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ID:20771223

大小:1.5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0-16

上传者:文档小小白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1页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2页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3页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4页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姓名:刘珍指导教师:张德玉副教授杜凡副教授所在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二〇一五年五月 Universitystudents’moraleducationresearchundertheangleofTheGreatLearningDissertationSubmittedtoBeij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LawbyLiuZhe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DissertationSupervisor:AssociateProfessorZhangDeyuAssociateProfessorDuFanMay2015 摘要《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教材,它设定了道德培养的目标,揭示了实现道德修养目标的进修阶梯,建构了关于道德培养的完整体系。《大学》所体现的德育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封建礼法和道德规范,对于塑造理想人格、稳定传统社会的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学》文本为依托,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大学》所隐含的德育理念,期望能够对当今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所指导。本课题采用比较研究、文献研读、资料查询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等研究方法,从伦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大学》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二章是正文的开始,本章主要是论述《大学》的文本内容,以“三纲领”和“八条目”为主要线索,分别对每一纲领、每一条目进行分析和解读,逐步勾勒出《大学》所描绘的完善人格品质的道德修养体系。第三章主要阐释《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并论述这些道德教育理念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对其现代价值作出评析和判断。第四章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和原因为主要内容,深入分析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的内容是《大学》体现的德育理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该部分主要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大学》的道德教育理念,分别阐述这三个方面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关键词:《大学》;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三纲领;八条目I AbstractTheGreatLearningisaclassicalbook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leaderteachingmaterialofantiquitymoraleducation.Itsetthetrainingtargetofeducation,revealedadvancedstudyingladderofachievingthetargetofmoralaccomplishment,andbuiltcompletesystemaboutmoraltraining.Itplaysanimportantroleinfoundingidealpersonalityandstablingorderoftraditionalsociety.Thistexttakesuniversitystudents’ideologymoraleducationasresearchingconceptandanalysesthecryticideainTheGreatLearningaccordingthetextofTheGreatLearning.Hopingthisdoeswelltocurrentmoraleducationofuniversitystudents.Thisobjectisusingthecomparativeresearching,documentsreading,datainquiringandtheorylinkingpracticemethods,doesexhaustiveanalysisfromangleofethnicsandeducation.Themainresearchingcontentasfollows:thesecondsectionisthebeginningofmainbodywhichmainlydiscussthetextofTheGreatLearning.Takingthreeguidingprinciplesandeightentriesasmaintrail,doesanalysisandunscrambletoeachcreedandentryandoutlinethemoraltrainingsystemofperfectpersonalityqualitythatTheGreatLearningdescribedstepbystep.ThethirdsectionmainlyexplainthecontentofmoraleducationideaofTheGreatLearning,discusstheadvantageanddisadvantageofthesemoraleducationidea,andanalyzeaboutitsmodernvalue.Thefourthsectionanalyzestheexistingproblemsofuniversitystudents’moraleducationincurrentsocietyandrevealsthereasoncausingproblemsfromseveralaspect,takingthecurrentconditionandcausesofuniversitystudents’moraleducationasmaincontent.ThefifthsectionisthemessagethatthemoraleducationofTheGreatLearningdoestouniversitystudents’moraleducation.Thissectionexpoundsseparatelyhowsociety,schoolandstudentsexerteachimportantactionandpromotethedevelopofuniversitystudentsmoraleducationwork,combiningthemoraleducationideaofTheGreatLearning.Keywords:TheGreatLearning,universitystudent,moraleducation,threeguidingprinciples,eightentriesII 目录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国内研究现状.....................................................................................................................11.3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31.3.1研究目的.................................................................................................................41.3.2研究方法.................................................................................................................41.4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41.4.1论文的创新点.........................................................................................................41.4.2论文的不足之处.....................................................................................................5第2章《大学》道德教育体系.......................................................................................................62.1“三纲领”——人生理想的目标.....................................................................................62.1.1明明德.....................................................................................................................72.1.2新民.........................................................................................................................82.1.3止于至善..................................................................................................................92.2“八条目”——道德进修的阶梯...................................................................................102.2.1格物致知...............................................................................................................102.2.2诚意正心...............................................................................................................112.2.3修身齐家...............................................................................................................122.2.4治国平天下...........................................................................................................132.3小结...................................................................................................................................14第3章《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及价值评价............................................................................153.1《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153.1.1三纲领的本质:品德培养目标..........................................................................153.1.2格物致知的本质:善恶.......................................................................................163.1.3诚意的本质:良心...............................................................................................163.1.4正心的本质:节制...............................................................................................173.1.5修身的本质:道德修养.......................................................................................173.1.6齐治平的本质:道德教育...................................................................................183.2对《大学》道德教育理念的价值评价..........................................................................193.2.1进步作用...............................................................................................................193.2.2历史局限性...........................................................................................................203.3小结...................................................................................................................................21第4章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致因................................................................224.1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224.1.1高校道德教育方面...............................................................................................224.1.2教育主体自身方面...............................................................................................244.2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254.2.1社会环境因素.......................................................................................................254.2.2家庭因素...............................................................................................................264.2.3学校教育因素.......................................................................................................274.2.4大学生自身因素...................................................................................................284.3小结...................................................................................................................................28第5章《大学》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305.1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305.1.1倡导“孝、悌、慈”的家庭文化......................................................................305.1.2推行“德财并重”的价值取向..........................................................................315.1.3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325.2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33III 5.2.1贯彻“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345.2.2推行“知行合一”的德育方式..........................................................................355.2.3丰富道德教育内容...............................................................................................365.3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75.3.1强化道德自律.......................................................................................................375.3.2注重内省慎独.......................................................................................................385.3.3树立远大理想.......................................................................................................395.4小结...................................................................................................................................40结束语...............................................................................................................................................41参考文献...........................................................................................................................................42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3致谢...................................................................................................................................................44IV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生产力取得巨大飞跃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逐渐凸显,这些不良社会现象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只有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如道德教育内容功利化,道德教育理念倾斜化,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偏低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存在于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广义上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具体来看则包括:社会环境方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至于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1.2国内研究现状《大学》作为儒家哲学的一部经典著作,是研究儒家道德思想的法门,致力于研究《大学》的名家、学者数不胜数,部分学者甚至穷其毕生之力进行研习,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现将本文对《大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梳理列举如下:一、学术著作的研究概况:有专家学者从《大学》文本内容着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研究。如:王岳川的《大学中庸讲演录》、南怀瑾的《原本大学微言》、钟茂森的《细讲<大学>研习报告》、傅佩荣的《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姚淦铭的《大学智慧》、黄怀信的《大学中庸讲义》等,这些著作运用或列举事例、或直译文本的方式详细地阐述了《大学》文本的基本内容。也有一些学者是在研究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时有提及《大学》的部分内容,如:朱义禄的著作《儒家思想人格和中国文化》、韩秀丽出版的《四书五经与现代文化》以及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生活》等。