病变和糖尿病足。 近端运动神经病:亚急性起病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骨盆和大腿肌的疼痛、无力和萎缩。疼痛常先于无力出现,呈持续和剧烈的深部痛、刀割样痛或灼痛。体格检查可见对称性或不对称性的肌无力、肌胀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约50%的患者可有轻度袜套分布的痛觉异常,80%的患者可有振动觉减退。突然起病型:突然发生的不对称或对称的骨盆带、腿及背部的肌无力和疼痛。疼痛性质为痉挛痛、灼痛或刀割样痛,分布于股神经支配区,可从髋部向大腿前外侧及足部放射。 躯干单神经病:急性或慢性起病,不对称的胸腹部疼痛,多在前胸上方和上腹部,呈持续性灼痛或针刺痛,疼痛可向其他部位放射。 单神经病:糖尿病性单神经病几乎可累及任何一条周围神经。以大神经为主,如:正中神经、尺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和腓神经等。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局部疼痛、感觉异常、无力等。 运动神经病:本病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差。临床表现为所有肌群广泛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严重者甚至不能行走,常伴肌束颤动。 急性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表现为急性起病,常在酮症酸中毒或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发生。有严重的肢体疼痛,下肢远端明显。常伴有类似恶性病变时的恶液质,体重下降者占60%。可合并有抑郁、厌食、严重失眠和阳痿。体格检查示感觉正常或远端痛觉减退,腱反射正常或轻度减弱,运动功能基本正常。 植物神经病变心血管系休息时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梗塞猝死 植物神经病变泌尿生殖系阳萎神经源膀胱不育症 植物神经病变胃肠系食道低张状态胃张力低下胆囊张力低下便秘与腹泻 植物神经病变体温调节失常汗分泌异常血管运动调节异常血管运动调节异常血管运动调节异常 颅神经病变糖尿病累及颅神经中的视、动眼及外展神经,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复视,可双侧对称性,亦可仅单侧性。眼底检查呈乳头炎或视神经乳头萎缩,亦可有中心盲点与视野缩小。累及动眼神经影响交感神经则瞳孔调节失常,有痉挛性散瞳与对光反射消失,甚而发生阿罗瞳孔,上眼脸下垂,眼肌外斜。也少有面神经,听神经受累而麻痹者。 脑部病变急性病变慢性病变 糖尿病性肌萎缩临床表现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伴以肌肉消瘦,又称糖尿病性肌营养不良症。主要是不对称性或单侧性以骨盆带、大腿部为主的肌萎缩,少数可合并肩胛带,上臂的肌萎缩或肢体远端肌萎缩。罹患肌肉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消失,可出现肌肉束颤,伴以病理反射,骨胳肌痛,少数可有股部痛觉减退或消失,但多数感觉障碍不明显。 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病症状评分体格检查结果电生理检查振动觉域值(VPT)和温度辨别域值(TDT)测定糖尿病性神经病的诊断应包括症状、体征、电生理检测、自主神功能考查和QST等5个方面,当出大于或等于2个异常项时,即可确立诊断。 诊断分期:0期(无神经病)—无临床表现,包括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所有检测中异常项<2项。1期(无症状神经病)—无临床表现,所有检测中异常项>2项。2期(有症状神经病)—症状和体征不严重,所有检测中异常项>2项。3期(残疾性神经病)—达到残疾的临床表现,所有检测中异常项>2项。 诊断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深呼吸时心搏间距变化测定:小于10次/分乏氏动作反应指数测定:小于1.10立卧位心博间距差(立卧差)测定:小于15次/分30/15比值的测定:小于1.00卧立位血压改变测定 综合治疗 西医治疗药物治疗醛糖还原酶抑制有报告应用本药每日250mg口服,治疗9周后,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有报告给本药600mg/日,一个月后症状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本药至今未发现有显著的副作用。