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下册教案全册

化学下册教案全册

ID:23378094

大小:479.00 KB

页数:121页

时间:2018-11-07

上传者:U-25934
化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化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化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化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化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下册教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2、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3、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内容,在学习了有关单质、化学用语和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对化合物知识的进一步研究,本单元中除了学习有关酸和碱的知识外,对学过的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对以后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重点:酸、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难点:酸、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学法建议:1、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习法,根据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可以归纳出一般酸碱具有的性质。2、注意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3、注重形成基本概念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第121页共121页 4、要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第一节酸及其性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⑵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2、过程与方法:⑴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⑵通过亲历探究实验,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重点、难点:1、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本节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2、酸碱的共性3、原子团4、酸和碱与溶液的酸碱性5、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6、pH的测定7、酸和碱与人的生理活动8、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相关知识:第121页共121页 ⑴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⑵生活中接触到一些有酸味的物质,如食醋、西红柿等,也接触到一些有涩味,滑腻感的物质,如肥皂水等。方法技巧:⑴采用类比法记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以及pH与酸碱性的关系,使溶液的酸碱性→指示剂→pH三者的关系理清。⑵总结归纳法学习酸碱的特点与共性,总结出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本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思维误区:⑴本节知识中酸与酸性,碱与碱性这两组概念容易混淆,酸溶液中都含有H+,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H+,但并不是只有酸的溶液中才有H+。碱与碱性的关系也是如此。⑵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本节的易错点,正确理解和掌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考点分析: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化以及根据信息分析自制酸碱指示剂在实践中的应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常结合其他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3、溶液的酸碱性与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是中考命题的热点。。第121页共121页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言]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决定它们必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因酸根离子不同,必然又有各自的特性,即共性与个性的并存。我们分别学习几种常见的、重要的酸。 【提问】什么叫酸?写出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一、盐酸(HCl)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演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展示纯净浓盐酸和工业盐酸各一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其色、态、闻气味(注意煽风闻味)。待学生观察后,请一个学生回答浓盐酸的颜色、状态、气味。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学生思考、师生互动、教师归纳: 1.瓶口的白雾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何保存浓盐酸?敞口放置后的浓盐酸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改变? 【板书】1.盐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有挥发性,常用浓盐酸密度1.19g/cm3,HCl的质量分数37%左右。 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为液体小液滴。 二、硫酸(H2SO4) 展示浓H2SO4样品(请学生回答色、嗅、态) 【板书】 1.浓H2SO4 (1)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难挥发,高沸点(338第121页共121页 ℃)。常见浓H2SO4密度1.84g/cm3、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演示实验,“浓硫酸特性的有关实验”请学生回答浓H2SO4具有哪些特性?[讲解] 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浓H2SO4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脱水性:即按水的组成从有机物中夺取氢、氧元素。纸和木炭均含C、H、O元素(属碳水化合物)可以被脱水成碳。 浓H2SO4和金属反应不放H2,而生成H2O、二氧化硫和其他产物,表现出强氧化性。【板书】 浓硫酸的特性 ①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放出H2 ②吸水性——可作气体干燥剂③脱水性——如使蔗糖变黑 【思考】 1.如果不慎将浓H2SO4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如何处理? 2.长期敞口放置浓H2SO4质量如何改变? 【提问】 实验室中常用稀H2SO4,如何将浓硫酸稀释呢? 实验“稀释浓硫酸”(可请同学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提问】 为什么切不可将水倒入浓H2SO4中?(请同学参考课有关内容回答)【板书】 (3)浓H2SO4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搅动。【小结】 浓H2SO4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第121页共121页 第二课时一、引入二、【板书】1.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作用 【演示】实验“指示剂与酸、碱的作用”注意滴管的使用。做完实验后,总结酸碱指示剂的概念,要求学生记住并能准确叙述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溶液、碱溶液中所显示的颜色。【板书】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里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与金属的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演示】酸与锌粒、铁丝反应。[问题]反应现象如何?写出化学方程式 Zn+2HCl=ZnCl2+H2↑(置换反应) 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氯化亚铁(Fe为+2价) 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硫酸亚铁) 现象:金属溶于酸,同时产生大量气体。【练习】Mg、Al与盐酸的反应。 【板书】金属+酸→盐(氯化物)+H2↑ (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演示】实验“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请学生回答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6HCl=FeCl3+3H2O 第121页共121页 不溶(红色) 溶(黄色)【思考】1.铁的化合价有无变化?铁与盐酸及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中,铁元素的价态是如何变化的? 2.盐酸为何可以除去铁锈?(Fe2O3不溶→FeCl3溶)。(少量CuO放入试管加少许水振荡,然后再加少量盐酸)CuO+H2SO4=CuSO4+H2O 不溶(黑色)  溶(蓝绿色) 现象:黑色CuO溶解,溶液呈蓝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练习】 MgO、Al2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般为金属氧化物。 【板书】 金属(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第三课时一、引入二、新课教学:酸的化学性质(4)酸与碱的反应 【演示】 NaOH溶液中加酚酞,然后加盐酸振荡。 【演示】 实验,在盛少量Cu(OH)2的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再加适量盐酸(盐酸浓度稍大或加热),再观察发生的变化。 Cu(OH)2+2HCl=CuCl2+2H2O 不溶(蓝色)  溶(蓝绿色) 第121页共121页 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Cu(OH)2溶解,溶液呈蓝色。分析反应的书写规律。 【练习】 写出氢氧化钾、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讲解] 以上反应是因为酸电离出的H+所表现的性质。(5)酸与盐的反应 【演示】 实验“盐酸与硝酸银反应”,请一位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 (AgCl↓:白色↓,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硝酸 )BaC12+H2SO4=BaSO4↓+2HCl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和稀HNO3 )在盛少量Na2SO4的试管中;加几滴BaCl2溶液和几滴稀H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小结】 此反应用于检验(硫酸根)包括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 【思考】 1.如何鉴别盐酸和硝酸? 【小结】 盐酸或可溶性的氯化物与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AgCl沉淀。利用此反应检验盐酸和可溶性的氯化物。 【板书】 酸+盐→新酸+新盐 【小结】 学生按板书叙述总结出酸的性质,引导学生分析酸与Cu(OH)2(碱)、AgNO3第121页共121页 (盐)反应时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成分,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板书】 3.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通式:AB+CD=AD+CB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一般要在溶液中进行。复分解反应条件应从两方面去考虑。对反应物而言,酸和碱中只要有一个是溶液,盐和碱、盐和盐的反应要求二者均为溶液才能发生反应。对生成物而言,交换离子后,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水或气体、沉淀,三者有其一,反应即可发生。此条件可概括为几句顺口溜:复分解,要发生,溶液当中来进行,生成水、气或沉淀,交换成份价不变。【思考归纳】 我们学习过中哪几种基本反应类型?请用通式加以表示。练习:学生举例,教师指正讲解[归纳] 稀H2SO4和盐酸一样也能电离出H+和酸根离子,其化学性质相似。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其性质和用途。2.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 3.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第121页共121页 重点难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是重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镊子、表面皿、平底烧瓶、滴管、单孔塞、玻璃管。药品:氢氧化钠固体、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其它:小气球。教学过程:一、引入:碱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学习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回忆、回答碱的概念,写出电离方程式。二、新课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将少量氢氧化钠分别放在几个表面皿上,给各组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色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固体氢氧化钠表面的变化;再将其中的一块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大试管里振荡,并让学生触摸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从感性上认识氢氧化钠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结]指导学生小结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氢氧化钠(NaOH)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一)物理性质   [问题讨论]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你能想到它有什么用途?   思考、讨论:氢氧化钠可干燥某些气体。第121页共121页  (二)化学性质  1.NaOH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指导学生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反应的实验。  2.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石灰水中通往二氧化碳有何现象?是哪类物质间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白色沉淀生成;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  那么,NaOH能否与CO2反应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并思考实验现象中的道理。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迅速塞紧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振荡烧杯,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问题讨论]为什么气球会逐渐涨大?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  怎样保存氢氧化钠?说明原因?  指导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讨论气球涨大的原因,最后得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正确结论。反应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与CO2与Ca(OH)2反应对照:CO2+Ca(OH)2=CaCO3↓+H2O   分析如何保存NaOH及原因。 第121页共121页    3.氢氧化钠与酸反应(中和反应)   我们学习了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这也是碱的重要性质。  练习:写出HCl、HNO3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强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加深理解NaOH性质。  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实验]氢氧化钠跟某些盐的反应  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小结]组织学生共同总结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注意:碱与盐反应,反应物均应溶于水。(三)氢氧化钠的用途 [设问]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那么它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看书、总结、回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其性质和用途。2.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 3.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重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重点。难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归纳教学法。教学用品:第121页共121页 仪器:蒸发皿、镊子、烧杯、药匙、玻璃棒、试管、滴管、玻璃管。  药品;氢氧化钙粉末、生石灰、氢氧化钙溶液、浓碳酸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盐酸。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请同学们想一想:  1.