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ID:20284732

大小:3.47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0-09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_第1页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_第2页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_第3页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_第4页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作为动态的文学活动:生产——传播——消费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和文学欣赏文学消费文学接受文学欣赏(初始阶段)文学阅读(高级阶段)一、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互动关系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中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文学生产文学消费提供文学消费的对象规定文学消费的方式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文学生产决定着文学

2、生产的最后完成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市场规律)文学生产文学消费消费的能动性:消费者对作者创作意图的背叛:如《鲁滨逊漂流记》,本来就是一篇颂扬新兴殖民主义的说教作品,但却成了一种异域情调的冒险故事。辩证的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两者的平衡问题。(或者说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小众艺术与媚俗艺术……)二、传播之于文学的重要性但生产和消费之间作为中介的传播对文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从古代就比较重视文学的传播宣传包装等活动了。三、文学生产者为生活或生计的作家为政治的作家作为职业的作家外在限制与精神自由作为工业化的文学生产为生活或生计的作家为

3、挣钱而写作接受外来的资助理解作家被包养从事第二职业作家之穷与“诗穷而后工”为政治的作家(御用文人、非御用的政治文人)文学与政治作为职业的作家外在限制与精神自由生产的工业化(好莱坞、禾林小说)例子:郭敬明的文学生产产业1、作品创作本质上是内容生产。郭敬明的作品,如果以传统文学标准去定义归类,可以归为青春写作的行列。郭敬明精说:“任何产品只有具有完善的复制性,才可以称之为商业。而我们个人,郭敬明也好,余秋雨也好,或者安妮宝贝也好,它是没有可以复制的模式的。你一年也就写这么一本书,你写不出来,没有人可以来复制你,这个很个性、很特例的东西,不能称之为商业。所以,我要在自己最黄金的时候,将

4、不可复制变得可复制。”2、作品发行本质上是市场营销。2006年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出刊《最小说》——一本青春文学系列刊物。他用《最小说》为平台举办写作比赛,搜寻有潜力的青春写手,以公司的名义签约,出版他们的作品。3、读者的本质是现代工业消费市场中的消费者。4、作者的本质是名人文化中的明星。郭敬明对他的读者来说,并不只是作品的生产者,还是他们生活追求的典范,所以,他的读者更是他的粉丝,郭敬明的生活习惯、衣着打扮、行为举止等等,跟他的作品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同他的作品一样,是他们的一种消费方式的标志,粉丝们购书的这一消费行为,不只是消费书的内容,还消费了作者郭敬明对他们来说

5、所代表的符号意义——青春、忧伤、时尚、物质主义的自恋等等这些或显明或隐藏的意义认同。四、文学传播(一)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所谓“媒介即讯息”,按照麦克卢汉的阐述,是指“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里的意思是说,任何媒介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承载内容的“形式”或内容的载体,它本身也会对人产生“内容”作用,使人产生或形成与媒介相关的标准和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不是媒介的具体内容带来的,而就是媒介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二)媒介发展简史:口头传播:印刷媒介:本雅明《

6、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灵韵”的消失:民主——艺术气息电子媒介(大众传播媒介)(1)所谓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麦奎尔,斯文·温德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2)大众传播带来的转变汤普森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大众传播较之以往传播(主要是口头的面对面传播)的重大的转变:一是受众并不一定出现在信息生产、传播和扩散的现场,因此,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和扩散的人员就丧失了面对面传播所具有的直接的、持续的特征,由此造成了传播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促使着

7、传播者想尽一切办法去减少不确定性而引导受众按照自己的路子去走。这里面就有了许多人为的因素没有许多控制机制。二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可储存性(如可书写到书上、存在光盘中等),使得传播具有了很大持久性,可被延伸、被历史化,它们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实际上已成为我们历史的一部分。三是传播信息的普遍商品化,即信息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换。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明显的。信息可以赚钱。四是大众媒介虽然可以传播大量受众似乎可以无限制地获得信息,但信息的传播显然受到了各种方式的限制和管理,受众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