肌醇有报告试用肌醇,每日2克可使临床症状及电生理改变有所改善,但也有无效的报道,确切疗效尚无论。 西医治疗甲基B12有报告口服甲基B121500µg,连服8周,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主要副作用为皮疹、胃肠反应,轻度转氨酶增高及白细胞下降。B族维生素以往多年试用多种维生素包括B1、B12、B6、NAA等,以及试用ATP、CoA、泛酸,妥拉苏林、地巴唑等,疗效均不理想。 西医治疗对症治疗止痛可用:①酰胺咪嗪100~200mg,一日2~3次;②苯妥英钠100mg,每日3次,③奋乃静1~2mg,睡前口服,单用或加用阿密替林10~30mg,亦于睡前服;副作用有嗜睡,头晕、肌力软弱、易激动、思想不集中。肝肾功能及空腹血糖不受影响。止泻可用次碳酸铋、矽碳银、鞣酸蛋白、止泻宁、氢氧化铝凝胶、复方苯乙哌啶、复方樟脑酊等,但上述止泻药均不如中药辨证治疗配合针刺止泻效果好。 西医治疗阳萎试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次1000单位,肌注,一周2~3次;或肌注睾酮,每次25mg,每周2~3次,但往往无效。神经源性膀胱轻者采用耻骨上按摩有效;较重的病例可给氨甲酰胆碱0.25mg皮下注射,可刺激膀胱、肠壁平滑肌收缩,而促进排尿。必要时装保留导尿管,但须防止感染。每4~7日消毒一次,平时用利凡诺1/4000溶液或0.02%呋喃西啉溶液冲洗,每日1~3次。 西医治疗体位性低血压可穿弹力袜,缓慢起立。可用a—氟氢可的松0.1~0.3mg,每日口服一次。应用降压利尿剂前应考虑此可能性而慎用。胃肠低张状态可应用胃复安5~10mg,每日3~4次。汗液分泌过多可试用阿托品、普象本辛等,但有心悸、口干等副作用,有青光眼者禁用。 中医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气血两虚,营卫失和肝肾不足,络脉瘀阻阴虚风动、络脉空虚肝脾失和,络脉瘀阻湿热伤肾,肾精亏虚气阴两虚,津枯风动 周围神经病变气血两虚,营卫失和主症:步履欹侧,或站立不稳,两足如踩棉花,手足指趾麻木,甚或手指不能摄物,肌肤不仁,触之木然,腓肠触痛,肌肉瘦瘪,且觉无力,张力减退。舌胖嫩红,边有齿痕,苔薄净,脉濡细。此类症候,于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之大纤维型最为常见。治则: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方药:生黄芪15g当归10g白芍12g挂枝10g鹿衔草12g白术10g川牛膝12g木瓜30g 周围神经病变肝肾不足,络脉瘀阻主症:始觉足趾发冷,渐次麻木,年经月累,上蔓至膝,渐及上肢,手指麻木,甚或痛如针刺,或如电灼,拘挛急痛,或如撕裂,昼轻夜重,轻轻抚摸,即觉疼痛,肌肤干燥,甚或皲裂,阳事萎软,四末欠温。舌红少苔,脉弦濡或小弦。此类症候于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之小纤维型最为常见。治则:滋补肝肾、熄风通络方药:枸杞10g,山萸肉10g狗脊15g牛膝12g当归12g生地15g全蝎10g蜈蚣2条桑椹子10g制首乌10g炙穿山甲10g 周围神经病变阴虚风动、络脉空虚主症:腰尻腿股,剧烈疼痛,犹如刀割电灼,无时或休,入夜尤甚,腿股无力,张力低下,肌肉萎瘪,久坐之后,未能站立。大便干结,咽干口燥,舌红少苔,或有剥裂,脉弦细且数。此类症候,于近端运动神经病或治疗诱发的神经病最为常见。治则:甘凉滋阴,熄风通络方药:鲜石斛15g麦冬10g珠儿参12g生玳瑁10g全蝎10g地龙10g杭菊10g白花蛇10g炙龟板10g当归12g白僵蚕10g白芷10g 周围神经病变肝脾失和,络脉瘀阻。主症:突然或渐次胸脘刺痛,或如火燎电灼,引及胁肋少腹,轻手触摸,顿觉不适,形容日瘦,体重轻减,腹肌无力萎缩,纳少便溏,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少津,脉弦濡。此类症候,于躯干单神经病或自主神经损害之胃瘫最为常见。治则:舒肝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方药:柴胡10g当归12g黄芩10g白芍10g炒白术15g当归10g炙黄芪30g煨葛根10g乌梅肉10g杭菊10g丹参30g全蝎10g地龙10g桃仁10g 周围神经病变湿热伤肾,肾精亏虚主症:四肢懈怠无力,臂腕腿股肌肉,日见瘦瘪,甚或步履艰难,广泛的肌无力,肌张力低下。舌嫩红,少苔,或有剥裂,脉细小而数。此类症候,于弥漫性对称性运动神经病或自主神经最为常见。治则:清利湿热、补肾填精方药:川萆薢12g苡仁30g黄柏10g知母10g生地20g白芍15g当归12g牛膝12g菟丝子12g肉苁蓉12g茯苓15g狗脊15g枸杞10g炙龟板12g杜仲12g 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津枯风动主症:始则足趾麻木觉冷,或如虫行皮中,行走如踩棉花,渐次蔓延及膝,手指亦觉麻木,延到腕部。