氢氧化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如何保存?  2.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  [引言]在学习了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常见的、重要的碱—氢氧化钙。  [设问]氢氧化钙欲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它是怎样制得的呢?(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思考)氢氧化钙的制取  学生思考讨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板书]二、氢氧化钙Ca(OH)2  (一)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熟石灰  [演示实验]氢氧化钙的溶解性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与氢氧化钠相比较。  观察物质色态,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并与氢氧化钠的溶解性进行比较,总结出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氢氧化钙物理性质第121页共121页   1.颜色、状态  2.溶解性:微溶于水  教师做演示实验:  氢氧化钙溶液与批示剂反应  向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  向石灰水中滴加盐酸。  观察分析、回答问题:  1.描述各反应现象,并与氢氧化钠性质对比。  2.找出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更正。  在实验、讨论基础上,总结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板书](三)氢氧化钙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与酸反应(中和反应)  [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实验  [思考]这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钙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你能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4.与某些盐反应。  实验证明石灰水能与某些盐反应,这是氢氧化钙的又一条重要化学性质,根据现象,分析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2NaOH+CaCO3↓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它可能有哪些用途?并看书,引导学生规纳、小结出Ca(OH)2的用途。[指导学生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学习了Ca(OH)2的化学性质及碱的通性,了解了Ca(OH)2的制取、用途物理性质。第121页共121页   [板书]碱的通性  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碱之外,还有KOH、Fe(OH)3、Cu(OH)2等许多碱, 所以碱具有通性。碱引导学生用相互关系图,归纳出碱的通性。总结归纳出如下的相互关系图:板书: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情感目标: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2.用pH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3.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121页共121页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二、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试样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第121页共121页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过氧乙酸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NaCl==Na++Cl-;NH4NO3==NH4++NO3-;三、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第121页共121页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值1234567891011121314|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3.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注意:(1)不能直接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同时这种操作可能泡掉pH试纸上一部分指示剂,以致比色发生较大的误差;(2)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试,因为水润湿后的pH试纸将测定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3)我们实验室一样使用的pH试纸是广泛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1-14的整数(4)为了比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我们可以用精密pH试纸和酸度计(pH计)来测量。第二课时复习导入:第121页共121页 新课教学:一、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1.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度都接近于中性,而且变化极小;2.胃液的pH在0.9~1.5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铁屑都可被溶解,但胃本身却能安然无恙。因为胃里有一层“粘液屏障”,它是由粘液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出的一种胶冻状粘液,在胃粘膜表面构成一个保护膜,用来保护胃,防止胃酸对其本身的腐蚀及胃蛋白酶对胃本身的消化,还能防止粗糙的食物对胃的机械性损伤。3.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在改良酸性土壤时,我们一般是使用熟石灰来调节其酸碱度。4.雨水一般呈略酸性(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二、例题精讲例1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分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是呈碱性的,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选B例2我省苏北有些滩涂地区的土壤被称为“盐碱地”,当地农民常用引进内河淡水浸泡再排水的方法改良土壤。若以土壤pH为纵坐标,浸泡水次数(m)为横坐标,下列能正确表示土壤pH变化的图像的是()pH77pH77pH77pH77第121页共121页 ABCD分析:“盐碱地”,从字面上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土壤呈碱性,即pH大于7,当地人用反复浸泡和排水的方法改良,实际上是进行稀释,整个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直至变为中性为止,绝对不可能变为酸性,即不可能使溶液的pH小于7,故正确的图像应该选C。例3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A.偏低B.偏高C.相等D.无法比较分析:当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时,会造成对待测溶液稀释,白醋是酸性的,如果稀释后,则该白醋的酸性减弱,pH值偏大。故选B。例4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是()A.把试纸浸在待测溶液中B.把待测液倒在试纸上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D.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上方,让待测液蒸气熏试纸分析: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第121页共121页 三、课堂练习:1.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2.下列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pH=0的溶液B.pH=1的溶液C.pH=7的溶液D.pH=14的溶液3.用稀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A.纯碱B.白酒C.白糖D.食醋4.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A.氢离子B.氢分子C.酸根离子D.酸分子5.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雪碧,下列有关雪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饮用雪碧后一段时内,人体内的血液的pH将上升B.夏天饮用冰雪碧,喝后不久打嗝,主要是因为雪碧受热,溶于其中的CO2溶解度变小,放出大量CO2气体C.往雪碧中滴入酚酞指示剂,雪碧会变红色D.喝雪碧后打嗝是一种热辐射的过程6.溶液的酸碱度用________表示,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____,鉴别溶液的酸碱性常用___________。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则此溶液的pH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第121页共121页 “等于”)7,该溶液是无色酚酞显__________色,要使该溶液的pH值变大,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业:1.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乳酸(C3H6O3),使人感到肌肉酸胀,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酸胀的感觉逐渐消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稀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知道,在稀硫酸溶液中存在着水分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研究下面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已经由此得到的结论)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性的变化和pH的变化和热量变化。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酸与碱的反应现象,得出中和反应中酸碱性变化及热量变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对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1.测试方法。2.活动方式的把握安排。课时安排:二课时第121页共121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写出下列碱的化学式和其溶解性:氢氧化铜                   ; 氢氧化钠                。     2.我们知道,土壤呈酸性,可以用          改良土壤。3.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4.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NaOH +  HCl---                 (2) Cu(OH)2 + HCl---【导入新课】蜜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痛痒。根据你的生活常识,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            等物质。【演示实验】1.向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有无变化,氢氧化铜与盐酸发生反应了吗?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倒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有无变化?                        ; 第121页共121页 【问题发现】怎样设法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一般思路是怎么样呢?【交流与讨论】设法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基本思路是:1.                                     ;2.                                        。一.中和反应: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均放出热量。【问题发现】怎样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呢?※(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方案:                                               ;※(四)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0mL,滴加2~3滴酚酞试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烧杯中液体呈    色;反应前溶液的温度为   ℃。此时氢氧化钠溶液呈  第121页共121页 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观察现象,滴到刚好褪色,停止滴入稀盐酸,用温度计再测量溶液温度。烧杯内溶液的颜色由  色突然变成   色,反应后溶液的温度为   ℃。性,能使无色酚酞变成  色。  该反应是 (放或吸)热。  【交流与讨论】1.在[实验1]中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在该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                            ;3.在【实验1】中盐酸为什么逐滴滴入?      ;4.在反应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什么?                             ; 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2】用倾倒方法取【实验1】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用另一支胶头滴管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滴加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色。第121页共121页 【交流与讨论】滴加NaOH后,此时溶液呈       性,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3】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观察实验现象。玻璃棒上出现。【交流与讨论】这个固体是什么?                      。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产物是                  ,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问题呈现】能否从微观角度来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实质呢?【交流与讨论】1.在【实验1】中,当滴入的盐酸较少时,溶液呈什么颜色?这又说明了什么?溶液显什么(酸、碱、中)性?                                          。2.当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呈     性。此时反应后溶液中pH=        。3.在【实验1】中,当滴入的盐酸恰好使烧杯中溶液变成无色时继续滴加一些盐酸,溶液为什么颜色?溶液显什么(酸、碱、中)性?                    。   第121页共121页 【归纳1】中和反应概念:                                              练习1:下列哪些是属于中和反应?为什么?(1)CO2+2NaOH=Na2CO3+H2O   (2)Fe2O3+6HCl=2FeCl3+3H2O(3)3Fe(OH)2+10HNO3==3Fe(NO3)3+8H2O+NO↑(4)H2SO4+Ba(OH)2=BaSO4↓+2H2O【归纳2】中和反应通式:                            ,此类反应      (选填放热或吸热)。【归纳3】中和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作业:1、书写化学方程式:(1)NaOH  + H2SO4—                             (2)Ca(OH)2 + HCl —  (3)NH3·H2O+HNO3—          (4)Fe(OH)3+ HCl—2、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5.6gNaOH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第121页共121页 。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所得的结论的依据是否科学?理由是什么?(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 第二课时 中和反应的应用一、知识回顾:二、【交流与讨论】1.参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氢氧化钙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被蚂蚁、蚊子咬了,昆虫分泌的酸性物质进入肌肉,使肌肉酸痛,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止痛、消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归纳小结】中和反应的应用A.                      ;B.                  ;C.                      。三、课堂练习:           1.做馒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发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团中加入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碳酸钠          D.氯化钠2.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121页共121页 A.中和反应要放出热量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C.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D.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03.一般来说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若要改变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氯化钠         D.盐酸4.