还有学者在研究高等教育时以《大学》的相关内容为重要依据,如:邓球柏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这本书的开篇就十分明确地提到《大学》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不仅阐述了“三纲领”和“八条目”,还分别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目的、内容、要求和逻辑结构等概念,强调“修身”在思想政治教1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揭示了《大学》所体现的教育目标。涂又光在其著作《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中高度赞扬《大学》,把它所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总结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律[2],认为这个总规律最终必然实现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条目之中。二、期刊论文的研究概况:1.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发现,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不胜枚举,进一步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篇名进行检索共计得到5000多条结果。从检索的结果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以网络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为研究起点的文章居多,文章结构大多是先分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的影响,然后提出相应对策,如:王洁的《浅议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中首先分析我国网络文化的现实状况,指出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原因很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后提出要重点增强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2.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其中以儒家道德思想为研究对象的居多。这些文章大多是把儒家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作为指导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来呈现的。如:韩月秋的《论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教育》阐述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理论,以文化传承为出发点,分析儒家道德教育的积极因素,试图挖掘现代道德教育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根源,提出建构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的现代道德教育新模式。李婉露发表的《儒家德育思想与我国当代高校德育研究》将重点放在对儒家德育思想的分析梳理上,并据此分析了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指出在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儒家文化的关系的前提下,在借鉴儒家思想的过程中,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对《大学》的研究以“《大学》”为篇名进行检索时,由于检索系统无法识别书名号,得到的结果不具有参考性。因而将“《大学》”作为关键词再次进行检索,得到结果1000多条。分析检索结果,可以将这些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类:1.以其他学者对《大学》的研究成果为视角,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如:辜桃《<大学>在近三十年中国大陆的阐释》着重分析和梳理了这三十年来大陆的学者们对《大学》文本的阐释,从教育领域、学术研究领域以及大众文化领域内对《大学》的阐释中展开剖析与反思。金建州的《<大学>研究综述》分别论述了从汉代到唐代和宋代及后期对《大学》的研究,并列出了不同朝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相关著作。2.以《大学》的某一单独理念为研究对象。如:朱翔飞的《<大学>“格物”解平议》从《大学》的八条目之一“格物”入手,通过对比分析章太炎、饶宗颐、裘锡圭三位学者对“格物”的解释,进一步解读“格物”的原有含义。郭华茹、祝忠孝的研究成果:《<大学>“明德”、“知2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止”、“修身”理念品析》以“明德”、“知止”、“修身”这三个核心理念为研究的切入点,明确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塑造传统道德人格的作用,最后从这三个理念中汲取文化价值用以指导当代思想道德建设。3.以《大学》所体现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为研究对象。如:王岳川的《<大学>的当代意义》认为《大学》较为重视个体的光辉心灵和精神价值,强调不仅要尊重教化,更要尊重道义,这种思想对于完善个体的精神境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贾艳红的《<大学>主旨及对后世的影响》列举了《大学》的中心思想:性善论、以修身为本的思想政治哲学、絜矩之道和修身的途径这四个方面,并分别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了《大学》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3.对《大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以“《大学》”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关键词展开检索时,并没有得到任何相关文章。将“《大学》”与“高校”、“教育”设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时,仅得到3条较为相近的结果。李双双的《<大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从《大学》所隐含的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其主要内容,以教育目的和教育程序为主要依据,引申出当代大学教育必须要具备的教育理念:伦理教育、情感教育以及关怀教育。邱晓煜的《论<大学>的德育理念在高校的运用》阐述了《大学》所蕴涵的德育理念,从培养目标、德育思想、主体性道德教育、修身论等方面揭示了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黄秋蓉的《<大学>自我教育思想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以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为研究对象,从自我教育的目的、路径和方式等多个方面归纳《大学》所体现的自我教育思想,重点解析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和根源,从《大学》的教育思想中提炼有用内容,用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对这三篇较为相近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李双双主要侧重于《大学》的教育思想,从《大学》中提炼出的教育思想较为空洞,如公民教育、情感教育等,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的针对性。邱晓煜在研究《大学》的德育理念时将侧重点放在高校的德育工作,没有关注大学生在德育培养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作用。黄秋蓉的文章则重点剖析了《大学》的自我教育思想,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一特定角度进行研究。这三篇文章各有侧重点,尽管都没有将《大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但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大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对《大学》文本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直接以《大学》为研究视角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还需要相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3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1.3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1.3.1研究目的《大学》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道德教育摹本,在当时被奉为君子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它以“三纲领”和“八条目”为文章主线,不仅揭示了人生理想的价值目标,还列举了实现目标的进修阶梯,可以说是一部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群体道德培养的儒家经典巨著。《大学》构建了什么样的道德教育体系?这一道德教育体系能否适用于我国当代高校?这就是本文的两大研究目的。为了解决这两个疑问,本文以朱熹所注解的《大学》版本为依托,结合多学科详细解读、深入分析,试图从儒家先贤所倡导的道德思想中提炼精髓,并找出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道德教育思想,期望能够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有所启迪。1.3.2研究方法本课题在借鉴目前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当前学者尚未涉及的领域进行全面的剖析和研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比较研究法。目前,针对《大学》道德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展开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但是有些学者对《中庸》、《论语》等其他传统经典著作做过类似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会注重对这些资料的学习和借鉴,对众多材料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丰富文章内容。2.文献研读法。除了将《大学》文本作为本研究课题的主要资料之外,本文将采用大量的文献以辅助论文的引证。本人还将深入研读现代伦理学和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的专著和历史文献,从资料中梳理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教育思想,以此作为论证依据,阐述如何将《大学》这一儒家传统文化经典应用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3.资料查询法。本人将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国家图书馆以及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收集大量资料,对资料进行认真筛选、仔细研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论文框架。1.4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4.1论文的创新点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研究选题上,以《大学》道德教育体系为出发点,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学》所揭示的道德教育思想来指导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凸显的一些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问题的不良因素,这不仅需要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大学生群体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二是在研究角度上,本文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以现代伦理学为研究视角,探讨4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大学》所隐含的现代伦理涵义,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来探讨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三是在研究材料上,本文收集和整理国内专家、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解读《大学》的原义,并从中提炼道德教育思想和现代价值,思考如何将《大学》的优秀思想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并提出贴近实际的相应对策。1.4.2论文的不足之处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在于相关学术背景知识的匮乏。由于本课题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内容,如伦理学、教育学等,需要对这些学科进行交叉对比,因而对相关知识储备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本人知识有限,对《大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对于部分问题的分析仍然停留在表层阶段,在这一点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本人在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本人将与相关学科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查阅大量的专著和文献,以弥补专业知识的缺失。5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第2章《大学》道德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许多经典名著被重新拾起。这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学》一文。《大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本来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当时被编入《礼记》之后,与其他各篇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而被世人忽略了数百年之久却没能引起重视。自唐代开始才逐步受到重视,尤其是经过程颐、程颢和朱熹等理学大家的高度赞扬之后,才慢慢地从《礼记》中剥离出来,对后世的思想界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从而成为我们现如今耳熟能详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一篇。关于《大学》一文的学术价值,北宋著名的理学家伊川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价:“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3]这也是《大学》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原因之一。“大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礼记》中有记载:古人八岁入“小学”。先从学习洒扫应对开始,然后逐渐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4]宋代朱熹先生注释:“大学者,大人之学也。”[3]4那么,什么人才称得上是大人呢?针对这一问题《周易》里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5]其实就是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这里所指的“大人”就是平常之人,凡是立志于内养功夫和外用知识,并且能够达到一定境界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大人”。从这一方面来看,《大学》也可以说是普通人要学习的教科书之一。从2013年开始,中山大学要求新入学的学生阅读传统书目,并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想,而今年的阅读书目就是《大学》。未上大学,先读《大学》,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大学》不仅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大学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1“三纲领”——人生理想的目标《大学》有几个纲领?这里存在一些争议,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三个纲领,南怀瑾先生则认为《大学》包括四个纲领: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先生解释为:大学之道的“道”为第一个纲领。本文并不十分赞同南老先生的观点,从整体结构上来看,“道”含义较广,内在地包含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三个方面,前者与后三者是从属关系,而后三者是同一层面的概念。因而,本文认为《大学》一共有三个纲领,即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4《大学》开宗明义,从文章6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一开头便警策性地列出“三纲领”,并以此作为人生崇高理想的维度、标尺和境界。[6]“三纲领”基本上构成了《大学》道德教育的总纲领,其目的在于探索道德培养的客观规律,发扬崇高而光明的道德品行,使每个道德主体都能够达到最完善的境地,然后尽可能多地感化其他人,使他人也能去除心灵上的污垢,做到澄明己之德行,最终达到至善的境地。南怀瑾先生用佛学观点将三纲领概括性地总结为一句话:明明德是自觉,新民是觉他,止于至善则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4]452.1.1明明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看到“德”字,我们最先想到的词语大概非“道德”莫属。道德可以说是主体行为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的标准。“明明德”是三纲领之首纲,因此想要研究《大学》就必然要先弄明白“明明德”的内涵。“明德”有三个层面的意思。(1)指美好的品德,“明”字在这里是个形容词,用来修饰“德”。如:“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7]古代还有“明德馨香”这一成语,“明德”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指完美的德行。(2)指具有明德的人,也就是才德兼备的人。如:朱熹《集传》:“明德,谓明德之君,即太王也。”(3)指彰明德行。“明”字在这里是作动词使用,就是使德行彰显的意思。如:“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8]这里的“明明德”,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明”,另一个则是“明德”。第一个“明”字被用作动词,包含了使动的意思,就是指“使显明”,也可以指“明白”,意思是发扬。第二个“明”字作形容词解,“明德”就是指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个体生命的原始面目。这里是说要把人的不合理的私欲清除掉,使个体原有的优良品质更加出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澄明己之“明德”。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德行,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明明德”,而个体的“明德”又必须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地澄明起来。我国古代也有一些大师将“德”理解为“得”。“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一个人只要按照道德规范去为人处世,那么就一定会有所收获。从这一层意思上看,“德”就是获得、取得。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明德”就是要完善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周易》也有关于“明德”的内容,即“自昭明德”。“《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5]315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从大地上冉冉升起,光明从地平线上逐渐显现出来,君子就像这样来自我的显示光明的德行,君子要像太阳照耀大地万物一样,自己去彰显美德。这就好比说一颗本来光彩耀人的珍珠,时间久了就被尘埃掩盖了自身的光芒,但是只要用心擦拭,就能重新使之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来。