继而痛如针刺电灼,甚或掣痛,或如撕裂,下肢远端无汗,皮肤干燥,皮温增高,肌肉萎缩,肌无力,神疲自汗,口干便难,舌嫩红,边有齿痕,苔薄少津,或有剥裂。此类症候,于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混合型最为常见。治则:益气养阴、熄风通络方药:黄芪15g太子参15g生地15g茯苓12g山萸肉12g酸枣仁12g当归12g枸杞10g全蝎10g白僵蚕10g生玳瑁10g羚羊角粉(冲)2g丹参30g 周围神经病变中药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川芎嗪、脉络宁、血塞通等中药外洗:可选用祛风通络、活血通脉的中药薰洗。按摩:局部穴位按摩,取双侧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三阴交、涌泉穴等 中医治疗植物神经病变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心气虚损型心阴不足型心血不足型痰浊阻滞型心血瘀阻型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心气虚损主症:心悸不宁,面色白光白,胸满少气,神疲乏力,口唇淡白,手足不温,善欠或太息,自汗懒言,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治则:养心益气,安神定志。方药:五味子汤加减:五味子10g麦冬10g黄芪6g人参10g酸枣仁12g柏子仁10g合欢皮15g炙甘草6g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心阴不足型主症:心悸烦躁,头晕目眩,颧红耳鸣,口干咽痒,失眠多梦,低热盗汗,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治则: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组成:人参6g玄参15g丹参10g茯苓12g五味子10g远志10g桔梗10g当归12g天冬12g麦冬12g生地15g柏子仁10g酸枣仁12g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心血不足主症:心悸怔忡,面色不华,心悸不寐,手足乏力,精神不振,唇淡爪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而弱。治则:养心补血,安神定志。方药:归脾汤。组成:黄芪15g茯神10g白术10g龙眼肉12g人参9g甘草6g木香10g当归10g远参10g酸枣仁12g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痰浊阻滞主症:心悸短气,心胸痞闷胀满,痰多,食少腹胀或有恶心,舌苔白腻或滑腻,脉弦滑。治则:理气化痰,宁心安神。方药:导痰汤加减。组成:半夏10g橘红10g茯苓12g南星6g枳实壳各10g甘草6g酸枣仁12g远志10g柏子仁10g菖蒲10g郁金10g 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心血瘀阻主症:心悸气短,胸闷胁痛,重则痛引肩臂,面唇紫暗,四肢逆冷,口干咽燥,舌质青、或见瘀点、或紫绛、苔白或黄,脉涩或结代。治则: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组成:当归12g生地12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实各10g赤芍15g柴胡10g甘草6g桔梗6g川芎12g牛膝12g丹参30g 中医治疗糖尿病阳萎肾阳不足心脾两虚湿热下注肝郁气滞 糖尿病阳萎肾阳不足主症:阳萎阴冷,精薄精冷,头晕耳鸣,面色白光白,精神萎糜,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短气乏力,舌淡胖润、或有齿痕,脉沉细尺弱。治则:温补肾阳。方药:右归丸加减:鹿角胶10g附子6g肉桂6g熟地12g菟丝子10g当归12g杜仲10g山药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 糖尿病阳萎心脾两虚主症:阳萎不举,精神不振,心悸气短,乏力自汗,形瘦神疲,夜寐不安,胃纳不佳,面色不华,舌质淡,脉沉细。治则:补益心脾。