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快速改善胰岛素抵抗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快速改善胰岛素抵抗

ID:2091889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快速改善胰岛素抵抗_第1页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快速改善胰岛素抵抗_第2页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快速改善胰岛素抵抗_第3页
资源描述: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快速改善胰岛素抵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快速改善胰岛素抵抗【关键词】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肥胖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具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更高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不适合应用胰岛素治疗。因此,为超重/或肥胖的并2型糖尿病患者寻找方便、优化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是否可以快速改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门诊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81例,其中男2454例,女26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

2、45岁,体重指数(BMI)25.3~32.6kg/m2,平均BMI为27.9kg/m2。男性腰围87~105cm,平均92.3cm;女性腰围77~106cm,平均81.8cm。所有入选患者均经饮食控制、运动及二甲双胍2.0g/d治疗2月以上,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持续4周以上),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心血管疾病。  1.2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经知情同意,在原有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4mg,2次/d,)或安慰剂共12周,在罗格列酮治疗干预前后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体重/身高2),取静脉全血测定空腹血糖(

3、FPG)、早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1C),采用稳态模型分析(HOMA)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INS×FPG)/22.5]。  1.3统计学处理  观察指标以x±s表示,安慰剂组、罗格列酮组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治疗前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罗格列酮治疗干预前后组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罗格列酮组在干预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见表1。表1罗格列酮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2.3不良反应  治疗研究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未作特殊处理

4、;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进食后很快缓解,未影响治疗;所有患者均未见肝功异常,未见明显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糖尿病发生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不仅引起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它还是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凝血状态、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滋生的共同土壤[1]。因此,减轻胰岛素抵抗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致残致死率的重要环节。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目前已被确认为胰岛素抵抗的标志[2],他们较之正常体重者有更强

5、的胰岛素抵抗、更明显的代谢紊乱、更高的心血管危险,为这类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罗格列酮(Avandia)是噻唑唍二酮类药物的代表,它是高度选择性的强效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人类的PPARγ受体存在于胰岛素的主要靶组织,如肝脏、脂肪和肌肉组织中,罗格列酮激活PPARγ核受体,改变了与代谢过程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使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降低胰岛素抵抗;同时,它可增强细胞表面葡萄糖转运子GLUT-4的表达和传导,使脂肪细胞中脂肪酸代谢所涉及的基因表达增强,导致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增强[3];它能减少TNF-α介导的脂肪细胞中游离脂肪酸的

6、释放,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4]。我们的研究发现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加服罗格列酮4mg,2次/d治疗,12周后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明显下降。二甲双胍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口腔金属味、食欲差、腹泻等,罗格列酮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两药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各自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的研究中未见肝损害、未见明显水肿,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因此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可能是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优选治疗方案。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肥胖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本研究提

7、示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是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参考文献】 [1]李光伟.2型糖尿病治疗目标新认识[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20(6):18.  [2]邹大进.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3):145-148.  [3]RieussetJ,Au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gammaanadipocytes[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