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

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

ID:20443391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_第1页
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_第2页
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_第3页
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_第4页
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文本细读中的“咬文嚼字”王木春叶圣陶先生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叶老告诉我们,在对待文本时,不能“不求甚解”,浮浅疏狂;一字一词都“未宜忽”,要潜入文本,“悟”出字词背后的“神”,摸清思路,沟通心灵。所谓文本细读,在笔者看来,首先是字词的细读,这个“童子功”对于学生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学生进入语文殿堂的必经台阶,也是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发掘文本的内涵,进而做出个性化的“丰沛的阐释”。到达这一阶段,学生终身学语

2、文的能力和习惯,就完全奠定了。近年来,随着文本细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文本细读,尤其重视在“咬文嚼字”方面下工夫。这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语文课堂对传统的回归。但在具体教学中,不少老师在文本解读时存在一些问题:1.矫枉过正文本细读时,“咬文嚼字”得过头了,往往陷入几个无关紧要的字词中自我纠缠,把原本灵动多彩、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变成冰冷乏味的文字“手术课”。不久前,听一位老师上高中古诗《书愤》,教学第二环节是老师串讲词语,她问学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的“真”如何解释,学生回答“真的”“真正的”“确实”。老师让

3、学生重返文本“细读”,接着讨论,最后得出解释为“确实”较准确。但一堂课宝贵的十来分钟也倏忽过去了。剩下二十几分钟,后面两三个重要环节反而潦草了事。年轻老师显然没有抓住这堂课的重点内容,以为文本中的每个字都需要细读。其实,叶老所谓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是有条件的,不是字字都值得花力气去解决,从教学实际看,这样做也是不可能的。《书愤》中的“真”字,平时教学很容易被忽略,老师提出来让学生思考是必要的,但纠缠太久则没必要,因为这不是诗中关键字眼。学生只要了解它的意义,就可以轻轻放过。诗中值得用心玩索的字是“愤”“空”,如果抓住这两个字展开教学,这首诗就容易读通读透,

4、品出味道来。2.刻意拔高作品,文本解读无中生有某老师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中描写兰亭四周环境时有一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该老师就在“修竹”一词上大做文章。他认为王羲之以“修”饰“竹”,大有深意,不能简单地将它译为“长(高大)的翠竹”,根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写“邹忌修八尺有余”,也用了“修”;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写孔明身高,用的是“长”,据此推知,“修”和“长”都可以用来表示“高”,但“修”与“长”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大不相同;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境就会发现,“修”更能凸显邹忌伟岸、英俊之容貌,所以王羲之以“修”饰“竹”,其意不全在“竹”

5、,而是借竹之坚韧挺拔、淡泊清雅来表现洁身自好的志趣。如是一番文本细读,罔顾文本与,是语文老师的“一厢情愿”。我们知道,“修竹”一词紧承“崇山峻岭茂林”,具体描写兰亭一带的清雅景色、烘托群贤欢聚的场景而已,并无什么微言大义。该教师这番咬文嚼字,虽旁征博引,煞费苦心,却因为脱离语境,过度拔高,牵强附会,反而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悬浮之感。诸如此类自我纠缠与无中生有的咬文嚼字现象,在当下语文课堂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文本细读中应正确地“咬文嚼字”:1.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材中的文本有别于课外的普通文本,一篇普通文本一旦被选人教材,成为教材文本,就承载起自身之外的其他使命。

6、教师在解读过程中至少必须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教学目标(包括课标、单元目标、单篇课文的目标);二是学情,比如学生已有的基础及其目前接受水平等。在备课时,教师对文本的处理应关照这两方面因素,要带着“任务”去咬文嚼字,确定更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文本细读更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特级教师陈日亮对鲁迅《风筝》的解读与众不同,他抓住作品开头“惊异”“悲哀”两个关键词。“悲哀”体现于两处:一是文中“我”对弟弟进行“虐杀”以及没有机会补过的沉重感,二是“对人的被伤害而竟然忘却的精神麻木,表达了无比的沉痛”。这种解读相当到位,但陈老师没有把这些观点都交给学生,他说

7、: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篇情感内涵如此丰富深湛,而表达又如此摇曳跌宕的散文诗,可谓是“醍醐”,但不能拿它“灌顶”。像上述的“反封建”内容,可自然触及之,却不要大做发挥,只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两点:1.不让弟弟放风筝这么一件小事,为什么会说成是“虐杀”。2.别人既然已经全然忘却,为什么还会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这就够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反复朗读,品味一些关键词,然后通过“熟读”强化对课文的感受。在此,我们发现,陈老师“过滤”了个人解读中体现“悲哀”第二处的分析(“对人的被伤害而竟然忘却的精神麻木,表达了无比的沉痛”),只把第一处(文中“我”对弟弟进行“虐杀”

8、以及没有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