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15g白术10g茯神12g龙眼肉12g人参10g木香10g当归12g远志21g甘草6g酸枣仁12g 糖尿病阳萎湿热下注主症:阳萎茎软,阴囊潮湿,臊臭或痒痛,下肢酸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则: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黄芩10g山栀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当归10g柴胡10g生地15g苡仁30g甘草6g 糖尿病阳萎肝郁气滞主症:阳萎失用,情志抑郁或易激动,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暗苔白,脉沉弦细。治则:疏肝理气,兼以活血。方药:四逆散加减:柴胡10g枳壳实各10g当归10g白芍12g蜈蚣二条,甘草6g佛手12g刺猬皮9g 中医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气不足肾气不足下焦湿热肝郁气滞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气不足主症: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神疲气短,食欲不振,纳食减少,语声低细,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治则:补中益气,化气行水。方药: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组成:黄芪15g人参10g当归10g陈皮10g白术10g升麻6g柴胡10g甘草6g茯苓12g桂枝10g猪苓30g泽泻10g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气不足主症:少腹胀满,小便排出无力,或淋漓不畅,或尿失禁,腰膝酸疼,四末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尺弱。治则:补肾化气利尿。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黄12g川牛膝12g山药15g官桂10g丹皮10g车前子10g泽泻10g附子6g茯苓15g山萸肉10g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下焦湿热主症:小便点滴难出,量少短赤灼热,伴尿痛、尿频、尿急,小腹胀急,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根黄腻,脉沉数或濡数。治则:清利湿热,通利小便。方药:八正散加减:黄柏10g石苇30g车前子12g苔蓄10g瞿麦10g滑石15g甘草梢6g栀子10g通草6g大黄6g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肝郁气滞主症: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多烦易怒,胁腹胀满,夜寐不安,口苦吞酸,舌红苔薄黄,脉弦。治则: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方药:沉香散加减:沉香粉3g(冲)石苇30g滑石15g当归12g白芍15g甘草梢6g冬葵子10g王不留行12g 中医治疗糖尿病食道胃低张状态肝胃郁热脾虚痰凝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肝气郁滞 糖尿病食道胃低张状态肝胃郁热主症:食入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口渴喜冷饮,烦躁易怒,胸中烧灼感,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滑或弦数。治则:清泻肝胃。方药:玉女煎加减:生石膏30g地黄15g麦冬10g知母10g牛膝12g柴胡10g黄芩10g 糖尿病食道胃低张状态脾虚痰凝主症:吞咽困难,胃脘痞闷,纳少体倦,呕恶痰多,舌苔粘腻,脉濡缓。治则:健脾化痰。方药: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0g厚朴5g甘草6g 糖尿病食道胃低张状态脾胃虚弱主症:胸脘不舒,痞塞胀满,食后膨胀,食欲减退,喜热喜按,得温则舒,四肢不暖,气短乏力,体倦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虚大无力。治则: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2g甘草5g当归10g陈皮10g柴胡10g升麻6g 糖尿病食道胃低张状态痰湿内阻主症:胸脘痞塞,满闷不舒,头目眩晕,胸闷不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身重倦怠,或咳痰不爽,大便不爽,舌苔油腻,脉滑。