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Fe            B.Ba(NO3)2       C.Na2CO3          D.NaOH5.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     )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被红蚂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不改变D.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H2SO4=Na2SO4+H2O6.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第121页共121页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第七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巩固酸、碱的组成、命名和分类的知识。巩固有关酸、碱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复习重点:一.酸、碱的组成、分类和命名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的相互关系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讲练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物质的简单分类:金属单质非金属纯净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化合物酸碱第121页共121页 盐2.本章常见化合物:氧化物:CO2、SO2、CuO、Fe2O3酸:HCl、H2SO4、HNO3碱:NaOH、Ca(OH)2、NH3•H2O盐:Na2CO3、NaCl、CuSO4学会比较1物质颜色:Cu:红色CuO:黑色Fe:银白色Fe2O3:红棕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CuSO4固体:白色CuSO4溶液:蓝色FeCl2溶液:浅绿色FeCl3溶液:黄色学会比较2物质名称1.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2.NaOH烧碱、火碱Na2CO3纯碱3.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4.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5.FeO氧化亚铁Fe2O3氧化铁Fe3O4四氧化三铁6.NH3氨气NH4+铵根离子酸的通性1、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第121页共121页 2、酸+活泼金属→盐+H2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5、酸+(某些)盐→新酸+新盐碱的通性1、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碱+盐→新盐+新碱3、碱+酸→盐+水4、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练习: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硝酸氯化亚铁熟石灰硫酸硫酸铁HNO3FeCl2Ca(OH)2H2SO4Fe2(SO4)3酸盐碱酸盐氧化铁纯碱烧碱氯化银硝酸钡Fe2O3Na2CO3NaOHAgClBa(NO3)2氧化物盐碱盐盐2.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铁和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碳酸钙和稀盐酸硫酸锌溶液和硝酸钠溶液第121页共121页 碳酸钡和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银和稀盐酸铁和硫酸铜溶液铜和氯化银镁和硝酸锌溶液第二课时学会归纳11.金属跟酸、金属跟盐是否能发生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2.铁跟盐酸、稀硫酸等起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3.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且即使活动性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也能和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钠、钾等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金属,跟盐溶液反应的情况较复杂,例如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学会归纳21.复分解反应能不能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2.盐跟碱、盐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是可溶的一个“表”酸碱盐溶解性表钾钠铵硝溶;盐酸盐不溶为Ag硫酸盐不溶为Ba;碳酸盐大多为不溶碱中只溶K、Na、Ca和Ba第121页共121页 八大沉淀.1、AgCl2、BaSO4;3、BaCO34、CaCO3;5、Mg(OH)26、Al(OH)37、Fe(OH)38、Cu(OH)2八大反应1、酸+金属2、盐+金属(置换反应)3、酸+碱4、酸+金属氧化物第121页共121页 5、酸+盐6、碱+盐7、盐+盐(复分解反应)8、碱+非金属氧化物第121页共121页 (什么都不是)学会“归纳”四大离子的鉴定:Cl-:AgNO3溶液和稀HNO3;SO42-:Ba(NO3)2溶液和稀HNO3CO32-:稀HCl和澄清的石灰水;NH4+:碱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根据物质间相互关系,制盐的可能方法有十种:(1)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例如:(2)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含氧酸盐)例如:(3)金属+酸→盐+氢气例如:(4)金属+盐→新金属+新盐例如:(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例如:(6)酸+碱→盐十水例如:(7)酸+盐→新盐+新酸例如:(8)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例如:(9)碱+盐→新碱+新盐例如:(10)盐+盐→两种新盐例如:学生练习一、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硝酸氯化亚铁熟石灰硫酸硫酸铁氧化铁纯碱烧碱氯化银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第121页共121页 铁和稀硫酸;银和稀盐酸;铁和硫酸铜溶液;铜和氯化银;镁和硝酸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碳酸钙和稀盐酸;硫酸锌溶液和硝酸钠溶液;碳酸钡和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第七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向酸碱溶液里滴加指示剂,改变颜色的是()A酸或碱B指示剂C溶液中的水D其他物质2、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5mL水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5.2C用托盘天平称得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gD经计算某食盐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3、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分子中都有氢原子B酸溶液中都含有H+C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酸都是化合物4、用无色酚酞书写的“信件”,最好的显影剂是()第121页共121页 A石灰水B食盐水C稀盐酸D碘酒5、把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6、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各反应B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中和反应中溶液的pH一定不变D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溶于水7、取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最多的是()AMgCO3BCaCO3CNa2CO3DK2CO38、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分别滴入同一物质的溶液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B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C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D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二、填空题:1、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溶液是否变质,两位同学从酸、碱中各选择了一种物质的溶液进行实验,都达到了目的。他们所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超市中有一种称之为“一拉热”第121页共121页 的方便加热食品,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绳子一拉,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加热食品。(1)在保持生石灰的水的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反应的温度最高,则生石灰和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2)如果要测定“一定量的氧化钙和足量水反应放出的热量(Q),现有以下仪器:烧杯、温度计、玻璃棒、酒精灯、托盘天平,其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测定过程中已测定的数据是:水的质量m1、反应前水的温度t1、水中加入氧化钙后悬浊液的最高温度t2,你认为除了以上数据外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用文字叙述,再用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1、一定质量的锌和50mL、密度为1.19g/cm3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求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该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把5g不纯的镁(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入100g稀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14g。求:(1)纯镁的质量分数。(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试样中Ca(OH)2的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试样分别与同一种稀盐酸反应,所得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第121页共121页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所取试液质量/g17.417.417.4所取稀盐酸的质量/g80100120生成CO2的质量/g2.644.44.4(1)在第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2)原试样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3)以测知,第二次实验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通过计算求出实验所取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学习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隐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底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认识海水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教学难点:海水淡化第121页共121页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实验准备:仪器准备: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烧杯,带橡皮塞的导管(或蒸馏器)药品准备:食盐水(加氯化钙、氯花镁等)、硝酸银溶液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二、引导自学(一)预习内容:海水中的物质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思考:(1)海水中有哪些物质?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的?(2)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学生看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老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纠正和补充。讨论: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二)预习内容:海底矿物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思考:(1)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第121页共121页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3)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那些元素?(4)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学生看书、读图、讨论反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可燃冰”的开采和储存运输中的问题作简单的解释。(三)预习内容:海水淡化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思考:(1)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2)人们将采取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3)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演示实验:海水淡化问题: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三、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第二节海水“晒盐”学习目标:第121页共121页 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3、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4、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教学重点:1、粗盐的提纯。2、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图示法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实验准备:仪器准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毫升)、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滤纸、漏斗药品准备:蒸馏水、粗盐、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含有杂质,怎样使粗盐变为可食用的精盐呢?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海水“晒盐”的过程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第121页共121页 3、思考题:(1)目前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方法?(2)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3)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4、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5、演示实验: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6、实验探究:粗盐的提纯(1)问题:怎样除去粗盐中的泥沙?(2)除去泥沙后,又怎样得到纯净是食盐?7、讨论实验方案8、演示实验:用过滤法提纯粗盐。步骤:(1)溶解:量取15毫升水于烧杯中。称取6克粗盐,边搅拌边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中,至粗盐不再溶解;(2)过滤:将粗盐溶液放在过滤器中过滤(过滤是要素、玻璃棒的用途)(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搅拌(玻璃棒的用途)9、思考:上面所说,海水晒盐得到的粗言,除了泥沙,还有其他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看书了解工业净化食盐的方法,并了解食盐的用途。(二)1、内容:结晶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3、思考题:第121页共121页 什么叫结晶?结晶有哪些方法?4、出示: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三、教师小结四、课后练习:现有含泥沙、氯化镁和硫酸钠等杂质的粗盐,请你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一个方案,把所含的杂质除去,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可供选用的试剂:HCl、KOH、NaOH、Na2CO3、BaCl2、Ba(NO3)2等溶液。序号实验步骤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⑤⑥四、课后练习:预习下节内容第二课时实验准备:第121页共121页 仪器准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毫升)、药匙、胶头滴管、酒精灯、药品准备:蒸馏水、食盐晶体、硝酸钾晶体、熟石灰。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达到饱和状态,为什么会达到饱和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引导自学溶解度——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1)溶质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2、观察老师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空格上。