修养人的品德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人的德行生来就是光明而美好的,只是在复杂的7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社会环境中被各种各样的诱惑所蒙蔽,只要人们不断地清除心里的尘埃,就能够重新彰显自己光明的德行,而只有做到自己足够明亮,才能去照亮别人。《大学》开篇便提到“明明德”,这可以说是对性善论的推演,认为人的本心是善良的,人所固有的品德是光明的,只是在后期的培养过程中被各种欲望所蒙蔽。正所谓:“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9]只有自己做到彰明己之明德,才能去影响到周围的人,回到《大学》文本里便是从“明明德”到“新民”的跨越。因而,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来看,“明明德”不只是《大学》的三纲领之一,也是道德培养的首要阶段。2.1.2新民《大学》的第二纲领是“在新民”。那么,把“新民”列为第二个纲领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解释,道德培养的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首先是明己之德,这是个体内在修养的学问和功夫,接下来就到了向外延伸的阶段,“新民”正是个体崇高德行的外化表现,在使自己的德行崇高之余,推己及人,用自身的影响力去感化周围其他人,使他人的德行也彰显出来,这是从自身到他人的一种过渡,符合道德培养的客观规律。因而,“新民”必须放在这里。学术界对于“新民”的思辨从未停止,直至今时今日依然如此。一种观点认定“亲”仍然按照“亲”字注解。而另外一种观点却认为“亲”是通假字,其实指的是“新”,清除旧习性树立新品行的意思。朱熹赞同“亲”当“新”字解,即革除内心原有的恶欲而后自新,使内心尽量保持纯净。正如朱熹所注释的:“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3]4朱熹的解释重在强调“新”与“旧”相对,指的是人的内心的除旧换新、自我更新,是一种内心品质的逐渐提升,并且这种提升是不间断的。郑玄也赞同“亲”作“新”解,他对“亲”字的解释是:“君子日新其德,当尽心力,不有余也。”[10]由此可以看出,“新民”比较符合《大学》的本意。本文也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用“新民”代替“亲民”来揭示其内涵。即“在亲民”,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虽然“亲民”、“新民”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义却迥然不同,不仅拓展了诠释的空间,《大学》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每个人都要担负起推己及人的历史使命,使得民众能够“革其旧”,即从自己的“明明德”,使得他人也能够达到明己之德。换句话说就是:要想做到新民,就必须要先新己。这个“新己”的过程就是“明明德”。尧舜时代的民众之所以品德高尚,是因为尧舜能够做到“新己”,然后让民众有所效仿,进而起到教化的作用,并被奉为后世的榜样,这远比严酷的刑罚约束更有效果。虽然这样并不能够去掉民众的欲求和私利之心,但是却能够引导他们做到道义高于私8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利。如果每个道德主体都能够首先做到“新己”,而后达到“新民”,那国治、天下平便不远矣。“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极也。”[11]“日新”的意思就是说要做到日日进步,不日日进步就必然会导致后退。世上从来没有既不进步也不后退的,只有圣人的学问是没有进和退之说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修为已经到达了极致的境地。文中有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6这句话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从字面上理解:人应该每天洗净自己身上的污垢,保持焕然一新的状态。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层隐含的意思:只有通过自身的主观意愿去除利欲之心,保持内心纯净,才能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培养崇高的品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做到日日图新首先必须做到自新己德,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至善”的境界。2.1.3止于至善《大学》的第三个纲领是“止于至善”。“至善”,从字面上来解释是说至极之善。朱熹将“止于至善”解释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3]4。王阳明则认为“止于至善”是要还原人性的本来面目,认为至善是人的天性使然,因而是最高层次的善。关于这个说法可以在他的《传习录》里找到依据:“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12]本文比较赞同朱熹的注释版本。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儒家封建纲常伦理的最完善境界,也是个体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个人不断地让自身所具有的德行变得高尚起来,并且持续保持这种状态,这就是“止于至善”的一种体现。“止于至善”引导着人们不断地奋进和修行,直至达到所谓的“极致”,同时也给出警示:只要一天“不至”就永远“不止”,这就是儒学大家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完善境界。下文本中所提及的“仁”、“敬”、“孝”、“慈”、“信”,这些美好的德行可以说是至善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对“止于至善”一种扩充和延伸。部分学者指出从“明德”到“新民”再到“止于至善”,这三者之间其实是一种循序渐进、从初级到高级的阶梯关系。而朱熹却说:“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3]4他认为“止于至善”不是一个单独的部分,它存在于道德修养的每一个环节,就是说在自觉阶段和觉他阶段也要做到“止于至善”。只有“明德”和“新民”都能够达到极致的境界,“止于至善”才有可能最终得到实现。相比较而言,第一种观点有些片面,朱熹的观点则较为恰当。“善”并不是一种静止不变的状态,非善——善——完善——至善——止于至善,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永恒过程。由此可见,个体对于完善道德品质的追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明明德”和“新民”都9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没有脱离“止于至善”的范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2.2“八条目”——道德进修的阶梯“三纲领”之后便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实现人生理想目标的进修阶梯,它揭示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开展教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3]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4这里采用了反复双向回路的诠释方法来揭示并突出这八个条目。第一段是从深到浅、从上层到底层:明明德于天下——治国——齐家——身修——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第二段则是反过来叙述,从浅到深、从底层到上层:物格——知致——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从这种表述方法中,可以得出两点:1.从宏大的愿景开始,逐个引出每一条目,以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如“齐其家”这样的表述方法,意在强调要去践行这些条目。2.反过来说,如果做到了这些条目,那么就能够一条一条地实现愿景。这里采用的是主语+谓语的形式,如“物格”、“知致”,意在强调践行的结果。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地解读这八个条目。2.2.1格物致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3]4这可以说是“格物致知”一词的来源和出处,意思是仔细探索事物,才能获得对该事物的正确认识。“格物致知”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不仅是在探索世间万物的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智慧,也是中国古代认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作为一种修养方法,“格物致知”是做学问的首要条件。尽管“格物”、“致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条目,但是从其内涵上来分析,二者其实是一致的。因而,本文在这里把“格物”和“致知”放在一起来解析。古往今来,对《大学》文本的争论非常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格物致知”。“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13],再加上学者的各种注解版本,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早是从东汉末年郑玄为《大学》作注释开始,一直到现代的儒学研究,关于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千年有余。然而,“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至今仍然没有定论。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仅选取对后世颇具影响力的几种注解,以经学大师郑玄、理学大家朱熹、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为例。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14]一个人对于善了解的越深,就会得到善的结果;对于恶10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了解的越深,就会得到恶的结果。简而言之,就是事物因人的喜好而定。唐代孔颖达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认为人与外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北宋时期,“格物致知”被列入认识论中,这对于认识论的发展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主要归功于程颐和程颢两兄弟。朱熹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理学观点为依据,为“格物致知”作了一篇《补传》,作出了更为透彻的注解。“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3]5朱熹认为要认识事物就必须要接触事物并探究其内在客观规律。这里所指的“物”不仅是事物,还包括读书思辨和道德修养的道理等。王阳明:“格物,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12]34他认为“格物”意思就是去除内心的杂乱邪念,以保全本体之纯正;“致知”的意思是消灭一己私欲以恢复天道伦理,使内心的良知不受私心杂念的牵绊。他强调:良知才是“格物致知”的关键所在。从这一点来看,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论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从上述观点来分析,郑玄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论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认识客体的存在,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尤其是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论点。而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强调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没有脱离实际,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关于“格物致知”还有一个著名的小插曲,王阳明在初学朱子学问时,根据朱子所言一草一木皆至理,便以院子里的竹子为对象研究格物的道理,到第七天便劳神成疾,“格”出病来。由此看来,“格物致知”并不是简单的对照着理论“格”客观事物,而需要自己深入的理解个中道理。“格物致知”是把外在的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的修养论。当代著名哲学家陈来先生作出如是评价:“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不仅重视个体的道德品质,还格外重视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对理论知识的拓展,”是求真和求善的结合。2.2.2诚意正心“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3]8“诚意”是让自己的意念变得真诚,实际上就是不要自欺欺人。不自欺的具体表现是“慎独”。《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是说,“诚”是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对“诚”的追求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意”的下手功夫便是“慎独”。即使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仍然以较高的道德标准严格约束自身行为,遵守道德规范。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当一个人和其他人共处的时候,受到他人的影响,会考虑自己的公众形象,自11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然而然会特别注重自身的言行。而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情况下,缺乏外界的必要监督,大部分人就会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因而,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修养水平。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通书·诚几德》中提到:“诚无为,几善恶。”[15]意思即指:诚的本性是虚静无为,一念之间便有可能萌发善恶。他所认为的“诚”是圣贤之士的最高境界。“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只生道也。”也就是说人的内心能够察觉世间万物的意义。而人的恻隐之心就是人的生物之心。当然,“诚意”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自身的省察,也包括对外界的观察,这两个方面都属于“诚意”的范畴。一个人如果达不到“诚”的要求,也就做不到端正自身,更不要说取得他人的信任了。“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3]9正心,指端正心态。修养自身的品德首先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态,这是因为:心中存有愤怒的情绪,那么心态就达不到端正;如果心中存有恐惧的情绪,那么心态就达不到端正;如果心中存有偏爱的情绪,那么心态就达不到端正;如果心中存有忧患的情绪,那么心态就达不到端正。“正心”可以说是“修身”的根基,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修身。“心”是身体的灵魂,是一切行为的主导,所以必须做到不断的自我净化心灵,达到思想纯正,才能使一切言行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真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标。“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使自己的意念发于精诚之后还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使自己不被欲望所左右,从而做到理智平和地修身养性。要达到“正心”就必须要先做到“诚意”,道理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如果意念不够真诚就不可能严格约束自己,就会逐渐地放宽对自己的要求,放纵自己,最终心灵也会随之变得浮躁不安。“诚意”和“正心”都是向内的道德修养,是修己的开端,正如朱熹所言:“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3]52.2.3修身齐家“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3]9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族,首要条件就是要先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这是因为,普通的人对于自己所亲近的人,往往会过分地亲近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偏爱;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心存成见而过分地厌恶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偏恶;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过分地敬畏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偏敬;对于自己所怜悯的人,往往会过分地怜悯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偏袒;对于自己所怠慢的人,往往会过分地怠慢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偏轻。12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从修身的内涵来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第一种观点认为修身其实就是道德修养,是人格品质的培养。第二种观点认为修身就是要自我约束,是指控制自身道德行为的能力。第三种观点认为修身是要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作用,促进自我道德意识的觉醒,从而实现已经设定的理想目标。修身的本质在于理想人格的实现。做人之本在于“修身”。“修身”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处在内在修养扩展为外在表现的关键环节上,只有先做到身修,才有可能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宏伟愿景。这也正是文中所提到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主旨所在。这句话体现了“修身”在个体道德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常常任性于自己的好恶,不能省察,因而不能客观地把握个人感情,而仅凭自己的好恶指导行动,因此有“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说法。修身发挥着纽带和桥梁的功能,连接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分界,前四目是对个体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是内修于己的修养功夫,也是修身的前提。“格物”和“致知”属于知识修养的范畴,“诚意”和“正心”则是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能够做到知识与道德兼修并重,才能最终达到修身的目的。后三个条目是个体道德修养向外拓展的表现。“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3]10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须要首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这是因为,如果连自己家族中的人都不能教育好,却能教育好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君子只要把品德修养好了,家族也整治好了,即使不出家门也可以成功地推行教化。因为在家族中讲究对父母应尽的孝道,在政治上就可以用来侍奉君主;在家族中讲究对兄长应尽的悌道,在政治上就可以侍奉尊长;在家族中讲究对子女应有的慈爱,在政治上就可以用来指使民众。“齐家”是“治国”的前提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并不是西方国家的小家庭模式,而主要是以“宗法社会”和“封建制度”相结合的大家庭,这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雏形。家族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根深厚,要想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家族,比起管理好一个社会团体,甚至比起一个国家都要困难得多。国家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家庭内部矛盾在社会层面的映射。处理家庭内部矛盾的道德原则同样适用于国家的治理,比如“孝”、“悌”、“慈”等道德原则。将这些道德原则应用于国与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处理中,能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实现国际间的互利共赢。文中指出:首先要做到使自己的家庭关系融洽,然后才有资格去教导其他人。这句话也正体现了“齐家”是“治国”的重要基石。