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识及注意--学习辅导

第二章 意识及注意--学习辅导

ID:20501174

大小:9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3

上传者:U-4549
第二章 意识及注意--学习辅导_第1页
第二章 意识及注意--学习辅导_第2页
第二章 意识及注意--学习辅导_第3页
第二章 意识及注意--学习辅导_第4页
第二章 意识及注意--学习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意识及注意--学习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学习辅导第一节意识一、什么是意识意识在心理学的概念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意识”的概念:1.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既可以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如阳光的温暖,夜晚的寂静;也可以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如疲劳、眩晕、焦虑、舒服或饥饿等等);还可以觉察到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从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这种控制和调节可以保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像在机器人或人工智能这样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通常需要一些特定的功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这种控制和调节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此外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也可以规范个体本身的言行举止,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警觉等。二、什么是无意识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的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三、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包括:1.无意识行为(下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例如熟练打字时不必注意每个字母键的位置;又如打毛衣熟练的人可以专注看电视,而不耽误手头正在编织的毛衣。2.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比如,一个正在专心读书的人,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没有听到;一个专心关注足球比赛的人,即便有人在的旁边对着他吹气,他也没有感觉到。声音虽然传入他的耳朵,气也吹到他的肌肤,可就是因为太专注而察觉不到。又如小时候家长送孩子上学,总会耐心地教他如何记住家里往返学校的路,记住沿途的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如电线杆,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的样子等.可是等到你稍大一点的时候,不论是去学校还是回家,你再也不会边走边用心去记沿途的标志,两条腿仿佛长上了眼睛似的,到了该拐弯时便拐弯,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或家里。电线杆,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等刺激物还是原来的,只是孩子已对刺激无意识了。3.盲视。还有一部分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韦斯克朗兹曾报道一个这样的案例:一个大脑视觉皮层(17区)受损的病人,其视野的绝大部分变成了一个大的黑点。他无法觉察到,也报告不出呈现于这个大黑点的刺激。但他可以对呈现于这个黑点内的不同刺激进行区分,超过几率水平。这说明,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8 四、意识的状态意识状态的变化与个体身体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如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血压等的变化。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周期性自然变化,就叫做生物节律。以下是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睡眠与梦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梦是睡眠期间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人睡觉的时候都会做梦。一个人一夜会做4-6次梦,大约占据1-2小时的时间,但是人们却觉察不到。梦频繁地进入到睡眠中,使得睡眠的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睡眠与梦的个体差异在于:睡眠时间长短不同;何时睡眠不同。而共同点在于:都遵循“睡眠-清醒”这样的模式,并与昼夜交替相吻合。2.催眠整个心理学领域中最神秘怪异的莫过于催眠术,也称催眠。由于个体在被催眠之后的特殊表现,更让人觉得这个领域深不可测,甚至有些地方把催眠看作是巫术。根据心理学家对催眠状态下脑电波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催眠的确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催眠一词是从希腊神话中睡眠之神“许普诺斯”的名字中得来的,人们在催眠的时候会出现深度放松的、类似睡眠的状态。但是,它和睡眠是不一样的。对催眠的一个广义界定是一些对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的人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的一种觉知状态。对于睡眠与梦、催眠这两部分内容将在本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进行详细的阐述。3.白日梦和幻想白日梦与幻想是意识的自发漂移,通常表现为漫无边际的遐想,比如:正在一个学生做物理作业,突然走神了,想起看过的西游记,情不自禁想象自己像孙悟空那样一个筋斗十万八里,腾云驾雾,水帘洞,花果山……,美啊!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白日梦程度严重时,称为幻想。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过白日梦的经历。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目前,已经发现很多能改变人意识状态的药物。持续服用某种药物就会产生耐受性,与耐受性密切联系的是生理依赖,耐受性和生理依赖的后果是成瘾。成瘾的人中断药物后需要忍受痛苦的戒断症状(颤抖、出汗、恶心,甚至死亡)。因此,长期使用药物作为改变意识状态的方法,例如,酒精、鸦片类镇静药,通过抑制功能,使服用者产生快感,但是这些快感的获得是以记忆和自我意识或其他生理机能受损为代价;而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摇头丸等兴奋剂通过刺激神经功能起作用,使服用者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改变自我意识状态,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五、意识的作用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本身具有的功能,对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意识的这种功能限制了无关信息的输入,无关信息被过滤掉或成为背景噪音,因此,人可以将心理活动集中在即刻目标信息上。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比如人们依据过去的经验,可以区分出听到的声音(客体)是亲切的交谈声,而不是还是愤怒的吵架声(事件);可以区分出笑(客体)是会心的微笑,而不是轻蔑的冷笑(事件)。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通过意识,人们分析因果关系,想象当时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人们的预期目标来指引行为。8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例如,有时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产生“幻听”、“幻视”等幻觉;人眼中的“盲点”等。当然,意识也有局限性。在大多数条件下,外部世界仍限制着意识经验的内容范围,而且意识经验并非外部世界的镜像,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例如,波长超过一定范围的光,频率低于特定范围的声音等。这种局限性通常由感官的特性决定。此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局限,比如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事情会视而不见,因为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容纳过多的东西。第二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注意的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如一个人在剧院里看戏时的注意指向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动作、表情、服饰,而忽略了剧场里的观众。