3、学生看书,提问:问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2: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4、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练习: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第121页共121页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讨论】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  板书归纳:(1)溶解度的概念。(2)溶解度是四要素:①一定的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所溶解的质量。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影响溶解度的外因:  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见溶解性部分);③温度。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都跟物质的溶解度有关。请根据下列事实推测外界因素如何影响物质的溶解度。(1)2011年我国科考队在西藏羌北无人区发现,当地进入严冬时,冰冻湖泊中析出十分壮观的多面体的碳酸钠晶体。(2)夏天,贮存自来水的瓶子内壁挂满一层气泡。第121页共121页 (3)打开汽水瓶盖时,常常有大量气泡涌出。(4)利用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例如在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就是指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三、学生思考讨论、师生互动,教师小结:四、练习:1、“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含义是:200C时,100克水溶解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五、作业:板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是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溶解度概念导入二、新课:第121页共121页 1、内容:溶解度曲线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③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归纳:a: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b: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溶解度曲线知识归纳第121页共121页   一、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二、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2、练习:学生看书---溶解度曲线,完成活动天地。3、思考:阅读溶解度曲线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三)1、内容: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第121页共121页 2、方法:学生看书中方框中的说明。列表表示: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200C、克)>101~100.01~1<0.01三、作业: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新课教学:(一)溶解度的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湿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二)[探究活动]  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这两种物质的曲线。物质0℃20℃40℃60℃80℃100℃硝酸钾第121页共121页 13.331.663.9110169246氯化钠363636373940 2.现有10g硝酸钾和2g食盐的混合物,如何将它们分离开?实验内容可行性论证实验记录结  论3:溶解度与溶解性溶解度>10克>1克<1克<0.01克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比较项目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度量,受到外界温度、压强等影响。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限制。第121页共121页 温度要求一定不一定溶剂量要求100g不一定溶液是否饱和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单位g无公式三、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以及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四、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00C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水中,所以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2)200C时,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3)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是20克;(4)200C时,100克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含有硫酸铜20克,所以200C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20克;(5)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第121页共121页 (6)200C时,100克水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则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五、作业:第三节海水“制碱”教学目标:1.认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铀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重点:1、纯碱的化学性质。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难点:1、盐的溶解性。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第121页共121页 实验准备:仪器准备:试管、胶头滴管、药匙药品准备: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说明纯碱的用途及制取纯碱的原料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氨碱法制纯碱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书上的思考题。3、老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纠正和补充。(二)1、内容:纯碱的性质2、方法:学生看书,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书上空格。3、老师演示实验:(1)纯碱与酚酞试液作用;(2)纯碱与酸反应;(3)纯碱与石灰水反应。4、总结纯碱的性质:5、学生记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1、内容:盐的溶解性第121页共121页 2、方法:学生看书,总结见过的盐3、盐的溶解性:(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部溶于水;(2硫酸盐硫酸铅不溶于水;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酸,其他溶于水;(3)氯化物(盐酸盐)氯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溶于水;(4)碳酸盐,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其他不溶。三、小结:四、课堂练习:挑战自我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有许多是盐,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等。食盐是一种物质,盐是一类化合物,其含义不同。形形色色的“盐”二、新课1、盐的概念:凡是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叫盐。2、盐的物理性质:许多盐能溶于水,水溶液大多是无色的。注意: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铬酸钾溶液是黄色的。“盐”第121页共121页 不一定都有咸味,许多盐有其它味道。如,醋酸铅是甜的(有毒!不能食用),氯化镁是苦的,碳酸钠是涩的,硫酸亚铁是酸的,而谷氨酸钠(味精),味道鲜美!三、常见的盐:NaCl,可以吃的盐,故俗称食盐。1、物理性质:食盐的主要成分,离子型化合物。无色透明的晶体。有咸味,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水溶液中性。2、食盐的作用:食盐是维持生命代谢。保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食盐在食品工业上用作调味品,因为人类在生理上对食盐有强烈的需要,而且氯化钠也是维持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主要成分。食盐可做防腐剂。化工上的利用途径基本化工原料“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两碱”(纯碱、烧碱)中有两碱一酸都是通过食盐而制得。食盐的利用,是将食盐电解,可制得三种物质:烧碱、氯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NaCl+2H2OCl2↑+H2↑+2NaOH碳酸钙: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冰州石、白垩以及珍珠、珊瑚等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1、物理性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晶体或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25℃溶解度为6.9×10-4g/100g水)。2、用途:实验室常常利用碳酸钙跟酸反应制取二氢化碳:CaCO3+2HCl=CaCl2+CO2↑十H2O碳酸钙加热到825℃左右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一反应将石灰石转化为生石灰(氧化钙):CaCO3第121页共121页 CaO+CO2↑碳酸钠、碳酸氢钠:我国内蒙古盐湖盛产天然碱,尤其在冬季更是捞碱的大忙季节,这是因为寒冷把它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了。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之一。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2、化学性质:2NaHCO3不够稳定。2NaHCO3Na2CO3+H2O+CO2↑NaOH的实验室制法:Na2CO3+Ca(OH)2=CaCO3↓+2NaOH教师小结:四、作业: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盐的分类(1)根据盐组成中是否含有酸式酸根或氢氧根,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正盐:组成中不含酸式酸根或氢氧根的盐,如NaCl、Na2CO3、KNO3等。酸式盐:组成中含酸式酸根的盐,如NaHCO3、KHSO4、Ca(H2PO4)2等。碱式盐:组成中含氢氧根的盐,如Mg(OH)Cl、Cu2(OH)2CO3等。(2)按盐组成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名称分类:钠盐:NaCl、Na2CO3、Na2SO4、Na2S等。第121页共121页 钾盐:K2CO3、KNO3、KCl等。硫酸盐:CuSO4、K2SO4、(NH4)2SO4等。碳酸盐:Na2CO3、K2CO3、(NH4)2CO3等。三:盐的命名 1.正盐其中无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名称中间加一“化”字,叫做“某化某”,如NaCl叫做氯化钠,K2S叫做硫化钾等等。含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酸的名称后面加上金属的名称,叫做“某酸某”,如Na2CO3叫做碳酸钠,CuSO4叫做硫酸铜,Fe2(SO4)3叫做硫酸铁,FeSO4叫做硫酸亚铁;CuCl2叫做氯化铜。2.酸式盐:酸式盐的命名是在酸名称的后面加个“氢”字,然后再读金属的名称。例如,NaHCO3叫做碳酸氢钠(也叫酸式碳酸钠),Ca(H2PO4)2叫做磷酸二氢钙。3.碱式盐碱式盐的命名是在正盐的名称前边加“碱式”二字。例如,Cu2(OH)2CO3叫做碱式碳酸铜。在化学上,对于含有相同酸根离子或相同金属离子的盐,常给它们一个统称,例如,含有SO42-的盐(象FeSO4、ZnSO4等)三、教师小结:四、作业:板书:盐的分类和命名定义、举例备注第121页共121页 分类正盐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NaCl;Na2SO4)化学式中只有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无剩余酸式盐酸中氢部分酸中和的产物(NaHSO4、NaH2PO4、Na2HPO4)化学式中,除了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外,还有剩余的氢离子。碱式盐酸中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Cu2(OH)2CO3化学式中,除了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外,还有剩余的氢氧根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盐的化学性质1、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2、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注意:作为反应物的盐与碱必须都可溶)3、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注意:其中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条件为:反应物二者皆可溶,产物之一沉淀。练习:Cu(OH)2+NaCl(原因是Cu(OH)2不溶于水)AgCl+NaNO3第121页共121页 (原因是AgCl不溶于水)CaCO3+KCl(原因是CaCO3不溶于水)KNO3+NaCl(原因是产物均可溶,而无一沉淀)*4、盐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与新的金属(置换反应)例:Fe+CuSO4=FeSO4+CuCu+2AgNO3=Cu(NO3)2+2Ag反应条件:①此反应在溶液中才能进行,因此盐必须是可溶性盐。(参考酸、碱、盐溶解性口诀)。复习口诀:溶于水的碱有五种: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都溶于水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盐酸盐中不溶于水的只有:氯化银硫酸盐中不溶街水的只有:硫酸钡②反应物的金属单质应比盐中的金属活泼,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反之则不能发生。例:ZnSO4+Fe(因此Fe在Zn后)③所用的金属单质不能太活泼。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几种金属:K、Ca、Na,由于性质太活泼,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碱再与盐进行反应,因此无法生成新的金属单质。例:Na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原理: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2H2O④第121页共121页 铁与盐溶液反应只能得到+2价亚铁盐,不能到+3价。(与酸反应相同)盐和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见酸通性)(复分解反应)三、离子的鉴别方法:离子试剂现象Cl-AgNO3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SO42-BaCl2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CO32-稀盐酸与石灰水生成无色使石灰水变浑的气体在鉴别Cl-和SO42-时,必须使用稀硝酸或稀盐酸,因为其它一些离子也能与硝酸银、氧化钠等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如:溶液中如果有CO32-,加入BaCl2也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Na2CO3+BaCl2=2NaCl+BaCO3¯,但BaCO3与稀硝酸反应:BaCO3+2HNO3=Ba(NO3)2+H2O+CO2↑,可以溶于稀硝酸。若无稀硝酸,该沉淀与BaSO4无法区分,干扰离子鉴别。四、教师小结:五、课后作业:《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教学目标:1、认识海水是一种典型的溶液,以及溶液的组成。2、利用海水中的溶质和溶剂,以及溶液中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解性、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去理解海水“晒盐”第121页共121页 的过程和海水淡化的方法;利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离子之间的反应)理解海水制镁、制碱、纯碱的性质,进而深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3、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4、提升化学观念,认识到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有两种途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教学重点:1、利用溶液知识重新认识海水中的化学,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2、注意提升自己的化学理念,领悟到对学习有益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海水中的溶质和溶剂,以及溶液中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解性、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去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海水淡化的方法;利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离子之间的反应)理解海水制镁、制碱、纯碱的性质,进而深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海水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海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呢?二、开发和利用海水(一)提出问题问题1:海洋是人类的聚宝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从中获取有用的物质,你知道从海水中可以获取哪些物质?让学生总结人类获取物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二)化学方法问题2:海水晒盐、海水淡化的原理?第121页共121页 复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蒸馏的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3:粗盐的纯化步骤、原理是什么?