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比较

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比较

ID:20577742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比较_第1页
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比较_第2页
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比较李娈英吴飒(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462000)【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1年8月于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8例,其中开腹组32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岀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程度及住院天数。结果: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忪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

2、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子宫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222-02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以往大多数子宫切除术均选择开腹进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种微创手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取代开腹手术已成为一种趋势,受到广大妇女患者的欢迎,该研究将两种术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

3、资料选取2009年9月一2011年8月于我院住院行子宫切除术的68例患者,其中开腹子宫切除术32例,经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36例,患者均已婚,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3.3岁,生育1-5胎,主要疾病依次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CIN1II等,所有患者均无生育要求,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5例不规则阴道山血患者均行分段诊刮排除了恶性病变,3例CIN1II患者术前均行宫颈锥切排除了宫颈浸润癌,68例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1.2手术方法1.2.1开腹组:患者取仰卧位,采取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4、,采用耻骨联合上横切口或下腹正中纵切口,按传统开腹手术步骤行全子宫切除术。1.2.2腹腔镜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标准的三孔操作法,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步骤[1]进行,C02气腹压力维持于ll-15mmHg,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人员操作。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手术吋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吋间、疼痛程度及住院吋间,术中出血量采用容积法加称重法计算.疼痛分级按主诉疼痛分级法等级评定,0级:无疼痛;I级(轻度):冇疼痛但能忍受,正常生活、睡眠无干扰;II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I

5、II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1.4统计学处理釆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见表1表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腹腔组中无中转开腹者,手术吋间长于幵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幵腹组(P<0.05)。2.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见表2。表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表2可以看出,腹腔镜组术后排

6、气吋间,术后住院天数、疼痛程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2.讨论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由于女性生殖道的结构特点,由多种方法可将病变的子宫切除,以往大多数子宫切除术均选择经腹进行,手术难度相对较低,对手术器械要求不高,但由于腹壁切口长和术后肠道干扰多,术后恢复时间长,盆腔粘连发生率高,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因具冇微创手术特点而有明显优势,包括腹部切U小,住院吋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快等,腹部切U小这一特点对肥胖患者更为有利,术吋视野清晰,并避免腹部大切口愈合不良问题,因此逐步为

7、患者所接受。冇资料表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较轻[2】。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更新,视频技术及麻醉技术的提高以及操作者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的增加,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的难度逐渐降低,适应症明显拓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也有其局限性,不能完成巨大子宫及盆腔严重粘连者的手术,对此类患者,应术前充分估计选择开腹手术或术中遇到困难而中转开腹。参考文献[1】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66-168[2】赵倩.边爱萍.许雅娟.腹腔镜全子宫切术对血清IL-2、IL-10的影响中国妇

8、幼保健2011.26(26):4019-40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