13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2.2.4治国平天下“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3]11要使天下太平首先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这是因为:处于上层的人能够做到尊敬老人,那么民众就会兴起孝敬之风;处于上层的人能够做到敬重长辈,那么民众就会做到尊重和友爱;处于上层的人能够做到抚恤孤儿,那么民众也不会违背这一公德。因此,君子要遵循推己度人的絜矩之道以协调人际关系。“絜”字指度量,类似于现代的杠杆。“矩”字指画图用的标尺,引申为规矩。儒家常用“絜矩”一词来形容道德规范,意在强调君子必须要做到内心公正,遵循道德规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所讲的“絜矩之道”就等同于现代的规章制度。“齐家”是每一个民众的分内之事,而“治国”、“平天下”则是整个国家共同的愿景,实现这个宏伟愿景的前提是每个民众都能做到正己之心、修己之身。正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16]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做到仁民爱物,那整个国家就必然会流行仁爱;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守礼谦让,那整个国家就必然会流行礼让。一个国家以家庭为单位,只有家庭关系协调好了,家庭内部和睦相处,父慈子孝,国家才有可能兴旺繁荣,天下才会太平。2.3小结《大学》以冼练的语言阐释了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即“三纲领”和“八条目”,首先叙述了三纲领的先后顺序,以及三者之间的本末关系;然后叙述了八条目的顺序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三纲领”与“八条目”之间是目标与路径的关系,“三纲领”设定了人生理想的目标,“八条目”则列出了达到目标的进修阶梯。“三纲领”和“八条目”共同构成了《大学》的整体内容,是研究《大学》的主要线索。《大学》所设计的人生进修阶梯是自内而外发生的。概括地说,“三纲领八条目”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内圣和外王。“明明德”是向内的道德修养,从属于内圣的范畴,它的进修阶梯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五个条目;新民是向外的道德感化,属于外王的范畴,其进修阶梯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连接两大部分的纽带。“内圣”是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措施,是对内部的具体要求。“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向外的,将完善自我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运用于家、国、天下的治理之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外王”是“内圣”的目的。内圣、外王不仅形成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更是一种理想的处世哲学,二者最终统一于“止于至善”的至高道德境界。可以说,“三纲领八条目”几乎涵盖了古代儒家思想的全部精髓,全面把握这些内容是开启“初学入德之法门”的钥匙。14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第3章《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及价值评价3.1《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深入解读《大学》,我们可以发现其蕴含了一系列相对较为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体系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德育理念。在当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所体现的道德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仍然具有十分深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本文从现代伦理学的角度对这些德育理念进行整理和分析,去除其糟粕,吸收其中精华,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3.1.1三纲领的本质:品德培养目标三纲领设定了人生理想的目标,其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型人格特质。在现代伦理学中,品德培养的目标可以分为君子、仁人、圣人三个层次。在这里,君子是品德培养的基本目标,仁人是最高目标,而圣人则是终极目标。从古至今,君子和小人一直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蕴含着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表示不同的社会阶层,君子指的是王侯将相等统治阶级,即劳心者;小人则指的是被统治阶级,即劳力者。第二种意思就是我们现代经常提到的道德品质,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小人是指品德低下的人。简单来说,君子就是有道德的人,这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仁”是指无私利他,是美德的最高境界。所谓“仁人”,就是能够爱人之人、无私利他之人,是高于君子的精神境界。无私利他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集体、社会和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就是所谓的“杀身成仁”。在我国并不缺乏具备这种品德的仁人志士,例如那些为了取得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士。圣,通也,指聪明智慧、通达事理。从本意上来看,圣人就是通达事理的聪颖之人。而事实上,仅仅是通情达理、富有智慧还并不能被称为圣人。因而,所谓“圣人”,就是指几乎具备全部美德的人,这是品德培养的至高境界。总的来说,君子是将善原则内化为自身品德的人,是合乎道德规范的人;仁人是将无私利他的至善原则内化为自身品德的人,是具有崇高德行的人;圣人是将所有美德内化为自身品德的人,是道德完人。从君子到仁人再到圣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品德培养路径,这与三纲领的发展趋势非常一致。尽管君子、仁人、圣人这些是适用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品德培养目标,但是圣人的境界却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一个人要成为圣人,首先要成为君子和仁人,可以说君子和仁人是圣人的前提和基础。同样地,一个人要想达到“止于至善”,就必须要先做到自明其德以及新民。从这一点来看,三纲领的内在要求与品德培养目标一致。15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3.1.2格物致知的本质:善恶格物致知是道德培养的首要环节。道德主体要提高自身修养,必须要能够区分善恶。善恶是道德意识的基本内容,正所谓:“知于善深则来善物,知于恶深则来恶物。”因而,“格物致知”首先要“格”善恶之物,“致”善恶之知。在现代伦理学中,善恶属于元伦理学的范畴。这里的“善”指的是善本身,是所有善的事物的共性,是一切事物对于满足主体需要和目的的正面效用。从概念涵义来看,可以将“善”分为三种:内在善、手段善、至善。这三种善既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在善是指以合理的欲望为目的并予以实现,强调的是其自身;至善属于绝对的内在善。手段善则是能够满足某种需要并产生好的效果,强调的是善的结果。总的来说,这三种善都是以“可欲”的需求为前提,从而实现对善的追求。与“善”相对的概念便是“恶”。“恶”是阻碍主体满足需要和目的的负面效用,是对于社会道德目的的负面效用。同样地,恶也可以分为三种:内在恶、结果恶、至恶。总的来说,善和恶二者都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性的体现,区分善恶的标准是主体的需要和目的,有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和目的的效用称之为“善”,不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和目的的效用称之为“恶”。道德培养的首要任务便是区分善恶,认清哪些是符合道德规范的善的行为,哪些是违背道德规范的恶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3.1.3诚意的本质:良心所谓“诚意”就是不欺人、不自欺,使自己的意念真实无妄。其实按照现在的意思来讲,就是要无愧于心。这里所说的“心”就可以理解为自己的“良心”。在现代伦理学里,良心是指道德主体对自身行为的自我道德评价,其实就是指个体的道德意识。[17]良心是由主体、客体、标准等要素所构成的。从概念上来看,良心是对自我的评价,因而良心的主体便是道德主体自身,所评价的对象是自身的行为。道德评价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并不是盲目的,这个标准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规范。在伦理学里,良心可以分为两大类:良心满足和良心谴责。[18]解释的简单一点就是:无愧于心和有愧于心。诚意正是属于第一类的范畴,是指道德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具有肯定性的价值。举个例子来说,看到有人摔倒,有的人会去扶一把,而有的人却视而不见。事实上,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两种反应映射了不同的道德品质,选择帮助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表现出正面的反应;而选择漠视的人则完全相反。良心的作用在于促使道德主体对自身的行为作出评价,判断是否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它源自于道德主体对美德的追求和完善自我品德的需求,儒家将这种需求解释为16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成圣成贤之心”。说到底,无论是何种解释,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3.1.4正心的本质:节制所谓“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内心归于端正,也可以理解为端正自身的私心杂念和道德情感。节制是受自身理智的约束而不去做道德规范不允许做的事情的行为,其作用的对象是情欲。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自制者,节制情欲之谓也。”因此,节制也就是对自身情欲的自我克制。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19]“大体”指的是人的理智,“小体”则是指人的七情六欲。一个人如果遵循内心的理智,就属于“大人”的行为;而如果是遵从欲望,便是小人的行为。简单来说,节制就是指理智胜于私欲的行为,最明显的表现在于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节制包括两部分内容:节情和节欲。节情就是约束自身感情的行为,节欲指的则是约束自身欲望的行为。欲望是万恶之根本,感情只是欲望是否得到满足的反应,因而,节制的关键在于约束欲望,欲本情末。传统儒家将情欲概括性地称为“七情六欲”。“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包括:眼、耳、鼻、舌、身、意。从现代角度来看,根据社会价值可以将情欲分为两类:合理情欲和不合理情欲。前者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整体价值,与节制的要求相吻合;后者不利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不合乎理智的,违背了节制的要求。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才算是遵循了节制的要求呢?首先要做到正确对待欲望。节制并不是说一味地抑制所有情欲,而是要适当地控制不合理的欲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各种欲望,并区分哪些属于合理的欲望,哪些属于不合理的欲望。《大学》说:如果一个人心存愤怒、心存恐惧、心存偏好、心存忧患,那么心态就不可能端正。七情六欲会使人心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要想使理智驾驭情感,就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心意,心里具有正确的思想越多,也就越能控制欲望,才能做到无私无偏。然后要培养合乎情理的情欲。我们要清楚地认识一点:理智和情欲并不是完全对立、相互矛盾的个体。恰恰相反,二者其实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共同发挥作用来指导人的行为。七情六欲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加以约束,任其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便会导致心不正。因而,节制并不是要彻底摒弃这些七情六欲,而是倡导合理的欲望,使人心不被情欲所控制,以便于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3.1.5修身的本质:道德修养修身是向内的修养功夫,是个体自觉地提高德行修为的途径。道德修养是道德主体自我培养高尚德行的内在方法,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将道德认知内化于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使道德行为遵守规范的培养方法。[20]从内涵上来看,道德修养与《大学》的17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修身思想一致,都是从道德主体自身出发,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概念范围上来看,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大于修身,也可以说道德修养内在地包含了修身思想。总的来说,道德修养和修身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旨在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培养其道德情感,培养君子型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素养。《大学》强调修身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所在,是道德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道德规范的基础。《大学》文本中也指出:上到统治者,下到平民百姓,每个人都要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为根本任务。由此可以看出个体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大学》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至于为什么修身是根本?《大学》中也有说明:普通人很难做到公平客观地对待事物,如果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较低,就不可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也就更谈不上治国和平天下了。同样地,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成才的根基。个体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学习道德理论、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注重道德自省。从逻辑关系上来看,这个修养路径符合个体道德的养成规律。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首先要学习理论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端正态度,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然后是培养情感,树立道德目标和道德理想,为自身修养提供动力。再然后是增强道德意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努力实现道德目标。最后是道德自省,反省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自己的道德品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系列的修养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品德培养体系。古人有云:“将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15]123一个人要想修养自身的德行,必须要先做到敦厚持重、自我约束。只有性格厚重又知道学习的人,他的德行才能得到提高而不会停滞不前。一个是儒家的修养功夫,一个是现代伦理学的修养方法,修身和道德修养统一于道德主体自身的品德培养。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源自于不同的学科,揭示了同样的道理,修身和道德修养所体现的修养方法能够指导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也同样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3.1.6齐治平的本质:道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的强制力量对道德主体的约束效果较弱,对于这一点,孔子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约束道德行为不能只依靠严苛的刑罚和法律制度,还要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重视人的内心世界。道德教育就是通过道德教化使道德主体遵守道德规范的一种手段,它注重将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主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提高主体的道德意识,让道德主体从主观意识上赞同道德规范,自觉主动地遵循道德要求,以达到约束主体道德行为的最终目的。从道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来看,每个道德主体都有双重身份,既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既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德行,18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又以自身的崇高德行影响着他人。从这一点上来看,道德教育可以说是从“明明德”到“新民”的转换,是推己及人的外在表现。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向外的修养功夫,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是外王的表现。古语有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6]72意思就是:仁德的人,自己首先站得住才能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先做到通达事理才能使别人也能够通达事理。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求主体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来判断他人的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达到外王之道。道德教育是道德主体道德修养的外在方法,具体包括: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顾名思义,言传身教就是教育者通过言语表达和自身的实际行为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理论知识,并感化受教育者,以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孔子较为重视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19]130教育者自己做出表率,即使没有法令约束受教育者也会有所行动;否则,虽然有法令却无法施行。榜样示范是指教育者将品行高尚者列为风向标,引导受教育者效仿其人格特质的方法。这种方法极具渲染力,将道德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例子,时刻提醒受教育者学习榜样的优良品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9]140意思是说:君子的道德就向风一样,而普通人的道德就好像草一样。风吹动草,草便会顺着风吹的方向倾倒,这就是榜样示范的作用。从广义上说,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国家或社会,客体是公民或社会成员。而从狭义上说,道德教育的主体可以理解为是学校,客体则是学生。同样地,高校道德教育也要强调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大学是实行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教会学生为人之道,因而对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3.2对《大学》道德教育理念的价值评价一切社会活动最终都是对于某种道德的实现,道德并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可是,一个社会施行何种道德,则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崇尚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而推崇卑劣的道德情操则会使社会停滞不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事物。在学习《大学》这一儒家经典著作时,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全面分析《大学》文本,既要借鉴其进步之处,也要看到其局限性;以批判的态度评价其现代价值,认真汲取其所蕴涵的价值理念和道德精髓,将不适用于现代大学道德教育的思想剔除,真正做到为我所用。