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条件。结合问题2、3,让学生总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不同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二)知识梳理:让学生自主归纳建立知识树,构建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图:整理:海水晒盐就是通过        方式得到食盐,还可以通过       方式获取有用的物质,如           ,海水晒盐过程中,利用食盐的          ,采用        ,晒得粗盐,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一般采用      方法除掉,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通常采用化学沉淀法除去,如Na2SO4   可加入适量的        (填写化学式)除掉,反应的方程式为         ,MgCl2可加入适量的         (试剂名称),反应方程式为                    。三、保护海水1、从海水中可以获得很多的化学资源,除此以外,“我”这个水分子,还有哪些资源2、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是,势必会造成海洋的污染,所以人类现在必须要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海洋资源,你能说出哪些海洋保护措施呢?四、小结:第121页共121页 通过今天的复习课,你提升了哪些化学基本观念,学会了哪些有效的复习方法,还有什么疑惑记下来。五、巩固练习,学以致用:1、人们从海水中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物质。如①淡水②食盐③镁④纯碱等。获取这几种物质主要通过物理变化的是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编号)2、在复习课上,小红同学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探究。【知识回放】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1)中和反应(2)有沉淀生成的反应【挖掘实质】(1)小丽发现盐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和Cl-氢氧化钠在水中能电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能电离出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实质【实践运用】(1)通过上述探究我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溶液中(填离子符号)也不能大量共存。(2)利用上述四种物质完成实验后,将废液混合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第121页共121页 (填离子符号)。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六、能力提升1、要将MgCl2、Na2SO4溶液中的Na2SO4杂质除去得到较纯的MgCl2溶液,某同学设计了两种除去Na2SO4杂质的实验方案:方案一: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将Na2SO4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后,过滤除去。方案二:加入NaOH溶液,将要提纯的MgCl2全部转化为Mg(OH)2沉淀,在过滤得到的Mg(OH)2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请分析上述除去Na2SO4杂质的方案哪一种正确?另一种方案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2、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第121页共121页 溶解度/g(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第八单元检测题1、海洋资源不包括下列哪种资源()A、化学资源B、人力资源C、矿物资源D、动力资源2、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可燃冰”3、学习了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后,你认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A、NaClB、MgCl2C、K2SO4D、CaCl24、据报道,我国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nH2O经研究确定,1m3的可燃冰可释放164m3甲烷气体,有关“可燃冰”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燃冰”的热值高,污染少B、“可燃冰”将成为新能源第121页共121页 C、“可燃冰”能燃烧,说明其中的水也具有可燃性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5、可造成海洋污染的是()①海上油轮燃油泄露②工厂污水向海洋排放③生活污水向海洋排放④塑料包装袋向海岸或海水中抛弃⑤赤潮A、仅①②③B、仅②③④C、仅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6、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可行的是()A、工业上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的淡水危机B、让塑料制品走出我们的生活,如用布袋完全取代塑料袋以解决“白色污染”C、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梁、玉米和薯类等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作内燃机的燃料D、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煤火旁放一大盆水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C、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同温度下的另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D、所有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成为饱和溶液8、20℃时,向50g接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下列各量中不会发生变化是()A、溶液质量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第121页共121页 9、粗盐提纯的步骤分为溶解、过滤、蒸发,三步中都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A、烧杯B、玻璃棒C、酒精灯D、漏斗10、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下列何种因素无关()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的高低D、压力的大小11、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该物质的晶体D.加一定量的水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多13、镁是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海水(主要含NaCl和MgSO4等)溶液试剂①试剂②Mg(OH)2沉淀MgCl2溶液无水MgCl2熔融电解Mg第121页共121页 (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3)试剂②可以选用。14、一木块漂浮于50℃的KNO3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15、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20℃时溶解度/g>1010—11—0.01<0.01溶解性易溶____________微溶____________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完成下列问题:(1)M物质的溶解性属于____________。第121页共121页 (2)在20℃时,M、N两种物质的____________相等。(3)在30℃时,将20gM物质(不含结晶水)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____________。A.再加入30gM物质B.将温度降低到10℃C.倒掉溶液30g第九单元金属单元教材分析: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及为普遍的一类重要物质。教材把金属的相关知识安排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及常见的酸、碱、盐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让学生在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地认识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助于形成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全面地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单元教学目标:1、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知道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规律及其简单应用。2、知道铁的冶炼原理、钢铁锈蚀的原因及其防护。3、发展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研究化学问题的能力。4、认识“混合(熔合)”在改善物质性能、开发新材料方面的重要意义。5、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第121页共121页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置换反应。难点:合金的性质、冶铁的原理、还原反应、钢铁锈蚀的原因。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2.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知道在一种金属中熔合进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合金。3.了解重要的铁矿石和炼铁的基本原理。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但学生对金属的了解还不够系统,也不十分清楚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不了解自己使用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更不了解性能各异的合金竟是通过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金属制品的成分和各项性能及其用途的认识逐渐清晰、系统、深入,进而产生学习有关金属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心态。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炼铁的原理。难点:合金的性质、还原反应。教学媒体:化学教育的多媒体素材,导线、铝箔、易拉罐、订书钉、水龙头,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片、锡片、焊锡,铁架台、酒精灯等。第121页共121页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金属制成的?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制品?我国现代金属工业生产状况如何?(投影彩色图片)常见的金属制品(提出问题)金属制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原因是什么?(活动天地)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你认为金属有哪些共性?(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金属的用途二、合金1.常见的合金2.合金的性质(提出问题)不同的金属性质是否完全相同?请阅读课本56页第一段。(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究竟什么是合金?为什么要生产合金?(设问)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是否相同?(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引导)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第121页共121页 (科学探究)高碳钢、低碳钢、不锈钢三种不同的铁合金。(引导)利用这种方法,人工制得一些特殊需要的金属材料。三、炼铁的原理1.常见的铁矿石(引导)众多的金属材料中,铁及其合金一直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世界各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出问题)你知道常见的铁矿石有哪些吗?(投影彩色图片)常见的铁矿石(提出问题)人类是如何从铁矿石中得到铁的呢?(活动天地)演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的实验;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装置中右边的酒精灯起什么作用?(练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铁中的氧被一氧化碳夺去,铁被还原出来,一氧化碳是还原剂。化学上把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引导)钢铁工业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炼铁的。(投影彩色图片)工业高炉炼铁2.还原反应(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板书设计: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物理性质第121页共121页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都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2.金属的用途: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如:钨熔点高→灯泡灯丝银导电性优良→电子制造业二、合金1.常见的合金:青铜、黄铜、硬铝、不锈钢等。2.合金的性质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实验结论: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原因:组成变化、内部组织结构改变→性质变化3.合金的用途三、炼铁的原理1.常见的铁矿石: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等。2.炼铁的原理①活动天地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还原反应: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4.工业高炉炼铁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第121页共121页 4.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镁带、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铜能跟氧气反应,镁与盐酸、硫酸反应等事实,但这些知识是零碎不系统的。本节课应从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入手,使学生对不同的金属化学活泼性不同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金属在水溶液中与酸或盐反应的情况,归纳其活动性规律。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与酸或盐溶液能否反应。教学媒体:铝粉、铁丝、铜丝、铝片、锌片、盐酸、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滤纸、坩埚钳、酒精灯、试管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归纳法。教学过程: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复习)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镁与氧气的反应②铁与氧气的反应③铜与氧气的反应(活动天地)铝粉的燃烧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交流共享)分析哪些原因可以导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第121页共121页 (引导)很多金属不仅可以跟氧气反应,还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镁与盐酸的反应②锌与硫酸的反应(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盐酸稀硫酸铁铜铝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下列问题:①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②比较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排列。(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板书,介绍谐音记忆方法:“加盖那煤炉,心铁西迁,轻,统共一百斤。”(活动天地)完成课本P63“活动天地”中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反应的共同特点。(小结)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反应特点(知识归纳)引导学生归纳化学反应的类型:四种基本类型和三种非金属类型。(练习)完成课本P65“在线测试”,各小组共同交流。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引导)金属能与氧气、酸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与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盐溶液中往往会电离产生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能否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吗?第121页共121页 (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钠ZnFeCu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分析下列问题:哪些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发生的反应中,加入盐溶液中的金属与盐中的金属在活动性的强弱上有何关系?(板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特点。(小结)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规律金属(强)+盐溶液→新盐+新金属(弱)(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剧烈程度,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等。