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共识的达成

民主共识的达成

ID:21138843

大小:7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9

民主共识的达成_第1页
民主共识的达成_第2页
民主共识的达成_第3页
民主共识的达成_第4页
民主共识的达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主共识的达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主共识的达成:传统民主理论的一大困境在于多数主义不能解决偏好冲突问题而达成共识,社会选择理论更是认为个体选择的理性会导致集体选择的不理性,以此证明民主共识的不可能性,而协商民主理论为解决多元偏好冲突提供了路径。协商民主主张通过主体间的互信合作、协商的公共精神、协商的开放性与动态性来整合偏好冲突而实现理性推动的共识。协商民主的这种思路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视野。  關键词:协商民主;多元偏好;民主共识  :13035—01  :A  :0438—0460(2012)05—0035—08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的统治”,因此,人人都能直接参与公共事务

2、是民主的最佳体现。然而,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在疆域广阔的民族国家的现实中沦为遥远的传说,卢梭式的共和国也只是一个理想的神话,尽管自由主义的代议制民主有许多缺点,但因其可操作性强却成最为现实的选择。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备受诟病的传统代议制民主范式终于遭遇到重大挑战,以佩特曼、麦格弗森为代表的思想家率先呼吁“参与式民主”以期作为替代,这被视为是共和主义的复兴。参与式民主20世纪后期的重要发展,就是强调普通公民通过平等讨论与协商来对公共事务参与以求达成共识的“协商民主”(deliberativedemocracy)理论的兴起。协商民主是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充分发展

3、,它为解决民主过程中的多元偏好冲突实现民主共识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一、传统民主理论的困境与协商民主的产生  民主最传统的定义即是“人民的统治”,这主要源于卢梭的“公意”理论。但是要求人民意志的完全一致毕竟过于理想化,人民意见的分歧才是现实的常态,因此,少数服从多数就成为一种必要,而“人民的统治”就不得不弱化为“多数人的统治”。罗伯特·达尔认为,多数规则可以通过四个理由来证明: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能够在集体决策中施行自决的人的数量;它是合理要求的必然后果;它更可能比其他规则产生出正确的决策;基于成本收益的功利主义论证,多数规则能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多数

4、主义的民主成为专制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最佳替代方案。长期以来,多数主义的民主范式在民主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多数一定能够达成共识吗?多数的决定就等于民主的共识吗?熊彼特早在70年前就对传统多数主义民主提出质疑。他认为公民个体是理性的,意志是独立的,偏好是多元化的,因此,“即使民主过程使用的每个公民的意见和愿望是充分明确而独立可以作为根据,即使每个人都以理想的理性和敏捷性按照这样的意见和愿望行事,也不一定能推论说,这个过程用这些个人意志为原料而生产的政治决定,可以有说服力地称为代表人民意志的东西。”因为这样的决策只是将个人意志分割成许多份,而并不是“共识”

5、。这就使熊彼特对民主产生了悲观的看法,他仅将民主定义为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机会,即“竞争性精英民主”理论。而社会选择理论则走得更远,它通过严格的逻辑来论证达成共识的不可能性。  社会选择理论的代表有“囚徒的困境”博弈模型、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奥尔森集体行动的困境理论、“阿罗不可能定理”(或“阿罗悖论”)等。尤其是阿罗不可能定理,它“以严密的数学推理为工具,向传统民主的核心原则发起了挑战”。因为在社会选择理论看来,在多元化社会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偏好,而且都是自利的,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的,这就意味着民主只能是在人类偏好分歧与多样

6、性的条件下来作出对于群体目标的选择,因而民主就只能是一个偏好的整合过程。但将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多元偏好转化为多数同意的集体决策是不可能的,即使出现多数派的“共识”,那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对一部分人偏好的打折甚至取消的基础之上。故多数决定的结果正如布坎南所说的一种悖论:“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人都将相当理性地行动,但其结局却是非理性的。”因此在社会选择理论看来,没有一种公平而合理的方式将多元偏好聚合成为社会决策,达成民主的共识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以上诘难暴露了传统多数主义民主范式的困境。巴伯认为,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它“既不承认参与的乐趣也不认可公民交往的友谊

7、,既不承认持续政治行为中的自主与自我管理,也不认可可以扩大公民彼此间共享的公共善——共同协商、抉择和行动”,因而是一:传统民主理论的一大困境在于多数主义不能解决偏好冲突问题而达成共识,社会选择理论更是认为个体选择的理性会导致集体选择的不理性,以此证明民主共识的不可能性,而协商民主理论为解决多元偏好冲突提供了路径。协商民主主张通过主体间的互信合作、协商的公共精神、协商的开放性与动态性来整合偏好冲突而实现理性推动的共识。协商民主的这种思路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视野。  關键词:协商民主;多元偏好;民主共识  :13035—01  :A  :0438—

8、0460(2012)05—0035—08  民主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