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光教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郭子光教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ID:19947094

大小:489.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0-08

郭子光教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_第1页
郭子光教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_第2页
郭子光教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_第3页
郭子光教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_第4页
郭子光教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子光教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郭子光教授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研究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郭子光教授1对ITP病机的认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儿童、妇女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本病有90%的患者血清中存在血小板抗体,可引起血小板破坏,因此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综合病症。本病特点: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佳,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加或正常,但幼稚巨核细胞比例增高,而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血小板减少呈负相关。急

2、性型少见,多见于儿童;若病程超过6个月则属慢性型,其起病隐匿,约占本病患者80%以上。西医治疗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输血小板、脾切除等,但仍然复发性大,且有10-30%的患者属于难治范畴。急性型多属温毒发斑。阳络伤——皮肤瘀斑、鼻衄、牙龈出血阴络伤——尿血、便血待其缓解之时,则呈一派热病之后阴津损伤之象。慢性型属内伤发斑。肝脾虚损、瘀血阻滞病久可及肾,形成肾阳虚、肾精亏损等病变。还应注意,本病急性型或慢性型急性发作者,个别病例可因病情暴急,以致

3、心营瘀阻而昏厥,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局面。火毒伤营动血2临床治疗经验治疗目标:迅速提升血小板,控制出血,防止瘀阻,巩固疗效,杜绝复发。治则治法:急性型——清热凉血、化瘀止血、养阴生津慢性型——养肝血、补脾气、活血止血(从肝脾论治)经验用药:鸡血藤、阿胶、大枣、仙鹤草——促进血小板生成与释放水牛角、丹皮、山药、甘草—抑制免疫抗体形成2.1急性型治疗经验(1)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可有发热、恶寒,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甚至大片血肿,鼻、齿龈、口腔甚至

4、内脏出血,但颅内出血则很少发生,血小板数多在20×109以下。(2)辨证分型★气营热盛、动伤血络证主症:起病急,发热,面赤目赤,心烦口渴,紫癜鲜红密集,兼鼻衄齿衄,或尿血便血,溲黄便秘,舌红苔黄或红绛无苔,脉多滑数治法:清气凉营、凉血止血方药: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30g,生地黄20g,赤芍、丹皮、栀子各10g,石膏40g,知母、金银花、连翘15~20g,仙鹤草25g。1日1剂,水煎服。★营热阴虚、动血伤津证主症:紫癜色鲜红,时有反复,常伴头晕,心悸,乏力,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失眠盗汗,口渴不欲饮,鼻衄,齿衄,或月

5、经过多,舌红无苔或薄黄苔,脉细数。治法:清营养阴、凉血止血方药:方选茜根散加味。生地黄、玄参各18g,丹皮、阿胶各15g,茜根、麦冬、龟板、旱莲草各20g,黄柏10g。1日1剂,水煎服。急性型加减:鼻出血突出者——酌加炒蒲黄、白茅根、血余炭齿龈出血突出者——酌加白茅根、藕节痰中带血——酌加白芨、藕节大便带血——酌加地榆、槐花尿血者——酌加大蓟、小蓟月经过多——酌加侧柏炭、棕榈炭、血余炭瘀滞严重者——酌加丹参、鸡血藤、三七粉高热昏迷,为热陷心包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急性型预后:急性型多数患者经治疗数周后,病情可得到逐渐缓解

6、或痊愈,但约有10~15%可转为慢性型。凡出血在Ⅲ级以上者均需加用三七粉6~10g,1日分2-3次冲服善后调治:急性型后期一般多有气阴损伤、脾胃失和等余症,用玉女煎加减调治:生地黄、麦冬各20g,知母、牛膝各15g,山药、谷芽各30g,甘草10g,太子参30g,大枣25g。1日1剂,水煎服。每日还可以大枣或花生仁30~50g,或鸡血藤50g,加大米适量,煮粥长期食用。2.2慢性型治疗经验(1)临床表现:多发于成人,女性为男性的3~4倍,不易找到诱因,常隐匿起病,且有反复出血倾向。一般出血症状较轻,反复发生皮肤粘膜散在性

7、瘀斑、瘀点,或有鼻衄、齿衄、月经过多等症。有的则因出现拔牙、手术或创伤后出血延长时才引起重视。其血小板常波动于15~60×109之间,但其出血症状与血小板数并不成比例。有的病人可呈急性复发演变,血小板骤降至20×109以下,全身广泛性针尖样出血点,伴以鼻衄、齿衄等。(2)辨证分型★肝脾虚损证主症:为血小板减少,紫癜,各种出血倾向,不一定有如饮食不佳、消化不良、面色苍暗、唇甲淡白等脾胃运化和肝血不足的症状。治法:养肝、益脾、化瘀方药:常用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g,白术、桂圆肉、生地各20g,阿胶(化服)、枸杞子、旱

8、莲草各15g,仙鹤草、鸡血藤各30g,大枣50g,炙甘草10g,丹参10~15g,木香10~15g。1日1剂,水浓煎,日3夜1与服。加减:出血重者——加藕节20g、三七粉10g(1日3次冲服);肝阴虚——酌加女贞子、山茱萸、龟胶脾湿壅滞——轻者酌加藿香、厚朴、白豆蔻、茵陈重者合用藿朴夏苓汤加味(藿香、厚朴、法半夏、茯苓各15g,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