(开阔视野)湿法冶金术(练习)完成课本P66“挑战自我”,各小组共同交流。(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板书设计: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①镁与氧气的反应第121页共121页 ②铁与氧气的反应③铜与氧气的反应2.[活动天地]铝与氧气的反应二、金属与酸的反应1.实验探究2.金属活动性顺序3.置换反应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1.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②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2.金属(强)+盐溶液→新盐+新金属(弱)3.湿法冶金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学目标:1.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2.了解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情分析:第121页共121页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知道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表面不洁等条件下容易生锈,也了解一些防止钢铁生锈的简单方法,但尚不能全面地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各种因素和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因此,教学的起点应当从学生已有的有关钢铁生锈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对钢铁锈蚀的原因提出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再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分析提出减缓钢铁锈蚀的措施。重点:钢铁锈蚀的因素及防锈方法难点:钢铁锈蚀因素的探究教学媒体:多煤体图片素材,铁钉、蒸馏水、食盐水、食醋、试管等实验素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学研究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引导)家庭中使用的铁制品,如铁锅、菜刀等,隔一段时间不用就变的锈迹斑斑,而一些不锈钢制品却没有锈迹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活动天地)探究钢铁锈蚀的因素引导各组学生展示实验成果,交流:实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洁净铁钉现象放入干燥试管浸入蒸馏水一半浸入蒸馏水一半浸入食盐水食醋浸湿(小结)钢铁锈蚀的原因: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第121页共121页 (引导)世界各国每年因金属腐蚀所造成的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这多么让人惊心!那么怎样才能防止或减缓金属的腐蚀呢?(投影)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金属制品是采取了什么措施防止生锈的?(自学)课本P69内容,归纳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讨论)自行车是很多同学上下课采用的代步工具,你认为怎样保养才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小结)防止或减缓钢铁生锈的方法:1.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2.覆盖保护层3.制成合金(不锈钢)(引导)金属制品使用过程中的新旧更替现象很常见,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废弃的金属制品?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金属制品?(自学)课本P69“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内容,讨论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必要性和意义。(小结)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1.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2.有利于保护环境(练习)课本P71“挑战自我”(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板书设计: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一、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洁净铁钉现象第121页共121页 放入干燥试管浸入蒸馏水一半浸入蒸馏水一半浸入食盐水食醋浸湿钢铁的修饰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二、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1.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2.覆盖保护层3.制成合金(不锈钢)三、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1.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2.有利于保护环境第九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FeB.SiC.OD.Al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第121页共121页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钛的合金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D.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铁的表面镀锌不能防止铁生锈4.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放电充电5.镍氢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NiO(OH)+H22Ni(OH)2。则Ni(OH)2中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6.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7.纳米材料在军事上有广泛用途,美国军用飞机F-117的表面就涂有隐身材料——纳米氧化铝等。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AlOB.Al2O3C.Al2O3D.Al3O28.碳在高温下可以和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第121页共121页 2Fe2O3+3C3CO2+4F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碳是还原剂D.氧化铁是还原剂9.随着社会的发展,废旧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因废旧家用电器里的电路板张含有Al、Fe、Cu、Ag、Au(金)等多种贵重金属,使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贵重金属成为一种新的行业。在回收贵重金属的过程中,如把废旧电路板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不应该有的金属是()A.Al、FeB.Fe、Au(金)C.Al、CuD.Fe、Ag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用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B.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Cu+2AgCl===CuCl2+2Ag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2===CaCO3↓+H2OD.制取少量硫酸镁MgCl2+Na2SO4===MgSO4+2NaCl二、填空题:1.第九单元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AlZnFeSnPb(H)CuAgPtAu(2)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是。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必须符合三点①K、Ca、Na三种金属非常活泼,不能把金属直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第121页共121页 ②;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化学是关于人类如何应用物质的科学。根据你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保护膜,是为了防止和减缓铁的锈蚀;在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热和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虽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极其复杂,但是人类可以根据物质的,通过改变来控制化学反应。3.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化学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不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2)用石灰乳粉刷墙壁能形成坚硬的墙面。(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既方便快捷又环保。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⑴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由此可判断: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1页共121页 A.B.C.D.5.下列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方案:方案一: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方案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方案三:2Cu+O2+4HNO3(稀)=2Cu(NO3)2+2H2O请你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分析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方案,你选择方案而不选其它方案的理由是(写两点):。三、实验题:1.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入放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1)请你帮助该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内容:编号操作方法实验目的A探究铁在干燥空气中的生锈情况B放入铁钉,注入蒸馏水浸没铁钉,并用植物油液封C探究铁在有空气和水封时的生锈情况(2)一周后,编号为________的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第121页共121页 (3)用相同材料制作,经过相同时间防锈处理的铁栏杆,安装在南方比安装在北方更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焊接铁管时,为了使接口更加牢固,常用稀盐酸清洗接口处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校学生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实验情况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没有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从上述实验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猜想]针对你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大胆提出你的一个猜想:。[设计方案]根据你的猜想,任选下列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用品: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若干)、氯化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第121页共121页 操作步骤(用图示说明或文字叙述均可)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应的结论(请在考试结束后,到化学实验室实施你的设计方案,验证你的猜想。)[评价与反思]通过这次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四、计算题1.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所取合金的质量/g202040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80生成氢气的质量/g0.40.40.4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g。(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第121页共121页 (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2.小娟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末标明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1)你认为她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合金是合金。(2)小娟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后,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你帮助她计算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选填序号)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C、生成的气体质量第121页共121页 D、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单元教材地位:在现代生活中,化学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不断的提高生活质量。在食品、农药、医药、食品添加剂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用品中,我们需要用化学知识进行合理选择,因此,本章在指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元目标: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重点:1、几种重要的有机物在人体内的转化及富含的食品。2、合理膳食,远离有毒物质。难点: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学法建议:①收集有关微量元素、维生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如何摄取这些物质。②第121页共121页 收集化学物质引起毒害(如吸入有害气体、误食有毒物质、家居装修材料释放物的污染等)的资料,提出防止这些危害的建议。③观看录像,了解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的危害。④观看防毒、禁毒展览或影像资料。⑤辩论:化学制品对人类的健康有益还是有害?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能用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4)知道糖类(如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5)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元素。(6)对有机物存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有所认识。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并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重点:第121页共121页 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功能、作用及其营养价值难点: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化和吸收关键点:各种食物的作用及富含的食品教学媒体:碘水,各种富含淀粉的食品(面包片、米饭、土豆片、苹果片等)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自学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你还记得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吗?还能从别的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吗?如何分类?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强调: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和Na2CO3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新课:一、糖类提出问题:人体摄入的糖类物质主要是什么?如何检验它的存在?其在体内是如何转化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存在于哪些食品中?淀粉遇碘变蓝人体所需热量的60%--70%来自糖类淀粉类食品:馒头、面包、小麦、大米、面条、饼干、土豆、地瓜水淀粉→葡萄糖酶缓慢氧化第121页共121页 C6H12O6+6O2=6CO2+6H2O二、油脂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液态油脂:豆油、花生油、香油等固态油脂(脂肪):猪油、奶油等三、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水蛋白质→氨基酸蛋白酶蛋白质类食品:鸡、鱼、豆、花生、核桃等四、维生素调节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身体健康存在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中长话短说: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当堂巩固:教材82页“挑战自我”板书设计: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一、糖类:水缓慢氧化淀粉→葡萄糖C6H12O6+6O2=6CO2+6H2O酶第121页共121页 二、油脂:(液态油脂、固态油脂)三、蛋白质水蛋白质→氨基酸蛋白酶四、维生素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组成;认识青少年身体的成长过程就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维持这些元素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3、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平衡。