19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3.2.1进步作用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对道德的培养,《大学》不仅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而且要求将“明德”运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践活动中。《大学》继承了先秦儒家的德育理论,对道德教育的目的和途径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这些在对三纲领和八条目的解读中可以体现。《大学》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和相应的行动指南,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它不仅提出了道德培养的价值目标,还揭示了实现价值目标的途径,全面地论述了人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大学》所蕴涵的道德教育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后代的德行修养。诸如:修身为本、止于至善、内圣外王、推己及人等德育理念,仍然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大学》所建构的道德修养体系,体现了道德培养的层次性和规律性。首先从培养道德主体自身的德行开始,然后逐步转化为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途径,是对道德主体自身的具体要求;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外延化表现,要求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和感化周围的人,以小见大,从个体到群体,从自身到他人,推己及人。从这一点来看,《大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非常一致,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在个人层面上要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会层面上要求达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国家层面上要求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大学》道德培养思想的科学合理之处。3.2.2历史局限性传统纲常伦理也有其腐朽的一面,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从封建道德原则的本质上来看,其实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尤其表现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儒家所强调的是纯粹利他主义,把无私利他作为衡量善恶的唯一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利益总和的最大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回归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大学》被当做是统治者进行专制统治的一种工具,并通过宣扬道德修养以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具有一定的腐朽性。就儒家的观点而言,教育是为上等社会而设的,《大学》的教育对象多集中于王孙贵族阶级,以便于其辅佐帝王协助治理国家,因此在讨论教育时,始终以治国为根本宗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大学》所强调的内省修身体现了对个性的压抑和对欲望的约束。此外,还忽视个体自身的独立性,要求道德主体克制自身的欲望,以达到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诚然,对于个体的本性不能完全没有约束,但是也不能过度地压抑,古人有云:过犹不及。只有将其维持在适当的状态,才是最理想的选择。《大学》把至高无上的修身境界当作是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并以此来约束每一个社会个体的道德行为,以求达到一种天下平的理想状态,把理想世界和现实生活混为20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一谈;把圣人和普通人等同视之;把对圣人的要求强加在普通人的身上,过于理想主义,脱离社会现实。3.3小结本章着重阐述了《大学》的现代伦理涵义,将《大学》的部分思想与现代伦理学的概念一一对应,如诚意与良心、正心与节制、修身与道德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与道德教育,并试图从中寻找二者的共通性,剖析《大学》的现代伦理价值。此外,本章从进步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的现代价值做出客观评析,并得出结论:尽管《大学》具有一定的腐朽性和理想主义色彩,但是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在各种思潮并存的当今时代,我们迫切需要诸如《大学》之类的传统文化经典,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来达到育人、化人的目的。同时,我们要深入挖掘《大学》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巨大动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深厚沃土。21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第4章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致因4.1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是指在尊重受教育者的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根据特定的社会阶级所要求的道德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以及有计划的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逐步养成符合该社会阶级所必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事业中居于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4.1.1高校道德教育方面高校道德教育活动的规律性对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具有指导作用。众所周知,高校是高等人才的培养殿堂,是科学研究的圣地。可以说高校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里耳濡目染,道德品质就会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就会得到陶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阶段,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的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当代高校与建构良好校园氛围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德育理念、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方面。1.德育理念倾斜化。德育理念是指导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根基。德育理念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工作方向。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的德育理念有所创新,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我国近年来一直强调实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方针,但是高校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德育为先”的认识方面出现了偏差,口中高喊着“德育为先”的口号,在实际的德育培养过程中却仍然重视智育,而将道德教育放在次要位置。现代社会要求实现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因而处于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就必须符合德才兼备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却漠视对“德”的培养,过分地看重“智”的重要性。在高校校园里,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班级评优、入党名额、奖学金评定等都与成绩挂钩,以排名先后作为评选标准。在这种德育理念的引导下,大学生也就不可避免地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智”的提高这一方面,而削弱了对“德”的重视程度,这就必然会致使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淡然、对道德素养的轻视。2.德育方式课堂化。22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道德教育方式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施行教育的基本手段,是道德教育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道德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道德教育的方式是否科学,正确的德育方式是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际效果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仍然采用课堂化的教育方式,与现代的道德教育环境不相符合,更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于创新道德教育方法的需求。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德育方式本末倒置,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共识: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才是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居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是次要的。而事实上,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大学生才是教育主体,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性格迥异、有独立思考辨别能力的单独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开始以自身的独特视角去认知世界、了解世界,思维方式逐渐变得成熟、理性,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群体的主体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高校大多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把理论知识强加给学生。这种模式过分强调理论说教和强制灌输,疏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道德认知能力。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渠道的德育方式将德育范围局限于课堂之上,缺乏对课堂之外其他渠道的利用,忽视了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疏于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养成,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严重脱离于社会实践,其严重后果就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理论知识渊博,但是实践能力低下的缺陷型人才,违背了道德教育的目的。3.德育内容功利化。道德教育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构成,是对道德教育目标的一种实现,是联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重要纽带,将会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实际功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既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特质的全方位人才。然而,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受利益驱使过分地追求效率,只注重功利性和实用性。在学校教育方面也是如此,现代高等教育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越来越趋向于政治功利性,只专注于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著名作家池田大作这样说:“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得不感慨教育现在已经沦为了卑贱的女仆,是追逐一己私欲的辅助工具。现代教育过分地重视理论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实。”[21]当前高校所开设的德育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等科目。从这些课程我们不难发现,高校道德教育普遍注重政治理论教育,倾向于政治功利性,突出强调政治信仰和政治理念,以巩固社会意识形态,却忽视23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了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即使是与道德教育密切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只是停留在宏观的范围上,政治的理论性远远大于其社会的实践性。对于部分内容只是将理论简单的罗列出来,却没有展开深层次的分析,道德教育流于表面化。自启蒙教育开始直至高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一直强调较高层次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大无畏精神,比如: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国家利益到集体利益,这些都是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缺乏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基础性道德教育内容。事实上,基本道德素质是崇高理想信念的根基,如果一个人连基础都没有打好,那么就更谈不上崇高理想。这就好比盖楼,如果根基不牢固就不可能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繁荣景象。而培养个体的道德素养并不是依靠纯粹理论知识的堆砌就能达成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4.1.2教育主体自身方面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产生作用的对象。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社会的快速发展既拓宽了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水平。1.道德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随着社会环境的显著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逆转。受金钱至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变成了拥有财富的多寡。在对待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时,功利主义占据了上风,大学生群体开始变得务实,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价值评价方面带有较为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从崇尚牺牲精神转为追求个人利益,从道德至上转为金钱至上,过于强调个人利益,违背了“个人利益要尊重和服从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价值理念。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体利益,导致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逐渐弱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倾向日趋严重。2.道德理论与道德行为相背离。道德理论和道德行为是道德修养的构成因素。一般来说,道德理论达到一定高度,道德行为便会与之相对应。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断层。大学生从小开始接受道德教育,道德理论水平已经达到相应高度,他们在思想上认同基本道德准则,信仰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私利的理念,心存宏大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但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理论在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情感的淡漠等方面。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有:拖欠学校贷款、考试中作弊、捏造简历等。在情感淡漠方面,部分大学24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生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缺乏理解和同情心,在他人陷入困境时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想法;在自身利益与道德规范发生冲撞时,以自身利益为主,全然不顾道德规范,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3.自我约束能力偏低。自我约束是指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约束是提高道德主体自身修养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求大学生根据原有的道德评价原则,对自身的道德行为进行初步辨别,然后自觉地更正不合理的行为活动,逐步增强自身的道德约束意识。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父母督促着,在学校有老师监督着,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已经习惯了父母、老师督促着的状态,而一旦脱离了这种安逸的状态就会变得惊慌失措。从课堂纪律的情况来看,部分大学生随意迟到、早退,更有甚者直接不去上课;还有一些学生虽然能够保证按时到课,但是却在上课期间随意聊天、玩游戏,甚至打电话等。从学习方面来看,有些学生很少主动学习,课余时间就把书本扔在一旁,窝在宿舍看电影、打电子游戏。从根本上看,这些不良行为大部分都是因为大学生群体缺乏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才导致的。作为社会的成员,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行为都控制不了,那他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样的,大学生如果不能做到约束自己、克制欲望,也就很难做到全面发展。4.道德认知陷入困惑。道德认知是指道德主体在特定的场景中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规则的基本理解。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社会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受大众媒体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出现了一些困惑。尽管他们自身有一定的道德理论基础,但是部分道德认知与实际生活环境存在断层,无法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当前颇具争议的话题:“遇到摔倒的老人,扶不扶?”大学生从小就被教育要尊老爱幼,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手,而现如今的种种现实状况却让大学生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迟疑了。这种矛盾和纠结充分地体现了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伦理的迷茫。4.2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个事物产生问题,其致因不是单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于事物的外因和内因共同产生作用的结果。总地来说,大学生德育过程中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两个部分。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是指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具体分析:4.2.