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

《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

ID:2089133

大小:5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4

《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_第1页
《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_第2页
《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_第3页
《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_第4页
《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八年级教学分析: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学生从小学到初一、初二已经学习接触不少古诗词了。但好多同学对古诗词不感兴趣,对学过的古诗词不能很好的理解感悟。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督促学生更多地积累背诵古诗词,通过由浅入深的几项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另外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组为单位,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2、还能使他们感受到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2)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3)诵读理解古诗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3、。重点:督促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学会把学过的诗词整理归类。难点:增强对古诗的感悟理解,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课型: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教法:自主合作式,情境式,激励法,体验法。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初一初二所有学过的古诗(包括规定课外古诗词及小学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课时:课前准备时间一周课上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准备:1、班级分成九个学习合作小组。并分别给每一组分配具体的任务:朗诵古诗组、吟唱古诗组、联想古诗组、运用古诗组、古诗的故事我来讲小组、古诗绘画组、

4、创作古诗组、赛诵古诗组2、一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让学生去诵读。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词,为古诗擂台赛做好准备。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其配上的画面,在画中体会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4、搜集并学唱已经谱曲的古诗词。5、搜集古诗中传诵的故事,并做好讲给大家听的准备。6、提前创作自己仿写的古诗,并有相应的自己的解说教学过程:一、深情并茂吟古诗二、联系生活品古诗三、任意挥洒赛古诗四、千古风流谈古诗五、自己动手学写诗六、争先恐后赛古诗结束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今天在古诗苑漫步亦要告一段

5、落。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当我们打开这本书的时候:风来雨从,气象万千;当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月光如水,晚风吹拂。希望同学们以今天的活动为契机,用一生时间将这本书永远读下去。综合性活动《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主持人1::同学们,众所周知,中国乃一诗之国度,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主持人2: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更是浩如烟海::,在华夏文明中蔚为壮观.;主持人3:.辉烂的华夏文化,不仅仅是飘扬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串串悠远驼铃,:,不仅仅是四大发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铿锵步伐,也不仅仅是万里

6、长城屹立千年的永恒丰碑;主持人4:在华夏文明璀灿耀眼的星空中,更少不了的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所谱写的一页页典雅华章!主持人1:在那里,我们可以领略到长江"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博大,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泰山"一览众山小"的雄奇;主持人2:在那里,我们能够聆听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路历程,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文人气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圣人情怀.主持人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一,声情并茂

7、吟古诗主持人3:前人一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主持人4:吟诵是学习,品味诗歌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下面请配合所选音乐,将你最喜欢的古诗词声情并茂地吟诵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分享中国古诗独特魅力的韵味.(杨美玉诵读李煜《虞美人》,配乐《乌夜啼》.)主持人1:请同学来评价一下.生1:感情把握得比较好,体现出了节奏之美.生2:读出了诗歌的意境,让人感到余味无穷.生3:音乐选择得非常好.(六生合作诵读王维《桃源行》,配乐《渔歌唱晚》.)生1:前后的感情反差较大,但声音铺垫较好.生2

8、:节奏语气较准,感觉非常好.生3:语调让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的隐士情怀.(袁有新诵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走进新时代》.)生I:感情表达恰当,表达出诗人的喜悦之情.生2:配乐用得非常恰当.(老师诵读《雨霖霖》配乐《高山流水》)学生1::老师的情感把握十分的准确,仿佛已经置身于其中了主持人2:听诵读点评,感触颇多.读诗不仅要用声,口,更要用心灵,读出文字里的东西,才能抓住情感内涵。主持人3:古人写诗提倡"我手写我口",我们读诗提倡"我口读我心",才能与古代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其实,诗歌在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