学情分析:学生对均衡膳食并不陌生,但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更有部分学生偏食重点:1.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2.均衡膳食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关键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自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121页共121页 我们的身体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正是这些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命活动。那我们身体内的化学元素都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在我们体内保持平衡的?如何安排膳食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我们身体内的化学元素都有哪些?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是如何分类的?一些重要元素的作用是什么?三、均衡膳食只要按时进餐,有着合理的膳食结构,不挑食、不偏食,人的生命活动就能正常进行。健康的膳食搭配是怎样的?讨论:谈谈你对保健品的看法?总结全课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当堂巩固:教材86页“挑战自我”课外作业:你能设计一份健康的膳食计划吗?(一周的)板书设计: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常量元素(99.95%):O、C、H、N等微量元素(0.01%):Fe、Zn、I等第121页共121页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三、均衡膳食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要求: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二)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了解其变性机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关爱健康,珍惜生命,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重点:1.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远离这些有害物质。2.有关香烟、毒品等当代社会热点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焦点,因此应广泛摄取知识,丰富自己,拓宽知识面。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方法技巧:本节主要介绍含重金属的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引导我们要远离有毒物质,关爱健康,珍惜生命。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121页共121页 1、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应分清哪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并远离有毒物质。2、要结合所学,拓宽视野。要通过书籍报刊、网上查询、与家长、同学、老师交流等多种途径,拓宽视野、增长见识。3、可结合一些警示性标语如“吸毒一口,掉进虎口”等来加深对吸毒危害的了解。易错点: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其中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又是必需的,只要摄入不过量,便不会造成中毒,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有些同学往往一概而论,出现错误。教学建议:本节采用课件效果更佳。教学过程:创设问题:1、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丰富多彩,你说出哪些可作为食物,哪些物质对我们有害吗?2、你知道有害物质一般指哪些物质?一、预防无机盐中毒1、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无机盐常含有  、  、  、  、  等元素。2、我国铅污染主要是由于        引起的。[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向鸡蛋清中滴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中滴人几滴CuS0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第121页共121页 向鸡蛋清中滴加浓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中滴入儿滴甲醛(产生白色沉淀)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加热鸡蛋清(产生白色沉淀)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用玻璃捧蘸取少量凝结了的鸡蛋清,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蛋白质灼烧后能发出一种特殊气昧[结论]:人体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是    ,遇到   、   、   等化学物质时,结构会被破坏,生理活性消失。练习: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人,误服碳酸钡引起中毒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不吃变质食品1、霉菌毒素是一类     ,化学性质     ,其中     的毒性较大。2、[注意]⑴食品贮存时要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防止食物变质。⑵不吃霉变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练习: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B.用工业盐腌制的泡菜C.霉变的大米、花生D.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的酸奶第121页共121页 三、拒绝烟草香烟的烟雾中含有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的,而最为有害的物质是     、    、   和     。练习:吸烟有害物质,是因为香烟中含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等有害物质。下列关丁尼古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有害健康B.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C.尼古丁的相对分了质量为162D.尼古丁不属于有机物四、远离毒品(1)常见的毒品有、、、、、、等。(2)毒品对人有什么危害?(3)远离毒品有什么意义?练习:每年的6月25日为“国际禁毒日”,主题是“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A.海洛因B.鸦片C.摇头丸D.咖啡小结:总结自己的收获和认识作业:上网查询毒品的种类、危害、禁毒等,建立远离毒品的理念。第十单元检测题(四大题,共55分)一、远择题(每题1分,共10分)第121页共121页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质量,其中绿色食品备受青睐。绿色食品是指()A.具有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含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含有维生素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将下列物质加人水中,一周后出现黑臭现象的是()A.盐酸B.氢氧化钠C.食盐D.牛奶3.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CIO2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4.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碳C.氮D.钙5.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以防止龋齿。其原因是长期使用加氟牙膏可在牙齿表面生成一层质地坚硬、溶解度小的氟酸钙。已知其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3个PO43-和1个F-,则其化学式是()6.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0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①CH4;②C2H2;③C2H5OH;④CH30H中的()7.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l.40g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A.3.80gB.6.95gC.1O.0gD.3.18g8.在烧焦的肉中含有某种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20H12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0:1B.该物质共有34个原子第121页共121页 C.100g该物质含氢5gD.它是由氧气氧化生成的一种氧化物9.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损害。做空调和冰箱制冷剂用的“氟利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O3→MO+O2。,MO+O→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稳定剂10.下列物质含油脂最多的是()A.小麦B.花生米C.马铃薯D.甘蔗二、填空题(23分)11.(4分)淀粉(C6H10O5)n。在人体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又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葡萄糖由种元素组成,在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写出葡萄糖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12.(6分)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人体血液缺铁,就会“贫血”;人体缺钙,会患佝偻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氟易产生龋齿;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等。(1)市场有“朴雪(补血)口服液”、“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碘、氟、锌应理解为(填编号)。①元素②原子③分子④氧化物(2)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变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为。第121页共121页 (3)市售"AD营养布丁”的配料为:①蔗糖;②奶粉;③乳酸钙;④柠檬酸;⑤维生素A;⑥维生素D;⑦食用色素;⑧食用香料;⑨防腐剂。其中属于营养素的有(填编号)。13.(6分)菜市场每天都卖鸡蛋、瘦牛肉、豆腐、菠菜、白菜、大米、面粉、食用油等食物。请你按表8~5对营养素的需要,分别选择比较理想的一种填入表中,并回答问题:营养索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食物名称(1)如果某人经常便秘,根据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你建议他应多吃(从上述食物中选一种)。(2)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后被吸收,请将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与它们相应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胃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混合,淀粉初步消化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形成粪便小肠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口腔彻底消化食物,充分吸收营养成分(3)教育部提倡中小学生每天喝一杯牛奶或豆奶,主要是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提供上表中列出的哪种营养素?14.(6分)某乡的村民普遍患有一种奇怪的疾病,脱发、失明甚至死亡。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专家对该地区水源、植物进行了分析,确定引起疾病的原因是附近矿山乱挖滥采,使水源中铊(T1)元素含量过高所致。第121页共121页 (1)为使当地民众摆脱困境,当务之急应采取的措施是。(2)高纯铊及其合金可作半导体材料,价格可与黄金相当。写出使硫酸亚铊转化为纯铊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题(16分)15.(8分)酶是一种十分神奇的物质,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同学通过制订以下的实验计划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的关系: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1号和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的清水,在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l%淀粉溶液。②将1号、2号和3号试管分别放人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③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分别放人沸水、冰块和37℃左右的热水中约5分钟;④在3支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⑤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请分析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将3号试管放人37℃左右的热水中?(2)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后摇匀的目的是什么?(3)该实验计划中有一步骤存在缺陷,请予以纠正。(4)在纠正缺陷后,若省略步骤②,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请说明原因。第121页共121页 16.(8分)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能验证一氧化碳性质并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打开开关a(同时在尖嘴处放一火源),通人适量的一氧化碳后,关闭开关a和b,并撤离火源,约lO~15分钟后,可观察到A中鱼仍活着,B中青蛙死亡,C中深红的血液变成胭脂红色。然后打开开关b,同时再在尖嘴导管处点燃.试回答:(1)A中结果说明。(2)B中结果说明。(3)C中结果说明。(4)在尖嘴导管处点燃的目的是。四、计算题(6分)17.研究表明Al3+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他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据研究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1.2mg。请回答下列问题: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一般在1kg面粉中加入1g明矾[已知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74]。试求:(1)lg明矾中含铝元素多少mg?(57.0)(2)该20Og食品中含铝元素多少mg?(11.4)(3)体重为50Kg的某同学,一天食用该食品150g,他摄人的铝量(填“已”或“未”)超过安全摄人量。第121页共121页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电池与氢能;知道常见的玻璃、塑料、玻璃钢及其应用,认识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农药的成分及作用;了解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防治措施,认识“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2、能力目标:(1、)初步形成“学习与研究化学的目的就是实现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观念。(2、)知道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是储存于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电能、光能等;可使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3、)认识化学在开发新的储能物质、实现物质转化、改良物质性能中的作用。3、育人目标:(1、)感受化学在能源开发、材料研制、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认识新能源开发、新材料、化肥和农药的研制、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第121页共121页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设置本单元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站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化学。帮助学生体验化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和社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还应使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本观念。2、重点:化学电池与氢能;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常用化肥、农药的成分及作用;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防治措施;“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3、难点: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防治措施。4、教法与学法:分组合作、实验探究、调查研究、自主学习等。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氢气的制取和收集方法2.认识氢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过程和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化学物质的能力。