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 教案

我若为王 教案

ID:2102871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我若为王 教案_第1页
我若为王 教案_第2页
我若为王 教案_第3页
我若为王 教案_第4页
我若为王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若为王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若为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要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是造就奴才的思想制度,它迫使人失去人的本性,异化为奴才。扫除奴才孳生的封建制度、思想,才能使人性复归。  2.揣摩本文的语言,分析作者的语言特色。  3.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4.正确理解本文的辩证思想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体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聂绀弩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湖北京山人。1922年任国民党东路讨贼军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处文书,旋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当教员。1924年考取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2、第二期学员,参加过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任《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编辑时,认识了鲁迅、茅盾、丁玲等人。这期间写了大量杂文,并在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抗日战争期间,在桂林与夏衍、宋云彬、孟超、秦似编辑杂文刊物《野草》,并出版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1949年后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1960年后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1981年上海古籍出

3、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二、默读课文,积累字词  1.生字注音绀弩匍匐盔呵斥葸  2.词语释义  谄媚:卑贱地奉承,讨好别人。谄:曲意迎合。  匍匐:使自己俯卧。这里指臣子俯卧在国王面前。  畏葸:畏惧,诚惶诚恐。  昂头阔步:仰着头,迈大步。形容精神奋发的神态。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三、语句分析  学生自己挑选难理解的语句,小组讨论分析,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的准备:  1.我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所看见的只是他们的头顶或帽盔。  看不见一个人的脸,因为大臣见国王的时候,必

4、须低头;在上朝朝见国王的时候,也必须匍匐在地,不准仰视“王”,只有国王说“恕你无罪”时,大臣才敢抬头视君。所以王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这句中的“头顶”是指伏地请罪的臣下摘去帽子的脑袋;帽指代文臣,盔指代武将。  2.或者所能够看见的都是谄媚的,乞求的。  一旦“王”恕其无罪时,这些文臣武将才敢抬起头来见君,但是哪张脸敢对王露出“抗颜”呢?这些文臣武将只能顺国王之意,说王爱听的话,王不对,也得谄谀“吾皇圣明”。“伴君如伴虎”,哪个文臣武将敢捋虎须被虎吃掉呢?真正有硬骨的海瑞进谏时,不也扶入觐吗?就这样,海

5、瑞也不能不颂“吾皇圣明”。“乞求”,未必大臣们都向王乞求金银财宝高官厚禄,就是谏国王改正一种错误,臣也不敢不“乞求”王改。所以,能见国王的脸是谄媚的脸,“乞求”的脸。  3.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  大臣在王的面前,不能有个人的感情表现,一切惟王之情绪是从。王悲伤的时候,你纵使快乐也得去与王一起悲伤;你死了爹娘而悲伤的时候,如果王要举行盛大庆典,你不能哭,还得笑,喜气洋洋。总之,在王面前,臣下不能将个人感情随意宣泄表达,因为臣下是王的奴才。乐不

6、敢乐,悲不敢悲,人性遭到摧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异化:由人异化为奴才。  4.我是民国国民。  这句中的“民国”是指解放前的“中华民国”,此文写在旧中国时期。  5.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这句中的“世界”,应该指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世界”,“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这就是说,蒋介石的文臣武将不过都是一些奴才,这些奴才捧着蒋介石,把那个旧“世界”弄得不像样子:“大有待于改进

7、”,是要改进到没有奴才的“世界”。然后作者又借“我”这假想中的“王”影射蒋介石,他不过是一个“奴才们的首领”。那是蒋介石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据载,抗战时期,在重庆,国民党治下的一部分奴才曾给蒋介石献过“九鼎”。当时蒋介石“大怒”,质问奴才们:“这是干什么,拿我当皇帝了吗?”当时有人评论,蒋介石不愿承认自己是皇帝,但在他的奴才们的眼里,他已经是皇帝了。在那个“世界”里,蒋介石实际上就是他的奴才们眼中的“王”——奴才们的头儿!所以作者说,他这个奴才头儿是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6.我将变成一个

8、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怎么理解这“暴君”与“明君”的统一呢?“暴”,指杀尽“奴才”:“明”,指扫除一切奴种,不给人间留下一个,叫奴种断子绝孙,自己也不再当奴才头儿。这“暴”中寓着“明”,“明”才需要“暴”。  这句中的“我”与上一句中的“我”不是一回事,而是“假定又假定”“若为王”的“我”。这个“我”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改进”“世界”,必须把奴才消灭干净,反过来说,消灭尽了奴种,包括奴才的头儿,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