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ID:21453638

大小:8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更需创新的教育,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严格周密的思维习惯,还能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主要关系,洞察事物本质,直觉判断,灵活应变的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和描述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这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屮如何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儿方而去培养。1.注意积累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俗话说

2、:“知识在于积累”,科学的东西來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而创新耑要知识,耑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耑要智力。W有教育学生扎实打好基础,慢慢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平吋在教学中要学生学会数学解题的有关思想方法,这样到时才会以不变应万变。例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离中点还有20km,这条路全长多少km?8依题意,M线段图形:13大部分学生列式为:20+(1——一一)=160(km),而有的学生直接列式为:20X8=160(km),28用简单的算式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要善于联想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条件

3、,联想是一种扩散性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一种有力的引导作用,广泛的联想是创新思维得以实现的生理心理基础,它使创新思维由可能变为现实。因此,数学教学屮通过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如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572:7,可引导学生联想到:a甲数是乙数的一;b乙数是甲数的一;c甲数比乙数少一;d75725乙数比甲数多e甲乙两数的总份数是12份;f甲数是甲乙两数的g乙数是甲乙两51271数的一;h甲乙两数之差是两数之和的一。学生的联想越广,思路就宽阔,解题方法也就126越多,越新颖,创新思维的成分就会越多,创新能力越能够得到培养。1.打破思维框框,培养创新

4、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具有跳跃性,试探性和压缩性。它没有固定路线和思维模式,发现来自推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维就必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多观察,多思考。数学教学强调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问题的增强会促使他们意识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存在。感受到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离不开实践,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美国教育学者彼得•克来思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解、综合分析、实际参与”。他把实践参与摆在学习的最髙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带领学生到实践屮培养他们

5、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概念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实验操作,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抽象概念,从中领悟到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任何地方掉下來的,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來的,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先出长方体后,要学生举自己所见到的长方体(红砖、粉笔盒、积木等到),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自己动手切土豆,领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最后请学生揭示出L<:方体的特征以及氏、宽、高的概念,这样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处理好习惯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关系,想象与思维是学生迸发创新意识的两大认识支柱、这里所说的思维,主要指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以固定、惰

6、性思想为特征的习惯性思维而提出來的,是在强烈地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的激发下,借助于各种具体的思维方式(包括直觉和灵感)以渐进性或突发性的形式,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等创造性成果,创造性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其中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最明显的特征。而习惯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固定性,教学中用这种思维训练学生模仿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只能使学生的思维固定,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东西,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习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3.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先导,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

7、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前奏。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学生必须大胆起疑,质询,甚至有定论质疑,向权威挑战的品质。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复杂的过程,我们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尤其要落实到每节课堂教

8、学中,认真挖掘教材中创新的因素,创没良好的情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并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