2.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例如,医生做外科手术时,注意集中于病人的病患部位和自己的手术动作上,与手术无关的便排除在他的意识中心之外。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二、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1.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2.生理变化。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甚至可能暂时停止。而紧张注意时,心跳则会加快,拳头握紧。3.无关动作停止。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动作会暂时停止。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三、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产生有无目的性及所需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1.不随意注意又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的事物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1)相对强烈的刺激:例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一种鲜艳的颜色,都会立刻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一种刺激与其他刺激互相比较的力量)。例如在屋里安静的时候,很小的脚步声也能引起注意,而在很喧闹时,这种脚步声就不起作用了。(2)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例如在听报告时,如果报告人的声音突然停止了,马上就会引起听众的注意。(3)不断变化的刺激:例如霓虹灯的一闪一熄的刺激,特别容易引起行人的注意。8 (4)刺激物与周围事物的反差。例如,我们在嫩绿的草原上很容易发现白羊一样,“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在许多小孩中有一个大人,就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由于不随意注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付出过多的脑力活动和意志努力,不致产生身心疲劳,因此,在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注意形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这种注意缺乏预定的目的,又容易受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受客观刺激物的特点的影响,单凭这种注意是不可能进行系统学习和艰苦工作的。所以只有把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才能发展注意,提高工作效率。2.随意注意又叫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如果说直接兴趣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那么间接兴趣则对随意注意有巨大影响。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排除各种干扰,对活动对象保持随意注意。例如,一个人刚开始学外语时,常常觉得背单词、学语法很枯燥乏味,但一想到学好外语就能直接阅读国外的第一手资料,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在学习时,就能克服困难,刻苦攻读外语了。在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利用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有助于集中随意注意。此外,人们为了集中注意,除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干扰之外,有时还要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这些干扰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也可能是集体的某些状态(如疲劳、疾病和一些无关的思想和情绪)。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特征上,随意后注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类似于随意注意,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随意后注意实际上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开始从事某项生疏、不感兴趣的工作时,人们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这项工作熟悉了,并发生了兴趣,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这时,随意注意就发展成了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四、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要使注意长久的集中在一个对象上,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个人在长时间的注意一个对象的过程中,总包含着一系列注意的起伏波动,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之为注意的动摇或注意的起伏。例如,把一只表放在距离耳朵一定距离的地方,使他刚能隐约的听到滴答声,被试会有时听到表的声音,有时又听不到,或者感到表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力水平对注意的稳定性都有影响。(二)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扩大注意广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8 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个体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注意的广度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扩大注意的范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同样的时间内输入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学到更多的知识,尤其是从事一些特殊职业的人,比如驾驶员、排字工、打字员等,都需要较大的注意范围。(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动。注意的分配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司机需要一边驾车,一边观察路况。注意的分配需要一定的条件:(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这样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比较生疏的活动上。(2)还取决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一般来说,将注意分配到几种动作技能上比较容易,要想将注意分配到几种智力活动上就非常困难。如果所进行的几项活动之间已经形成固定的反应系统或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注意的分配也较顺利。(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例如,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语文课,再上数学课,学生就应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在个体从事复杂活动的过程中,注意的转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例如,飞行员在处理飞机起飞以及降落的短时间内,注意必须转移200多次。如果注意的转移不够迅速和准确,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注意的转移和分心相区别的是,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更换注意的对象,而分心却是由于注意受到干扰或影响,被动的离开了需要注意的事物。比方说,您正在写研究报告,需要查某一方面的资料,注意主动地从写研究报告转移到查阅资料上,这是注意的转移;在开会的时候,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注意受到了干扰,被动的离开了当时的会议内容,这是分心。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如果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高,或对新活动不感兴趣,注意转移就较困难、缓慢。第三节睡眠与梦一、睡眠及其功能(一)睡眠睡眠是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睡眠是一种普遍现象。无论人还是动物,在每天24小时中,都会有睡眠。其不同者只是在睡眠的形式、时间、地点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已。对于睡眠的功能,即“个体为什么要睡觉”这一问题,解释繁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睡眠的恢复理论和睡眠的生态学理论睡眠的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该理论似乎很有道理。