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是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范围内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的总和。有学者25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认为社会成员必须要经过环境的影响、生活的磨练和教育的培养才能获得人的“第二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素养。[22]社会环境深刻地影响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进程。对大学生德育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社会转型包括经济体系、社会构成、意识形态这三个方面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必然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阶段,利益主体日益向多元化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逐渐凸显,人们开始变得浮躁,逐渐陷入困惑不安之中。在这种大社会背景下,高等院校也没能幸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悄然地转变着,开始追名逐利,有些人甚至认为只有个人利益才是真实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的难度。社会思潮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相互之间激烈冲突,撞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思想。大学生群体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但是甄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所误导,因此而产生强烈的虚荣心、攀比之风。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向中国灌输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侵蚀着大学生已有的道德评价体系,使得部分大学生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盲目追求金钱和名利,置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于不顾。这些现象都严重地阻碍着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加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同时也存在纷然杂陈的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违背社会主义的要求。如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牵涉各个社会团体的利益关系,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滋生了诸如道德失范、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敲打着大学生脆弱的心灵,改变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取而代之的是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他们缺乏民族自信心。4.2.2家庭因素家庭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计量单位,是社会的构成要素。家庭可以说是人一生中的第一个学校,父母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子女的人格品质。恩格斯曾说过:“对于在恶俗的社会环境中像杂草似的发展起来的孩子,我们怎么能够期望他们的子孙后世会成为品行高尚的人呢?”[23]因而,家庭教育也是道德培养路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26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家长疏于道德教育。在现代家庭中,由于各种外界压力,大多数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而疏于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关注。受传统应试教育遗留因素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只关注子女的考试成绩,却忽视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行。这些家长认为学习成绩能够代表一切,只要成绩足够好其他的都无所谓,这种思想最终导致孩子“一条腿走路”,高分数低素质。家长忽视言传身教。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只是在口头上要求孩子遵守道德规范,却不注重言传身教。试问,家长自己都做不到诚实守信、遵守道德规范,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孩提时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德行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高校道德教育想要转变他们的处世态度就变得非常困难。4.2.3学校教育因素高校不仅担负着传授专业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行的重任。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高校道德教育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其根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和高校育人功能弱化这两个方面。办学条件的限制。高校的办学条件包括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具备良好的硬件条件,教学楼、图书馆、多媒体设备、科研仪器等相关辅助性设施相当完备。相比较之下,师资力量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明确规定:普通高等院校生师比的标准为18:1,超过这个比例的高校将给予限制招生的警示。而事实上,部分高校的生师比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比例。一些高校为了解决思政专职教师过少的问题,在开设德育课程时不得不采取“上大课”的形式,即几个班集中起来一起上课,一个老师要管理一百多人的课堂,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还有部分高校则是直接将道德教育的职责交给各个院系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这些老师并不全是教育专业出身,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工作较为繁忙无暇顾及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高校道德教育的滞后。育人功能的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育人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实用性逐步加深,迎合市场的需求培养专业实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校正在逐步演变为市场经济的附属品。从高校教育的目标来看,仅仅依靠知识的累加来培育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对大学生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的关注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当代社会,我们对于读大学较为普遍的想法就是单纯为了找份好工作,甚至就连高校自身也在片面的追求高就业率,这种歪曲的德育思想严重阻碍着高27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校德育工作前进的步伐。4.2.4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其内部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每个个体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千差万别,在可塑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因人而异,有区别的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生的这些性格特点、生理特点和成长环境正是导致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认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来看:大学生是充满创新思维的社会团体,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社会阅历非常有限;他们能够敏锐地洞察到社会的变化,但是道德认知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低;他们可以对外部环境和周围事物做出一定的判断,但是还无法根据道德规范客观地评价自身的道德行为。正是这些特点鲜明的性格特征才导致大学生们容易受外界环境的诱导,很难抵御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最终导致价值观扭曲。从大学生的生理特点来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阶段,是生理发育高度旺盛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迅速发育,神经系统逐步健全,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也开始增强,他们希望能够像成人一样参与社会活动,独立作出选择。但是,他们的心智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情感波动比较大,容易冲动,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因而无法约束自身的行为。从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当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这其中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长辈的细心关怀下成长,已经习惯了父母所创造的舒适环境,一旦离开父母的保护便显得无所适从,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最初的道德认知多半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已经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在面对一件事情时,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是如何应对的,而不是去判断这些道德行为的正确性。从大学生的教育经历来看: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这些基础教育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甚于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大学生从小便开始接受这种应试教育,久而久之,部分大学生不注重提高道德修养,对于道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缺乏对思想道德的正确认识。这些错误思想是导致大学生道德理论与道德行为之间出现断层的根源,阻碍了大学生的品德修养。4.3小结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高校道德教育在不断地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高校道德教育方面和道德教育主体自身方面。高校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德育理念陈旧化、德育方法课堂化和德育内容功利化。而教育主体的问题则表28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现为:价值观功利化、理论与行为相背离、自我约束能力偏低以及道德认知陷入困惑。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不难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即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身因素。29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第5章《大学》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5.1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产生正面的效果,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恶劣的社会环境则会成为道德教育的绊脚石。个体的品德修养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和发展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必要性。5.1.1倡导“孝、悌、慈”的家庭文化家庭是人生启蒙教育的开端,家庭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持续性。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来看,家庭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为长久和颇为深刻的。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而且可以为学校道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石,以抵御不良现象的影响。在《大学》所列出的进修阶梯中,只有做到家齐才有可能达到国治和天下平,齐家是治国的基础,而齐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孝、悌、慈”。[24]由此可见,《大学》十分重视家庭氛围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孝”、“悌”、“慈”是协调家庭内部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传统儒家道德体系中属于核心部分。《大学》在第九章中提到:“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3]10意思是说: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来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来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来治理民众。这句话的本意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传统道德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代北京。因而,“孝、悌、慈”的现代涵义可以理解为:“孝”要求子女孝敬父母,“悌”要求弟弟敬爱兄长,“慈”要求父母慈爱子女,这些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这种优秀的道德传统基本上已经被大学生所遗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要重视以“孝、悌、慈”为重要内容的家庭教育,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也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推进。《大学》所体现的“孝、悌、慈”美德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我们应该继承这些美德,同时与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共同推动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孝、悌、慈”美德融入现代家庭生活。传统道德观念之所以越来越淡漠,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忽视它的重要性,在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中很少会涉及到“孝、悌、慈”的观念。在道德教育进程中,家庭教育的功能不容小觑,有着其他教育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家庭是启蒙教育的开端,也是“孝、悌、慈”观念教育的重要阵30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地。作为父母首先应该端正态度,清楚地认识到道德教育与学习知识同等重要。然后将这些道德观念作为子女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日常生活的细节着手,结合经典著作,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道德习惯,为今后的学校道德教育奠定基础。重视家长的言传身教。每个个体之间的道德品质是有差异的,家长的道德素养将深深地影响着子女的一生。俗话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会打下深深的烙印,足以铭记终生。在我们的身边,虐待父母、兄弟之间大打出手、打骂孩子等令人心寒的现象并不少见,说到底其实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如果父母不能遵守“孝、悌、慈”的基本道德规范,那么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也会像他们的家长一样沦为不孝、不悌、不慈之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子女树立良好道德榜样,用实际道德行为引导和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注重家庭情感。情感是缓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润滑剂。缺乏情感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不仅不能达到实际的效果,反而会引起负面影响。注入情感的家庭教育,必然会呈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场景。和睦的家庭氛围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够做到体谅父母、友爱手足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好了这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和国家、能够做出贡献的人。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孝”、“悌、“慈”不仅是解决家族内部冲突的道德依据,也是维持稳定局面的基础。在今天,“孝、悌、慈”仍然是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我们需要将这种的优良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家庭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继承和发扬“孝、悌、慈”的传统美德,倡导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5.1.2推行“德财并重”的价值取向《大学》说:“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又说“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财货之宝是世俗所普遍认为的宝,但是最珍贵的宝却并不是财货,而是善、仁、亲这些道德品质。文本中专门论述了“德”和“财”之间的关系:德为本,财为末。意在强调国家应以德行为根本,以财货为枝末,这种重德轻财的价值取向有其相对合理的地方,对我国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借鉴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赋予其新的涵义,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明确德与财的关系。所谓“德本财末”,并不是说唯道德至上,完全不讲求物质利益;也不是要将两者对立起来,而是要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达到道德水平与经济生活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古训有云:“德厚财愈厚,德薄财愈薄。”[25]道德与财富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相反两者通常是相互依存的。正如我们经常31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听到的一句话:物质基础和精神境界两个方面一起抓。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16]41。意思是说追求富与贵是人性中的合理的欲望,是可以允许的欲。[19]137《大学》所提倡的价值取向并不排斥这种对个体财富的追求,而是强调在追求人的“可欲“的同时要符合道德规范,以道德理性为追求财富的指导思想。获取财富要以德为先。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个体而言,道德是比金钱更加宝贵的财富。