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

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

ID:22126395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_第1页
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_第2页
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_第3页
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_第4页
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偏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国内对偏科的研究主要从群体偏科和个体偏科两个方向进行研究。本文从两个偏科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偏科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偏科热点研究领域并分析其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偏科群体偏科个体偏科非智力因素  :G447:A    ARevieainlyfromtestic,oneistheindividualunbalancedLearning,theotheristhegroupunbalancedlearning.Thispaperdescribestheph

2、enomenonanditsinfluencingfactorsfromthesetsupthecurrenthotareas,analysisitsshorting,andputforwardforfutureresearchtoexplore.  Keywordsunbalancedlearninggroupunbalancedlearning;individualunbalancedlearning;inintellectualfactors    0前言  国内对偏科的研究主要从群体偏科和个体

3、偏科两个方向进行研究,目前在对偏科问题的研究论述中,对于偏科的界定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1)主科副科之分,重视主科(考试要考的科目,主要是语数外等),忽视副科(比如史地生),在研究群体性偏科常用,如邵天辰(2006)。(2)综合成绩与单科成绩对比,综合成绩排名与单科成绩排名差别,在研究个体偏科中某一具体科目偏科常用,如黄玉兰(2008)。(3)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对比,优势科目成绩排名与劣势科目成绩排名差别,在研究个体偏科常用,如丁小燕(2007)。  1对群体偏科的研究  群体偏科是指为数众多的学生只

4、重视某个科目的学习而忽视其它科目,最后导致各学科成绩差异明显的现象。前人对群体偏科现状的研究,主要是从实施教育的主体这个宏观领域来进行研究的,认为群体偏科是由于教育政策、办学者的教育方向等造成的。  归纳起来,造成群体偏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考试导向。考试导向对学校整个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主科倾占副科课时,升学率压倒一切等现象就是具体的体现。围绕着考试指挥棒转的现象,既是学生偏科的原因,又是学生群体偏科的反映。  第二,家长对学科的重视程度不一。付兰花在她的研

5、究中发现,父母对学科的偏见是造成学生群体偏科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p<0.01)。  第三,教者无力,学者乏味。例如调查研究发现,39.27%的学生把政治当成是最不喜欢的学科。这主要是因为政治学科的内容,过于抽象,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脱离学生生活,学生无法内化,对其不感兴趣。第四,办学倾向。一些特色学校,往往会导致学生群体偏科,使学生偏向体现学校性质(特色)的某些学科的学习。第五,社会偏见,引导不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  2对个体偏科的研究  2.1对个体偏科现象的研究  个体偏科是与

6、群体偏科相对的概念,指学生个体的偏科现象。  对个体偏科类型和偏科率的研究。付兰花(2001)对初中生的偏科现状做了调查,发现在语文、代数、几何、外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等几门科目中,初一到初二的学生历史、地理、生物偏差的占很大的比例,而在主要学科目中,几何和代数偏差的人数要多于语文、英语和政治。同时,她还调查发现,偏科率在性别、年龄和身体素质上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对于个体偏科的性别特征的研究。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某些心理机能上存在着差异,如男性在视觉、空间和数量能力上相对高于女性,因此很

7、多人假设女性在物理、数学等学科上与男性相比存在差异。  2.2对个体偏科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于偏科影响因素多进行的是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如下:  第一,智力结构的因素对各学科学业成绩的影响。黄达成((1996)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进行了性别差异比较,发现男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较强,偏向于抽象思维,而女生偏向于形象思维,这是导致男女物理成绩不同的主要因素。而物理的学习则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与理解力,这些都是女生较薄弱的地方,因此造成了

8、男女生物理成绩差异显著。  第二,认知方式对各学科成绩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H.A.威特金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研究表明,在学习活动中,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学生对于是否包含社会性内容的材料的学习效果是有差异的,场依存型学生尤其善于学习和记忆包含社会性内容的材料,而场独立者则更喜欢需要认知改组技能等与人无关的学科,如数学等自然学科。  第三、后天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形成的偏科现象,受到一些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首先,教师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学科教师的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