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第121页共121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氢能是理想的能源的认识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重点:氢气的制法、氢能源难点:氢气的制法、验纯课前准备:教师:有关氢气制取、收集所需药品、仪器学生:查阅有关氢能源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氢气的制取让学生回忆从含氢化合物中制取氢气的方法回忆、书写方程式、交流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二、实验室制取氢气让学生在所回忆的方法中分析、比较、选取适合在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交流、讨论、比较、分析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自己的能力,运用比较的方法作判断。指导学生讨论:(1)如何检验气密性(2)如何验纯(3)夹紧导气管上的夹子时,试管中的硫酸的液面为什么会下降?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氢气并验纯;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氢气的制取和验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讨论:氢气的贮存、运输、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三、氢能源大屏幕展示对氢能源的认识第121页共121页 四、随堂检测题1.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2.液氢可做推进火箭的燃料,这是因为()A氢气难溶于水B氢气没有颜色C氢气燃烧时放热多D氢气没有气味3.若用锌和一种酸反应制出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则发生装置中盛放的酸是4.据报纸登载,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的一串氢气球爆炸。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请简要回答:(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某兴趣化学小组进行探究时,用了稀有气体氦气可以较好地代替氢气,原因是。5.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6.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前面学习过的制取相似。7.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取氢气是各国正努力研究的课题。日本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02nm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该反应的方程式。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第2课时第121页共121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几种常见的能源,认识能源开发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了解使用化学能电源比燃烧化石燃料具有更多的优点。过程和方法:了解几种常见的电池,知道乱扔废弃电池会污染环境,了解回收、处理废弃电池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2、增强环保意识。重点:对能源的认识。难点:电池的原理。课前准备:教师:1、世界生计盎然的景象的图片;2、准备演示实验。学生:1、搜集资料(如何解决能源危机?)2、搜集资料:废弃电池对环境都能造成哪些污染?3、并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小组分析讨论。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目前我们常利用的能源有哪些?一、常见的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除化石燃料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能源?第121页共121页 二、能源的危机观看节能标志能源危机的解决列举一些消耗能源多的事实设疑:如何解决能源危机?三、能源的转化在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古老的一种获取能量的方法就是燃烧获取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这种获取能量的方法简单,但转化效率低,并产生大气污染,那么,我们能否寻找到一种转化率高,并且污染少的能量转化方式呢?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四、废弃电池的处理如果废弃电池处理不好会污染环境,那么应如何处理废弃电池呢?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六、随堂检测题1、常见的能源有哪些?2、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有哪些?3、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4、化石燃料是最理想的燃料吗?为什么?5、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6、化石燃料可以对环境造成哪些污染?第121页共121页 7、电池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8、下列哪个标志是节能标志?(图略)9、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10、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废弃电池的认识。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观念。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难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课前准备:教师:四种材料的生活物品。学生:就下列调查主题,进行课前探究活动第121页共121页 (1)调查制造厨房里各种物品的材料。(2)将调查材料形成报告并分析材料的主要性能。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材料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材料的一些知识。一、运用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各种玻璃二、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2、纤维包括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三、新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四、随堂检测题1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中,可用做食品袋的是。鉴别两者的方法及有关现象、结论。2、就下列材料,各举一例并说明用途。1)金属材料;2)无机非金属材料;3)合成材料。3、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四种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属于复合材料的是。4、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用十分广泛,试举出两种常见的合金:。5、鉴别下列两种物品: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第121页共121页 6、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制造这块板的材料和性质是()A.无机材料透气B。特殊钢板耐高温C.纳米碳板熔点高D。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热7、下列各组材料中,均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组是()A.玻璃光导纤维B.光导纤维混凝土C.羟基磷酸钙聚乙烯D.碳化硅硫化橡胶8、材料一般可分为、、、。9、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能自行调温、调光的新型建筑材料叫“云胶”。它低温时呈透明状,可通过90%的光线;受热时则从透明变成白色,可阻挡90%的光线,这一转变可在两三度的温差范围内完成,且是可逆的。用这种材料作房屋的材料,其优点是。10、区分毛线、棉线、尼龙。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2.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重点:第121页共121页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2.铵根离子的检验难点:1.铵根离子的检验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课前准备: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教学过程:一.化学肥料1、氮肥氨水NH3•H2O易溶于水低温密封碳酸氢铵NH4HCO3硝酸铵NH4NO3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尿素CO(NH2)2【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第121页共121页 2、磷肥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3、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碳酸钾(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4、复合肥料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钾KH2PO45、微量元素肥料如B、Mn、Cu、Zn等6、农家肥料二、农药1、作用2、危害三、随堂检测题l.氨水见光后易挥发和分解,所以容器口必须___,且放在棕色瓶中。2.硝铵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爆炸,碳铵在受热时会全部分解成气体。尿素的含氮量最高,肥效持久。铵盐跟碱性物质反应,会放出___.3.草木灰中的钾肥主要成分是______,它的水溶液呈________。第121页共121页 4、磷酸二氢钾是含_________元素的复合肥料,硝酸钾是含________元素的复合肥料。5、常用的农药有哪些?说出各有哪些作用和危害。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过程和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重点: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难点: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课前准备:首先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学,在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水、大气污染防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的收集资料。收集好资料以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整理。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组,如第一大组研究水资源的污染及防治,其中又可分为污染源小组、危害与防治小组。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发言人。有能力的小组还找到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并把它们加以整理制作成了课件,待上课交流时放映给全班同学观看。教学过程:第121页共121页 引入: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正象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但目前,仍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甚至无视环境污染的危害,只重经济,不重环境。下面,我就将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大家告诉大家环境污染的危害。一、保护生命之源――水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那么目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的现状如何呢?哪些同学收集和整理了有关水污染与保护方面的资料?让我们请他们给大家介绍好不好?二、大气的污染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一下对大气污染及防治的认识。三、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第十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绿色能源是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风能B、太阳能C、煤D、氢能源2、绝大多数人认为氢是未来时代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制约氢能推广使用的瓶颈问题有两个:一是氢的储存,二是氢的制取。下列各种制氢方法中,最有开发前景的制法是()A、原子能发电电解水:第121页共121页 B、锌与稀硫酸反应:H2SO4+Zn==H2↑+ZnSO4C、利用天然气与水反应:CH4+2H2O==4H2+CO2D、运用生物技术培养特殊菌类,利用太阳能分解水:3、某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H2、CO、N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将全部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有增加,则该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A、CH4B、CO和N2C、H2和COD、CO和CH44、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需要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有机物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元素C、含碳、氢、氧元素D、可能含氧元素5、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家庭烧型煤取暧B、利用海洋潮汐发电C、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乱扔塑料袋、泡沫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B、城市一般能见度较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C、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甲醛、苯等致癌物,会导致室内污染7、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下列关于此餐盒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替代塑料餐盒可减少“白色污染”第121页共121页 B、可有效利用秸秆,减少燃烧秸秆产生的空气污染C、这种餐盒是绿色环保产品D、秸秆属于合成材料8、我国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的形象,某校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低的使用;⑥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A、①②③④⑥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⑤⑥⑦D、全部9、“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是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新能源B、制造“神舟”五号宇宙飞船,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D、人类应与环境和谐相处,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等矿物资源10、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B、羊毛C、陶瓷D、聚乙烯塑料11、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磷酸二氢钾(KH2PO4)B、尿素[CO(NH2)2]C、磷酸二氢钙[Ca(H2PO4)2]D、硫酸钾(K2SO4)第121页共121页 12、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事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B、提高污水处理率C、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D、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13、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钾肥为()A、KNO3B、K2CO3C、K2SO4D、KCl14、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混有一种其他化肥,经分析该样品中含氮36%,则该样品中混有的氮肥是()A、NH4HCO3B、(NH4)2SO4C、NH4ClD、CO(NH2)215、某不纯的硝酸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3%(杂质中不含氮元素),则该硝酸铵样品的纯度为()A、98%B、96%C、100%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又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华夏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农药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班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第121页共121页 ⑴健康问题。⑵环境问题。⑶粮食问题。⑷能源问题。2、现有下列三种化肥:磷矿粉[主要成分是Ca3(PO4)2]、氯化铵(NH4Cl)、硫酸钾(K2SO4),其中属于钾肥的是;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3、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能调节新陈代谢,有益于幼儿生体发育。最近,某品牌奶粉的含碘量超过了国家标准,你认为此批奶粉(填“可以”或“不可以”)食用,理由是。三、下面是某化肥厂在一公共场所的围墙上做的广告,请仔细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l)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是由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2)碳酸氢铵的氮含量是指氮元素在碳酸氢铵中的质量分数。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此广告是__________广告(填“真实”或“虚假”),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1页共121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