《大学》在第十章讲道:“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3]11意思是说取得财富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义的人用财富来帮助他人,并以此来涵养德行;不仁义的人甚至用付出生命的代价去疯狂聚敛财富。我们在面对财富的时候,要首先衡量一下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违背我们心里的道德标准,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6]80。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以财发身”,而不是“以身发财”,那么我们的社会财富将会得到极大增加,道德水平将会得到极大提高,社会环境也将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也将会影响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倡导“德财并重”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助于端正大学生对待道德和财富的态度,坚定道德信念。5.1.3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义利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部分。“义”指的是社会的道义,也可以引申为道德规则。“利”则是指物质利益或财富。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传统儒家强调重义轻利,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面对义和利时的态度,这也是辨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论语》中也有记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6]44,意思是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而小人能够领悟的则是物质财富。《大学》所推崇的义利关系体现在价值取向方面,它引导人们在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时,能够做到重义轻利。当然,我们也要把握适度原则,客观地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不能一味地推崇道义而忽视利益的积极作用,物质条件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前提和基础,彻底否定物质利益的主张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样是不可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利观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当今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义利观的内涵有所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受国内外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呈现出一种“重利轻义”的倾向,对大多数人来讲追求切身利益才是最现实的需求,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任由这种“重利轻义”的思想蔓延开来,那么必然会损害社会的正常秩序、危害社会公正,32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影响我国伟大复兴愿景的实现。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建构一个既符合现代社会的具体国情,又能解决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新型社会主义义利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时代环境和具体实际情况都不相同,但是《大学》所倡导的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仍然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从儒家的“义利观”中,我们能够总结出以下几条启示:承认合理的个体利益需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做到两条腿走路,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从这一点来看,利可以说是义的经济基础,只有利达到一定的标准,义才能得到提高。有句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7]1034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源自于人的天性。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是让人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而是将人们对于“利”的欲望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使利成为合理之利,利用满足利的合理需求来推动义的逐步提高,再反过来利用义的提高为利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义”和“利”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才是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本意之所在。以义制利。这里“义”可以引申为社会主义道义,也就是说用社会主义道义来制约人们逐利的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体现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能够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特征往往会导致金钱至上,使得人们盲目追求个体利益,甚至会违背社会规范。除此之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会导致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的歪曲价值观。面对这种种现象,就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强化社会主义道义的舆论导向,并转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制约人们对利的不合理追求。[26]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求我们强调精神境界重于物质享受,强调社会道义重于个体利益。重公利轻私利。公利不仅仅是指公众利益,也包括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如果一个人过于重视私利,那么当遇到需要做抉择的情况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己私利,而置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从而危害社会稳定。所以,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求人们在追求个人合理利益的时候,以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国家和集体为行为准则,在满足个体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利和私利的共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而是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发展其合理内容,剔除其糟粕部分,以丰富自身内涵。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对于提高我国整体道德素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3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5.2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提出要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德育为先”要求将道德教育摆在首要地位。高校道德教育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其中一种,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既具备专业技术才能又有较高道德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将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前景。因而,我们有必要提高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视度,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5.2.1贯彻“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德、智、体、美这几个方面中,“德”居于首要地位。在这一点上,教育的目标与《大学》的教育理念一致,《大学》认为德是立身之本,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德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从而达到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目的。[27]而在实施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德育却通常被忽视,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理念,将“德育为先”理念贯穿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强化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育人功能。施行“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虽然德育和智育的功能、作用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单独存在的智育,也没有单独存在的德育”。拥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是品德高尚的人,而知识却是道德修养的基础,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要作用,不仅教授专业知识,更要关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身心健康以及道德素养,将德育灌注到智育的各个环节,引导大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意识,然后体现在道德行为上,从而真正达到德育与智育的融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同个体之间的性格特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8]高校应当将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和差异性纳入道德教育中,引导教育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构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德育要充分重视关怀教育和情感教育,从人生的理想信念到人格品质再到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着手,将关注点真正落到大学生自身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别教育。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可以说是真正的教育,而不是沦为生产机器的“加工厂”。将德育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术精神和文化氛围的综合体现,主要以课外活动为呈现方式。将德育融入校园文化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相较于课堂式的教育,校园文化较为轻松,比较容易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也更能发挥德育功能和潜在影响34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作用,具有更深层次的渗透作用。我们可以将道德教育寓于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中,这样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道德素养。融入德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紧密围绕既体现德育功能又结合历史传统的校园精神来开展,不仅培养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还要强调对道德品质的追求。例如,建立健全学校的道德规范;利用校园橱窗、校内广播、校报期刊等多种途径宣传德育内容;开展读书会,学习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以激励大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最终达到德育的目的。高校德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伟大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不只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5.2.2推行“知行合一”的德育方式道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其独特性体现在实践性上。《大学》所揭示的进修阶梯就是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展开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也可以理解为“知”和“行”。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是密不可分的,道德实践是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知德”必须要与“行德”结合起来。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主体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道德教育方式必须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切实发挥道德教育的实际作用。“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仅遵循了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检验道德认知的正确性。因而,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必须要强调将道德认知付诸于实践,引导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强化道德认知教育。从客观规律来看,我们首先要注重道德认知的形成,即“知德”;对道德行为有了基本的了解,才会树立道德信仰,从而内化为道德行为,即“行德”。知德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认知水平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只有打下坚实的道德认知基础,才能约束道德行为。高校德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形成基本的道德评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将道德认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道德认知只有在不断地参与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提高。理论结合实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将道德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加深对道德认知的印象并重新理解道德认知的内涵。当今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知易行难的问题,因此要坚持实践育人的教育方式,就必须要做到在实施道德教育时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摒弃单一的课堂式教育,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多种方式并举,真正达到道德认知和35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大学生在享受道德教育乐趣的同时,达到“知德”与“行德”的统一,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拓宽实践活动的维度。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培养大学生人格特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寓于道德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切身体会社会现状。高校可以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大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如定期举办公益活动;设立志愿者服务项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建设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自古以来,我国儒家就非常注重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29]因而,高校道德教育应转变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大学生“知”与“行”、“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意识,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将理论知识切实转变为实际行动,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就必须要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教育主体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以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为依据,一方面强化对于道德认知的培养;另一方面努力拓宽实践活动的范围,引导大学生在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同时培养其践行意识,以达到“知德”与“行德”的相互统一,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5.2.3丰富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内容是由特定阶段的教育价值理念来决定的,受当时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迥然有别。儒家的德育是围绕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来展开的。在当前阶段,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的落脚点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道德伦理观念。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以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把和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现象纳入到高校德育的内容体系中。加强针对性和现实性。道德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要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高校道德教育必须要紧密联系生活,根据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如学业困惑、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遭遇的困境。在大学生显现出心理问题时,高校就要增加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高校还必须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道德素养,这样不仅扩36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充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以便于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注重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人们运用已有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自身以及他人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道德品质的构成部分,也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主要驱动力。