一觉醒来,觉得精力充沛,浑身是劲。但是,减少睡眠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可以将睡眠时间减至5个小时;减少睡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对此,有人提出,可能只是睡眠中的某一成分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快速眼动睡眠对个体健康很重要,剥夺这类睡眠会产生有害影响。也有人认为,剥夺快速眼动睡眠只是使以后几天里这类睡眠增加。睡眠的生态学理论认为,8 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能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人的祖先不适应在黑暗中觅食,且受到大肉食动物的威胁,所以在夜里躲到安全的地方睡眠。随着生物进化,睡眠演变为生理功能周期变化的一个中性环节,是正常的脑功能变化的一部分。两种理论似乎都有可取之处,也许睡眠在最初是使人类避免遇到麻烦,而后来则演化为恢复身体功能的过程。二、睡眠障碍尽管睡眠是人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需要,但是约40%的成人报告自己有失眠的经历,有10%-15%的成人抱怨自己患有失眠症。需要指出的是,紧张或兴奋时偶尔体验到的难以成眠并不是真正的失眠,尤其从人进入中年后,睡眠更容易被打断也是正常的,无需为此感到烦恼或者服用药物。失眠症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服用安眠葯,其结果并不能使睡眠真正得到改善。安眠葯会减少快速眼动睡眠并且使人第二天感觉非常疲乏。况且长期用药,容易形成对药物的依赖,需要不断加大服药量以达到睡眠的作用。而停药后,失眠症却会更加恶化。失眠症究其原因多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以“神经质”性格的人最常见。他们容易为一些小事纠缠不清,有时一两个晚上不能睡好,就耿耿于怀,且认为大脑出了毛病。还有个别人在睡眠问题上自寻烦恼,规定自己睡眠时间8小时,偶尔完不成这个“义务”,第二天就打不起精神,并在“量”上大做文章,从不考虑“质”的存在,甚至到处求医问药,并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失眠症少,但是更棘手的睡眠障碍是发作性睡眠症和睡眠窒息。发作性睡眠症以白天周期性睡眠为特征,经常与猝倒联系在一起。睡眠窒息则是一种上呼吸道睡眠障碍。睡眠期间患者一晚会出现多达几百次的间歇性呼吸窒息。三、睡眠的阶段当一个人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其大脑的生理电活动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研究显示,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多b波。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b波则由a波取代。在睡眠状态时,脑电则主要是D波。一个睡眠周期,包括睡眠的四个阶段加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个周期约90分钟。每晚重复多次睡眠周期。深度睡眠(第四阶段睡眠)的时间在前半夜要远多于后半夜。大多数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约10分钟,而最后一次可以长达1小时。四、梦梦是睡眠的最生动有趣、又有些不可思议的环节。跳跃性的、栩栩如生的场景在梦中出现于脑海,实在是一种奇特的经历。长期以来,人们对梦的功能的解释一直存在着分歧,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以下几种。1.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2.生理学观点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活动。梦则是个体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3.认知观点8 尽管在睡眠期间,个体的很多机能系统都已停止运转,但是认知系统仍然在对已经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而这些活动的部分内容就会进入梦境随之显现出来。梦只是对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加以重新整合,使之转化为可意识到的知识。由于这种整合会涉及到对新旧记忆的操作,所以在梦境中可能会出现熟悉的场面和人物。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在梦境中也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可以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这一现象被称为明梦。研究显示,有的做明梦者报告说,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并能有意识地改变梦的方向。通过训练,个体能够提高做明梦的频率,并提高对梦境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第四节催眠一、什么是催眠催眠最早是在18世纪由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尔提出来的,用“动物磁”治疗病人,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后来,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于1841年提出催眠能够在手术中起到麻醉的作用,促进了它的发展。遗憾的是不久更为有效和可靠的麻醉剂出现了,催眠术再次被束之高阁,转而被一些人利用作为一种行骗的手段。催眠就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进入催眠状态。大约有10%-20%的人很容易被催眠;大约10%的人根本不可能被催眠。能否进入催眠取决于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即受暗示性)的高低。它包含两个因素,其一是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师的信任感;其二,是个体的身心条件和个性特征。那些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具有丰富想象力,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的人更容易接受催眠。二、催眠的原理催眠这种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下面介绍其中两种影响最大的理论:1.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认为催眠的作用只是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被催眠者在催眠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者的指挥,顺从催眠师的指示,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2.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两种基本功能: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执行功能可以使我们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监督功能可以使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催眠可以使两种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使其执行功能正常,并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或被弱化。目前,催眠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疗、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但是由于获得的材料中掺杂了催眠师的引导作用,所以不适宜作为法庭上的主要呈堂证据。三、催眠的基本过程通常情况下,催眠需要在特定的场所由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催眠师来进行。一次完整的催眠过程大概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催眠师是要了解被催眠者是否愿意接受催眠,并询问被催眠者所面临的问题,让其对自己能够记住的一些情况、当时的各种感受作系统的叙述。与此同时,催眠师要对被催眠者表示基本的关心,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被催眠者的信任。8 第二步,催眠师要为被催眠者做暗示性测查。第三步,催眠师要将被催眠者从正常的清醒状态诱导到催眠状态之中,也叫导入。导人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躯体放松法、钟摆运动法、言语催眠法等。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后像是睡着了,但并不是睡眠,这时的脑电记录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是一样的。大脑皮层接受催眠师命令的部分或自己关注内容的部分这时呈现强兴奋(清醒)状态,而皮层的其他部分则处于完全的或不完全的抑制(睡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在催眠师的指示或指引下进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最后,当催眠过程结束以后,催眠师必须解除被催眠者的催眠状态,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清醒状态之中。觉醒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如报数觉醒法等。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