治则:祛湿化痰,顺气宽中。方药:平陈汤加减: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2g厚朴10g甘草6g枳实10g砂仁10g 糖尿病食道胃低张状态肝气郁滞主症:胸脘不舒,痞塞满闷,食欲不振,心烦易怒,胸胁胀满,或时作叹息,舌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滞。方药:柴胡疏肝饮加减:柴胡10g陈皮10g白芍12g枳壳10g川芎10g香附10g甘草6g郁金10g 中医治疗糖尿病便秘胃肠实热气虚便秘血虚阴亏便秘 糖尿病便秘胃肠实热主症: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则:清热润肠。方药:麻子仁丸加减:麻仁12g白芍12g枳实10g大黄6~10g厚朴10g白蜜10g甘草6g 糖尿病便秘气虚便秘主症:大便燥结或软,久日不行,虽有便意,努责乏力,难于解下,挣则汗出,气短,便后虚疲至极,倦怠懒言,语声低怯,腹不胀痛,或有肛门脱垂,形寒面白,唇甲少华,舌淡嫩、苔薄白,脉虚弱。治则:补气健脾,润肠通便方药:黄芪汤加减:黄芪30g陈皮10g麻仁10g白蜜10g 糖尿病便秘血虚阴亏便秘主症: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形体消瘦,咽干少津,面色不泽,心慌头晕,唇甲淡白,舌质淡或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无力。治则:养血滋阴,润燥通便。方药:润肠丸加减:当归12g生地20g麻仁12g杏仁10g枳壳10g瓜蒌仁15g 中医治疗糖尿病腹泻湿热中阻脾虚湿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 糖尿病腹泻湿热中阻主症: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色黄褐或带粘液,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则:清热利湿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0g黄芩10g黄连6g甘草6g藿香10g佩兰10g苡仁30g 糖尿病腹泻脾虚湿盛主症: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退,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则:健脾益气,利湿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g白术15g山药10g茯苓15g桔梗6g砂仁10g白扁豆15g苡仁30g莲子肉15g陈皮10g 糖尿病腹泻肝脾不和主症:泻前不痛,泻下挟有不化食物,泻后痛不减或重,每遇情志不畅而诱发,胸脘胀闷或窜痛,饮食不振,吞酸暧气,矢气,舌质淡、少苔,脉弦。治则:疏肝健脾止泻。方药:痛泻要方加减:白术15g白芍12g陈皮10g防风6g 糖尿病腹泻脾肾阳虚主症: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常参15g干姜6g白术15g炙甘草6g补骨脂10g肉豆蔻15g吴茱萸10g五味子10g 中医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阴阳失调肺脾气虚心肾阴虚 糖尿病泌汗异常阴阳失调主症:上半身多汗,下半身少汗或无汗,怕冷又怕热,失眠多梦,每遇情绪波动时,常易自汗,甚则汗出淋漓,舌暗苔白,脉沉细。治则:调和阴阳。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6g白芍15g五味子10g龙骨30g牡蛎30g浮小麦30g炙甘草6g 糖尿病泌汗异常肺脾气虚主症:心胸头面汗出,进食尤甚,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心悸健忘,纳呆便溏,舌质淡嫩,脉象虚弱。治则:补益脾肺,固表止汗。方药:玉屏风散加减:黄芪30g白术12g防风10g党参12g黄精30g炙甘草6g龙牡各30g 糖尿病泌汗异常心肾阴虚主症:心胸汗出,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舌燥,腰酸膝软,多梦遗精,骨蒸潮热,小便短赤,舌红苔白,脉象细弱。治则:补益心肾,敛阴止汗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山萸肉15g熟地12g山药10g茯苓12g丹皮10g泽泻10g五味子10g银柴胡10g陈皮10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