[30]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适应大学生群体的情感特点,遵循客观规律,正确采用多种途径来引导大学生的情感,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情感。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同情心、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为人处世时多为他人考虑,关心和帮助他人。增设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如今,我们却缺乏对传统文化应有的重视,很少有人会主动地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大多倾向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几乎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的断裂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对一些经典著作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丢失,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大损失;对传统道德伦理的漠视,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悲哀。因此,在高校德育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是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优良民族文化,而且陶冶了大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增设传统文化课程时,可以将诸如《大学》、《中庸》、《论语》、《传习录》等经典著作为教学内容,鼓励大学生阅读经典文献,研习经典著作所蕴含的道德修养体系以及道德伦理精神,从中汲取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5.3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高校道德教育来说,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而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健全发展则是首要目标。在德育教育的实践工作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主体要求展开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平影响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优良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德育工作要围绕大学生来展开,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要提高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他们在道德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大学》十分重视道德主体的主观作用,认为道德修养的提高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和内省自察,强调个体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才能自明其德而后推己及人。5.3.1强化道德自律个体的道德素养是在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其中道德自律起主要作用。[31]道德他律强调外部因素对个体道德行为的约束和改造,而道德37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自律则着重强调道德主体在实施道德行为时的主观意识,自发地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从内心上认同道德规范,对不道德行为进行纠正,从而使得自身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具有自发性的特征。提高大学生群体道德自律意识,不仅有利于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为了养成良好道德品行从而自觉自愿地转变思想、控制自身行为的实践活动。以往的道德教育只注重外在因素对个体的强制约束,忽视个体自身的能动作用,这显然是本末倒置。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大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具备这种主体意识,才能独立思考,从而做到公正客观地评价道德行为。此外,学习主动性也是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道德认知,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道德行为。全面认识自我。要提高道德自律意识,还必须要正视自我。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意识薄弱,很难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三观尚未成熟,思维方式较为片面。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是道德主体客观认识自我的必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程度。客观的自我评价有助于道德主体认清现状,探索适合自身道德要求的道德修养途径,激发追求更高层次道德修养的主观愿望,并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同样地,在大学生道德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自身是内部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仅仅依靠外部力量的强制约束,不可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必须要充分发挥道德主体自身的能动作用,强化道德自律意识,使大学生从内心上认同道德规范,从行为上符合道德标准,从而完善道德品质。5.3.2注重内省慎独“内省”、“慎独”强调道德主体对自身道德行为的反思,同时从道德主体自觉性出发,要求个体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其自身的行为举止也要合乎道德礼仪。二者都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都强调了道德主体对自身行为的主观克制和约束,体现了道德主体的主观自觉性。《论语·里仁》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45看见德行高尚的人,学习其优良品德,进一步完善自我;看见德行低下的人,内心就要反省自身是否具有相同的缺点,进而加以改正。内省慎独包括两个方面:勤于内省和慎于独处。勤于内省。“内省”是道德主体进行自我反思,直至达到自我完善的循序渐进的38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过程,是道德主体根据现有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身行为从而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曾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16]8道家的始祖老子则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里所体现的就是对自我内心的审视,自省可以说是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当代的大学生应牢记基本道德规范,时刻反思自身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现有道德标准。此外,新时代的大学生还应勇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发现自身不足之处时能够及时纠正,改善不良道德习惯,勤于反思,勇于改正,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促进自己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慎于独处。“慎独”是道德主体根据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道德信念来约束自己行为的方法。它不仅是自我规诫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慎独强调道德主体通过自我规诫,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逐渐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信念,进而转化为行为习惯,从而使道德主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有没有外界的监督,都坚持内心正确的道德信念,坚守道德底线,以道德规范来严格约束自身的道德行为,这是道德修养的较高层次。“内省”、“慎独”不仅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大学生要想养成良好道德品性,就必须要达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通过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将这两个概念引入大学生德育体制中,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有利于达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5.3.3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经过艰苦的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的宏伟目标,包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远大理想不仅为大学生的人生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守道德底线,坚决抵御各种诱惑。首先要“立志”。大学生通过学习道德理论,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进而树立拥有崇高人格品质的道德理想,这就是所谓的“立志”。其实立志就是将外在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使道德主体能够坚持遵循道德规范。一个人只有做到在任何时候都遵循道德规范,才能算是有道德的人。俗话说:“立志当高远。”就是说一个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尽可能高远的志向。这是因为:志向越高远才越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或许这些志向很难实现,但是至少在追求志向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升华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合乎道德规范的人。其次要“躬行”。设定了远大的志向就必须要付诸实践,躬行其实就是实现目标39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环节,是实现远大志向的主要途径。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不只适用于学习理论知识,同样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如果远大的志向只是停留在嘴上,而不付出努力,那么志向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道德践履中得到提高,理想人格在道德实践中得到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就必须要践履道德理念,使道德行为符合道德规范。5.4小结总体来说,从《大学》的德育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适用于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要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必须要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社会方面来看,要从家庭文化、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义利观这些环节入手,营造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良好环境。从学校方面来看,则要转变教育理念和德育方式、丰富德育内容,充分发挥高校的豫人功能。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则要注重强化自律意识和内省慎独、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40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结束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时曾讲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大学生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因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教育主体自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运用《大学》的德育思想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了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焦点。《大学》是我国传统儒家的教育路线和方针,目的在于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型人才。它系统地论述了道德修养的体系,不仅是为学的纲要,更是修己的基础,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本文基于对《大学》文本的深入研习,全面分析其德育理念和现代价值。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并以《大学》的德育思想为依据,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完善道德教育方式,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从现代学科的角度来解读《大学》,可以说它不仅是政治学科的领导哲学,也是经济学科的企业管理哲学,更是文史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哲学。其所揭示的道德修养途径具有较高的现代价值,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方面,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文化资源。41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参考文献[1]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2]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87.[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4.[4]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4.[5]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24.[6]姚淦铭.姚淦铭国学智慧系列:大学智慧[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5.[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34.[8]王先谦,沈啸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62.[9]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1:114.[10]郑玄.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1:9.[11]程颢.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01.[12]王阳明.传习录[M].第二版.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05.[13]吴光.刘宗周全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657.[14]王文锦译.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167.[15]朱熹.近思录[M].第二版.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9.[16]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1:271.[17]江畅.论德性与良心的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8(3):117-122.[18]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445.[19]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6:183.[20]王海明.新伦理学要义[J].伦理学研究,2009(40):7-12.[21]冯红.从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视角看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J].高等农业教育,2005(3):23-25.[2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4.[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436.[24]李程.论“孝悌”与社会和谐[J].前沿,2011(14):46-49.[25]卢新华.财富如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35.[26]唐明贵,马晓辉.“大学之道”对当代“为政之道”的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委学报,2012(2):53-55.[27]闫拓时.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49):19-21.[28]石书臣.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4):18-21.[29]陆文敏.“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机器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135-137.[30]冯鸿滔.心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254.[31]马永庆.道德自律的特性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9(5):51-55.42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杜凡,刘珍.论商品消费的异化及理性回归[J].商业时代,2014(10):144-145.[2]刘珍,贺玉珍.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问题[J].学术研究与争鸣,2014:172-173.[3]贺玉珍,刘珍.我国微博政治参与文献综述[J].高校教育研究,2015:20-21.43 基于《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致谢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专业上和非专业上的问题,我的导师张德玉老师和杜凡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以及三年研究生生活期间所给予我的莫大帮助。在论文写作期间,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以及最后的论文完成,我经历了迷茫,彷徨,聒噪,欣喜的心路历程,这离不开两位导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在论文修改上,两位导师非常严谨,他们以身作则,以对自己的严格标准来要求我,论文中每一个语句,每一个词语,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反复斟酌,导师们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敬佩,也值得我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导师们也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衷心地感谢导师们对我的帮助,感谢他们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时候,也能够拨冗为我解答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老师们,您辛苦了!同时,我也要感谢法/马学院学院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是你们的殷切鼓励和无私帮助给了我莫大的前进动力,为我解开思绪上的困惑,我很庆幸能够拥遇到这些老师和同学们,这份师生情谊和班级友谊将是我人生中的巨大财富!感谢北京工商大学对我的培养!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